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4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临床试验健康受试者筛选及给药后安全性评价吉林共识(2023版)
1
作者 吉林省药理学会临床药理学专业委员会 丁艳华 +7 位作者 王楠娅 王雪野 刘丽 朴红心 朱晓雪 杨海淼 韩铭 魏君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3-83,共11页
受试者筛选和安全性评价均是药物临床试验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是否能筛选到足够符合要求的受试者并对受试者进行客观、科学的安全性评价与分析是关系到临床试验能否顺利进行,并得出科学结论的关键影响因素。目前,两者均在实际工作中面... 受试者筛选和安全性评价均是药物临床试验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是否能筛选到足够符合要求的受试者并对受试者进行客观、科学的安全性评价与分析是关系到临床试验能否顺利进行,并得出科学结论的关键影响因素。目前,两者均在实际工作中面临较大挑战。一是在纳入健康受试者的临床试验中,健康受试者并无明确入排标准界定,各家判断不一。二是受试者的安全性评价及分析存在尺度不一、主观性大等问题,缺乏指导性的规则和方法。为规范和帮助药物临床试验中对受试者筛选及给药后安全性评价与分析工作,吉林省药理学会临床药理学专业委员会撰写了本共识,旨在更好地指导纳入受试者和评价分析药物对受试者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受试者 筛选 安全性评价 专家共识
下载PDF
食品加工、贮藏对乳杆菌源抗菌肽抑菌活性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
2
作者 杜旭婷 岳子尧 +4 位作者 董晶 李恋 满都拉 孙子羽 陈忠军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8,共9页
为明确乳杆菌源抗菌肽粗提粉在食品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应用,先测定其抑菌谱,然后以白假丝酵母菌为指示菌,从最低抑菌浓度(MIC)、温度、pH、盐浓度、反复冻融以及贮藏时间等方面对粗提粉进行相对抑菌活性评估,然后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 为明确乳杆菌源抗菌肽粗提粉在食品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应用,先测定其抑菌谱,然后以白假丝酵母菌为指示菌,从最低抑菌浓度(MIC)、温度、pH、盐浓度、反复冻融以及贮藏时间等方面对粗提粉进行相对抑菌活性评估,然后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乳杆菌源抗菌肽粗提粉具有广谱抑菌性;其热稳定性良好,121℃处理20 min仍可保持79.68%的相对抑菌活性;在pH 2~6处理4 h后,可保持90%以上的相对抑菌活性,pH 10~12处理4 h后,几乎完全失活;盐的质量浓度达到0.8 mg/mL时,相对抑菌活性显著降低(P<0.05);在不同温度、不同贮藏时间,相对抑菌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经-20℃反复冻融5次后的相对抑菌活性同样无显著性差异(P>0.05)。安全性评价证实粗提粉属无毒、安全级别。结论:乳杆菌源抗菌肽粗提粉稳定性好,适用范围广,可作为生物防腐剂应用于食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杆菌 抗菌肽粉 抑菌活性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某品牌灵芝破壁孢子粉的安全性评价
3
作者 武新月 张颖 +5 位作者 徐捡 俞萍 张薇 施伟庆 陆罗定 梁婕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研究某品牌灵芝破壁孢子粉的安全性。方法采用急性毒性试验、3项遗传毒性试验和30 d喂养试验评价灵芝破壁孢子粉的安全性。结果该品牌灵芝破壁孢子粉对小鼠急性经口MTD值>15000 mg/kg b.wt,属无毒级;3项遗传毒性试验均为阴性结果... 目的研究某品牌灵芝破壁孢子粉的安全性。方法采用急性毒性试验、3项遗传毒性试验和30 d喂养试验评价灵芝破壁孢子粉的安全性。结果该品牌灵芝破壁孢子粉对小鼠急性经口MTD值>15000 mg/kg b.wt,属无毒级;3项遗传毒性试验均为阴性结果;30 d喂养期间,不同剂量的灵芝破壁孢子粉对大鼠的体重、食物利用率、主要脏体、血液学和血生化指标均产生显著影响(P值均<0.05);试验动物组织病理学均未见显著改变。结论试验条件下,该品牌灵芝破壁孢子粉的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破壁孢子粉 安全性评价 毒理学
下载PDF
3种功能食品原料提取物毒性研究及安全性评价
4
作者 陈力 陈湛 范青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73-179,共7页
目的 研究3种功能食品原料(红景天、五味子和蜂花粉)醇/醇水提取物毒性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利用小鼠急性毒性实验、遗传毒性实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雄性小鼠精子畸形实验)和大鼠30 d喂养实验对3种提取物的毒性进行考察。结果 小... 目的 研究3种功能食品原料(红景天、五味子和蜂花粉)醇/醇水提取物毒性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利用小鼠急性毒性实验、遗传毒性实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雄性小鼠精子畸形实验)和大鼠30 d喂养实验对3种提取物的毒性进行考察。结果 小鼠对红景天、五味子和蜂花粉提取物的最大耐受量都大于20 g/(kg·bw);3种提取物在遗传毒性实验均呈阴性反应;给予大鼠5.0 g/(kg·bw)红景天、五味子、蜂花粉提取物(分别相当于成人日推荐量250倍、250倍、500倍)连续灌胃30d,大鼠生长正常,无中毒症状、异常症状和死亡,各试食组动物体重、进食量、饲料利用率、血常规指标、常见血液生化指标、脏器重量以及病理组织学等指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毒性反应。结论 红景天、五味子、蜂花粉提取物属无毒物质,无遗传毒性和长期毒性。本研究为以红景天、五味子和蜂花粉提取物为原料的功能食品开发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安全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 五味子 蜂花粉 醇提取物 毒性 安全性评价
