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03篇文章
< 1 2 2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WO-BP神经网络及粮食压缩实验对粮食孔隙率的预测
1
作者 陈家豪 李嘉欣 +4 位作者 郑德乾 尹君 黄海荣 葛蒙蒙 张佳怡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6-193,共8页
孔隙率是影响粮堆内热湿传递的关键参数,为探究粮仓中散装粮堆孔隙率的分布规律,通过开展粮食压缩实验来获取不同的粮食种类在不同水分含量和竖向压力条件下的孔隙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灰狼算法优化BP(GWO-BP)神经网络的粮食单元体孔隙率... 孔隙率是影响粮堆内热湿传递的关键参数,为探究粮仓中散装粮堆孔隙率的分布规律,通过开展粮食压缩实验来获取不同的粮食种类在不同水分含量和竖向压力条件下的孔隙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灰狼算法优化BP(GWO-BP)神经网络的粮食单元体孔隙率预测模型,并将该模型与BP神经网络模型、随机森林模型的孔隙率预测结果进行对比,最后利用粮食单元箱实验对该模型的泛化能力进行验证。结果表明,GWO-BP神经网络模型的孔隙率预测性能最佳,该模型的评价指标R2为0.960 5、RMSE为0.013 7及MAE为0.0131,均在允许的范围内。本研究为粮食孔隙率的确定提供了一种神经网络预测的方法,为深入开展粮堆多场耦合分析提供了重要基础,为安全储粮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WO-BP模型 粮食孔隙率 压缩实验 预测
下载PDF
各向异性层状千枚岩渗透率及有效孔隙率试验研究
2
作者 王伟 陈超维 +3 位作者 刘世藩 曹亚军 段雪雷 聂文俊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5-451,共7页
采用岩石全自动三轴伺服仪和气体渗透装置,对一种致密的各向异性层状千枚岩开展了气体渗透率及有效孔隙率试验,研究常规三轴压缩和围压循环加卸载2种应力路径下,气体渗透率、有效孔隙率随层理倾角及偏应力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围压相同... 采用岩石全自动三轴伺服仪和气体渗透装置,对一种致密的各向异性层状千枚岩开展了气体渗透率及有效孔隙率试验,研究常规三轴压缩和围压循环加卸载2种应力路径下,气体渗透率、有效孔隙率随层理倾角及偏应力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围压相同时,岩样的初始气体渗透率k0随着层理倾角β的增大呈“W”型变化,在β=45°时取最大值;在围压循环加卸载过程中,气体渗透率先随围压的加载而减小,后随围压的卸载而增大,卸载时的气体渗透率小于加载时的渗透率;层状千枚岩有效孔隙率和气体渗透率呈指数关系;平行于层理方向的气体渗透率远大于垂直于层理方向的气体渗透率;岩样有效孔隙率和气体渗透率随偏应力变化经历初始压密阶段、线弹性阶段和塑性变形阶段,随着偏应力的增大,岩样有效孔隙率和气体渗透率先减小,接着保持稳定,最后快速增大,并在岩样应力-应变曲线斜率接近于0时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岩石 各向异性 气体渗透率 有效孔隙率 常规三轴压缩 围压循环加卸载
原文传递
孔隙率分布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殷宇捷 孙峰 +3 位作者 苏丹丹 秦帅昌 聂旭亮 庞彬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8-816,共9页
建立平行、蛇形及叶脉流场的三维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模型,分析不同模型中催化层(CL)的氧气分布特征.针对不同流场模型提出对应的气体扩散层(GDL)孔隙率梯度分布方案,分析不同流场模型中氧气摩尔分数分布、膜电流密度分布、极化... 建立平行、蛇形及叶脉流场的三维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模型,分析不同模型中催化层(CL)的氧气分布特征.针对不同流场模型提出对应的气体扩散层(GDL)孔隙率梯度分布方案,分析不同流场模型中氧气摩尔分数分布、膜电流密度分布、极化曲线与功率密度曲线.结果表明,所提GDL孔隙率梯度分布方案能够强化氧气由GDL向CL的传输效果,改善CL上局部氧气供应不足现象,提升PEMFC输出性能.与常规孔隙率分布的平行、蛇形及叶脉流场模型相比,采用孔隙率梯度分布的流场模型的峰值功率密度分别提高了8.59%,18.26%和15.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流场 气体扩散层 孔隙率 催化层
