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重症感染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徐柳炎 钟娟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2期6-8,共3页
宏基因组测序(mNGS)技术可通过检测患者的核酸样本,快速、客观地识别多种病原微生物,协助临床精准定位靶向病原体,在重症感染性疾病患者病原微生物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该文对近年来mNGS技术在重症感染性疾病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宏基因组测序(mNGS)技术可通过检测患者的核酸样本,快速、客观地识别多种病原微生物,协助临床精准定位靶向病原体,在重症感染性疾病患者病原微生物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该文对近年来mNGS技术在重症感染性疾病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特别是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血流感染及消化系统感染等领域的应用研究,以期为临床重症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 重症感染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mNGS)对肺泡灌洗液病原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李加雄 金晓菲 卢惠伦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4期116-120,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宏基因组测序技术(mNGS)在肺泡灌洗液样本中用于病原体检测的诊断价值,比较其与传统方法的检出率,并分析mNGS检测结果对肺部感染患者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研究纳入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86例行支气管...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宏基因组测序技术(mNGS)在肺泡灌洗液样本中用于病原体检测的诊断价值,比较其与传统方法的检出率,并分析mNGS检测结果对肺部感染患者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研究纳入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86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的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灌洗液均实施mNGS检测和传统方法检测。以最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并对比mNGS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的预后指标。结果:最终诊断结果为阳性65例,阴性21例,其中混合感染共计49例;共检出164株病原体,其中耶氏肺孢子菌、结核分枝杆菌比例为13/7。mNGS的总检测准确率明显高于传统检测方法(P<0.05);在耶氏肺孢子菌检测准确率的比较上,mNGS检测的准确率明显高于传统检测方法(P<0.05),但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准确率的比较上,mNGS与传统检测方法无明显差异(P>0.05);在真菌、细菌混合感染的检测准确率比较上,mNGS检测明显高于传统检测方法(P<0.05)。在抗生素调整率、CRP水平、平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等预后指标的比较上,mNGS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NGS技术在肺泡灌洗液样本中用于病原体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提高阳性检出率并对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 肺泡灌洗液 病原体检 阳性检出率 预后
下载PDF
基于呼吸道标本靶向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
3
作者 蒋艳纯 吕峻峰 李倩倩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1期74-76,共3页
目的:分析基于呼吸道标本靶向宏基因组测序技术(tNGS)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病原学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23年6—7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115例作为研究对象,留取痰液、肺泡灌洗液或咽拭子标本行tNGS分析,... 目的:分析基于呼吸道标本靶向宏基因组测序技术(tNGS)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病原学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23年6—7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115例作为研究对象,留取痰液、肺泡灌洗液或咽拭子标本行tNGS分析,记录标本情况、病原体检出情况,并比较不同年龄患儿病原体检出情况。结果:115例患儿共检测tNGS标本123份,其中8例患儿送检肺泡灌洗液和痰液2种标本,单独痰液标本83份,单独肺泡灌洗液标本5份,咽拭子19份。123份标本中,病原体总检出率为98.37%(121/123),共检出病原体205株,其中以肺炎支原体最多,占比40.00%(82/205)。单一病原体感染检出58份,检出率为47.15%(58/123),其中以肺炎支原体多见,占比75.86%(44/58)。混合病原体感染检出63份,检出率为51.22%(63/123),其中以2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多见,占比76.19%(48/63)。不同年龄段患儿肺炎链球菌、人呼吸道合胞病毒、博卡病毒、副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肺炎链球菌以1~<3岁检出率较高,人呼吸道合胞病毒以<1岁、1~<3岁检出率较高,博卡病毒、副流感病毒以1~<3岁检出率较高,肺炎支原体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tNGS病原体检出率较高,其中混合感染占比较高,不同年龄段患儿原体感染有所差异,需根据儿童感染特点积极开展早期病原学检测,为临床诊疗提高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肺炎支原体 合胞病毒 呼吸道标本靶向宏基因组测序技术
