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比较分析及中国的策略选择
1
作者 许福志 崔静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5年第2期45-54,共10页
基于对数字经济发展特征的深入解析,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创新环境、数字产业发展、数字发展效益四个维度构建国别可比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定基极差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56个国家2000~2021年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从时间和... 基于对数字经济发展特征的深入解析,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创新环境、数字产业发展、数字发展效益四个维度构建国别可比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定基极差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56个国家2000~2021年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从时间和空间双重维度进行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研究发现: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始终保持增长势头,数字基础设施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不同国家间的数字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和子系统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距,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发达国家具有明显优势,发展中国家相对滞后,数字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会产生“数字鸿沟”;但这种差距在时间维度上大致呈缩小态势,且发展中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的年均增速整体处于较高水平,具有“追赶效应”。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表现不理想,但数字经济发展的年均增速最高,提升空间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发展 定基极差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综合评价 中国
下载PDF
中国省际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绩效差异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启春 江朦朦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4-110,共7页
利用“纵横向”拉开档次评价法实证分析中国30个省级政府2002~2011年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绩效,结果表明省际差异显著。中西部大部分地区绩效整体逐年上升但总得分偏低,东部综合绩效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环境安全性服务和环境信息性服... 利用“纵横向”拉开档次评价法实证分析中国30个省级政府2002~2011年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绩效,结果表明省际差异显著。中西部大部分地区绩效整体逐年上升但总得分偏低,东部综合绩效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环境安全性服务和环境信息性服务占综合绩效得分比重明显偏小。为此,应加大对中西部省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实施差异化区域性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战略;同时增加对环境安全性服务和环境信息性服务的投入,提升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基本公共服务 纵横向拉开档次评价 最大序 绩效分析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包容性绿色发展的协同效应及差异收敛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武林 陈伟雄 《经济研究参考》 2022年第6期103-118,共16页
本文基于2001~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从经济发展、民生福利、绿色生产消费、生态环境保护四个维度建立评价体系,对长江经济带包容性绿色发展的效率水平、内在协同效应及差异收敛性进行测度评价。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及1... 本文基于2001~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从经济发展、民生福利、绿色生产消费、生态环境保护四个维度建立评价体系,对长江经济带包容性绿色发展的效率水平、内在协同效应及差异收敛性进行测度评价。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及11个省(市)包容性绿色发展效率稳步上升,三大地区呈现“下游>上游>中游”的“凹型”分布格局;包容性绿色发展的协同效应逐步增强,三大地区呈现“上游>中游>下游”的阶梯式分布,但地区间协同效应水平和协同阶段差距不断扩大,上海、江苏等部分省(市)排名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包容性绿色发展协同效应的总体差异无规律波动,地区内差异和地区间差异先后成为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长江经济带包容性绿色发展协同效应存在σ发散、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绿色发展 基极熵权 耦合协调度模型 收敛模型
下载PDF
省域循环经济发展动态分析及差异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国柱 邢红燕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23年第6期43-50,62,共9页
循环经济发展对加快国民经济体系协调畅通、经济社会事业可持续快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2016年至2021年我国30个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循环经济发展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得出了2016年至2021年循环... 循环经济发展对加快国民经济体系协调畅通、经济社会事业可持续快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2016年至2021年我国30个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循环经济发展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得出了2016年至2021年循环经济发展测度值,并利用非线性规划法结合TOWA-GA混合算子求出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数值,衡量了省域循环经济发展状况排名的波动数值和方向,最后分析了各省循环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发展 纵横向拉开档次 总波动 最大序
下载PDF
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水平区域差异及动态分布研究
5
作者 刘战伟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17-125,共9页
