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自适应巡航的车辆安全距离模型
1
作者 杨少阳 郑荣 《中国科技信息》 2024年第21期125-128,共4页
随着公路系统的不断发展,汽车的保有量逐年增加,汽车碰撞事故也越来越多。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统计,追尾事故是美国交通事故中最频繁发生事故类型,约占美国所有交通事故的29%。我国的城市道路车辆密度大,追尾事故频发... 随着公路系统的不断发展,汽车的保有量逐年增加,汽车碰撞事故也越来越多。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统计,追尾事故是美国交通事故中最频繁发生事故类型,约占美国所有交通事故的29%。我国的城市道路车辆密度大,追尾事故频发。如何有效避免追尾事故、减少追尾事故发生数量成为汽车行业研究的重要话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尾事故 安全距离模型 自适应巡航 交通事故 车辆密度 城市道路 事故类型 汽车碰撞事故
下载PDF
新型汽车主动避撞安全距离模型 被引量:50
2
作者 侯德藻 刘刚 +2 位作者 高锋 李克强 连小珉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6-190,199,共6页
针对现有模型的不足,以驾驶员车间距保持目的假设为基础建立了一种新型汽车主动避撞安全距离模型,通过驾驶员试验获得了反映驾驶员驾驶特点的模型参数。经仿真及试验对比,该模型计算结果体现了驾驶员的驾驶特点,能够适用于多种交通状况... 针对现有模型的不足,以驾驶员车间距保持目的假设为基础建立了一种新型汽车主动避撞安全距离模型,通过驾驶员试验获得了反映驾驶员驾驶特点的模型参数。经仿真及试验对比,该模型计算结果体现了驾驶员的驾驶特点,能够适用于多种交通状况,满足了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主动避撞系统 安全距离模型 驾驶员 车间距
下载PDF
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的安全距离模型和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71
3
作者 裴晓飞 刘昭度 +1 位作者 马国成 叶阳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26-33,共8页
为辅助汽车驾驶员安全驾驶,开发了一种汽车主动避撞系统。该系统以"碰撞时间倒数"TTC-1作为评价指标,采用了基于危险系数ε进行分级报警与主动制动的安全距离模型,其关键参数按照驾驶员特性进行标定。基于自适应巡航系统(ACC... 为辅助汽车驾驶员安全驾驶,开发了一种汽车主动避撞系统。该系统以"碰撞时间倒数"TTC-1作为评价指标,采用了基于危险系数ε进行分级报警与主动制动的安全距离模型,其关键参数按照驾驶员特性进行标定。基于自适应巡航系统(ACC)目标检测算法,设计了适用于避撞系统的毫米波雷达算法。基于捷达轿车,开发了用于避撞系统的软硬件平台,并在良好路面下分别进行了主动避撞试验和人为切换试验。实车试验表明:本系统的分级报警和主动制动功能,符合期望的TTC-1指标,提高了汽车的主动安全性,体现了驾驶员控制的优先性和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安全 驾驶辅助 安全距离模型 目标检测 防撞报警 主动避撞
下载PDF
基于行驶状态估计的车车协同纵向安全距离模型 被引量:11
4
作者 潘勇 唐自强 +2 位作者 龚贤武 唐超 王玮琳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7-144,共8页
针对提高车车协同下车辆纵向避撞系统的性能,提出了基于车辆行驶状态估计的车车协同纵向避撞安全距离模型。首先,通过建立考虑车辆前、后轴中点位置的汽车运动学模型以及车辆行驶状态参数估计的状态方程,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实现车... 针对提高车车协同下车辆纵向避撞系统的性能,提出了基于车辆行驶状态估计的车车协同纵向避撞安全距离模型。首先,通过建立考虑车辆前、后轴中点位置的汽车运动学模型以及车辆行驶状态参数估计的状态方程,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实现车辆行驶状态的准确估计。接着在车辆状态参数准确估计的基础上,针对前车运动状态,分别建立了基于车车协同下前车静止、前车匀速行驶以及前车减速制动下的车辆纵向避撞系统的安全距离模型。并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了汽车行驶状态估计以及纵向避撞系统安全距离模型的仿真平台。仿真结果证明了车辆行驶状态估计的准确性以及纵向避撞安全距离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纵向避撞 状态估计 安全距离模型 扩展卡尔曼滤波 车车协同
原文传递
基于隶属函数的高速公路安全距离模型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葛如海 张伟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1-105,共5页
