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9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产后慢性完全性子宫内翻的诊断及治疗
1
作者 林志明 齐琦 +2 位作者 张静 王敏 许飞雪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产后慢性完全性子宫内翻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产后3个月发生慢性完全性子宫内翻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因“产后3个月间断性阴道出血16 d”就诊于我院,患者于入院前16天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出血... 目的探讨产后慢性完全性子宫内翻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产后3个月发生慢性完全性子宫内翻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因“产后3个月间断性阴道出血16 d”就诊于我院,患者于入院前16天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出血症状,伴下腹隐痛,3 d后出血量减少,淋漓不尽,于入院前3 d出现乏力、头晕、视物模糊等贫血症状。入院后妇科检查可见阴道内8×6 cm形态规则的囊实性肿物,肿物根部位于宫颈管内,子宫增大。妇科超声检查结果可见子宫内膜厚约23 mm,宫颈部可见85×71×63mm与子宫内膜界限不清的中高回声区,内可见血流信号;阴道镜检查可见宫颈内血块及大量坏死组织;全腹CT检查可见宫腔内混杂密度占位并异常强化、宫腔及盆腔少量积液;MRI检查可见子宫双角形改变,宫腔内混杂信号占位,血运丰富,与子宫纵隔分界不清。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患者行手术治疗,术中可见子宫增大、双侧附件解剖位置改变、双侧输卵管增粗、子宫底凹陷、部分输卵管牵拉进子宫凹陷处,切除子宫可见子宫底完全内翻后脱出至阴道内,明确诊断为产后慢性完全性子宫内翻,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切除术+腹腔引流术,术后予抗感染治疗,患者预后良好。结论产后慢性完全性子宫内翻临床表现不典型,多表现为产后4周出现阴道出血和阴道肿物,临床症状结合盆腔核磁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此类患者诊断,术中探查发现宫低内陷可确诊,此类患者重在早期发现并治疗急性或亚急性子宫内翻患者,首选手法复位,失败者可选择手术复位,复位后预防复发,必要时切除子宫抢救患者生命。是否保留子宫要根据病情、出血量、并发症状和生育要求等拟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并发症 子宫内翻 完全性子宫内翻 慢性子宫内翻 慢性完全性子宫内翻
下载PDF
莫西沙星致不完全性肠梗阻1例
2
作者 张丽 何忠芳 +2 位作者 郭小冬 钟可昕 关志兵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3-825,共3页
1 病例介绍患者,女,56岁,身高164 cm,体质量60 kg,因呼吸道感染口服莫西沙星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规格:每片0.4 g,批号:BJ58808)0.4 g,qd,服药2 d后出现间断性上腹部胀痛不适,与进食无明确关系,患者未予重视,在随后服药7 d中不适逐... 1 病例介绍患者,女,56岁,身高164 cm,体质量60 kg,因呼吸道感染口服莫西沙星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规格:每片0.4 g,批号:BJ58808)0.4 g,qd,服药2 d后出现间断性上腹部胀痛不适,与进食无明确关系,患者未予重视,在随后服药7 d中不适逐渐加重,出现胃胀、打嗝、恶心,未呕吐,腹胀严重,腹痛,排便、排气减少,不能喝水、进食,为防止缺钾饮用橘子水。随即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西沙星 肠梗阻 完全性 药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红茶菌发酵液对大鼠不完全性肠梗阻模型保护作用的研究
3
作者 霍星宇 冯巧巧 +4 位作者 蓝雅琪 张春蓉 孙梦英 杨拯 曾俊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48-252,共5页
目的 探究红茶菌发酵液对不完全性肠梗阻大鼠回肠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高浓度红茶菌发酵液组、中浓度红茶菌发酵液组和低浓度红茶菌发酵液组5组,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无菌引流... 目的 探究红茶菌发酵液对不完全性肠梗阻大鼠回肠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高浓度红茶菌发酵液组、中浓度红茶菌发酵液组和低浓度红茶菌发酵液组5组,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无菌引流管套环法制备不完全性肠梗阻模型,高、中、低浓度红茶菌发酵液组分别灌胃54.0%、27.0%、13.5%浓度的红茶菌发酵液,给药剂量均为1 mL/(100 g·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用同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连续灌胃4 d。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大鼠回盲部黏膜形态学改变;检测大鼠血浆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中IL-6、IL-1α、IL-18、MDA含量水平明显升高,SOD活性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浓度红茶菌发酵液组大鼠血浆IL-6、IL-1α、IL-18、MDA含量水平均不同程度降低(P<0.05),SOD活性水平则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结论 红茶菌发酵液可改善不完全性肠梗阻模型大鼠肠道受损情况,下调大鼠血浆中IL-1α、IL-18、IL-6和MDA的含量,并提高SOD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肠梗阻 红茶菌 肠道黏膜损伤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中期妊娠合并完全性葡萄胎继发远处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张倩 汪洞宇 +4 位作者 涂倩茜 王楠 冯同富 冯春 吴莺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中期妊娠合并完全性葡萄胎(CHMCF)继发远处转移病例的临床特征和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例CHMCF患者的诊治经过及随访情况,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诊治策略。结果本例患者因先兆流产收入院保胎治... 目的探讨中期妊娠合并完全性葡萄胎(CHMCF)继发远处转移病例的临床特征和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例CHMCF患者的诊治经过及随访情况,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诊治策略。结果本例患者因先兆流产收入院保胎治疗,彩超提示宫腔内除正常胎儿胎盘组织外另有一蜂窝样无回声区;行药物引产术,术后确诊CHMCF;随访期间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不佳,肺部出现微小转移灶,予以一周期甲氨蝶呤化疗后降至阴性,随访半年余未复发。结论CHMCF是一种高风险妊娠,超声结合血β-HCG的动态监测对CHMCF的早期识别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完善的遗传学筛查对其临床处置和预后具有指导意义。在临床处理上,应结合产前母体并发症有无、血β-HCG增长趋势及患者对继续妊娠风险的承受力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此外,终止妊娠后的密切随访对于优化母胎结局亦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妊娠 完全性葡萄胎 共存胎儿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下载PDF
基于CBCT与3D打印技术对完全性骨埋伏阻生牙患者术后VAS评分、并发症、邻牙功能恢复的影响
5
作者 刘杰 邵贝贝 +1 位作者 王伟涛 魏鹏飞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663-668,共6页
