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5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灌区秋播饲用小黑麦氮肥合理施用量研究
1
作者 张晓娟 李雪雪 +4 位作者 徐得甲 李小玉 马耀海 马花 孙权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4-199,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宁夏灌区秋播饲用小黑麦氮肥合理施用量。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5个氮肥(纯氮)施用量,分别为N1 (0 kg/hm^(2))、N2 (75 kg/hm^(2))、N3 (150 kg/hm^(2))、N4 (225 kg/hm^(2))和N5(300 kg/hm^(2))处理,每个处理3... 试验旨在探究宁夏灌区秋播饲用小黑麦氮肥合理施用量。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5个氮肥(纯氮)施用量,分别为N1 (0 kg/hm^(2))、N2 (75 kg/hm^(2))、N3 (150 kg/hm^(2))、N4 (225 kg/hm^(2))和N5(300 kg/hm^(2))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小黑麦于2021年10月7日采用精量播种机播种,2022年6月15日收割。结果表明,施氮处理促进了饲用小黑麦在不同生育时期地上部的生长及干物质的积累,且在开花期小黑麦对干物质积累量达到峰值。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各处理小黑麦的株高和干物质积累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N4处理表现最好。小黑麦对氮元素的需求量最大,其次为磷和钾元素,随着施氮量的增加,4个器官对磷元素的吸收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N4处理的效果较好。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饲用小黑麦鲜、干草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N4处理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经肥料效应方程模拟得出,秋播饲用小黑麦最高产量施氮量为274.12 kg/hm^(2),最佳经济效益施氮量为241.33 kg/hm^(2)。研究表明,试验结果可为当地秋播饲用小黑麦科学栽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灌区 秋播 饲用小黑麦 氮肥
原文传递
美丽宁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宁夏的理论与实践
2
作者 黄承梁 张弼 吴月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122,共12页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美丽宁夏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到宁夏考察,就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明确了宁夏在全国生态全局和黄河流域生态大局的战略定位,赋予宁夏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美丽宁夏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到宁夏考察,就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明确了宁夏在全国生态全局和黄河流域生态大局的战略定位,赋予宁夏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时代使命,提出了美丽宁夏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实践要求。习近平早期关于宁夏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相关思考和实践探索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历史形成过程中的丰富源泉和重要节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的相关重要讲话和科学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彰显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光芒和实践伟力,是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的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美丽中国 美丽宁夏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后复种糜子轻简化栽培技术
3
作者 曾宝安 马朝 +6 位作者 李红霞 樊明 张双喜 刘旺清 李前荣 马新忠 沈强云 《中国种业》 2025年第1期156-159,共4页
