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新生学校归属感与抑郁情绪关系:认知融合和经验性回避的链式中介作用——以对北京市某理工类大学新生的调研为例
1
作者 赵鑫 王宇琦 《西部学刊》 2025年第3期106-112,共7页
学校归属感和认知灵活性对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探究学校归属感、抑郁情绪、认知融合以及经验性回避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采用学校归属感量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认知融合问卷、接纳与行动问卷作为研究工具,对北... 学校归属感和认知灵活性对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探究学校归属感、抑郁情绪、认知融合以及经验性回避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采用学校归属感量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认知融合问卷、接纳与行动问卷作为研究工具,对北京市某理工类大学272名大一新生进行测量与分析。结果发现:1.大学新生学校归属感负向预测认知融合、经验性回避和抑郁情绪;2.经验性回避在学校归属感和抑郁情绪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认知融合的中介效应不显著;3.学校归属感通过认知融合与经验性回避的链式中介作用负向预测抑郁情绪。研究结果进一步阐明了学校归属感如何影响大学新生的抑郁情绪及其内在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归属感 认知融合 经验性回避 抑郁 大学新生
下载PDF
护理学校归属感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2
作者 崔元耀 张琳 +2 位作者 张迪 房洁 Patel Sarah Elizabeth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共4页
目的汉化护理学校归属感量表,并检验中文版护理学校归属感量表的信效度。方法依据Brislin原则翻译护理学校归属感量表,由8名专家评价中文版护理学校归属感量表的内容效度。2022年8月至2023年10月,采用中文版护理学校归属感量表调查330... 目的汉化护理学校归属感量表,并检验中文版护理学校归属感量表的信效度。方法依据Brislin原则翻译护理学校归属感量表,由8名专家评价中文版护理学校归属感量表的内容效度。2022年8月至2023年10月,采用中文版护理学校归属感量表调查330名护理本科生以检验其信效度。结果中文版护理学校归属感量表包含4个分量表共19个条目。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47,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75~1.000,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65。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3.766%;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χ^(2)/df=2.672,RMSEA=0.088,CFI=0.938,RMR=0.027,NFI=0.906,IFI=0.939。结论中文版护理学校归属感量表信效度良好,可用于测评护理专业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本科生 归属感 学校归属感 临床实践 评估工具 信度 效度 护理教育
下载PDF
基层开放大学学生学校归属感现状调查——以广东开放大学下属分校为例
3
作者 肖三秀 赖庆元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45-49,共5页
借鉴汉化版PSSM量表,就基层开放大学学生学校归属感现状及其特征表现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成人学生学校归属感总体上属于中等水平,具体到性别、职业类型、学生干部身份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其中,担任班干部且加入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并积... 借鉴汉化版PSSM量表,就基层开放大学学生学校归属感现状及其特征表现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成人学生学校归属感总体上属于中等水平,具体到性别、职业类型、学生干部身份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其中,担任班干部且加入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并积极参加各类活动的学生学校归属感显著偏高。同时,调查中发现,开放大学学生活动开展不足、覆盖面窄,不利于成人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培育。对此,基层开放大学应强化成人学生组织建设、重视成人学生干部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组织搞活动的优势,以组织为载体,以学生干部为纽带,以活动为桥梁,团结凝聚师生群体,以强化成人学生学校归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大学 成人学生 学校归属感 特征表现
下载PDF
学校归属感在护理本科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媛媛 扶长青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2024年第1期47-52,共6页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学校归属感在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于2021年9月—10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大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和心理韧性量表对790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713份。713...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学校归属感在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于2021年9月—10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大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和心理韧性量表对790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713份。713名护理本科生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大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心理韧性量表条目均分依次为(5.31±1.22)分、(3.83±0.93)分、(3.57±0.87)分。护理本科生领悟社会支持、学校归属感和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两两间呈正相关(P<0.05)。学校归属感在护理本科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284),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1.34%。结论领悟社会支持不仅能对护理本科生心理弹性产生直接影响,还能通过学校归属感对其心理弹性产生间接影响。护理教育者可从领悟社会支持和学校归属感方面入手,助力护理本科生增强心理弹性,进而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学 本科生 领悟社会支持 学校归属感 心理弹性
