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对应分析技术的煤体结构判别:以沁水盆地安泽区块为例 被引量:16
1
作者 侯月华 姚艳斌 +2 位作者 杨延辉 蔡益栋 陈杨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041-2049,共9页
准确预测煤体结构平面与纵向分布规律对煤层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安泽区块13口探井88个煤样的6种测井数据进行对应分析结果表明,由煤芯获得的不同煤体结构的样品点在对应分析获得的因子载荷图中聚类分布(对应分析划分结果... 准确预测煤体结构平面与纵向分布规律对煤层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安泽区块13口探井88个煤样的6种测井数据进行对应分析结果表明,由煤芯获得的不同煤体结构的样品点在对应分析获得的因子载荷图中聚类分布(对应分析划分结果与岩芯获得的煤体结构类型吻合度高达97.7%),可据此划分区内其他井的煤体结构类型并预测全区煤体结构分布。预测结果表明:纵向上,原生结构煤发育于煤层的顶底两端,碎粒结构煤发育于煤层中部,碎裂结构煤多发育于原生、碎粒结构煤之间;平面上,北部及南部An12井附近原生煤和碎裂结构煤发育(Ⅰ区),南部An28井与An22井附近和中南部断层F1与F2附近发育碎粒结构煤(Ⅱ区);安泽区块Ⅰ区较南部和中南部Ⅱ区储层条件相对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体结构 对应分析 测井 安泽区块
下载PDF
沁水盆地安泽区块煤层气藏水文地质特征及其控气作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徐锐 汤达祯 +3 位作者 陶树 耿昀光 崔义 魏宁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44,共9页
在我国华北地区,煤层气藏的水文地质条件与煤层气的运移、散失、保存、富集等关系密切,但过去很少有学者采取动态监测地下水特征的方式来分析其对煤层气藏的影响。为此,以山西沁水盆地安泽区块煤层气藏为研究对象,在动态监测煤层气产出... 在我国华北地区,煤层气藏的水文地质条件与煤层气的运移、散失、保存、富集等关系密切,但过去很少有学者采取动态监测地下水特征的方式来分析其对煤层气藏的影响。为此,以山西沁水盆地安泽区块煤层气藏为研究对象,在动态监测煤层气产出水离子浓度、水质水型及矿化度变化的基础上,结合该区煤层气井开发实际与地下水动力场分布特征,讨论了不同水文地质单元的产气、产水情况,并利用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了合层排采的井间干扰。最后,结合构造、煤质特征探讨了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富集与产出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①该区主力煤层为下二叠统山西组3号煤和上石炭统太原组15号煤,煤层顶底板大部分为砂岩和泥质砂岩:②煤层气产出水离子浓度和矿化度随排采时间的增加不断降低,水型以NaCl型和NaHCO_3型为主;③将该区划分为弱径流区、径流区和滞流区3个水文地质单元,其中径流区产气量最高,滞流区产气量最低,合层排采井受15号煤的干扰较大。结论认为:该区煤层气的富集主要受断层及水动力条件的控制,下一步应加大对煤层气优势富集区的开发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沁水盆地 安泽区块 煤层气 水文地质 控气作用 矿化度 微量元素 有利区预测 合层排采
下载PDF
沁水盆地安泽区块3号煤层煤体结构及其控气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熊波 张遂安 +6 位作者 李晓友 赵洋 王玫珠 胡秋嘉 刘忠 曹海霄 王潇祎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45,共6页
沁水盆地安泽区块煤层形成后经历多期构造运动,致使煤体结构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煤体结构的分布规律制约本区煤层气的开发。基于此,利用该区的测井资料,提出测井判识煤体结构的方法,将研究区单井3号煤层结构分为Ⅰ、Ⅱ、Ⅲ三种煤体结构... 沁水盆地安泽区块煤层形成后经历多期构造运动,致使煤体结构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煤体结构的分布规律制约本区煤层气的开发。基于此,利用该区的测井资料,提出测井判识煤体结构的方法,将研究区单井3号煤层结构分为Ⅰ、Ⅱ、Ⅲ三种煤体结构类型组合,对比分析3号煤层不同煤体结构煤空间展布与煤层含气量、煤层埋深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安泽地区碎裂-碎粒煤较原生结构煤、糜棱煤发育,南部碎裂-碎粒煤发育较厚,北部以糜棱煤发育相对较薄;煤层含气量随埋深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但在同等埋深条件下,煤层含气量受不同煤体结构展布的影响较大,南部碎裂-碎粒煤发育较厚煤层吸附量大,出现煤层含气量的高值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泽区块 煤体结构 煤层含气量
下载PDF
利用测井曲线定量识别安泽区块煤体结构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勇飞 曾焱 卜淘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3-111,共9页
以沁水盆地南部安泽区块山西组3号煤岩为研究对象,利用11口评价井的钻井取心和常规测井曲线资料,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对煤体结构进行了定量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宏观观察的取心破碎情况,安泽区块山西组3号煤岩煤体结构可划分为原生结... 以沁水盆地南部安泽区块山西组3号煤岩为研究对象,利用11口评价井的钻井取心和常规测井曲线资料,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对煤体结构进行了定量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宏观观察的取心破碎情况,安泽区块山西组3号煤岩煤体结构可划分为原生结构煤、碎裂结构煤、碎粒结构煤和糜棱结构煤四类;随着破碎程度的增强主要表现为自然伽马、声波时差、补偿中子和井径的增大,密度和深电阻率降低;不同煤体结构测井曲线数值存在大量重叠,利用测井曲线识别煤体结构具有多解性;选取自然伽马、补偿中子、井径、声波时差、密度和深电阻率6条测井曲线,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实现了基于常规测井曲线和BP神经网络的煤体结构定量识别.该方法可有效提高煤体结构识别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体结构 测井曲线 BP神经网络 定量识别 安泽区块