目的 探讨基于锥形束CT (CBCT)与3D打印技术对完全性骨埋伏阻生牙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和邻牙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洛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0例完全性骨埋伏阻生牙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 目的 探讨基于锥形束CT (CBCT)与3D打印技术对完全性骨埋伏阻生牙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和邻牙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洛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0例完全性骨埋伏阻生牙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1:1配对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术前对照组患者经CBCT数据进行3D可视化处理,通过3D可视化模型制定手术方案;观察组患者应用CBCT与3D打印技术,获取实体模型进行术前评估、制定手术计划。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牙窝完整性、邻牙松动度;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VAS评分、肿胀程度、张口受限度、牙齿功能、术中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随访至术后1个月,评估两组患者的软组织美学效果[红色美学评分(PES)]、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RQOL)]。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6.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Ⅲ级占比、邻牙松动度Ⅲ级占比分别为6.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31%、6.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牙窝完整性分别为(27.82±4.58) min、(2.87±0.42)级,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1.04±5.43) min、(3.66±0.24)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7 d,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5.22±0.62)分、(3.56±0.78)分、(2.26±0.7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3±0.64)分、(4.86±0.75)分、(3.41±0.9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7 d,观察组患者肿胀程度分别为(3.72±1.14) mm、(2.61±0.73) mm、(1.73±0.52) mm,明显小于对照组的(4.42±1.19) mm、(3.58±0.80) mm、(2.39±0.64)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7 d,观察组患者张口受限度分别为(5.82±1.65) mm、(4.54±1.20) mm、(3.37±0.88) mm,明显小于对照组的(7.26±1.43) mm、(5.63±1.22) mm、(4.25±0.98)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7 d,观察组患者的牙齿咀嚼功能评分分别为(32.62±4.12)分、(37.41±5.43)分、(41.36±5.6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81±4.37)分、(31.23±5.25)分、(35.82±5.9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7 d,观察组患者的语言功能评分分别为(34.96±6.21)分、(40.67±7.23)分、(44.86±6.2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22±5.79)分、(32.57±5.15)分、(37.58±6.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7 d,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分别为(34.96±6.21)分、(40.67±7.23)分、(44.86±6.2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22±5.79)分、(32.57±5.15)分、(37.58±6.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不良反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62%、18.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8%、35.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PES评分、满意度分别为(10.25±0.51)分、95.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8±0.43)分、84.62%,而OHRQOL评分为(12.57±1.5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73±1.5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完全性骨埋伏阻生牙应用CBCT与3D实体模型打印技术制定手术计划可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术后疼痛、肿胀及邻牙松动,促进牙齿功能恢复,且有利于减少术中不良反应、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骨埋伏阻生牙 锥形束CT 3D打印 视觉模拟评分法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蓖麻油及厚朴排气合剂在不完全性肠梗阻中的疗效对比研究
6
作者 卢超 付熙 王敏娟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706-711,共6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药物对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疗效对比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2018~2022年收治的120例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蓖麻油组、厚朴排气合剂组,蓖麻油组62例,厚朴排...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药物对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疗效对比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2018~2022年收治的120例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蓖麻油组、厚朴排气合剂组,蓖麻油组62例,厚朴排气合剂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首次通气排便时间、首次进全流食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中转手术率以及住院时间;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对结果进行分析,明确影响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住院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蓖麻油组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全流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厚朴排气合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是否服用蓖麻油、白细胞计数、白蛋白计数为影响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住院时间的因素(P < 0.05)。结论:入院行蓖麻油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相较于厚朴排气合剂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肠梗阻 蓖麻油 厚朴排气合剂 疗效
下载PDF
等速肌力训练联合悬吊运动训练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赵会哲 魏艳霞 张文华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期85-87,91,共4页