基于2006—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定基极差熵权法测算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泰尔指数、核密度估计法分析了区域差异和动态演变。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及三大地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水平都实现了快... 基于2006—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定基极差熵权法测算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泰尔指数、核密度估计法分析了区域差异和动态演变。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及三大地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水平都实现了快速增长,但区域差异性明显;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区内差异,且地区内差异和地区间差异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全国及中、西部地区未出现多极化现象,而东部地区存在明显的多极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基极熵权 区域 动态演变
下载PDF
湖北省地级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分析
6
作者 常翔林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3年第13期41-43,共3页
地级市区域高质量发展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湖北省为例,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构建其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和定基功效法测算湖北省12个地级市高质量发展水平,... 地级市区域高质量发展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湖北省为例,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构建其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和定基功效法测算湖北省12个地级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用泰尔指数分析湖北省高质量发展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单位GDP能耗和人均居民生活用电对高质量发展水平影响最大,最容易影响到高质量发展水平质量指数;(2)湖北省高质量发展指数呈现增长趋势,东、中、西三大地区高质量发展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3)湖北省创新产出呈现城市间高度不均衡、创新聚集带初现的特征,与湖北省社会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存在较高耦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纵横向拉开档次 指标体系 泰尔指数 异性
下载PDF
中国养老服务能力水平的时空特征及障碍因子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洪峰 李顺毅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90,共5页
文章采用定基极差法测度了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养老服务能力水平,利用Dagum基尼系数、Moran’s I和Kernel密度估计刻画其空间差异、空间相关性和分布动态演进,进一步通过障碍因子发现阻碍养老服务能力水平均衡发展的因素。结果表... 文章采用定基极差法测度了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养老服务能力水平,利用Dagum基尼系数、Moran’s I和Kernel密度估计刻画其空间差异、空间相关性和分布动态演进,进一步通过障碍因子发现阻碍养老服务能力水平均衡发展的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养老服务能力水平总体上呈现递增的态势;区域间和区域内的养老服务能力差异持续存在,且在空间上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各省份养老服务能力水平在时空动态演进中呈现绝对差异,且不断扩大;市场未能在养老服务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是阻碍养老服务能力水平提升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服务能力 基极 时空特征 障碍因子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老年家庭消费模式的影响及机制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希亮 朱婧 《统计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47-54,共8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老年家庭成为数字技术时代不容忽视的消费群体。研究数字经济对老年家庭消费模式的影响机制并充分挖掘其间蕴藏的消费潜力,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着重要的现...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老年家庭成为数字技术时代不容忽视的消费群体。研究数字经济对老年家庭消费模式的影响机制并充分挖掘其间蕴藏的消费潜力,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为样本,运用定基极差熵权法构建省级数字经济综合指标体系,并以其作为核心解释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有助于提升老年家庭的整体消费支出,且在有效的家庭代际支持和较高文化水平的老年家庭中正向作用更为显著。从作用机制看,家庭可支配收入、家庭预期消费信心、信息技术认可度三种渠道能够间接对老年家庭的消费产生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在科技创新水平较高和位于长江经济带内地区的正向效应更显著。老年家庭的消费结构中,食品和交通支出受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总体说明老年家庭的消费模式正在向个性化、多元化方向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老年家庭 消费模式 基极熵权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空间效应——基于省级面板数据 被引量:1
9
作者 曾强 李琼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13期174-179,共6页
选取2012—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定基极差熵权法、空间计量模型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人口老龄化不仅促进了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对周边地区也有... 选取2012—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定基极差熵权法、空间计量模型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人口老龄化不仅促进了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对周边地区也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东南沿海和中南部地区表现为促进作用,西部和北部地区表现为抑制作用,并且呈现出很强的空间集聚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经济高质量发展 基极熵权 空间计量模型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下载PDF
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 被引量:32
10
作者 朱帮助 张梦凡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36-39,共4页