原文传递
考虑分心驾驶行为的高速公路合流区安全性评价方法
5
作者 范永丰 韩欢欢 +2 位作者 杨硕 董亚冰 李洁 《公路工程》 2024年第1期151-160,共10页
现有的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主要基于车辆运行速度的协调性,并未考虑交通状况和驾驶人可能出现的注意力不集中情况。考虑驾驶人分心驾驶和交通状况,提出一种高速公路合流区安全性评价方法:将驾驶行为、交通流及合流区几何设计等因素纳入... 现有的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主要基于车辆运行速度的协调性,并未考虑交通状况和驾驶人可能出现的注意力不集中情况。考虑驾驶人分心驾驶和交通状况,提出一种高速公路合流区安全性评价方法:将驾驶行为、交通流及合流区几何设计等因素纳入到安全评价模型中,构建高速公路合流区的Vissim仿真模型,通过设置临时走神的持续时长和发生概率这两个参数实现对分心驾驶行为的模拟;采用灰色聚类方法综合评价高速公路合流区的交通安全性,构建入口匝道合流区的风险预测模型,并应用该模型预测依托工程高速公路入口匝道合流区的交通安全风险。研究发现入口匝道合流区的风险预测值符合多元线性回归,在相似的交通流状态下随着走神时间、走神概率的增加而单调递增。除了驾驶行为因素,交通量、主线与匝道运行速度差是影响合流区交通安全的另外两个主要因素。当高速公路主线交通量较大时,合理的限速可以降低合流区的风险水平。提出的考虑分心驾驶行为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可快速、全面地评价合流区的风险水平,为制定合理的交通管制措施、改善公路合流区交通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合流区 安全性评价 分心驾驶 交通冲突 灰色聚类分析
下载PDF
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自研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
6
作者 刘静欢 孙立杰 杨娴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6期61-64,共4页
目的为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自研药的临床安全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取18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按体质量分层随机化分组法分为阴性对照组(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上市品对照组(原研药0.1 mg/mL)和给药组(自研药0.1 mg/mL),各6只。雾化... 目的为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自研药的临床安全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取18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按体质量分层随机化分组法分为阴性对照组(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上市品对照组(原研药0.1 mg/mL)和给药组(自研药0.1 mg/mL),各6只。雾化吸入给药35 mg/kg,给药体积均为0.35 mL/kg,各组均给予相应药物,每日上午、下午各1次,连续14 d。记录呼吸道刺激性症状发生及恢复时间。分别于末次给药24 h及14 d后,各组取3只兔处死并解剖,肉眼观察刺激反应,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取30只Hartley豚鼠,按体质量分层随机化分组法分为阴性对照组(0.9%氯化钠注射液0.8 mL/d)、阳性对照组(0.9%氯化钠注射液0.8 mL/d)、上市品对照组[原研药80 mg/d(0.8 mL/d)]及低剂量组[自研药40 mg/d(0.4 mL/d)]和高剂量组[自研药80 mg/d(0.8 mL/d)],各6只,各组动物隔日致敏(10%卵白蛋白溶液0.6 mL/d)1次,共3次。分别于末次致敏14 d及21 d后,各组取3只豚鼠,按2倍致敏剂量进行激发。根据过敏反应发生率和发生程度综合评价主动全身过敏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各组兔的外观、行为、粪便等均正常,给药后无咳嗽等症状;大体解剖均未见明显异常;与阴性对照组和上市品对照组比较,给药组未见药物延迟或蓄积作用。各组豚鼠未出现与给药相关的异常症状,过敏反应均为阴性。结论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自研药对日本大耳白兔无明显呼吸道刺激作用,对豚鼠无明显的全身致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 自研药 安全性评价 呼吸道刺激性试验 主动全身过敏性试验
下载PDF
大苞栝楼根去苦工艺及安全性评价研究
7
