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31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口径定距空爆弹末端防空拦截实时模拟及开舱距离研究
1
作者 娄文忠 何博 +6 位作者 冯恒振 李昕哲 杨庭琪 苏文亭 吕斯宁 张明荣 余学瑞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4-593,共10页
针对现有小口径定距空爆弹末端防空拦截及开舱距离模拟中,无法体现开舱后子弹云团与目标的动态交会过程,并忽略了定距空爆引信实际启动规律,导致毁伤效能评估不准确的问题,开展小口径定距空爆弹末端防空拦截实时模拟及开舱距离进行研究... 针对现有小口径定距空爆弹末端防空拦截及开舱距离模拟中,无法体现开舱后子弹云团与目标的动态交会过程,并忽略了定距空爆引信实际启动规律,导致毁伤效能评估不准确的问题,开展小口径定距空爆弹末端防空拦截实时模拟及开舱距离进行研究。通过建立多束定向预制破片战斗部、弹目交会及以巡航导弹为拦截目标的等效目标数值模型,搭建小口径定距空爆弹末端防空拦截实时模拟平台。基于实时模拟平台,引入武器系统误差与定距空爆引信实测启动规律,分析炮弹在不同射击距离下开舱距离与毁伤效能的关系,并对小口径定距空爆弹引信技术发展方向进行展望。研究结果表明,引信实际启动规律使得最优毁伤效能随射击距离的增加而减少的幅度增大,在射击远距离目标时,0~20 m的开舱距离内都存在着较高的完全脱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口径弹药 定距空爆弹 末端防空拦截 引信启动规律 实时模拟 毁伤效能 开舱距离
下载PDF
M序列编码调频定距引信抗干扰特性
2
作者 熊雪瑶 牛兰杰 +1 位作者 马捷 李维山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43,共6页
对M序列编码调频定距引信抗干扰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模糊函数分析三角波线性调频定距引信的抗干扰性能,接下来对M序列模糊函数进行分析,对M序列编码后的载频随机跳变三角波线性调频信号进行理论推导并分析其模糊函数。经过仿真验证... 对M序列编码调频定距引信抗干扰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模糊函数分析三角波线性调频定距引信的抗干扰性能,接下来对M序列模糊函数进行分析,对M序列编码后的载频随机跳变三角波线性调频信号进行理论推导并分析其模糊函数。经过仿真验证,码元宽度一定时,M编码信号编码位数越多,伪码周期数越大,射频存储转发器产生的干扰信号与回波信号的相关性越弱,引信抗干扰性能越强。射频存储转发器存储发射信号并作为干扰信号的周期数越少,干扰与回波信号相关性越弱,引信抗干扰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频定距引信 M序列 模糊函数 抗干扰性能
下载PDF
动态激光定距技术在迫弹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河 孙全意 陈炳林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3-65,共3页
根据迫弹用动态激光定距技术的特点 ,经过大量的试验、分析和研究 ,应用脉冲鉴相体制 ,设计出体积小 ,重量轻 ,定距误差小于 0 .5米 ,装定方便易行的动态激光定距原理样机 ,为激光定距技术用在子母弹母弹开仓、云爆弹上定高起爆提供了... 根据迫弹用动态激光定距技术的特点 ,经过大量的试验、分析和研究 ,应用脉冲鉴相体制 ,设计出体积小 ,重量轻 ,定距误差小于 0 .5米 ,装定方便易行的动态激光定距原理样机 ,为激光定距技术用在子母弹母弹开仓、云爆弹上定高起爆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激光定距技术 定距引信 迫弹 导弹
下载PDF
小口径弹药引信定距精度分析
4
作者 纪永祥 刘社锋 +2 位作者 杨伟涛 陈众 纪红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3-15,共3页
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引信定距精度的因素,利用试验数据,对连发射击时引信定距精度变差的原因作了定性分析,对武器系统的使用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定距引信 试验方法 定距精度 连发武器
下载PDF
基于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芯片TDC-GP2的脉冲激光引信定距系统 被引量:7
5
作者 宋娜 邓甲昊 崔静 《兵工自动化》 2012年第10期64-66,70,共4页