针对宁夏引黄灌区种植春小麦“一季有余,两季不足”,麦后复种作物生育期短、种植成本高等问题,为提高春小麦生产综合经济效益,促进春小麦产业增产增收,开展了麦后复种糜子一年两熟轻简栽培技术示范。春小麦在7月初至中旬收获后,采用无... 针对宁夏引黄灌区种植春小麦“一季有余,两季不足”,麦后复种作物生育期短、种植成本高等问题,为提高春小麦生产综合经济效益,促进春小麦产业增产增收,开展了麦后复种糜子一年两熟轻简栽培技术示范。春小麦在7月初至中旬收获后,采用无人机撒肥、播种早熟糜子,及时旋耕、镇压保墒,确保了糜子播种均匀、出苗整齐,简化了麦后复种糜子种植技术模式。通过2年的试验示范,麦后复种糜子每hm^(2)平均产量2390.4kg,最高产量3157.5kg。该技术模式具有播种效率高、种植成本低、抢时抢墒、易于规模化种植等特点,节本提质增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后复种 糜子 无人机播种 宁夏灌区
下载PDF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深对宁夏引黄灌区滴灌春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4
作者 樊明 沈强云 +4 位作者 魏亦勤 马广福 李红霞 曾宝安 张双喜 《山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48-54,共7页
为了提高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干播湿出技术的播种质量和产量,以春小麦品种宁春58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干播湿出种植条件下条播播深3 cm(CK)、条播播深6 cm(TS)、匀播播深3 cm(YQ)、匀播播深6 cm(YS)4个处理的小麦生育期、茎秆特征、产... 为了提高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干播湿出技术的播种质量和产量,以春小麦品种宁春58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干播湿出种植条件下条播播深3 cm(CK)、条播播深6 cm(TS)、匀播播深3 cm(YQ)、匀播播深6 cm(YS)4个处理的小麦生育期、茎秆特征、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等指标,以期探讨该地区小麦干播湿出种植技术的最佳播种方式。结果表明,春小麦出苗期匀播早于条播,但成熟期条播早于匀播,收获穗数匀播比条播平均增加38万穗/hm^(2);植株第2节间茎秆粗、茎秆强度表现为匀播高于条播,且匀播比条播平均穗粒数增加1粒,千粒质量增加0.6 g,产量增加341.25 kg/hm^(2)。同一播种方式下,播深6 cm比3 cm出苗时间延迟,第2节间茎秆平均长度增加0.96 cm,收获穗数减少105万穗/hm^(2),每穗粒数减少4粒,产量减少1664.25 kg/hm^(2)。匀播播深3 cm处理的收获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为最高,其产量较其他处理高7.6%~19.8%。综上,在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干播湿出技术的最佳播种方式为匀播播深3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干播湿出 条播 匀播 产量 宁夏引黄灌区
下载PDF
宁夏盐碱地治理的排水工程措施综述
5
作者 刘洋 徐静 +1 位作者 管孝艳 陶园 《灌溉排水学报》 2025年第3期52-63,共12页
【目的】梳理宁夏盐碱地治理排水措施中明沟、暗管和竖井等排水方法独立、联合运用的工程现状,提出典型地区盐碱地治理排水措施建议,为宁夏盐碱地治理提供参考。【方法】以石嘴山市惠农区和平罗县、银川市贺兰县和兴庆区及吴忠市红寺堡... 【目的】梳理宁夏盐碱地治理排水措施中明沟、暗管和竖井等排水方法独立、联合运用的工程现状,提出典型地区盐碱地治理排水措施建议,为宁夏盐碱地治理提供参考。【方法】以石嘴山市惠农区和平罗县、银川市贺兰县和兴庆区及吴忠市红寺堡区为典型研究区域,基于对现有研究文献和排水工程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梳理各区适用的排水工程并提出分区治理建议,采用VOSviewer对宁夏盐碱地排水方式的研究重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①总体上,宁夏盐碱治理农田排水体系主要是以明沟排水为主,并辅以暗管排水、泵站、竖井等方式。以现有农田排水体系为基础,需进一步加强排水工程维护,确保排水通畅。②石嘴山市惠农区和平罗县部分排水条件差的低洼地区和湖泊湿地附近地区,可使用暗管排水和泵站强排等排水措施,在含黏质土层地区可采用打破障碍土层措施配合暗管排水工程措施。③对于银川市贺兰县和兴庆区,耕地型盐碱地需实施沟道清淤与保护工作并因地制宜地联合运用机井和暗管等排水工程,障碍型盐碱地宜采用暗管排水工程及配套消障措施,沙化型盐碱地应尽量减少排水工程,瘠薄型盐碱地不建议耕作。④对于吴忠市红寺堡区,表聚型盐化土壤应采用明沟排水进行排水洗盐,底盐型盐化土壤宜采用暗管或竖井排水工程进行盐分淋洗,通体型盐化土壤则建议暂不耕作。【结论】排水工程措施在有效治理盐碱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同地区应灵活选用合适的排水策略,同时应深入研究工程措施与生物、化学、物理措施相结合的高效治理盐碱的联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盐碱地 明沟排水 暗管排水
下载PDF
宁夏观赏向日葵品种关键制种技术
6
作者 刘继霞 王平 王兆川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2期144-145,共2页
