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地下水污染因子定量识别研究——以辽西地区为例
1
作者 刘芳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4年第3期111-113,共3页
为提高辽西地区地下水污染因子识别精度,采用多因子回归方法对辽西地下水污染因子进行定量识别。结果表明:硝酸盐、氨氮是区域地下水主要污染因子,相对贡献率分别为23.19%和19.89%,工业废水排放是区域地下水主要污染来源,其次为生活污水... 为提高辽西地区地下水污染因子识别精度,采用多因子回归方法对辽西地下水污染因子进行定量识别。结果表明:硝酸盐、氨氮是区域地下水主要污染因子,相对贡献率分别为23.19%和19.89%,工业废水排放是区域地下水主要污染来源,其次为生活污水,相比于传统单因子回归方程,多因子回归方法对地下水污染因子识别结果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子回归方法 污染因子 定量识别 污染源解析 地下水 辽西地区
下载PDF
最大似然判别法在塔河油田上奥陶统储集空间类型测井定量识别中的应用
2
作者 杨德彬 张娟 +3 位作者 金燕林 谢润成 陈华鑫 蔡文力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5,共5页
塔河油田上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广阔的开发潜力,纵向储集体贯通的井往往能实现高产。上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经历多期岩溶、构造等作用而变得十分复杂,储集空间类型多。对于开发而言,亟需寻求创新而有效的识别方法明确研究区储层发育... 塔河油田上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广阔的开发潜力,纵向储集体贯通的井往往能实现高产。上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经历多期岩溶、构造等作用而变得十分复杂,储集空间类型多。对于开发而言,亟需寻求创新而有效的识别方法明确研究区储层发育的类型、特征及规模。通过岩心观察,结合常规测井资料,针对划分出的裂缝-孔洞型、裂缝-孔隙型(轻质)、溶孔-孔隙型(轻质)、裂缝-孔隙型(重质)、溶孔-孔隙型(重质)及孤立型孔缝6种储集空间类型,运用最大似然机器智能学习算法进行测井定量识别,样本的回判率为93.9%,识别结果与岩心观察结果平均吻合率为86.1%,表明该方法针对复杂储集空间类型定量识别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及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上奥陶统 储集空间类型 测井定量识别 最大似然法
下载PDF
基于刚度参数变化的导管架平台结构损伤定量识别
3
作者 冷建成 毛厚彬 +1 位作者 钱万东 庞哲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8-74,共7页
为解决海上导管架平台在风、浪、流等随机环境载荷作用下的不确定性结构损伤识别难题,提出基于刚度参数变化的导管架平台结构损伤定量识别方法。首先以室内某导管架平台比例模型为试验对象,设置结构第Ⅲ层-X面上一斜杆锯断外径的2/3和... 为解决海上导管架平台在风、浪、流等随机环境载荷作用下的不确定性结构损伤识别难题,提出基于刚度参数变化的导管架平台结构损伤定量识别方法。首先以室内某导管架平台比例模型为试验对象,设置结构第Ⅲ层-X面上一斜杆锯断外径的2/3和完全锯断2种损伤工况,在已知结构模态参数和集中质量矩阵的前提下,定量识别出不同损伤工况下平台各子结构刚度参数的最可能值(MPV),并分析相应的后验不确定性,进而判断损伤发生的位置和损伤程度。结果表明:刚度参数具有较小的后验不确定性,识别结果的稳定性与精确性很好;识别出的结构损伤位置与试验设定位置一致,2种损伤工况下的损伤程度分别为1%~12%和20%~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度参数 导管架平台 结构损伤 定量识别 损伤概率 损伤程度
原文传递
基于微带天线传感器的斜裂纹定量识别算法
4
作者 许晨旭 李润发 +1 位作者 李云飞 左天一 《起重运输机械》 2023年第10期14-22,共9页
在结构健康监测领域中微带天线传感器主要用于定性监测,缺乏结构损伤的定量识别研究。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微带天线传感器斜裂纹定量识别算法,用于裂纹长度和角度的定量识别。基于谐振腔模型下的电场和电流分布规律,并结合传感器的裂纹识... 在结构健康监测领域中微带天线传感器主要用于定性监测,缺乏结构损伤的定量识别研究。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微带天线传感器斜裂纹定量识别算法,用于裂纹长度和角度的定量识别。基于谐振腔模型下的电场和电流分布规律,并结合传感器的裂纹识别原理,从裂纹引起的电流绕行路径增量出发,提出投影因子的概念,将斜裂纹对传感器谐振频率的影响转换成相应的垂直裂纹和平行裂纹对谐振频率的影响,据此给出一种斜裂纹的定量识别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斜裂纹定量识别算法可以很好的得到裂纹长度和角度,其中裂纹长度识别误差为±1mm,裂纹角度识别误差在±4°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带天线 结构裂纹 定量识别 结构健康监测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5木板材表面缺陷的定量识别 被引量:1