下载PDF
基于稳态热湿传递模型的单层织物孔隙率最优决定反问题
4
作者 薛钊显 徐映红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95-201,共7页
在稳态热湿传递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单层织物的孔隙率最优决定反问题,通过优化织物的孔隙率参数以提高服装的热湿舒适性。使用蝙蝠算法求解单层织物的稳态热湿传递模型,得到温度和水汽浓度的分布;在此基础上,以高温天气下单层织物... 在稳态热湿传递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单层织物的孔隙率最优决定反问题,通过优化织物的孔隙率参数以提高服装的热湿舒适性。使用蝙蝠算法求解单层织物的稳态热湿传递模型,得到温度和水汽浓度的分布;在此基础上,以高温天气下单层织物的散热性和透湿性最佳为目标,提出了单层织物孔隙率最优决定反问题;使用热阻和湿阻衡量织物的散热性和透湿性,将该反问题描述为一个热阻和湿阻最小优化问题,对热阻和湿阻设置不同的权重,将其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并使用蝙蝠算法求解。使用棉、羊毛、涤纶等3种常见的织物进行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反问题存在最优解,求解该反问题可得到使单层织物散热透湿性能达到最佳的孔隙率最优值;蝙蝠算法求解热湿传递模型正问题和反问题的效率高于常用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研究拓展了通过优化织物参数提高服装热湿舒适性的研究内容,可为高温天气下服装热湿舒适性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 热湿传递模型 热湿舒适性 蝙蝠算法 孔隙率
原文传递
多孔介质孔隙率对池沸腾传热性能影响机理的模拟研究
5
作者 何树 娄钦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8-364,共17页
采用介观相变格子Boltzmann(lattice Boltzmann, LB)方法,在孔隙尺度下研究了多孔介质的孔隙率对池沸腾换热过程的影响,重点分析了不同孔隙率时气泡的运动过程,并对气泡在多孔介质中的典型状态进行了力平衡分析,进而探究了多孔介质孔隙... 采用介观相变格子Boltzmann(lattice Boltzmann, LB)方法,在孔隙尺度下研究了多孔介质的孔隙率对池沸腾换热过程的影响,重点分析了不同孔隙率时气泡的运动过程,并对气泡在多孔介质中的典型状态进行了力平衡分析,进而探究了多孔介质孔隙率影响沸腾传热的机理.结果表明,与无多孔介质的平板表面相比,多孔材料能够有效地降低初始成核的壁面过热度,增强流体的扰动,并且能够显著提升临界热流密度(critical heat flux, CHF)值.在所研究的工况中,孔隙率ε=73.2%时,CHF值提升最大,约为平板的3.6倍,其余孔隙率的多孔介质最小也可将其CHF值提升至平板的2.3倍.研究发现,当孔隙率从97.7%开始逐渐减小时,CHF值逐渐增大,同时沸腾换热曲线向左上方移动,这是因为减小孔隙率能够增大有效换热面积,减小气泡成核的壁面过热度,从而强化沸腾换热.当孔隙率减小到ε=73.2%时,若继续减小孔隙率,热流密度将突然下降,沸腾传热性能显著降低.通过对沸腾过程中气泡的受力进行分析后发现,当孔隙率较小时,过小的孔隙直径显著增大了气泡的逸出阻力,降低了气泡的上升速度,延长了气泡脱离多孔介质的时间,且此时气泡会在蒸发动量力、接触压力以及摩擦力等的共同作用下聚集在加热器上表面,形成气膜,从而恶化沸腾传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池沸腾换热 气泡动力学 孔隙率
下载PDF
气-液置换法测量多孔滤膜孔隙率的方法评价
6
作者 董泽亮 潘献辉 +4 位作者 张艳萍 郝军 王旭亮 李宗雨 赵静红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17,共6页
孔隙率是多孔膜材料的重要技术参数,与其渗透过程密切相关.气-液置换法在常温条件下操作,可测得多孔膜通孔的孔隙率,能准确表征多孔膜的渗透性能.本文阐述了气-液置换法测试多孔膜孔隙率的测试原理和实验方法,并进一步开展了该方法对不... 孔隙率是多孔膜材料的重要技术参数,与其渗透过程密切相关.气-液置换法在常温条件下操作,可测得多孔膜通孔的孔隙率,能准确表征多孔膜的渗透性能.本文阐述了气-液置换法测试多孔膜孔隙率的测试原理和实验方法,并进一步开展了该方法对不同材料膜、不同孔径膜、不同测试液体等普适性和方法精密度、方法比对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原理科学、操作简单、精密度高,是适用于各种材质、不同种类、不同孔径大小多孔膜孔隙率测试的普适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置换法 多孔膜 孔隙率 孔径
