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0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学校武术发展的审视与救赎
1
作者 张鹏 王国志 《四川体育科学》 2024年第2期130-133,共4页
中国武术自1916年进入学校教育体系至今,已有100多年学校武术发展史,从最初的“强国强种”“尚武精神”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强身健体”“活跃身心”再到新世纪力图走出国门的“奥运武术”,几经风雨,走到现在实属不易。越是优秀的东西越... 中国武术自1916年进入学校教育体系至今,已有100多年学校武术发展史,从最初的“强国强种”“尚武精神”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强身健体”“活跃身心”再到新世纪力图走出国门的“奥运武术”,几经风雨,走到现在实属不易。越是优秀的东西越能走的更远,武术代表着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化,理应传承下去,但是,武术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学校武术的发展,现状越来越令人担忧。学校武术“操化”“泛竞技化”严重制约武术的个性发展,教学内容、模式的单一枯燥和武术教育的文化缺失等问题,使学校武术教育“渐行渐远”,以至“名存实亡”。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当前学校武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试图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学校武术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武术 武术教育 本质属性 文化自信
下载PDF
学校武术“五育并举”多元育人的价值旨趣、现实困囿与实施路径
2
作者 吴宣廷 吉灿忠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6,共10页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践行“五育并举”教育理念,是新时代培育全面型人才的重要举措。该研究运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探讨学校武术“五育并举”多元育人的价值旨趣与现实困囿,进而构建出实施...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践行“五育并举”教育理念,是新时代培育全面型人才的重要举措。该研究运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探讨学校武术“五育并举”多元育人的价值旨趣与现实困囿,进而构建出实施路径。研究认为,学校武术秉承“尚德、循理、炼体、崇美、专恒”的理念,蕴含着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磨砺学生“心智思维”、铸牢学生“强健体魄”、化育学生“美生惯习”、增强学生“劳动意识”的价值旨趣;但在实践中也困囿于武德渗透虚泛化、教学表现动作化、学习评价片面化、美育情境模糊化以及技能应用空乏化等主要问题,多元育人效果不佳。因此,要逐渐通过“具身德育”使学生切身体会武德之精微,并将其“内化于心而外显于行”;以“科学育人”理念引导学生在武术技理中激荡思维思想;优化“增值评价”方法,为不同机能水平学生创造更加融洽的习武氛围;创设“美育情境”场域,改变以往模糊、泛化的美育过程;通过“技能迁移”教育引导,助力学生获得生活技能及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武术 五育并举 多元育人 武术教学 具身认知理论
下载PDF
学校武术教育的历史演变与现实进路
3
作者 卢安 唐浩杰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60-65,共6页
为了阐明武术在“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上能够有所作为,同时解决学生“喜欢武术,但不喜欢武术课”的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首先深入分析了学校武术教育的历程,发现武术自纳入现代学校体育教育系统以来,在不同的时代... 为了阐明武术在“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上能够有所作为,同时解决学生“喜欢武术,但不喜欢武术课”的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首先深入分析了学校武术教育的历程,发现武术自纳入现代学校体育教育系统以来,在不同的时代被委以不同的国之重任,先后或交叉经历了操化武术、舞化武术、既击又舞三个版本,皆有得有失。从教学实践出发,提出“坚持本真,教有内涵的武术”“以学生为主体,上有生命的课堂”“以动手益智为驱动,留打卡挑战性的作业”等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武术 武术教育 操化武术 舞化武术 技击
下载PDF
广东省学校武术教育的现实审视及实践路径
4
作者 邓德林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第6期133-136,共4页
广东省是我国的武术大省,自武术进校园方案启动以来,学校武术教育得以长足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该文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入手,对广东省学校武术教育的现实状况进行了审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学生发展需求,制定... 广东省是我国的武术大省,自武术进校园方案启动以来,学校武术教育得以长足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该文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入手,对广东省学校武术教育的现实状况进行了审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学生发展需求,制定多元化的学校武术教育目标体系;基于地方武术特色,完善学校武术教育的内容体系;基于武术教育的特点,优化学校武术教育的方法体系等具体的学校武术教育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武术教育 教育审视 实践路径 文化传承
下载PDF
新时代学校武术教学的问题、路径与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田杰 周嵩山 《武术研究》 2023年第11期55-59,共5页
学校武术作为武术的重要传承方式,在其推广与普及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武术文明化转型过程中学校武术产生了向度模糊、价值背离与文化断裂等问题。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学校武术教学的问题、路径与策略三方面着手,剖... 学校武术作为武术的重要传承方式,在其推广与普及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武术文明化转型过程中学校武术产生了向度模糊、价值背离与文化断裂等问题。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学校武术教学的问题、路径与策略三方面着手,剖析教学方法逻辑对学校武术发展的局囿。研究认为:当前学校武术教学面临着动作创编中实践衍生与初衷原生的偏离,教学设计中难易与时限的游移,动作习练中技击与对抗的阙如等现实困境。而学校武术教学方法的当代逻辑解析是文化传承与民族认同,德技双修与术道融合,强身健体与自卫防身。基于此,新时代学校武术教学方法逻辑策略应体现为理解记忆与实战应用相统一,回归单势动作经典,将封闭单练与开放对抗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武术 教学方法 逻辑辨析 策略选择
