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联合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张秀俊 张静 崔丽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976-979,共4页
目的研究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联合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入邯郸市第一医院的86例子痫前期孕妇为观察对象,设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入院86名健康孕妇,设为对照组。两组均... 目的研究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联合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入邯郸市第一医院的86例子痫前期孕妇为观察对象,设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入院86名健康孕妇,设为对照组。两组均于妊娠11~13+6周对PAPP-A水平与右、左侧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指数予以测定。比较两组孕妇的右切迹指数、左切迹指数及PAPP-A水平,同时计算并比较右切迹指数、左切迹指数、PAPP-A单独及联合诊断子痫前期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并比较右切迹指数联合PAPP-A与左切迹指数联合PAPP-A的AUC。结果研究组孕妇右、左切迹指数与PAPP-A水平分别为0.71±0.21、0.65±0.27、(3504.84±1598.38)mU/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84±0.18、0.82±0.29、(5019.47±2498.96)m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预测中右切迹指数的临界值为0.79,敏感度为64.38%,特异度为60.08%,AUC为0.658,95%CI为0.585~0.731;子痫前期预测中左切迹指数的临界值为0.71,敏感度为61.57%,特异度为71.76%,AUC为0.684,95%CI为0.612~0.757;子痫前期预测中PAPP-A的临界值为4003.5 mU/L,敏感度为68.47%,特异度为56.89%,AUC为0.673,95%CI为0.604~0.742;子痫前期预测中联合预测的敏感度为71.18%,特异度为75.47%,AUC为0.772,95%CI为0.711~0.834;右、左切迹指数与PAPP-A联合预测子痫前期的AUC大于单一指标预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预测中右切迹指数联合PAPP-A的敏感度为54.76%,特异度为80.27%,AUC为0.739,95%CI为0.674~0.804;左切迹指数联合PAPP-A的敏感度为80.79%,特异度为62.79%,AUC为0.757,95%CI为0.695~0.818;左切迹指数联合PAPP-A预测子痫前期AUC大于右切迹指数联合PAP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一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右、左切迹指数或者PAPP-A在预测子痫前期中均有良好效果,而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右、左切迹指数与PAPP-A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更高,同时左切迹指数联合PAPP-A预测子痫前期价值要高于右切迹指数联合PAP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孕早期血脂联合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检测对早发型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史丽 赵喜娃 +3 位作者 赵艳玲 王彦莉 李青梅 尹洁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23期3552-3554,共3页
目的探讨孕早期血脂联合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检测对早发型子痫前期诊断的预测价值。方法(1)回顾性研究:分析规律进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600例孕妇资料,比较健康组孕妇与早发型子痫前期组孕妇在孕早、中、晚期的血脂水平;(2)前瞻性研究:... 目的探讨孕早期血脂联合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检测对早发型子痫前期诊断的预测价值。方法(1)回顾性研究:分析规律进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600例孕妇资料,比较健康组孕妇与早发型子痫前期组孕妇在孕早、中、晚期的血脂水平;(2)前瞻性研究:随机选取600例规律行产前检查孕妇,剔除其后发生子宫肌瘤、妊娠期糖尿病及失访孕妇,纳入研究共558例,对所有孕妇于孕早期行血脂及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检测,将三酰甘油水平<1.61 mmol/L及不存在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的分为A组,三酰甘油水平≥1.61 mmol/L但无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的孕妇分为B组,存在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但三酰甘油水平<1.61 mmol/L的孕妇分为C组,三酰甘油≥1.61 mmol/L并且存在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的孕妇分为D组,比较4组孕妇早发型子痫前期发病率。结果 (1)早发型子痫前期组孕妇孕早期三酰甘油明显高于健康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孕中期、晚期早发型子痫组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2)D组患者早发型子痫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 (1)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存在血脂代谢异常,尤其是三酰甘油水平于孕早期即明显升高并持续高水平状态。(2)孕早期血脂联合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的检测对早发型子痫前期发病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子痫前期 血脂 超声检查 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指数预测胎儿生长受限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华巍 《科技信息》 2011年第27期I0402-I0402,共1页
目的:评估子宫动脉切记指数与胎儿生长受限之间的关系,预防宫内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发展[1]。方法:选取孕20-24周正常单胎孕妇,测量双侧子宫动脉切迹指数并分级,随访出生后各分级中胎儿生长受限发生几率。结果:随双侧子宫动脉切迹指数平... 目的:评估子宫动脉切记指数与胎儿生长受限之间的关系,预防宫内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发展[1]。方法:选取孕20-24周正常单胎孕妇,测量双侧子宫动脉切迹指数并分级,随访出生后各分级中胎儿生长受限发生几率。结果:随双侧子宫动脉切迹指数平均值的升高胎儿生长受限发生几率明显增加。结论:子宫动脉切迹指数对胎儿生长受限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 彩色多普勒 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指数 胎儿生长受限 预测
下载PDF