针对传统定距方法目前不能满足脉冲激光引信中近距离高精度定距要求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芯片TDC-GP2的激光引信定距系统。首先介绍TDC-GP2的工作原理,并阐述其在脉冲激光测距中的应用方法,最后给出系统的硬件设计和... 针对传统定距方法目前不能满足脉冲激光引信中近距离高精度定距要求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芯片TDC-GP2的激光引信定距系统。首先介绍TDC-GP2的工作原理,并阐述其在脉冲激光测距中的应用方法,最后给出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方案,并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方法测量精度可达到65 ps,能满足脉冲激光测距系统中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引信定距系统 TDC—GP2应用 高精度定距
下载PDF
伪码精确定距技术研究
6
作者 任光亮 邹金龙 《现代引信》 CSCD 1998年第4期14-18,共5页
根据国外对地定距近炸引信的发展趋势,在深入地分析伪码定距技术定距性能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对地定距近炸引信的伪码精确定距技术方案,分析了该方案的定距性能。
关键词 伪码定距 定距精度 定距范围 近炸引信
下载PDF
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线性调频引信定距方法 被引量:10
7
作者 岳凯 郝新红 +2 位作者 栗苹 陶艳 李永亮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01-808,共8页
针对调频(FM)引信,为了在较小的调制频偏内获得较高定距精度,提出了基于分数阶域瞬时初始频率估计和基于分数阶相关的两种定距方法。论述了两种方法的定距原理,分析了其距离分辨力与抗噪声性能,并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较FM谐波定... 针对调频(FM)引信,为了在较小的调制频偏内获得较高定距精度,提出了基于分数阶域瞬时初始频率估计和基于分数阶相关的两种定距方法。论述了两种方法的定距原理,分析了其距离分辨力与抗噪声性能,并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较FM谐波定距方法,两种方法具有较高的距离分辨力,且受FM带宽影响较小;同时定距方法通过FM发射、接收信号与单载波混频方法,在分数阶域避免了FM率估计,降低了算法复杂度,具有工程可实现性;较初始频率估计方法,基于分数阶相关的FM定距方法抗噪声性能更好,适合于低信噪比环境下信号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 调频引信 定距方法 瞬时初始频率 分数阶相关
下载PDF
炮弹记转数定距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王中原 张比升 +1 位作者 史金光 易文俊 《弹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11,共4页
为了通过记录炮弹飞行中绕纵轴的转圈数确定距离、在同一距离上形成弹幕以提高小口径炮弹的效能,分析了不同弹道参数变化对记转圈定距的影响.基于旋转稳定弹丸的6D刚体弹道方程,导出了弹丸转圈数公式,可对弹丸圈数进行准确计算.结果表明... 为了通过记录炮弹飞行中绕纵轴的转圈数确定距离、在同一距离上形成弹幕以提高小口径炮弹的效能,分析了不同弹道参数变化对记转圈定距的影响.基于旋转稳定弹丸的6D刚体弹道方程,导出了弹丸转圈数公式,可对弹丸圈数进行准确计算.结果表明,射角变化、初速误差、发射时药温变化、弹道上横风对同样转数的飞行距离影响较小;初始扰动、弹道上气压、气温变化和纵风等对同样转数的炮弹飞行距离有较大影响,距离越远,差异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丸 外弹道 转数 定距
下载PDF
矮砧密植苹果树连续开沟定距栽植机研制 被引量:7
9
作者 林悦香 尚书旗 +2 位作者 王东伟 宋来其 张敬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30,共8页