下载PDF
“双减”政策下学校武术发展的机遇、困境与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其宪 张宗豪 +1 位作者 李坤鹏 周琴 《武术研究》 2023年第4期65-69,共5页
武术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在“双减”政策的时代背景之下,武术教育的发展迎来了新的转机。文章在文献资料法的基础之上,运用逻辑分析法,探析“双减”政策为学校武术发展创造的时代机遇。研究表明:“双减”促进大众认知转变,为学... 武术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在“双减”政策的时代背景之下,武术教育的发展迎来了新的转机。文章在文献资料法的基础之上,运用逻辑分析法,探析“双减”政策为学校武术发展创造的时代机遇。研究表明:“双减”促进大众认知转变,为学校武术发展提供助力;“双减”促进武术生态稳定,为武术发展提供支撑;“双减”促进武育时间扩增,为武术发展提供保障;“双减”促进学生心理转向,为武术发展注入动力。并从家庭体育教育层面、学校管理制度层面、学校武术资源层面进行“双减”后的武术发展困境分析。最后提出通过加强家庭武术教育,促进武术价值回正;优化武术教育资源,提高武术教学质量,健全学校监管制度,助力学校武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 学校武术 新思考
下载PDF
系统整体观视阈下的学校武术沉思
7
作者 户俊钧 庄长宽 《武术研究》 2023年第7期57-61,共5页
武术从古到今有着丰富的内涵,且是个庞大的系统网络,学校武术在其中,受其影响。武术与学校武术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校武术想要发展就要立足于武术整体。因而,借用系统整体观的视角,探究学校武术的发展问题。得出:学校武术因立足于武... 武术从古到今有着丰富的内涵,且是个庞大的系统网络,学校武术在其中,受其影响。武术与学校武术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校武术想要发展就要立足于武术整体。因而,借用系统整体观的视角,探究学校武术的发展问题。得出:学校武术因立足于武术系统整体,学校武术教育应把握武术系统的整体性、联系性、层次性、有序性、动态性、环境适应性等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系统 系统整体观 学校武术
下载PDF
体教融合促进学校武术发展研究
8
作者 邢洋硕 张峰 《武术研究》 2023年第8期5-8,共4页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通过梳理体教融合的内涵和学校武术的主要任务,结合学校武术教育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学校武术发展新路径,对学校武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现实且深远的意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并针对现...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通过梳理体教融合的内涵和学校武术的主要任务,结合学校武术教育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学校武术发展新路径,对学校武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现实且深远的意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并针对现实困境提出发展路径: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武术应向着多元化发展;体教融合推进“一校一品”模式的实行;注重对武术老师教学实践能力的重塑;建立学校武术“常赛”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武术 体教融合 发展方向
下载PDF
体教融合视阈下学校武术课程思政建设与优化路径
9
作者 阎治 张振龙 《武术研究》 2023年第4期76-78,共3页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教融合视阈下的学校武术课程思政建设开展研究分析。研究认为:体教融合的维度与学校武术课程思政环节相匹配,为学校武术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理论支撑。目前,体教融合视阈下学校武术课程思政建设...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教融合视阈下的学校武术课程思政建设开展研究分析。研究认为:体教融合的维度与学校武术课程思政环节相匹配,为学校武术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理论支撑。目前,体教融合视阈下学校武术课程思政建设仍处于边缘化、武术课程思政育人价值淡化、学校武术课程思政效果不佳等问题和困境。对此,提出要转变学校武术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建立以传统文化为主脉的课程体系;注重思政资源的融入和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教融合 学校武术 课程思政 优化路径
下载PDF
新时代学校武术培育青少年健全人格的路径研究
10
作者 孙帅斌 丁桥 章永健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第29期120-122,127,共4页
为推进我国立德树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该文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及国家教育文件中提出的“五育并举”为教育指向,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探究新时代背景下学校武术对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培育路径。研究认为:应强化学校武术技术教学,... 为推进我国立德树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该文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及国家教育文件中提出的“五育并举”为教育指向,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探究新时代背景下学校武术对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培育路径。研究认为:应强化学校武术技术教学,注重青少年“以武健体”的实践过程;发挥学校武术独特优势,实现青少年“以武启智”的育人目标;挖掘学校武术优秀文化,强化青少年“以武立德”的思想品质;注重学校武术艺术熏陶,促进青少年“以武体美”的精神思想;发扬学校武术劳育优势,加强青少年“以武代劳”的践行方法五条路径,以此促进青少年健全人格,努力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学校武术 青少年 健全人格
下载PDF
近代以来学校武术教育理念的迭代与新时代的重塑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建威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73-80,共8页
