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世纪教廷“封圣”问题研究——对“封圣”过程的非宗教层面考察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文海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89-202,共14页
与历史悠久的圣徒崇拜史相比 ,教皇“封圣权”的获得是相对较晚的事情。在教皇正式行使“封圣权”的最初几个世纪中 (即中世纪中后期 ) ,教廷封授的新圣徒人数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 ,从非宗教层面来看 ,其原因可归于“... 与历史悠久的圣徒崇拜史相比 ,教皇“封圣权”的获得是相对较晚的事情。在教皇正式行使“封圣权”的最初几个世纪中 (即中世纪中后期 ) ,教廷封授的新圣徒人数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 ,从非宗教层面来看 ,其原因可归于“封圣”周期的渐趋延长、“封圣”所需费用的日益增加以及政治因素对“封圣”过程的影响 ,但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教廷“封圣”策略的变化。从根本上说 ,中世纪中后期“封圣”过程中出现的由多封型向少封型的转变是教廷谋取和巩固权力的反映 ,但其最终结果却与教廷的集权愿望背道而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 宗教层面 中世纪 天主教教廷 封圣权
原文传递
谈审美的四个层面
2
作者 曹瑜 《传承》 2010年第9期152-153,共2页
人们的审美可以分为四个层面:技术层面的审美、社会经济层面的审美、精神层面的审美以及宗教层面的审美。它们由表及里,逐渐指向人类灵魂的最深处,逐渐回归美的本质。前两个层面的审美更多的是关注审美对象,是世俗的,而后两个层面的审... 人们的审美可以分为四个层面:技术层面的审美、社会经济层面的审美、精神层面的审美以及宗教层面的审美。它们由表及里,逐渐指向人类灵魂的最深处,逐渐回归美的本质。前两个层面的审美更多的是关注审美对象,是世俗的,而后两个层面的审美则主要审视主体的精神,是超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层面 技术 心灵 宗教层面的审美
下载PDF
唐代女性诗歌中的道教情怀初探 被引量:5
3
作者 田晓膺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4-68,共5页
唐代是我国道教最为鼎盛、道教信仰最为虔诚的时期,在其三百多年中,统治者对道教都大力提倡、倍加尊崇。与统治者大力提倡道教的举动相呼应,唐代社会形成了一股求道学仙、追求现世幸福、永恒生命和自由心境的社会风气。这种风气同样也... 唐代是我国道教最为鼎盛、道教信仰最为虔诚的时期,在其三百多年中,统治者对道教都大力提倡、倍加尊崇。与统治者大力提倡道教的举动相呼应,唐代社会形成了一股求道学仙、追求现世幸福、永恒生命和自由心境的社会风气。这种风气同样也影响了唐代女性,从而使她们的诗歌和心灵世界弥漫着迷蒙的道教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女性 诗歌 《全唐诗》 道教情怀 世俗层面 宗教层面 审美层面
下载PDF
论谭嗣同的成仁理念
4
作者 魏德东 《中国哲学史》 1998年第4期96-100,共5页
关键词 谭嗣同 梁启超 宗教层面 轮回观念 物质不灭 道德层面 谭嗣同思想 近代自然科学 佛教 王船山
下载PDF
孔子的儒学与基督教的比较研究
5
作者 龚道运 《中国哲学史》 1995年第5期45-49,共5页
儒学体大思精。本文限于篇幅,只研究孔子的儒学。即使就孔子的儒学而论,它也具体而细微地冶宗教、道德与哲学为一炉。世人对孔子儒学的道德和哲学层面的研究已汗牛充栋,但对它的宗教层面的探讨则不多见。本文拟从比较角度研究孔子儒学... 儒学体大思精。本文限于篇幅,只研究孔子的儒学。即使就孔子的儒学而论,它也具体而细微地冶宗教、道德与哲学为一炉。世人对孔子儒学的道德和哲学层面的研究已汗牛充栋,但对它的宗教层面的探讨则不多见。本文拟从比较角度研究孔子儒学的宗教层面,并联系它的道德和哲学层面作一完整论析,以豁显孔子儒学的特色。 希勒(Friedrich Heiler)曾经把世界各大宗教分为预示和神秘两大类型,作为比较研究之资。希氏以为凡把信仰建立在神的启示,注重上帝的超越性以及关注道德的价值和戒律的一切宗教都属于前一类型,像犹太教、基督教和回教便是属于这一类型的宗教。至于为冥想上帝和“绝对”(Absolute)而遁世以及自我隐退的一切宗教,则属于后一类型,如兴都教、佛教和道教便是属于这一类型的宗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孔子儒学 中国宗教 道德实践 进德修业 道成肉身 宗教层面 圣人 论语 孔汉思
下载PDF
谈莎士比亚《李尔王》中对爱的呼唤
6
作者 陈小叶 《芒种》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2-63,共2页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作品之一,它可能不是莎士比亚最受欢迎的戏剧,但是确实是一部伟大的戏剧,在英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尔王》整部戏剧都是围绕一个"爱"字展开的,笔者挖掘了《李尔王》中的基督精神,...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作品之一,它可能不是莎士比亚最受欢迎的戏剧,但是确实是一部伟大的戏剧,在英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尔王》整部戏剧都是围绕一个"爱"字展开的,笔者挖掘了《李尔王》中的基督精神,在宗教层面上揭示了爱的内涵,表达了对爱真切地呼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戏剧 李尔王 悲剧作品 人文主义 基督精神 宗教层面 基督教 人物形象 时代背景 父亲
原文传递
关于域外写作的一封信
7
作者 宋琳 《扬子江(诗刊)》 2005年第5期59-60,共2页
余禺:自从1991年11月来到巴黎后,我的写作场域发生了巨大变化。域外写作的可能性与生存的严峻一道突显在我的面前。国内时期无论怎样想象,都难以实际了解流亡状态。作为中国诗人,可能在写作时还有文化差异的负担,比起俄罗斯或东欧流亡诗... 余禺:自从1991年11月来到巴黎后,我的写作场域发生了巨大变化。域外写作的可能性与生存的严峻一道突显在我的面前。国内时期无论怎样想象,都难以实际了解流亡状态。作为中国诗人,可能在写作时还有文化差异的负担,比起俄罗斯或东欧流亡诗人,我们的困难也许更多,体验也许更复杂。至少在宗教层面上,我们普遍未经历过洗礼,因而内心也更孤独。对我自己来说,除了空间的置换,主要的压力则来自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 中国诗 巴黎 波德莱尔 文化差异 域外 宗教层面 俄罗斯 孤独 体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