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6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造影结合异常凝血酶原Ⅱ预测老年肝细胞癌患者TACE术后非完全缓解的价值探讨
1
作者 王琳 张青兰 马海宁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79-85,共7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结合异常凝血酶原Ⅱ(PIVKA-Ⅱ)预测老年肝细胞癌患者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非完全缓解(CR)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3月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收治的97例老年肝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接受TACE术...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结合异常凝血酶原Ⅱ(PIVKA-Ⅱ)预测老年肝细胞癌患者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非完全缓解(CR)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3月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收治的97例老年肝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接受TACE术治疗,术后7 d测定血清PIVKA-Ⅱ水平,术后3个月接受超声造影检查。根据患者TACE术后疗效情况分为CR组与非CR组。比较两组超声造影特征、血清PIVKA-Ⅱ水平及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肝细胞癌患者TACE术后非CR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超声造影结合PIVKA-Ⅱ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3个月,97例患者中33例CR,发生率34.02%,64例非CR,发生率65.98%。非CR组动脉期增强率、延迟期增强率、门静脉期增强率高于CR组(P<0.05)。非CR组肿瘤直径>5 cm例数占比高于CR组(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动脉期增强[O^R=3.480(95%CI:1.530,7.916)]、延迟期增强[O^R=4.293(95%CI:1.887,9.766)]、门静脉期增强[O^R=2.726(95%CI:1.199,6.202)]、血清PIVKA-Ⅱ升高[O^R=3.050(95%CI:1.341,6.937)]、肿瘤直径>5 cm[O^R=3.575(95%CI:1.572,8.133)]为老年肝细胞癌患者TACE术后非CR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超声造影、血清PIVKA-Ⅱ单独及联合预测老年肝细胞癌患者TACE术后非CR的敏感性分别为84.37%(95%CI:0.627,0.895)、78.56%(95%CI:0.569,0.834)、92.19%(0.702,0.958),特异性分别为60.61%(95%CI:0.523,0.731)、78.79%(95%CI:0.583,0.852)、84.85%(95%CI:0.627,0.920),AUC分别为0.725(95%CI:0.625,0.811)、0.760(95%CI:0.663,0.841)、0.885(95%CI:0.804,0.942)(P<0.05),二者联合时AUC更高。结论超声造影、血清PIVKA-Ⅱ在预测老年肝细胞癌患者TACE术后非CR中具有重要价值,且二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超声造影 异常凝血酶原Ⅱ 老年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完全缓解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乳房与腋窝病理学完全缓解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王立书 刘聪 +1 位作者 刘雨欣 邢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07-213,共7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NAT)后乳房及腋窝病理学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的影响因素,为NAT后腋窝手术降级的可行性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回顾性收集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NAT)后乳房及腋窝病理学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的影响因素,为NAT后腋窝手术降级的可行性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回顾性收集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15年至今收治的NAT乳腺癌患者,纳入患者为乳腺癌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均接受了标准NAT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收集患者相关指标,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乳房和腋窝pCR的因素,并探讨NAT后乳房pCR指导腋窝手术降级的可行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条件的患者110例,其中达到乳房pCR42例(38.2%),达到腋窝pCR 59例(53.6%),总体pCR 37例(33.6%)。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N分期、雌激素受体(E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分子分型和新辅助方案与乳房pCR有关(P<0.05);ER、孕激素受体(PR)、HER2、分子分型、新辅助方案和乳房pCR与腋窝pCR有关(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受化疗联合双靶方案的患者相较接受多药化疗方案的患者更容易得到乳房pCR(OR=6.957,95%CI=1.124,43.043,P<0.05);达到乳房pCR患者相较未达到患者更容易得到腋窝pCR(OR=11.954,95%CI=3.475,41.114,P<0.001)。结论NAT后接受化疗联合双靶方案的患者获得乳房pCR的可能性较大,达到乳房pCR的患者获得腋窝pCR的可能性较大,乳房pCR对腋窝手术降级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治疗 病理学完全缓解 手术降级
