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17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0—2022年安徽省猪圆环病毒2型和3型流行情况调查
1
作者 周迎春 段倩倩 +7 位作者 王倩 王军 王维 沈艳 刘华 苗文萍 何长生 朱良强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3期1-4,共4页
为了解安徽省猪圆环病毒病(PCVAD)流行情况,2020—2022年于安徽省13个定点监测点采集950份病原学样品和650份血清学样品,采用荧光PCR方法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圆环病毒3型(PCV3)病原检测,采用间接ELISA方法进行PCV2抗体检测。结... 为了解安徽省猪圆环病毒病(PCVAD)流行情况,2020—2022年于安徽省13个定点监测点采集950份病原学样品和650份血清学样品,采用荧光PCR方法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圆环病毒3型(PCV3)病原检测,采用间接ELISA方法进行PCV2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安徽省PCV2抗体阳性率逐年升高,大型养殖场的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中、小型养殖场(P<0.05);PCV2病原阳性率呈下降趋势,PCV3呈上升趋势,且同一年份的PCV2病原阳性率均显著高于PCV3(P<0.05);屠宰场的PCV2和PCV3病原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养殖场(P<0.05);大型养殖场的PCV2和PCV3病原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小型养殖场(P<0.05)。结果表明:安徽省PCVAD防控取得一定成效,但是PCV2仍存在广泛感染,PCV3愈加流行,屠宰场和大型养殖场感染风险高。建议持续做好PCV2免疫工作,加强屠宰场的风险监测及大型养殖场的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管理,严防PCV2和PCV3在养殖和屠宰环节流通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猪圆环病毒3型 病原学 血清学 安徽省
下载PDF
流域视角下安徽省传统村落时空格局差异性研究
2
作者 张鲜鲜 何发 +4 位作者 张大鹏 杨灿灿 陈智慧 张婷 黄丹妮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32,共8页
选取安徽省内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传统村落演化差异性并探究影响传统村落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在时间维度,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传统村落差异明显。淮河流域经历“萌芽期—雏形期—... 选取安徽省内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传统村落演化差异性并探究影响传统村落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在时间维度,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传统村落差异明显。淮河流域经历“萌芽期—雏形期—形成期—饱和期—平缓期”,传统村落以农耕生活方式平稳发展。长江流域经历“萌芽期—雏形期—发展期—转变期—鼎盛期”,传统村落以经商生活方式迅速发展;(2)在空间维度,传统村落重心迁移路径均为由北向南,但空间格局特征差异性显著。淮河流域传统村落主要聚集在耕地密集的淮河北岸但聚集度较低,分布聚集度先减小后增加。长江流域传统村落显著聚集在长江南岸,分布聚集度持续增加;(3)两流域内传统村落均主要分布在低海拔、低坡度、邻水系及气候适宜的地区,不同历史时期气温和降水是影响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长江流域传统村落受高程影响程度高于淮河流域。长江流域内现存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受地均GDP和人口密度影响程度高于淮河流域内传统村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空间分析 时空演化 影响因素 地理探测器 安徽省
下载PDF
市域视角下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评价
3
作者 杨剑 赵倩雅 韩传轶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8期81-85,共5页
科学分析评价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仅能够体现该地区科研创新水平,也可以反映自身的未来发展潜力,有助于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该研究选取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14—2019年的数据,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市域范围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进行测... 科学分析评价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仅能够体现该地区科研创新水平,也可以反映自身的未来发展潜力,有助于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该研究选取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14—2019年的数据,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市域范围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进行测量分析。研究发现,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整体上效率偏低,而从市域层面上看,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并不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DEA 安徽省 地级市 BCC模型