下载PDF
气-液置换法测量多孔膜的孔隙率
7
作者 董泽亮 潘献辉 +4 位作者 张艳萍 郝军 王旭亮 李宗雨 赵静红 《净水技术》 2024年第1期125-131,共7页
孔隙率是多孔膜重要的孔性能参数,现行标准测量方法在适用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不能准确表征分离膜的渗透性能。气-液置换法可在常温条件下完成,测出多孔膜通孔的孔隙率。文中对气-液置换法测试多孔膜孔隙率的测试原理、试验方法... 孔隙率是多孔膜重要的孔性能参数,现行标准测量方法在适用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不能准确表征分离膜的渗透性能。气-液置换法可在常温条件下完成,测出多孔膜通孔的孔隙率。文中对气-液置换法测试多孔膜孔隙率的测试原理、试验方法、测试条件等作了系统的研究和阐述,并进一步开展了方法精密度、方法比对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升压过程是气-液置换法测试孔隙率的关键,其终点是当湿曲线由陡峭上升的曲线转变为平缓上升的直线后。该方法原理科学、操作简单、精密度高,测试结果能够准确地反映多孔膜的渗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置换法 多孔膜 通孔 孔隙率 孔径
下载PDF
基于孔隙率和酸碱度的改性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8
作者 马保亮 王安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4年第4期47-52,共6页
为探究铵明矾及废煤渣对利用混凝土再生料制备出的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利用铵明矾和废煤渣代替水泥和混凝土再生骨料,制备生态混凝土,结合室内单轴压缩试验方法,研究不同铵明矾和废煤渣取代率下的再生混凝土在不同养护龄期下的抗压强... 为探究铵明矾及废煤渣对利用混凝土再生料制备出的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利用铵明矾和废煤渣代替水泥和混凝土再生骨料,制备生态混凝土,结合室内单轴压缩试验方法,研究不同铵明矾和废煤渣取代率下的再生混凝土在不同养护龄期下的抗压强度、pH值及孔隙率等试验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含有铵明矾和废煤渣的生态混凝土的pH值、孔隙率及抗压强度均能较好地满足工程的实际需求,说明利用铵明矾降低再生混凝土pH值的方法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铵明矾 废煤渣 PH值 抗压强度 孔隙率
下载PDF
孔隙率对岩石力学性质和能量耗散影响的数值模拟
9
作者 严召松 梁拯 黄义焕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17-120,共4页
应用ABAQUS软件对岩石三轴压缩试验进行了模拟。利用python编程脚本,实现单元的随机删除,从而获得不同孔隙率的加载模型。基于实际的三轴压缩试验数据获得的岩石力学参数开展数值模拟,分析在加载过程中岩石呈现的力学性质和能量耗散演... 应用ABAQUS软件对岩石三轴压缩试验进行了模拟。利用python编程脚本,实现单元的随机删除,从而获得不同孔隙率的加载模型。基于实际的三轴压缩试验数据获得的岩石力学参数开展数值模拟,分析在加载过程中岩石呈现的力学性质和能量耗散演化规律。结果表明:①随着孔隙率的增加,弹性模量、峰值应力及其对应的内能和弹性应变能均呈线性递减。②当岩石中的孔隙量较少时,发生剪切破坏,形成一条明显的应变局部化带,峰值应力之后,岩石的应力快速降低,呈现脆性破坏;孔隙较多的岩石,破坏时出现多条应变局部化带,岩石变得更为破碎,峰值强度之后的应力缓慢降低,呈现延性破坏特征。③孔隙率的增加,内能和弹性应变能逐渐减小,达到峰值应力之后,内能和塑性耗散能稳定增长,弹性应变能部分释放,且释放量和释放速度因岩石孔隙量增加而减小,岩石的破坏剧烈程度减弱。④在加载初期因岩石产生弹性变形为主,此时塑性耗散能接近于零,当应力到达一定值时,塑性耗散能缓慢增长,在峰值应力附近,迅速增加直至岩石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率 岩石三轴压缩 ABAQUS软件 数值模拟 应变云图
下载PDF
粒状土孔隙率与其颗粒级配的分形关系
10