下载PDF
校园体育参与对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影响——人际关系与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段兆宇 张颖慧 王永顺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32-39,共8页
学校归属感对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均具有重要影响,是学校教育领域的重要概念。研究旨在探析大学生校园体育参与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关系,以及人际关系和自尊在其影响关系中的中介作用。采用问卷调查法,对92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并进行数... 学校归属感对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均具有重要影响,是学校教育领域的重要概念。研究旨在探析大学生校园体育参与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关系,以及人际关系和自尊在其影响关系中的中介作用。采用问卷调查法,对92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参与校内体育锻炼和观看校际体育赛事这两种校园体育参与的主要方式均可直接并积极地影响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还可通过人际关系和自尊的中介作用对学校归属感产生间接影响。具体包括3条中介路径,即通过人际关系、自尊的中介路径及通过人际关系和自尊的链式中介路径。研究揭示了校园体育参与影响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内在作用机制,为更好地发挥校园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锻炼 校际体育赛事 学校归属感 人际关系 自尊
下载PDF
亲子依恋与学校归属感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长镭 程刚 《心理学通讯》 2024年第3期199-206,共8页
目的:探索小学生亲子依恋与学校归属感的关系。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分层抽样,对391名小学生进行问卷测量。测量工具为亲子依恋量表、学生感知的班级人际和谐问卷和学校归属感量表。以班级人际和谐为中介变量、性别为调节变量,分析亲子依... 目的:探索小学生亲子依恋与学校归属感的关系。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分层抽样,对391名小学生进行问卷测量。测量工具为亲子依恋量表、学生感知的班级人际和谐问卷和学校归属感量表。以班级人际和谐为中介变量、性别为调节变量,分析亲子依恋与学校归属感之间的关系。结果:(1)亲子依恋可以正向预测班级人际和谐(β=0.609,p<0.001)和学校归属感(β=0.267,p<0.001),即亲子依恋越高,小学生感受到的班级人际和谐、学校归属感均越强;班级人际和谐可以正向预测学校归属感(β=0.525,p<0.001),即小学生感受到的班级人际和谐越多,其学校归属感就越强。(2)班级人际和谐在亲子依恋与学校归属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320,95%CI:0.247~0.397,即亲子依恋不仅对学校归属感产生直接作用,而且还通过班级人际和谐对学校归属感产生间接作用。(3)性别与班级人际和谐的交互项(β=–0.173,p<0.05,95%CI:–0.313~–0.034)对学校归属感起负向预测作用,即性别在班级人际和谐对学校归属感路径中起调节作用。结论:亲子依恋通过班级人际和谐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对小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子依恋 班级人际和谐 学校归属感 小学生
下载PDF
元刻板印象威胁与体育硕士研究生学业成就的关系:学校归属感的中介作用和群体边界渗透性的调节作用
7
作者 王晓宇 周璐 《体育教育学刊》 2024年第3期1-9,F0002,共10页
目的:厘定体育硕士研究生学业成就达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问卷法,对486名体育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研究,考察元刻板印象威胁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同时探讨学校归属感的中介以及群体边界渗透性的调节作用。结果:元刻板印... 目的:厘定体育硕士研究生学业成就达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问卷法,对486名体育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研究,考察元刻板印象威胁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同时探讨学校归属感的中介以及群体边界渗透性的调节作用。结果:元刻板印象威胁显著负向预测学校归属感(β=-0.36)、学校归属感显著正向预测学业成就(β=0.19);元刻板印象威胁与群体边界渗透性的交互项能够负向预测学业成就、学校归属感(β=-0.10、β=-0.12)。结论:学校归属感在元刻板印象威胁与体育硕士研究生学业成就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群体边界渗透性调节元刻板印象威胁通过学校归属感影响体育硕士研究生学业成就这一过程的直接路径和前半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业成就 元刻板印象威胁 学校归属感 群体边界渗透性 体育硕士研究生
下载PDF
感恩对留守青少年抑郁的影响——学校归属感的中介作用
8
作者 王盼盼 吴凤兰 孙远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9期417-423,共7页