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联合孕早期血脂、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炆励 余海燕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联合孕早期血脂、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对子痫前期(P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00例PE孕妇为PE组,同期113例健康孕妇为健康组。比较两组孕妇早期血清血脂[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联合孕早期血脂、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对子痫前期(P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00例PE孕妇为PE组,同期113例健康孕妇为健康组。比较两组孕妇早期血清血脂[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PAPP-A水平及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指数;回归分析影响PE的因素,并构建NMLE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对PE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PE组孕妇早期血清TC、HDL、TG、LDL及PAPP-A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左、右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指数小于健康组(P<0.05)。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APP-A、TC、HDL、TG、LDL水平及左右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指数均为P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NMLE预测模型为Log=-567.23+1.961×TC+0.975×HDL+1.002×TG+0.864×LDL-1.051×左切迹指数-1.226×右切迹指数+0.904×PAPP-A;ROC分析显示,其预测PE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4,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91.00%、55.75%。结论: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联合早期血脂、PAPP-A对PE具有一定的临床预测价值,可协助预估孕妇PE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 早期血脂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下载PDF
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指数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高霞 李咏梅 汪琳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606-608,611,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指数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产前检查并分娩的正常单胎孕妇204例,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侧子宫动脉,根据有无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分为有切迹组(21例)和无切迹组(183...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指数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产前检查并分娩的正常单胎孕妇204例,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侧子宫动脉,根据有无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分为有切迹组(21例)和无切迹组(183例),计算切迹指数(NI),量化分为4级,比较各级PIH的发生率及妊娠结局。结果:204例孕妇中188例妊娠期间血压正常,16例发展为PIH。有切迹组孕妇PIH发生率为28.6%,无切迹组为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I 1级组PIH发生率为5.4%,NI 2级组为10.0%,NI 3级组为2/6,NI 4级组为3/4;NI 4级孕妇PIH的发生率均高于NI 1级组和NI 2级组(P〈0.01)。NI 4级组孕妇剖宫产率、NI 3级组和NI 4级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7分发生率均高于NI 1级组(P〈0.05-P〈0.01),而NI 3和NI 4级组胎盘质量与NI 2-4级组新生儿体质量均低于NI 1级组(P〈0.05-P〈0.01)。结论: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对预测PIH发生有很高的临床指导价值,NI分级法能更好地评估PIH,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并发症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多普勒超声 子宫动脉 舒张早期
下载PDF
妊娠早期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联合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在预测子痫前期中的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雍敏婕 宋艳春 +1 位作者 张惠鹃 沐朝阳 《广东医学》 CAS 2022年第8期1005-1009,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联合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在预测子痫前期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对产检孕妇在妊娠11~13^(+6)周分别测定左右侧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指数、测定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浓度。最终纳入在医院分娩、资料齐...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联合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在预测子痫前期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对产检孕妇在妊娠11~13^(+6)周分别测定左右侧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指数、测定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浓度。最终纳入在医院分娩、资料齐全且符合纳入标准病例共计261例,根据分娩时是否患子痫前期分为病例组73例和对照组188例,比较两组间各指标差异,并计算单指标及联合指标检测在预测子痫前期中的价值。结果病例组孕妇血清PAPP-A水平以及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指标检测预测子痫前期发病敏感度或特异度优于单指标预测(P<0.05)。