5
作者 贾浩男 徐华东 +3 位作者 王立海 张金生 褚晓辉 唐旭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7-155,共9页
【目的】为解决人工及传统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对木板材表面缺陷识别效果差、效率低等问题,提高木材利用率。以深度学习模型为基础,构建木板材表面缺陷检测系统,旨在拓展深度学习模型在木板材缺陷检测领域的应用。【方法】基于“Wood Defec... 【目的】为解决人工及传统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对木板材表面缺陷识别效果差、效率低等问题,提高木材利用率。以深度学习模型为基础,构建木板材表面缺陷检测系统,旨在拓展深度学习模型在木板材缺陷检测领域的应用。【方法】基于“Wood Defect Database”公开数据集中的839张木板材缺陷图像,使用Imgaug数据增强库对数据集进行扩充;通过在主干特征网络部分引入SE注意力机制,使用focus、FPN+PAN结构构建YOLOv5木板材表面缺陷目标检测框架,进而采用迁移学习思想改进训练方式,将训练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冻结阶段和解冻阶段)。然后将构建的模型与当前主流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模型进行对比,最后利用混淆矩阵、Loss值变化曲线、模型大小、检测时间以及均值平均精确率等指标评价模型。【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5模型对木板材表面缺陷中活节、死节、裂缝、孔洞的检测方法。模型对死节、活节、裂缝、孔洞识别结果的均值平均精确率分别约为98.66%、99.06%、98.10%和96.53%,并与当前主流检测模型进行比较,改进的模型具有更好的精确率、召回率和均值平均精确率,分别为97.48%、96.53%和98.22%。模型单幅图像平均检测时间为10.3 ms,最大检测耗时20.5 ms,检测效果与泛化特性较好,模型所占内存仅13.7 MB,易于移植。【结论】实验表明改进的YOLOv5模型可用于检测木板材表面主要缺陷。且模型对木板材表面缺陷的识别效果优于其他5种主流检测模型。在维持原有检测精度的基础上,提高了小目标缺陷的识别能力,减少了木板材缺陷漏检的情况,实现了在复杂场景下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板材 表面缺陷 YOLOv5 实时检测 深度学习 定量识别
下载PDF
历史街区立面色彩定量识别与控制策略研究以山西介休旧城为例
6
作者 李雨静 马锡栋 张玉坤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23年第7期117-119,共3页
以历史文化名城山西省介休市为例,遴选其旧城为研究对象,定量识别街区立面色彩,对比总结新旧民居及其围护结构要素的色彩特征和规律,以此提出色彩控制导则要点、色彩与材质推荐图谱等控制策略。研究成果可为介休历史街区风貌协调提供色... 以历史文化名城山西省介休市为例,遴选其旧城为研究对象,定量识别街区立面色彩,对比总结新旧民居及其围护结构要素的色彩特征和规律,以此提出色彩控制导则要点、色彩与材质推荐图谱等控制策略。研究成果可为介休历史街区风貌协调提供色彩和材质的规划指导,亦可为国内众多街区保护开发建设提供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色彩分析 定量识别 控制策略 介休市
下载PDF
利用光谱技术定量识别岩石颜色方法研究
7
作者 张启燕 杨玠 +2 位作者 李建国 史维鑫 高鹏鑫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05-1911,共7页