通过多年对观赏向日葵品种制种技术的研究,本文从制种地的选择、播种、田间管理、授粉、收获等方面总结出适合宁夏观赏向日葵品种的关键制种技术。
关键词 宁夏 观赏向日葵 制种技术
下载PDF
宁夏文学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路径研究
7
作者 牛学智 《宁夏师范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11-17,共7页
文章以调研报告的形式,首先梳理了新时期以来宁夏文学故事的基本类型,在不同类型中所反映出的宁夏社会发展变迁历程,以及宁夏地域文化变异的主要因素和宁夏文学故事中集体无意识地折射出的基本底色;其次分析了当前宁夏文学故事突出类型... 文章以调研报告的形式,首先梳理了新时期以来宁夏文学故事的基本类型,在不同类型中所反映出的宁夏社会发展变迁历程,以及宁夏地域文化变异的主要因素和宁夏文学故事中集体无意识地折射出的基本底色;其次分析了当前宁夏文学故事突出类型及存在的典型而突出的价值问题;最后实证性地研究得出新时代宁夏文学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文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 路径
下载PDF
宁夏大学“西夏学”入选中国历史研究院“绝学”学科扶持计划2024年度资助学科
8
作者 于光建 《西夏研究》 2025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2024年11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公布了2024年度“绝学”学科扶持计划资助学科名单。经过多轮严格审核、评选和公示后,宁夏大学“西夏学”,成为获得资助的10个学科之一,学科负责人杜建录教授。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 2024年11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公布了2024年度“绝学”学科扶持计划资助学科名单。经过多轮严格审核、评选和公示后,宁夏大学“西夏学”,成为获得资助的10个学科之一,学科负责人杜建录教授。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西夏学 传承意义 扶持计划 学科负责人 资助 绝学
下载PDF
从“边镇”到“尚气”:明代宁夏兵燹中的女性抉择
9
作者 郭恺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22-28,共7页
明代方志对宁夏镇存在着“强梗尚气”的刻板印象,一些节义志士特别是烈女事迹对应了这一论断,但实际上风气演变形成的主导因素是政治环境和经济基础。“边镇尚气”的认识多存在于刚从战争过渡至和平的时段,多战好战的余温和百废待兴的... 明代方志对宁夏镇存在着“强梗尚气”的刻板印象,一些节义志士特别是烈女事迹对应了这一论断,但实际上风气演变形成的主导因素是政治环境和经济基础。“边镇尚气”的认识多存在于刚从战争过渡至和平的时段,多战好战的余温和百废待兴的俭朴恰与边镇的历史印象产生了共鸣。以“边镇——多战——夫亡——妇烈——殉节——尚气”为脉络,在宁夏兵燹中犹为突出,典型的如谋献西城因而遇害的赵承先及母妻、杀逆者张保因而遇害的陈缙及妻等,其事自有强梗尚气的精神所承,亦是战乱中走投无路的抉择使致,其中女性事迹有很强的被动性与依赖性。方志中的烈女既是现实的悲剧,也是史载的幸存,作为历史记载的失语者,她们用生命诠释了战争带来的迫害,无助时“尚气”成为唯一的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边镇 宁夏之役
下载PDF
近30年宁夏土地利用碳排放风险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思雨 贾科利 李浩宇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5年第1期38-43,共6页
本文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和LMDI模型分解法,利用1990-2020年宁夏22个县区土地利用和能源消耗数据,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与碳排放风险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990-2020年宁夏建设用地、林地和水体面积显著增加,以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最为突出,3... 本文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和LMDI模型分解法,利用1990-2020年宁夏22个县区土地利用和能源消耗数据,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与碳排放风险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990-2020年宁夏建设用地、林地和水体面积显著增加,以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最为突出,30年面积增加了15.77×10^(4)hm^(2);耕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小、草地和面积不断减小,土地利用开发强度增大。(2)宁夏碳排放量呈显著增加趋势,净碳排放增加了4 669.25×10^(4)t,增幅448.69%。(3)宁夏土地利用碳排放风险逐步升高,空间上形成了沿黄县区碳排放风险高于中、南部县区的分布格局。(4)土地利用结构、土地碳排放强度、人均GDP和人口对碳排放的贡献率较大,促进了碳排放量的增加,而单位GDP用地强度对碳排放的贡献率最小,对碳排放起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碳排放风险 LMDI模型 宁夏
