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0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科交叉与融合对大学教学实践的新要求——以“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为例
1
作者 罗金海 李玮 +1 位作者 冀文斌 封从军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17-23,共7页
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兴趣并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大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在当前新兴学科和新知识点不断涌现的背景下,学科交叉与融合对大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构造地质学”课程为例,以实例分析该课程的... 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兴趣并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大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在当前新兴学科和新知识点不断涌现的背景下,学科交叉与融合对大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构造地质学”课程为例,以实例分析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旅游地质、生命起源、碳循环和大气成分演变、地球系统科学、行星地质学等新兴学科的密切联系,这种联系要求在大学教学过程中加强课程与新兴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不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学科交叉与融合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大学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更好地服务于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叉与融合 大学教学 “构造地质学” 实例分析 教学目标
下载PDF
工程训练课程多学科交叉项目式教学改革实践
2
作者 陈静 朱华炳 李伟 《高教学刊》 2024年第S02期124-127,134,共5页
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高水平工程创新人才,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特点和大多数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充分发挥高校工程训练中心优势,以能力达成为导向,采用多学科交叉项目式教学课程,对新工科人才培养方式进行改革,... 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高水平工程创新人才,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特点和大多数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充分发挥高校工程训练中心优势,以能力达成为导向,采用多学科交叉项目式教学课程,对新工科人才培养方式进行改革,并给出实施建议,对于推动工程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素质教育 工程训练课程 项目式教学 学科交叉 复杂工程问题
下载PDF
功能材料领域研究生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探索与实践
3
作者 李小燕 梁金生 +1 位作者 郝琳 田光燕 《高教学刊》 2024年第9期42-45,共4页
面向高质量的资源保障和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积极探索新时代功能材料领域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向社会输送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多学科交叉融合、能解决重大问题的创新人才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全过程,树立材料... 面向高质量的资源保障和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积极探索新时代功能材料领域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向社会输送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多学科交叉融合、能解决重大问题的创新人才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全过程,树立材料学科自信,实现“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的价值塑造;强化矿物资源、环境、材料等多学科交叉,以及科教、产教融合,实现“人才培养链”与“科研创新链”双链合一;以重点科研项目为载体,引领研究生全程实践,提高科研综合素质;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全力培养学术创新精英和产业创新领袖,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功能材料领域研究生的模式。该培养模式已经取得良好的人才培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资源 环境 材料学科 功能材料 学科交叉 创新人才 创新能力
下载PDF
学科交叉融合在神经学科诊疗创新与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4
作者 李昊 牟思奇 +1 位作者 孙旭东 张谦 《医学教育管理》 2024年第2期173-178,共6页
学科交叉融合在神经学科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全面和精准的支持。随着神经学科日益发展,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神经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在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中,神经学科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术,同时... 学科交叉融合在神经学科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全面和精准的支持。随着神经学科日益发展,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神经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在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中,神经学科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术,同时也能够将自身的优势带到其他领域中去。在人才培养方面,学科交叉融合也为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医学人才提供了新思路。通过鼓励跨学科交流和合作,搭建合作平台,交叉融合培养出具备跨学科背景的医学人才,为神经学科的发展注入更多新鲜血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叉融合 科研素养 医学人才培养 临床神经学科 交叉融合培养
下载PDF
“结构二重性”视域下的学科交叉融合:理想类型、现实挑战与“意外后果”
5
作者 张洋磊 黄亚苹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86,共8页
