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师之道:“觉人”与“自觉”——我的学术历程和治学心得
1
作者 刘俐俐 《艺术广角》 2023年第4期13-21,共9页
从1988年至今,刘俐俐30多年的学术历程积累了丰富的治学经验。从西部文学评论与小说人物理论研究到后殖民理论研究、历史观与民族文学思想方法研究,到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与文学批评方法论研究,再到从故事切入的个案批评理论研究和少... 从1988年至今,刘俐俐30多年的学术历程积累了丰富的治学经验。从西部文学评论与小说人物理论研究到后殖民理论研究、历史观与民族文学思想方法研究,到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与文学批评方法论研究,再到从故事切入的个案批评理论研究和少数民族文学宏观问题与思路研究,以至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与实践研究,是五个学术研究阶段。“设教之期即其进学之期”“‘博取精专’:完善知识结构与聚焦于研究对象”“跟着问题走及问题选取维度”是三项重要的治学心得。治学经验以学术历程为依托,融普适性与个体性为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历程 治学经验 文艺理论 教学相长 博取精专
原文传递
学人学术生涯视域下的中国文艺美学四十年——评祁志祥教授学术历程与思想
2
作者 潘端伟 《艺术广角》 2023年第5期123-131,共9页
一位学人的学术生涯是内环境和外环境双重建构形成的。研究学人学术生命历程是学科史研究的一种重要的视角和方法。从一位学者个人的学术史可以透视学科的学术脉络和传承,折射出该学科形态、知识和学术话语体系的变迁,反映出学科与社会... 一位学人的学术生涯是内环境和外环境双重建构形成的。研究学人学术生命历程是学科史研究的一种重要的视角和方法。从一位学者个人的学术史可以透视学科的学术脉络和传承,折射出该学科形态、知识和学术话语体系的变迁,反映出学科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回顾祁志祥教授四十年学术历程,可将其治学历程、领域、方法概括为七个方面:教学为业学术为志、民族立场发掘特色、方法自觉文化开源、本体本位理论创新、借花献佛返本开新、宏观布局微观落子、史论互证纵横结合。从中可以看到祁志祥教授个人的学术历程,也可以看到这一代学人与中国当代文艺美学四十年学术发展的内在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历程 中国文艺美学 四十年 祁志祥
原文传递
中共概念史研究学术历程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4
3
作者 凌承纬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4-63,共10页
概念史作为一种史学研究方法被引入中共党史研究领域后,在理论探索与研究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形成了多学科交叉的不同研究路径,但也存在着对中共概念史理论认知不到位、研究方法不规范、研究对象分散等问题。因此,梳理中共概念史研... 概念史作为一种史学研究方法被引入中共党史研究领域后,在理论探索与研究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形成了多学科交叉的不同研究路径,但也存在着对中共概念史理论认知不到位、研究方法不规范、研究对象分散等问题。因此,梳理中共概念史研究的历史脉络,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中共概念史研究的合理化建议,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化该领域研究的学术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概念史 学术历程 理论反思
下载PDF
论中国教育学半个世纪的学术历程 被引量:2
4
作者 江玲 熊川武 张丽萍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CSSCI 2000年第2期1-10,共10页
中国教育学半个世纪的学术历程 ,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建国初期至六十年代中期 ,“兴无灭资是主流”。教育学传播活动较多 ,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活动较少 ;学术主体大多处于适应与“蓄锐”阶段 ,学术的创新性尚未充分彰显 ,但教育学人的... 中国教育学半个世纪的学术历程 ,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建国初期至六十年代中期 ,“兴无灭资是主流”。教育学传播活动较多 ,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活动较少 ;学术主体大多处于适应与“蓄锐”阶段 ,学术的创新性尚未充分彰显 ,但教育学人的反思意识比较强烈 ,有一定学术批判气候 ;学术的规范性略显淡化 ;与学术活动相应的结果是 ,引进原苏联的教育学较多 ,自己的著述较少。“文化革命”时期 ,不学无术是“正道”。教育学学术活动中止 ,科学意义上的教育学已不存在。打倒“四人帮”以来 ,再上征程兴学术。加速科学的中国的教育学建设成为教育学人的主要学术目的 ,教育学人久违的学术主体意识迅速复苏 ,排除干扰 ,敢于创新成为时尚 ;部分教育学人能主动反思教育学的弊端与自身学术行为的失范之处 ;学术规范性仍然存在问题 ,不遵守教育学游戏规则的现象比较严重 ;学术成果出现前所未有的丰富景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学 学术历程 半个世纪
下载PDF
承前启后的重要理论成果《郑杭生社会学学术历程》评介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发祥 《社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03-209,共7页
The publication of Zheng Hangsheng’s Academic Course of Sociology marks the theoretical maturity of a sociology with uniqu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romote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ological School o... The publication of Zheng Hangsheng’s Academic Course of Sociology marks the theoretical maturity of a sociology with uniqu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romote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ological Schoo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and thus raises the benchmarks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in sociology to a new level in China, and enhances the status of the Chinese sociology in the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wor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学 学术历程 郑杭生 承前启后 评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成果 出版发行 出版意义