下载PDF
宁夏地区燥证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1
作者 茆春阳 杜燕 +4 位作者 马文礼 张佳星 杨帆 周波 牛阳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9-486,共8页
目的:因宁夏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俗,致使燥证已经成为当前亚健康状态之一。然而,宁夏燥证与季节、饮食、体质方面的研究较少,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分析宁夏地区燥证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改善因燥邪致病引起的亚... 目的:因宁夏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俗,致使燥证已经成为当前亚健康状态之一。然而,宁夏燥证与季节、饮食、体质方面的研究较少,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分析宁夏地区燥证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改善因燥邪致病引起的亚健康状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对4467名居住宁夏地区1年以上人群进行面对面调查,收集研究对象一般信息、生活方式、燥证主次症、中医体质等。定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燥证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宁夏燥证患者2394例(53.6%)。饮食习惯以牛羊肉、喜热、烧烤与油炸食品为主者,患燥证的风险更高,OR(95%CI)值分别为1.204(1.037~1.398)、1.221(1.028~1.449)、1.220(1.029~1.447)与1.254(1.047~1.502)。中医体质中,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与气郁质均是燥证患病的危险因素,OR(95%CI)值分别为1.604(1.326~1.940)、3.002(2.415~3.679)、1.348(1.094~1.662)、1.386(1.099~1.747)与1.452(1.152~1.832)。季节因素中,春、秋、冬季是燥证患病的危险因素,OR(95%CI)值分别为1.212(1.051~1.398)、1.652(1.434~1.903)与1.311(1.126~1.527)。结论:影响宁夏燥证发生的主要因素是特殊的地域环境、气候、饮食习惯和中医体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燥证 中医体质 饮食习惯 季节
下载PDF
基于相似误差订正方法的宁夏冬季气温模式产品解释应用
12
作者 王岱 马阳 +3 位作者 张雯 李欣 黄莹 王素艳 《干旱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6-245,共10页
冬季月和季节内频繁交替的冷暖事件增大了短期气候预测的难度和挑战性,加之气候动力模式对于宁夏冬季气温的预测水平整体不高,导致预测质量不稳定。动力与统计相结合的模式解释应用方法的发展,为预测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也... 冬季月和季节内频繁交替的冷暖事件增大了短期气候预测的难度和挑战性,加之气候动力模式对于宁夏冬季气温的预测水平整体不高,导致预测质量不稳定。动力与统计相结合的模式解释应用方法的发展,为预测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也是省级短期气候预测业务亟须发展的重要方向。基于国家气候中心MODES二代产品的EC模式近30 a历史回算数据、宁夏19个国家气象站冬季逐月平均气温观测数据、NCEP/NCAR大气再分析资料等,采用相似误差订正方法,利用同期环流关键区信息对宁夏冬季月气温开展模式解释应用,旨在提高宁夏气候趋势预测准确率和客观化水平。结果表明:EC模式原始预测结果对宁夏冬季各月气温的预测技巧整体较高,尤其对于趋势和异常量级的把握能力较好;采用相似误差订正方案后,仍能有效提高EC模式对宁夏冬季气温的预测技巧,其中12月和1月预测技巧提高尤为明显,订正后PS、PC评分分别高于70%和64%。当1月平均气温为正距平、12月和2月为负距平时预测技巧提高更明显,气温偏低幅度越大提高越显著;模式误差大小对预报订正的效果无明显影响,即使在模式误差绝对值较大情况下,该订正方案仍能不同程度地提升冬季各月模式气温预测技巧。因此,相似误差订正方法可以在模式误差较大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宁夏冬季气温趋势和异常量级的预报准确性,改进模式预报技巧的稳定性,在实际业务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冬季气温 相似误差订正方法 模式产品 解释应用
下载PDF
宁夏枸杞LbALDH3F1基因克隆及耐盐性分析
13
作者 马小霞 胡进红 +5 位作者 梁旺利 麻玉荣 孙雯 王玲霞 秦垦 梁文裕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0-393,共14页
