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4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习者在线动态学习成绩的Logistic曲线增长规律及其聚类研究
1
作者 熊思灿 农莹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9-94,共6页
基于信息化教学中的动态学习数据,采用Logistic曲线拟合学习者的综合在线学习成绩随学习时长的增长规律,可将无穷维函数空间转化为有限维的参数空间,并借助于经典的K-Means聚类算法实现学习者的综合在线学习成绩增长规律的聚类。研究结... 基于信息化教学中的动态学习数据,采用Logistic曲线拟合学习者的综合在线学习成绩随学习时长的增长规律,可将无穷维函数空间转化为有限维的参数空间,并借助于经典的K-Means聚类算法实现学习者的综合在线学习成绩增长规律的聚类。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可被分为主流学习者和非主流学习者两大类别;主流学习者占全部学习者的96.92%,且可被进一步细分为高效学习者、中效学习者、低效学习者,占全部学习者的比例分别为16.41%、61.02%和19.49%;非主流学习者可被分为长期缓增型学习者和短期陡增型学习者,占全部学习者的比例均为1.54%。此外,不同类别学习者之间的期末考试平均成绩存在显著差异,主流学习者中高效学习者、中效学习者和低效学习者的期末考试平均成绩逐渐递减,但均高于非主流学习者的期末考试平均成绩;在非主流学习者中,短期陡增型学习者的期末考试平均成绩高于长期缓增型学习者的期末考试平均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在线学习成绩 Logistic曲线 两步串联曲线聚类法 肘法
下载PDF
AR技术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动机的影响
2
作者 沈秋燕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4期29-31,共3页
研究旨在探索AR技术应用对高二年级学生生物课学习成绩和学习动机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AR技术后,实验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且学习动机有效增强了。访谈结果表明,AR技术能使抽象概念具体化,降低理解难度,提高课堂学习的... 研究旨在探索AR技术应用对高二年级学生生物课学习成绩和学习动机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AR技术后,实验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且学习动机有效增强了。访谈结果表明,AR技术能使抽象概念具体化,降低理解难度,提高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学生喜欢将其应用于生物课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 高中生物 学习成绩 学习动机
下载PDF
微课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基于39项实验与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
3
作者 赵甜英 冯小燕 王敏 《教育信息技术》 2024年第1期118-122,共5页
文章采用元分析方法,对有关微课对学习成绩影响的39项实验与准实验研究进行量化分析发现:从整体来看,微课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成绩;从学段来看,微课对高职和大学的学生影响较大;从学科来看,微课对英语、医学、体育等应用型学科影响... 文章采用元分析方法,对有关微课对学习成绩影响的39项实验与准实验研究进行量化分析发现:从整体来看,微课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成绩;从学段来看,微课对高职和大学的学生影响较大;从学科来看,微课对英语、医学、体育等应用型学科影响更显著;从知识类型来看,微课对实践类知识的促进作用比理论类知识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学习成绩 元分析
原文传递
初中物理学习中学生认知风格与学习成绩的关联研究
4
作者 崔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3期0021-0024,共4页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具备正确的认知风格,对学习效果和质量都有所影响。认知风格是个体对信息加工与学习的偏好。在物理教学中,不同认知风格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但...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具备正确的认知风格,对学习效果和质量都有所影响。认知风格是个体对信息加工与学习的偏好。在物理教学中,不同认知风格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关于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的认知方式与学习成就的相关性研究却很少。在掌握了学生的认知方式后,教师就能根据认知方式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另外,研究学习动机与学习环境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帮助,从而提高他们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的表现。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初中物理学习中学生认知风格与学习成绩的关联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物理学习 认知风格 学习成绩 关联分析 启示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学习成绩预测及实证探究
5
作者 杨显青 《信息与电脑》 2024年第4期254-256,共3页
大数据时代悄然而至,神经网络模型在这一时代构建并应用于实践,如将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学习成绩预测,能够提高预测成绩的准确性,为调整教学活动指明方向。文章探究如何利用神经网络进行学习成绩预测,并提出管理及干预措施,为学生提供行... 大数据时代悄然而至,神经网络模型在这一时代构建并应用于实践,如将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学习成绩预测,能够提高预测成绩的准确性,为调整教学活动指明方向。文章探究如何利用神经网络进行学习成绩预测,并提出管理及干预措施,为学生提供行之有效的教育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学习成绩 预测 实证
下载PDF
自我效能感在心理健康与学习成绩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
6
作者 张永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1期0110-0113,共4页