目的:探讨感恩对留守青少年抑郁的影响机制,进一步探究学校归属感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青少年感恩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学校归属感量表》对338名留守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1) 留守青少年感恩和学校归属感与抑郁显... 目的:探讨感恩对留守青少年抑郁的影响机制,进一步探究学校归属感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青少年感恩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学校归属感量表》对338名留守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1) 留守青少年感恩和学校归属感与抑郁显著负相关,留守青少年感恩与学校归属感显著正相关;2) 留守青少年感恩能负向预测抑郁,留守青少年感恩能正向预测学校归属感;3) 学校归属感在感恩与留守青少年抑郁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留守青少年感恩不仅可以直接预测抑郁,还可以通过学校归属感间接影响抑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gratitude on depression in left-behind adolescents and further explore the mediating role of belonging to school. Methods: 338 left-behind teenagers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Youth Gratitude Scale, The Depression Self-evaluation Scale and The Sense of School belonging Scale. Results: 1) gratitude and school belonging are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depression, left-behind youth gratitude i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chool belonging;2) left-behind youth gratitude can negatively predict depression, left-behind youth gratitude can positively predict school belonging;3) school belonging plays a partial intermediary role in the influence of gratitude and depression of left-behind adolescents. Conclusion: Gratitude of left-behind teenagers can not only directly predict depression, but also indirectly affect depression through the sense of belonging to scho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青少年 感恩 抑郁 学校归属感 中介作用
下载PDF
基于R语言构建飞行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社交焦虑和心理症状的交叉滞后网络结构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宋恒 陈曦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11期15-18,共4页
从交叉滞后原理入手,以飞行大学生实践训练的8个月为前后时序,利用学校归属感问卷、社交焦虑问卷和SCL90量表对188名中国民用飞行学院飞行技术专业男性学生进行数据收集,以量表各维度为变量,使用R语言构建其网络结构模型。结果表明,模... 从交叉滞后原理入手,以飞行大学生实践训练的8个月为前后时序,利用学校归属感问卷、社交焦虑问卷和SCL90量表对188名中国民用飞行学院飞行技术专业男性学生进行数据收集,以量表各维度为变量,使用R语言构建其网络结构模型。结果表明,模型拟合度良好,具有较高的可应用价值,能为信息化管理飞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可用模型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归属感 社交焦虑 心理症状 交叉滞后网络模型 R语言
下载PDF
学校归属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基于中国学生的元分析
10
作者 邱鑫 朱海东 +1 位作者 高曼 饶斌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1-50,共10页
目的:应用元分析的方法探讨中国学生学校归属感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并探究影响二者关系的调节因素。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共有32篇文献、38个独立样本纳入标准(n=31121)。异质性检验表明,选择随机效应模型比较合适。结果:漏斗图和Egger&... 目的:应用元分析的方法探讨中国学生学校归属感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并探究影响二者关系的调节因素。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共有32篇文献、38个独立样本纳入标准(n=31121)。异质性检验表明,选择随机效应模型比较合适。结果:漏斗图和Egger's检验结果显示,本元分析不存在发表偏差;主效应检验发现,学校归属感与学业成绩呈中等程度的显著正相关(r=0.21,P<0.001,95%CI为[0.15,0.27]);调节效应检验发现,二者关系受生源地类型的调节,但不受性别、学校归属感测量工具和学生群体类别的影响。结论:中国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密切;同时还要考虑生源地类型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效应,未来研究可进一步聚焦于农村学生这一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归属感 学业成绩 元分析 调节效应
下载PDF
学校归属感在本科护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间的作用研究
11
作者 范生根 尹一然 +1 位作者 伍城成 卢玲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18期100-104,共5页
目的探讨学校归属感在本科护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2年3月16日至23日利用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专业认同问卷、学习投入量表、学校归属感问卷对241名大二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专业认同... 目的探讨学校归属感在本科护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2年3月16日至23日利用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专业认同问卷、学习投入量表、学校归属感问卷对241名大二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专业认同、学习投入、学校归属感总分依次为(3.69±0.54)分、(3.77±0.65)分、(4.01±0.46)分,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呈正相关关系(P<0.01),学校归属感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高校要通过优化课程设计、提供职业规划指导、密切行业及校友联系、鼓励护生实习实践、提供支持保障、建立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等方式,增强本科护生的专业认同感和学校归属感,促进两者良性互动,促进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学习,获得学业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护生 专业认同 学习投入 学校归属感