宁夏枸杞为著名耐盐药用植物,本研究以宁夏枸杞为材料,采用RACE方法克隆LbALDH3F1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PCR法克隆LbALDH3F1基因启动子序列,构建过表达载体pCAMBIA 2300 EGFP-LbALDH3F1进行拟南芥遗传转化和亚细胞定位,并进行转LbALDH3F1... 宁夏枸杞为著名耐盐药用植物,本研究以宁夏枸杞为材料,采用RACE方法克隆LbALDH3F1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PCR法克隆LbALDH3F1基因启动子序列,构建过表达载体pCAMBIA 2300 EGFP-LbALDH3F1进行拟南芥遗传转化和亚细胞定位,并进行转LbALDH3F1拟南芥耐NaCl胁迫检验及PCR鉴定。结果表明,宁夏枸杞LbALDH3F1基因全长1700 bp,编码序列为1446 bp,编码481个氨基酸残基;上游启动子序列为1850 bp;LbALDH3F1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膜中。随着NaCl胁迫程度加深,宁夏枸杞的LbALDH3F1表达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在200 mmol/L NaCl胁迫时表达量最高。对LbALDH3F1进行遗传转化,发现转基因拟南芥对NaCl胁迫的耐受能力明显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表现出更高的活性,脯氨酸及叶绿素a含量在300 mmol/L NaCl胁迫下显著升高,而过氧化氢及丙二醛等含量在高盐胁迫下显著低于野生型拟南芥,表明LbALDH3F1具有提高植物抗氧化能力从而增强耐NaCl胁迫的能力。该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宁夏枸杞LbALDH3F1基因功能及其在响应盐胁迫过程中的应答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bALDH3F1 克隆 遗传转化 盐胁迫 基因功能 宁夏枸杞
原文传递
宁夏地区地震视应力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14
作者 罗恒之 曾宪伟 +1 位作者 李文君 罗国富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8-188,198,共12页
选取2010年以来宁夏及邻区300余次M_(L)≥2.5地震,计算这些地震的视应力值和相关震源参数,扣除震级对视应力的影响后,得到宁夏四个不同区域的地震视应力结果,并分析该区域视应力与地震活动水平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宁夏与内蒙古交... 选取2010年以来宁夏及邻区300余次M_(L)≥2.5地震,计算这些地震的视应力值和相关震源参数,扣除震级对视应力的影响后,得到宁夏四个不同区域的地震视应力结果,并分析该区域视应力与地震活动水平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地区和香山至天景山地区视应力整体偏低,地震前后视应力无显著异常,分析其原因可能与该区域地震活动水平整体偏低有关;(2)吴忠至灵武地区M_(L)2.5~2.9震级档视应力在2016—2020年期间出现上升-下降异常,该异常可能与2021年灵武M_(L)3.6震群和M_(L)4.5地震有关;(3)海原至六盘山地区M_(L)≥2.5地震视应力在2015—2020年期间出现上升-下降异常,差视应力在2016—2017年期间出现高值异常,该异常可能与2017年固原M_(L)4.9地震有关;(4)宁夏地区视应力高值异常在空间上整体呈北东向分布,与青藏块体东北缘北东向挤压方向一致,表现出相邻区域地震活动水平交替活跃现象,即海原至六盘山地区地震活动水平偏高,相邻的香山至天景山地区地震活动水平偏低,吴忠至灵武地区地震活动水平偏高,相邻的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地区地震活动水平偏低;(5)通过研究地震视应力与地震活动的相关关系,可以进一步了解宁夏地区地震活动特点和区域应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应力 地震活动水平 宁夏及邻区
下载PDF
民俗的口头程式文化与身份认同——基于对宁夏隆德地区“仪程官说仪程”的考察
15
作者 刘磊 刘鑫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107,共6页
口头程式是由程式、主题和叙事范式三层结构所组成的口头传统,非记忆的“口承性”和“在表演中创作”是这一传统民俗表演的内核。宁夏隆德地区“仪程官说仪程”民俗中的程式化表达和独特的格律模式作为仪式符号,在社火队伍中通过仪程官... 口头程式是由程式、主题和叙事范式三层结构所组成的口头传统,非记忆的“口承性”和“在表演中创作”是这一传统民俗表演的内核。宁夏隆德地区“仪程官说仪程”民俗中的程式化表达和独特的格律模式作为仪式符号,在社火队伍中通过仪程官说唱的象征行为,建构起祭祀与祝福的仪式空间,并通过社火队伍的行进实现仪式空间的延展和参与者的邀请与接纳,构成以社火仪式为纽带的多样的身份认同。同时,媒介技术的发展从传承方式上消解了口头传统的“口承性”内核,瓦解了仪式空间中对神灵祭祀的意义,并推动了仪式参加者身份认同的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程官说仪程 仪式传播 口头程式 身份认同 宁夏隆德
原文传递
宁夏青铜峡九泉沟岩画调查简报
16
作者 马波(摄像) 潘晓(执笔/绘图) 刘思文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62,共10页