本文旨在探讨自我效能感在心理健康与学习成绩之间的中介作用。通过对某中学学生的问卷调查,并以此为基础分析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在心理健康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作用。因此,... 本文旨在探讨自我效能感在心理健康与学习成绩之间的中介作用。通过对某中学学生的问卷调查,并以此为基础分析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在心理健康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作用。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效能感 心理健康 学习成绩 中介作用
下载PDF
VR环境中视角跟随方式对高低先验知识学生学习成绩和心智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文昊 王翠如 +2 位作者 菅若琳 赵肖雄 刘博文 《现代教育技术》 2023年第8期67-76,共10页
目前,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受到教育者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其中不少研究者就VR环境中视角跟随方式(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进行了探索,但都忽视了学习者的自身特征和内部认知加工过程,先验... 目前,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受到教育者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其中不少研究者就VR环境中视角跟随方式(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进行了探索,但都忽视了学习者的自身特征和内部认知加工过程,先验知识和心智模型作为这两方面的代表与学习成绩密切相关,而视角跟随方式对高低先验知识学生学习成绩和心智模型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为此,文章探究了VR环境中视角跟随方式对高、低先验知识学生学习成绩和心智模型的影响,揭示了视角影响学习成绩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人称视角对高低先验知识学生的保持成绩和心智模型有积极影响,在迁移成绩上呈现出经验逆转效应;视角影响学习成绩的作用路径包含四条。文章通过研究,旨在完善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模型,深化教育者和研究者对VR场景中视角的认识,进而帮助其更好地设计、开发和利用VR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环境 视角跟随方式 先验知识 学习成绩 心智模型
下载PDF
基于Python的高校线上课程学习成绩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代爱妮 王蕊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3年第4期134-137,143,共5页
信息时代教育背景下,人工智能在高校教育线上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课堂教学行为评估与分析,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及格率,研究基于超星学习通线上教学平台收集的数据,首先采用Python语言对高校《Python与人工智能》课... 信息时代教育背景下,人工智能在高校教育线上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课堂教学行为评估与分析,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及格率,研究基于超星学习通线上教学平台收集的数据,首先采用Python语言对高校《Python与人工智能》课程按不同特征汇总的数据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其次对该课程进行了各教学行为特征与成绩相关性分析,并建立了相关性矩阵;最终筛选得出影响高校线上教学成绩相关的学习行为特征,实现了学习行为特征降维,给后续本研究利用相关数据聚类及建立相关教学预测模型提供了依据。本研究可有效辅助教师了解教学影响因素,及时修正教学策略,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从而对智慧教学起到一定的辅助与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教育 PYTHON 线上教学评估 学习成绩分析
下载PDF
基于行为识别的课堂深度学习成绩预测模型研究
9
作者 胡富珍 王晓东 卜彩丽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3年第9期108-118,共11页
课堂学习行为智能识别和大数据分析为课堂高阶认知评价带来契机。利用数据技术挖掘学生课堂学习行为对深度学习成绩的影响关系,解决识别与评价课堂高阶认知不足的现实问题。以英语和化学两门学科为例,以课堂学习行为为自变量,以测试试... 课堂学习行为智能识别和大数据分析为课堂高阶认知评价带来契机。利用数据技术挖掘学生课堂学习行为对深度学习成绩的影响关系,解决识别与评价课堂高阶认知不足的现实问题。以英语和化学两门学科为例,以课堂学习行为为自变量,以测试试卷深度学习成绩为因变量,通过高斯消元、回代总样本求均方差最优解等算法,分析出课堂“听讲”“阅读”等8种课堂行为对深度学习成绩的权重影响,构建课堂学习行为与深度学习成绩间的预测模型,依据模型可识别和评价学生的高阶认知是否发生,为常态课堂高阶认知规模化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识别 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成绩预测模型 过程性评价
下载PDF
教师性别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基于师生性别匹配视角的研究
10
作者 刘泽云 郭睿 田梦 《教育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4-74,共11页
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以女性教师为主以及女生学习成绩优于男生的背景下,师生性别匹配会对学生的学业发展产生何种影响,其影响机制是什么,都是有价值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的两期调查数据,在保证同一学校内随机分... 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以女性教师为主以及女生学习成绩优于男生的背景下,师生性别匹配会对学生的学业发展产生何种影响,其影响机制是什么,都是有价值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的两期调查数据,在保证同一学校内随机分配教师的情况下,分析了师生性别匹配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首先,师生性别匹配对男生的学习成绩没有影响,但对女生有积极影响。其次,只有在英语学科上,女性教师对女生成绩的影响显著大于对男生成绩的影响。再次,在处于相对劣势地位的学生群体中,师生性别匹配对女生的积极影响更为明显。最后,相较于男生,女性教师会向女生提供更多的学业支持和情感支持,可能是导致女性教师任课有利于女生的一个原因。因此,基础教育阶段以女性教师为主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学生学习成绩的性别差异,但不会对男生的学习成绩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应在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中更关注弱势学生群体,并注重培育支持性的师生关系以发挥教师支持对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性别匹配 学习成绩 教育生产函数