为了改善高速公路防追尾安全距离模型,对模型中的驾驶员反应时间进行研究,分析不同车速时驾驶员反应时间对安全距离的影响。驾驶员反应时间受驾龄、应变能力、性别、心理生理状况、车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基于模糊数学中隶属函数的有关... 为了改善高速公路防追尾安全距离模型,对模型中的驾驶员反应时间进行研究,分析不同车速时驾驶员反应时间对安全距离的影响。驾驶员反应时间受驾龄、应变能力、性别、心理生理状况、车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基于模糊数学中隶属函数的有关理论,利用Matlab软件,在驾驶员反应时间大小允许的范围内,综合考虑各种主要因素,确定驾驶员反应时间。通过具体实例说明该方法的应用,结果证明,应用模糊数学,可以计算出不同的驾驶员,在不同的车速时的反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模糊数学 隶属函数 安全距离模型 反应时间
原文传递
基于安全距离模型的汽车防追尾避撞方法 被引量:18
6
作者 孔金生 郭非 王希萍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2期251-252,271,共3页
在对汽车防追尾安全距离模型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基于安全距离模型的主动避撞方法。该方法通过实时信息采集,根据安全距离模型进行判断,给出当前车的行驶状态,必要时自动刹车,并且能够保持最优车距。仿真实验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主动避撞算法 安全距离模型 汽车防追尾
下载PDF
高速公路汽车安全距离模型 被引量:7
7
作者 杨超 胡瑜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0年第5期63-66,共4页
通过对汽车制动过程的简化与分析,推导出了汽车制动距离,建立了高速公路汽车行驶安全距离模型。经过对算例和规定值的比较,结果表明,该文所建立的高速公路汽车行驶安全距离模型可以根据不同的道路、天气环境给出比规定值更准确的汽车行... 通过对汽车制动过程的简化与分析,推导出了汽车制动距离,建立了高速公路汽车行驶安全距离模型。经过对算例和规定值的比较,结果表明,该文所建立的高速公路汽车行驶安全距离模型可以根据不同的道路、天气环境给出比规定值更准确的汽车行驶安全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距离模型 高速公路 汽车
下载PDF
基于横向安全距离模型的主动避障算法 被引量:7
8
作者 胡朝辉 黄顺霞 +2 位作者 杜展鹏 郭星 高鹤萱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1-587,共7页
现有的安全距离模型是基于纵向相对车速或减速度值建立的,没有考虑移动目标的横向运动特性。本文利用移动目标横穿马路的速度、相对位置,建立横向安全距离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横向安全距离模型的主动避障算法。首先,根据横向移动目标横... 现有的安全距离模型是基于纵向相对车速或减速度值建立的,没有考虑移动目标的横向运动特性。本文利用移动目标横穿马路的速度、相对位置,建立横向安全距离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横向安全距离模型的主动避障算法。首先,根据横向移动目标横穿马路的速度、相对位置和自车的制动距离建立横向安全距离模型,设计主动避障算法。接着,为计及路面条件对制动效果的影响,引入当前行驶路面估算的附着系数峰值估算最大制动减速度,约束目标避障减速度,并调整制动强度,以适应不同路况的安全避障行驶。最后,以典型横向移动目标骑行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PreScan/Simulink/CarSim联合仿真验证避障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横向安全距离模型的主动避障算法能有效避免与骑行者碰撞,提高行车的主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移动目标 横向安全距离模型 主动避障算法 附着系数峰值 主动安全
下载PDF
基于安全距离模型的车辆跟随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关志伟 丁建峰 闫光辉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6-40,共5页
针对车辆协同驾驶领域中的跟随过程,建立了安全距离控制模型,采用BP神经网络PID控制策略设计了控制器,并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将BP神经网络PID控制与传统PID控制的控制效果进行了对比,最后运用缩微环境下的智能车辆系... 针对车辆协同驾驶领域中的跟随过程,建立了安全距离控制模型,采用BP神经网络PID控制策略设计了控制器,并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将BP神经网络PID控制与传统PID控制的控制效果进行了对比,最后运用缩微环境下的智能车辆系统试验平台设计了Update算法,完成了跟随试验验证。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智能控制器减小了车间距误差,提高了控制准确性,能满足车辆安全跟随行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距离模型 BP神经网络PID控制器 缩微智能车 车间距误差
下载PDF
基于轨迹加权预测的主动避撞安全距离模型及算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三川 马啸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4-110,共7页