作者 朱永和 刘颜珲 +2 位作者 尚柯 孙红义 方旭东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7期130-134,共5页
粒状土是填(构)筑地基、路基和土石坝等构筑物最常用的工程材料之一。对粒状土孔隙空间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其粒状结构承受和传递外力的机理。以仿真颗粒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颗粒离散元法是研究粒状土力学行为的有力有效工具。然而,仿真计... 粒状土是填(构)筑地基、路基和土石坝等构筑物最常用的工程材料之一。对粒状土孔隙空间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其粒状结构承受和传递外力的机理。以仿真颗粒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颗粒离散元法是研究粒状土力学行为的有力有效工具。然而,仿真计算所耗时间与颗粒数量成正比,在计算颗粒数量较多的大模型时会受计算机计算性能的制约,阻碍了颗粒离散元法在工程中的普及。为了减小颗粒数量,常常忽略粒状土中细小的颗粒,带来的问题是,颗粒体的孔隙率被低估,同时影响粒状土中力的传递。借助颗粒流离散元法开展一系列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模型孔隙率随着最小颗粒粒径的变小而变小且两者呈分形关系。基于分形理论建立粒状堆积体孔隙率与最小粒径的数学关系。研究结果可用于提高颗粒流(或计算流体动力学-离散元法耦合)模型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状土 分形维数 颗粒级配 孔隙率
下载PDF
装配式结构新老混凝土竖缝界面区孔隙率分布模型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富民 陈志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5-133,共9页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存在大量新老混凝土连接界面,模板效应导致界面区水泥砂浆孔隙率相对增大,从而引起其力学及耐久性能的弱化。为定量描述界面区水泥砂浆孔隙率分布特征,制作了不同水灰比搭配的新老混凝土竖缝平整界面区试件。利用扫...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存在大量新老混凝土连接界面,模板效应导致界面区水泥砂浆孔隙率相对增大,从而引起其力学及耐久性能的弱化。为定量描述界面区水泥砂浆孔隙率分布特征,制作了不同水灰比搭配的新老混凝土竖缝平整界面区试件。利用扫描电镜获取各试件距离界面不同位置处的灰度图像,并采用数字图像处理工具进行图像信息增强处理和二值化处理,从而获得孔隙像素占总像素的比值(即名义孔隙率),据此分析了新老混凝土竖缝平整界面区名义孔隙率的分布特征;基于名义孔隙率与真实孔隙率之间的稳定关系,建立了新老混凝土竖缝平整界面区孔隙率的分布模型;考虑凿毛区新老混凝土含量连续变化关系,建立了凿毛界面区孔隙率的分布模型。结果表明:名义孔隙率在界面处最大,向混凝土内部逐渐减小,最后趋于稳定,总体变化趋势具有高斯函数特征;随水灰比增大,从界面到内部各部位的名义孔隙率均呈现相对增大趋势,但不同水灰比混凝土各自界面区与内部稳定区的相对名义孔隙率却接近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结构 新老混凝土 界面区 孔隙率
下载PDF
畜禽舍末端废气净化可调孔隙率填料结构设计与试验
12
作者 王昱 孙超 +5 位作者 谭文超 易振峰 姚兴智 谢锦鹏 曾志雄 曾山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95-202,共8页
集约型畜禽舍末端废气净化广泛采用酸洗喷淋的化学方法去除氨气和固体颗粒物。填料作为酸洗液与废气的反应场所,是影响废气净化效果的关键因素。针对畜禽养殖舍通风管理对废气净化系统净化效率及其产生的压降需求差异,该研究基于点阵结... 集约型畜禽舍末端废气净化广泛采用酸洗喷淋的化学方法去除氨气和固体颗粒物。填料作为酸洗液与废气的反应场所,是影响废气净化效果的关键因素。针对畜禽养殖舍通风管理对废气净化系统净化效率及其产生的压降需求差异,该研究基于点阵结构优化方法,通过优化单胞构型研制了孔隙率可调的填料结构,并结合数值仿真和试验,分析了填料结构的孔隙率、压降和比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氨气和固体颗粒物(PM_(2.5)和PM_(10))净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填料结构孔隙率从98.7%降低至91.1%时,压降从2.7 Pa增至35.2 Pa,氨气净化效率从77.4%升高至92.6%,PM_(2.5)和PM_(10)的净化效率分别从69.2%和87.2%升高至90.1%和97.7%。相较于现有净化系统广泛应用的填料(孔隙率90%,压降30 Pa,氨气净化效率85%,悬浮颗粒物净化效率40%~45%),该研究设计的填料结构孔隙率可根据养殖舍通风系统的压降负荷要求在91.1%~98.7%区间内进行调节,且能够满足除氨效率83%~90%、颗粒物净化效率不低于50%的畜禽舍废气净化效率需求,为实现填料孔隙率自动调控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料 孔隙率 结构优化 废气净化 畜禽舍