下载PDF
教师个体专业素质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基于哈尔滨市典型中学的调查
11
作者 王云多 《教师发展研究》 2023年第3期89-96,共8页
为深入了解教师个体专业素质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采用教师的教学年限、最高学历和专业知识代表教师个体专业素质,用学生的数学和语文期末考试成绩代表学习成绩,对哈尔滨市典型中学的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深入... 为深入了解教师个体专业素质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采用教师的教学年限、最高学历和专业知识代表教师个体专业素质,用学生的数学和语文期末考试成绩代表学习成绩,对哈尔滨市典型中学的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深入考察教师个体专业素质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多名高专业素质教师教授的学生更有可能取得更高的学习成绩。基于教师个体专业素质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研究结果对我国的教师培养、资格认定和分配政策的改革及学校用人制度建设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素质 学习成绩 教学年限 最高学历 专业知识 教育公平
下载PDF
学业焦虑与学习成绩关系的元分析——基于中国中学生研究数据 被引量:2
12
作者 蒙艺 马欢欢 施曲海 《复旦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28,共11页
学业焦虑是学生在学业情境中较为常见的消极情绪状态。本文运用元分析方法探究中国中学生学业焦虑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学业焦虑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显著,学习成绩获取途径和学科类型对二者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 学业焦虑是学生在学业情境中较为常见的消极情绪状态。本文运用元分析方法探究中国中学生学业焦虑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学业焦虑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显著,学习成绩获取途径和学科类型对二者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主效应显著的研究发现支持学业情绪控制价值理论和认知动机理论的核心观点,同时提示教育工作者不能忽视学业焦虑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负面影响,建议通过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指导家庭教育方式、改革成绩排名方式、建立同辈互助小组等举措帮助学生减少学业焦虑。学习成绩获取途径的调节效应显著,提示教育研究者在开展相关研究时,最好根据学生成绩单上报告的学习成绩进行科学计算;学科类型的调节效应显著,提示教育工作者在开展中学生学业焦虑干预时,应该重点关注英语和数学两门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业焦虑 学习成绩 中学生 元分析
下载PDF
初中生交友的溢出效应:学习成绩、认知与非认知能力
13
作者 倪晨旭 王震 《经济学报》 2023年第4期337-362,共26页
过往的同伴效应研究多数基于假设“群体内所有个体存在同质化的互动与影响”来关注同学群体,然而现有文献指出,关系亲密的好友同伴效应会更加强烈。因此,本文聚焦学生的好友圈,以中国初中学生为对象,试图回答好友性别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过往的同伴效应研究多数基于假设“群体内所有个体存在同质化的互动与影响”来关注同学群体,然而现有文献指出,关系亲密的好友同伴效应会更加强烈。因此,本文聚焦学生的好友圈,以中国初中学生为对象,试图回答好友性别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与作用机制。本文发现每增多一个异性好友或同性好友都会使初中学生的语数英成绩显著下降,三科总分分别下降11.8分和3.7分。机制分析表明,成绩下降主要由时间挤出效应解释,与朋友交往并没有影响“强迫性学习”时间,“自主性学习”时间的挤出才是好友性别溢出的负面效应的真正原因。拥有更多异性好友使得恋爱可能性提高加重了这种负面效应,而与更多好友交往使学生在学校感受到友好氛围则抵消了部分影响。为全面理解初中生交友的溢出效应,本文还进一步讨论了朋友性别对学生认知与非认知能力的影响。本文推广了同伴效应的适用范围,对理解我国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朋友交往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伴效应 学习成绩 非认知能力 朋友交往
下载PDF
线上线下多元教学方法的构建及对诊断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学习成绩和诊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樊冬梅 马雄辉 王树文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3年第5期379-383,共5页
目的探讨线上线下多元教学方法的构建及其对诊断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学习成绩和诊断能力的影响。方法98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名学生。对照组采取常规授课方式,观察组采取线上线下多元教学方法。比较... 目的探讨线上线下多元教学方法的构建及其对诊断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学习成绩和诊断能力的影响。方法98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名学生。对照组采取常规授课方式,观察组采取线上线下多元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学期末的学习成绩、诊断能力、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教学满意度。结果学期末,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和实操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史采集能力、医患沟通能力、临床诊断思维能力、诊断分析能力显著提升,学习兴趣明显增强;观察组学业自我效能感量和教学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线上线下多元教学方法的建立和应用可有效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诊断学学习成绩,增强学业自我效能感,优化诊断能力,且教学满意度高,值得教育部门进一步研究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诊断学 学习成绩 诊断能力 临床价值