下载PDF
学校归属感对港澳台侨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影响机制研究
12
作者 李怡梦 吴舒蔓 《嘉应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6-112,共7页
为进一步了解在内地就读港澳台侨大学生的文化认同现状,探讨学校归属感对港澳台侨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影响机制,并探究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是否具有中介效应,本研究对内地高校342名港澳台侨大学生进行问卷测试。研究结果显示:学校归属感... 为进一步了解在内地就读港澳台侨大学生的文化认同现状,探讨学校归属感对港澳台侨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影响机制,并探究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是否具有中介效应,本研究对内地高校342名港澳台侨大学生进行问卷测试。研究结果显示:学校归属感、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均对文化认同有显著正向影响,学校归属感会通过社会支持影响文化认同,但不通过自我效能感影响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归属感 文化认同 中介作用 港澳台侨大学生
下载PDF
学校归属感对大学生就地就业意愿影响及其对策——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
13
作者 芦思宇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22-128,共7页
受经济发展转型、产业优化升级以及人口红利减少等因素影响,人才争夺战在中国各大城市拉开序幕。目前国内关于人才争夺策略主要涉及经济政策及社会服务等,城市间人才争夺策略同质化严重且是政府单方面的努力。高校是大学生成年以来主要... 受经济发展转型、产业优化升级以及人口红利减少等因素影响,人才争夺战在中国各大城市拉开序幕。目前国内关于人才争夺策略主要涉及经济政策及社会服务等,城市间人才争夺策略同质化严重且是政府单方面的努力。高校是大学生成年以来主要身处的环境,高校环境对大学生主体行为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尽管有许多研究指出学校归属感与留存感之间存在联系,但尚未发现与留在高校所在地就业意愿的直接关系。课题组采用学校归属感问卷(PSSM),以江苏省盐城市G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人际关系、学校认同、在校安全感三个纬度测量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就地就业意愿的关系。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学校归属感与就地就业意愿具有正相关性,也就是学校归属感越强,就地就业意愿越高。提出,明确城市定位,利用学校归属感错位竞争;加强情感纽带;增强学校与政府,企业合作力度等对策建议,以学校归属感这一重要因素为政府吸才留才政策制定提供新视角与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归属感 大学生 就地就业意愿
下载PDF
高年级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学校归属感关系研究
14
作者 鲍雪 张琼 宋快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4期684-690,共7页
目的:探索高年级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学校归属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小学积极心理品质调查》问卷、GBQ学校归属感问卷对武汉某小学4~5年级的16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四至五年级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与学校归属感的关系... 目的:探索高年级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学校归属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小学积极心理品质调查》问卷、GBQ学校归属感问卷对武汉某小学4~5年级的16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四至五年级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与学校归属感的关系有显著正相关(r = 0.76, p < 0.05),回归分析显示积极心理品质可以解释学校归属感76.0%的信息,结果显示积极心理品质与学校归属感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积极的心理品质(特别是智力、知识、仁慈、超越自我等)可以帮助小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积极心理品质 学校归属感
下载PDF
校园欺凌与学校归属感的相关效应:来自新教育实验的证据 被引量:24
15
作者 杨帆 俞冰 +1 位作者 朱永新 许庆豫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3-120,共8页
减少校园欺凌行为、提升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是杜绝校园欺凌事件的主要着力点。通过对新教育实验学校与非新教育实验学校进行配对抽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并比较校园欺凌、学校归属感的现状以及相关效应,研究发现,参与调查的学生遭受... 减少校园欺凌行为、提升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是杜绝校园欺凌事件的主要着力点。通过对新教育实验学校与非新教育实验学校进行配对抽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并比较校园欺凌、学校归属感的现状以及相关效应,研究发现,参与调查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频次较低,其学校归属感整体较强。校园欺凌与学校归属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两者对学生的学习表现有显著的影响。新教育实验所创设的理想校园令学生更少地遭受校园欺凌,增强了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对学生学习表现的积极影响显著且稳定。确立与新教育实验精神相通的学校宗旨,借鉴新教育实验思想和实践,对学生的校园学习与生活有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欺凌 学校归属感 相关效应 学习表现 新教育实验