目的:观察等速肌力训练联合悬吊运动训练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9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训练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实施悬吊... 目的:观察等速肌力训练联合悬吊运动训练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9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训练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实施悬吊运动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等速肌力训练,两组均连续训练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训练前后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下肢肌群表面肌电水平和自理能力[脊髓独立性评定(SCIM)]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研究组BBS评分以及自我照顾能力、呼吸和括约肌管理能力、移动能力等SCI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研究组股四头肌、腓肠肌、股二头肌、胫前肌表面肌电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联合悬吊运动训练应用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平衡功能评分、下肢肌群表面肌电水平和自理能力评分,效果优于单纯悬吊运动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脊髓损伤 等速肌力训练 悬吊运动训练 平衡功能 自理能力
下载PDF
腹腔镜下直肠脱垂悬吊固定并乙状结肠折叠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刘容 肖天保 +5 位作者 陈江 何峰 保甜甜 曹一波 杨桃 蒙炳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6-350,共5页
目的:分析直肠脱垂悬吊固定并乙状结肠折叠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2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50例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 目的:分析直肠脱垂悬吊固定并乙状结肠折叠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2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50例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直肠黏膜切除肌层折叠术,观察组患者行直肠脱垂悬吊固定并乙状结肠折叠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术后30 d临床恢复情况、并发症、术后1年复发率、治疗前后肛门直肠压力等情况;功能疗效根据Wexner大便失禁评分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12)。术后30 d,观察组肛门坠胀(t=2.300,P=0.026)、控便能力(t=2.299,P=0.026)、肛门潮湿评分低于对照组(t=2.205,P=0.032)。术后1月,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6.255,P=0.012)。术后90 d,2组患者直肠感觉容量均减少(t=20.634,P<0.001),最大静息压(maximum resting pressure,MRP)、最大收缩压(maximal squeeze pressure,MSP)均增加,且观察组MRP(t=-11.486,P<0.001)、MSP(t=-7.358,P<0.001)高于对照组。随访1年后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33)。术后3个月,2组患者排气、液体大便、固体大便、佩戴护垫及生活方式改变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7,P=0.845)。结论:直肠脱垂悬吊固定并乙状结肠折叠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Delorme术,术中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且远期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直肠脱垂 悬吊固定术 乙状结肠折叠术 直肠黏膜切除肌层折叠术
原文传递
经完全性手术切除的Ⅱ~ⅢA期EGFR野生型NSCLC术后辅助化疗中预防应用PEG-rhG-CSF的临床获益分析
9
作者 林燕明 李姝君 +3 位作者 王永存 陈玉婷 梁柱 程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89-392,共4页
目的探究经完全性手术切除的Ⅱ~ⅢA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辅助化疗中预防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的临床获益。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目的探究经完全性手术切除的Ⅱ~ⅢA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辅助化疗中预防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的临床获益。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完全性手术切除的Ⅱ~ⅢA期EGFR野生型NSCLC术后辅助化疗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预防性应用重组人粒细胞(rhG-CSF),观察组预防性应用PEG-rhG-CSF。对患者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3、5、10 d后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及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情况,并记录患者随访期内化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1、3、5 d后的白细胞计数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水平为(5.65±1.11)×10^(9)/L,高于对照组[(4.66±1.08)×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1、3、5 d后的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观察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为(3.61±1.51)×10^(9)/L,高于对照组[(2.65±1.46)×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3级白细胞减少症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分别为15.56%、11.11%,均低于对照组(35.56%、4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骨骼肌疼痛、疲劳、感染、发热、胃肠反应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完全性手术切除后Ⅱ~ⅢA期EGFR野生型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中预防应用PEG-rhG-CSF可以提高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并减少白细胞减少症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完全性手术切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辅助化疗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下载PDF
电针联合功能性电刺激在促进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中的应用
10
作者 弓绍华 聂晓南 王冉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8-42,63,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功能性电刺激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观察组联合电针治疗。观察2组肌力、下肢运动评分、下肢感觉评分、...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功能性电刺激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观察组联合电针治疗。观察2组肌力、下肢运动评分、下肢感觉评分、脊髓损伤步行指数Ⅱ(WISCIⅡ)、改良Ashworth量表(MAS)等级、步态参数、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肌力、下肢运动评分、下肢感觉评分、WISCIⅡ、MAS等级、步态参数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电针联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疗效显著,能够促进下肢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脊髓损伤 电针 功能性电刺激 肌力 下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吸气肌训练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闫平平 张丽娟 +2 位作者 朱春燕 范鹏鹏 匡乃峰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37-240,共4页
