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幼儿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9
1
作者 贾兵 叶明 +3 位作者 陈张根 闫宪刚 陈刚 陶麒麟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692-694,共3页
目的:研究婴幼儿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CAVSD)的外科治疗效果,探讨不同手术方法的特点.方法: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CAVSD患儿142例,手术年龄2个月~6岁,平均(12.5)个月,中位年龄7个月,年龄<6个月65例,6~12个月43例,12个月以上34... 目的:研究婴幼儿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CAVSD)的外科治疗效果,探讨不同手术方法的特点.方法: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CAVSD患儿142例,手术年龄2个月~6岁,平均(12.5)个月,中位年龄7个月,年龄<6个月65例,6~12个月43例,12个月以上34例.体质量3.5 ~ 19 kg,平均(7.1±3.3)kg.采用改良单片法105例(73.9%),37例室间隔缺损高度超过缺损宽度50%以上的患儿采用双片法(26.1%).结果:全组手术早期病死率4.9% (7/142),分别死于肺动脉高压危象2例,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3例,败血症2例.不同手术年龄的三组病例手术病死率分别为4.6%、4.7%和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改良单片法和双片法分组手术病死率分别为3.8% (4/105)和8.1%(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改良单片法组明显低于双片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二尖瓣反流在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AVSD应该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治疗,3~6个月月龄是适宜的手术时机,改良单片法可适用于大部分病例,有效简化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瓣膜修复效果于双片法相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 心脏外科手术 婴幼儿
下载PDF
双心室矫治法洛四联症合并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的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严勤 徐志伟 +4 位作者 刘锦纷 王顺民 张海波 郑景浩 杜欣为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目的:回顾性总结采用双室性矫治法洛四联症合并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TOF/CAVSD)的外科手术经验及其效果分析.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连续对16例TOF/CAVSD,其中伴有唐氏综合征2例,手术年龄中位数9个月(4... 目的:回顾性总结采用双室性矫治法洛四联症合并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TOF/CAVSD)的外科手术经验及其效果分析.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连续对16例TOF/CAVSD,其中伴有唐氏综合征2例,手术年龄中位数9个月(4个月~12岁),手术时体质量中位数8 kg(4.7~35 kg),术前有56%患者伴有中度以上左侧房室瓣反流,31%患者伴有中度以上右侧房室瓣反流;术前平均肺动脉指数为(168±23) mm2/m2.合并的CAVSD矫治中均采用了双片法,其中有8例(50%)采用右心室流出道(RVOT)切口径路修补室间隔缺损,另外50%患者采用右心房切口径路修补室间隔缺损,仅有1例室间隔缺损补片上留孔,右心室流出道梗阻(RVOTO)处理中,13例患者(81%)施用心包补片跨瓣扩大成形右心室流出道和肺动脉,其中1例带有单瓣.结果:术后医院生存率为93.75%.术后平均呼吸机辅助时间为(166 ±22.5)h,平均监护室留驻时间中位数为7d.4例患者出现术后严重并发症,其中发生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者3例,多脏器功能损害者1例.出院时12.5%(2例)患者术后二尖瓣反流(轻-中度),12.5%患者术后轻度三尖瓣反流(TR),无1例存在左心室流出道梗阻(LVOTO).随访期6个月~5年,随访期无死亡,无1例出现LVOTO,无再手术干预;3例肺动脉远端流速增快者已登记介入治疗;随访发现生存60%患者二尖瓣反流为轻微-轻度;同时发现有1/3生存者三尖瓣反流为轻微-轻度;随访期存在中度肺动脉血反流患者为86%.1/3生存患者的右心室舒张末容积>相应正常年龄正常值.结论:双心室矫治法TOF/CAVSD的短中期效果好,推荐采用双片法矫治CAVSD;与单纯TOF或CAVSD手术一样,必须定期随访复查,需关注房室瓣功能、肺动脉发育、肺动脉逆向血流和心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 双片法 双心室修补术
下载PDF
5例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3
作者 陈欣欣 张镜方 +4 位作者 蔡增欣 吴若彬 陈伟达 庄建 杨小慧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1996年第1期26-28,57,共4页
报告5例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5例均为RastelliA型,3例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根治手术,早期死亡1例.随访2月~4年,无晚期死亡,3例恢复良好,l例合并中~重度二尖瓣返流及中度肺动脉... 报告5例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5例均为RastelliA型,3例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根治手术,早期死亡1例.随访2月~4年,无晚期死亡,3例恢复良好,l例合并中~重度二尖瓣返流及中度肺动脉高压.作者主张尽早在婴儿期行根治术,术中精确修补室间隔缺损及原发孔房间隔缺损,精确重建二尖瓣功能防止术后二尖瓣返流,加强术后肺动脉高压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 根治手术 二尖瓣功能
下载PDF
单片法联合左侧房室瓣抬高技术治疗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
4