结论在妊娠11~13^(+6)周利用PAPP-A联合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预测子痫前期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下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对不良母婴结局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黄鲜梅 黄帝 陈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9期14-17,共4页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下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对不良母婴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扬州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收治的孕22~24周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共90例,全部研究对象于孕22~24^(+6)周进行1次彩色多普勒超声双侧子宫动...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下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对不良母婴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扬州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收治的孕22~24周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共90例,全部研究对象于孕22~24^(+6)周进行1次彩色多普勒超声双侧子宫动脉检测,依据治疗、随访期间是否出现不良母婴结局事件,分为母婴结局不良组(n=24)与母婴结局良好组(n=66)。所有研究对象观察随访至胎儿出生后4周。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及婴儿体征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妊娠中期双侧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在不良母婴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妊娠中期双侧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在不良母婴结局的临床相关性。结果:90例初产妇共发生单纯生长受限3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双肾集合系统分离1例、巨大儿4例、新生儿窒息3例、胎盘早剥4例、胎儿窘迫8例,总发生24例,母婴结局不良发生率26.67%(24/90)。两组间超声动脉切迹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双侧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评估不良母婴结局AUC为0.850,灵敏度为96.7%,特异度为26.7%,95%置信区间为0.750~0.950,具备检测效能(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妊娠中期双侧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是不良母婴结局事件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超声检出子宫动脉单侧或双侧舒张早期切迹,与不良母婴结局相关,对其有一定的预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 妊娠 初产妇 不良母婴结局 临床相关性
下载PDF
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指数对胎儿生长受限的预测 被引量:1
8
作者 周训武 《现代临床医学》 2015年第6期440-441,共2页
目的:对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指数在胎儿生长受限预测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孕20~24周正常单胎孕妇667例,检测其双侧子宫动脉切迹指数并进... 目的:对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指数在胎儿生长受限预测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孕20~24周正常单胎孕妇667例,检测其双侧子宫动脉切迹指数并进行分级,对出生后不同分级孕妇的胎儿生长受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着双侧子宫动脉切迹指数的升高,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明显增加( P<0.05)。结论: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指数在胎儿生长受限预测中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关注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彩色多普勒超声 动脉 舒张 指数 胎儿 生长受限
下载PDF
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及舒张早期切迹在预测妊娠高血压疾病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磊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6期762-764,共3页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及舒张早期切迹在预测妊娠高血压疾病中的价值。方法 :记录85例孕11~14周及22~28周孕妇的子宫动脉PI值及舒张早期切迹,后经临床诊断及妊娠结局分为妊娠高血压组、子痫前期组、对照组。比较各组间不同孕周...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及舒张早期切迹在预测妊娠高血压疾病中的价值。方法 :记录85例孕11~14周及22~28周孕妇的子宫动脉PI值及舒张早期切迹,后经临床诊断及妊娠结局分为妊娠高血压组、子痫前期组、对照组。比较各组间不同孕周时PI值的变化及舒张早期切迹的显示。结果:妊娠高血压组及子痫前期组于孕11~14周及22~28周所测PI值均高于同孕周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双侧子宫动脉血流频谱22周后均未出现舒张期早期"V"形切迹;妊娠高血压组双侧子宫动脉同时出现舒张期"V"形切迹32例;子痫前期子宫动脉同时出现舒张期"V"形切迹25例。结论:双侧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的出现对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孕妇有较高的敏感性,如孕11~14周PI值>2.0,孕22~28周PI值>1.5,综合预测重度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临床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妊娠性 子痫 子宫动脉搏动指数 舒张早期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妊娠早期双侧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和舒张早期切迹评估复发性流产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效能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瑛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2年第9期858-861,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双侧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和舒张早期切迹评估复发性流产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效能。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莆田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复发性流产者4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正常妊娠者40名为对照组。