针对现有果树栽植劳动强度大、株距控制精度低的现状,该文开展了基于标准化栽培模式的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研究,设计了矮砧密植苹果栽植机,解决了果树幼苗栽植作业中存在的机械化关键技术难题:连续宽深开沟、果苗直立栽植、株距精确控制。... 针对现有果树栽植劳动强度大、株距控制精度低的现状,该文开展了基于标准化栽培模式的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研究,设计了矮砧密植苹果栽植机,解决了果树幼苗栽植作业中存在的机械化关键技术难题:连续宽深开沟、果苗直立栽植、株距精确控制。采用V型双圆盘开沟器实现连续宽深开沟;通过人工辅助喂苗、栅杆定位装置辅助定位、夹持输送装置扶苗、刮板式覆土器回土及橡胶镇压轮压实土壤等系列环节,完成果苗直立栽植;定距栽植控制装置通过光电传感器感应前一棵树苗位置后启动下一棵树苗夹持运行并完成栽植,实现了株距的精确控制。该机开沟深度为0~40 cm可调,开沟宽度为30~37 cm,作业速度为0.8~1.5 km/h。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工作稳定,栽植效果良好,平均栽植合格率为93.79%,平均栽植深度合格率为91.43%,平均株距变异系数为5.03%,栽植效率720株/h,是人工栽植效率的36倍,满足现代标准果园机械化生产要求。种植环节机械化的实现,可为后续管理环节及收获环节的机械化提供可行性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设计 苹果 定距栽植 连续开沟 栅杆辅助
下载PDF
空炸引信定距误差分类及修正策略 被引量:12
10
作者 马少杰 张合 《弹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5-78,共4页
小口径弹药所配空炸引信的定距精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分类并分别采用相应的策略进行修正,提高了引信定距的精度.利用短时傅立叶变换对弹道弹丸旋转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分解出不同的误差因素类型.提出了相应3类误差修正的... 小口径弹药所配空炸引信的定距精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分类并分别采用相应的策略进行修正,提高了引信定距的精度.利用短时傅立叶变换对弹道弹丸旋转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分解出不同的误差因素类型.提出了相应3类误差修正的策略,描述了炮口初速误差修正的计时-计速复合体制和计时-计转数复合体制.通过试验,验证了误差分类的正确性,所得结论能为引信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信 定距 修正 误差
下载PDF
初速跳动量对单兵火箭弹引信定距精度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洪黎 张合 +1 位作者 李豪杰 唐玉发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针对单兵火箭弹初速跳动引起弹丸炸点散布较大的问题,分析了初速跳动量对未测速修正引信和测速修正引信在不同射程上定距精度的影响。MATLAB仿真结果和实弹空炸试验均表明初速跳动量对未测速修正引信炸点精度影响较大,对测速修正引信的... 针对单兵火箭弹初速跳动引起弹丸炸点散布较大的问题,分析了初速跳动量对未测速修正引信和测速修正引信在不同射程上定距精度的影响。MATLAB仿真结果和实弹空炸试验均表明初速跳动量对未测速修正引信炸点精度影响较大,对测速修正引信的炸点精度影响较小。对于未测速修正引信,尤其在射距较大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减小初速的跳动量;对于测速修正引信,可大大降低对初速跳动量的控制要求,而炸点精度仍可达到较高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兵火箭弹 测速修正 定距精度 初速跳动量 空炸试验
下载PDF
基于互相关时延估计的激光引信远距离定距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伟 陈钱 +1 位作者 顾国华 何伟基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9,23,共5页
激光引信远距离定距目标回波微弱、信噪比低,针对传统脉冲式激光测距方式探测困难且测量误差大的难题,提出了基于互相关时延估计的数字化激光引信远距离定距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将发射脉冲和回波脉冲由时域变换到频域,... 激光引信远距离定距目标回波微弱、信噪比低,针对传统脉冲式激光测距方式探测困难且测量误差大的难题,提出了基于互相关时延估计的数字化激光引信远距离定距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将发射脉冲和回波脉冲由时域变换到频域,然后对发射脉冲串序列的傅里叶系数进行共轭运算,并与回波脉冲串序列的傅里叶系数相乘,最后通过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得到互相关函数,对互相关函数进行峰值检测得到回波时延,从而实现目标定距。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低信噪比下实现目标定距,有效增加了激光引信的定距距离,最大测量误差为0.35 m,误差主要来源于回波脉冲的展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引信 远距离定距 互相关 时延估计