作者 刘宏宇 孟维鑫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1期72-72,共1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单片法联合左侧房室瓣抬高技术治疗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CAVC)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2-04至2017-12,治疗14例患者,男性2例,女性12例;中位手术年龄12.5个月(11.7~63个月)。经胸骨正中切口,采用传统单片法联合左侧房室... 目的:回顾性分析单片法联合左侧房室瓣抬高技术治疗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CAVC)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2-04至2017-12,治疗14例患者,男性2例,女性12例;中位手术年龄12.5个月(11.7~63个月)。经胸骨正中切口,采用传统单片法联合左侧房室瓣抬高技术治疗CAVC。术后密切随访,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片法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 房室
下载PDF
32例改良单片法矫治婴幼儿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
5
作者 王刚 周更须 +1 位作者 王辉 蒙强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1年第4期210-212,225,共4页
目的回顾总结改良单片法矫治婴幼儿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CAVSD)的手术治疗效果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9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童心脏科采用改良单片法矫治CAVSD 3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19例;手术... 目的回顾总结改良单片法矫治婴幼儿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CAVSD)的手术治疗效果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9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童心脏科采用改良单片法矫治CAVSD 3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19例;手术中位年龄5个月(2个月~2岁6月),体质量3.3~12.4(6.2±2.8)kg。Rastelli分型:A型29例,B型1例,C型2例。合并唐氏综合征18例,合并其它心脏畸形:动脉导管未闭8例,心内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12例,永存左上腔静脉3例。全部入选患儿排除合并法洛四联症、右室双出口、单心室、大动脉转位等复杂畸形。术前共同房室瓣返流轻度21例,中度9例,重度2例。术中采用改良单片法一期矫治,同期处理合并畸形。结果全组术后早期死亡1例,死亡率3.1%,死于术后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术后二尖瓣中度返流3例,室间隔缺损残余分流2例,无房室传导阻滞。31例患儿术后随访3~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随访期间:3例二尖瓣中度返流继续随访,2例室间隔缺损残余分流自愈,无房室传导阻滞,无左室流出道梗阻。结论改良单片法简化了CAVSD的手术操作,采用改良单片法矫治婴幼儿CAVSD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 先天性心脏病 改良单片法 婴幼儿 心肺转流
下载PDF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向阳 李勇刚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712-716,共5页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CAVSD)又被称为完全性房室通道或者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是一种由心内膜垫发育异常所致的心脏畸形,典型病理特征包括原发孔型房缺、非限制性室间隔缺损和房室瓣畸形,发病...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CAVSD)又被称为完全性房室通道或者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是一种由心内膜垫发育异常所致的心脏畸形,典型病理特征包括原发孔型房缺、非限制性室间隔缺损和房室瓣畸形,发病率约为2/10000,约占先天性心脏病总数的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 外科治疗 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 完全性房室通道 房室瓣畸形 心脏畸形 发育异常 病理特征
下载PDF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附7例报告)
7
作者 赵科研 侯明晓 +3 位作者 左凤祥 郑军 刘永生 张仁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 外科治疗 先天性心脏畸形 阻塞性病变 手术矫治 肺血管 预后差
下载PDF
改良单片法纠治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中二尖瓣成形技术探讨
8
作者 陈纲 贾兵 +2 位作者 叶明 张惠锋 谈卫强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1期60-61,共2页
目的:回顾改良单片法在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病例纠治中不同的二尖瓣成形技术的效果。方法:回顾2010-01至2017-12期间在我院采用改良单片法外科根治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病例150例,排除合并圆锥动脉干畸形及心室发育不均衡的病例。150例患... 目的:回顾改良单片法在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病例纠治中不同的二尖瓣成形技术的效果。方法:回顾2010-01至2017-12期间在我院采用改良单片法外科根治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病例150例,排除合并圆锥动脉干畸形及心室发育不均衡的病例。150例患儿平均根治手术年龄(9.3±4.3)个月,手术平均体重(6.8±1.7)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 单片法 二尖瓣成形 技术探讨
下载PDF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合并法乐四联症的外科治疗
9
作者 陈伟丹 马力 +3 位作者 杨盛春 夏园生 邹明晖 陈欣欣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1期53-53,共1页