均使用Voluson 73...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双侧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和舒张早期切迹评估复发性流产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效能。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莆田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复发性流产者4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正常妊娠者40名为对照组。均使用Voluson 730 Pro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获取双侧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双侧子宫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D)值、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值、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值],并观察舒张早期切迹的出现情况。比较两组双侧子宫动脉血流参数水平和舒张早期切迹发生率。分析舒张早期切迹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联性。采用ROC曲线法评估双侧子宫动脉血流参数预测复发性流产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效能。结果观察组S/D值、PI值和RI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舒张早期切迹的人数比例大于对照组(90.00%vs 10.00%;χ^(2)=48.050,P=0.000)。出现舒张早期切迹者的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和早产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无舒张早期切迹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S/D值、PI值和RI值均具有预测复发性流产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价值(P<0.05),其中以PI值效能最高[AUC(95%CI)=0.697(0.570~0.824),P=0.013]。结论针对复发性流产孕妇进行双侧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和舒张早期切迹检测,可评估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早期 舒张早期 双侧子宫动脉血流参数 复发性流产
下载PDF
妊娠早期双侧子宫动脉血流参数与舒张早期切迹评估复发性流产孕妇的妊娠结局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范慧敏 《哈尔滨医药》 2021年第4期64-65,共2页
目的分析妊娠早期双侧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舒张早期切迹对于复发性流产孕妇妊娠结局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产检并分娩的35例复发性流产并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异常孕妇为观察组,同期无流产病史但孕后发生子宫动脉血流异常的30例孕妇为对照1组... 目的分析妊娠早期双侧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舒张早期切迹对于复发性流产孕妇妊娠结局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产检并分娩的35例复发性流产并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异常孕妇为观察组,同期无流产病史但孕后发生子宫动脉血流异常的30例孕妇为对照1组,25例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2组,回顾性分析相关诊治资料,比较子宫动脉血流相关参数及妊娠失败率;以有无舒张早期切迹进行二次分组,统计各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妊娠失败率为31.47%分别高于对照1组的16.67%及对照2组5.00%(P<0.05);观察组孕妇S/D平均值、PI平均值、RI平均值均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妊娠结局组孕妇各血流参数平均值均显著低于非正常妊娠结局组(P<0.05);切迹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与无切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评估复发性流产孕妇孕早期的子宫血流参数水平及是否存在舒张早期切迹有助于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便于临床及早采取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子宫动脉血流 舒张早期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子宫动脉频谱舒张期切迹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中的可靠性检验
12
作者 潘华 陈桂荣 +2 位作者 吴锡金 赵泊 马红霞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0年第9期611-613,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频谱舒张期切迹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可靠性。方法两名医师主观判断6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出现子宫动脉舒张期切迹,比较两者的一致性。结果两名医师评判出现子宫动脉舒张期切迹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922。结论主观...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频谱舒张期切迹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可靠性。方法两名医师主观判断6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出现子宫动脉舒张期切迹,比较两者的一致性。结果两名医师评判出现子宫动脉舒张期切迹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922。结论主观判断子宫动脉舒张期切迹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子宫动脉 舒张
下载PDF
妊娠中期子宫动脉切迹与子痫前期发病风险及血清内皮损伤、胎盘灌注不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郭雪晶 倪鑫 +1 位作者 黄鹰 古航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0期2455-2458,共4页