下载PDF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缑庆香 高晋南 王金桃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472-476,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患者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后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mission, pCR)的相关因素,为乳腺癌(breast cancer, BC)患者应用NAC联合保乳手术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2013... 目的:分析影响患者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后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mission, pCR)的相关因素,为乳腺癌(breast cancer, BC)患者应用NAC联合保乳手术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2013年01月至2021年12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乳腺外科治疗的Ⅱ-Ⅲ期女性BC患者。采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病理资料以及化疗相关信息,观察肿瘤原发灶的变化评价NAC的短期疗效。结果:研究共260例研究对象,保乳手术(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BCS)率为21.9%,pCR率为18.1%。肿瘤pCR的单因素分析中,是否哺乳(P<0.05)、ER、PR、HER-2、Ki-67表达、分子分型、靶向治疗及治疗方案均与乳腺pCR相关(P≤0.01)。多因素分析中,肿瘤分子分型与肿瘤pCR显著相关(OR=0.077,95%CI:0.022~0.262)。结论:NAC可以减小肿瘤,提高保乳率及pCR率。不同分子分型的肿瘤pCR率有显著差异,尤其是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外科医生可选择适合NAC的乳腺癌患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保乳手术 病理完全缓解
下载PDF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腋窝转移淋巴结病理完全缓解的预测因素及预后分析
4
作者 徐琴 袁军 +3 位作者 钱萍 袁琳娜 马祯一 张自然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5期30-34,39,共6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后腋窝转移淋巴结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并对术后生存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在嘉兴市中医医院、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嘉兴市第...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后腋窝转移淋巴结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并对术后生存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在嘉兴市中医医院、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嘉兴市第一医院就诊的116例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通过单因素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与乳腺癌NAC后腋窝转移淋巴结pCR的关系,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独立预测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腋窝转移淋巴结pCR和non-pCR的术后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结果116例患者中,有52例NAC后腋窝转移淋巴结达到pCR,占比44.83%。单因素分析显示,通过比较pCR和non-pCR,发现年龄、脉管浸润、乳腺原发肿瘤pCR、NAC前后Ki67差值、NAC方案、NAC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脉管浸润、乳腺原发肿瘤pCR是腋窝转移淋巴结pCR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腋窝转移淋巴结pCR与non-pCR患者术后5年无病生存率(80.40%vs.54.60%)和总生存率(90.4%vs.70.10%)(P<0.05)。结论部分伴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在NAC后淋巴结能够达到pCR。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NAC后腋窝转移淋巴结pCR的相关性,发现NAC后腋窝转移淋巴结pCR与年龄≤50岁、无脉管浸润、乳腺原发肿瘤pCR有关。同时发现,腋窝转移淋巴结pCR较non-pCR的患者预后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腋窝淋巴结 病理完全缓解
下载PDF
MRI多功能参数对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兰琼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5期824-827,共4页
目的:探讨MRI形态学及功能学参数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新辅助放化疗(nCRT)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LAR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nCRT前及治疗6~8周后行MRI检查,并在检查完成后1周内行全直肠系膜切... 目的:探讨MRI形态学及功能学参数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新辅助放化疗(nCRT)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LAR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nCRT前及治疗6~8周后行MRI检查,并在检查完成后1周内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以术后TRG肿瘤退缩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pCR组(n=36)和非pCR组(n=67)。收集pCR组和非pCR组临床、病理资料及MRI形态学[最大横截面积(MTA)、最大厚度(MTT)、肿瘤长径(MTL)、距肛缘距离(DTA)及肿瘤近似体积(CATV)]及功能学[表观扩散系数(ADC)]参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确立预测LARC患者nCRT后pCR的因素,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其预测效能。结果:pCR组和非pCR组ADC_(pre)、ADC_(post)、ΔADC%、ΔMTA%、MTL_(post)、ΔMTL%、ΔCATV%及ΔDT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ΔADC%、ΔMTA%、ΔMTL%、ΔCATV%及△DTA%是预测LARC患者nCRT治疗后pCR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ΔADC%预测pCR的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893(95%CI为0.817~0.945),敏感度为80.6%,特异度为93.6%。结论:MRI形态学及功能性参数均是预测LARC患者nCRT后pCR的因素,且ΔADC%诊断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病理完全缓解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联合靶向治疗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获得病理完全缓解的影响因素