下载PDF
稻谷流动层孔隙率检测装置设计与试验
13
作者 童金杰 李长友 +3 位作者 刘木华 肖志锋 唐鑫 李涛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6-31,共6页
孔隙率直接关系到稻谷干燥介质迂曲度、能质传递、通风阻力的变化,是解析稻谷干燥过程和能耗的重要参数之一。为准确获取流动状态下稻谷层的孔隙率,设计稻谷流动层孔隙率检测装置;结合正交试验方法和参数的物理意义,分析检测装置的测量... 孔隙率直接关系到稻谷干燥介质迂曲度、能质传递、通风阻力的变化,是解析稻谷干燥过程和能耗的重要参数之一。为准确获取流动状态下稻谷层的孔隙率,设计稻谷流动层孔隙率检测装置;结合正交试验方法和参数的物理意义,分析检测装置的测量性能,并研究不同工况下稻谷流动层孔隙率的演变规律。结果显示,流动层孔隙率检测装置具有较好的可靠性,且多组试验结果的方差范围为0.010 1-0.022 9;在含水率为12.73%-32.01%区间,流动层孔隙率随稻谷含水率增大而逐渐减小;流动层孔隙率在稻谷流动层厚度为400-850 mm范围内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变化,且其最小值为63.1%;在开度为0-80 mm区间内,流动层孔隙率随开度增大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干燥 流动层 孔隙率 检测装置
下载PDF
基于动态小波指纹的冰孔隙率测量方法研究
14
作者 桂康 张亚博 +2 位作者 葛俊锋 李仁府 叶林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3年第S01期118-128,共11页
针对飞机结冰情况下的冰孔隙率测量问题,提出并评估了一种基于动态小波指纹技术的超声波孔隙率测量方法。通过理论模型和有限元仿真分析了超声纵波的传播过程,阐述了孔隙大小等因素对孔隙率测量的影响机理。结合20块冰样品的60组超声波... 针对飞机结冰情况下的冰孔隙率测量问题,提出并评估了一种基于动态小波指纹技术的超声波孔隙率测量方法。通过理论模型和有限元仿真分析了超声纵波的传播过程,阐述了孔隙大小等因素对孔隙率测量的影响机理。结合20块冰样品的60组超声波测量数据,生成了小波指纹图像,并提取了11维关键特征。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多项式拟合,所实现的孔隙率测量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达到1.144%,说明本文方法比传统的峰值拟合方法更稳定、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率测量 孔隙分布 超声脉冲回波 传播模型 动态小波指纹
下载PDF
基于连续太赫兹波药物片剂孔隙率检测
15
作者 武京治 周思成 +2 位作者 冀宝庆 王艳红 李孟委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360-3364,共5页
药物片剂中气孔体积与药片在自然状态下的总体积之比被称为孔隙率。药物片剂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料的理化性质、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气孔的形成是不可避免的。孔隙率是药物片剂的一个重要特性,孔隙率的大小会影响片剂的崩解、溶... 药物片剂中气孔体积与药片在自然状态下的总体积之比被称为孔隙率。药物片剂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料的理化性质、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气孔的形成是不可避免的。孔隙率是药物片剂的一个重要特性,孔隙率的大小会影响片剂的崩解、溶解和生物利用度。目前常见的药片孔隙率检测手段如压汞法、氦比重法、红外光谱法等等,均无法实现药片孔隙率的无损、快速检测。为此提出一种利用连续太赫兹波对单个药物片剂进行孔隙率检测的方法,分别用两种标准规格的平面药物片剂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在500~750 GHz的频率范围内测量通过每个药片传输的信号,从测得的S参数中提取出每个片剂的包裹相位值,然后对包裹相位值进行相位展开和校正以得到片剂的真实相位值,并通过计算药物片剂与空气的相位差得到药片的有效折射率。