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代科举激烈竞争下士子群体的心理慰藉——从东京开封府二相公庙祈梦故事谈起
1
作者 王凯 辛志英 杜伟娜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9-13,共5页
宋代科举大兴,参考人数急剧增加,但录取名额却没有大幅增长,科场竞争愈发激烈,绝大多数考生最终名落孙山。残酷的选拔淘汰机制给士子群体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很多人纷纷求神祈梦,期望神灵预言自己的科场结果,都城东京开封府二相公庙... 宋代科举大兴,参考人数急剧增加,但录取名额却没有大幅增长,科场竞争愈发激烈,绝大多数考生最终名落孙山。残酷的选拔淘汰机制给士子群体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很多人纷纷求神祈梦,期望神灵预言自己的科场结果,都城东京开封府二相公庙祈梦轶事由此应运而生。祈梦行为给精神紧张的士人带来些许的心理安慰,真实地反映了士子对命运难以把握而不得不委之于神巫的心态,亦不乏有志之士希冀借助外力祈求科场好运,以行善积德等方式来增加自己金榜题名的机会,客观上对宋代社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科举 士子群体 二相公庙 心理安慰 行善积德
下载PDF
宋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希娟 景利国 《炎黄地理》 2023年第2期25-27,共3页
科举制创立于隋朝,在唐、宋两代得到发展,并在明清两代得到继承与发扬。宋代科举制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制度日趋完善,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史上发挥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现将从宋代科举制发展的背景出发,阐述宋代科举制... 科举制创立于隋朝,在唐、宋两代得到发展,并在明清两代得到继承与发扬。宋代科举制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制度日趋完善,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史上发挥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现将从宋代科举制发展的背景出发,阐述宋代科举制的主要种类及内容,分析探讨宋代科举制度的特点,使读者在了解历史的同时,对高考改革及人才选拔多一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 人才选拔 继承与发扬 宋代科举 发展及特点 承前启后 古代科举制度 明清两代
下载PDF
宋代科举辞赋论略 被引量:2
3
作者 诸葛忆兵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87-94,共8页
宋代科举辞赋分为考场内外两大类。宋代科场考试辞赋保留至今的极少,主要原因是此类作品千篇一律、乏善可陈,作者及他人都不够重视,随时流失。考场辞赋主要内容是"颂圣",唯遣词造句必求古雅厚重,多用典故。考生政治品性也有... 宋代科举辞赋分为考场内外两大类。宋代科场考试辞赋保留至今的极少,主要原因是此类作品千篇一律、乏善可陈,作者及他人都不够重视,随时流失。考场辞赋主要内容是"颂圣",唯遣词造句必求古雅厚重,多用典故。考生政治品性也有偶尔流露,所秉承的是辞赋"劝百讽一"的创作传统。宋人通过任何一级考试都有谢启与贺启,这类往返信件之文体都是程式化的骈赋。谢启乃考生通过考试之后所作,虽然以应酬为主,但是,能文者或于骈偶之中叙述种种事实,表达种种观点,如对科举制度的评价、对自我家世的追述等,其内容与情感远远比科场律赋丰富多彩。上述两大类辞赋之外,苏轼《复改科赋》独树一帜,苏轼关于诗赋考试更易于选拔人才的观点,贯穿全赋。宋人辞赋创作中,讨论科举制度变革者仅此一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科举 辞赋 单一 程式化 科举制度
下载PDF
宋代科举与理学——兼论理学对科场时文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祝尚书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7-184,共8页