九泉沟岩画位于宁夏青铜峡市牛首山寺庙群以南5千米,岩画相对集中分布在两处山梁上。2021年5月11日,宁夏岩画研究中心调查组等对该岩画点进行了实地调查并采集资料。此次调查共发现54块岩石上刻有岩画,岩画主要凿刻在黑褐色岩面上,以各... 九泉沟岩画位于宁夏青铜峡市牛首山寺庙群以南5千米,岩画相对集中分布在两处山梁上。2021年5月11日,宁夏岩画研究中心调查组等对该岩画点进行了实地调查并采集资料。此次调查共发现54块岩石上刻有岩画,岩画主要凿刻在黑褐色岩面上,以各种动物为主,另外还有涡旋纹、车辆、各种人形等题材,大多用敲凿法制作。依据岩画中的突出因素和岩画间的叠压打破关系,本文对九泉沟岩画的年代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青铜峡市 九泉沟 岩画
下载PDF
宁夏水土保持措施碳汇能力现状评估
17
作者 张国军 马文涛 +8 位作者 魏小燕 张虎威 王霄 陶清瑞 苏利平 张荣 王立明 肖培青 王志慧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0-126,140,共8页
为了探索准确核算水土保持措施碳汇的方法并为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等提供技术支撑,以宁夏为研究区,综合利用文献资料和遥感技术、人工智能算法、统计分析方法等,构建基于多模态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的生态系统固碳速率及水土保持措施碳... 为了探索准确核算水土保持措施碳汇的方法并为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等提供技术支撑,以宁夏为研究区,综合利用文献资料和遥感技术、人工智能算法、统计分析方法等,构建基于多模态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的生态系统固碳速率及水土保持措施碳储量反演方法,定量评估了2022年宁夏水土保持措施碳汇能力现状。结果表明:1)在随机森林(RF)、人工神经网络(ANN)、支持向量机(SVM)、轻量级梯度提升(LGB)、极端梯度提升(XGB)、极度随机树回归(EXT)等6种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算法中,极度随机树回归算法用于反演宁夏植被碳密度与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精度最高;2)宁夏生态系统固碳速率在空间上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异特征,全区平均值为24.53 g/(m^(2)·a),水土保持林、封禁治理、经济林、人工草地、梯田的固碳速率分别为26.65、27.25、27.28、18.80、22.68 g/(m^(2)·a);3)2022年宁夏全口径水土保持措施碳汇量为226.95万~233.26万t/a,其中增汇量208.03万t/a、保土固碳量63.04万t/a、减排量18.92万~25.23万t/a,增汇量的80.8%分布在植物措施、保土固碳量的79.5%分布在梯田、减排量的79.5%分布在梯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碳汇 固碳速率 生态系统 人工智能算法 宁夏
下载PDF
旱直播对宁夏地区不同水稻品种稻米品质的影响
18
作者 吴少华 康建宏 +4 位作者 杨生龙 王星强 黄玉峰 田维玉 朱志明 《农技服务》 2025年第2期10-17,共8页
为宁夏水稻品质的提高提供参考,以富源四号、宁粳28号、宁粳43号、宁粳50号、宁粳53号、宁粳57号为试验材料,设保墒旱直播、旱播后上水、插秧移栽3种种植方式,研究旱直播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吴忠地区各水稻品种旱直播后上水的... 为宁夏水稻品质的提高提供参考,以富源四号、宁粳28号、宁粳43号、宁粳50号、宁粳53号、宁粳57号为试验材料,设保墒旱直播、旱播后上水、插秧移栽3种种植方式,研究旱直播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吴忠地区各水稻品种旱直播后上水的稻米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平均值分别为80.09%、73.30%、60.82%,分别较传统插秧稻高2.14百分点、1.91百分点、2.37百分点。贺兰地区各水稻品种保墒旱直播的稻米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平均值分别为71.45%、62.98%、53.30%,分别较传统插秧稻高0.48百分点、0.27百分点、0.28百分点。吴忠地区各水稻品种保墒旱直播的稻米垩白度、垩白粒率平均值分别为6.98%、19.33%,分别较传统插秧稻高1.15百分点、1.50百分点。贺兰地区各水稻品种旱直播后上水的稻米垩白度、垩白粒平均值分别为7.60%、21.00%,分别较传统插秧稻高1.03百分点、2.83百分点。吴忠地区各水稻品种旱直播方式下的稻米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平均值分别为83.50~88.17 mm、19.80%~20.18%,均高于传统插秧稻。贺兰地区各水稻品种保墒旱直播的稻米胶稠度平均值为97.45mm,旱直播方式下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平均值为20.78%~21.00%,高于传统插秧稻。吴忠地区各水稻品种旱直播方式下的稻米蛋白质含量平均值为6.27%~6.43%,贺兰地区各水稻品种旱直播方式下的稻米蛋白质含量平均值均为6.08%,均较传统插秧稻有一定程度降低。旱直播方式与插秧稻相比稻米加工品质提高,外观品质下降,蒸煮食味品质提升但营养品质降低。在直播稻品种选择上,吴忠地区建议选择宁粳43号,贺兰地区建议选择宁粳57号,以获得较高品质的稻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旱直播 插秧 稻米品质 宁夏