下载PDF
安徽省规培内科医师职业精神调查研究
4
作者 余海燕 朱传波 +2 位作者 接纯纯 王伟 肖锦铖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4年第3期432-436,共5页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安徽省不同年级内科住院医师职业精神。方法:随机选取安徽省2021年9月-2023年10月期间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527名内科专业住院医师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Bonferroni多重均数法,比较三个年级间...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安徽省不同年级内科住院医师职业精神。方法:随机选取安徽省2021年9月-2023年10月期间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527名内科专业住院医师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Bonferroni多重均数法,比较三个年级间内科住院医师职业精神状况和差异。结果:各年级住院医师在“责任感、履职履责、追求卓越和尊重他人”等一级指标方面评分均在4分以上,在“利他主义”方面低于4分;2023级内科住院医师“责任感、追求卓越”高于2022级;部分二级指标在三个年级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住院医师职业精神整体尚可,但仍需改进,不同年级住院医师职业精神具体情况不同。医院可参考研究结论采取措施,促进住院医师职业精神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 不同年级 内科 住院医师 职业精神
下载PDF
城镇化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分析--基于安徽省16个地市的面板数据
5
作者 刘宗飞 齐浩然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22-126,共5页
基于安徽省2011-2019年的16个地市面板数据,构建了城镇化对区域碳排放的驱动因素模型,并实证分析了安徽省城镇化进程对区域碳排放影响效果。结果显示:(1)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化率、生产总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城镇建成区面积... 基于安徽省2011-2019年的16个地市面板数据,构建了城镇化对区域碳排放的驱动因素模型,并实证分析了安徽省城镇化进程对区域碳排放影响效果。结果显示:(1)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化率、生产总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城镇建成区面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生产总值能耗每增加1%,碳排放量分别增加0.759%、0.227%、0.363%、0.035%、0.238%、0.508%和1.47%。(2)生产总值能耗以及城镇化率是安徽省区域碳排放量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其中生产总值能耗的影响最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科技发展进度、合理推进城镇化进程、优化产业结构以及倡导低碳环保观念的四个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碳排放 安徽省 多元回归
下载PDF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安徽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6
作者 王皓洁 《普洱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1-43,共3页
制造业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安徽省制造业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已快速进入产业升级与转型的关键阶段,不断呈现出新的发展特征。然而在此视域下,安徽省制造业却面临着创新实力不强、绿... 制造业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安徽省制造业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已快速进入产业升级与转型的关键阶段,不断呈现出新的发展特征。然而在此视域下,安徽省制造业却面临着创新实力不强、绿色转型不力及协同程度不高的问题。为此,亟需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思路,探索出一条科学、合理、全面、有效的发展路径,强化制造业产业动能,切实激活安徽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 安徽省 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基于Adaboost回归算法的安徽省物流需求短期预测研究
7
作者 荀守奎 葛成丽 《河南科技》 2024年第2期27-33,共7页
【目的】物流需求预测有助于调整物流资源的分配,对促进物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取安徽省1995—2022年与物流需求相关的指标数据为原始样本数据,用货运量来表征物流需求。通过XGBoost特征选择算法筛选出6个用于预测的指标。... 【目的】物流需求预测有助于调整物流资源的分配,对促进物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取安徽省1995—2022年与物流需求相关的指标数据为原始样本数据,用货运量来表征物流需求。通过XGBoost特征选择算法筛选出6个用于预测的指标。在此基础上,使用3种方法分别构建模型,并对这些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最终,选择精度最高的Adaboost回归算法来预测安徽省短期物流需求。【结果】2023—2026年,安徽省的物流需求预测值分别为402 942.428万t、369 877.222万t、380 884.375万t、382 319.5万t。【结论】未来四年,安徽省物流的货运量呈不稳定发展态势。根据安徽省的区位优势及疫情的全面开放,安徽省物流业表现出较大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BOOST 特征选择 物流需求预测 安徽省
