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34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分析
1
作者 王玉明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3期0078-0080,共3页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01月~2023年01月医院10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不同术式分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50例患者设为试验1组,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设为试验2组,观察疗效。结...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01月~2023年01月医院10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不同术式分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50例患者设为试验1组,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设为试验2组,观察疗效。结果:从手术操作各项指标、卵巢功能恢复及应激指标等方面来看,试验2组疗效均高于试验1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手术各项操作优势较明显,患者术后功能和身体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肌瘤
下载PDF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盆底功能、卵巢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张琳 张颖 徐流立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对子宫肌瘤患者盆底功能、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抽签法分两组。对照组40例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AM),研究组40例行LM,对比两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对子宫肌瘤患者盆底功能、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抽签法分两组。对照组40例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AM),研究组40例行LM,对比两组手术前后疼痛因子[心肌细胞P物质(SP)、前列腺素E_2(PGE_2)]、应激反应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盆底功能指标[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及卵巢功能指标[雌二醇(E_2)、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结果术后1 d、术后3 d时,研究组血清SP、PGE_2、NE、CO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时,两组CD3^(+)、CD4^(+)及CD4^(+)/CD8^(+)功能指标与术前相比均有所降低,但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CD8^(+)功能指标与术前相比有所升高,但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时,两组PFIQ-7评分均有所升高,但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时,研究组血清E_2水平高于对照组,而血清LH、FS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行LM可有效减轻机体疼痛程度、应激反应及对免疫、盆底和卵巢功能的负面影响,优势较为显著,具有进一步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盆底功能 卵巢功能
下载PDF
子宫动脉高位阻断术联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陈红 孙伟娜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高位阻断术联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对子宫肌瘤患者性激素、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2年9月丹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1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术式分为LM组(30例...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高位阻断术联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对子宫肌瘤患者性激素、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2年9月丹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1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术式分为LM组(30例,接受LM治疗)和联合组(31例,接受子宫动脉高位阻断术联合LM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前和术后6个月血清性激素指标、卵巢储备功能,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术后1年内复发情况。结果与LM组比,联合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初次下床时间比较,术前和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窦卵泡数目(AFC)及卵巢体积组内与组间比较,以及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内LM组复发率高于联合组(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应用子宫动脉高位阻断术联合LM治疗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不增加对性激素水平、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且并发症少,安全性良好,复发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动脉高位阻断术 性激素 卵巢储备功能 复发
下载PDF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微创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4
作者 王静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91-0094,共4页
就临床子宫肌瘤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微创剔除术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患者应激反应影响进行评价。方法 筛选2022.3-2023.5入院的100名接受子宫肌瘤治疗患者,均分成普通组(n=50)和研究组(n=50),分别采取常规治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微创... 就临床子宫肌瘤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微创剔除术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患者应激反应影响进行评价。方法 筛选2022.3-2023.5入院的100名接受子宫肌瘤治疗患者,均分成普通组(n=50)和研究组(n=50),分别采取常规治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微创剔除术治疗,比对治疗结果。结果 研究组疗效显著优于普通组,结果比对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研究组有较短手术时间、较低术中出血量和较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且有较低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比对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E、NE、Cor水平更低,结果比对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微创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优于其他治疗方案,在临床推广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微创剔除术 疗效 应激反应 影响
下载PDF
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对比
5
作者 何金阁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4期98-101,共4页
目的:对比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医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接... 目的:对比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医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接受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对照组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根据临床病例资料,分析两组手术一般情况及子宫肌层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卵巢储备功能[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子宫内膜容受性(子宫内膜厚度、血流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3、6个月,观察组子宫肌层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术后两组AMH、E2、LH、FSH指标水平、卵巢储备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血流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及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血流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及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子宫内膜容受性各指标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与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并发症相对较少,且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无明显影响,但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更具微创性,术中出血量少,子宫肌层术后恢复更快,且保持良好的子宫内膜容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内膜容受性
下载PDF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6