作者 许玲玲 易文 +2 位作者 戎立保 吴远文 杨晓东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研究去除大苞栝楼根苦味方法,并对精制的大苞栝楼根粉安全性进行评价,为开发利用大苞栝楼根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酸水洗涤法去除大苞栝楼根粉的苦味;对精制大苞栝楼根粉的最大耐受量实验和长期用药的毒性实验进行了研究。结果得到的... 目的研究去除大苞栝楼根苦味方法,并对精制的大苞栝楼根粉安全性进行评价,为开发利用大苞栝楼根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酸水洗涤法去除大苞栝楼根粉的苦味;对精制大苞栝楼根粉的最大耐受量实验和长期用药的毒性实验进行了研究。结果得到的精制大苞栝楼根味淡,几无苦味;小鼠对精制大苞栝楼根粉的MTD>2.0 g/kg,未见明显的毒性反应;连续28 d灌胃给药后和停药14 d后,高、中、低剂量组的大鼠体重、血常规、血液生化学指标、重要脏器系数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制得的精制大苞栝楼根粉色白,味淡,安全,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苞栝楼根 去苦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桉木屑栽培毛木耳的食用安全性评价
8
作者 罗阳兰 王灿琴 +4 位作者 韦娇君 阎勇 吴圣进 韦仕岩 胡秀月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7-326,共10页
为探究以桉木屑为主要栽培原料的毛木耳的营养成分和食用安全性,本研究以桉木屑种植的毛木耳为供试材料,采用国家标准规定方法,测定其常规营养成分、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情况,并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和长期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桉木屑... 为探究以桉木屑为主要栽培原料的毛木耳的营养成分和食用安全性,本研究以桉木屑种植的毛木耳为供试材料,采用国家标准规定方法,测定其常规营养成分、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情况,并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和长期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桉木屑毛木耳粗蛋白、可溶性糖和粗灰分含量高于杂木屑毛木耳;重金属元素铅、镉、汞、砷、铬、锡和镍的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中的限量要求,且不存在农药残留情况;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证明,小鼠经口半数致死量(LD_(50))>2.00 g·kg^(-1)BW,桉木屑毛木耳为无毒级食品;长期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小鼠体重、摄食量、脏器指标、血液学指标、血清生化学指标和主要脏器病理学检查均无明显异常。综上所述,桉木屑用于栽培毛木耳食用安全性高。本研究为桉树加工副产物应用于食用菌栽培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木屑 毛木耳 营养成分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基于动态组合赋权云模型的弧形钢闸门安全性评价
9
作者 胡坚柯 胡涛勇 楼一单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4,共8页
闸门的安全性评估是闸科学管理的关键环节。鉴于传统单一评估方法赋权存在的局限性,综合考虑闸门安装质量、启闭力、腐蚀程度等安全性评价指标,针对某些评价指标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引入动态组合赋权算法,重点考虑时间推移下弧... 闸门的安全性评估是闸科学管理的关键环节。鉴于传统单一评估方法赋权存在的局限性,综合考虑闸门安装质量、启闭力、腐蚀程度等安全性评价指标,针对某些评价指标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引入动态组合赋权算法,重点考虑时间推移下弧形钢闸门各评价指标权重的变化,利用三标度法与熵值法得到组合权重,最终实现评价指标权重的主、客观与动静相结合,构建了基于动态组合赋权的弧形钢闸门安全性云评价模型。工程应用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评价模型不仅能定量且直观地反映弧形钢闸门安全性评价结果等级,而且能体现评价等级的时间推移规律,使得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可以更好地反映钢闸门的运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钢闸门 安全性评价 云模型 动态组合赋权 三标度法 熵值法
下载PDF
吸入制剂辅料安全性评价的共性与个性
10
作者 潘卫松 李克 +1 位作者 吴健鸿 陈蓉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2-756,共5页
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吸入制剂辅料安全性研究的方法和成果。吸入制剂辅料的安全性评价在遵守毒理学研究基本原则和方法的前提下,具备经由呼吸系统给药特殊性而产生的特殊要求。现代生物技术、体外替代方法和免疫毒理学理论和方法的快速发... 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吸入制剂辅料安全性研究的方法和成果。吸入制剂辅料的安全性评价在遵守毒理学研究基本原则和方法的前提下,具备经由呼吸系统给药特殊性而产生的特殊要求。现代生物技术、体外替代方法和免疫毒理学理论和方法的快速发展为吸入制剂新辅料的研究开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为制药工业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该文为深入开展吸入制剂辅料的安评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制剂 辅料 安全性评价 免疫毒理学
下载PDF
黄芪花的饲用安全性评价
11