基于“结构二重性”理论,引入“理想类型”概念工具,建构了学科交叉融合结构的理想类型——“外驱发展型结构”、“内驱建设型结构”、“外驱维持型结构”和“内驱悬浮型结构”。当前的学科交叉融合实践偏离了“内驱建设型结构”的理想... 基于“结构二重性”理论,引入“理想类型”概念工具,建构了学科交叉融合结构的理想类型——“外驱发展型结构”、“内驱建设型结构”、“外驱维持型结构”和“内驱悬浮型结构”。当前的学科交叉融合实践偏离了“内驱建设型结构”的理想模式,存在学科交叉融合形式化、监督考核方的反思性监控过强、学科交叉融合建设者策略性选择并异化学科交叉融合过程的现实挑战,出现多元行动者在反复再生产中推动并维持以形式化和学科化为表征的“悬浮型”次生结构的“意外后果”。深入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亟须在“内生性制度创新”引导下,以创建新型组织形式为依托,创新管理体系为载体,营造学科交叉生态为基础,优化评价体系为导向,培育“内驱建设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叉融合 理想类型 结构二重性 意外后果
下载PDF
学科交叉背景下2023年产品设计研究进展及反思
6
作者 吕杰锋 孙荦 陆江艳 《创意与设计》 2024年第1期12-18,共7页
为进一步推动产品设计研究向着更深、更广的跨领域融合方向发展,通过文献研究法、Cite Space关键词共现分析及可视化呈现,系统梳理和深度剖析2023年度涵盖国家政策导向、教育体系改革、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概况、学位论文热点主题、国家级... 为进一步推动产品设计研究向着更深、更广的跨领域融合方向发展,通过文献研究法、Cite Space关键词共现分析及可视化呈现,系统梳理和深度剖析2023年度涵盖国家政策导向、教育体系改革、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概况、学位论文热点主题、国家级基金获批项目、高校与学术机构的论坛会议等多维度资料,揭示产品设计研究领域在学科交叉背景下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总结当前产品设计研究在跨学科交融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展望了产品设计研究面向未来社会发展与产业需求、立足本土文化、跨领域创新理论与实践成果的高度融合等核心趋势,对未来研究方向做出了前瞻性的预测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学 产品设计 学科交叉 跨领域融合
下载PDF
科教融合理念下学科交叉课程的探索式教学模式研究——以研究生专业核心课网络可靠性课程为例
7
作者 李瑞莹 黄宁 《大学教育》 2024年第3期60-64,共5页
基于网络及其故障的复杂性、相关研究的前沿性和交叉性,以及生源专业多样性的问题,网络可靠性课程教学团队围绕科教融合的课程建设理念,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探索式学习掌握网络可靠性研究和工程应... 基于网络及其故障的复杂性、相关研究的前沿性和交叉性,以及生源专业多样性的问题,网络可靠性课程教学团队围绕科教融合的课程建设理念,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探索式学习掌握网络可靠性研究和工程应用的基本方法,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该课程建设了配套教材和文献、视频和案例资料库以及实验平台,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为高等工科院校开设类似学科交叉、科教融合类课程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叉 科教融合 研究生专业课 网络可靠性
下载PDF
学科公共性透视:大学学科交叉融合的困境及治理
8
作者 高江勇 周统建 《中国高校科技》 2024年第4期92-99,共8页
学科交叉融合是世界一流学科形态迭代发展的时代趋势,也是衡量现代大学学术活力的重要标志,更是实现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目标的根本路径。梳理当前学科交叉融合面临的诸多困境,其重要原因在于学科功利性的膨胀和学科公共性的衰退。因此,迫... 学科交叉融合是世界一流学科形态迭代发展的时代趋势,也是衡量现代大学学术活力的重要标志,更是实现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目标的根本路径。梳理当前学科交叉融合面临的诸多困境,其重要原因在于学科功利性的膨胀和学科公共性的衰退。因此,迫切需要在学科制度上恢复和重塑公共价值基准,回归学科的公共本质属性,构建以“公共性-共享性-公益性”为逻辑链的大学学科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叉融合 发展困境 公共治理
原文传递
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逻辑与建设路径——基于学科交叉视角
9
作者 肖花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5,共7页
学科交叉融合作为中国科研创新的新态势,与高校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一方面,学科交叉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向多维的“学科思政”转变;另一方面,高校课程思政从主体和理论两方面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在此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具有内在的价值逻辑体... 学科交叉融合作为中国科研创新的新态势,与高校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一方面,学科交叉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向多维的“学科思政”转变;另一方面,高校课程思政从主体和理论两方面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在此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具有内在的价值逻辑体系,包括以坚守政治方向为“道”的本体价值、以指向学科互涉为“法”的认知价值、以互通教学实践为“术”的行动价值、以融通教师队伍为“器”的外在价值。然而,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认知取向支配德育取向、学科边界阻隔现代知识、课程思政实施主体固化以及课程思政实践平台缺位等现实困境。基于此,立足目标、课程、主体、环境四个维度提出建设路径,即根植德育目标导向,强化课程内涵建设,创新教师队伍培养,推进学科实践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价值逻辑 学科交叉
下载PDF
学科交叉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展望——基于CNKI数据库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10
作者 饶武元 杨罗雨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70-78,共9页
推进学科交叉建设已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共识。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学科交叉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形象、客观地展现出该领域的研究概貌,以期为未来学科交叉研究提供研究突破点和创新点。国内学科交叉研究内容受时... 推进学科交叉建设已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共识。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学科交叉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形象、客观地展现出该领域的研究概貌,以期为未来学科交叉研究提供研究突破点和创新点。国内学科交叉研究内容受时事热点和政策导向影响,各研究机构、各作者之间的合作结构非常松散,未来学科交叉研究热点将朝着生成机理、数字赋能、评价体系等更加科学化、架构化的内容迈进,政策引导和支持、宏观的研究视野与多元化研究方法成为必要支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叉 可视化分析 前沿趋势 CITESPACE
