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极冬季季节性海冰双模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郝光华 苏洁 黄菲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22,共12页
近年来北极海冰快速变化,北极中央区边缘正由以多年冰为主转为季节性海冰为主。通过对北极冬季季节性海冰的EOF分解发现,2002-2012年期间北极季节性海冰变化的前两模态主要体现为2005年和2007年的季节性海冰距平。其中第二模态主要体现... 近年来北极海冰快速变化,北极中央区边缘正由以多年冰为主转为季节性海冰为主。通过对北极冬季季节性海冰的EOF分解发现,2002-2012年期间北极季节性海冰变化的前两模态主要体现为2005年和2007年的季节性海冰距平。其中第二模态主要体现了北极海冰在2005年的一种极端变化,而第一模态不仅体现了北极海冰在2007年的变化,还体现了北极季节性海冰的从负位相到正位相的转变。通过比较发现,在研究时段北极季节性海冰最主要的变化发生在北极太平洋扇区,在2007年,冬季季节性海冰距平发生位相转变,2007-2010年一直维持正位相,北极太平洋扇区冬季季节性海冰保持显著正距平。太平洋扇区表面温度最大异常也发生在2007年,从大气环流来看,2007年之后波弗特海区异常高压有利于夏季太平洋扇区海冰的减少,而西风急流的减弱有利于夏季波弗特海区异常高压的维持,结合夏季海冰速度,顺时针的冰速分布有利于海冰离开太平洋扇区,因而会导致冬季太平洋扇区季节性海冰转为正距平并且从2007年一直维持到201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季节性海冰 海冰密集度 双模态特征
下载PDF
Climate prediction of the seasonal sea-ice early melt onset in the Bering Sea
2
作者 Baoqiang Tian Ke Fan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24年第2期13-18,共6页
基于大尺度环流异常对海冰消融的影响过程,本文采用年际增量预测方法研制了白令海季节性海冰早期消融开始日期(EMO)的统计预测模型.预测模型选取了3个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预测因子:1月波弗特高压,前期11月东西伯利亚地区海平面气压,以及1... 基于大尺度环流异常对海冰消融的影响过程,本文采用年际增量预测方法研制了白令海季节性海冰早期消融开始日期(EMO)的统计预测模型.预测模型选取了3个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预测因子:1月波弗特高压,前期11月东西伯利亚地区海平面气压,以及11月东欧平原积雪覆盖率。1月波弗特高压可以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影响白令海地区海温异常,该海温异常能够从1月持续到3月,进而影响白令海EMO.11月东西伯利亚地区海平面气压与11月至次年2月北太平洋中纬度东部海温密切相关。伴随着北太平洋中纬度东部冷海温异常的出现,白令海地区会出现暖海温异常,进而导致白令海海冰范围减少,EMO较晚.1月北极偶极子异常是11月东欧平原积雪覆盖率影响次年白令海EMO的桥梁之一.1981-2022年的交叉检验结果表明:统计模型对白令海EMO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预测与观测的EMO之间时间相关系数达到了0.45,超过了99%的置信水平.统计模型对白令海EMO正常年份和异常年份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60%和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消融开始日期 白令海 季节性海冰 波弗特高压 统计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中国东北极端持续大—暴雪事件的个例成因及可预测性
3
作者 范可 杨洪卿 +1 位作者 田宝强 王路杉 《大气科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01-215,共15页
2013年11月东北大—暴雪持续日数为1982—2020年同期最多的一年。其中,2013年11月17—20日和25日先后发生两次强降雪过程,其中第一次过程降雪持续时间较长,而第二次过程日降雪强度强。基于此,从2013年11月月际异常气候背景和两次强降雪... 2013年11月东北大—暴雪持续日数为1982—2020年同期最多的一年。其中,2013年11月17—20日和25日先后发生两次强降雪过程,其中第一次过程降雪持续时间较长,而第二次过程日降雪强度强。基于此,从2013年11月月际异常气候背景和两次强降雪过程的角度,开展其成因和可预测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11月北极涛动(AO)正位相异常偏强、类北太平洋涛动(NPO)负位相、巴伦支海以北的海冰月增长量(11月减9月)异常偏多和热带-南印度洋海温异常偏暖的气候背景有利于这次东北持续性大—暴雪事件的发生。其中,2013年11月巴伦支海以北的海冰月增长量偏多,意味着季节性海冰生长量增加使得向大气中释放的潜热通量增加,气温偏高,有利于AO正位相加强并激发罗斯贝(Rossby)波列,使得阿留申低压减弱;同时11月热带-南印度洋海温异常偏暖,热带印度洋对流加强和热带西太平洋对流减弱,有利于西北太平洋-阿留申地区维持“气旋-反气旋”式环流异常,呈现类NPO负位相。这样的环流形势有利于从北太平洋向东北地区持续输送水汽。第一次强降雪过程(17—20日)发生前5 d(12—16日)到降雪过程结束(20日),北大西洋涛动(NAO)维持正位相并且强度达到冬半年最强,由此激发持续东传Rossby波,使得西北太平洋-阿留申地区为持续性的南北向“气旋-反气旋”式环流异常,有利于北太平洋水汽持续输送至东北地区。在2013年11月25日第二次强降雪过程中,乌拉尔山阻塞高压显著加强,东北低涡加深,有利于热带西太平洋更为暖湿的水汽输送至东北地区,与北太平洋输送的水汽共同导致第二次强降雪过程的日降雪强度大。最后,利用CFSv2评估2013年11月异常气候背景的可预测性,结果表明CFSv2可提前1个月预测2013年11月热带-南印度洋海温异常偏暖,但对热带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对流异常、NAO以及热带-中高纬大气遥相关预测能力较弱。在次季节尺度上,ECMWF(CMA)能提前29(12)d和13(16)d合理预测出两次过程降雪量的空间分布,这可能是由于模式能合理再现NAO和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等关键环流系统的逐日变化。因此未来还有待提升热带-中高纬大气遥相关、水汽输送以及平流层极涡的次季节-季节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 11月持续性大—暴雪 强降雪过程 季节性海冰生长量 中高纬环流 水汽输送 季节-季节气候可预测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