目的:总结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合并法乐四联症的外科治疗效果和经验。方法:2012-03至2015-07,我科共收治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合并法洛四联症患儿6例,年龄2个月~13岁,中位年龄5个月,体重4.6~23.6 kg,中位体重6.8 kg。术前共同房室瓣大量反... 目的:总结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合并法乐四联症的外科治疗效果和经验。方法:2012-03至2015-07,我科共收治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合并法洛四联症患儿6例,年龄2个月~13岁,中位年龄5个月,体重4.6~23.6 kg,中位体重6.8 kg。术前共同房室瓣大量反流1例,中量反流2例。术中均行一期根治术,改良单片法矫治房室间隔缺损2例,一又二分之一片法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 法乐四联症 外科治疗
下载PDF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外科治疗的早中期效果
10
作者 李凤香 邹明晖 +5 位作者 崔彦芹 马力 张旭 夏树亮 胡春梅 陈欣欣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98-404,共7页
目的总结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CAVSD)外科治疗的早中期效果。方法收集147例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CAVSD患儿,男85例,女62例;中位手术年龄5个月(1个月~10岁),中位体质量5.5 kg(2.4~20.9 kg)。所有患儿术前通... 目的总结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CAVSD)外科治疗的早中期效果。方法收集147例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CAVSD患儿,男85例,女62例;中位手术年龄5个月(1个月~10岁),中位体质量5.5 kg(2.4~20.9 kg)。所有患儿术前通过超声心动图确诊CAVSD;术中行房室瓣成形,同期修补合并畸形。按计划门诊随访,行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应用SPSS 22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47例CAVSD患儿均实施一期手术矫治。术后早期死亡7例(4.76%),其中肺动脉高压危象3例,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MI)3例,术后恶性心律失常1例;余140例痊愈出院。3例因术后房室传导阻滞(AVB),安装永久起搏器。随访1~10年。晚期死亡2例,1例因感染未及时就诊,1例原因不详。再次手术5例,因重度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MI/TI)4例,迟发的AVB 1例。中期随访结果显示重度MI 9例,重度TI 4例。手术年龄<3个月与≥3个月的患儿相比,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术后出院前重度MI及总死亡比例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期随访结果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与不合并21-三体综合征的患儿,手术年龄、术后C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期随访结果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例存在1~3 mm的VSD残余分流,随访中26例已闭合,3例残余分流较前缩小。结论改良单片法矫治CAVSD效果良好,手术死亡比例低,再手术率低。但年龄<3个月的患婴死亡比例明显增高,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时间延长,术后早期出现重度MI比例高。CAVSD术后易出现重度MI、TI,需长期随访,应及时给予处理。合并21-三体综合征的患儿,除术后监护室停留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延长外,其他与核型正常患儿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 改良单片法
原文传递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合并法洛四联症或四联症型右室双出口的解剖矫治 被引量:9
11
作者 吴清玉 郭宏伟 +3 位作者 沈向东 李守军 闫军 郭岩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86-488,共3页
目的 总结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合并法洛四联症或四联症型右室双出口的解剖矫治经验。方法 从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2年 9月共对 10例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合并法洛四联症或四联症型右室双出口的患者进行了解剖矫治 ,采用“双片法”修... 目的 总结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合并法洛四联症或四联症型右室双出口的解剖矫治经验。方法 从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2年 9月共对 10例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合并法洛四联症或四联症型右室双出口的患者进行了解剖矫治 ,采用“双片法”修补房室间隔缺损 ,经右房和右室切口修补室缺并重建左室流出道 ,疏通右室流出道 ,根据肺动脉瓣环及肺动脉的发育程度 ,用自体心包作流出道成形 ,冠状动脉异常分布于右室流出道的患者 ,应用带瓣的同种血管行右室到肺动脉的外管道连接。结果 无手术死亡 ,晚期死亡 1例 ,死亡率 10 % ,术后室缺残余漏 2例 ,2次手术修补后 1例痊愈 ,另 1例合并右侧膈肌麻痹 ,3次手术行膈肌折叠后痊愈。结论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合并法洛四联症或四联症型右室双出口行一期解剖矫治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远期结果有待进一步随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 合并症 法洛四联症 四联症型右室双出口 心脏外科
原文传递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三种手术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5
12
作者 祝忠群 苏肇伉 +3 位作者 徐志伟 曹鼎方 刘锦纷 丁文祥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34-635,共2页
关键词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 手术方法 比较 一片法 二片法