6
作者 林司杭 关家裕 周文斌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3期5-8,13,共5页
目的 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靶向治疗获得病理完全缓解(pCR)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4月1日深圳市人民医院乳腺外科行新辅助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的209例HER-2阳性乳腺... 目的 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靶向治疗获得病理完全缓解(pCR)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4月1日深圳市人民医院乳腺外科行新辅助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的209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获得pCR分为pCR组和非pCR组,分析患者年龄、绝经状态、肿瘤分期、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型、激素受体、HER-2状态、Ki-67比值、化疗方案及靶向治疗方案等因素与pCR的关系,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09例患者中获得pCR共93例(44.50%)。pCR组与非pCR组肿瘤HER-2表达水平、激素受体状态和靶向治疗方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ER-2表达水平(OR=7.964,95%CI:0.918~69.065,P=0.048)、激素受体状态(OR=3.859,95%CI:1.930~7.717,P <0.001)和靶向治疗方案(OR=0.432,95%CI:0.186~1.002,P=0.049)是获得pCR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靶向治疗方案、HER-2表达水平、激素受体状态是影响pCR的独立预测因素,其中HER-2免疫组化为+++、激素受体为阴性及联合双靶治疗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更容易在新辅助化疗中获得p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新辅助治疗 病理完全缓解
下载PDF
特瑞普利单抗三线治疗晚期肝内胆管癌完全缓解1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泽阳 曹国辉 +2 位作者 任文君 贾圆圆 张宏涛 《癌症进展》 2023年第5期578-580,共3页
胆管癌占消化道肿瘤的3%,肝胆恶性肿瘤的10%~15%[1]。胆管癌恶性程度高,手术切除率低,对放化疗不敏感,一线标准方案是以吉西他滨、顺铂、替吉奥为主的联合方案,二线方案为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mFOLFOX)方案、伊立替康+亚叶酸钙+... 胆管癌占消化道肿瘤的3%,肝胆恶性肿瘤的10%~15%[1]。胆管癌恶性程度高,手术切除率低,对放化疗不敏感,一线标准方案是以吉西他滨、顺铂、替吉奥为主的联合方案,二线方案为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mFOLFOX)方案、伊立替康+亚叶酸钙+氟尿嘧啶(FOLFIRI)方案,有效率较低,中位生存时间为11.7个月[2],亟需新的治疗方法来改善患者的预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新兴的治疗手段,多个临床试验探索其在治疗胆管癌中的有效性。本文就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三线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获得完全缓解的肝内胆管癌病例进行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癌 特瑞普利单抗 完全缓解
下载PDF
乳癌新辅助化疗DCE-MRI预测病理完全缓解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张琦 林青 +3 位作者 王海波 崔春晓 边甜甜 苏晓慧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6期840-844,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预测乳癌新辅助化疗(NAC)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于我院接受NAC的乳癌病人108例,病人于NAC前和第2~3周期后各进行1次乳腺MR增强检查。根据术后Miller-Payn...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预测乳癌新辅助化疗(NAC)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于我院接受NAC的乳癌病人108例,病人于NAC前和第2~3周期后各进行1次乳腺MR增强检查。根据术后Miller-Payne病理反应分级,将病人分为pCR组(36例)和non-pCR组(72例),比较两组临床病理资料及影像学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pCR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预测pCR的效能。结果pCR组与non-pCR组比较,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组织学分级、肿瘤强化方式、肿瘤退缩方式、肿瘤最大径变化率(△D%)差异均有显著意义(χ^(2)=-3.12~29.79,t=6.0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OR=1.046,95%CI=1.019~1.075,P<0.001)和HER2表达状态(OR=0.171,95%CI=0.038~0.758,P=0.020)是pCR的独立预测因素。其中△D%预测pCR的AUC最高(0.813),其次为HER2表达状态(0.660),二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854,灵敏度为80.6%,特异度为80.6%。结论乳癌NAC早期阶段DCE-MRI病灶△D%和HER2表达是预测NAC后pCR的重要指标,可以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化学疗法 辅助 磁共振成像 预测 病理完全缓解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患者乳房病理完全缓解及腋窝淋巴结非病理完全缓解相关临床研究