为有效解决现有主动避撞系统相邻前车变道切入工况下的车-车避撞问题,提高智能汽车的主动安全性,通过随预测时间变化的权重系数函数将CTRA恒角速度恒加速度运动模型和五次多项式变道轨迹模型进行加权融合,构建一种同时满足短时、长时的... 为有效解决现有主动避撞系统相邻前车变道切入工况下的车-车避撞问题,提高智能汽车的主动安全性,通过随预测时间变化的权重系数函数将CTRA恒角速度恒加速度运动模型和五次多项式变道轨迹模型进行加权融合,构建一种同时满足短时、长时的前车变道切入轨迹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邻前车变道切入工况下的主动安全距离模型,并设计了相适应的主动避撞算法。通过PreScan搭建主动避撞场景并与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相邻前车变道切入轨迹加权融合模型较2种单一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显著提高,在所建立的仿真变道工况下,短时、长时模型预测绝对偏差分别为0.09、0.18 m;所设计的安全距离模型,当两车间隔距离小于或等于最小变道安全距离、两车间隔距离大于或等于最大变道安全距离的区域内均无碰撞危险,当两车间隔距离在最小变道安全距离和最大变道安全距离之间时,相邻前车变道切入,自车与变道切入车辆有追尾侧碰危险,主动避撞算法启动并及时介入车辆速度控制,使车辆分级减速实现避撞,并保持5 m的安全跟车距离,验证了加权融合变道轨迹预测下的安全距离模型及其主动避撞算法的正确性,对智能车辆主动安全设计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辆 避撞算法 安全距离模型 轨迹预测 主动安全
下载PDF
考虑驾驶员差异性的安全距离模型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胜琴 杜鹏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9-253,261,共6页
针对传统模型中将驾驶员反应时间设为固定值、忽略驾驶员差异性这一问题进行优化,提出一种考虑驾驶员差异性的安全距离模型.选取驾驶员驾龄、驾驶风格识别系数、车速这3个因素作为特征值,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对驾驶员反应时间进行计算.基... 针对传统模型中将驾驶员反应时间设为固定值、忽略驾驶员差异性这一问题进行优化,提出一种考虑驾驶员差异性的安全距离模型.选取驾驶员驾龄、驾驶风格识别系数、车速这3个因素作为特征值,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对驾驶员反应时间进行计算.基于Honda模型建立考虑驾驶员差异性的安全距离模型,依据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hina-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 C-NCAP),选取前车制动工况对所提出的安全距离模型进行仿真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在上述工况下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适应性,安全距离模型在保证行车安全性的基础上,驾驶员反应时间能够体现不同类型驾驶员的差异性,提高了行驶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距离模型 驾驶员差异性 驾驶员反应时间 模糊控制 碰撞预警 仿真试验
下载PDF
基于路面附着系数估计的多路况安全距离模型 被引量:11
12
作者 常群 孙申鑫 +1 位作者 赵宇超 宫燃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6-53,共8页
采用UKF估计方法对路面附着系数等状态参数进行估计。首先建立包含整车模型与Dugoff轮胎模型的车辆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车辆四轮动力学模型,然后选取干沥青、湿沥青、雪地、冰面4种典型路面,通过UKF对车辆状态与路面附着系数进行... 采用UKF估计方法对路面附着系数等状态参数进行估计。首先建立包含整车模型与Dugoff轮胎模型的车辆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车辆四轮动力学模型,然后选取干沥青、湿沥青、雪地、冰面4种典型路面,通过UKF对车辆状态与路面附着系数进行估计,将估计结果与仿真的实际输出值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估计结果的精确度。此后选取合适的车辆安全距离模型,在此基础上加入对路面附着系数、坡道角等因素的考虑,提出改进后的安全距离模型,使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通过Carsim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得到在4种典型路面上车辆跟驰状态下前后车的距离与相对速度变化曲线,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动力学模型 无迹卡尔曼滤波 路面附着系数 安全距离模型
下载PDF