下载PDF
高中生时间管理倾向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学习投入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帅 钟世显 +1 位作者 李健 王志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第5期14-20,共7页
为探讨高中生时间管理倾向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以及学习投入的中介作用,采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学习投入量表对山东省青岛市某中学809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他们的期末考试成绩。结果显示,高中生时间管理倾向和学习投入均处于中上水... 为探讨高中生时间管理倾向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以及学习投入的中介作用,采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学习投入量表对山东省青岛市某中学809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他们的期末考试成绩。结果显示,高中生时间管理倾向和学习投入均处于中上水平;时间管理倾向及其三维度和学习投入及其三维度与学习成绩均呈显著正相关,时间管理倾向及其三维度与学习投入及其三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高中生时间管理倾向显著正向预测学习成绩,学习投入在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成绩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因此,时间管理倾向不仅可以直接影响高中生的学习成绩,还可以通过学习投入间接影响学习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管理倾向 学习投入 学习成绩 高中生
下载PDF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其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郎香香 罗佳妮 +1 位作者 石晓淇 颜缘 《科教文汇》 2023年第1期179-184,共6页
目前,我国的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出低龄化趋势,其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的不利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针对心理健康问题频发的学生群体展开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分析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其学习成绩的影响。由分析结果得出... 目前,我国的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出低龄化趋势,其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的不利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针对心理健康问题频发的学生群体展开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分析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其学习成绩的影响。由分析结果得出,学习成绩与学生抑郁度、父母抑郁度呈负相关。最后,该文根据研究结果,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了新的改善建议和有针对性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心理健康 学习成绩 抑郁症
下载PDF
学生视角下混合式教学过程性评价指标对《医学免疫学》学习成绩的影响
17
作者 李晓曦 刘英霞 +5 位作者 孙可一 张明顺 蔡振明 马春梅 陈云 杨硕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22期130-135,共6页
目的 学习成绩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指标。在混合式教学实践中,科学合理的过程性评价是影响学习成绩评价的重要一环,文章从学生视角出发,旨在探究学生对过程性评价指标的态度、行为等个体因素对其学习成绩的影响。方法 2022年7月1日... 目的 学习成绩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指标。在混合式教学实践中,科学合理的过程性评价是影响学习成绩评价的重要一环,文章从学生视角出发,旨在探究学生对过程性评价指标的态度、行为等个体因素对其学习成绩的影响。方法 2022年7月1日—7月15日,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基于学生学习成绩以及学生对过程性评价反馈的问卷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确定学生视角下,对学习成绩影响最大的过程性评价指标。结果 通过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409份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发现在6项过程性评价指标中,91~100分、81~90分的学生中,认可视频帮助度、编排与时长的比例高于其他较低分数段。其中,视频长度合理的评价指标与学业成绩关联性最高。不同分数段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完成作业的难度感受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在第一至第六的指标依次为作业、签到、互动讨论、科普作品展示、视频访问时长和访问次数,由高到低依次显示了学生对各指标的认可程度。学生对讨论、科普展示等主动性学习指标的认可度低于客观性评价指标。结论 学生对客观性强的过程性评价普遍持积极态度,对主观性、创造性相关指标的认可度相对薄弱,对课程投入程度和态度的客观性评价指标对学习成绩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过程性评价 学习成绩 混合式教学 评价研究 学生视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