为促进新时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加快中国武术恢复"中"姓步伐。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学校武术教育理念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近代以来学校武术教育理念迭代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的理念与... 为促进新时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加快中国武术恢复"中"姓步伐。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学校武术教育理念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近代以来学校武术教育理念迭代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的理念与定位原则。研究认为:近代以来,学校武术教育以"强兵""军国民教育"思想为背景,逐步开启了尚武、竞技、入奥等理念的时代变迁。然而,随着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竞技化、体育化的学校武术教育理念,很难在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道路上率马以骥,西式文化所导致的文化焦虑、价值观紊乱、身体不良反应等"中式"民族情感症结已无法纤解。据此,研究提出了"易武医"教育理念,并突出学校场域、成人教育、品牌定位等原则,为武术教育把脉定向、行稳致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武术 武术教育 理念 新时代
下载PDF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武术发展的困境和生命力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黎焱 《中华武术》 2023年第3期107-109,共3页
从“体教结合”转向“体教融合”,对学校武术发展现有的价值定位和把握学校武术发展未来走向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归纳分析等研究方法,深度探究目前学校武术发展的模式和路径轨迹,为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推动学校武术协... 从“体教结合”转向“体教融合”,对学校武术发展现有的价值定位和把握学校武术发展未来走向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归纳分析等研究方法,深度探究目前学校武术发展的模式和路径轨迹,为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推动学校武术协调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和内涵,以展现学校武术发展和建设的旺盛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教融合 学校武术 生命力
原文传递
培根筑魂:新时代学校武术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其践行向度
13
作者 金宽 尹伊伊 《武术研究》 2023年第9期74-77,共4页
新时代学校育人蓝图已逐步走向成熟,《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在“立德树人”理念的影响下,武术教育成为影响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形式和载体。随着西方体... 新时代学校育人蓝图已逐步走向成熟,《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在“立德树人”理念的影响下,武术教育成为影响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形式和载体。随着西方体育的传入和当代功利思想的影响,现代学校武术面临着“文化核心内涵丢失,教育目的不明”等表面繁华,而实际不尽如人意的尴尬现状,深刻解析学校武术在当代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价值功能,理清学校武术的教育本质,从新时代“五育”入手,为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供优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学校武术 价值意蕴 践行向度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武术教育发展路径探析
14
作者 夏一帆 彭国强 《武术研究》 2023年第1期75-78,共4页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着实提高学校武术教育的改革成效,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当前三种学校武术教育改革思想进行法理辨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探索新时代武术教育改革的路径。研究认为:当前三种典型的...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着实提高学校武术教育的改革成效,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当前三种学校武术教育改革思想进行法理辨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探索新时代武术教育改革的路径。研究认为:当前三种典型的学校武术教育改革思想主要围绕“套路”与“对抗”两个基本点展开,但在“打练结合”与“打练分离”的具体教学实践中却并没有将两者融为一个教学整体。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立足单势、打练结合、形成体系、培育精神”的改革设想。其中,“立足单势”是解决武术教学中“套路练习”与“技击对抗”矛盾的重要手段;“打练结合”是体现武术教学整体观的重要形式;“形成体系”是丰富学生整体武术认知的基本保证;“培育精神”是实现武术教育当代价值的重要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武术 武术教育 教育改革 理念辨析 路径探索
下载PDF
学校武术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研究
15
作者 祝秀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6期0142-0145,共4页
如今学校武术教育在培养学生身心健康、提升综合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学校武术教育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教学资源不足、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方法的不足、评估和考核方式的不合理,以及学生兴趣和参与度的挑战。为了推动学校武... 如今学校武术教育在培养学生身心健康、提升综合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学校武术教育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教学资源不足、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方法的不足、评估和考核方式的不合理,以及学生兴趣和参与度的挑战。为了推动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本文旨在研究学校武术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主要内容包括设定目标和核心素养、创新教学内容和教材、改革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及推行实践活动和跨学科融合。通过这些改革与创新,可以有效提升学校武术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和发展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武术教育 教育现状 改革与创新
