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1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寻审美表达的中国道路:宗白华意境美学的四个突破
1
作者 徐迎新 《艺术广角》 2024年第2期71-77,共7页
宗白华的意境美学形成于中华民族命运生死攸关的特殊时期,是民族文化的塑形力量在审美领域的典范体现。宗白华以融汇中西的学术视野对“意境”的新阐释,是中国现代“意境”理论形成完善的关键环节。文章从艺术冲动的文化属性、艺术题材... 宗白华的意境美学形成于中华民族命运生死攸关的特殊时期,是民族文化的塑形力量在审美领域的典范体现。宗白华以融汇中西的学术视野对“意境”的新阐释,是中国现代“意境”理论形成完善的关键环节。文章从艺术冲动的文化属性、艺术题材的构成、艺术意蕴的生成,以及艺术理解与接受方式的角度,阐发宗白华意境审美思想对西式美学理论的超越与突破,从而揭示宗白华学术思想对中国式现代美学构建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白华 意境美学 中国道路
原文传递
宗白华美学视角下“新国风”动画电影境层创构研究
2
作者 刘又菡 袁超 《艺术科技》 2024年第7期127-129,132,共4页
目的:文章从宗白华美学思想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新国风”动画电影的意境层次创构。方法:阐述宗白华美学思想中意境的三境层观点,结合具体的“新国风”动画电影作品进行分析。结果:“新国风”动画电影的第一境层“直观感相的摹写”、... 目的:文章从宗白华美学思想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新国风”动画电影的意境层次创构。方法:阐述宗白华美学思想中意境的三境层观点,结合具体的“新国风”动画电影作品进行分析。结果:“新国风”动画电影的第一境层“直观感相的摹写”、第二境层“活跃生命的传达”和第三境层“最高灵境的启示”展现出独特的意境美学。结论:文章研究发现,不同意境层次的“新国风”动画电影作品在叙事结构、角色塑造、镜头画面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白华 “新国风”动画电影 意境 境层
下载PDF
宗白华“情景交融”论的三重内涵和理论生成
3
作者 郭鹏飞 《美育学刊》 2024年第2期77-87,共11页
宗白华立足中西比较,从形上哲思、主体人格与艺术本体、批评和创作实践三个层面自上而下地建构起了“情景交融”论,赋予其心物合一、人生艺术化与价值升华、艺术形象创造的相互关联的三重内涵,推动了这一传统美学和诗学思想向更具理论... 宗白华立足中西比较,从形上哲思、主体人格与艺术本体、批评和创作实践三个层面自上而下地建构起了“情景交融”论,赋予其心物合一、人生艺术化与价值升华、艺术形象创造的相互关联的三重内涵,推动了这一传统美学和诗学思想向更具理论性、系统性和开放性的现代美学命题转换。在理论建构过程中,宗白华整合了中西资源,在坚守文化本位的基础上进行平等对话。这种中西互鉴的理论生成模式对于中国古典美学的现代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白华 情景交融 心物 意境 比兴
下载PDF
宗白华美学思想中“信”与“爱”的悖论
4
作者 刘建平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1-169,共9页
在宗白华的美学思想中,存在着“可信”和“可爱”的审美理想冲突。宗白华所追求的审美理想应是富有生命精神的、雄丽的、能对时代精神起到振衰起敝作用的,这是“可信”的一面;然而,宗白华在他的艺术创作和“散步美学”中向我们呈现的审... 在宗白华的美学思想中,存在着“可信”和“可爱”的审美理想冲突。宗白华所追求的审美理想应是富有生命精神的、雄丽的、能对时代精神起到振衰起敝作用的,这是“可信”的一面;然而,宗白华在他的艺术创作和“散步美学”中向我们呈现的审美理想却是忧郁恬静、闲和静穆的,这是“可爱”的一面。一边是“舞”的生命精神,一边是“静寂”的审美意趣,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理想“悖论式”地融合在一起,使得宗白华的美学思想充满了紧张、矛盾与张力。这两种审美理想是如何形成的呢?又是如何在宗白华美学思想中“逆反”地融合在一起的呢?从“可信”与“可爱”的视角出发去探究宗白华的美学思想及其悖论,能够克服学界对宗白华美学思想研究中片面化、简单化、肤浅化的问题,进而揭示其思想的丰富性和多元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白华 可信 可爱 悖论
下载PDF
“其美有如音乐”——谈宗白华的艺术批评中的音乐思想
5