9
作者 赖闺娥 林志琴 刘凤恩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1期1097-1101,共5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经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后乳房病灶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pCR)而腋窝转移淋巴结非病理完全缓解(Non-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nonpCR)的生存预后状况及相关风险因...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经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后乳房病灶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pCR)而腋窝转移淋巴结非病理完全缓解(Non-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nonpCR)的生存预后状况及相关风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本院乳腺外科收治的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患者乳房病灶及腋窝淋巴结病理缓解情况分为两组:A组:乳房病灶non-pCR而腋窝转移淋巴结pCR 31例;B组:乳房病灶pCR而腋窝转移淋巴结non-pCR 22例,分析两组患者病理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绝经情况以及肿瘤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以Her-2阳性型为主,B组患者以三阴性型为主;A组患者2年复发率为16.1%,低于B组患者68.2%,生存时间长于B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腋窝淋巴结分期、肿瘤大小是B组患者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P<0.001);腋窝转移淋巴结分期越高,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越短(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后乳房病灶pCR而腋窝转移淋巴结non-pCR患者比乳房病灶non-pCR而腋窝转移淋巴结pCR患者复发转移风险更高,生存预后更差,且腋窝淋巴结分期、肿瘤大小是乳房病灶pCR而腋窝转移淋巴结non-pCR患者的疾病进展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病理完全缓解 腋窝淋巴结 无进展生存期
下载PDF
临床-病理-影像联合模型构建列线图预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达病理完全缓解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蔚 李正正 +3 位作者 刘开惠 张宁妹 尹清云 张朝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34-742,共9页
目的分析MRI与临床病理联合构建列线图预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NAC)达病理完全缓解(pCR)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8年1月—2022年5月接受NAC并手术的首诊女性乳腺癌患者,其中2018年1月—2021年5月就诊的159例患... 目的分析MRI与临床病理联合构建列线图预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NAC)达病理完全缓解(pCR)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8年1月—2022年5月接受NAC并手术的首诊女性乳腺癌患者,其中2018年1月—2021年5月就诊的159例患者为建模组,2021年6月—2022年5月69例为验证组。收集患者临床病理及NAC前MRI参数。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CR的独立预后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校准图评估列线图的诊断效能。结果肿瘤最大径线(OR=0.96,95%CI 0.93~0.99,P=0.01),HER-2状态(OR=0.07,95%CI 0.02~0.22,P<0.001),Ki-67指数(OR=1.04,95%CI 1.01~1.07,P=0.002)和信号强化率(OR=1.02,95%CI 1.01~1.03,P=0.002)是pCR的独立预后因素,其构建的列线图预测pCR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为0.82,95%CI 0.75~0.89)和校准能力(C指数=0.89,95%CI 0.83~0.94)。结论肿瘤最大径线、HER-2状态、Ki-67指数和信号强化率联合构建的列线图在预测NAC达pCR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和校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新辅助治疗 列线图 信号强化率 病理完全缓解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全身炎症反应指数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病理完全缓解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饶玲艳 黄凯明 +1 位作者 任蓓蓓 佘秋熳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1079-1083,共5页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患者病理完全缓解(pCR)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丽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NAC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257例。回顾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NAC后获得pCR的患者(pCR组)与...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患者病理完全缓解(pCR)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丽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NAC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257例。回顾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NAC后获得pCR的患者(pCR组)与非pCR的患者(非pCR组)临床病理特征;多因素分析患者pCR的影响因素;分析SIRI对患者pCR的预测价值。