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课标背景下运用“新五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一道课后习题学习活动为例
1
作者 林丽珊 《中学数学研究》 2024年第5期13-16,共4页
在平时教学中,学生对教师课堂上所讲的知识往往只是被动地学习,不能灵活运用.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外,都很少有学生能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课堂上教师提问题,学生答问题的教学方式依然普遍,即使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也是按照教师实现... 在平时教学中,学生对教师课堂上所讲的知识往往只是被动地学习,不能灵活运用.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外,都很少有学生能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课堂上教师提问题,学生答问题的教学方式依然普遍,即使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也是按照教师实现设计的教学意图而交流,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往往也遵循老师的提问意图和思路,抑制了学生对发现问题的兴趣,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后习题 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意图 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标背景下 学生的问题 教学方式 平时教学
下载PDF
借助学生的问题搭建语文学习任务群例探
2
作者 刘清平 《年轻人(C版)(学校天地)》 2023年第9期34-35,共2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基于真实情境、真实问题开展教学。在革命文化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学生的问题去了解学情并读懂学生的思维,以学生的问题为学习起点,借助问题搭建学习任务群,让学生站在未知的起点去学语文,既能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基于真实情境、真实问题开展教学。在革命文化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学生的问题去了解学情并读懂学生的思维,以学生的问题为学习起点,借助问题搭建学习任务群,让学生站在未知的起点去学语文,既能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其掌握学习方法,又能让革命文化落地生根,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起点 学语文 学生的问题 学习任务群 真实情境 了解学情 读懂学生 开展教学
下载PDF
解决好“学生的问题”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3
作者 朱兴杰 《江苏教育》 2016年第43期31-32,共2页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问题',通过解决三类'学生的问题'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语文教学事半功倍。要注意分析引导,有效解决好'学生提出的问题';把问题作为教学资源,及时纠正'批阅中发现的问题';...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问题',通过解决三类'学生的问题'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语文教学事半功倍。要注意分析引导,有效解决好'学生提出的问题';把问题作为教学资源,及时纠正'批阅中发现的问题';运用教学机智,灵活处理好'课堂中随机出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的问题 语文课堂 教学效率
下载PDF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4
作者 何军华 《陕西教育(教学)》 2022年第9期34-35,共2页
“问题”即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意识”即人的大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问题意识”表现为: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种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 “问题”即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意识”即人的大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问题意识”表现为: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种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在完成知识传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总是和问题连在一起,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教学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物质世界 小学数学教学 新课程 学生的问题 积极思维 心理状态 教学理念 学生的思维
下载PDF
在初中数学例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5
作者 郭丽莉 《数学之友》 2020年第4期23-24,26,共3页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和重视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和途径很多,而例题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几乎每一堂数学课教师都要用一定的时间进行例题的分析和讲...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和重视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和途径很多,而例题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几乎每一堂数学课教师都要用一定的时间进行例题的分析和讲解,因此通过数学例题教学来培养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数学教材中的例题是编者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教学需要精心挑选的,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其中往往隐含着许多可以挖掘的问题资源,这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教学资源.在对例题的引入、分析、思考、探究以及拓展的过程中将会产生诸多的问题,在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可以引申出许多数学思想和方法.若这个过程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来完成,则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例题教学 学生问题意识 数学教材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意识的培养 学生的问题 数学思想和方法
下载PDF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其培养 被引量:4
6
作者 戴拥春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第22期21-21,共1页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已成为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所以,对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来说,研究问题导学法的应用策略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重要的教育研究课题.据此,本文将以问题导学法为主体,深入分析高...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已成为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所以,对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来说,研究问题导学法的应用策略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重要的教育研究课题.据此,本文将以问题导学法为主体,深入分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其培养策略,以期能为高中数学教师的教育研究工作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策略