目的研究吸气肌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SCI)后存在尿潴留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治疗组(实施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吸气肌训练)。观察两组膀胱功能... 目的研究吸气肌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SCI)后存在尿潴留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治疗组(实施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吸气肌训练)。观察两组膀胱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强烈尿意时膀胱容积及压力、残余尿量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膀胱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强烈尿意时膀胱容积及压力、残余尿量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残余尿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膀胱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强烈尿意时膀胱内压力、残余尿量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气肌训练可改善不完全性SCI后尿潴留患者的膀胱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脊髓损伤 吸气肌训练 尿潴留
下载PDF
大柴胡汤辅治不完全性肠梗阻湿热蕴结证临床观察
12
作者 月文建 叶斌 +2 位作者 邝丽娟 何永亮 钟清源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3期476-478,共3页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辅治不完全性肠梗阻湿热蕴结证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大柴胡汤灌肠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CRP、IL-6、PCT水平观察...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辅治不完全性肠梗阻湿热蕴结证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大柴胡汤灌肠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CRP、IL-6、PCT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腹部胀痛、痞满拒按、口干口臭、大便秘结积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排气、首次排便、肠鸣音恢复、腹胀缓解及X片梗阻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而手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大柴胡汤辅治不完全性肠梗阻可提高疗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肠梗阻 大柴胡汤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电针联合高压氧治疗男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效果
13
作者 万泉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5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高压氧治疗男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3年6月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接诊的男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同时对...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高压氧治疗男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3年6月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接诊的男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采用高压氧治疗,试验组采用电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美国脊柱损伤协会量表评分、临床疗效、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前,两组运动、轻触觉和针刺觉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运动、轻触觉和针刺觉评分高于治疗前,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2)。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高于治疗前,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疗法联合高压氧疗法治疗男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效果确切,可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脊髓损伤 电针 高压氧 男性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药物处置在中晚期完全性前置胎盘引产中的临床应用
14
作者 武开山 杨晓棠 +2 位作者 薛莲 刘昊元 何玉珊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5期69-71,共3页
目的: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UAE)联合药物处置在中晚期完全性前置胎盘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于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行孕中晚期前置胎盘引产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 目的: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UAE)联合药物处置在中晚期完全性前置胎盘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于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行孕中晚期前置胎盘引产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6)。对照组采用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即行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比较两组治疗相关指标、胎儿及附属物完全排出率、急诊剖宫产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引产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恶露排出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胎儿及附属物完全排出率高于对照组,急诊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UAE联合药物处置在中晚期完全性前置胎盘引产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引产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避免转急诊剖宫产,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栓塞术 中晚期完全性前置胎盘 依沙吖啶 米非司酮 引产
下载PDF
儿童不完全性川崎病的诊治 被引量:5
15