下载PDF
生态的伦理学——关于《诗学》和《文心雕龙》学术历程的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罗益民 罗峰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6,共6页
虽然分别讨论《诗学》和《文心雕龙》的成果业已汗牛充栋,但学界对二者的比较研究,尚不多见,讨论尚不热烈。是什么原因致使二者影响下的学术和思想传统大为不同?是什么因素使二者十分相像,却又道行殊途?多种解释都可能是看似合理的答案... 虽然分别讨论《诗学》和《文心雕龙》的成果业已汗牛充栋,但学界对二者的比较研究,尚不多见,讨论尚不热烈。是什么原因致使二者影响下的学术和思想传统大为不同?是什么因素使二者十分相像,却又道行殊途?多种解释都可能是看似合理的答案。但唯有伦理生态,配合思想传统的方法模式,构成了中西风格和精神迥异的两种学术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伦理学 《诗学》 《文心雕龙》 学术历程
下载PDF
攀援——我的学术历程
7
作者 阎国忠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1-143,共23页
如果说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是"散步",那么我的美学就像是攀援。散步是一种休闲,一种享受;攀援则是一种拼搏,一种奋斗。我的美学更像朱光潜先生,但又没有朱先生那么洒脱,那么自如。朱先生是在用散步的精神做攀援的事情。宗先生做... 如果说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是"散步",那么我的美学就像是攀援。散步是一种休闲,一种享受;攀援则是一种拼搏,一种奋斗。我的美学更像朱光潜先生,但又没有朱先生那么洒脱,那么自如。朱先生是在用散步的精神做攀援的事情。宗先生做学问乐在其中,无需事后去检讨,去品味,写成的书可以压在床底下,任其生灭,不屑于做自述自评之类的事;我做学问则乐在其后,写出来就要发表,从一排排铅字里获得精神上的补偿,从反省、回味中领略类似散步那种感觉。但即便是反省和回味,对于我终究也还是一种攀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人生境界 攀援 学术历程 审美 艺术精神
下载PDF
安旗教授的学术历程和李白研究
8
作者 薛天纬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0-85,共6页
著名文艺评论家、李白研究专家安旗教授,从事学术研究已逾50周年。1966年之前的10年间,安旗教授主要从事以诗歌评论为主的文艺评论,并不时涉足古典文学研究。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的25年间,几乎将全部心血倾注于李白研究,以《李白全集编... 著名文艺评论家、李白研究专家安旗教授,从事学术研究已逾50周年。1966年之前的10年间,安旗教授主要从事以诗歌评论为主的文艺评论,并不时涉足古典文学研究。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的25年间,几乎将全部心血倾注于李白研究,以《李白全集编年注释》的编撰、出版为标志,其李白研究的历程可分为“短羽离褷”阶段、“偕诸君登堂入室”阶段、“我以双目奉太白”阶段。其最新成果为《李太白别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旗 学术历程 50年 李白研究
下载PDF
朱光潜成都经历对其学术历程的影响
9
作者 王攸欣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183-188,共6页
朱光潜在成都一年多的时间,影响了他后来的学术和人生。他在成都的经历,最关键的是社会身份发生了重大改变,由原来的书斋学者、教授一变而成为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使得他更多地从事实际的人事工作,也使得他在教育部以程天放取代张颐为... 朱光潜在成都一年多的时间,影响了他后来的学术和人生。他在成都的经历,最关键的是社会身份发生了重大改变,由原来的书斋学者、教授一变而成为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使得他更多地从事实际的人事工作,也使得他在教育部以程天放取代张颐为四川大学校长时,以领袖姿态率众而起,反对程天放到校,掀起了一场影响很大的风潮。这场风潮既使国民党的高层如蒋介石、张群、陈立夫注意到他,也使延安负责文艺、宣传的周扬等人注意到他。国民党高层注意到他,是他后来成为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并在1940年代后半期,发表激烈政论,反对学生运动的重要原因,也是引起共产党方面如郭沫若、邵荃麟、蔡仪对他进行严厉批判的间接原因。所以,1950年代初,他是北京大学进行思想改造中的重点对象。朱光潜在成都的经历,对于他的学术历程有一定的界标意义,此前,他的学术主要受主导学术话语之影响,此后,更多地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光潜 成都 风潮 学术历程
下载PDF
梳理学术历程 拓展认知视野——评朱振武等著《欧美诸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
10
作者 舒仕斌 袁俊卿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1-71,共1页
现代学术意义上的外国文学研究在我国已走过百年学术历程。众多学者以其智慧和心血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成果。精心梳理、客观评价、理性反思该领域的成就和不足,有利于我国外国文学研究健康... 现代学术意义上的外国文学研究在我国已走过百年学术历程。众多学者以其智慧和心血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成果。精心梳理、客观评价、理性反思该领域的成就和不足,有利于我国外国文学研究健康有序开展并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文学研究 学术历程 认知视野 欧美 学术意义 学术资源 理性反思 学者
下载PDF
反思学术历程,展望学术前景——杨士宏与班班多杰学术对话
11
作者 班班多杰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54-62,共9页
问:班教授,作为国内外著名的藏族学者和藏传佛教学专家,您在藏传佛教的研究和藏传佛教经典的翻译上可谓硕果累累,想先请您谈谈您早年的求学经历以及您从事佛教研究的因缘始末?