岩石颜色不仅反映沉积环境而且指示特有矿物与元素,是纵向横向沉积演化,地层对比的重要依据和指标之一。目前岩石颜色主要依赖肉眼识别和主观描述,或使用色卡进行对比判读。这些方法受个体差异和环境影响较大,缺少定量计算方法,无法满... 岩石颜色不仅反映沉积环境而且指示特有矿物与元素,是纵向横向沉积演化,地层对比的重要依据和指标之一。目前岩石颜色主要依赖肉眼识别和主观描述,或使用色卡进行对比判读。这些方法受个体差异和环境影响较大,缺少定量计算方法,无法满足颜色批量精准识别的需要。因此快速、批量、高效实现颜色的客观识别和数值量化对地质工作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色度学原理,利用光谱分析技术,结合Python计算机语言编译的岩石颜色定量化识别软件,实现岩石颜色的数值定量化和批量自动化转换,提高颜色的判断精度和识别效率。通过对《Munsell Rock Book》对比发现,CIE RGB颜色系统计算结果与色卡一致性较高,Munsell系统计算结果中色相值(<3个NBS单位)一致性达到86.7%,明度值和纯度值的一致性分别达到92.2%和82.2%,相关性为98.83%和87.50%,均属于较小色差范围。相较于Munsell系统计算结果,31个岩石样品的CIE RGB计算结果与样品颜色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更高。造成颜色差异的原因复杂多样,不仅与颜色系统之间的转换误差和人为主观对比及判读有关,而且与岩石样品的特殊性和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次研究为岩石颜色的快速、高效、客观批量化和定量化表征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法和思路,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颜色 定量识别 CIE颜色系统 Munsell颜色系统 光谱
下载PDF
基于残差网络的钢丝绳损伤图像定量识别
8
作者 陈荣信 井陆阳 +2 位作者 白晓瑞 徐卫晓 李建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4-29,共6页
目前基于机器视觉的钢丝绳表面损伤检测基本均采用定性检测的方法,在定量检测方面的研究极少,而断丝数量是钢丝绳报废的重要标准,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和残差网络的钢丝绳表面损伤定量识别方法。将采集到的钢丝绳损伤图像进行批量... 目前基于机器视觉的钢丝绳表面损伤检测基本均采用定性检测的方法,在定量检测方面的研究极少,而断丝数量是钢丝绳报废的重要标准,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和残差网络的钢丝绳表面损伤定量识别方法。将采集到的钢丝绳损伤图像进行批量裁剪,以消去背景噪声;对训练集中的图像利用数据增强技术,进行随机裁剪和随机水平翻转,扩充训练集大小;然后,对数据集中的图像进行归一化和标准化,提高模型的收敛速度;最后将训练集和验证集输入到使用SGD算法优化的残差网络中进行训练,训练结束后再使用测试集对模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迭代训练后,模型在测试集上对钢丝绳损伤的定量识别准确率为9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绳 表面损伤 机器视觉 定量识别 残差网络
下载PDF
沉积物物源定量识别的非线性规划模型——以东海陆架北部表层沉积物物源识别为例 被引量:26
9
作者 范德江 孙效功 +1 位作者 杨作升 郭志刚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0-33,共4页
依据“质量守衡”原理和沉积物物源难以穷尽的认识 ,提出了沉积物物源定量识别的非线性规划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实现了东海陆架北部表层沉积物物源的定量计算 ,阐明了长江、黄河入海物质的大致分布特征。长江沉积物主要分布于 32°... 依据“质量守衡”原理和沉积物物源难以穷尽的认识 ,提出了沉积物物源定量识别的非线性规划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实现了东海陆架北部表层沉积物物源的定量计算 ,阐明了长江、黄河入海物质的大致分布特征。长江沉积物主要分布于 32°N以南、台湾暖流以西的海域 ,黄河沉积物主要分布于 32°N以北、台湾暖流以东的海域。长江、黄河两类沉积物的这种分布格局与本海域的流系分布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陆架 沉积物 物源定量识别 非线性规划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冀中坳陷苏桥—文安地区混源油定量识别模式研究——典型原油混合实验及混源油识别模式 被引量:19
10
作者 梁宏斌 张敏 +3 位作者 王东良 孟凡成 朱翠山 冯敏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89-693,共5页
通过典型原油混合实验及其产物的地球化学剖析,揭示当煤成油和下第三系原油混合时,随着下第三系原油的增加,C19三环萜烷,C24四环萜烷,C30重排藿烷,C29甾烷和重排甾烷逐渐变小;而姥鲛烷和植烷,伽马蜡烷和C27甾烷含量则逐渐增加。利用饱... 通过典型原油混合实验及其产物的地球化学剖析,揭示当煤成油和下第三系原油混合时,随着下第三系原油的增加,C19三环萜烷,C24四环萜烷,C30重排藿烷,C29甾烷和重排甾烷逐渐变小;而姥鲛烷和植烷,伽马蜡烷和C27甾烷含量则逐渐增加。利用饱和烃生物标志物和芳烃化合物绝对浓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冀中坳陷苏桥—文安地区混源油定量识别模式图版。根据混源油识别的模式,判断苏49井的混源油是由10%的下第三系原油和90%的煤成油混合而成;相反文1021井混源油则是由90%的下第三系原油和10%的煤成油混合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源油 原油 煤成油 下第三系 冀中坳陷 定量识别 图版 甾烷 地球化学 饱和烃