下载PDF
大学生专业认同对学习投入的影响研究:学校归属感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96
16
作者 张萌 李若兰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4-99,共6页
采用问卷法考察2374名本科生专业认同、学校归属感与学习投入的现状以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学校归属感、学习投入总体水平较高,但在行为性专业认同、责任感、精力投入维度上表现较差;专业认同的性别差异显著,学校归... 采用问卷法考察2374名本科生专业认同、学校归属感与学习投入的现状以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学校归属感、学习投入总体水平较高,但在行为性专业认同、责任感、精力投入维度上表现较差;专业认同的性别差异显著,学校归属感、学习投入的年级差异显著,专业认同、学校归属感、学习投入在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专业选择、学习成绩上差异显著;学校归属感在专业认同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认同 学校归属感 学习投入 大学生
下载PDF
北京市流动儿童安全感和学校归属感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温颖 李人龙 师保国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4期188-192,共5页
安全感和学校归属感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探讨了北京市流动儿童的安全感和学校归属感状况及其与在京时间、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等因素的关系。采用安全感量表、学校归属感量表以及自编北京市儿童教育与生活现... 安全感和学校归属感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探讨了北京市流动儿童的安全感和学校归属感状况及其与在京时间、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等因素的关系。采用安全感量表、学校归属感量表以及自编北京市儿童教育与生活现状调查问卷对北京市小学五年级和初中二年级440名流动儿童、216名城市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流动儿童的安全感和学校归属感低于城市儿童,校际差异显著,城市儿童和公办校流动儿童的安全感和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打工校流动儿童;(2)流动儿童内部,小学五年级的安全感显著高于初中二年级,男生的安全感显著低于女生,小学五年级的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初中二年级;(3)流动儿童进京时间和父亲受教育程度可以显著预测流动儿童安全感;(4)流动儿童安全感可以显著预测其学校归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安全感 学校归属感
下载PDF
学校归属感与学生发展的探索研究 被引量:215
18
作者 包克冰 徐琴美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1-54,共4页
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中小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与学校适应、自我概念、同伴关系及班级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1)学校适应、自我概念、同伴关系和班级环境与中小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有密切的关系;2)学校归属感能有效的预测学生的自我概念;3)师生... 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中小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与学校适应、自我概念、同伴关系及班级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1)学校适应、自我概念、同伴关系和班级环境与中小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有密切的关系;2)学校归属感能有效的预测学生的自我概念;3)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对学校归属感有重要影响,是学校归属感显著的预测变量;4)学校类型对学校归属感有显著的影响,重点中学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其他类型学校的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归属感 学校适应 自我概念 同伴关系 班级环境
下载PDF
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数据分析 被引量:25
19
作者 汪雅霜 王芳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0-114,共5页
通过"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网络调查平台,对我国48所高校、共计59372名大学生进行了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因素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学校归属感产生直接影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 通过"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网络调查平台,对我国48所高校、共计59372名大学生进行了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因素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学校归属感产生直接影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学校归属感不产生直接影响;院校声誉对学生学校归属感产生正向影响。为此,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构建和谐校园;加大校园支持力度,提高学生满意度;增加学生社会实践机会,培养责任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归属感 影响因素 二元LOGISTIC回归 学情调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