关键词 学术历程 学术对话 学术前景 反思 展望 藏传佛教 教学专家 佛教经典
下载PDF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袁珂先生学术历程及神话学思想述要
12
作者 文鹤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16-120,共5页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袁珂先生学术历程及神话学思想述要文鹤袁珂先生是我国神话学大师、国际知名学者,现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先生在神话领域里辛勤耕耘了半个世纪,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为我国神话的整理、汇编、...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袁珂先生学术历程及神话学思想述要文鹤袁珂先生是我国神话学大师、国际知名学者,现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先生在神话领域里辛勤耕耘了半个世纪,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为我国神话的整理、汇编、校勘、注释和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神话学 《山海经》 学术历程 广义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 中国神话研究 筚路蓝缕 神话传说 四川省 社会科
下载PDF
O.E.威廉姆森的学术历程
13
作者 刘汉民 《中国市场》 2010年第20期94-96,共3页
在现代经济学家中,享有国际盛誉的不胜枚举,但能够像威廉姆森(Oliver EWilliamson)那样,横跨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三大领域且声名显赫的却寥若晨星。2007年3月,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我慕名前往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在威廉... 在现代经济学家中,享有国际盛誉的不胜枚举,但能够像威廉姆森(Oliver EWilliamson)那样,横跨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三大领域且声名显赫的却寥若晨星。2007年3月,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我慕名前往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在威廉姆森教授指导下进行为期18个月的访问研究。通过与威廉姆森的近距离接触,我深感大师的伟大和人品的高尚,也了解了大师成长的历史足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姆森 学术历程 加利福尼亚大学 经济学家 2007年 基金资助 管理学 近距离
下载PDF
英语专业一年级硕士研究生学术历程研究
14
作者 赵欣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8期89-91,共3页
本文采用个案法,以4名应用语言学方向的研一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和反思报告撰写,探究他们研一期间学术观念的变化、学术研究能力的发展以及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研究发现,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对学术研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解与认识... 本文采用个案法,以4名应用语言学方向的研一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和反思报告撰写,探究他们研一期间学术观念的变化、学术研究能力的发展以及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研究发现,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对学术研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解与认识,其文献检索与阅读、研究方案设计及学术写作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他们遇到的问题主要是课程内容实操性不强、学术交流机会匮乏以及导师指导不足。基于研究发现,笔者借助社会文化理论,为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教学和培养提供了几点教学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历程 英语专业 一年级硕士研究生 社会文化理论
下载PDF
汤炳正先生的学术历程 景麟公百年纪念 被引量:5
15
作者 湯序波 《中国文化》 CSSCI 2010年第1期163-170,共8页
今年是先祖父汤炳正(1910.1.13-1998.4.4)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追思其学术生涯,感触良多,似有干语万言涌上心头,但本文只准备集中谈谈他的属学经历及治学成就。当然,作为一名学者,先祖父最令我这个孙儿钦佩的还是他那种造次必... 今年是先祖父汤炳正(1910.1.13-1998.4.4)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追思其学术生涯,感触良多,似有干语万言涌上心头,但本文只准备集中谈谈他的属学经历及治学成就。当然,作为一名学者,先祖父最令我这个孙儿钦佩的还是他那种造次必於是,生死以之的精神。我想,或许正是这种精神,才使他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学术史上留下自己独特而鲜明的印记。因此,对我这个爱翻点“闲书”的人来说,有这样一位祖父是当引以为自豪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炳正 学术历程 百年纪念 诞辰一百周年 中国学术 学术生涯 二十世纪 祖父