下载PDF
砾岩油藏水淹层定量识别方法——以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克下组为例 被引量:16
11
作者 谭锋奇 李洪奇 +2 位作者 武鑫 范小秦 于红岩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2-239,共8页
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砾岩油藏经过40年的注水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准确识别水淹层、定量划分水淹级别已经成为老区油藏开发调整的重点和难点。以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克下组砾岩油藏为研究对象,利用2006年重点调整的3口密闭取心井... 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砾岩油藏经过40年的注水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准确识别水淹层、定量划分水淹级别已经成为老区油藏开发调整的重点和难点。以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克下组砾岩油藏为研究对象,利用2006年重点调整的3口密闭取心井的岩心资料,结合砾岩油藏的实际地质特点,分析了砾岩油藏各种储层参数的影响因素。选择符合砾岩油藏地质特征和开发规律的测井曲线,基于交会图和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六中区克下组物性、岩性、产水率以及水驱指数等各种解释模型,并从中提取出产水率、含油饱和度和水驱指数3个水淹特征参数。以3个参数为定量判断水淹级别的主要依据,结合水淹层电阻率的定性识别图版,制定了砾岩油藏水淹层定量识别的规则和方法。以上技术应用到六中区克下组实际的水淹层解释中,综合解释符合率为84.36%,达到了实际解释的精度,最终形成了一套砾岩油藏水淹层定量识别的评价技术,提高了水淹层的解释精度和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淹特征参数 水驱指数 定量识别 水淹层 六中区克下组 砾岩油藏 克拉玛依油田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古近系文昌组地震层序地层单元定量识别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强虎 朱红涛 +2 位作者 杨香华 舒誉 黄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76-1082,共7页
采用的定量识别技术对地层单元进行识别,充分利用地震属性信息,进行属性体约束下的层序界面自动追踪,借助Wheeler域转换实现层序单元定量划分。通过无井控条件下的恩平凹陷古近系文昌组的地震层序地层单元定量识别研究,建立等时地层单... 采用的定量识别技术对地层单元进行识别,充分利用地震属性信息,进行属性体约束下的层序界面自动追踪,借助Wheeler域转换实现层序单元定量划分。通过无井控条件下的恩平凹陷古近系文昌组的地震层序地层单元定量识别研究,建立等时地层单元及组合形态的地质模式,识别出2个准二级层序,并进一步划分出6个三级层序(SQ1~SQ6);以SQ6层序为例,对其最大洪泛面进行定量识别,进一步将SQ6层序高位体系域复合前积体分为Ⅰ幕与Ⅱ幕,2幕前积体内各识别出2期次一级沉积体。研究结果表明:定量识别技术在无井区可识别三级层序界面、体系域界面以及典型沉积体内幕期次,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层序地层单元 定量识别 内幕分析 恩平凹陷文昌组
下载PDF
花萼状涡流阵列传感器裂纹在线定量识别算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杜金强 李培源 +2 位作者 何宇廷 武卫 丁华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84-689,共6页