原文传递
改良单片法纠治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天力 胡建国 +2 位作者 杨一峰 尹邦良 徐新华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65-265,共1页
关键词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 改良 纠治 手术矫治 中期疗效
原文传递
双心室矫治术治疗右心室双出口合并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 被引量:3
14
作者 姜睿 闫军 +3 位作者 李守军 罗国华 王强 郭岩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318-320,共3页
目的总结右心室双出口(DORV)合并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AVSD)的双心室解剖矫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10年12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14例DORV-AVSD患者施行双心室解剖矫治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6个月~31岁。患者均行... 目的总结右心室双出口(DORV)合并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AVSD)的双心室解剖矫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10年12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14例DORV-AVSD患者施行双心室解剖矫治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6个月~31岁。患者均行双心室解剖矫治术,经右心房和右心室切口,疏通右心室流出道,分隔并成形房室瓣,采用"逗号状"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同时构建通畅的左心室流出道,自体心包闭合Ⅰ孔房间隔缺损,用心包或跨瓣环补片加宽右心室流出道。结果 199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0例患者中,住院死亡5例,其中术中不能脱离体外循环3例,不能脱离呼吸机2例;住院时间23~105 d,住ICU时间5~90 d,机械通气时间1~52 d。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例患者中,无住院死亡,术后未发生并发症;住院时间21~41 d,住ICU时间4~21 d,机械通气时间1~7 d。随访9例,随访时间6~26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无流出道残余梗阻。结论 DORV-AVSD患者可一期行双心室矫治术,近年来手术效果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双出口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 双心室矫治术
原文传递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再次手术的早中期结果 被引量:3
15
作者 楚军民 徐海涛 +3 位作者 李守军 闫军 张浩 王旭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1570-1572,共3页
目的探讨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和手术方式的选择,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合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阜外医院16例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再次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名,女性9名;采用电话和门... 目的探讨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和手术方式的选择,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合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阜外医院16例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再次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名,女性9名;采用电话和门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随访。结果再次手术时患者的平均年龄是13.2±12.9岁(5月—41岁),两次手术的时间间隔平均是9±9.4年(1月—30年);再次手术行房室瓣成形术9例,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4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2例,左室流出道疏通术1例。全组患者围术期无死亡,呼吸机平均使用时间22.1±30.1h(6—125),ICU平均住院时间58.4±45.7h(15—160),1例患者因术中停机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提示左侧房室瓣中量反流而再次转机进行修复。16例患者均完成随访,平均随访时间52.5±20.2月(33—101),2例患者随访期间出现左侧房室瓣大量反流,分别于术后1年、3年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1例患者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5年因III度房室传导阻滞行经皮心脏起搏器植入术;16例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心功能Ⅰ级10例、Ⅱ级6例,未发现远期死亡。结论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再次手术发生率较高,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为左侧房室瓣大量反流,对于多数患者来说,再次手术是安全的,术后早中期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 再次手术 左侧房室瓣返流
原文传递
1例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合并单心房术后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淑红 詹培 郭健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00-100,115,共2页
关键词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 护理体会 单心房 先天性心脏畸形 阻塞性病变 肺血管阻力 术后 手术治疗 预后差