作者 陈丽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18-0021,共4页
探索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缩:LM)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功效。方法 研究始于2020年6月,跨度是3年,即结束于2023年6月,选入子宫肌瘤患者,共有93例,予用随机法,划入一组的选择LM术式,划入二组的选择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缩:TAM),较比各项治... 探索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缩:LM)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功效。方法 研究始于2020年6月,跨度是3年,即结束于2023年6月,选入子宫肌瘤患者,共有93例,予用随机法,划入一组的选择LM术式,划入二组的选择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缩:TAM),较比各项治疗指标。结果 所有患者经由治疗指标相较比后,组间数据录为P<0.05。结论 LM能够有效剔除子宫肌瘤,整体疗效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肌瘤 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总有效率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比较
7
作者 黄桂英 张卫娣 洪进德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44-46,59,共4页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患者采取不同手术治疗方案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5例,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与研究组(15例,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预后恢...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患者采取不同手术治疗方案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5例,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与研究组(15例,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预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卵巢功能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研究组术后的卵巢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有助于加快患者的预后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同时也提升安全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肌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对比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差异性
8
作者 安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09-0012,共4页
探讨子宫肌瘤患者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实验对象88例为子宫肌瘤患者,入院后以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参照组(n=44)、分析组(n=44)两组,分别给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术,对比治疗效果... 探讨子宫肌瘤患者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实验对象88例为子宫肌瘤患者,入院后以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参照组(n=44)、分析组(n=44)两组,分别给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术,对比治疗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7月。结果 分析组的整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确切,对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病情恢复有积极影响,且术后并发症较少,有效性和安全性高,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开腹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
下载PDF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对机体创伤的影响评价
9
作者 张岩 陆瑞 +1 位作者 吴志兵 吴苗苗 《中外医疗》 2024年第5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剔除(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的效果及对机体创伤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2021年7月—2023年6月沭阳县中医院收治的58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治疗,29例)与干预组(L...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剔除(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的效果及对机体创伤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2021年7月—2023年6月沭阳县中医院收治的58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治疗,29例)与干预组(LM治疗,29例),比较两组疗效、手术指标、卵巢功能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5,P<0.05)。干预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61.76±5.86)mL、(21.38±4.43)h、(20.11±5.37)h、(5.26±0.56)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43、7.874、5.909、11.717,P均<0.05)。干预组抗缪勒管激素、卵泡刺激素、雌二醇分别(1.93±0.17)ng/mL、(7.38±1.11)U/L、(131.75±6.12)pmol/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5、3.964、17.809,P均<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5%,低于对照组的2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5,P<0.05)。结论LM治疗子宫肌瘤效果较好,可优化手术指标,提高卵巢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肌瘤 临床效果 机体创伤
下载PDF
基于MR-T2WI纹理分析在预测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后疗效的价值
10
作者 罗锦文 何月明 +2 位作者 张婷 关玉宝 戚莹莹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0-258,共9页
目的:探讨基于MR-T2WI纹理分析在预测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术后疗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接受HIFU消融术治疗前后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MR图像及临床资料,进行T2WI全瘤定量纹理分析,以子宫肌瘤非灌注体积比率(NPV)达80... 目的:探讨基于MR-T2WI纹理分析在预测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术后疗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接受HIFU消融术治疗前后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MR图像及临床资料,进行T2WI全瘤定量纹理分析,以子宫肌瘤非灌注体积比率(NPV)达80%及以上为消融显著,分析肌瘤术前全瘤纹理参数与术后消融效果的相关性,使用3D-slicer软件勾画容积感兴趣区(VOI),PyRadiomics提取867个组学特征,采用MaZda软件内置FPM(Fisher系数、交互信息、分类错误概率组合平均相关系数联合)法保留30个最优特征,使用最小绝对选择与收缩算子(LASSO)降维得到最优的纹理特征,并将患者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及验证集,采用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用于评价预测模型诊断性能,绘制决策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LASSO最终选择得到9个最优特征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在训练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0.833、0.926、0.651,验证集中对应的AUC、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0.829、0.667、0.944;决策曲线在组学特征训练集、验证集中的净收益分别为14.1和13.5。结论:采用MR放射组学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在术前预测子宫肌瘤HIFU消融术后疗效有较大价值,预测效果好,可为子宫肌瘤HIFU消融术后疗效评估及术前患者选择提供个性化及量化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纹理分析 子宫肌瘤 高强度聚焦超声
下载PDF
基于MRI图像的机器学习模型预测子宫肌瘤HIFU消融术后疗效的价值
11
作者 何月明 罗锦文 +1 位作者 戚莹莹 张婷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093-1100,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MRI图像的机器学习模型预测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术后疗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接受HIFU消融治疗前、后的108例子宫肌瘤患者MRI图像及临床资料,以术后子宫肌瘤体积消融率(NPVR)65%为界进行分组,进行肌... 目的:探讨基于MRI图像的机器学习模型预测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术后疗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接受HIFU消融治疗前、后的108例子宫肌瘤患者MRI图像及临床资料,以术后子宫肌瘤体积消融率(NPVR)65%为界进行分组,进行肌瘤全瘤MRI定量纹理机器学习,使用ITK-SNAP软件勾画每个肌瘤术前MRI的容积感兴趣区(VOI),使用Python对每个VOI提取1834个组学特征,将特征与标注数据拼接,形成数据集,并将数据正则化,通过相关系数Spearman筛选特征,使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构建训练集76例(70%)和测试集32例(30%),通过Lasso筛选非零特征构建LR、SVM、KNN、RandomForest、ExtraTrees、XGBoost、LightGBM、MLP机器学习消融疗效预测模型;绘制ROC、DCA曲线分析、混淆矩阵图并计算各模型的AUC、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精确率、召回率、F1分数用于评价预测模型诊断性能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根据消融效果划分消融显著组69例,消融非显著组39例,随机构建训练集76例(70%)和测试集32例(30%),ROC曲线分析中,MRI组学预测模型预测消融显著组在验证集中最高的四个模型分别为LR 0.875(95%CI 0.731~1.000)、MLP 0.875(95%CI 0.714~1.000)、LightGBM 0.853(95%CI 0.689~1.000)、RandomForest 0.848(95%CI 0.676~1.00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MRI图像纹理构建的机器学习模型在术前子宫肌瘤超声引导下HIFU消融疗效预测效果好,可为子宫肌瘤HIFU术前选择及术后疗效评估提供个性化及量化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机器学习 子宫肌瘤 高强度聚焦超声