针对传统涡流检测逆向算法难以满足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对实时性、在线以及算法复杂性低的要求,介绍了一种花萼状涡流阵列传感器,分析了传感器感应线圈输出信号在裂纹扩展过程中的变化特点和规律,提出了基于裂纹特征在线提取的裂纹在线定... 针对传统涡流检测逆向算法难以满足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对实时性、在线以及算法复杂性低的要求,介绍了一种花萼状涡流阵列传感器,分析了传感器感应线圈输出信号在裂纹扩展过程中的变化特点和规律,提出了基于裂纹特征在线提取的裂纹在线定量识别算法,并通过304不锈钢和TC-4钛合金的疲劳裂纹在线监测试验对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采用滑动窗口分析方式,对窗口内数据流进行最小二乘回归和递推最小二乘回归,依据回归参数和阈值可以对裂纹特征进行有效识别,进而实现裂纹的在线定量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阵列传感器 定量识别算法 滑动窗口 裂纹特征 在线监测
下载PDF
基于GA-Otsu法的图像阈值分割及定量识别 被引量:11
14
作者 赵夫群 周明全 耿国华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59-964,共6页
针对传统Otsu法在图像分割中存在的计算量大、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A-Otsu的热波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充分发挥了遗传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快速地求解热波图像分割的最佳阈值,缩短了损伤的分割时间。通过与人工阈值法的分割结果... 针对传统Otsu法在图像分割中存在的计算量大、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A-Otsu的热波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充分发挥了遗传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快速地求解热波图像分割的最佳阈值,缩短了损伤的分割时间。通过与人工阈值法的分割结果进行对比,表明本文方法不仅保持了冲击损伤的基本形状,而且对冲击点位置的分割提取也较为准确。最后,通过对缺陷的定量识别验证了本文方法在热波检测图像分割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热波检测 热波图像 图像分割 定量识别
下载PDF
基于测井曲线元的裂缝定量识别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红歧 彭仕宓 +2 位作者 王建国 张立忠 候金梅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06-309,共4页
在大量观察岩心资料并对裂缝特征进行详细描述的基础上 ,对测井曲线进行岩心标定。利用常规测井曲线识别裂缝发育段 ,计算了裂缝的相关参数。提出测井曲线元的概念 ,并严格刻画了裂缝曲线元的数字特征 ,给出 1种行之有效的判别裂缝存在... 在大量观察岩心资料并对裂缝特征进行详细描述的基础上 ,对测井曲线进行岩心标定。利用常规测井曲线识别裂缝发育段 ,计算了裂缝的相关参数。提出测井曲线元的概念 ,并严格刻画了裂缝曲线元的数字特征 ,给出 1种行之有效的判别裂缝存在的方法。关键井岩心资料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识别 测井解释 测井曲线元 定量识别
下载PDF
低渗透厚油层层内优势窜流通道定量识别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卫 林承焰 +1 位作者 杨永智 樊庆华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针对低渗透厚油层引入能有效表征优势窜流通道的4项参数,应用加权K-means聚类算法开展优势窜流通道的定量识别方法研究。利用该方法对乾安油田Ⅰ区Ⅶ砂组油藏59口井177小层进行识别,诊断出22口井存在优势窜流通道,与研究区示踪剂检测结... 针对低渗透厚油层引入能有效表征优势窜流通道的4项参数,应用加权K-means聚类算法开展优势窜流通道的定量识别方法研究。利用该方法对乾安油田Ⅰ区Ⅶ砂组油藏59口井177小层进行识别,诊断出22口井存在优势窜流通道,与研究区示踪剂检测结果基本相符。根据优势窜流通道的单井识别结果,绘制了优势窜流通道平面分布图,研究其分布规律。优势窜流通道的分布区域主要受砂体微相、砂体形态及古水流方向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厚油层 优势窜流通道 加权K—means聚类算法 定量识别 储集层 非均质性
下载PDF
煤炭开采对水资源影响的定量识别——以陕北窟野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10
17
作者 吴喜军 李怀恩 董颖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6-253,共8页