结果pCR组患者53例(20.6%),非pCR组患者204例(79.4%)。两组患者年龄、Ki-67表达情况、NAC方案、淋巴细胞绝对计数(A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MI、临床T分期、临床N分期、组织学分级、分子亚型、SIR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临床T和N分期、NLR、SIRI是患者pCR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IRI预测pCR的最佳截断值为0.69,灵敏度为0.799,特异度为0.725,AUC=0.685,95%CI:0.489~0.783(P<0.05)。SIRI<0.69的患者达到pCR的概率是SIRI≥0.69的患者的5倍(OR=5.075,95%CI:1.364~9.871,P<0.05)。结论SIRI对接受NAC的乳腺癌患者的p CR有较好的预测价值,SIRI<0.69的患者达到pCR的概率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指数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病理完全缓解
下载PDF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的因素分析
12
作者 周昭悦 李越 +3 位作者 尚玲敏 孟祥雨 吴洋 程绍强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6-90,共5页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01月至2020年06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NAC后进...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01月至2020年06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NAC后进行手术的女性乳腺癌患者526例,并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MS诊断标准分为MS组99例与非MS组427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MS与pCR的关系。结果:105例患者NAC后获得pCR,其中MS组10例,非MS组9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非MS组较MS组更易获得pCR(P=0.008),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阴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阳性、Ki-67>14%者更易获得pCR(P<0.001、P<0.001、P=0.002)。多因素分析显示:与HR阴性者相比,HR阳性者较难获得pCR(P<0.001);与HER-2阴性者相比,HER-2阳性者pCR率更高(P=0.033);与非MS患者相比,合并MS患者更难获得pCR(P=0.041)。亚组分析显示:非MS组中HR阴性患者更易获得pCR(P<0.001)。结论:HR状态、HER-2状态及MS是乳腺癌NAC后pCR的独立预测因素,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乳腺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后更难获得病理完全缓解,与长期预后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病理完全缓解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超声参数的列线图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病理完全缓解的价值
13
作者 葛红军 张子宁 +2 位作者 周菊英 朱莉华 陆琳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2期996-1000,共5页
目的基于多模态超声定量参数构建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后腋窝淋巴结病理完全缓解(pCR)的列线图模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行NAC的乳腺癌患者150例,依据腋窝淋巴结是否pCR分为pCR组43例和非pCR组107例,比较两组二维... 目的基于多模态超声定量参数构建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后腋窝淋巴结病理完全缓解(pCR)的列线图模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行NAC的乳腺癌患者150例,依据腋窝淋巴结是否pCR分为pCR组43例和非pCR组107例,比较两组二维超声、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的差异。应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乳腺癌患者NAC后腋窝淋巴结pCR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的预测效能;采用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拟合优度;临床决策曲线分析模型的临床适用性。结果pCR组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搏动指数(PI)、AUC、最大径变化率均大于非pCR组,病灶最大径和弹性评分均小于非pC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I是乳腺癌患者NAC后腋窝淋巴结pCR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弹性评分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RI和弹性评分构建预测乳腺癌患者NAC后腋窝淋巴结pCR的列线图模型,ROC曲线分析显示,该模型预测乳腺癌患者NAC后腋窝淋巴结pCR的曲线下面积为0.930(95%可信区间:0.863~1.000);校准曲线显示模型拟合度较好(χ^(2)=6.966,P=0.540);临床决策曲线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结论基于多模态超声定量参数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乳腺癌患者NAC后腋窝淋巴结pCR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弹性成像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 新辅助化疗 病理完全缓解 列线图
下载PDF
维莫非尼治疗BRAF V600E突变晚期黑色素瘤达病理完全缓解1例报道
14
作者 黄蓉 李琳 邹征云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85-187,共3页