文章剖析了新时代绿色发展内涵,构建了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定基极差法建立了绿色发展评价方法。以广西为例,绿色发展评价实证表明,2009—2016年广西绿色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对广西绿色发展贡献较大,... 文章剖析了新时代绿色发展内涵,构建了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定基极差法建立了绿色发展评价方法。以广西为例,绿色发展评价实证表明,2009—2016年广西绿色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对广西绿色发展贡献较大,资源利用、增长质量和绿色生活指标贡献较小。区域间绿色发展梯度差异明显,桂南最高,桂中、桂西、桂北、桂东依次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评价体系 基极 广西
下载PDF
京津冀共享式绿色增长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素英 管勇攀 张烨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8-45,共8页
基于已有研究,重新界定共享式绿色增长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包含经济增长水平、经济绿色增长、社会机会公平性以及经济成果共享性4个维度的共享式增长指标体系,运用定基极差熵权法和σ收敛模型分析2003—2017年共享式绿色增长指标体... 基于已有研究,重新界定共享式绿色增长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包含经济增长水平、经济绿色增长、社会机会公平性以及经济成果共享性4个维度的共享式增长指标体系,运用定基极差熵权法和σ收敛模型分析2003—2017年共享式绿色增长指标体系内数据,发现京津冀地区共享式绿色增长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区域差异显著但逐年缩小,并具有收敛特征。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发现产业结构优化、消费结构升级均能促进共享式绿色增长水平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式绿色增长 产业结构 消费结构 基极熵权 面板向量自回归
原文传递
长江经济带绿色生产方式的测度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滨 石磊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4-104,共11页
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途径。基于绿色生产方式的内涵和外延,构建了涵盖绿色产业布局、绿色生产过程和绿色制造体系三个维度26个指标的长江经济带绿色生产方式指标体系,运用定基极差熵... 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途径。基于绿色生产方式的内涵和外延,构建了涵盖绿色产业布局、绿色生产过程和绿色制造体系三个维度26个指标的长江经济带绿色生产方式指标体系,运用定基极差熵权法测度2015—2020年长江经济带生产方式绿色化水平作为其绿色生产方式的量化指标,并采用核密度估计、空间可视化分析及耦合协调度分析,对其时空演化特征和协同效应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发现:2015—2020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生产方式绿色化水平实现了较快提升,整体上呈现逐年上升态势,但沿线省(市)间生产方式绿色化水平的差异逐渐扩大;长江经济带生产方式绿色化水平呈现空间正相关性,但这种空间相关性在2017—2020年逐渐减弱。长江经济带生产方式绿色化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呈现出“下游地区>中游地区>上游地区”的分布格局。长江经济带绿色生产方式中绿色产业布局、绿色生产过程和绿色制造体系三个维度的协同效应逐渐增强,但是整体协同水平依旧较低、地区差异明显,协同能力仍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生产方式 基极熵权 核密度估计 耦合协调度模型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中国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指数测度与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谷魁英 孙慧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0-104,共5页
文章运用定基功效系数法、定基极差熵权法、变异系数法和空间标准差椭圆,测度分析2010—2018年中国地级以上287个城市的包容性绿色增长指数。结果表明,2010—2018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指数以1.24%的年均增长率稳步提升,东... 文章运用定基功效系数法、定基极差熵权法、变异系数法和空间标准差椭圆,测度分析2010—2018年中国地级以上287个城市的包容性绿色增长指数。结果表明,2010—2018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指数以1.24%的年均增长率稳步提升,东、中、西三大地区和城市群间内部差异显著,但随时间增长呈逐渐缩小的态势;空间标准差椭圆呈长轴方向收缩、短轴方向扩张的密集型空间格局,表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绿色增长 基极熵权 空间标准椭圆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目标下全球包容性绿色增长指数测度及其耦合协调评价
14
作者 徐辉 武彦青 《经济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7,共12页
文章基于2000—2020年全球82个国家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的指标体系,用定基极差熵权法测度了其包容性绿色增长指数(IGGI),并对测度结果进行了时空演化和区域异质性分析以及耦合协调度评价。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82个国家... 文章基于2000—2020年全球82个国家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的指标体系,用定基极差熵权法测度了其包容性绿色增长指数(IGGI),并对测度结果进行了时空演化和区域异质性分析以及耦合协调度评价。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82个国家的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都有提升。各国IGGI的平均值从2000年的0.226上升至2020年的0.302,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空间布局。②从空间分布看,各国的IGGI存在空间关联关系,表现出明显的“高—高”聚集和“低—低”扎堆现象。其中,位于“高—高”集聚区的主要是发达国家,位于“低—低”集聚区的主要是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③从区域异质性看,高收入和高人类发展水平国家的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明显高于低收入和低人类发展水平国家。其中,2020年高收入国家IGGI的均值为0.379,高人类发展水平国家IGGI的均值为0.328,低收入国家IGGI的均值为0.229,低人类发展水平国家IGGI的均值为0.251。④从分维度指数看,经济增长指数(EGI)和社会公平指数(SEI)的变化趋势总体呈上升趋势,且SEI明显高于IGGI的变化趋势,发展态势良好;环境可持续性指数(ESI)的变化趋势则比较平稳,且明显低于IGGI、EGI和SEI的变化趋势,发展状况不佳,仍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⑤从耦合协调度评价结果看,整体上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和环境可持续性三大维度的耦合协调状况仍处于低水平,且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绿色增长 基极熵权 可持续发展 社会公平 环境可持续 区域异质性 耦合协调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能源转型的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
15
