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EER数据库的不同分期子宫浆液性腺癌预后比较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庆梅 朱涛 +2 位作者 孙茜 赵海月 胡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03-607,共5页
目的通过大样本量数据分析,对2009年新版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系统下不同分期的子宫浆液性腺癌进行预后比较,并对其临床病理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库中201... 目的通过大样本量数据分析,对2009年新版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系统下不同分期的子宫浆液性腺癌进行预后比较,并对其临床病理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库中2010~2013年诊断为子宫浆液性腺癌并行根治性手术的1997例患者,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计算并比较不同分期患者的总生存率,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及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因素包括诊断时间、年龄、FIGO分期(2009年)、分化程度、人种、肿瘤大小、切除淋巴结个数、阳性淋巴结个数、腹水细胞学结果。结果子宫浆液性腺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Ⅰ期79.3%,Ⅱ期59.8%,Ⅲ期46.7%,Ⅳ期18.0%,不同分期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扩展到亚分期上,除ⅢB期外,不同分期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基本按照分期程度递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肿瘤大小(HR1.522,95%CI:1.250~1.852)、切除淋巴结个数(HR0.709,95%CI:0.547~0.920)、阳性淋巴结个数(HR1.037,95%CI:1.013~1.061)、腹水细胞学结果(HR2.517,95%CI:1.931~3.282)是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腹水细胞学阳性对子宫浆液性腺癌的预后影响较大,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考虑作为针对子宫浆液性腺癌的分期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浆液性腺癌 预后 FIGO分期 SEER数据库 生存分析
下载PDF
p130、cullin-1和p53在子宫浆液性腺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2
作者 丁丽娟 薛德彬 +2 位作者 滕晓东 徐少婷 章锁江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3期40-41,44,共3页
目的检测p130、cullin-1和p53在子宫浆液性腺癌(USAC)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全面手术病理分期的USACⅠ期病例1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10例作为对照。检测p130、cullin-1和p53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结果 USAC病例组与正常... 目的检测p130、cullin-1和p53在子宫浆液性腺癌(USAC)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全面手术病理分期的USACⅠ期病例1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10例作为对照。检测p130、cullin-1和p53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结果 USAC病例组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相比,p130蛋白和p130 mRNA在USAC中的表达减少,而cullin-1蛋白和cullin-1 mRNA表达升高。结论 USAC有独特的临床和病理特征,USAC中cullin-1蛋白和cullin-1 mRNA表达增加,以cullin-1为中心的SCF复合体介导的泛素-蛋白酶水解过程失活,可能与上述改变有关。USAC中p53蛋白表达增多,而p130蛋白和p130 mRNA表达减少,可能与USAC患者预后较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浆液性腺癌 P130 cullin-1 P53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Culiin1和p53在子宫浆液性腺癌和高级别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3
作者 赵文斌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Culiin 1和p53在子宫浆液性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0例早期子宫浆液性腺癌病例,并以10例早期高级别子宫内膜样腺癌和1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标本作对照,通过HE切片、光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探讨Culiin 1和p53在子宫浆液性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0例早期子宫浆液性腺癌病例,并以10例早期高级别子宫内膜样腺癌和1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标本作对照,通过HE切片、光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uliin 1和p53的蛋白表达水平,并用实时RT-PCR方法检测Culiin 1的mRNA水平,结合临床随访资料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Culiin 1蛋白和Culiin 1 mRNA在子宫浆液性腺癌和高级别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比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中的明显升高(P<0.01)。p53蛋白在子宫浆液性腺癌和子宫内膜样腺癌呈高表达,而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阴性。结论子宫浆液性腺癌和高级别子宫内膜样腺癌中Culiin 1蛋白和Culiin 1 mRNA表达增加,伴随p53蛋白表达增加。以Culiin 1为中心的SCF复合体介导的泛素-蛋白酶水解过程失活,可能与上述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浆液性腺癌 子宫内膜样腺 Culiin 1:p53
下载PDF
子宫内膜乳头状浆液性腺癌与透明细胞癌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春延 高燕 胡元晶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912-1915,共4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乳头状浆液性腺癌(UPSC)与透明细胞癌(UCCC)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2004年4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41例UPSC与19例UCCC临床资料。结果:UPSC完全手术分期24例,早期(仅Ⅰ期)9例,晚期(Ⅲ、Ⅳ...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乳头状浆液性腺癌(UPSC)与透明细胞癌(UCCC)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2004年4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41例UPSC与19例UCCC临床资料。结果:UPSC完全手术分期24例,早期(仅Ⅰ期)9例,晚期(Ⅲ、Ⅳ期)15例。UCCC完全手术分期10例,早期(仅Ⅰ期)6例,晚期(Ⅲ、Ⅳ期)4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脉管浸润、腹水/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及淋巴结转移者总生存期(OS)较短;脉管浸润、肌层浸润、腹水/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者无病生存期(DFS)较短。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腹水/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者的患者OS较短;脉管浸润、腹水/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者的患者DFS较短。结论:UPSC确诊时多为晚期,预后差。治疗强调全面手术分期,脉管浸润、肌层浸润、腹水/腹腔冲洗液及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乳头状浆液性腺 透明细胞 治疗 预后分析