下载PDF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陈馨怡 姚运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52-0055,共4页
感染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目前全球主要面临的最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病原学的快速诊断是遏制感染性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途径。与传统的病原学检测技术相比,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具有无偏倚检测、灵敏度高、周... 感染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目前全球主要面临的最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病原学的快速诊断是遏制感染性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途径。与传统的病原学检测技术相比,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具有无偏倚检测、灵敏度高、周期短等优势,目前已成为病原体诊断的一种有效工具,近几年来,基于宏基因组技术的病原检测正在加速临床应用与转化,将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带入了"测序"时代。本文将对mNGS在感染性疾病诊治方面的应用情况、研究进展,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二代技术 感染性疾病 病原体
原文传递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辅助诊断人型支原体及解脲支原体共同感染的成人脑膜炎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袁磊 赖兰敏 陈嫱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7期980-982,986,共4页
目的通过1例由人型支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合并感染的成人脑膜炎诊治情况以及相关文献回顾,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在人型支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合并中枢神经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类罕见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水平。方法总结... 目的通过1例由人型支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合并感染的成人脑膜炎诊治情况以及相关文献回顾,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在人型支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合并中枢神经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类罕见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水平。方法总结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1例成年人型支原体及解脲支原体合并感染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以“Mycoplasma hominis”“Ureaplasma urealyticum”“meningitis”和“CSF”为英文关键词,通过PubMed数据库进行文献复习,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至2021年6月。结果患者因严重的头部创伤就诊,术后出现间歇性发热,脑脊液生化检测提示急性脑膜炎。临床经验性使用美罗培南、利奈唑胺等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后,效果不佳,患者仍反复发热,原发感染灶不明确,后将脑脊液进行mNGS检测,报告结果为人型支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序列数较高,随即给予多西环素治疗,3 d后患者全身情况得到改善,症状减轻,治疗7 d后,蛛网膜下腔出血明显吸收,双侧额颞部硬膜下积液较之前逐渐减少、消失,患者身体恢复顺利,无复发征象。通过文献检索共纳入23篇病例报道,在这些报道中,有20例由人型支原体感染引起脑膜炎,3例由解脲支原体感染引起脑膜炎。结论mNGS的发展和临床应用使易被临床误诊的该类罕见病原体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效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型支原体 解脲支原体 脑膜炎 共同感染 基因组二代技术
下载PDF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姚仲伟 苏淑芬 +3 位作者 李美锦 邹新飞 郑爱妮 郑亦男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第10期1489-1491,共3页
目的了解宏基因组测序技术(metagenomic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和传统细菌培养联合荧光定量PCR(qPCR)两种检测方法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感染性疾病诊治方面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20年... 目的了解宏基因组测序技术(metagenomic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和传统细菌培养联合荧光定量PCR(qPCR)两种检测方法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感染性疾病诊治方面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考虑CNS感染性疾病的55例患儿为观察组,进行脑脊液mNGS检测,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疑似CNS感染并进行了脑脊液常规培养和qPCR检测的51例患儿为对照组。观察组年龄5个月~9岁,对照组年龄1个月~11岁。对比两组病原检测阳性率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中24例患儿脑脊液标本的高通量测序结果为阳性,灵敏度为43.6%,其中11例(20.0%)检测为细菌,2例(3.6%)检测为真菌,9例(16.4%)检测为病毒,2例(3.6%)检测为分枝杆菌;在总阳性率上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为(17.19±13.3)d,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为(24.90±14.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5,P=0.006)。结论mNGS在脑脊液病原菌检测方面优于传统细菌培养联合qPCR,可以缩短CNS感染性疾病患儿的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儿童 病原菌