下载PDF
安徽省实用性村庄规划布局的若干思考
8
作者 潘爱丰 林小如 邵万 《安徽建筑》 2024年第4期3-4,10,共3页
文章以安徽省实用性村庄规划为研究对象,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基于新时期实用性村庄规划布局面临的普遍困境,提出了实用性村庄规划布局“四步法”,分别是定底图、落项目、优布局、强支撑。在布局过程中,针对实用性村庄规划布局的重难点,... 文章以安徽省实用性村庄规划为研究对象,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基于新时期实用性村庄规划布局面临的普遍困境,提出了实用性村庄规划布局“四步法”,分别是定底图、落项目、优布局、强支撑。在布局过程中,针对实用性村庄规划布局的重难点,分别对三调用地细化和基数转换、村庄分类和用地管控、居民点重构和用地保障、目标定位和特色凝练、产业发展和空间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布局和入市、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重点区域详细设计、近期建设项目(工程)谋划、留白用地弹性管控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实用性村庄规划布局的认识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 实用性村庄规划 布局 思考
下载PDF
安徽省农业生产碳排放测算及驱动因子的典型相关分析
9
作者 张乐勤 陈永卓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22-127,132,共7页
探索农业生产碳排放强度驱动因子,对制定低碳农业发展规划及目标具有重要启示意义。运用IPCC碳排放测度模型,测算了2005—2020年安徽省农业生产碳排放情况,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考察了农业生产碳排放效率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安徽省农... 探索农业生产碳排放强度驱动因子,对制定低碳农业发展规划及目标具有重要启示意义。运用IPCC碳排放测度模型,测算了2005—2020年安徽省农业生产碳排放情况,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考察了农业生产碳排放效率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安徽省农业生产碳排放由2005年的987.40万t攀升至2020年的1227.59万t,年均增长1.46%。农业生产碳排强度由2005年的1.21 t/万元下降至2020年的0.49 t/万元,年均下降5.85%;农业生产碳排放与其强度呈显著剪刀差态势,两者间夹角达33.52°。农业科技创新、农机化水平、农业生产结构与农业生产碳排放强度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652、-1.728、-0.562,均为农业生产碳排放强度下降的动力因子;规制政策、城镇化水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生产碳排放强度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085、0.619、1.232,为农业生产碳排放强度下降的制约因子。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安徽省发展低碳农业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 碳排放 驱动因子 典型相关分析 安徽省
下载PDF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合肥市市长罗云峰:“城市出卷、院校答卷、产业阅卷”
10
作者 王红茹 《中国经济周刊》 2024年第5期84-85,共2页
地处中部地区的安徽合肥,没有特别优越的地理位置,也没有丰饶的自然资源,但却成为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城市之一,并在2020年生产总值成功跻身“万亿城市俱乐部”之列。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市市长罗云峰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道... 地处中部地区的安徽合肥,没有特别优越的地理位置,也没有丰饶的自然资源,但却成为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城市之一,并在2020年生产总值成功跻身“万亿城市俱乐部”之列。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市市长罗云峰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道出了合肥实现经济高速发展的“秘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总值 云峰 安徽省合肥市 城市俱乐部 经济高速发展 自然资源 安徽合肥 人大代表
下载PDF
优化营商环境 推进高质量发展——安徽省舒城县持续优化办理建筑许可便利度
11
作者 刘会朝 汤传仓 《建筑》 2024年第1期69-69,共1页