皮肤黑色素瘤是一种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的皮肤恶性肿瘤,BRAF V600突变是其较为常见的驱动突变。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以维莫非尼为首的靶向药物为BRAF V600突变的黑色素瘤患者带来了生存获益。现将一例BRAF V600E突变的晚期黑色素瘤患... 皮肤黑色素瘤是一种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的皮肤恶性肿瘤,BRAF V600突变是其较为常见的驱动突变。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以维莫非尼为首的靶向药物为BRAF V600突变的黑色素瘤患者带来了生存获益。现将一例BRAF V600E突变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经维莫非尼治疗后达病理完全缓解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维莫非尼 病理完全缓解
下载PDF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病理未完全缓解患者预后及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15
作者 高方方 陈彬洁 +3 位作者 谭启杏 黄真 卢伟锋 韦长元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50-656,共7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病理未完全缓解(non⁃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non⁃pCR)患者的预后及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及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海南...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病理未完全缓解(non⁃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non⁃pCR)患者的预后及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及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诊断乳腺癌并接受新辅助化疗的500例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pCR)及non⁃pCR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出新辅助化疗后non⁃pCR患者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8个月(范围:6~81个月),中位DFS及OS均未到达。新辅助化疗后的pCR率为19.4%(97/500)。pCR和non⁃pCR患者5年DFS率分别为91.9%和81.2%(P=0.003),5年OS率分别为96.1%和81.6%(P=0.007)。新辅助化疗后共有71例患者出现复发转移,其中pCR患者复发转移4例,non⁃pCR患者复发转移67例。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HR=0.393,95%CI:0.220~0.701)是non⁃pCR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保护因素,而组织学分级3级(HR=3.568,95%CI:2.050~6.210)、高Ki⁃67指数(HR=2.742,95%CI:1.528~4.921)、术后Ki⁃67指数的升高(HR=5.349,95%CI:2.470~11.586)及高pN分期(HR=6.716,95%CI:2.922~15.436)是non⁃pCR患者术后出现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辅助化疗后获得pCR可改善乳腺癌患者的DFS和OS;年龄≤35岁、组织学分级3级、Ki⁃67指数>30%、术后Ki⁃67指数升高及pN高分期是non⁃pCR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病理未完全缓解 预后 复发 转移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Ki-67表达对病理完全缓解预测价值的Meta分析
16
作者 张自然 曹博 +1 位作者 朱娟英 夏光发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14期1532-1536,共5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新辅助化疗(NAC)前Ki-67表达对病理完全缓解(pCR)的预测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采用主题词和自由...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新辅助化疗(NAC)前Ki-67表达对病理完全缓解(pCR)的预测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采用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筛选出TNBC患者NAC前Ki-67表达与pCR相关的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R评价TNBC患者NAC前Ki-67表达与pCR的关系,使用Review-Manager 5.3和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包含1020例患者,纳入研究均为回顾性队列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NAC前Ki-67高表达的TNBC患者病理完全缓解率(pCRR)明显高于Ki-67低表达患者(RR=2.63,95%CI:2.02~3.44)。以Ki-67表达阈值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30%亚组和<30%亚组,Ki-67高表达患者pCRR均高于Ki-67低表达患者(RR=3.05和1.96,95%CI:2.19~4.23和1.23~3.12)。结论TNBC患者NAC前Ki-67表达可以作为pCR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67 三阴性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病理完全缓解 META分析
下载PDF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陈宇 曹勤洪 姚学权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22年3月完成新辅助放化疗及根治手术的161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pCR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161例直肠癌患者中34例(21.1%)新辅助放化... 目的探讨影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22年3月完成新辅助放化疗及根治手术的161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pCR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161例直肠癌患者中34例(21.1%)新辅助放化疗后获得病理完全缓解。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T分期、临床N分期、同步化疗、放化疗前癌胚抗原(CEA)水平、放化疗后CEA水平和巩固化疗与pCR有关(P<0.05),性别、年龄、骨髓抑制、同步化疗、肿瘤距肛缘距离、放化疗前糖类抗原(CA)199水平、放化疗后CA199水平与pCR无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放化疗前CEA水平和巩固化疗是影响pCR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新辅助放化疗前CEA水平和巩固化疗是影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获pCR的相关临床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病理完全缓解