理学在南宋初开始介入科举考试,但后来备受秦桧的压制,到孝宗时才得到较大发展,而在“庆元党禁”中又遭到沉重的打击,一些人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宁宗后期,特别是大倡理学的宋理宗时代,理学经过了一个半世纪的曲折发展,终于登上了统... 理学在南宋初开始介入科举考试,但后来备受秦桧的压制,到孝宗时才得到较大发展,而在“庆元党禁”中又遭到沉重的打击,一些人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宁宗后期,特别是大倡理学的宋理宗时代,理学经过了一个半世纪的曲折发展,终于登上了统治阶级官方学术的宝座,并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全面影响到时文写作和文学创作,并下启元、明两代。宋代科举考试中理学地位和影响的起伏消长,说明科举与官僚政治及学术思想领域的斗争,关系十分密切,它们之间始终是连带互动的;而代表封建社会后期学术发展方向的理学,迟早要占领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科举 理学 科场时文 文学创作
下载PDF
宋代科举“抑势家,拔寒士”政策考论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兵 《中国考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3-94,共12页
宋代并非科举面前人人平等。出于更新人才观念、维持政权稳定、维护皇权专制和促进社会流动的目的,宋廷采取抑制势家子弟、扶持寒士的政策。宋廷一方面在科举外向寒士提供物质支持,在科举考试过程中有意倾斜,以提升寒士的录取率;另一方... 宋代并非科举面前人人平等。出于更新人才观念、维持政权稳定、维护皇权专制和促进社会流动的目的,宋廷采取抑制势家子弟、扶持寒士的政策。宋廷一方面在科举外向寒士提供物质支持,在科举考试过程中有意倾斜,以提升寒士的录取率;另一方面在科举中对势家子弟有意限制和打压,降低其考中进士的概率。受政治腐败、政治局势和权相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北宋中后期在科举中逐步减少了对势家子弟的限制。两宋之所以出现大量出自低层官员与平民家庭的文科状元,且比例不断提高,是宋廷采取"抑势家、拔寒士"的政治措施的结果。与状元相反,两宋进士出身于官员的比例却在不断提升,导致科举带来的社会流动程度不断降低和状元为平民子弟的比例却不断升高的矛盾现象。总体而言,宋代"抑势家,拔寒士"的政治措施降低了经济因素在科举中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科举 科举制度 科举文化 科举 考试文化
下载PDF
宋代科举视野下家训诗文的双重性
6
作者 林阳华 《三明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6-20,共5页
宋代家训诗文展示了文学家和理学家在教育子弟读书治学作文时对科举的妥协性和超越性。文学家一方面不得不指导子弟为科考写好时文,并做有针对性的训练。另一方面,也培养他们传统的文学创作能力,以绍承家学。理学家不仅批判,而且接受科... 宋代家训诗文展示了文学家和理学家在教育子弟读书治学作文时对科举的妥协性和超越性。文学家一方面不得不指导子弟为科考写好时文,并做有针对性的训练。另一方面,也培养他们传统的文学创作能力,以绍承家学。理学家不仅批判,而且接受科举制度。虽然对科举的弊端甚为了解,对科举造成士子不学无术的困境深有体会,但他们亦不免参与科举。然而恪守道德心性之学的理学家,并没有为科举而止步,那些学术功底较为深厚、对理学较为看重者,亦能超出科举的窠穴,至少他们认为科举与治学是不矛盾的,并以此教育子弟。宋代科举视域下的家训诗文的双重特性,是宋代崇文抑武政策、家族制度转变等的重要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科举 家训诗文 崇文抑武 家族制度
下载PDF
宋代科举社会的形成——以明州庆元府为例 被引量:11
7
作者 近藤一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24,共10页
对南宋科举及第者进行区域分析,可以分为及第者数递减型、及第者数维持不变型和及第者数递增型三种类型,后者以浙东明州庆元府为代表。通过对南宋末期两名庆元府出身的科举官僚王应麟与黄震作个案考察,可以发现,在南宋后半期,庆元府经... 对南宋科举及第者进行区域分析,可以分为及第者数递减型、及第者数维持不变型和及第者数递增型三种类型,后者以浙东明州庆元府为代表。通过对南宋末期两名庆元府出身的科举官僚王应麟与黄震作个案考察,可以发现,在南宋后半期,庆元府经历了历史上少有的思想转化为学术的时期,地域学术和科举已经一体化,思想活动与应试学问和谐共存。这是庆元府及第者数递增模式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地域社会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科举社会 明州庆元府 王应麟 黄震 地域学术
下载PDF
论宋代科举制对高校扩招的启示
8
作者 卢艳 陈恩伦 《教育与考试》 2011年第3期61-63,共3页