下载PDF
小口径空炸定距引信的定距体制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马少杰 张河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8期338-341,344,共5页
小口径弹药是用于近程反导的首选弹药,主要采用预制破片弹或子母弹,通过引信控制弹丸在导弹来路前起爆,形成破片或钨柱弹幕,将大大提高防空高炮对导弹的毁伤效能。传统小口径空炸引信定距体制存在的不足,主要是采用单一传感器信息,定距... 小口径弹药是用于近程反导的首选弹药,主要采用预制破片弹或子母弹,通过引信控制弹丸在导弹来路前起爆,形成破片或钨柱弹幕,将大大提高防空高炮对导弹的毁伤效能。传统小口径空炸引信定距体制存在的不足,主要是采用单一传感器信息,定距精度低;现代定距体制要求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每种传感器要提供新的信息从而构成复合体制,可以减少定距误差,提高炸点和弹幕精度,提高防空高炮对来袭导弹的拦截和毁伤效能,文中开展了传统和现代定距体制的研究,为小口径空炸引信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信 弹道 定距 小口径 空炸
下载PDF
计转数定距引信炸点散布精度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沈波 赖百坛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5-37,共3页
计转数体制是实现引信精确定距起爆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从理论上分析,计转数引信可以不用测初速V0,就可在炮口近距离内通过计测弹丸的转数得到弹丸的行程X。但实际上每发弹丸初速是不同的,且射程不同,射角不同,具有不同的弹道,这就意... 计转数体制是实现引信精确定距起爆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从理论上分析,计转数引信可以不用测初速V0,就可在炮口近距离内通过计测弹丸的转数得到弹丸的行程X。但实际上每发弹丸初速是不同的,且射程不同,射角不同,具有不同的弹道,这就意味着弹丸旋转遇到的阻尼也不同,因而弹丸旋转角速度变化的规律不同,因此,由转数定距只能是近似的。文中对于在不同射距上,对计转数定距引信作用的散布精度进行了初步的论证,并针对弹丸初速和阻尼系数对弹丸转数影响进行了计算机仿真计算,还进行了不同初速及不同阻尼系数条件下弹丸转数的误差分析,从理论上论证了计转数传感器定距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转数 引信 炸点 定距 精度分析
下载PDF
脉冲激光鉴相体制提高激光定距精度的几种方法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祥金 张河 陈炳林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7-80,共4页
研究了脉冲激光鉴相体制激光近炸引信的定距精度,提出了影响脉冲激光鉴相体制的激光定距引信技术精度的四个因素,并对影响精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减小定距误差的方法,采用了对数放大法和提高激光发射模块发射频率的方法相结合,从而能够满... 研究了脉冲激光鉴相体制激光近炸引信的定距精度,提出了影响脉冲激光鉴相体制的激光定距引信技术精度的四个因素,并对影响精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减小定距误差的方法,采用了对数放大法和提高激光发射模块发射频率的方法相结合,从而能够满足定距精度为0.3 m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近炸引信 激光定距 激光鉴相体制
下载PDF
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脉冲激光引信高精度实时定距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桑会平 邓甲昊 胡秀娟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9-22,26,共5页