目的:研究妊娠中期子宫动脉切迹与子痫前期发病风险及血清内皮损伤、胎盘灌注不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单胎初产孕妇2 80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妊娠22-24周时子宫动脉切迹的情况分为切迹组... 目的:研究妊娠中期子宫动脉切迹与子痫前期发病风险及血清内皮损伤、胎盘灌注不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单胎初产孕妇2 80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妊娠22-24周时子宫动脉切迹的情况分为切迹组和非切迹组,于孕24-30周、31-36周、37-41周时采集血清并测定血清中内皮损伤指标VEGF、PLGF、sFlt-1、sEng,行超声检查并测定子宫螺旋动脉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分娩后测定胎盘组织中凋亡分子的含量。结果:切迹组孕妇的子痫前期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切迹组(P〈0.05);孕24-30周、31-36周、37-41周时,切迹组孕妇血清中VEGF、PLGF的含量显著低于非切迹组(P〈0.05),sFlt-1、sEng的含量显著高于非切迹组,子宫螺旋动脉的PI和RI均显著高于非切迹组(P〈0.05);分娩后,切迹组胎盘组织中p57kip2、Bax、Caspase-3、Fas、FasL的含量显著高于非切迹组(P〈0.05)。结论:妊娠中期(妊娠22-24周)子宫动脉切迹的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较高并且会造成母体内皮损伤、螺旋动脉重铸障碍、胎盘血流灌注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子宫动脉 内皮损伤 凋亡
下载PDF
小剂量阿司匹林改善子宫动脉切迹孕妇妊娠结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伟 耿鹂姝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575-576,共2页
目的研究小剂量阿司匹林改善子宫动脉切迹孕妇妊娠结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至2015年12月建围生期保健册的孕妇,于孕12~14周行多普勒超声检测胎盘大部所在侧子宫动脉血流,选择子宫动脉有舒张早期切迹、动脉搏动指数(PI)>1.6... 目的研究小剂量阿司匹林改善子宫动脉切迹孕妇妊娠结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至2015年12月建围生期保健册的孕妇,于孕12~14周行多普勒超声检测胎盘大部所在侧子宫动脉血流,选择子宫动脉有舒张早期切迹、动脉搏动指数(PI)>1.6的孕妇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研究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1.5mg/(kg·d)口服至32周,对照组予口服钙尔奇片600mg/日至孕32周。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14.3%比37.1%)、子痫前期发病率(17.1%比42.8%)、剖宫产率(28.5%比54.2%)、早产发生率(17.1%比4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孕早期多普勒超声提示子宫动脉血流异常孕妇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口服治疗,可明显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子宫动脉 妊娠并发症 妊娠结局
下载PDF
早期自然流产结局与子宫动脉血流频谱的关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邱丽君 朱剑芳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8年第12期69-73,共5页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频谱探讨早期自然流产孕妇的子宫动脉血流频谱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超声检查的妊娠早期(孕周<8周)并期望继续妊娠的孕妇84例,随访至妊娠12周末,对孕12周以前孕妇出现腹痛及出血等症状进行记录。根据随...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频谱探讨早期自然流产孕妇的子宫动脉血流频谱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超声检查的妊娠早期(孕周<8周)并期望继续妊娠的孕妇84例,随访至妊娠12周末,对孕12周以前孕妇出现腹痛及出血等症状进行记录。根据随访结果,将49例继续妊娠无先兆流产征象的孕妇归为A组,14例有先兆流产征象孕妇为B组,21例有或无早期出血的难免流产或不全流产或胚胎停止发育的孕妇为C组。另选取43例未孕、无妇科疾病、子宫正常妇女为对照组(D组)。分别获取各组子宫动脉血流频谱,比较其Ⅰ型(有切迹)、Ⅱ型(无切迹)的形态分布,频谱收缩期峰值与舒张末期峰值血流速之比(S/D)及阻力指数(RI)。结果与A、B、D组比较,C组子宫动脉频谱舒张早期切迹变浅或消失、S/D及RI降低(P<0.05,P<0.01);与D、B组比较,A组S/D、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频谱主要分布于A组(94%)、B组(93%)、D组(93%),Ⅱ型频谱主要分布于C组(64%),C组Ⅱ型频谱分布率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正常妊娠8周以内和未孕子宫动脉频谱没有差异。妊娠8周以内,阴道出血且子宫动脉频谱提示为Ⅰ型,结合正常早孕的二维超声图像,孕妇可予保胎治疗;而S/D及RI降低,出现Ⅱ型子宫动脉频谱,结合二维超声妊娠囊不规则、空孕囊、宫腔积液等声像图特点,提示临床胎儿难免流产。彩超频谱可观察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形态变化,S/D及RI对分析8周以内妊娠自然流产的结局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流产 孕周<8周 彩色多普勒超声 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形态 舒张早期 收缩期峰值与舒张末期峰值血流速之比 阻力指数
下载PDF
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在早期妊娠子痫前期高风险人群中的筛查效果及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曹瑞文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年第8期1474-1476,共3页
目的:探讨研究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在早期妊娠子痫前期高风险人群中的筛查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9月本院建档产检并分娩的孕妇中筛选子痫前期高风险人群,据妊娠经过及妊娠结局,拟选取子痫前期患者30例为观察A组,妊娠期高... 目的:探讨研究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在早期妊娠子痫前期高风险人群中的筛查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9月本院建档产检并分娩的孕妇中筛选子痫前期高风险人群,据妊娠经过及妊娠结局,拟选取子痫前期患者30例为观察A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30例为观察B组,正常孕妇30例为对照组。对患者子宫动脉血流进行评估,比较三组PI、RI、S/D、舒张早期"V"形切迹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结果:观察A组,观察B组的PI、RI、S/D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A组的PI、RI、S/D值高于观察B组(P<0.05)。观察A、B组出现子宫动脉舒张早期"V"形切迹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A、B两组出现产后出血、胎膜早剥、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早期预测子痫前期的方法,使患者能早期预防干预,或早诊断早治疗,不仅能降低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同时能进一步降低患者的高危妊娠治疗费用,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血流频谱 早期妊娠 子痫前期 PI、RI、S/D 舒张早期“V”形
下载PDF
孕期子宫动脉血流多普勒超声监测在高危妊娠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丽梅 《中外医疗》 2020年第30期189-191,共3页