下载PDF
手术室路径化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12
作者 李婷婷 梅晓璠 +2 位作者 陈倩 邓晶 张晓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3期436-443,共8页
目的 探讨手术室路径化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7月医院收治的216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 目的 探讨手术室路径化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7月医院收治的216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接受手术室路径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舒适度、应激反应、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程度、生活质量的差异性。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GC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率、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时观察组应激反应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饮食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程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接受手术室路径化护理干预,能让其在整个围术期保持良好、积极的心态,确保治疗舒适度,且可稳定机体应激指标,对术后恢复、控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肌瘤 护理 手术室 路径化 子宫肌瘤切除术 应激反应 负性情绪
下载PDF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妊娠期子宫破裂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颖(综述) 段华(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7-290,共4页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女性常见多发疾病,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期子宫破裂(uterine rupture during pregnancy,URDP)是最严重的远期并发症,可能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必须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女性常见多发疾病,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期子宫破裂(uterine rupture during pregnancy,URDP)是最严重的远期并发症,可能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必须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本文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URDP的预后因素进行文献总结,为妇科医生手术提供临床依据,提高手术技巧,将URDP的风险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剔除术 妊娠期子宫破裂 妇科医生 文献总结 育龄期女性 临床医生 远期并发症 RUPTURE
下载PDF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肌壁间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14
作者 蒋嫒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8期32-34,共3页
目的 针对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之中,探讨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21年12月—2023年11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以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5... 目的 针对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之中,探讨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21年12月—2023年11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以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治疗中采用经腹部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方式,观察组患者治疗中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方式。对比两组出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疼痛评分量表评分(VAS)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留置导尿管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的VAS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针对肌壁间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之中,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相比经腹部子宫肌瘤切除,不仅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的康复周期,还能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感,降低后各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肌瘤切除术 肌壁间子宫肌瘤
下载PDF
巨大子宫肌瘤的CT特征(附17例分析)
15
作者 刘辉 张海金 卞巍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巨大子宫肌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选取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的CT资料和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肌瘤最长径在12~15 cm者6例,16~20 cm者5例,20 cm以上者6例。10例肌瘤向上生长上缘超出骨盆水平,最高达胸12... 目的探讨巨大子宫肌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选取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的CT资料和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肌瘤最长径在12~15 cm者6例,16~20 cm者5例,20 cm以上者6例。10例肌瘤向上生长上缘超出骨盆水平,最高达胸12椎体水平。手术病理证实8例肌瘤位于浆膜下,8例肌瘤位于肌壁间,1例肌瘤位于黏膜下。8例浆膜下肌瘤中5例肌瘤与子宫呈窄基底相连,3例肌瘤巨大占据盆腹腔将子宫包埋其内。8例肌壁间肌瘤与子宫呈抱球状相连,均有“厚壁征”。1例黏膜下肌瘤在宫腔内塑形生长。CT增强后17例均表现为不均质漩涡样强化。增强动脉期12例肿块内部可见多发杂乱小血管影。增强静脉期8例显示肿块同侧卵巢静脉增粗,3例双侧卵巢静脉增粗。结论巨大子宫肌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检查有助于巨大子宫肌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巨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疏调气机法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其对血清TGF-β_(1)、TSGF的影响
16
作者 邓星佑 林忆平 +2 位作者 吴向农 李剑峰 张霞辉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1期139-144,共6页
目的:探究疏调气机法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的影响。方法:将135例子宫肌瘤患者采... 目的:探究疏调气机法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的影响。方法:将135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和联合组,每组45例。3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A组采用疏调气机法治疗,对照B组采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联合组采用疏调气机法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比较3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中医证候积分、血清雌激素指标[雌二醇(estradiol,E_(2))、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催乳素(prolactin,PRL)]、氧化应激指标[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AOPP)、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TGF-β_(1)、TSGF水平。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7.78%(44/45),高于对照A组的84.44%(38/45)、对照B组的80.00%(36/45)(P<0.05);治疗后3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子宫体积均小于治疗前,联合组小于对照A组、对照B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治疗前,联合组大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患者月经异常、下腹胀痛、面色晦暗积分均降低,联合组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PRL、LH、E_(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联合组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SO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血清AOPP、MD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联合组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TGF-β_(1)、TSGF水平均降低,联合组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6/45),与对照A组的6.67%(3/45)、对照B组的8.89%(4/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调气机法联合桂枝茯苓胶囊能提高子宫肌瘤临床疗效,下调血清TGF-β_(1)、TSGF水平,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疏调气机法 转化生长因子β_(1)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桂枝茯苓胶囊 米非司酮