采用电子计数法实现脉冲激光引信定距的本质是测量发射脉冲和目标反射回波脉冲的时间差。为实现脉冲激光引信的精确定距,在分析电子计数法时间测量的原理和误差因素基础上,给出了脉冲激光引信高精度实时定距的原理框图,用A ltera公司Cyc... 采用电子计数法实现脉冲激光引信定距的本质是测量发射脉冲和目标反射回波脉冲的时间差。为实现脉冲激光引信的精确定距,在分析电子计数法时间测量的原理和误差因素基础上,给出了脉冲激光引信高精度实时定距的原理框图,用A ltera公司Cyc lone系列的FPGA芯片实现了时间测量模块,其高速计数器的工作频率达到800MHz,满足脉冲激光引信的精度和实时性要求。在Quartus II软件中进行了后仿真,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引信 时间测量 FPGA应用 脉冲定距 高速电子计数 信号处理
下载PDF
基于计转数定距的小口径炮空炸引信设计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曹成茂 丁立波 《弹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2-86,共5页
该文讨论了小口径炮计转数定距空炸引信设计涉及的 3项关键技术 :快速供电电源设计 ,提高计转数定距精度 ,结构小型化满足小口径炮弹空间小的要求 .针对空气阻力作用导致转速衰减 ,该文首次提出采用二次曲线拟合法对定距转数进行修正 .... 该文讨论了小口径炮计转数定距空炸引信设计涉及的 3项关键技术 :快速供电电源设计 ,提高计转数定距精度 ,结构小型化满足小口径炮弹空间小的要求 .针对空气阻力作用导致转速衰减 ,该文首次提出采用二次曲线拟合法对定距转数进行修正 .基于现场实际所得数据 ,综合考虑了各种影响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转数定距 空炸引信 压电电源 转数修正
下载PDF
激光定距引信远场光斑的压缩整形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祥金 郭婧 张合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53-1457,共5页
针对激光定距引信的小型化激光发射系统远场光斑过大、探测距离偏近的问题展开研究。利用几何光学原理对激光定距引信的发射光学系统进行设计,采用非球面透镜与变形棱镜组合实现引信远场光斑的压缩整形,并通过ZEMAX光学软件仿真优化和... 针对激光定距引信的小型化激光发射系统远场光斑过大、探测距离偏近的问题展开研究。利用几何光学原理对激光定距引信的发射光学系统进行设计,采用非球面透镜与变形棱镜组合实现引信远场光斑的压缩整形,并通过ZEMAX光学软件仿真优化和光斑试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发射光束经过光学系统后,500 m处的激光光斑直径被压缩到10 mm且呈圆对称形状,准直效果显著优于柱透镜光学系统,使原有小型化、低功耗的激光定距引信探测距离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定距引信 光学设计 远场光斑 压缩整形
原文传递
20mm空炸杀伤榴弹电子引信定距精度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万和 张越 吴志林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61-664,共4页
讨论的20mm杀伤榴弹是适于单兵武器使用的新弹种,它采用可编程电子引信,使榴弹在目标附近空炸。为了保征榴弹的杀伤效能,必须考虑引信的定距精度。该文建立了20mm杀伤榴弹的外弹道模型,在对该模型分析求解的基础上,给出了榴弹初速波动... 讨论的20mm杀伤榴弹是适于单兵武器使用的新弹种,它采用可编程电子引信,使榴弹在目标附近空炸。为了保征榴弹的杀伤效能,必须考虑引信的定距精度。该文建立了20mm杀伤榴弹的外弹道模型,在对该模型分析求解的基础上,给出了榴弹初速波动时所对应的外弹道性能参数,分析对比了计时定距与计转数定距2种方式的定距精度。结果表明,计转数方式优于计时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弹 外弹道 定距精度
下载PDF
应用电弧特性的单端线路故障定距算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古金国 徐国政 钱家骊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7,共5页
线路故障定距一直是电力系统重要而难于解决的课题。针对传统单端故障定距算法信息量不足的缺陷,文章提出了一种利用故障电弧特性的单端故障定距算法。该算法仅利用线路一端的电压、电流采样值,且不受故障点位置、故障发生时电源相位... 线路故障定距一直是电力系统重要而难于解决的课题。针对传统单端故障定距算法信息量不足的缺陷,文章提出了一种利用故障电弧特性的单端故障定距算法。该算法仅利用线路一端的电压、电流采样值,且不受故障点位置、故障发生时电源相位等的影响。数值仿真试验和模拟试验的结果表明该算法有较高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定距 故障电弧 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