作者 于侃超 李慧 +3 位作者 马德志 刘吉成 崔莹 张可勇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9-95,共7页
为了评价黄芪花的饲用安全性,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黄芪花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Ames致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以及90 d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大鼠和小鼠在灌胃黄芪花14 d后均未出现明显... 为了评价黄芪花的饲用安全性,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黄芪花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Ames致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以及90 d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大鼠和小鼠在灌胃黄芪花14 d后均未出现明显中毒和死亡情况,黄芪花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中大鼠和小鼠最大耐受量LD_(50)大于20.00 g/kg BW。采用黄芪花提取物进行3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黄芪花提取物未能引起受试菌株发生回复突变,对小鼠红细胞含微核细胞率无影响,对染色体异常细胞率、常染色体单价体和性染色体单价体无影响。90 d经口毒性试验显示,不同黄芪花剂量组喂养下大鼠的增重、总进食量及食物利用率无显著变化,大鼠血液指标和脏器重量均无明显毒理学变化,解剖及组织学观察也未见明显病理组织学变化,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为1.20 g/kg BW。研究表明,黄芪花安全性高,无致突变性及亚急性毒性,在试验剂量下安全无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花 安全性评价 遗传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 亚慢性毒性试验
原文传递
金莲花饲用安全性评价
12
作者 崔莹 马德志 +3 位作者 于侃超 李慧 张可勇 刘吉成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98,共7页
试验旨在探究金莲花饲用安全性,对金莲花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和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昆明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大于10.0 g/kg·BW。遗传毒性... 试验旨在探究金莲花饲用安全性,对金莲花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和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昆明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大于10.0 g/kg·BW。遗传毒性试验结果未见金莲花对试验动物致突变作用。大鼠致畸试验结果显示,各剂量组孕鼠未出现中毒体征,未观察到大鼠的生殖毒性,未见致畸作用。亚慢性毒性试验未见大鼠出现中毒表现以及死亡发生,各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增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脏体比与阴性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组大鼠的血常规、血液生化、尿常规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心脏、肝脏、胰脏、肺、肾脏、脑、胃、睾丸和子宫等脏器的色泽、大小和形态结构均未见明显异常。研究表明,金莲花毒性小,饲用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莲花 遗传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 亚慢性毒性试验 安全性评价
原文传递
养血祛风止痛颗粒SD大鼠长期毒性检测及安全性评价
13
作者 周建平 朱春玥 +2 位作者 胡宇驰 邵燕 金鑫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62-65,共4页
目的:观察SD大鼠长期口服养血祛风止痛颗粒的毒性试验反应并进行药物安全性评估。方法:选取80只SPF级健康大鼠,雄雌比例为1∶1,随机分为养血祛风止痛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各20只,养血祛风止痛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 目的:观察SD大鼠长期口服养血祛风止痛颗粒的毒性试验反应并进行药物安全性评估。方法:选取80只SPF级健康大鼠,雄雌比例为1∶1,随机分为养血祛风止痛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各20只,养血祛风止痛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3.6、1.8、0.9 g生药/mL浓度的1.5 mL/100 g BW体积灌胃,空白对照组给予1.5 mL/100 g BW等量去离子水灌胃,各组持续灌胃给药105 d。于给药第105 d时各组大鼠眼静脉丛取血2~3 mL后,当日采用“断颈法”全部处死并进行病理系统解剖,测定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胸腺、脑、子宫、卵巢、睾丸等实质性器官脏体比,对采集血样进行血液学、血清生化学指标测定。