宋代科举取士的规模空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朝廷对文官人才的需求,激发了士人读书向上的热情,促进了宋朝科技文化的繁荣,但是对国家和知识分子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当今的高校扩招,与宋代扩大科举取士虽已事隔几百年,但... 宋代科举取士的规模空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朝廷对文官人才的需求,激发了士人读书向上的热情,促进了宋朝科技文化的繁荣,但是对国家和知识分子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当今的高校扩招,与宋代扩大科举取士虽已事隔几百年,但也存在相似之处。分析宋代科举取士的影响,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高校扩招,解决高校扩招中出现的一系列难题不无启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科举 高校扩招 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下载PDF
宋代科举解额制度的政治及社会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弘祺 《教育与考试》 2017年第2期32-44,共13页
唐代的门第社会在中唐以后已经凌夷,许多人在迁离本籍之后,一般也就以新住地为籍贯。这种情形反映了传统世族衰落以及其影响力减小萎缩的情形。五代时,科举的重要性仍未明显,社会为军阀武人或巨商所控制。这个情形在北宋初年仍然如此,... 唐代的门第社会在中唐以后已经凌夷,许多人在迁离本籍之后,一般也就以新住地为籍贯。这种情形反映了传统世族衰落以及其影响力减小萎缩的情形。五代时,科举的重要性仍未明显,社会为军阀武人或巨商所控制。这个情形在北宋初年仍然如此,因此宋朝科举制度之兴起及特色必须从这个角度去了解。宋初诸帝提拔寒畯,目的即在于压抑武人或经商致富的新贵。宋代科举制度中一个重要的发展就是解额的办法。政府设计的解额办法若从绝对公正、公平的立场来看,并不合理。这是因为政府考虑地缘政治的需要,要使地方政治实力得能平均分配。政府必须设法维持每一个地域都能多多少少有人由科举出官,或至少有人能当上得解的"举人"。他们可以在中央代表该地区的利益。解额仅限于第一级的州县考试(解试),因此对于最后的考试结果没有直接的影响。换言之,只有举人的数目是按照各地区的解额来分配的。这种情形就因此在宋代还不会产生太大的争执,因为宋代的"举人"地位还很低,没有太多的权利。但久而久之,举人的重要性逐渐升高,于是地方政府就会积极争取有更多的解额。本文也注意到宋政府在分配解额时的一个现象,它通常是让比较贫穷、落后的地区享受较为宽裕的解额比例。就是说,这些地方的考生比较容易通过乡试(地方州县试)。这一点也充分证明解额制度带有浓厚的地缘政治的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科举 解额 世族 举人 公正与公平
下载PDF
宋代科举取士的阶层分析——基于布迪厄的资本理论视角
10
作者 潘玲霞 彭虹斌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年第5期47-51,共5页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官员选拔制度,肇基于隋而废于清末,历时一千三百多年。其中,宋代是科举制度趋于完备的时期,先后实行了锁院、别头试、誊录与封弥等详密的科考管理制度,为应举士人提供较为公平的考试氛围。此外,宋代科举取士...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官员选拔制度,肇基于隋而废于清末,历时一千三百多年。其中,宋代是科举制度趋于完备的时期,先后实行了锁院、别头试、誊录与封弥等详密的科考管理制度,为应举士人提供较为公平的考试氛围。此外,宋代科举取士的人数之多也是前所未有的,这些都极大地刺激了寒素士子的读书欲望。然而,徇私舞弊、宗室应举及恩荫补官等又在一定程度上阻塞着寒素士子的上升流动之路。因此,笔者拟以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资本理论为视角,从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及社会资本三个方面对宋代不同阶层的学子所拥有的教育资源进行分析,以审视宋代科举考试的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科举 资本理论 上升流动 阶层差距
下载PDF
力量的角逐:宋代科举怀挟论述
11
作者 游君彦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77-82,128,共6页
怀挟作为宋代科场最为严重的弊端之一,大肆横行于两宋场屋。宋朝为了保证科考的公正,实施了一系列的革弊措施,怀挟舞弊与革弊变成了一场"永无休止"的战争。但是它并非仅仅是举子和朝廷之间的"争斗",还存在着巡铺、... 怀挟作为宋代科场最为严重的弊端之一,大肆横行于两宋场屋。宋朝为了保证科考的公正,实施了一系列的革弊措施,怀挟舞弊与革弊变成了一场"永无休止"的战争。但是它并非仅仅是举子和朝廷之间的"争斗",还存在着巡铺、书坊等力量的参与和作用,四者之间的相互角逐使得这场革弊斗争更加"旷日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科举 怀挟 巡铺官 书坊