下载PDF
英格兰风土建筑居住形态学术历程考辨
16
作者 吕忠正 唐建 +2 位作者 吴晓东 徐丹 侯帅 《建筑与文化》 2020年第2期213-215,共3页
英国传统民居作为盎格鲁-萨克逊文化传统和不列颠民族建筑语言,其研究涵盖社会学、地理学、人类学及生态学方向。通过16世纪以来文献考据与田野调查,其学术发展历程分为"文化启蒙-建筑采集-学术确立-研究扩散-多元视角"五个... 英国传统民居作为盎格鲁-萨克逊文化传统和不列颠民族建筑语言,其研究涵盖社会学、地理学、人类学及生态学方向。通过16世纪以来文献考据与田野调查,其学术发展历程分为"文化启蒙-建筑采集-学术确立-研究扩散-多元视角"五个阶段。研究显示,居住形态演变模式与建造技艺美学谱系是英国风土建筑学术发展中的两条特色主线,即从狭义建筑实体拓展到广义文化形态。文章以学术问题域和史论时间节点分析方法,归纳居住形态演变模式各阶段的研究主题与意义,并就中华风土建筑学术方向和研究方法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格兰 风土建筑 学术历程 居住形态
下载PDF
在历史与全球视野中开拓传播研究的本土路径——邵培仁的学术历程访谈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学敏 邵培仁 《传媒论坛》 2022年第18期3-5,共3页
邵培仁作为中国第一代传播学学者,见证了传播学的引介、学科建制、学科大发展近40年的中国传播发展史,在传播理论、媒介管理、媒介地理学、亚洲传播理论等众多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填补了国内传播学领域的众多空白。邵培仁在华夏传播... 邵培仁作为中国第一代传播学学者,见证了传播学的引介、学科建制、学科大发展近40年的中国传播发展史,在传播理论、媒介管理、媒介地理学、亚洲传播理论等众多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填补了国内传播学领域的众多空白。邵培仁在华夏传播研究领域的深耕形成了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历史取向路径,并提出了“寻根主义”的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管理 学科建制 邵培仁 媒介地理学 学术历程 全球视野 传播学领域 传播学本土化
下载PDF
徐中玉先生的学术历程及其文艺主张 被引量:1
18
作者 祁志祥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5-9,共5页
主持人祁志祥语:2019年6月25日凌晨,一代宗师、著名文艺理论家徐中玉先生走完了一生的历程,享年105岁。徐中玉先生逝世后,现任及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克强、朱镕基、温家宝等进献花圈,表达了对徐中玉先生的哀思和敬慕。徐中玉先生的思... 主持人祁志祥语:2019年6月25日凌晨,一代宗师、著名文艺理论家徐中玉先生走完了一生的历程,享年105岁。徐中玉先生逝世后,现任及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克强、朱镕基、温家宝等进献花圈,表达了对徐中玉先生的哀思和敬慕。徐中玉先生的思想主张和理论贡献是什么?他的人格风范和生活逸事如何?这里约请先生的几位弟子撰写一组评述、回忆文章,借以表达对徐先生的崇敬与怀念之情。祁志祥的演讲录全面回顾了徐先生一生的学术历程与基本的文艺主张,周锡山的论文系统总结了徐先生从事文艺理论研究的方法特色,吴芸茜通过一则故事的细节描写讲述了徐先生对自己首部专著出版的提携,这些文字为人们认识徐先生为学为人的风貌打开了几扇窗口。欢迎读者与作者一起,走近徐先生,一睹大师的风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理论家 思想主张 学术历程 徐中玉 文艺理论研究 国家领导人 理论贡献 人格风范
下载PDF
从图书馆员到大学校长——记崔慕岳先生的学术历程 被引量:1
19
作者 凃功伟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2年第5期2-8,共7页
无论哪一个领域,它的业绩和光彩都离不开一代代实干家的智慧和汗水。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原大地上,从图书馆界到高等教育界,一行闪亮的足迹印证了我省著名图书馆学家、高教管理和素质教育专家崔慕岳先生的杰出贡献。崔慕岳先生,1943年12... 无论哪一个领域,它的业绩和光彩都离不开一代代实干家的智慧和汗水。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原大地上,从图书馆界到高等教育界,一行闪亮的足迹印证了我省著名图书馆学家、高教管理和素质教育专家崔慕岳先生的杰出贡献。崔慕岳先生,1943年12月1日出生于北京。1967年7月自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专业毕业后即来到河南工作,先后任河南省图书馆副馆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历程 大学校长 图书馆员 图书馆学专业 图书馆副馆长 图书馆学家 改革开放 图书馆界
下载PDF
攀援——我的学术历程(下) 被引量:1
20
作者 阎国忠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2年第8期10-15,共6页
二十四 但是,后来我意识到我对美学的这种理解,还是属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说的“肯定的美学”,而美学需要有一种批判的、否定的精神和品格,这是美学走向现代性的标志。
关键词 学术历程 西方马克思主义 美学走向 现代性 意识 批判 精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