结果:养血祛风止痛颗粒灌胃105 d内,各组未见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胃肠系统、活动度、皮毛等状态改变,各组均未观察到摄食异常事件。较干预前,养血祛风止痛颗粒灌胃105 d后各组大鼠体重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体重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第105天,高、中、低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间凝血时间、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网织红细胞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分布宽度、红细胞分布宽度等血液学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血糖、丙氨酸氨基转换酶、天门冬氨酸转换酶、碱性磷酸酶、尿素氮、肌酐、总胆红素、总胆固醇、白蛋白、总蛋白、肌酸激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甘油三酯等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肾上腺、胸腺、脑、子宫和卵巢、睾丸脏器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祛风止痛颗粒连续给药105 d时无毒反应剂量为3.6 g生药/mL,即临床最高剂量50倍,具备较大临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祛风止痛颗粒 长期毒性试验 安全性评价 SD大鼠
下载PDF
衬砌顶部空洞下隧道的安全性评价
14
作者 周阳 《福建交通科技》 2024年第3期76-80,共5页
拱顶作为隧道安全性关键节点,常伴随背后空洞等缺陷,分析其背后空洞对隧道结构的影响十分重要。利用GTS NX软件建立无空洞、顶部空洞、注浆加固等荷载结构模型,对比不同工况的衬砌结构内力结果,借助安全系数对衬砌安全性进行评价,验证... 拱顶作为隧道安全性关键节点,常伴随背后空洞等缺陷,分析其背后空洞对隧道结构的影响十分重要。利用GTS NX软件建立无空洞、顶部空洞、注浆加固等荷载结构模型,对比不同工况的衬砌结构内力结果,借助安全系数对衬砌安全性进行评价,验证加固措施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顶部存在空洞将导致衬砌受力特征明显变化,危险点位于拱脚附近,应及时封闭成环;安全性排序:注浆>无空洞>顶部空洞,由安全系数确定拱脚、顶部为危险点,空洞易导致衬砌局部失稳,注浆可改善此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衬砌 顶部空洞 安全性评价 加固措施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不同拌种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对比与安全性评价
15
作者 柴敏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3期30-32,共3页
为明确不同拌种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筛选出适合甘肃陇西地区小麦茎基腐病最优防治拌种剂,助力甘肃陇西地区小麦安全生产和粮食稳定。于2022年10月—2023年6月在甘肃省陇西县地区设计了3个处理展开试验研究。结果... 为明确不同拌种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筛选出适合甘肃陇西地区小麦茎基腐病最优防治拌种剂,助力甘肃陇西地区小麦安全生产和粮食稳定。于2022年10月—2023年6月在甘肃省陇西县地区设计了3个处理展开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和包巧·地衣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小麦高效拌种剂处理下小麦能安全地生长,与喷施清水对照相比,小麦茎基腐病发病率分别降低74.24%和77.27%,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6.86%和78.51%;以包巧·地衣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小麦高效拌种剂处理下防治效果最优,此处理下小麦收获期总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分别为46.47×104株/667 m^(2)、26.84粒/穗、40.16 g和510.24 kg/667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拌种剂 茎基腐病 防治效果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与管理研究
16
作者 王楠 《现代食品》 2024年第4期30-32,共3页
随着现代生物科技发展,转基因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但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仍存有争议。因此,本文结合我国转基因食品发展现状,对转基因食品展开安全性评价,并提出保障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措施,旨在改善转基因食品生产环境,为转基因食... 随着现代生物科技发展,转基因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但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仍存有争议。因此,本文结合我国转基因食品发展现状,对转基因食品展开安全性评价,并提出保障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措施,旨在改善转基因食品生产环境,为转基因食品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食品 食品安全 安全性评价 安全管理