下载PDF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被引量:2
7
作者 黄伶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20年第5期62-63,共2页
所谓的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遇到一些不明白的问题或现象时,所产生的心理状态。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中,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教育改革的重点,而学生的创新意识源于学生的提问意识。提问意识是所有思维活动的起点,是创新精神的基... 所谓的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遇到一些不明白的问题或现象时,所产生的心理状态。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中,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教育改革的重点,而学生的创新意识源于学生的提问意识。提问意识是所有思维活动的起点,是创新精神的基本。所以,教师要顺应时代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中历史作为初中学生必学的一门科目,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一定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敢于提问、愿意提问,让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学习到知识。所以,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要重视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充分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提问意识 新时代教育 问题意识培养 学生的问题 历史素养 敢于提问 创新意识
下载PDF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子龙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20年第2期48-49,共2页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以及实施建议等方面对初中历史教学改革作出了明确说明,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进而推动学生的发展。基于此...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以及实施建议等方面对初中历史教学改革作出了明确说明,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进而推动学生的发展。基于此要求,我在组织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时候,对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探究,积累了以下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学生的问题 敢于质疑 学生的发展 善于思考 课程目标 学生养成 进行探究
下载PDF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被引量:1
9
作者 仇圣国 《天津教育》 2022年第3期10-12,共3页
培养小学生出色的问题意识,能让小学生形成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良好素养。在围绕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过程中,要通过设疑、互动引导学生开口提问,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 培养小学生出色的问题意识,能让小学生形成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良好素养。在围绕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过程中,要通过设疑、互动引导学生开口提问,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对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提出问题是发现新知识、新思想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求知、探究,重新认识数学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 学生的问题 学生数学 问题意识的培养 主动学习 数学知识 爱因斯坦
下载PDF
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 促进审辩式思维发展——以浙教版四下“认识可能性”一课为例
10
作者 鲍雯华 《新教师》 2020年第8期38-39,共2页
审辩式思维亦称批判性思维,是指个体对某种现象、结论、主张的真实性、准确性、适用性等方面做出的审慎判断,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批判、否定和推翻。问题是审辩式思维的起点。本文以“认识可能性”一课为例,尝试在提问、质问、追问中促进... 审辩式思维亦称批判性思维,是指个体对某种现象、结论、主张的真实性、准确性、适用性等方面做出的审慎判断,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批判、否定和推翻。问题是审辩式思维的起点。本文以“认识可能性”一课为例,尝试在提问、质问、追问中促进学生审辩式思维的发展,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的问题 批判性思维 审辩式思维 浙教版 真实性 意识 适用性 准确性
下载PDF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1
作者 曹马娟 《小学科学》 2021年第12期26-26,共1页
在传统的科学课堂上往往存在老师主导教学而忽略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老师为了保证教学进度的顺利推进,常常在教学中忽略学生的反馈及学习情况。以演示和讲授取代合作探究法或实验法的教学,只会逐步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问题意识的激... 在传统的科学课堂上往往存在老师主导教学而忽略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老师为了保证教学进度的顺利推进,常常在教学中忽略学生的反馈及学习情况。以演示和讲授取代合作探究法或实验法的教学,只会逐步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问题意识的激发,不仅依赖于老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更要求老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发展来促使其深入问题探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课堂 学生自主探究 老师 合作探究法 学生的问题 教学进度 教学理念 实验法
下载PDF
从实验细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2
作者 林鹏程 《天津教育》 2022年第34期186-188,共3页
“问题意识”指的是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的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研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是激发一个人努力学习、积极解疑、不断创新的原始动力。宋代陆九渊在《语录下》中讲道:... “问题意识”指的是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的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研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是激发一个人努力学习、积极解疑、不断创新的原始动力。宋代陆九渊在《语录下》中讲道:“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物理学家海森堡也说:“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学生只有拥有了问题意识,才能拥有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高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不仅解决了许多化学问题的研究,还完成了一定的教学目标。实验教学贯穿着整个化学教学,在实验细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源头活水,也是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实验细节 学生的问题 科学探究 海森堡 化学教学 实验教学 心理状态
下载PDF
学生的问题:京剧语言资源利用的突破口
13
作者 袁健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 2013年第1期39-41,共3页
学生的问题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障碍,同时也是京剧语言资源利用的契机,更是京剧语言资源利用的突破口。