下载PDF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7
作者 王鹤 《中外医疗》 2024年第5期40-43,共4页
目的 分析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吉林省长春市一汽总医院治疗的52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6例。给予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腹腔镜... 目的 分析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吉林省长春市一汽总医院治疗的52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6例。给予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卵巢功能、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围术期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孕酮、雌二醇低于对照组,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激素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15%)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7,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3,P<0.05)。结论 在子宫肌瘤治疗中,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的水平,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肌瘤 卵巢功能 疗效
下载PDF
磁共振动态增强半定量参数在子宫肌瘤射频消融治疗术后的评估价值
18
作者 王伟 赵海 +6 位作者 兰岚 宫术娟 徐冉冉 韩露 张楠 刘哲 牛倩倩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期182-184,共3页
目的: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半定量参数评估子宫肌瘤射频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4月大庆油田总医院经射频治疗的52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及术后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测量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 目的: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半定量参数评估子宫肌瘤射频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4月大庆油田总医院经射频治疗的52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及术后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测量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最大浓度(maximum concentration,MAX Conc)、时间—浓度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time concentration curve,AUC)及最大斜率(maximum slope,MAX Slope),并利用四组参数对病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TTp、MAX Conc、AUC、MAX Slop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25、-5.929、-6.011、-5.646,P<0.05)。结论:磁共振动态增强半定量参数TTp、MAX Conc、AUC、MAX Slope在术后疗效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有效的评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动态增强 半定量参数 子宫肌瘤 射频治疗 术后评估
下载PDF
孕期女性子宫肌瘤发生因素分析及其对妊娠结局影响
19
作者 邢媛 周雪 +1 位作者 季小红 张聪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46-149,共4页
目的:分析妊娠期女性子宫肌瘤发生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2月本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10例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同期于本院顺利分娩的正常产妇110例为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对行剖宫产手术的... 目的:分析妊娠期女性子宫肌瘤发生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2月本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10例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同期于本院顺利分娩的正常产妇110例为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对行剖宫产手术的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单纯剖宫产术或剖宫产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统计不良分娩结局;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影响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的影响因素;对比两组分娩方式和母婴妊娠结局;Spearman相关分析妊娠期发生子宫肌瘤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结果: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孕前体质指数高、孕前有妇科疾病和孕前1月内饮酒是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60.9%)高于对照组(20.9%),剖宫产率(70.0%)高于对照组(17.3%)(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妊娠期发生子宫肌瘤与不良妊娠结局存在正相关性(r=0.652,P<0.05).结论:妊娠期发生子宫肌瘤影响因素包括孕前体质指数较高、孕前有妇科疾病和孕前1月内饮酒,且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和剖宫产率增高,临床应加以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子宫肌瘤 危险因素 不良妊娠结局 相关性
下载PDF
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血清ANGPTL2、VASH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
作者 方芳 张茜 +2 位作者 陈培芳 李彩虹 段小云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2期343-347,共5页
目的 分析血清中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和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H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多发性子宫肌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312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 分析血清中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和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H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多发性子宫肌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312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时期来本院体检的312名健康女性作为对照(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ANGPTL2和VASH1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中ANGPTL2和VASH1水平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中ANGPTL2和VASH1水平对多发性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多发性子宫肌瘤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血清中ANGPTL2和VASH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70、9.935,P<0.05);血清中ANGPTL2和VASH1水平与阴道不规则出血、肌瘤数量、最大肌瘤直径以及平均肌瘤体积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年龄、月经情况、绝经情况、妊娠史、流产史、ER、PR以及肿瘤部位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血清中ANGPTL2和VASH1水平呈正相关(r=5.440,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中ANGPTL2和VASH1水平联合诊断多发性子宫肌瘤的曲线下面积(AUC),效果较ANGPTL2和VASH1单一指标更好(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NGPTL2、VASH1是多发性子宫肌瘤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血清中ANGPTL2和VASH1水平显著升高,两者联合可辅助诊断多发性子宫肌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子宫肌瘤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 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