作者 张生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23,共10页
宗白华的音乐思想不仅是其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艺术批评的重要法则。在既有研究中对宗白华美学思想的音乐性研究相对薄弱,未能充分挖掘其音乐的意义在不同类型艺术形式中的“化入”与表现。他将音乐性引入绘画、书法、舞蹈、... 宗白华的音乐思想不仅是其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艺术批评的重要法则。在既有研究中对宗白华美学思想的音乐性研究相对薄弱,未能充分挖掘其音乐的意义在不同类型艺术形式中的“化入”与表现。他将音乐性引入绘画、书法、舞蹈、建筑等多种艺术之中,使得音乐性成为艺术表现的最高境界。首先,他将音乐与节奏视为艺术的最重要的美的基本形式。其次,他揭示了中国的绘画与书法的音乐境界的形成,同时又给予气韵生动以音乐化的释义,并将其视为中国绘画的核心标准。再次,他将舞蹈视为中国艺术境界的最高表现,并进而建立了艺道合一的理论。最后,他对中国的音乐文化曾有的辉煌表示了赞赏,同时也对其精神的衰落进行了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白华 音乐 中国艺术境界 气韵生动
下载PDF
宗白华技术美学观的生态文化建设启示
6
作者 席格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9-13,共5页
宗白华的技术美学植根于传统历律哲学和礼乐文化,并深受《周易》“生生”思想影响,具有鲜明的生态向度。宗白华的技术美学观,充分体现了他美学思想的文化特征:其一,传统技术在传统文化和谐精神的影响下,秉持“敬畏”而非采取“役使”态... 宗白华的技术美学植根于传统历律哲学和礼乐文化,并深受《周易》“生生”思想影响,具有鲜明的生态向度。宗白华的技术美学观,充分体现了他美学思想的文化特征:其一,传统技术在传统文化和谐精神的影响下,秉持“敬畏”而非采取“役使”态度面对自然,彰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并成就了文化的美丽精神;其二,现代技术在推动文化革新的同时也导致了主体性膨胀、破坏自然生态等问题,要确保现代技术“为福”而不“为祸”必须诉诸哲学加以引导。这便从发展生态美育、弘扬和谐精神,收敛主体意识、强化敬畏自然观念,提倡生态价值、引导技术运用三个方面,为当代生态文化建设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白华 礼乐 技术 生态 文化建设
下载PDF
郭沫若、宗白华讨论墨子的通信——民国文献整理举例
7
作者 廖久明(整理) 《郭沫若学刊》 2023年第3期31-35,共5页
郭沫若接触、认识、研究墨子前后不少于50年时间,“从他十三四岁(1905-1906)算起,直至1957年发表《关于墨子思想的一封信》”,由此可知墨子研究在郭沫若一生中的重要地位。《时事新报》1920年1月3日第4张《学灯》第2版的郭沫若致宗白华... 郭沫若接触、认识、研究墨子前后不少于50年时间,“从他十三四岁(1905-1906)算起,直至1957年发表《关于墨子思想的一封信》”,由此可知墨子研究在郭沫若一生中的重要地位。《时事新报》1920年1月3日第4张《学灯》第2版的郭沫若致宗白华信“不但是两人最初交往的重要史料,并且是理解郭沫若后来评价墨子的一把钥匙,对正确理解郭沫若在《匪徒颂》中对墨子的歌颂也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白华 《时事新报》 郭沫若 墨子研究 民国文献 墨子思想 《学灯》 一封信
下载PDF
宗白华意境说——以敦煌石窟壁画为中心
8
作者 姬璐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1期130-133,共4页
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是中国古典美学史上非常重要的经典作品之一,其中意境说的概念尤其突出,多用于中国古诗词或山水画的创作之中,尤以水墨山水画为多。然少有人发觉敦煌壁画中中国传统意境的表达,敦煌壁画虽是重彩壁画却能体现中... 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是中国古典美学史上非常重要的经典作品之一,其中意境说的概念尤其突出,多用于中国古诗词或山水画的创作之中,尤以水墨山水画为多。然少有人发觉敦煌壁画中中国传统意境的表达,敦煌壁画虽是重彩壁画却能体现中国意境美的另一个天地。在“丝绸之路”重新被搬入大众视野之际,试以宗白华先生的意境说从艺术创作、艺术审美、艺术家人格、中国传统美学意境四个方面中窥得千年敦煌壁画意境之一二,揭示宗白华先生意境说对于今天的中国传统美学研究仍然有指导意义及重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白华 意境 敦煌壁画 重彩