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深入贯彻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及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工作要求,对标先进全面提升,以严实的作风、扎实的举措,持续优化办理建筑许可便利度。一是“极简审批”提效率。健全工程建设项目联办机制,实行“一... 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深入贯彻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及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工作要求,对标先进全面提升,以严实的作风、扎实的举措,持续优化办理建筑许可便利度。一是“极简审批”提效率。健全工程建设项目联办机制,实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网办理”,推进市政公用联合报装服务“一件事一次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批制度改革 工程建设项目 建筑许可 营商环境 安徽省六安市 安徽省舒城县 持续优化 市政公用
下载PDF
安徽省强对流天气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12
作者 胡晨 周方圆 +3 位作者 王静峰 韩承永 胡培芳 王胜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7,共7页
文章基于1984—2009年安徽省75个县(市)强对流天气灾害的出现次数和灾情情况等资料,以受灾人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倒塌房屋、损伤房屋、农作物受灾面积、电力倒杆、直接经济损伤、农业经济损失等9个灾情要素,通过线性组合法构建了... 文章基于1984—2009年安徽省75个县(市)强对流天气灾害的出现次数和灾情情况等资料,以受灾人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倒塌房屋、损伤房屋、农作物受灾面积、电力倒杆、直接经济损伤、农业经济损失等9个灾情要素,通过线性组合法构建了强对流天气灾害的综合灾损指数,并依据灾损指数确定了强对流灾害的危害程度,分为一般、较重、严重、特重4个等级。结果表明:1984—2009年安徽地区的强对流天气灾害的年出现次数和年灾损指数总体呈线性上升趋势,较重、严重、特重等级灾害表现出增长趋势;安徽省强对流天气灾害频发的月份是6—7月,夏季是灾害最频发的季节;皖北地区的灵璧县、砀山县、萧县是强对流天气灾害最严重的地区。该研究可为安徽省的强对流天气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 灾损指数 灾害等级 时空分布 安徽省
下载PDF
2018—2022年安徽省其他感染性腹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
13
作者 王阿鑫 肖永康 +1 位作者 龚磊 吴家兵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4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分析近年来安徽省其他感染性腹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简称其他感染性腹泻事件)的发生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8—2022年安徽省报告的其他... 目的分析近年来安徽省其他感染性腹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简称其他感染性腹泻事件)的发生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8—2022年安徽省报告的其他感染性腹泻事件相关信息,对事件分级、三间分布、传播途径等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8—2022年安徽省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事件115起,累计报告发病5822例,无死亡病例。以未分级事件为主(78起,占67.83%),其余为一般事件(37起,占32.17%)。事件发生总体呈现春季(3月)和秋冬季(10—12月)两个高峰,4个月份的累计事件数和发病数分别为71起(占61.74%)和3831例(占65.80%);不同年份的时间分布特征有所差异,其中2020年和2022年为单峰分布,2018年、2019年和2021年为双峰分布。报告事件数前3位的城市分别是黄山市(25起,占21.74%)、合肥市(18起,占15.65%)和芜湖市(12起,占10.43%),报告发病数前3位的分别是黄山市(1453例,占24.96%)、合肥市(976例,占16.76%)和宣城市(721例,占12.38%)。皖南、皖中和皖北地区的报告事件数构成比分别为53.04%、40.00%和6.96%,报告发病数构成比分别为58.47%、37.46%和4.07%。单一传播途径中多数为生活接触(84起,占90.32%),多种传播途径中均包括生活接触。主要发生场所为学校(101起,占87.83%)。病原体明确的事件103起,主要为诺如病毒(100起,占97.09%)。结论安徽省其他感染性腹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应以学校为主,应进一步加强日常监测和病原检测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降低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其他感染性腹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流行特征 安徽省
下载PDF
能耗双控转向碳双控的政策影响评估——基于安徽省动态CGE模型
14
作者 安康欣 刘米可 +1 位作者 范淑婷 王灿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95-1804,共10页