下载PDF
宋代科举视域下吴处厚的赋学成就述论
12
作者 王彬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69-76,共8页
北宋文人吴处厚的赋学成就主要表现在律体赋学方面,而律赋是宋代的科举文体,因此可将其赋学成就放在宋代科举视域下予以观照。在人们的一般认识中,吴处厚主要有两种身份:一是《青箱杂记》的作者,二是"车盖亭诗案"的发动者。... 北宋文人吴处厚的赋学成就主要表现在律体赋学方面,而律赋是宋代的科举文体,因此可将其赋学成就放在宋代科举视域下予以观照。在人们的一般认识中,吴处厚主要有两种身份:一是《青箱杂记》的作者,二是"车盖亭诗案"的发动者。实际上,吴处厚还是宋代比较著名的律赋作家,南宋学者王铚将其列为宋代律赋繁荣时期的代表人物。吴处厚也有比较丰富的赋学著述,他的《赋评》《三元衡鉴》在宋代都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此外,《青箱杂记》中的赋学记述亦有较高的文学文献价值。吴处厚的赋学思想与他在北宋诗赋、经义之争中的立场密切相关,他主张律赋可以"见人之志",其实是在鼓吹科场"用赋取人"的有效性,是支持和维护宋代的诗赋取士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科举 吴处厚 赋学 律赋
下载PDF
宋代科举文化与童蒙读物的交互影响
13
作者 李佩雯 《今古文创》 2021年第39期47-48,73,共3页
对于科举而言,或是对于童蒙读物来说,宋代都是绕不开的繁盛的朝代。宋代科举改革之后,重文轻武,举经义,从思想上巩固和加强了中央皇权的地位;童蒙读物发展至宋代,不仅在数量上、类型上,还在质量上达到了高峰。文章认为二者是交互影响的... 对于科举而言,或是对于童蒙读物来说,宋代都是绕不开的繁盛的朝代。宋代科举改革之后,重文轻武,举经义,从思想上巩固和加强了中央皇权的地位;童蒙读物发展至宋代,不仅在数量上、类型上,还在质量上达到了高峰。文章认为二者是交互影响的关系,宋代科举制对童蒙读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童蒙读物的编撰、创作及传播上,其中,传播主要涉及教育,指的是私塾的传播。而童蒙读物对科举制度也有反哺的影响,如顺应、巩固和加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科举 宋代童蒙读物 编创 传播 顺应
下载PDF
宋代的科举考试立法——敕、令、格、式
14
作者 龚延明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6期52-69,共18页
宋代科举取士重立法。《贡举条制》是科举考试法的总称,其下又有敕、令、格、式等细化管理。科举条制从宋初沿唐制,至真宗朝始制订本朝《科举条制》,由疏而密。科举条制历经仁宗《庆历贡举条制》,神宗《熙宁科举条制》,哲宗朝元祐、元... 宋代科举取士重立法。《贡举条制》是科举考试法的总称,其下又有敕、令、格、式等细化管理。科举条制从宋初沿唐制,至真宗朝始制订本朝《科举条制》,由疏而密。科举条制历经仁宗《庆历贡举条制》,神宗《熙宁科举条制》,哲宗朝元祐、元符条制修订的反复,徽宗朝《政和新修贡士敕令格式》,南宋《绍兴重修贡士敕令格式》的五次改革。宋代仅存的丁度《贡举条式》反映了科举条制在实践中的不断变化。两宋科举敕、令、格、式的延续修订,反映出宋代朝廷重视建立科举考试法,目的在于公正、公平科举考试取士。这种追求与努力也是宋代科举制能延续至元、明、清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科举 考试法 敕令格式 《贡举条式》
下载PDF
苏轼、王安石与宋代科举
15
作者 杨林柯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4年第5期56-57,共2页
我们都知道,科举制创立于隋朝,考试内容以及考试形式,历朝历代都有变化和调整。至于八股文,到明代才出现。宋代时,,科举考试的题目丰富多样,但还没有八股文。可以说,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面推行科举取士的王朝,也是科举制度得以完... 我们都知道,科举制创立于隋朝,考试内容以及考试形式,历朝历代都有变化和调整。至于八股文,到明代才出现。宋代时,,科举考试的题目丰富多样,但还没有八股文。可以说,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面推行科举取士的王朝,也是科举制度得以完善的时期。唐代虽有科举,但每次发榜录取人数极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股文 科举取士 录取人数 科举考试 科举制度 王安石 苏轼 宋代科举
原文传递
“千人竞渡”的宋代科举
16
作者 王瑞来 《书摘》 2023年第10期4-6,共3页