下载PDF
高校学科交叉型研究综合体类建筑设计浅析
11
作者 丘建发 罗宏杰 包莹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4期57-60,共4页
随着我国科技发展不断向纵深分化,日益复杂的各类问题已难以在单学科领域内解决,如何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与突破创新,是诸多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学科交叉型研究综合体类建筑作为高校激发多学科合作交流的互动平台,受到广泛关注。... 随着我国科技发展不断向纵深分化,日益复杂的各类问题已难以在单学科领域内解决,如何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与突破创新,是诸多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学科交叉型研究综合体类建筑作为高校激发多学科合作交流的互动平台,受到广泛关注。文章分析梳理了高校研究综合体类建筑应对学科交叉影响下的变革及现状问题,并结合优秀案例从区位选址、功能配置、空间布局和使用模式四个层面探讨了学科交叉型研究综合体类建筑的设计策略,以应对高校学科交叉建筑化带来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学科交叉 科研建筑 研究综合体 建筑空间
下载PDF
学科交叉背景下的化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为例
12
作者 周林 苏志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4-76,共3页
多学科交叉是取得原创性重大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途径。针对高校化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中存在的教学内容与科研融合不够、缺乏实验教学、教学方法与考核形式单一等问题,建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前沿讲座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教学体系... 多学科交叉是取得原创性重大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途径。针对高校化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中存在的教学内容与科研融合不够、缺乏实验教学、教学方法与考核形式单一等问题,建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前沿讲座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教学体系,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层次互动教学法及以能力提升为目标的多元化考核方法,以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学科交叉 三位一体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学科交叉背景下研究生“高等数理统计”课程建设路径探析
13
作者 李慧敏 江绍萍 覃文杰 《科教导刊》 2024年第8期68-70,共3页
“高等数理统计”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研究生的一门核心基础课,其建设质量对研究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科研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学科交叉背景下对该课程的建设路径进行了分析和探索。首先分析了研究生“高等数理统计”... “高等数理统计”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研究生的一门核心基础课,其建设质量对研究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科研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学科交叉背景下对该课程的建设路径进行了分析和探索。首先分析了研究生“高等数理统计”课程教学现状,然后从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强化过程性考核及加强课程思政教育四个维度提出了课程建设的路径,并将课程建设与研究生学术研究背景有机融合,为提升研究生教学质量和培养研究生科研素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数理统计 研究生 学科交叉 课程建设
下载PDF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创新研究
14
作者 刘若囡 龙于飞 《江苏科技信息》 2024年第3期89-92,共4页
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是高校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已经成为影响高校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总结和分析了国际上较为典型的3种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发展趋势,提出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 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是高校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已经成为影响高校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总结和分析了国际上较为典型的3种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发展趋势,提出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打破学科和边界壁垒,增强学科之间、组织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合作,构建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型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并对该基层学术组织的构建路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叉融合 高校基层学术组织 组织创新
下载PDF
多学科交叉融合教学在新医科教育中的作用
15
作者 施可庆 戴聚钦 陈骏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期0177-0181,共5页
《新医学》提出了更高的医学教育要求。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医科教育效果,培养出更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医科人才。结合临床新医科的交叉学科特点,深入的调查研究,研究学科交叉中的各项相关因素,提出合理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方案,推进新... 《新医学》提出了更高的医学教育要求。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医科教育效果,培养出更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医科人才。结合临床新医科的交叉学科特点,深入的调查研究,研究学科交叉中的各项相关因素,提出合理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方案,推进新医科临床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将有利于医学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叉融合 学科联动的新医科 新医学