通过以安徽省为案例构建混合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分析能耗双控优化以及转向碳双控的能源经济影响.研究发现,扣除新增可再生能源显著促进能耗双控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的作用并改善经济有效性,203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达到27.9%,而GD... 通过以安徽省为案例构建混合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分析能耗双控优化以及转向碳双控的能源经济影响.研究发现,扣除新增可再生能源显著促进能耗双控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的作用并改善经济有效性,203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达到27.9%,而GDP损失降低0.2个百分点;转向碳双控政策会进一步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腾挪能源消费空间并提高经济效率,GDP损失率进一步下降0.05个百分点;控制政策会产生赢家和输家行业,转向碳双控政策将会降低输家行业产出损失,2035年行业产出的变化率在-20.6%至10.3%之间.建议坚持实施能耗双控制度优化措施并在“十五五”时期向碳双控政策过渡,匹配以前瞻性的产业布局和必要的公正转型措施来降低产业调整的不利影响,在降低短期政策调整波动的同时促进中长期“双碳”目标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耗双控 碳双控 安徽省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下载PDF
安徽省灯蛾亚科2新记录种(鳞翅目:目夜蛾科)
15
作者 潘少杰 舒玉 +2 位作者 胡降临 黄维新 方杰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笔者于2021年5月—10月和2022年7月,利用灯诱法对黄山市的灯蛾亚科昆虫进行了系统调查.通过对采集标本进行鉴定,发现了2个灯蛾亚科昆虫安徽省新记录种,分别为闽雪苔蛾(Cyana fukiensis)和波纹艳苔蛾(Asura undulose).文章简要描述了2个... 笔者于2021年5月—10月和2022年7月,利用灯诱法对黄山市的灯蛾亚科昆虫进行了系统调查.通过对采集标本进行鉴定,发现了2个灯蛾亚科昆虫安徽省新记录种,分别为闽雪苔蛾(Cyana fukiensis)和波纹艳苔蛾(Asura undulose).文章简要描述了2个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和生殖器特征,并提供了成虫的标本照片和生殖器照片,为安徽省灯蛾亚科昆虫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本底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 灯蛾亚科 新记录 安徽省
下载PDF
安徽省鸟类分布新记录—大红鹳Phoenicopterusroseus
16
作者 潘成荣 徐升 +4 位作者 钱贞兵 宋昀微 王光耀 宋向荣 李春林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04,共3页
2022年12月17日,笔者所在的调查队伍在安徽省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山村(30°19′36″N,117°01′10″E,海拔6 m)开展越冬水鸟调查时,记录到大红鹳Phoenicopterus roseus 1只.查阅相关专著与文献资料后,确定该种为安徽省鸟... 2022年12月17日,笔者所在的调查队伍在安徽省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山村(30°19′36″N,117°01′10″E,海拔6 m)开展越冬水鸟调查时,记录到大红鹳Phoenicopterus roseus 1只.查阅相关专著与文献资料后,确定该种为安徽省鸟类分布新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 新记录 大红鹳
下载PDF
安徽省碳排放时空格局演变与碳达峰路径预测——基于STIRPAT扩展模型和岭回归模型
17
作者 陆妍霏 宣蔚 赵力伟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52,173,共8页
基于双碳目标和空间耦合视角,对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进行修正并拟合碳排放模型,补充在2018—2021年中国碳核算数据库县级碳排放数据,通过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安徽省县级单元碳排放的时空变化特征。根据“因素筛选—模型构建—耦合计算... 基于双碳目标和空间耦合视角,对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进行修正并拟合碳排放模型,补充在2018—2021年中国碳核算数据库县级碳排放数据,通过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安徽省县级单元碳排放的时空变化特征。根据“因素筛选—模型构建—耦合计算—交互影响”的思路,基于拓展后的STIRPAT模型和岭回归模型,对不同发展模式下的碳排放进行预测演算,利用地理探测器揭示空间碳排放驱动因素的交互作用,为实现碳达峰提供路径依据。结果表明:(1)1997—2021年安徽省碳排放呈现波动上升再趋于平稳的趋势,在2013年后进入碳达峰前的平台期,自北向南呈由高到低分布,以主要工业城市为主形成了不同规模的高密度碳排放中心;(2)预测得到的碳排放达峰时间区间为2030—2045年,峰值范围为4.472亿t~5.558亿t;(3)基准情景下,安徽将在2040年碳达峰,绿色发展情景最早达峰且峰值最低,是对比后确定的最优碳达峰路径;(4)人口和能源结构的驱动力最强,城镇化水平和人均GDP与各种驱动因素的交互作用增强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NPP/VIIRS STIRPAT扩展模型 驱动因素 安徽省
下载PDF
安徽省极端降水演变规律及与气候因子遥相关研究
18
作者 姚蕊 杨惠琳 +2 位作者 张书亮 苑倩玉 于世芳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73,共12页