下载PDF
宗白华在两次“美学热”期间的文艺美学构建
9
作者 尹旌霖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3年第12期18-22,共5页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发生的两次“美学热”中,宗白华都保持了疏离。具体表现为宗白华以对中西艺术理论系统梳理为起点,以艺术作品为理论对象,以“散步”为方法论参与了美学讨论,这明显区别于主流的本质主义美学讨论。同时其理...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发生的两次“美学热”中,宗白华都保持了疏离。具体表现为宗白华以对中西艺术理论系统梳理为起点,以艺术作品为理论对象,以“散步”为方法论参与了美学讨论,这明显区别于主流的本质主义美学讨论。同时其理论建构又受美学讨论成果、时代因素的影响,最终实际建立起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完整的艺术美学体系。这一体系有助于反思两次“美学热”,对当下艺术理论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白华 美学大讨论 美学热 文艺美学 散步
下载PDF
宗白华《学灯》编辑思想及其实践
10
作者 杨国龙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3年第10期73-78,共6页
宗白华先后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和抗战时期担任过上海《时事新报·学灯》和渝版《时事新报·学灯》的主编。在担任《学灯》主编期间,宗白华始终坚持“扎根学术,指向现实”的编辑方针,积极团结学界,主动发现、帮助优秀青年学者,刊... 宗白华先后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和抗战时期担任过上海《时事新报·学灯》和渝版《时事新报·学灯》的主编。在担任《学灯》主编期间,宗白华始终坚持“扎根学术,指向现实”的编辑方针,积极团结学界,主动发现、帮助优秀青年学者,刊发了大量贴近现实的学术文章,不仅将《学灯》打造成为当时极具影响力的报纸副刊之一,也为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学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白华 《学灯》 编辑思想 编辑实践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艺术学理论的返本开新——以宗白华的意境论为例
11
作者 杨家洁 《艺苑》 2023年第4期6-10,共5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中国国情而提出的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当代艺术学理论研究也应该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和理念要求。宗白华意境理论是中国现代艺术学理论的杰出代表,体现了以中国传统艺术学理论为基础,结合中西文论... 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中国国情而提出的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当代艺术学理论研究也应该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和理念要求。宗白华意境理论是中国现代艺术学理论的杰出代表,体现了以中国传统艺术学理论为基础,结合中西文论实现理论创新与现代转型的可能性和现实需求。以宗白华意境论建构为切入点,反观当前艺术学理论发展现状,对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艺术学理论话语体系的建构具有积极意义,也有利于发掘中国传统艺术学理论资源的现代意义与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艺术学理论 宗白华 意境论
下载PDF
论宗白华美学思想中的“流动”因素
12
作者 王栩 《艺术科技》 2023年第5期117-119,共3页