下载PDF
基于下呼吸道标本靶向宏基因组测序技术评估西藏高原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分布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小巴桑 张艳艳 +4 位作者 史丹丹 白玛央金 史兴亚 张云桃 贺航咏 《西藏科技》 2022年第10期42-48,共7页
目的 该研究拟应用下呼吸道标本靶向宏基因组测序技术(tNGS)评估西藏高原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学分布特点。方法 该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收入院... 目的 该研究拟应用下呼吸道标本靶向宏基因组测序技术(tNGS)评估西藏高原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学分布特点。方法 该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收入院的200例CAP患者,均留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或深部痰标本行tNGS检测。评价CAP患者细菌、非典型病原体和病毒等不同病原学的阳性检出率和分布特点。结果共测定下呼吸道tNGS样本总数200例,其中BALF标本161例,痰标本39例。球菌中检出率最高的为肺炎链球菌11.5%(21/200),杆菌中检出率最高的为嗜血杆菌属细菌58例(29%),真菌中检出最多为白色念珠菌46例(23%),且在BALF标本中的检出率显著低于痰标本(15.53%v.s.53.85%,p<0.001);其他病原体中最常见为结核分支杆菌24例(12%);其次为肺炎支原体4例(2%),且在BALF中的检出率显著高于痰标本检出率(2.48%比0.00%,p<0.05)。在常见呼吸道病毒中,鼻病毒检出率最高,共30例(15%),其中以A型鼻病毒为主(16例,8%)。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在COPD组最高,显著高于支气管扩张组和其他非慢性气道疾病组(55.17%、0.00%、4.46%,p<0.001);铜绿假单胞菌在三组患者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西藏高原地区CAP感染病原体分布存在多样性且有自身地域特点,其中以肺炎链球菌、嗜血杆菌属、白色念珠菌和鼻病毒在各类型病原体中检出率最高。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在COPD组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宏基因组测序技术(tNGS) 西藏高原地区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病原学
下载PDF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不同年龄段儿童重症肺炎病原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姚仲伟 李美锦 +4 位作者 林虹 苏淑芬 吴松 韩争争 郑亦男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第7期1023-1026,共4页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段婴幼儿重症肺炎的病原体分布,为儿童重症肺炎早期诊断、精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入住本院PICU的重症肺炎患儿肺泡灌洗液进行病原学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7例重症肺...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段婴幼儿重症肺炎的病原体分布,为儿童重症肺炎早期诊断、精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入住本院PICU的重症肺炎患儿肺泡灌洗液进行病原学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7例重症肺炎儿童肺泡灌洗液病原检测阳性73例,总阳性率94.8%。小于6个月年龄组以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占比15.3%;6个月~2岁和2~5岁组均以腺病毒7型为主,占比分别为30.4%和46.0%;大于5岁组以肺炎支原体为主,占比33.0%。结论广东地区儿童重症肺炎病原菌在6个月以下仍以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经生殖道产时感染比例在此年龄段亦较高。6个月~5岁以腺病毒7型常见,大于5岁则以肺炎支原体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 儿童 重症肺炎 病原
下载PDF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入海排污口污水监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傅松哲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03-912,共10页
陆源污染主要通过入海排污口排入海洋,入海排污口排放的污水严重损害海洋生态安全,因此,加强入海排污口的污水监测非常重要。入海排污口污水主要包含化学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两大类,其中,生物污染物包括致病性细菌、病毒、有毒藻类和抗... 陆源污染主要通过入海排污口排入海洋,入海排污口排放的污水严重损害海洋生态安全,因此,加强入海排污口的污水监测非常重要。入海排污口污水主要包含化学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两大类,其中,生物污染物包括致病性细菌、病毒、有毒藻类和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等。近年来,生物污染物的种类和排放量不断增多,其检测要求和难度亦越来越大,客观上要求研发一种涵盖以上所有生物污染物的检测技术。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可以检测特定环境下所有生物遗传物质的丰度变化,是污水监测的理想解决方案。本文阐述了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污水中致病性细菌、病毒、有毒藻类和ARGs的丰度与动态变化角度,综述了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入海排污口污水中生物污染物监测的应用进展,结合团队前期研究和工作实践,重点阐述了基于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入海排污口污水风险评估工作流程,并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绝对定量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和定量预测模型,实时预测相关疾病的疫情规模,从而构建污水监测预警体系,以期为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海洋生态环境安全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海排污口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 污水监 有害藻华 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