基于工况识别的安全距离模型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庄 朱茂桃 +1 位作者 徐晓明 杨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2期13431-13438,共8页
针对传统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安全距离模型缺乏对车辆驾驶工况变化考虑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驾驶工况识别的安全距离模型。依据城市驾驶工况特点构建了4种典型城市工况,引入人工神经网络对车辆实时驾驶工况进行识别与预测,然后以现有安全... 针对传统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安全距离模型缺乏对车辆驾驶工况变化考虑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驾驶工况识别的安全距离模型。依据城市驾驶工况特点构建了4种典型城市工况,引入人工神经网络对车辆实时驾驶工况进行识别与预测,然后以现有安全距离模型为基础,结合工况识别结果完成对该模型的优化。通过Car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基于驾驶工况识别的安全距离模型可以更好地实现与前车的速度跟随与距离控制,提高了乘坐安全性与道路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 人工神经网络 工况识别 安全距离模型
下载PDF
考虑后车不同初始状态的安全距离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清清 简晓春 +1 位作者 吴胜利 高晨莹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9-76,共8页
传统安全距离模型主要依靠车辆间运动学关系建立,且后车接收预警信号时的初始状态常被视为匀速行驶,导致模型精度不高、普适性差,影响前向碰撞预警系统可靠性。针对以上问题,考虑了后车不同初始状态,结合运动学与动力学方法综合分析车... 传统安全距离模型主要依靠车辆间运动学关系建立,且后车接收预警信号时的初始状态常被视为匀速行驶,导致模型精度不高、普适性差,影响前向碰撞预警系统可靠性。针对以上问题,考虑了后车不同初始状态,结合运动学与动力学方法综合分析车辆制动过程,进行纵向动力学建模,根据前车运动状态建立安全距离模型,通过仿真试验得出后车不同初始状态下预警安全距离的差异及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后车初始加/减速状态和初始匀速状态的预警安全距离存在差异,差异大小与后车初始加/减速度值、行驶速度有关,且前车处于制动工况时差异尤为显著,预警安全距离的差值最大可达18.69 m,相对变化率达到49.53%。考虑后车不同初始状态的安全距离模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可有效提高预警系统对车辆安全状态判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向预警系统 安全距离模型 初始状态 动力学建模
下载PDF
基于安全距离模型的车辆跟随控制与仿真 被引量:4
15
作者 丁建峰 关志伟 +1 位作者 杜峰 苏大军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24-29,33,共7页
针对车辆协同驾驶领域中的跟随系统,从车间纵向安全距离入手,在基于制动过程和巡航车状态的车间距模型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基于车辆跟随策略的安全距离控制模型。将车间纵向相对距离误差和相对速度误差作为控制系统的状态变量,并设计模... 针对车辆协同驾驶领域中的跟随系统,从车间纵向安全距离入手,在基于制动过程和巡航车状态的车间距模型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基于车辆跟随策略的安全距离控制模型。将车间纵向相对距离误差和相对速度误差作为控制系统的状态变量,并设计模糊PID控制器,通过MATLAB软件对上述安全距离模型进行模拟仿真并验证控制器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车辆跟随策略的安全距离控制模型能更有效地解决安全距离偏大的问题,同时结合模糊PID控制方法,增强了车辆跟随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跟随系统 协同驾驶 安全距离模型 模糊PID控制器
下载PDF
基于改进安全距离模型的人机协同纵向避撞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赵林峰 张丁之 +3 位作者 王慧然 陈无畏 王其东 朱茂飞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88-600,共13页
针对车辆纵向跟驰过程中的避撞问题,基于车辆运动状态和路面附着系数等因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安全距离模型。针对驾驶员和主动制动系统的协调控制问题,采用可拓决策的方法,以两车实际间距和碰撞时间为参考变量建立二维可拓集合,划分动... 针对车辆纵向跟驰过程中的避撞问题,基于车辆运动状态和路面附着系数等因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安全距离模型。针对驾驶员和主动制动系统的协调控制问题,采用可拓决策的方法,以两车实际间距和碰撞时间为参考变量建立二维可拓集合,划分动态安全边界,不同域中分别采用自由驾驶模式、协调制动模式和主动制动模式。基于避撞模型,对被选为主动制动控制器的径向基神经网络的模型进行训练,得出理想制动压力。通过软件仿真和台架硬件在环仿真,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有效避免车辆纵向碰撞,改善了制动平稳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制动 纵向跟驰 安全距离模型 动态边界 制动平稳性