宗白华先生留下的著述并不多,除了《艺境》之外,其美学观点多以独立文章的形式呈现在《美学散步》中。然而,他在美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与大多数美学家不同,宗白华的思想会通中西、融贯古今,呈现出“流动”的样态。这种“流动”... 宗白华先生留下的著述并不多,除了《艺境》之外,其美学观点多以独立文章的形式呈现在《美学散步》中。然而,他在美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与大多数美学家不同,宗白华的思想会通中西、融贯古今,呈现出“流动”的样态。这种“流动”的特征,既与其理论呈现时所采用的哲学思想基础、文章组织形式息息相关,又与其反复提及的范畴紧密联系。一方面,宗白华虽然吸收了西方哲学思想,但其美学理论的基础仍然偏向于中国古典哲学思想,遵循《周易》“阴阳二气”的传统;其不以建立宏大的逻辑体系为目的,但文章仍呈现出井然的秩序,并结合感性的眼光、诗化的语言,体悟、彰显艺术与生命之美,随物赋形,风格自然流畅,有“节律性”的效果。另一方面,在内容上,宗白华不仅多次引入“流动”“生命活力”等概念,生发对宇宙、生命与(艺术)美之间关系的思考,还强调艺术作品中的“意境”与“节奏”,突出其“虚实相生”“气韵生动”的特点,从而延伸至对人格领域的探索,类比出“虚静”涵养的重要性。这些围绕“流动”特征而形成的核心观点,构成了宗白华美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具有独特性。尤其是他对中国传统审美意识的挖掘,在美学史上具有不朽的意义,值得后人不断揣摩学习。基于此,文章主要论述宗白华美学思想中的“流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白华 美学 生命流动
下载PDF
宗白华中西比较视角下的中国艺术精神
13
作者 胡兴艳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01-105,共5页
20世纪美学家对中国艺术精神的阐释始终抱着阐扬中国文化的目的,但态度与立场的差异使他们采用了不同的视角,其中宗白华通过中西比较的方式彰显中国艺术精神受到了众人的推崇与认可。宗白华思想始终保持同西方文化平等的对话,从中西比... 20世纪美学家对中国艺术精神的阐释始终抱着阐扬中国文化的目的,但态度与立场的差异使他们采用了不同的视角,其中宗白华通过中西比较的方式彰显中国艺术精神受到了众人的推崇与认可。宗白华思想始终保持同西方文化平等的对话,从中西比较中显见中国艺术精神的独特性、优越性,以艺术的写实精神、传神精神、造境精神来统领中国艺术的精神,并以具体的艺术问题来探索中国艺术精神的特征与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白华 中西比较 中国艺术精神
下载PDF
生动、生活、生命:宗白华书法美学思想对现代书法教育的启示
14
作者 赵家琦 李明 《基础教育论坛》 2023年第2期107-108,共2页
宗白华先生对于书法的研究,是从一开始就将中国书法视为美学门类中具有特殊而关键的组成部分,以艺术视角高屋建瓴地予以看待。他以一个空灵的胸襟、哲学和艺术的眼光,以对中国书法文化深深的眷恋来细心观察,来回味推敲,进而对书法美学... 宗白华先生对于书法的研究,是从一开始就将中国书法视为美学门类中具有特殊而关键的组成部分,以艺术视角高屋建瓴地予以看待。他以一个空灵的胸襟、哲学和艺术的眼光,以对中国书法文化深深的眷恋来细心观察,来回味推敲,进而对书法美学艺术的观察达到表中澄澈,而进入更深远的意境。在宗白华笔下,无时无刻不暗涌着“生动”“生活”“生命”之意。宗白华关于书法美学思想的研究深入浅出,弥足珍贵,本文围绕其书法美学思想对于现代书法教育的启示进行初步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白华 书法美学 生动 生活 生命 书法教育
下载PDF
从宗白华“意境”论赏析马远《踏歌图》
15
作者 张琪蕙 《收藏与投资》 2023年第10期22-24,共3页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内涵,是宋元山水画的精髓。《踏歌图》是南宋马远的代表作之一,是南宋山水画成就的代表。宗白华先生汲取了中国传统美学的营养,又吸纳了西方美学重逻辑推理的特性,对意境论重新进行了阐释。从宗白华先生的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内涵,是宋元山水画的精髓。《踏歌图》是南宋马远的代表作之一,是南宋山水画成就的代表。宗白华先生汲取了中国传统美学的营养,又吸纳了西方美学重逻辑推理的特性,对意境论重新进行了阐释。从宗白华先生的意境创构理论入手,对《踏歌图》加以解读,有助于我们理解《踏歌图》的深层美学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白华 意境 马远 踏歌图
下载PDF
宗白华书法形式美思想研究——以米芾尺牍作品为例
16
作者 许世伟 《收藏与投资》 2023年第7期31-33,共3页