目的探究孕期子宫动脉血流多普勒超声监测在高危妊娠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便利选取该院于2016年7月-2018年10月收治的58例高危妊娠患者为试验组,同期58名正常孕妇患者列为对照组,均给予孕早、中、晚多次子宫动脉多普勒超声监测。对比两组... 目的探究孕期子宫动脉血流多普勒超声监测在高危妊娠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便利选取该院于2016年7月-2018年10月收治的58例高危妊娠患者为试验组,同期58名正常孕妇患者列为对照组,均给予孕早、中、晚多次子宫动脉多普勒超声监测。对比两组患者超声监测参数值、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舒张末早期切迹发生情况与所有患者S/D比值正常、异常比例;比较试验组早、中、晚子宫动脉多普勒超声监测值对高危妊娠有无预测价值。结果试验组子宫动脉血流S/D比值、RI、PI参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舒张末早期切迹发生为46.5%,对照组舒张末早期切迹发生为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288,P<0.05)。所有患者中,S/D比值正常比例值为67.2%,S/D比值异常比例值为32.8%。试验组有舒张早期切迹母婴不良结局高于试验组无舒张早期切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正常值患者母婴不良结局低于S/D比值异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舒张期早期切迹的新生儿体重低于无舒张期早期切迹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比值正常患者新生儿体重高于S/D比值异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早、中、晚多次对子宫动脉多普勒超声监测的各项参数变化对高危妊娠有明显的预测价值,其中S/D比值及舒张早期切迹在高危妊娠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子宫动脉血流 多普勒超声监测 高危妊娠 舒张早期
下载PDF
子宫动脉血流波形的纵向变异与出生体重
18
作者 Prefumo F. Güven M. +2 位作者 Ganapathy R. Thilaganathan B. 朱晓明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 2005年第8期23-24,共2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iming of disappearance of high-resistance uterine artery waveforms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trimester of pregnancy and birth weight. METHODS: Uterine artery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iming of disappearance of high-resistance uterine artery waveforms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trimester of pregnancy and birth weight. METHODS: Uterine artery Doppler recordings were obtained in a cohort of singleton pregnancies at 11-14 weeks of gestation and subsequently at 18-23 weeks. At each examination,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an early diastolic notch was recorded for each side. An abnormal pattern of blood flow was defined as the presence of bilateral notches. Cases complicated by preeclampsia or preterm delivery were excluded. RESULTS: Four hundred eleven pregnancies showed absent or unilateral uterine artery notches at the 11-14-week scan (group 1). All these cases maintained a low-resistance uterine blood flow pattern at the second-trimester scan. Of the 251 pregnancies with bilateral notches at the 11-14-week scan, 222 subsequently displayed a low-resistance blood flow at 18-23 weeks (group 2) whereas only 29 maintained bilateral notches (group 3). The mean birth weight was higher in group 1 (3,452 g) than in groups 2 (3,310 g) and 3 (3,224 g). This difference was confirmed after adjusting for confounding variables. Small-for-gestational-age fetuses were more common in groups 2 (14.9%) and 3 (14%) compared with group 1 (6.8%, P < .001).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severe preterm preeclampsia was observed in 6 cases only. CONCLUSION: The longitudinal variation in uterine artery blood flow pattern h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birth weight, likely reflecting the timing and degree of trophoblastic invasion of the maternal vess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血流 纵向变异 单胎妊娠 血流波 重度先兆子痫 妊娠中期 妊娠早期 小于胎龄儿 周检
下载PDF
耳垂折痕征——冠心病的Frank征
19
作者 宋添力 《家庭医学(上半月)》 2022年第9期17-17,共1页
1973 年,SandersT.Frank 医生在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首次提出耳垂折痕可能是冠心病发生的征象.此后,国外许多研究显示耳垂折痕与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具有正相关性,故耳垂皱褶被称为"Frank征",又名耳垂... 1973 年,SandersT.Frank 医生在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首次提出耳垂折痕可能是冠心病发生的征象.此后,国外许多研究显示耳垂折痕与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具有正相关性,故耳垂皱褶被称为"Frank征",又名耳垂折痕征.它是起于耳屏间切迹,止于耳垂边缘,呈45度角,且长度大于耳垂1/3的斜形褶皱,可见于耳垂的单侧或双侧.国内外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及荟萃分析发现,Frank征阳性者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风险明显增高.国外研究表明,一个耳垂有皱褶,患者的冠心病风险可以增加33%;两个耳垂有皱褶,患者的冠心病风险增加77%:说明Frank征可能是早期识别冠心病的一个重要线索和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垂折痕 流行病学研究 荟萃分析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耳屏间 心血管疾病 医学期刊 早期识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