同时使用零孔隙率近似(ZPA)的理论模型将药片有效折射率和孔隙率联系起来。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得并计算两种药片的孔隙率与采用气体置换法测量的标准孔隙率的相对误差分别为7.3%和5.3%,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连续太赫兹波检测药片孔隙率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太赫兹波检测药片孔隙率的方法简单、实用,并能做到无损、快速检测,为今后药物片剂制造生产中的快速、灵敏和无损孔隙率测量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率 连续太赫兹波 矢量网络分析仪
下载PDF
不同孔隙率的碾压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16
作者 张晓飞 盛瑶 +1 位作者 施润 李守义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40-847,共8页
混凝土的破坏受其内部缺陷影响,为了研究孔隙含量对碾压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碾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尺寸效应随孔隙率的变化规律,采用预制孔隙法模拟碾压混凝土中的孔隙开展力学性能试验,分析3种尺寸C20碾压混凝土试件在4种不同... 混凝土的破坏受其内部缺陷影响,为了研究孔隙含量对碾压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碾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尺寸效应随孔隙率的变化规律,采用预制孔隙法模拟碾压混凝土中的孔隙开展力学性能试验,分析3种尺寸C20碾压混凝土试件在4种不同孔隙率情况下的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同一尺寸下,C20碾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随着孔隙率增加逐渐降低,碾压混凝土孔隙含量增加对其强度产生了负面影响;碾压混凝土拥有明显的尺寸效应,孔隙率越大,碾压混凝土强度的尺寸效应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碾压混凝土 孔隙率 力学性能 尺寸效应
原文传递
材料孔隙率测试方法的研究
17
作者 陈佩丽 宋达 +4 位作者 邓金林 范明旸 陈晓丽 付娟 苏秋成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CAS 2023年第4期347-351,共5页
孔隙率是材料研发和使用过程中重要参数之一.不同材料的孔隙率发挥的作用不同.结合气体膨胀置换法和振动堆积法研究了不规则可浸湿和不可浸湿的块状材料、粉末材料的孔隙率测试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气体膨胀置换法测试不规则可浸湿材料的... 孔隙率是材料研发和使用过程中重要参数之一.不同材料的孔隙率发挥的作用不同.结合气体膨胀置换法和振动堆积法研究了不规则可浸湿和不可浸湿的块状材料、粉末材料的孔隙率测试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气体膨胀置换法测试不规则可浸湿材料的外观体积与常规排水法的测试结果一致,所以运用该方法来测试不可浸湿的块状材料,解决了不可浸湿的块状材料外观体积的测试瓶颈.振动堆积法测试粒径小的粉末样品的近似外观体积,解决了粉末样品外观体积无法测试的问题.基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通过测试两个已知体积样品仓的压强值,从而分别计算出不规则可浸湿、不可浸湿的块状材料和粉末材料的真实体积.通过真实体积除以外观体积,计算得出了扣除材料内部孔隙和颗粒间孔隙后的百分比,即样品中非孔隙的百分比,再用100%减去非孔隙百分比,从而建立了材料孔隙率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率 真实体积 外观体积
下载PDF
口腔修复用金属三维打印件中夹杂物和孔隙率问题分析
18