现代美学大家宗白华融合中西方美学思想,认为艺术形式的最高要义应当是表达生命的内核。他从美学的角度定义了书法形式美,即书法是反映生命的艺术。米芾作为中国书法史上举足轻重的书家,书风影响深远。文章通过分析米芾尺牍的用笔、结... 现代美学大家宗白华融合中西方美学思想,认为艺术形式的最高要义应当是表达生命的内核。他从美学的角度定义了书法形式美,即书法是反映生命的艺术。米芾作为中国书法史上举足轻重的书家,书风影响深远。文章通过分析米芾尺牍的用笔、结体、章法和墨法,再探宗白华书法形式美之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白华 形式美 米芾 行书
下载PDF
宗白华对中国艺术意境的建构
17
作者 孙思邈 《美术教育研究》 2023年第18期13-15,共3页
在《美学与意境》一书中,宗白华建构了中国艺术的意境理论。他在继承中国古典文论、吸收中外艺术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构出能够与现代美学对话、融合古典意境理论精髓的中国艺术意境。他将意境结构看作层深的三个层次,逐层递进,充... 在《美学与意境》一书中,宗白华建构了中国艺术的意境理论。他在继承中国古典文论、吸收中外艺术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构出能够与现代美学对话、融合古典意境理论精髓的中国艺术意境。他将意境结构看作层深的三个层次,逐层递进,充分剖析了意境的层次美。宗白华将意境的特点概括为“道”“舞”以及“空白”,将其放置于中西方艺术理论视野分析,在中国古典意境说的基础上找到新的理论阐释生长点。此外,宗白华还将中国艺术意境的建构与人格精神的涵养密切联系在一起,挖掘意境的深度与广度,不是将其局限在理论范畴内,而是发挥其涵养人生的功用,让心境与意境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白华 中国艺术 意境 人格
下载PDF
宗白华“象”本体论美学思想及其艺术精神
18
作者 华书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3年第5期0150-0153,共4页
宗白华论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从中国哲学中拈出一“象”,以此统摄生命世界,并建构了独特的以“象”哲学范畴为根基的艺境大厦。宗白华认为,中国哲学是一种象征性哲学,以仰视和俯视为图像的拍摄方式,以立像和故事为表意特征。形象变化与审... 宗白华论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从中国哲学中拈出一“象”,以此统摄生命世界,并建构了独特的以“象”哲学范畴为根基的艺境大厦。宗白华认为,中国哲学是一种象征性哲学,以仰视和俯视为图像的拍摄方式,以立像和故事为表意特征。形象变化与审美形象是不同领域形象思维的相互印证。他通过散步把握宇宙生命的节奏,以同情的直觉审视自然、生活和社会的具体形象,从而到达意象的审美世界。通过对宗白华美学思想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力求对宗白华美学理论进行谨慎、客观的研究,以探索其潜在的逻辑体系。此外,明宗白华审美思想的逻辑结构是本课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白华“象” 艺术美学 美学思想
下载PDF
宗白华对意境理论的拓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欧阳文风 周秋良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5-81,88,共8页
在继承古代意境研究的基础上,宗白华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意境理论进行了拓展:(1)深入文化核心处,从宇宙观和生命哲学的层面揭示了意境的内涵;(2)把意境的特点归结为道、舞、空白;(3)对意境创构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宗白华对意境理论... 在继承古代意境研究的基础上,宗白华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意境理论进行了拓展:(1)深入文化核心处,从宇宙观和生命哲学的层面揭示了意境的内涵;(2)把意境的特点归结为道、舞、空白;(3)对意境创构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宗白华对意境理论的拓展,极大地影响和推动了中国现代诗学的发展,尤其是对当代诗学,更是具有典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白华 意境理论 意境创构 中国 诗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