下载PDF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感染性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韩心远(综述) 高小娟(综述) +1 位作者 熊丹(审校) 张秀明(审校)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14期1875-1878,共4页
感染性疾病复杂多样,传播性强,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高效准确的病原学鉴定是感染性疾病诊治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高阳性率、高敏感性以及病原体的无偏倚检测等优势使其更加适用于临床上疑难... 感染性疾病复杂多样,传播性强,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高效准确的病原学鉴定是感染性疾病诊治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高阳性率、高敏感性以及病原体的无偏倚检测等优势使其更加适用于临床上疑难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本文主要对宏基因组测序在感染性疾病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简述,并对其现存的问题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 感染性疾病 病原体 实验室诊断
下载PDF
病原体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应用(附糖尿病足溃疡合并结核性关节炎病例报告)
11
作者 滕高钦 林邦长 周虹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23期2920-2923,共4页
糖尿病足溃疡(DFU)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伴感染常常是导致溃疡愈合不良的直接原因,而这又是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报道1例72岁女性患者诊断重度糖尿病足溃疡合并结核性关节炎,通过反复清创、引流、灌洗、... 糖尿病足溃疡(DFU)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伴感染常常是导致溃疡愈合不良的直接原因,而这又是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报道1例72岁女性患者诊断重度糖尿病足溃疡合并结核性关节炎,通过反复清创、引流、灌洗、骨水泥填充、钢板内固定、关节融合及皮瓣修复等手术和常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19个月后糖尿病足溃疡伴结核性骨关节炎已基本治愈。在治疗过程中10次脓液和组织细菌培养结果均显示阴性,而应用病原体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创面深部的脓液中发现了结核分枝杆菌。对反复细菌培养均不能检出细菌,可选择病原体宏基因组测序技术鉴定创面菌群,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实现早期干预,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痛苦。该病例报告可能对复杂的糖尿病足溃疡合并结核性骨关节炎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结核分枝杆菌 踝关节结核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 病原体检 细菌培养 抗生素
下载PDF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石亚玮 李鑫 +1 位作者 武国德 石正洪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18期108-111,共4页
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常没有特异性,明确诊断困难。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病原体载量较低、诊断方法所需时间长,导致细菌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及免疫学检测方法早期诊断结核性脑膜炎较困难。宏基因组二代测... 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常没有特异性,明确诊断困难。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病原体载量较低、诊断方法所需时间长,导致细菌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及免疫学检测方法早期诊断结核性脑膜炎较困难。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用于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具有无偏倚检测、检测周期短、检测灵敏度高、检测结果不受抗结核药物影响等优点。但mNGS技术尚存在背景菌或污染问题、病原学数据库不完善、测序成本高、操作复杂、检测结果解读程度不一等局限性,在应用中应注意降低特异序列数的界线范围、增加脑脊液样本量、重复多次检测及提高测序深度,从而提高mNGS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二代技术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性脑膜炎