下载PDF
P16与P53在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与子宫内膜样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魏丽 刘鹏 +1 位作者 刘萌萌 刘若慧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6年第11期990-993,共4页
目的探讨P16与P53在子宫浆液性腺癌与宫内膜样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16和P53在子宫浆液性腺癌和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结果 P16灶性、片状(弱-中等强度)表达:6例于宫内膜样腺癌癌细胞胞核和胞浆,而在18... 目的探讨P16与P53在子宫浆液性腺癌与宫内膜样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16和P53在子宫浆液性腺癌和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结果 P16灶性、片状(弱-中等强度)表达:6例于宫内膜样腺癌癌细胞胞核和胞浆,而在18例子宫浆液性腺癌中弥漫强表达表达,2例呈中等强度阳性,两者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61,P〈0.01)。P53局灶状(弱-中等强度)表达:7例在宫内膜样腺癌的癌细胞胞核,在18例子宫浆液性腺癌中弥漫强表达,两者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4,P〈0.01)。P16与P53呈强正相关(rs=0.687,P=0.001)。结论 P16与P53在子宫浆液性癌中的表达强于子宫宫内膜样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6与P53在两者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P16与P53在子宫浆液性腺癌中呈强的正相关,在其发生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腺 子宫内膜浆液性腺 P16 P53
下载PDF
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54例回顾分析
6
作者 朱瑾 孙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14-918,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的临床特点、生物学行为特征、手术的范围及术后的治疗与预后的相互关系。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收治的54例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组织学分级及肌层浸...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的临床特点、生物学行为特征、手术的范围及术后的治疗与预后的相互关系。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收治的54例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组织学分级及肌层浸润深度进行相关的分析;统计分析手术范围、手术治疗、化疗与预后的相互关系。结果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多发于绝经后妇女,占总数的85%,占同期子宫内膜癌的8.91%。术前诊断性刮宫对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的检出率为48%。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的死亡率较高,5年生存率为76.92%。广泛性的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瘤体减灭术以及术后放疗、化疗可提高5年生存率。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有无淋巴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发现时往往病程已较晚,并有子宫外转移,而与子宫肌层的浸润深度无关。分段诊刮结合彩色超声检查对早期发现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具有重要意义。术前术中准确分期并施以适当范围的手术治疗,术后辅以化疗和放疗,对预后及提高5年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浆液性腺 手术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组织HER-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章杰捷 吕卫国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19期2119-2121,2125,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组织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患者5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手术切除的癌组织HER-2表达情况。比较癌组织HER-2阳...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组织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患者5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手术切除的癌组织HER-2表达情况。比较癌组织HER-2阳性表达患者与阴性表达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结果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组织HER-2阳性表达患者11例,占21.57%。与HER-2阴性表达患者相比,HER-2阳性表达患者年龄较大,混合型病理组织发生率较高(均P<0.05)。HER-2阳性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患者(18.43%vs 61.98%,P<0.05)。结论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组织HER-2阳性表达的患者年龄较大,且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浆液性腺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预后
下载PDF
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的鉴别 被引量:2
8
作者 曾学芹 《基层医学论坛》 2017年第22期2970-2971,共2页
目的研究免疫组化标记组合(p53、PR和PTEN)对鉴别子宫内膜样腺癌和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的意义。方法观察我院病理科2009年6月—2014年6月7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切片,按WHO子宫内膜癌分类分组,子宫内膜样腺癌(EEA)65例,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US... 目的研究免疫组化标记组合(p53、PR和PTEN)对鉴别子宫内膜样腺癌和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的意义。方法观察我院病理科2009年6月—2014年6月7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切片,按WHO子宫内膜癌分类分组,子宫内膜样腺癌(EEA)65例,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USC)7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检测p53、PR和PTEN表达并加以比较。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中PR均阳性表达、p53和PTEN表达缺失或微弱,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中p53过表达、PR和PTEN表达缺失。结论 p53和PTEN表达缺失或微弱而PR阳性表达,倾向诊断子宫内膜样腺癌;而p53过表达、PR和PTEN表达缺失则倾向诊断子宫浆液性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腺 子宫内膜浆液性腺 P53 PR PTEN
下载PDF
宫腔镜检查对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细胞学结果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陈娇 孔为民 +3 位作者 宋丹 焦思萌 李霞 张同庆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57-260,共4页