下载PDF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食品安全性评价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
17
作者 武春卉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2期138-140,共3页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云班课信息化教学平台在食品安全性评价课程中的应用,阐述了课程如何借助云班课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设计思路和实践路径、教学效果评价方式,使学生随时学、随地学,打破师生沟通障碍,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 云班课 食品安全性评价 信息化教学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基于GIS的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服务系统应用研究
18
作者 肖斌 曾文敬 +1 位作者 朱慧 王妍婕 《江西科学》 2024年第1期36-40,共5页
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是工程建设科学抗震设防的依据,在保障重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其成果由于一系列客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进一步的推广应用。通过GIS和大数据可视化技术探讨了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 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是工程建设科学抗震设防的依据,在保障重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其成果由于一系列客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进一步的推广应用。通过GIS和大数据可视化技术探讨了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服务,构建了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全要素“一张图”,实现了对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成果全息可视化管理,提升了安全性评价成果管理与应用的便捷性,进而发挥应有的减灾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大数据 一张图 全息可视化 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互通区桥梁加固方法及交工阶段的安全性评价
19
作者 吕飞 李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3期0090-0093,共4页
依托某桥梁加固项目,通过桥梁病害现状,分析了病害成因,介绍了加固所采用的方法,并对项目工程特点进行研究、分析,依据相关标准、规范、结合施工图设计、设计变更和交工验收评定资料等进行项目安全性核查,分析项目涉及交通安全性的重点... 依托某桥梁加固项目,通过桥梁病害现状,分析了病害成因,介绍了加固所采用的方法,并对项目工程特点进行研究、分析,依据相关标准、规范、结合施工图设计、设计变更和交工验收评定资料等进行项目安全性核查,分析项目涉及交通安全性的重点问题,采用公路现场踏勘、实地驾驶、安全检查清单等方法进行项目交工阶段的安全评价,提出改善交通安全状况的对策措施与建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加固 交工阶段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马乳酒样乳杆菌马乳酒样亚种ZW3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阳 贾龙刚 +5 位作者 耿伟涛 袁媛 杨帆 张寅静 樊柏林 王艳萍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37,共6页
为评估马乳酒样乳杆菌马乳酒样亚种ZW3食用安全性及健康风险,对ZW3进行系统的体外和体内毒理学实验,包括SD大鼠急性经口毒性实验、细菌回复突变实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和仓鼠卵巢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急性经口毒性实验表明:ZW3的LD5... 为评估马乳酒样乳杆菌马乳酒样亚种ZW3食用安全性及健康风险,对ZW3进行系统的体外和体内毒理学实验,包括SD大鼠急性经口毒性实验、细菌回复突变实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和仓鼠卵巢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急性经口毒性实验表明:ZW3的LD50大于10.0 g/kg体重;细菌回复突变实验结果显示:ZW3对5株测试菌株无诱变特性,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中ZW3不会导致哺乳动物嗜多染红细胞含微核细胞率增加;仓鼠卵巢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结果表明:ZW3的不同剂量组中染色体异常细胞和染色体畸变率均与阴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综合评价,马乳酒样乳杆菌马乳酒样亚种ZW3属于实际无毒级,并且不存在遗传毒性、致突变和致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乳酒样乳杆菌马乳酒样亚种ZW3 益生菌 功能食品原料 毒理学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