下载PDF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隐球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启彤 周永召 +2 位作者 黄敏 白雪 程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0-225,共6页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mNGS)在隐球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56例mNGS查见隐球菌核酸序列的疑似隐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原体检出结果,对以上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6例患者,男性32例...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mNGS)在隐球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56例mNGS查见隐球菌核酸序列的疑似隐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原体检出结果,对以上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6例患者,男性32例,女性24例,年龄20~80岁,其中合并危险因素患者47例占83.93%,56例患者中最终诊断考虑为隐球菌感染50例占89.29%,全部患者检出隐球菌(属)核酸序列,53例占94.64%检出新型隐球菌;肺泡灌洗液、肺穿刺组织和脑脊液mNGS检测隐球菌感染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73.33%、100.00%和93.10%,其中肺穿刺组织的mNGS检测符合率高于组织病理学检查的诊断符合率(P<0.001);除隐球菌外,34例占60.71%患者标本使用mNGS检测检出其他病原体;Spearman相关性分析示患者血清隐球菌抗原滴度与脑脊液mNGS隐球菌(属)核酸序列数呈线性正相关(r=0.609,P=0.005)。结论mNGS可以有效识别隐球菌感染,适用于肺穿刺组织样本的检测,可弥补传统检测方法尤其是组织病理学检查的不足;相对于隐球菌性脑膜炎,mNGS对于隐球菌肺炎的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 隐球菌感染 隐球菌肺炎 隐球菌性脑膜炎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外周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对恶性血液病合并发热患者的诊断价值
14
作者 谢颖 郑志海 +2 位作者 曲双 廖丽昇 陈碧云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对恶性血液病合并发热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恶性血液病合并发热的患者23份外周血mNGS结果,与传统血培养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病原谱特征及... 目的探讨外周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对恶性血液病合并发热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恶性血液病合并发热的患者23份外周血mNGS结果,与传统血培养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病原谱特征及抗感染的疗效.结果23例患者中,通过外周血mNGS技术检出9例病毒感染、4例细菌感染、2例真菌感染、3例病毒和细菌混合型感染、1例病毒和真菌混合型感染.传统外周血培养仅检出3例细菌感染,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及鲍曼不动杆菌,未检出真菌及病毒.外周血mNGS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传统血培养(82.6%vs.13.0%,P<0.05).根据外周血mNGS检测结果进行针对性抗感染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传统经验性抗感染治疗(73.6%vs.25.0%,P<0.05).结论外周血mNGS技术在恶性血液病合并发热患者的病原学诊断上较传统血培养具有更高的价值,有助于提高临床抗感染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外周血基因组二代技术 发热
下载PDF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在布鲁菌脊柱炎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文升 齐立明 +3 位作者 张耀 马睿 张强 史宗新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84-288,共5页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布鲁菌脊柱炎诊治中的价值。方法手术治疗36例布鲁菌性脊柱炎患者,收集术前血液标本和术中病灶区组织标本(髓核、软骨终板、黄韧带、纤维环),采用Giemsa染色、试管凝集试验(SAT)、血培养、多重聚...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布鲁菌脊柱炎诊治中的价值。方法手术治疗36例布鲁菌性脊柱炎患者,收集术前血液标本和术中病灶区组织标本(髓核、软骨终板、黄韧带、纤维环),采用Giemsa染色、试管凝集试验(SAT)、血培养、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检测和mNGS评估不同组织样本。另选取30例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阴性对照组。结果静脉血的mNGS、SAT、多重PCR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髓核的mNGS与多重PCR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软骨终板、黄韧带和纤维环的mNGS检测阳性率均大于多重PCR检测阳性率(P<0.05)。髓核中多重PCR和mNGS检测阳性率均高于静脉血、软骨终板、黄韧带和纤维环(P<0.05)。敏感性、阴性预测值:mNGS均高于Giemsa染色、血培养和SAT(P<0.05);mNGS与多重PCR检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诊断一致性mNGS最好,多重PCR和SAT较好,Giemsa染色一般,血培养较差。结论mNGS可以作为布鲁菌脊柱炎的有效检测手段,其敏感性和准确率高,尤其适用于术前无法明确诊断且术后病理结果为阴性但需确诊的患者,可为布鲁菌脊柱炎的精准治疗提供重要的病原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菌性脊柱炎 基因组二代技术 病原学诊断
下载PDF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在重症肺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蒋宇欣 陈梦琳 石磊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9期1485-1488,共4页