下载PDF
基于学科交叉的岩体损伤监测实验教学
16
作者 郑强强 荣传新 +5 位作者 徐颖 蔡海兵 唐彬 程兵 吕闹 郭亚楠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4-249,共6页
为解决传统岩体损伤监测中岩体内部损伤可视化的难题,基于学科交叉理念引入了地震学中的地震成像技术。分析了地震成像的原理、理论算法、实验过程和数据处理方法,详细阐述了地震成像技术在岩体损伤监测实验中有别于地震监测的细节问题... 为解决传统岩体损伤监测中岩体内部损伤可视化的难题,基于学科交叉理念引入了地震学中的地震成像技术。分析了地震成像的原理、理论算法、实验过程和数据处理方法,详细阐述了地震成像技术在岩体损伤监测实验中有别于地震监测的细节问题。通过以室内受载岩石的损伤监测为实验教学案例,并将受载岩石内部的损伤进行可视化,揭示了荷载作用下岩石内部损伤的演化规律,弥补了传统岩体损伤监测的缺陷,启发了学生的学科交叉思维,引导他们关注并解决学科交叉过程中的部分“不兼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叉 岩体监测 地震成像 实验教学 损伤演化
下载PDF
考虑学科交叉需求的学术交流资源推荐方法
17
作者 栾玫琳 姜宁 +1 位作者 李家普 魏勤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CAS 2024年第1期159-163,共5页
针对学术交流资源数量与日俱增,学者自身研究方向多样性、学者与资源的交互行为稀疏等问题,提出考虑学科交叉需求的学术交流资源推荐方法。融合协同过滤与知识图谱算法,通过优化的TransE模型对学术交流资源知识进行表示学习,基于资源语... 针对学术交流资源数量与日俱增,学者自身研究方向多样性、学者与资源的交互行为稀疏等问题,提出考虑学科交叉需求的学术交流资源推荐方法。融合协同过滤与知识图谱算法,通过优化的TransE模型对学术交流资源知识进行表示学习,基于资源语义向量计算学术交流资源语义相似度,分析学者对学科交叉研究的需求,基于交互行为计算学者相似度,形成学者对学术交流资源的感兴趣程度,进而得出最终推荐结果。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推荐协同过滤推荐算法,该算法拥有较高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叉 学术交流资源 协同过滤 知识图谱 推荐算法
下载PDF
基于语义相似关系的学科交叉主题识别方法
18
作者 王卫军 宁致远 +3 位作者 董昊 乔子越 杜一 周园春 《情报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7,共14页
识别不同学科间共有的研究内容是学科交叉知识发现的一种研究思路。学科间具有相似语义的研究内容,能够更好地体现学科之间知识的融合、交流现象。针对从科技文献数据中获取语义相似学科交叉研究主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监督对... 识别不同学科间共有的研究内容是学科交叉知识发现的一种研究思路。学科间具有相似语义的研究内容,能够更好地体现学科之间知识的融合、交流现象。针对从科技文献数据中获取语义相似学科交叉研究主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监督对比学习的科技文献及关键词语义相似关系表示学习方法,构建了一种语义相似学科交叉主题识别模型。该模型将Spearman相关系数作为评价学科交叉主题的指标,解决了现有研究缺少学科交叉研究数据集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模型较好地获取了科技文献及其关键词之间的语义相似关系,能够较好地反映两个学科之间的交叉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项目 学科交叉主题 对比学习 表示学习
下载PDF
学科交叉驱动体育学科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支撑与路径选择
19
作者 吴相雷 陶玉流 +1 位作者 王鑫 王越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8,共7页
学科交叉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在驱动体育学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采用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等,对现有我国体育学科发展中学科交叉驱动体育学科高质量发展进行探骊。研究发现,学科交叉驱动体育学科... 学科交叉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在驱动体育学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采用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等,对现有我国体育学科发展中学科交叉驱动体育学科高质量发展进行探骊。研究发现,学科交叉驱动体育学科高质量发展不能脱离理论支撑而将学科交叉研究停留在实践层面。通过将复合相互依赖理论引入学科交叉驱动体育学科高质量发展之中,以复合相互依赖理论的核心内容解释学科交叉,为学科交叉驱动体育学科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提出,在复合相互依赖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宏观层通过顶层设计、管理目标、资源配置等方面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引领策略;中观层建立学科交叉支撑平台,促进学科网络、专业网络、课程网络各自融通;微观层立足学科交叉实践,形成学科发展与项目环扣、知识环扣、人才环扣的复合型学科发展策略,进而实现学科交叉驱动体育学科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相互依赖理论 学科交叉 体育学科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以学科交叉为导向的医药类高校线性代数课程思政建设
20
作者 赵娟 彭春花 +1 位作者 赵莹 孙继佳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18-322,共5页
课程思政建设是贯彻新时代全方位育人理念的关键基础。在医药类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线性代数对培养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医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线性代数的课程特点导致其课程思政建设存在融入不够丰富、效果不显著等问题。本文以上海... 课程思政建设是贯彻新时代全方位育人理念的关键基础。在医药类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线性代数对培养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医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线性代数的课程特点导致其课程思政建设存在融入不够丰富、效果不显著等问题。本文以上海中医药大学线性代数课程为例,归纳总结一系列以学科交叉为导向的课程思政方法和元素,将知识传授、思政育人和高校专业特色有机结合,以为医药类高校线性代数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药类高校 课程思政 线性代数 学科交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