下载PDF
干旱风沙区不同下垫面及土地利用类型的风力侵蚀特征——以宁夏盐池县为例
19
作者 杨志 张国军 +4 位作者 管凝 任正龑 魏小燕 徐志友 程金花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6,共8页
研究宁夏干旱风沙区的风力侵蚀特征,明确不同下垫面类型以及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风蚀情况,对当地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在宁夏盐池县,对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以及灌木林地和荒草地这5种下垫面类型的... 研究宁夏干旱风沙区的风力侵蚀特征,明确不同下垫面类型以及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风蚀情况,对当地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在宁夏盐池县,对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以及灌木林地和荒草地这5种下垫面类型的风蚀模数进行测量,并用集沙仪法测量其输沙率,同时通过风蚀圈测定耕地、灌木林地和草地这几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的风蚀情况。结果表明:1)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灌木林地和荒草地的月平均风力侵蚀模数分别为6 521.82、5 888.18、6 735.09、6 101.45和4 076.91 t/km^(2),荒草地最低;2)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灌木林地和荒草地的月平均蠕移输沙率依次为0.65、0.71、0.64、0.55和0.68 g/(m^(2)·min),月平均全方位输沙率依次为2.80、0.82、0.75、0.68和0.56 g/(m^(2)·min);3)宁夏干旱风沙区风蚀圈产沙量依次为耕地>灌木林地>草地。较大面积的沙蒿覆盖能够抑制沙丘的风蚀情况,且草本的种植能较好地减少风蚀,因此沙蒿等草本植物能够对宁夏干旱风沙区的风蚀防控及水土资源改良起到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蚀 沙蒿 灌木林地 草地 宁夏干旱风沙区
下载PDF
黄河宁夏段干流PPCPs时空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估
20
作者 周瑞娟 孟江红 +4 位作者 张卫红 梁雪媛 于会彬 赵睿智 李青倩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0-620,共11页
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PCPs)是一系列新污染物的总称,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较高风险。为探究PPCPs在高含沙河流中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于2023年4—9月利用液质联用技术连续对55种PPCPs目标物进行监测,探究黄河宁夏段干流中PPCPs... 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PCPs)是一系列新污染物的总称,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较高风险。为探究PPCPs在高含沙河流中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于2023年4—9月利用液质联用技术连续对55种PPCPs目标物进行监测,探究黄河宁夏段干流中PPCPs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价。结果显示:黄河宁夏段干流中共检出5类17种PPCPs〔浓度(34.55~248.08)ng/L〕,包括磺胺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酰胺醇类抗生素和其他药物;可检出的抗生素以磺胺类抗生素为主〔(10.34±6.04)ng/L〕;PPCPs平均浓度从上游至下游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4月PPCPs平均浓度〔(159.27±52.17)ng/L〕显著高于其他月份。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黄河宁夏段水体中PPCPs总体呈现低生态风险,主要污染物生态风险等级存在显著的时间差异。CAF是黄河宁夏段干流水环境中PPCPs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联合风险熵值的主要贡献者(贡献率62.14%~76.05%)。未来关于黄河干流PPCPs的监测、管理和预警,应重点关注CAF的浓度变化及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宁夏段干流 PPCPS 新污染物 咖啡因 生态风险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