目的探讨在重症肺炎诊断中应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3例自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血标本并实施mNGS与常规检测,对比和分析mNGS与常规检测方法在BALF及... 目的探讨在重症肺炎诊断中应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3例自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血标本并实施mNGS与常规检测,对比和分析mNGS与常规检测方法在BALF及血标本中的检测结果及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比较BALF中mNGS及常规检测方法的病原体检出情况。结果一致性检测结果表明BALF mNGS检测结果及常规检测结果一致性较低(Kappa=0.271)。一致性检测结果表明血标本mNGS检测结果与常规检测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0.477)。BALF中mNGS细菌、病毒以及真菌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常规检测(P<0.05)。结论mNGS技术可提高重症肺炎患者病原体检出率,有助于提高重症肺炎病原学诊断灵敏度,可作为微生物检测手段的补充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基因组二代技术 重症肺炎 微生物检
下载PDF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对革兰阳性球菌重症肺炎中的诊疗价值
17
作者 李水文 黄俊平 宁耀贵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9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革兰阳性球菌重症肺炎中的诊疗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诊疗的262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mNGS检测微生物结果,与传统...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革兰阳性球菌重症肺炎中的诊疗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诊疗的262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mNGS检测微生物结果,与传统病原学检测结果相对比,比较二者在革兰阳性球菌方面的检出率,以及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抗感染方案后临床治疗效果。结果mNGS对重症肺炎中革兰阳性球菌的检出率高于院内培养的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mNGS检测结果将经验性抗感染治疗调整为目标性抗感染治疗。结果显示,患者生命体征好转,心率(HR)由(116.1±14.5)次/min降至(84.9±14.8)次/min、呼吸频率(RR)由(27.6±4.0)次/min降至(19.2±2.7)次/min;炎症指标下降明显,C反应蛋白(CRP)由88.0 mg/L降至36.0 mg/L,降钙素原(PCT)由13.4 ng/ml降至3.6 ng/ml,白细胞介素-6(IL-6)由83.5 pg/ml降至32.0 pg/ml;呼吸系统指标改善,动脉血氧分压(PaO_(2))由(59.2±7.0)mmHg升至(88.2±7.6)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由44.0 mmHg降至28.0 mmHg,氧合指数PaO_(2)/FiO_(2)由154.0升至284.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可以提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革兰阳性球菌的检出率,有助于提高重症肺炎的诊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二代技术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革兰阳性球菌
下载PDF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辅助诊断Q热1例
18
作者 张冬梅 李婷 +1 位作者 陈素玲 胡丽花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825-826,共2页
Q热是贝纳柯克斯体感染所致的人畜共患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酸痛等,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传统病原学检测方法难以诊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无效,临床上容易误诊误治[1]。本文报道1例Q热患者,该患者因发热待诊入院。
关键词 Q热 贝纳柯克斯体 基因组二代技术
下载PDF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联合X-pert在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19
作者 曾中华 盛翠霞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6期26-29,34,共5页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联合X-pert在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2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NGS、X-pert检查,以临床诊断结果为准,分析X-pert、mNGS单独与联合...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联合X-pert在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2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NGS、X-pert检查,以临床诊断结果为准,分析X-pert、mNGS单独与联合诊断肺结核的价值。结果98例疑似患者经临床确诊为肺结核50例(51.02%),非肺结核48例(48.98%);mNGS联合X-pert诊断肺结核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mNGS相同,均为100.00%;mNGS联合X-pert诊断准确度为87.76%,敏感度为76.00%,高于X-pert的72.45%、52.00%和mNGS的79.59%、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X-pert、mNGS联合诊断肺结核与临床诊断存在良好的一致性(Kappa=0.756,P<0.05),而单一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不佳(Kappa=0.454、0.595,P<0.05)。结论mNGS联合X-pert诊断可提高肺结核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基因组二代技术 X-pert 一致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