目的:研究宫腔镜检查对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细胞学结果及预后的影响,探讨其用于Ⅱ型子宫内膜癌术前诊断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且术后确诊为Ⅱ型子宫内膜癌的84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 目的:研究宫腔镜检查对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细胞学结果及预后的影响,探讨其用于Ⅱ型子宫内膜癌术前诊断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且术后确诊为Ⅱ型子宫内膜癌的84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其术前诊断方式,分为宫腔镜检查组(32例)和传统诊刮组(5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腹腔细胞学检查阳性率,评价宫腔镜检查对Ⅱ型子宫内膜癌癌细胞腹腔播散的影响;分析术前不同诊断方式对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肌层浸润、累及附件及淋巴转移及治疗方式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诊刮组与传统诊刮组的腹水细胞学检查阳性率分别为37.5%(12/32)和17.3%(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8,P=0.036)。宫腔镜检查组与传统诊刮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56.8%和69.2%,5年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50.7%和67.9%;两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曲线和无进展生存曲线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29;P=0.424)。结论:宫腔镜检查用于Ⅱ型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可增加癌细胞腹腔播散的风险,但对其长期生存可能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恶性肿瘤 子宫浆液性腺癌 透明细胞 肉瘤 宫腔镜 腹腔/腹水细胞 预后
下载PDF
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红 樊英 张国楠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0年第3期58-61,共4页
目的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UPSC)是一种较少见的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占子宫内膜癌的10%,但却占子宫内膜癌死亡的15%~20%,目前对它的治疗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将其近年来的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 子宫内膜浆液性腺 治疗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IMP3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玉 耿莉 《现代医学》 2013年第9期616-619,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MP3)在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MP3在40例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10例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20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阳...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MP3)在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MP3在40例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10例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20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析其与病变类型的关系,并分析IMP3在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组中的表达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结果:IMP3在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和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5%和70.0%,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的10%和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的15%(均P<0.05)。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IMP3阳性表达率与患者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而与年龄无关(P>0.05)。结论:IMP3与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可作为一种新的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分子标志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浆液性腺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Ⅰ期子宫乳头状浆液性腺癌16例术后辅助治疗疗效分析
12
作者 刘红 张国楠 +3 位作者 樊英 周风智 余健 李吉满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54-856,共3页
目的探讨Ⅰ期子宫乳头状浆液性腺癌(UPSC)术后的有效补充治疗方法。方法对四川省肿瘤医院2006-2009年收治的16例Ⅰ期UPSC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中Ⅰa期4例,Ⅰb期8例,Ⅰc期4例,术后至少随访2年。术前确诊的11例,均进行... 目的探讨Ⅰ期子宫乳头状浆液性腺癌(UPSC)术后的有效补充治疗方法。方法对四川省肿瘤医院2006-2009年收治的16例Ⅰ期UPSC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中Ⅰa期4例,Ⅰb期8例,Ⅰc期4例,术后至少随访2年。术前确诊的11例,均进行了全面分期手术。观察组3例(Ⅰa、Ⅰb、Ⅰc期各1例),其中1例Ⅰc期术后14个月阴道残端复发,2年内无瘤生存率为66.7%。术后单纯化疗组4例(Ⅰa、Ⅰb期各2例),均无复发,2年内无瘤生存率为100%。化疗+放疗组9例(Ⅰa期1例,Ⅰb期5例,Ⅰc期3例),其中1例未行阴道近距离放疗的Ⅰc期患者术后6个月阴道残端复发,2年内无瘤生存率为88.9%。2例阴道残端复发的Ⅰc期患者经补救治疗后随访至今均健在。结论对于进行了全面分期手术的病理分期为Ⅰa期的UPSC具有良好的预后,术后可予观察,不用补充治疗。对于Ⅰb期及Ⅰc期UPSC患者,化疗及阴道近距离放疗可能会降低远处转移及阴道残端复发的风险。但因研究病例数太少,术前未确诊的5例UPSC患者未行全面分期手术,尚存在一定局限性,将来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乳头状浆液性腺 Ⅰ期 辅助治疗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1例分析
13
作者 周冰洁 朱任坚 《科学中国人》 2017年第7Z期65-65,共1页
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USC)属于子宫内膜癌的一种,多发生于老年妇女。肥胖是其高危因素之一。USC发病率很低,恶性程程极高,易有深肌层浸润和腹腔、淋巴及远处转移,预后极差。无明显腹腔浸润时,也可能发生腹腔播散。通过对本院收治的1例子... 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USC)属于子宫内膜癌的一种,多发生于老年妇女。肥胖是其高危因素之一。USC发病率很低,恶性程程极高,易有深肌层浸润和腹腔、淋巴及远处转移,预后极差。无明显腹腔浸润时,也可能发生腹腔播散。通过对本院收治的1例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过程总结分析,探讨USC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诊断依据及治疗要点,总结经验,提高确诊率,降低漏诊率和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浆液性腺 免疫组化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