作者 焦富勇 穆志龙 +4 位作者 杜忠东 杨晓东 沈捷 向伟 王虹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8-243,共6页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是一种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的、以中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发热性疾病。虽然KD被报道已50余载,近年来对于KD的病因和病理研究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目前仍缺乏对KD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指标,尤其是对不完全性川崎...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是一种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的、以中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发热性疾病。虽然KD被报道已50余载,近年来对于KD的病因和病理研究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目前仍缺乏对KD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指标,尤其是对不完全性川崎病(incomplete Kawasaki disease,IKD)的诊断更加困难。目前对于IKD尚无明确的诊断标准,这导致临床上不能对IKD进行及时识别和规范治疗,从而导致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因此,该文就IKD的概念、流行病学特点、诊断、治疗及随访管理进行总结,加深临床工作者对IKD的认识,希望有助于提高我国KD的临床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川崎病 诊断 治疗 儿童
下载PDF
形式系统的语义完全性与语法完全性之间的一些关系
16
作者 潘正华 洪龙 朱梧槚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1期55-58,共4页
形式系统的完全性体现了形式系统的整体性能,它包括语义完全性和语法完全性两个方面,两者没有直接关系。通过强完全性概念研究两种完全性之间的关系,证明了以下结果:一个强完全的形式系统,若具有可靠性,则形式系统一定语义完全;若一个... 形式系统的完全性体现了形式系统的整体性能,它包括语义完全性和语法完全性两个方面,两者没有直接关系。通过强完全性概念研究两种完全性之间的关系,证明了以下结果:一个强完全的形式系统,若具有可靠性,则形式系统一定语义完全;若一个扩张系统是强完全的,则原系统一定强完全;若形式系统是古典完全的则必定强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系统 完全性 完全性 古典完全性 语义完全性 语法完全性
下载PDF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的围生期一体化管理
17
作者 孙毅 泮思林 +6 位作者 纪志娴 罗刚 万浩 陈涛涛 张蔼 陈瑞 邢泉生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2-507,共6页
目的 评价经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的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TAPVC)胎儿围生期一体化管理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经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的64例... 目的 评价经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的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TAPVC)胎儿围生期一体化管理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经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的64例TAPVC胎儿围生期一体化管理的临床资料。围生期一体化管理是指对产前诊断为TAPVC的胎儿联合产科、胎儿医学科、超声科、小儿心脏外科、小儿麻醉科及新生儿科进行多学科联合诊治。结果 64例TAPVC胎儿中,心上型29例,心内型27例,心下型2例,混合型6例。42例胎儿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均未见明显异常。64例TAPVC胎儿中,37例被引产,27例随访至足月出生。27例TAPVC患儿中,2例放弃治疗,2例转诊至外院治疗后失访,余23例进行一期根治手术。1例因低心排综合征于术后6个月内死亡,余22例随访(2.1±0.3)年,预后均良好(2例分别因吻合口狭窄、肺静脉狭窄在术后1年内接受了第2次手术)。结论 TAPVC胎儿经围生期一体化管理多可获得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 先天性心脏病 围生期 一体化管理 胎儿 儿童
下载PDF
剖宫产+经子宫后路子宫切除术治疗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妍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 观察分析剖宫产+经子宫后路子宫切除术应用于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剖宫产+常规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 目的 观察分析剖宫产+经子宫后路子宫切除术应用于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剖宫产+常规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剖宫产+经子宫后路子宫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139.34±8.56)min、术后住院时间(7.64±1.03)d均短于对照组的(174.25±21.28)min、(10.34±1.29)d,术中出血量(220.17±31.52)ml、术后24 h出血量(2134.25±101.25)ml均少于对照组的(287.45±45.17)ml、(2867.47±134.28)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剖宫产+常规子宫切除术,剖宫产+经子宫后路子宫切除术治疗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手术用时和术后住院时间均较短,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量均较少,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剖宫产 经子宫后路子宫切除术
下载PDF
“Crowbar Effect”技术促进球囊跨过高阻力冠状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19
作者 刘睿方 徐方兴 +2 位作者 刘同库 周玉杰 吴小凡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9期3683-3688,共6页
背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开通冠状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CTO)失败的原因之一是球囊不能跨过CTO病变。目的评估“Crowbar Effect”技术促进球囊穿过冠状动脉高阻力CTO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开通CTO提供一种可选择的新技术和提高CT... 背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开通冠状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CTO)失败的原因之一是球囊不能跨过CTO病变。目的评估“Crowbar Effect”技术促进球囊穿过冠状动脉高阻力CTO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开通CTO提供一种可选择的新技术和提高CTO开通的成功率。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9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和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应用前向技术治疗冠状动脉CTO病变患者648例,其中导丝通过了病变,而球囊不能跨过的高阻力CTO病变84例(12.96%),对其应用“Crowbar Effect”技术促使小球囊通过CTO病变,完成PCI。观察PCI成功率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84例CTO病变的J-score评分为(1.63±0.90)分。在第1条导丝成功穿过CTO病变后,由于使用了“Crowbar Effect”技术,小球囊穿透CTO病变的成功率为91.67%(77/84)。仍有7例(8.33%)失败,其中2例因360°严重钙化病变和5例冠状动脉穿孔而失败。84例患者未发生围术期心源性死亡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结论“Crowbar Effect”技术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技术,可使小型球囊穿过普通球囊不可穿透的CTO病变。应用这种简单的技术开通CTO有很高的成功率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闭塞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 撬杠作用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治疗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