下载PDF
汽车防追尾预警系统安全距离模型设计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魏王懂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6年第13期97-97,共1页
随着车联网及汽车的迅猛发展,汽车逐渐趋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本文通过车载雷达测距装置,对车辆状态进行实时测量措施,并基于一定刹车距离,在电脑计算措施下避免出现车辆追尾事故或是因为撞击静止事物产生自动车载预警系统,随后基于人自主... 随着车联网及汽车的迅猛发展,汽车逐渐趋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本文通过车载雷达测距装置,对车辆状态进行实时测量措施,并基于一定刹车距离,在电脑计算措施下避免出现车辆追尾事故或是因为撞击静止事物产生自动车载预警系统,随后基于人自主性控制或是设备的间接性辅助行为,促使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与前车或前方物体始终处于一种具备安全性的距离。因此文章首先针对性阐述汽车防追尾预警系统的设计内容,随后简单叙述汽车防追尾预警系统安全距离模型的形成,进而降低我国因车辆追尾所产生的交通安全事故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防追尾 报警系统 安全距离模型设计 探讨
下载PDF
基于安全距离模型的AEB系统仿真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守俍 《汽车实用技术》 2020年第8期35-37,共3页
随着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迅猛发展,AEB(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作为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各大厂商研究的热点。基于安全距离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AEB控制算法模型,利用CarSim搭建整车动力学模型,实现联... 随着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迅猛发展,AEB(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作为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各大厂商研究的热点。基于安全距离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AEB控制算法模型,利用CarSim搭建整车动力学模型,实现联合仿真。仿真结果显示,文章制定的控制算法能够有效实现制动,避免车辆碰撞的发生和有效减轻碰撞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B 安全距离模型 控制算法
下载PDF
汽车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的安全距离模型仿真研究
19
作者 卢中德 《科技视界》 2020年第28期97-98,共2页
文章以模糊控制理论为基础,进行不同安全距离模型的仿真研究,选取出适合文章中建立的模糊控制器的安全距离模型。
关键词 安全距离模型 模糊控制 自适应巡航 仿真研究
下载PDF
基于最小安全距离的车辆交叉换道模型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娟 曲大义 +2 位作者 万孟飞 曹俊业 刘聪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06-112,共7页
为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在常规换道基础上提出新的换道形式,即为交叉换道;基于车路协同技术,建立数学模型研究交叉换道最小安全距离,确定最小安全距离公式,并考虑通信延迟因素修正最小安全距离;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在... 为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在常规换道基础上提出新的换道形式,即为交叉换道;基于车路协同技术,建立数学模型研究交叉换道最小安全距离,确定最小安全距离公式,并考虑通信延迟因素修正最小安全距离;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界定安全区域和非安全区域.仿真结果表明在车辆换道过程中,最小安全换道距离与换道车辆的加速度、换道时间和换道车辆与周围车辆间的相对速度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交叉换道 最小安全距离模型 车路协同 通信延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