关键词 学生的问题 京剧 语言资源 利用
下载PDF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4
作者 白长培 《小学科学》 2020年第11期52-52,共1页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明确教学目标。新时期,教师必须立足于小学语文的特点开展教学,使其体现出一定的影响力。小学生思维处于形成期,在这个关键时期,教师应采取科学合理...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明确教学目标。新时期,教师必须立足于小学语文的特点开展教学,使其体现出一定的影响力。小学生思维处于形成期,在这个关键时期,教师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让学生敢问、善问、会问,为学生将来获得更好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学生问题意识 善问 基础性学科 开展教学 新课程改革 明确教学目标 学生的问题
下载PDF
循序渐进,厚积薄发--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5
作者 刘鑫 《成功密码(综合版)》 2021年第6期61-62,共2页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中除了传授学生专业的数学知识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一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对于小学数学学科来说,其逻辑性比较强,关联性较大...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中除了传授学生专业的数学知识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一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对于小学数学学科来说,其逻辑性比较强,关联性较大。小学数学是以后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只有循序渐进打好基础,才能厚积薄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的问题 小学数学 厚积薄发 解决问题的能力 循序渐进 学生学习数学 数学运用能力 数学知识
下载PDF
把学生的问题当作教育的机会
16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教育家》 2022年第1期38-39,共2页
案例本人刚毕业,带班初一三个月。私下跟学生们的关系其实挺好的,也一直在有意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课上两个女生不停讲话,我红白脸都给过了,还是没有改善。课下拉她们进办公室,情绪终于收不住了,想到辛辛苦苦备的课因为纪律问题而没... 案例本人刚毕业,带班初一三个月。私下跟学生们的关系其实挺好的,也一直在有意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课上两个女生不停讲话,我红白脸都给过了,还是没有改善。课下拉她们进办公室,情绪终于收不住了,想到辛辛苦苦备的课因为纪律问题而没能很好地传输出去就觉得很委屈、很不值,吼她们的时候她们跟没事人一样,我倒是把自己吼哭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的问题 办公室 初一 委屈
下载PDF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7
作者 王鸿颖 《传奇故事(百家讲堂)》 2021年第5期185-185,共1页
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只有具备强烈问题意识的学生,才有可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关注知识方法及其研究的过程。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忽略了这点,常常是一堂死气沉沉的教师演说课或是华而不实的气氛活跃的... 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只有具备强烈问题意识的学生,才有可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关注知识方法及其研究的过程。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忽略了这点,常常是一堂死气沉沉的教师演说课或是华而不实的气氛活跃的老师和学生的一问一答。因此,我认为要使小学语文课堂真正的活起来,必须在语文教学中激活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 学生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中 气氛活跃 关注知识 老师和学生 华而不实 意识
下载PDF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8
作者 旦巴加措 《散文选刊(中旬刊)》 2020年第7期206-206,共1页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师开展语文教学工作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及教学内容等因素制定完善的教学模式。小学生由于其特有的年龄特点,对于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为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特点采取科学方法培...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师开展语文教学工作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及教学内容等因素制定完善的教学模式。小学生由于其特有的年龄特点,对于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为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特点采取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此为突破口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工作 语文学习能力 学生的问题 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 年龄特点 小学阶段
下载PDF
科学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9
作者 陆杰 《小学科学》 2019年第12期300-300,共1页
在小学教学阶段,由于小学生年龄偏小,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小学阶段就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要远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得多。"只有学生能够通过自我意识提出问题,才能发挥学... 在小学教学阶段,由于小学生年龄偏小,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小学阶段就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要远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得多。"只有学生能够通过自我意识提出问题,才能发挥学习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对于问题的探究能力。小学是学生开始接触知识培训的时期,学生对于知识必然会存在诸多的困惑和不解,所以在此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教学 科学课教学 课堂教学内容 学生的问题 知识培训 自我意识 身心发展 学习主动性
下载PDF
基于挖掘学生的问题意识下的高中生物课堂建设
20
作者 吴志强 《山东教育》 2022年第3期89-89,共1页
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课程的标准和大纲都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不同的学科给学生的心理带来的冲击力是不尽相同的。就生物这门课程而言,学生可能会明显地感觉到高中的生物课比初中的生物课要难学。加之高中生自尊心较强,他们很怕自己出错... 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课程的标准和大纲都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不同的学科给学生的心理带来的冲击力是不尽相同的。就生物这门课程而言,学生可能会明显地感觉到高中的生物课比初中的生物课要难学。加之高中生自尊心较强,他们很怕自己出错而被其他同学嘲笑。长期以来,由于升学压力,许多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式:教师的话都是正确的,只要听教师的话,就能取得高分。这种想法的负面影响是很多学生不善于质疑,会的不用问,不会的不敢问,更不会想到如果老师出错应该提出异议。长此以往,对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课 升学压力 高中生物课堂 善于质疑 思维定式 学生的问题 冲击力 学生的成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