下载PDF
放化疗治疗膀胱浆细胞样尿路上皮样癌完全缓解1例报道
18
作者 王盼盼 游勇飞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3年第7期726-728,共3页
0引言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plasmacytoid uroepithelial carcinoma,PUC)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膀胱癌,占尿路上皮癌的2.3%~3.1%[1]。由于PUC病例数量少,尚未建立标准治疗方案。目前临床推荐根治性手术切除,部分专家也尝试了辅助化疗、免疫... 0引言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plasmacytoid uroepithelial carcinoma,PUC)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膀胱癌,占尿路上皮癌的2.3%~3.1%[1]。由于PUC病例数量少,尚未建立标准治疗方案。目前临床推荐根治性手术切除,部分专家也尝试了辅助化疗、免疫治疗或靶向治疗[2-4]。目前,报告的病例不超过300例,其中大部分是单个病例报告。在此,我们报告1例经放疗联合化疗获得临床完全缓解的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患者的诊疗过程,以期更好地了解该病的临床病理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 放疗 化疗 完全缓解
下载PDF
基于临床、病理及影像特征的列线图预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残余小病灶病理完全缓解
19
作者 刘召弟 杨蔚 +2 位作者 刘开惠 王雯琼 周晓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38,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病理及MRI特征构建的列线图在预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NAT)后残余小病灶病理完全缓解(pCR)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8年1月至2022年5月接受NAT并手术的首诊女性乳腺癌患者,其中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就诊的患者...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病理及MRI特征构建的列线图在预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NAT)后残余小病灶病理完全缓解(pCR)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8年1月至2022年5月接受NAT并手术的首诊女性乳腺癌患者,其中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就诊的患者为建模组,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为外部验证组.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及NAT前、后MRI影像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残余小病灶pCR的独立预后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校准图评估列线图的诊断效能.结果:HER2阳性,Ki-67高表达和较低的早期信号强化率是乳腺癌NAT后残余小病灶pCR的独立预后因素,所构建的列线图在验证组中表现出较高的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0.95,95%CI0.85~0.99)和校准能力(C指数=0.93,95%CI0.88~0.98).结论:基于临床、病理及MRI特征构建的列线图在预测乳腺癌NAT后残余小病灶pCR上显示出较好的预测能力,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治疗 列线图 信号强化率 病理完全缓解
下载PDF
新辅助免疫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病理学完全缓解预测模型
20
作者 杨亚蓝 宗上纲 王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8期1351-1356,共6页
目的 探究术前新辅助免疫化疗(nICT)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nICT后pCR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经nICT后接受根治性手... 目的 探究术前新辅助免疫化疗(nICT)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nICT后pCR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经nICT后接受根治性手术的局部晚期ESC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pCR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列线图。通过Calibration校准曲线评估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结果的一致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预测模型的区分度,通过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临床有效性。结果 共纳入131例局部晚期ESCC患者,其中33例(25.20%)达到pCR。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临床TNM分期、预后营养指数(PNI)、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计数比值(LMR)和癌胚抗原(CEA)是影响nICT后pCR的独立因素。校准曲线表明预测和实际达到pCR的一致性良好,该模型的AUC为0.81(95%CI:0.719~0.896),DCA显示该列线图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结论 基于临床TNM分期、PNI、LMR和CEA这4个预测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有助于预测局部晚期ESCC患者nICT后病理学缓解情况,对局部晚期ESCC精准分层并筛选术前nICT受益人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新辅助免疫化疗 病理学完全缓解 预测模型 炎症 预后营养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