作者 王健龙 王伟龙 刘勇 《经济问题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85,共18页
城市能源转型对实现双碳目标,缓解气候压力,保障能源安全至关重要。文章采用定基极差熵值法测度了2006—2022年中国284个城市的能源转型水平,利用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传统Markov链和空间Markov链、参数最优地理探测器等方法... 城市能源转型对实现双碳目标,缓解气候压力,保障能源安全至关重要。文章采用定基极差熵值法测度了2006—2022年中国284个城市的能源转型水平,利用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传统Markov链和空间Markov链、参数最优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揭示了能源转型的时空演变趋势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间内全国及八大经济区的能源转型水平处于平稳上升态势,表现为沿海到内陆的阶梯化分布。(2)城市能源转型的多极或两极极化趋势明显,整体差距和绝对差距扩大,空间非均衡性突出。区域内Dagum基尼系数的平均值呈“南部沿海>北部沿海>西南地区>长江中游>西北地区>东部沿海>黄河中游>东北地区”分布。城市能源转型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特征,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3)城镇化、人力资本、数字经济、绿色金融、城市级别是能源转型空间演进的主要驱动力。研究结论旨在为中国推进双碳目标实现进程,提升国际能源竞争力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转型 八大经济区 基极熵值 动态演化 驱动因素
原文传递
2010—2021年中国民生发展水平空间演变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琼 董梁 +2 位作者 邓平安 朱欣怡 刘毅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037-3057,共21页
把握民生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演变规律对新时代协同区域民生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运用定基极差熵权法、标准差椭圆、核密度估计和空间Markov链、时空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研究2010—2021年中国民生发展水平... 把握民生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演变规律对新时代协同区域民生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运用定基极差熵权法、标准差椭圆、核密度估计和空间Markov链、时空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研究2010—2021年中国民生发展水平的空间演变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①2010—2021年中国民生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四大区域呈东部>中部>西部>东北依次递减特征;民生发展水平空间依赖关系增强,具有明显的高值簇和低值簇集聚特征,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形成了稳定的热点区,四川形成了稳定的冷点区。②中国民生发展水平的重心由东北向西南方偏移,空间方向性增强;全国和四大区域民生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性逐渐增强,且全国和西部存在极化趋势;民生水平等级空间转移方向受到邻近省份的影响。③经济、科技、人口老龄化、财政分权对民生产生了正向作用,城镇化为负向效应,且5个因素的影响具有空间分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发展水平 空间演变 影响机理 基极熵权 中国
原文传递
1995—2004年西部各省区经济运行状况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翠香 毛知明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1-40,共10页
选取合适的系统和评价指标,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无量纲化的处理,然后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权重系数,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评价,最后用最大序差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 综合评价 权重系数 纵横向拉开档次 最大序
原文传递
长江经济带包容性绿色发展的测度评价、动态分布与收敛趋势 被引量:14
18
作者 吴武林 罗世华 刘祥官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28,共16页
基于2001—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定基极差熵权法测度评价长江经济带包容性绿色发展效率,运用核密度估计、泰尔指数和收敛模型分别考察包容性绿色发展的动态分布、地区差异和收敛趋势。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包容性绿... 基于2001—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定基极差熵权法测度评价长江经济带包容性绿色发展效率,运用核密度估计、泰尔指数和收敛模型分别考察包容性绿色发展的动态分布、地区差异和收敛趋势。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包容性绿色发展效率呈现明显增长趋势,子系统效率呈现“经济发展>社会机会公平>绿色生产消费>生态环境保护”的分布格局;三大地区包容性绿色发展效率均为递增态势,呈现“下游>上游>中游”的分布特征;包容性绿色发展的非均衡性突出,但未发生两极分化;包容性绿色发展的总体差异呈现下降趋势,地区间差异是其主要来源;长江经济带及三大地区包容性绿色发展存在收敛和绝对收敛趋势;长江经济带及上游和下游地区存在条件收敛趋势,中游地区为发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绿色发展效率 基极熵权 核密度估计 泰尔指数 收敛趋势
原文传递
中国包容性绿色增长的测度及分析 被引量:153
19
作者 周小亮 吴武林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20,共18页
研究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包容性绿色增长指标体系,测度分析中国各省份及三大地区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变动趋势、区域差异及其收敛特征。研究方法:运用定基极差熵权法、泰尔指数、σ收敛模型和β收敛模型。研究发现:中国各省份及三大地... 研究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包容性绿色增长指标体系,测度分析中国各省份及三大地区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变动趋势、区域差异及其收敛特征。研究方法:运用定基极差熵权法、泰尔指数、σ收敛模型和β收敛模型。研究发现:中国各省份及三大地区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区域差异显著但逐年缩小,并具有收敛特征。研究创新:根据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内涵和外延构建指标体系,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指标选取主观随意性强、指标种类单一、忽略指标实际含义和指标体系不易操作等问题,从而更具有效性和应用性;运用定基极差熵权法测度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使测度结果具备了时空双重维度上的可比性。基于时空视角,从各省份及三大地区两个层面进行考察。研究价值:有助于观察和把握中国经济增长的绿色化与社会包容性的现实状态,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绿色增长 指标体系 基极熵权 泰尔指数 收敛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