原文传递
安泽区块煤储层孔裂隙特征及水敏效应损害机理 被引量:7
5
作者 耿昀光 汤达祯 +2 位作者 许浩 陶树 李松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5-180,共6页
针对水敏效应会引起煤储层渗透率伤害,造成储层渗透率降低,从而影响煤层气井产量的问题,研究了沁水盆地南部安泽区块煤储层物性特征、水敏感性损害程度以及该区煤储层水敏损害机理,对安泽区块山西组3号煤层煤样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显... 针对水敏效应会引起煤储层渗透率伤害,造成储层渗透率降低,从而影响煤层气井产量的问题,研究了沁水盆地南部安泽区块煤储层物性特征、水敏感性损害程度以及该区煤储层水敏损害机理,对安泽区块山西组3号煤层煤样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显微组分和矿物测定以及水敏感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安泽区块3号煤样品水敏损害率为29.92%~54.03%,平均43.53%,水敏损害程度介于弱敏感到中等偏强之间;水敏损害率与黏土矿物含量、液体流速呈正相关关系,与煤岩渗透率呈负相关关系;煤储层水敏效应存在2种损害机制,一是黏土矿物水化膨胀而引起的静态渗透率降低机制,二是由黏土矿物颗粒分散运移而造成的动态渗透率降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泽区块 煤储层 水敏感性 黏土矿物 渗透率
下载PDF
沁水盆地安泽区块煤储层含气性特征及其构造控制 被引量:2
6
作者 钟雨彤 刘大锰 +2 位作者 姚艳斌 蔡益栋 侯月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42-352,共11页
基于安泽地区的二维地震资料、测井数据和完井数据,分析了该地区煤储层含气性特征及构造对含气量的影响,分别从剥蚀量、上覆有效地层厚度、断层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泽地区经历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三个时期构造运动,总... 基于安泽地区的二维地震资料、测井数据和完井数据,分析了该地区煤储层含气性特征及构造对含气量的影响,分别从剥蚀量、上覆有效地层厚度、断层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泽地区经历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三个时期构造运动,总剥蚀量为2 200~3 300m。安泽地区剥蚀量西部小、保存条件较好,对应含气量较高。剥蚀量东部大、保存条件较差,对应含气量较低。在构造影响较弱区,煤层含气量随上覆有效地层厚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断层的控制范围在500m,距离断层500m以内的地区含气量低于距离断层超过500m的地区。同一条断层下降盘较上升盘有更好的封盖能力,含气量相对高。安泽地区的断层构造样式中地堑、掀斜断块和逆断层是较好的储气环境,而地垒不利于煤层气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含气量 断层 安泽区块
下载PDF
沁水盆地安泽地区煤层气富集主控地质因素 被引量:6
7
作者 侯月华 姚艳斌 +3 位作者 钟林华 陈龙伟 陈杨 黄赛鹏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65,71,共7页
通过对沁水盆地安泽区块煤层气地质条件和储层条件的深入分析,探讨了该区煤层气的富集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煤的岩石学特征、构造、顶底板岩性是影响煤层气富集的主要因素。总体上,安泽区块煤储层含气量受煤阶影响,表现为:煤... 通过对沁水盆地安泽区块煤层气地质条件和储层条件的深入分析,探讨了该区煤层气的富集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煤的岩石学特征、构造、顶底板岩性是影响煤层气富集的主要因素。总体上,安泽区块煤储层含气量受煤阶影响,表现为:煤的变质程度越高,吸附能力整体增强,含气量增大。局部区域,煤层气含量受煤层埋深、断层、褶皱及煤层顶底板岩性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在构造平缓带,煤层气含量随埋深增大而增大;在构造活动带,正断层上升盘含气量明显低于下降盘含气量,断层对煤层气的逸散作用明显。此外,泥岩顶底板封盖较砂岩顶底板封盖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富集 煤阶 断层 褶皱 顶底板岩性 安泽区块
下载PDF
TOUGH-FLAC^(3D)热流固耦合模拟煤储层水力压裂过程 被引量:6
8
作者 袁学浩 姚艳斌 +2 位作者 甘泉 刘大锰 周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1-619,共9页
以沁水盆地南部安泽区块煤层气储层为例,将TOUGH与FLAC3D搭接耦合来设计模拟,以实现对煤储层水力压裂热-流-固耦合的分析,进而获得在多场控制下的裂缝扩展与穿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水力裂缝沿着先存裂缝方向扩展更容易发生于二者以较... 以沁水盆地南部安泽区块煤层气储层为例,将TOUGH与FLAC3D搭接耦合来设计模拟,以实现对煤储层水力压裂热-流-固耦合的分析,进而获得在多场控制下的裂缝扩展与穿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水力裂缝沿着先存裂缝方向扩展更容易发生于二者以较小逼近角相交时。当逼近角较大时,水力裂缝会沿着最大主应力方向扩展。在垂向平面上,由于煤岩与顶底板岩石力学性质差异显著且煤层微裂隙发育,压力在煤层当中传播速度快于在顶底板中,导致在煤层中靠近顶底板的交界面处,形成两个相对高压区域。同时埋深较深的煤层由于原地应力较大,相比于浅层煤层,更易发生塑性变形。深部煤层由于压裂液滤失系数较小且垂向应力较大造成的流压积累,是顶底板被压穿的主要原因。煤样物理实验和压裂曲线分析的结果验证了此次模拟结论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场耦合 数值模拟 水力压裂 煤层气 安泽区块 沁水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