原文传递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曾庆新 任苓 +4 位作者 程玲 叶军 游宇光 陈卫华 吴牡丹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第11X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四腔心头侧偏转法和节段分析法诊断胎儿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的重要价值。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本院在2012年1月到2015年12月进行产前超声系统筛查的胎儿,共计涉及到18例,采用超声仪器对胎儿的相关情况进行检查,了解...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四腔心头侧偏转法和节段分析法诊断胎儿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的重要价值。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本院在2012年1月到2015年12月进行产前超声系统筛查的胎儿,共计涉及到18例,采用超声仪器对胎儿的相关情况进行检查,了解胎儿的心房和心室以及相连接的关系,了解胎儿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的相关情况。结果:本组18例中,超声诊断合并其他心内畸形12例(3例合并右房异构、2例合并大动脉转位、2例合并主动脉缩窄、5例合并肺动脉狭窄),合并心外畸形3例(1例合并多指、1例合并唇腭裂、1例合并先天性食道闭锁),3例为单纯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本组18例均引产并获得产妇及家属同意后进行病理解剖,超声对心内及心外畸形的诊断符合率达100%。结论:四腔心头侧偏转法是一种快速的胎儿心脏超声筛查方法,节段分析法是一种有效的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方法,两者联合应用可对胎儿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作出准确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超声 四腔心头侧偏转法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
下载PDF
46例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手术临床分析
18
作者 杨进福 胡建国 +3 位作者 尹邦良 刘锋 罗会昭 胡冬煦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94-294,共1页
关键词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 临床分析 手术治疗 心脏畸形 病人 发病率 复杂
原文传递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合并法洛四联症外科矫治的单中心临床经验
19
作者 张勇 温树生 +6 位作者 田苗 刘晓冰 许刚 岑坚正 崔虎军 庄建 陈寄梅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8期819-821,共3页
目的分析单个临床中心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合并法洛四联症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2008年5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21例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合并法洛四联症患者的外科矫治经验,其中男17例、女4... 目的分析单个临床中心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合并法洛四联症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2008年5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21例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合并法洛四联症患者的外科矫治经验,其中男17例、女4例,年龄10个月(1个月~20岁),体重10(2.5~68)kg。分析其临床结局,并随访生存病例,以初步了解其预后。结果住ICU时间4(1~23)d,住院时间12(6~21)d。死亡3例。21例患者中,双心室矫治6例,单心室矫治15例。平均随访时间3年,5年生存率80%。结论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合并法洛四联症外科解剖矫治困难,多数病例仅可施行单心室矫治手术,部分病例可施行双心室矫治手术,远期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 法洛四联症 外科
原文传递
单片法联合左侧房室瓣抬高技术治疗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
20
作者 孟维鑫 张国伟 +1 位作者 徐磊 刘宏宇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21-723,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单片法联合左侧房室瓣抬高技术治疗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CAVSD)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4月至2017年12月,采用单片法联合左侧房室瓣抬高技术治疗14例CAVSD患儿,男2例,女12例;中位手术年龄12.5个月(11.7~63.0个月)。术... 目的回顾性分析单片法联合左侧房室瓣抬高技术治疗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CAVSD)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4月至2017年12月,采用单片法联合左侧房室瓣抬高技术治疗14例CAVSD患儿,男2例,女12例;中位手术年龄12.5个月(11.7~63.0个月)。术后随访(3.27±2.02)年。术前肺动脉压力(PAP)(65.92±6.91)mmHg(1 mmHg=0.133 kPa)。经胸骨正中切口,手术采用传统单片法联合左侧房室瓣抬高技术。术后密切随访,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结果术后PAP(62.97±17.29)mmHg;随访期间PAP(53.29±20.99)mmHg,与手术前、后PA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及随访期间左侧房室瓣反流和右侧房室瓣反流程度较术前显著减轻。随访期间无房室传导阻滞和二次手术。结论单片法联合左侧房室瓣抬高技术治疗CAVSD近期和中期效果满意,术后无严重的房室瓣关闭不全发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 单片法 左侧房室瓣抬高 房室瓣反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