北宋开国,承袭隋唐,实行科举取士。不过,在太祖朝,由于取士的人数过少,科举还不能成为官僚的主要生产源。仁宗朝李淑就说过:“皇朝开宝以前,岁取士不过三十人,经学不过五十人。”这个数字与唐代科举每场取士人数相差无几。至太宗朝,伴... 北宋开国,承袭隋唐,实行科举取士。不过,在太祖朝,由于取士的人数过少,科举还不能成为官僚的主要生产源。仁宗朝李淑就说过:“皇朝开宝以前,岁取士不过三十人,经学不过五十人。”这个数字与唐代科举每场取士人数相差无几。至太宗朝,伴随着宋朝江淮川广统一的完成,基于呕需各级管理人才的现实状况,宋朝政府扩大了科举取士的规模。其中的深层原因是,重文抑武的战略转变及笼络士人的政治策略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取士 唐代科举 重文抑武 政治策略 战略转变 仁宗朝 宋代科举
原文传递
宋代科举之“期集”活动 被引量:1
17
作者 诸葛忆兵 《文史知识》 2020年第7期68-73,共6页
期集,即约定时间聚集,原来指各种聚会活动。唐代新科进士的"期集",指赴固定地点"期集所"举办宴席等联谊活动。《新唐书》卷四四载:"举人既及第,缀行通名,诣主司第谢……乃赴期集。"《唐摭言》卷三有详尽... 期集,即约定时间聚集,原来指各种聚会活动。唐代新科进士的"期集",指赴固定地点"期集所"举办宴席等联谊活动。《新唐书》卷四四载:"举人既及第,缀行通名,诣主司第谢……乃赴期集。"《唐摭言》卷三有详尽记载:大凡谢后便往期集院,院内供帐宴馔,甲于辇毂。其日,状元与同年相见后,便请一人为录事,其馀主宴、主酒、主乐、探花、主茶之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唐书》 《唐摭言》 联谊活动 约定时间 宋代科举
原文传递
宋代科举社会的乡村形态
18
作者 马利清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0年第1期218-218,共1页
亿田刘氏是唐末五代动荡环境下因官留居吉州的中下级官员在当地乡村发展成为中小地主的代表。这些从社会中下层平民家族中走出的科举及第者,乘着士人地位在五代时期的短暂下降及宋初的迅速提升,以及宋代科举录取人数增加的时风,跻身于... 亿田刘氏是唐末五代动荡环境下因官留居吉州的中下级官员在当地乡村发展成为中小地主的代表。这些从社会中下层平民家族中走出的科举及第者,乘着士人地位在五代时期的短暂下降及宋初的迅速提升,以及宋代科举录取人数增加的时风,跻身于知识精英阶层,并集中呈现出中国历史的新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录取人数 唐末五代 精英阶层 社会中下层 五代时期 宋代科举 时风
原文传递
科举考试制度下的宋代房屋租赁业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晓珏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6-139,共4页
有宋一代,右文崇儒,科举制度是宋代社会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这造成了在京外省考生长期大规模的滞留,为京师的房屋租赁业提供了长期而稳定的客源。而考生个体需求的不同又造就了租赁形式的不同:从主体构成上看,可分为单独租赁、与人合租... 有宋一代,右文崇儒,科举制度是宋代社会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这造成了在京外省考生长期大规模的滞留,为京师的房屋租赁业提供了长期而稳定的客源。而考生个体需求的不同又造就了租赁形式的不同:从主体构成上看,可分为单独租赁、与人合租;从租赁时间上看,又可分为短期租赁与长期租赁。科举人口对京师房屋租赁业影响甚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科举 京师 房屋租赁 冒籍
下载PDF
宋代科举与历史教育 被引量:1
20
作者 段聪敏 徐赐成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0年第10期22-24,共3页
宋代是我国古代历史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善,对宋代历史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宋代科举考试的内容注重对历史知识的考查,推动了学校历史教育的发展,为统治者治国理政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与经验,促进了宋代史学的... 宋代是我国古代历史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善,对宋代历史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宋代科举考试的内容注重对历史知识的考查,推动了学校历史教育的发展,为统治者治国理政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与经验,促进了宋代史学的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科举 宋代史学 治国理政 学校历史教育 科举制度 教育的发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