作者 肖燕萍 谢胜芬 +2 位作者 徐苏华 陈小君 陈能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23年第4期261-265,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用金属三维打印件中夹杂物和孔隙率不合格原因,为三维打印口腔金属修复体的加工制作过程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44批次钴铬合金和钛合金激光选区熔化(SLM)修复体3D打印件,在金相显微镜下放大100倍测定夹杂物和孔隙的面...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用金属三维打印件中夹杂物和孔隙率不合格原因,为三维打印口腔金属修复体的加工制作过程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44批次钴铬合金和钛合金激光选区熔化(SLM)修复体3D打印件,在金相显微镜下放大100倍测定夹杂物和孔隙的面积分数,分析打印件的孔隙特征和产生不合格的原因。结果夹杂物和孔隙的面积分数>2.8%的有16批次,不合格率为36.4%。44批次检测样品中未见明显夹杂,不合格均由孔隙面积分数超过2.8%导致。结论目前口腔修复体加工制作行业对数字化3D打印技术的掌握尚不成熟,加工工艺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夹杂物 孔隙率 口腔金属修复体
下载PDF
错层位巷道布置采空区孔隙率模型及瓦斯流场分布规律研究
19
作者 王志强 林陆 +4 位作者 李敬凯 李廷照 黄阳 马一多 赵威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45-853,共9页
采空区孔隙率分布对采空区气体流动具有重要影响。为研究错层位采空区孔隙率对瓦斯流动规律的影响,以镇城底矿22202错层位巷道布置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研究推导错层位采空区孔隙率分布的数学模型,建立错层位采空区孔隙率分布三维... 采空区孔隙率分布对采空区气体流动具有重要影响。为研究错层位采空区孔隙率对瓦斯流动规律的影响,以镇城底矿22202错层位巷道布置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研究推导错层位采空区孔隙率分布的数学模型,建立错层位采空区孔隙率分布三维空间函数,分析错层位巷道布置形式对采空区孔隙率分布的影响;运用FLUENT模拟揭示了错层位与传统巷道布置工作面及采空区浅部区域瓦斯运移变化规律;通过现场实践,进行瓦斯浓度的监测。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工作面,错层位采空区孔隙率呈现“一高一低”不对称U形分布特征,巷道布置差异对采空区整体瓦斯分布影响较小,但对工作面及回风侧采空区浅部流场有较大影响;其次错层位工作面存在的起坡段,增加了采空区漏风风阻,减少了采空区漏风量,提高了工作面通风效率且回风巷位于煤层顶板利于瓦斯排放,可有效解决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错层位巷道布置能有效降低工作面瓦斯积聚浓度,可充分保障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层位巷道布置 采空区 孔隙率 瓦斯分布
下载PDF
不同结构顶板垮落带及采空区孔隙率分布规律研究
20
作者 王康健 《河南科技》 2023年第23期78-82,共5页
【目的】垮落带直覆下采煤破碎顶板注浆改造工程与采空区垮落带密切相关,故准确掌握煤层开采垮落带形成特征以及其孔隙率分布规律对于合理确定注浆量及注浆范围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FLAC3D软件通过建立模型以及选取合适的边界条... 【目的】垮落带直覆下采煤破碎顶板注浆改造工程与采空区垮落带密切相关,故准确掌握煤层开采垮落带形成特征以及其孔隙率分布规律对于合理确定注浆量及注浆范围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FLAC3D软件通过建立模型以及选取合适的边界条件与参数对单、双煤层垮落带和孔隙率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四种情况下的垮落带发育形状均呈“圆拱形”,四周低且向中部平缓过渡;采空区各类型岩层顶板下沉量分布呈“碗形”,四周下沉量较小,中部下沉量达到最大;四种情况下的采空区垮落带孔隙率分布均呈“平底锅形”,采空区四壁孔隙率值较大,中部孔隙率值较小,且从四壁向中变化较快;在四种顶板结构下,孔隙率最大值均在采空区四壁。【结论】研究成果为运用FLAC3D软件在模拟不同覆岩结构下的垮落带形成特征及孔隙率的分布规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注浆 采空区垮落带 孔隙率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