下载PDF
学校武术教育中的武德传承内容及对策——基于武术家口述史的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漆振光 赵光圣 +2 位作者 郭玉成 郭发明 李守培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8-723,共6页
运用口述史方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老一辈武术家群体进行访谈,研究当前我国学校武术教育中武德传承的主要内容及对策。研究认为,在学校武术教育中武德传承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其传承内容的选择既要符合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又要... 运用口述史方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老一辈武术家群体进行访谈,研究当前我国学校武术教育中武德传承的主要内容及对策。研究认为,在学校武术教育中武德传承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其传承内容的选择既要符合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又要符合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校德育的价值取向,应该把仁、义、信、勇作为学校武德传承的主要内容。并提出应重视武德伦理规范教育、加强武术礼仪教化功能、强化学生意志品质的磨砺、注重教师口传身授的潜移默化和突显武术历史人物典故的激励作用,以更好地促进学校武术教育中武德的传承和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武术 武术 口述史 武德 传承
原文传递
学校武术教育——定位、现状、对策 被引量:71
17
作者 刘文武 杜杰 胡海旭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4-68,共5页
学校武术教育问题是每一位武术教育者永恒的关注。针对其长期以来虽经多方理论探讨却未能产生实质性进展的问题,立足武术教学的实际,综合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法、访谈法,对学校武术教育的主旨定位、现状反思、发展对策三个具有紧密逻辑关... 学校武术教育问题是每一位武术教育者永恒的关注。针对其长期以来虽经多方理论探讨却未能产生实质性进展的问题,立足武术教学的实际,综合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法、访谈法,对学校武术教育的主旨定位、现状反思、发展对策三个具有紧密逻辑关系的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结论为:学校武术教育的主旨定位与武术教学实施中的内容载体明显错位,而教学内容与学生对武术的实际需求不相一致正是造成"学生喜欢武术,但不喜欢上武术课"的关键致因;提出由操返拳是武术教学内容的改革路径,师资入手是打通教学内容改革路径的保障,并指出了改变武术师资知能结构的具体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武术教育 教学内容 武术师资 知能结构
下载PDF
学校武术的定位及其教育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50
18
作者 杨建营 邱丕相 杨建英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3-76,共4页
为使学校武术真正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的具体实践途径,首先对以浙江省为主的全国中小学进行了广泛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1)学校武术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的定位是培养"在具备勇于拼搏、坚忍不拔的... 为使学校武术真正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的具体实践途径,首先对以浙江省为主的全国中小学进行了广泛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1)学校武术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的定位是培养"在具备勇于拼搏、坚忍不拔的竞争精神的基础上,追求和谐相处"的精神;2)学校武术在价值功能上的定位是让学生通过追求增强防卫能力的目标,来实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目的;3)学校武术的技术体系可采用如下方案:小学以简单实用的基本功、基本技术、基本组合为主;初中以基本技术、基本组合的对抗性练习为主;高中以一些由实用的组合连接而成的简短套路为主;大学以不同风格的拳种、不同类型的武术选项为主。武术操、搏击操可贯穿于从小学到大学的课间操的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武术 民族精神 价值功能 技术体系 定位
下载PDF
当代学校武术教育的失范与矫治 被引量:23
19
作者 郎勇春 张文涛 李伟艳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8-51,共4页
以失范理论为学理支撑,审视当前我国学校武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对影响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组织因素、意义因素、目标因素及形式因素等进行分析。认为:学校武术教育的失范体现为政府管理的缺位、错位、越位等;学校武术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不... 以失范理论为学理支撑,审视当前我国学校武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对影响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组织因素、意义因素、目标因素及形式因素等进行分析。认为:学校武术教育的失范体现为政府管理的缺位、错位、越位等;学校武术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不明;学校武术教育的目标与手段处于紊乱状态;分化的学校武术教育流于形式。提出矫治措施:学校武术教育应体现自身特点;武术在学校教学中应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学校武术教育应坚持以技击为核心,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学校武术教育 影响因素 失范 矫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