陕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大规模的煤炭开采又加速了水资源流失,但是很难定量计算其影响程度。以陕北窟野河流域为例,通过机理分析创造性地提出了将煤炭开采对区域内水资源的影响分为三部分:地下水静储量破坏、地下水动储量破坏和采空区积... 陕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大规模的煤炭开采又加速了水资源流失,但是很难定量计算其影响程度。以陕北窟野河流域为例,通过机理分析创造性地提出了将煤炭开采对区域内水资源的影响分为三部分:地下水静储量破坏、地下水动储量破坏和采空区积水,分别计算了各部分的水量;并采用邻近流域进行了流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窟野河流域煤炭开采造成的地下水静储量破坏值为1.38×10~8m^3,采空区形成2.72×10~8m^3的积水,2011年地下水动储量破坏达到了0.62×10~8m^3。以秃尾河流域作为参证流域,计算出窟野河1999-2013年平均还原流量为13.22 m^3·s^(-1),比实测径流量大2.28×10~8m^3。为了减少煤炭开采过程中水资源的损耗量,窟野河流域必须加大对采空区积水和矿井排水的综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地区 煤炭开采 水资源 地下水 定量识别 参证流域
下载PDF
利用测井曲线定量识别安泽区块煤体结构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勇飞 曾焱 卜淘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3-111,共9页
以沁水盆地南部安泽区块山西组3号煤岩为研究对象,利用11口评价井的钻井取心和常规测井曲线资料,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对煤体结构进行了定量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宏观观察的取心破碎情况,安泽区块山西组3号煤岩煤体结构可划分为原生结... 以沁水盆地南部安泽区块山西组3号煤岩为研究对象,利用11口评价井的钻井取心和常规测井曲线资料,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对煤体结构进行了定量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宏观观察的取心破碎情况,安泽区块山西组3号煤岩煤体结构可划分为原生结构煤、碎裂结构煤、碎粒结构煤和糜棱结构煤四类;随着破碎程度的增强主要表现为自然伽马、声波时差、补偿中子和井径的增大,密度和深电阻率降低;不同煤体结构测井曲线数值存在大量重叠,利用测井曲线识别煤体结构具有多解性;选取自然伽马、补偿中子、井径、声波时差、密度和深电阻率6条测井曲线,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实现了基于常规测井曲线和BP神经网络的煤体结构定量识别.该方法可有效提高煤体结构识别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体结构 测井曲线 BP神经网络 定量识别 安泽区块
原文传递
人机合作式管道漏磁信号分析与缺陷定量识别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涛 王太勇 蒋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88-490,共3页
采用替换、平滑、反差等方法改善缺陷的漏磁信号 ,并把漏磁信号转变成云图 ,由人定性识别出缺陷的位置 ;通过对管道漏磁信号的分析 ,选取了缺陷漏磁场的特征量 ,采用非线性方法实现缺陷的定量分析。试验证明 。
关键词 管道 信号分析 人机合作 定量识别 特征量
下载PDF
沉积相定量识别中的层次分析方法 被引量:14
20
作者 欧成华 陈景山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5-259,共5页
沉积相定量识别可以提高沉积相分析精度和准确性。由于用于确定沉积相类属的相标志物间具有典型的层次特征,因而可以用层次分析方法来定量确定各相标志物对于沉积相类属的相对重要性定量指标( 权重) ,并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即可定量... 沉积相定量识别可以提高沉积相分析精度和准确性。由于用于确定沉积相类属的相标志物间具有典型的层次特征,因而可以用层次分析方法来定量确定各相标志物对于沉积相类属的相对重要性定量指标( 权重) ,并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即可定量识别沉积相类属。通过对鄂中坳陷京山剖面二叠系海相碳酸盐岩沉积相定量识别的结果表明,用层次分析方法( 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 进行沉积相定量识别正判率达78 ~8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 沉积相 定量识别 模糊评判 油气勘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