【目的】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降水事件强度和频率呈显著增加趋势,强降水引起的洪涝灾害不仅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失,还对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破坏。2020年安徽省遭受持续时间长和降雨量大的特强梅雨降水过程,造成安徽省受灾严重。【方... 【目的】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降水事件强度和频率呈显著增加趋势,强降水引起的洪涝灾害不仅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失,还对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破坏。2020年安徽省遭受持续时间长和降雨量大的特强梅雨降水过程,造成安徽省受灾严重。【方法】利用气象站点观测降水数据和ERA5再分析数据,探究安徽省极端降水时空演变特征和典型小时尺度降水过程,分析其与气候因子的遥相关关系。【结果】结果显示:1960—2020年安徽省6月和7月平均PRCPTOT变化率为9.0 mm/10 a和8.0 mm/10 a。2020年梅雨期影响范围最大的四次降水事件,累计雨量超过100 mm的气象站数占比达34%以上。相比1998年和2016年,2020年安徽省6—7月平均PRCPTOT为900.56 mm,是1960年以来最大值,是1998年和2016年的1.9倍和1.5倍;降雨强度(25.37 mm/d)为2016年的1.2倍、1998年的1.1倍,是历史均值的1.4倍。【结论】研究结果表明:(1)安徽省主汛期极端降水显著增加,且主要中心位于长江以南。极端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日数均增加。2020年强降水主要分布在长江河谷和皖南山区,降水主要发生在夜间和清晨;安徽北部地区降水更加集中,主要出现在下午,在15:00达到最大值。(2)与1998年和2016年相比,2020年安徽省降水总量、中雨以上日数和连续降水期明显增加。在降水强度相同的情况下,2020年中雨和大雨日数发生次数多,且连续降水期更长,是2020年6—7月降水量高的最主要原因。(3)安徽省6—7月极端降水指数与PDO在滞后3个月尺度上正相关性最显著,而滞后6个月尺度上极端降水指数与气候因子的正相关性不显著,SOI在滞后1个月(6个月)尺度上与极端降水指数呈正(负)相关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时空特征 气候因子 遥相关 安徽省 气候变化 降雨
下载PDF
利用GRACE卫星分析安徽省地下水储量的时空变化
19
作者 谢广阔 陶庭叶 +1 位作者 马敏 胡尚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7-372,378,共7页
文章利用重力恢复与气候实验卫星(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GRACE)时变重力场球谐系数文件,联合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GLDAS)水文模型反演安徽省2003—2016年地下水储量的时空变... 文章利用重力恢复与气候实验卫星(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GRACE)时变重力场球谐系数文件,联合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GLDAS)水文模型反演安徽省2003—2016年地下水储量的时空变化。通过奇异谱分析(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SSA)地下水时间序列,结合热带降雨测量任务(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降雨数据对地下水储量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地下水储量在2011年和2014年前后发生较大变化,在2003—2011年的变化率为0.37 cm/a,2011—2014年的下降速率为-0.2 cm/a,2014—2016年的增长速率为1.9 cm/a;进一步与降雨数据关联,发现降雨量是影响安徽省地下水储量年际变化和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因素。在空间上,安徽省呈现自东北向西南逐渐缓和的趋势,最大亏损出现在皖北地区,为-7.52 mm/a,在西南地区的最大盈余达到8.38 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 重力恢复与气候实验卫星(GRACE) 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DAS) 地下水储量 奇异谱分析(SSA)
下载PDF
安徽省城镇化效率与生态环境质量耦合协调时空演化
20
作者 解华明 佟宁宁 +3 位作者 吴钱娇 张婷 徐通 舒莹 《中国环境管理》 2024年第2期82-91,共10页
研究城镇化效率与生态环境质量耦合协调关系,有助于探寻两者之间本质联系,可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测度安徽省各地级市的城镇化效率和生态环境质量水平,并借助耦合协调度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安徽... 研究城镇化效率与生态环境质量耦合协调关系,有助于探寻两者之间本质联系,可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测度安徽省各地级市的城镇化效率和生态环境质量水平,并借助耦合协调度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安徽省城镇化效率和生态环境质量耦合协调水平以及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①2005—2020年安徽省城镇化效率均值由0.937上升至1.055,有效决策单元数量占比77.3%,空间上呈现以合肥、铜陵为中心向西北—东南方向辐射的特征;②安徽省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总体呈波动上升的发展趋势,指数均值从0.217上升至0.413,且具有“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③安徽省城镇化效率与生态环境质量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均呈现上升趋势,耦合度处于耦合阶段,协调度以中度协调类型为主,但城市间差异明显,制约了区域整体的协调发展;④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高—高和低—高集聚区集中在安徽省南部地区,低—低集聚区则分布在北部地区。为促进区域城镇化效率与生态环境质量两系统协调发展,政府未来应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策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动产业转型,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效率 生态环境质量 耦合协调度 时空演化 安徽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