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定量PCR技术的介绍 被引量:97
1
作者 张立国 张琚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2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实时定量pcr技术 荧光染料 循环数 CT 标准曲线 应用
下载PDF
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p210^(bcr/abl)转录本的临床意义
2
作者 林江 钱军 +6 位作者 张永宁 季勇慧 吴朝阳 费霞 王法春 唐华容 江云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09-1111,共3页
目的 :研究 p2 1 0 bcr/abl融合基因转录本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CML)不同病程阶段的表达水平及其在病情进展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PCR( RQ- PCR)技术检测 68例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 p2 1 0 bcr/abl转录本 ,并将其含量以看... 目的 :研究 p2 1 0 bcr/abl融合基因转录本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CML)不同病程阶段的表达水平及其在病情进展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PCR( RQ- PCR)技术检测 68例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 p2 1 0 bcr/abl转录本 ,并将其含量以看家基因 ABL表达量进行标化。结果 :本组中 p2 1 0 bcr/abl转录本绝对含量为 4.0 1× 1 0 2~ 8.90× 1 0 5拷贝 /5 0 ng(中位 1 .0 7× 1 0 5拷贝 /5 0 ng) ,ABL纠正后的相对含量为 0 .0 1~ 48.67(中位 5 .0 3)。加速期和急变期患者的p2 1 0 bcr/abl转录本水平较慢性期患者明显增高 (中位含量分别为 9.0 4、7.36和 3.5 3) ;干扰素治疗无效者较慢性期患者的 p2 1 0 bcr/abl水平则明显增高。结论 :p2 1 0 bcr/abl转录本过度表达可能与 CML病情进展相关 ,RQ- PCR可用于对 CML的病情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定量pcr技术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p210^ber/abl 基因转录本
下载PDF
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及其在耐多药结核病快速诊断中的应用
3
作者 刘洋 郭艳玲 +2 位作者 傅瑜 张宗德 王甦民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09年第1期59-62,共4页
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是指结核病患者排出的结核菌至少对包括利福平和异烟肼2种或以上药物产生耐药。由于结核病的标准治疗方案是建立在利福平和异烟肼为主要抗结核药物基础上的多种药物联合治... 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是指结核病患者排出的结核菌至少对包括利福平和异烟肼2种或以上药物产生耐药。由于结核病的标准治疗方案是建立在利福平和异烟肼为主要抗结核药物基础上的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方案,因此对耐多药结核病的药物治疗作用不佳,标准方案治疗有效率明显下降,死亡率较高。因此,耐多药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对制订适当、有效的治疗方案十分重要。传统的药敏试验存在灵敏度低、操作复杂、不易标准化和需时过长等缺点,不能为结核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及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多药结核病 实时定量pcr技术 快速诊断 TUBERCULOSIS 联合治疗方案 药物基础 荧光 标准治疗方案
下载PDF
实时定量PCR技术在寄生虫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青峰 朱淮民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3年第6期266-268,共3页
寄生虫计数所用的标准方法一般耗时、困难 ,准确率低。近来在寄生虫学特别是疟原虫、弓形虫、利氏曼原虫及新孢子虫等检测时使用了实时定量PCR反应 ,此技术定量准确、快速、扩增后不需要进行数据后处理。此外 ,在估算基因组容量和基因... 寄生虫计数所用的标准方法一般耗时、困难 ,准确率低。近来在寄生虫学特别是疟原虫、弓形虫、利氏曼原虫及新孢子虫等检测时使用了实时定量PCR反应 ,此技术定量准确、快速、扩增后不需要进行数据后处理。此外 ,在估算基因组容量和基因表达水平的研究方面也能应用这种方法。本文讨论目前常用的此类检测系统的优势及其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定量pcr技术 寄生虫学 应用 疟原虫 弓形虫 利氏曼原虫 新孢子虫
下载PDF
在生物科学综合实验引入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5
作者 陈笑霞 黄盛丰 +3 位作者 冯惠雄 吴映霞 孙彩云 张雁 《实验室科学》 2024年第5期46-49,共4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核酸定量分析的重要方法,是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前沿技术,广泛应用于基础生物学研究、肿瘤诊断、病毒检测和食品检测等领域。在“生物科学综合实验”课程中引入此项技术,丰富了课程内容,也提高了课程的挑战度。经过...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核酸定量分析的重要方法,是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前沿技术,广泛应用于基础生物学研究、肿瘤诊断、病毒检测和食品检测等领域。在“生物科学综合实验”课程中引入此项技术,丰富了课程内容,也提高了课程的挑战度。经过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不仅掌握了扎实的实践技能和前沿的科研方法,还提高了数据分析与处理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生物科学综合实验 综合实验教学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任瑞娟 《中国食品》 2024年第18期79-81,共3页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泰国假香米、阿斯巴甜致癌疑云、“鼠头鸭脖”等事件不断被曝光,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为了保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加强了对食品检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在各种检测...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泰国假香米、阿斯巴甜致癌疑云、“鼠头鸭脖”等事件不断被曝光,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为了保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加强了对食品检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在各种检测技术中,PCR技术尤其是实时荧光定量PCR,因具有更灵敏、更省时、更特异等优点,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原理,及其在食品中植物源性成分、转基因成分、过敏原、动物源成分和微生物等检测中的应用进展,并对该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该技术未来在食品检测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食品检测 阿斯巴甜 食品安全检测 转基因成分 食品安全事件 过敏原 香米
下载PDF
实时定量PCR技术在病毒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胡玉洋 杨银辉 祝庆余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06年第5期158-160,F0003,共4页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实时定量PCR技术与传统PCR技术相比,具有灵敏度和特异性高、重复性好、检测范围宽的优点,且极大降低了交叉污染的可能性。广泛应用于病毒感染的定量检测、临床疗效和药物评价、感染人群的普查以及感染源的监测、病毒与...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实时定量PCR技术与传统PCR技术相比,具有灵敏度和特异性高、重复性好、检测范围宽的优点,且极大降低了交叉污染的可能性。广泛应用于病毒感染的定量检测、临床疗效和药物评价、感染人群的普查以及感染源的监测、病毒与疾病之间关系的研究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定量pcr技术 病毒学 应用
原文传递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布鲁氏菌检验中的应用
8
作者 张瑞 王璐 孙刚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9期75-77,84,共4页
目的 分析细菌布鲁氏菌的临床检验中应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的效果与效能。方法 非随机选取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于2020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经血培养确诊为细菌感染的9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 分析细菌布鲁氏菌的临床检验中应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的效果与效能。方法 非随机选取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于2020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经血培养确诊为细菌感染的9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检对象均进行常规PCR检查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查,以血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不同PCR技术对布鲁氏菌的诊断结果和诊断效能。结果 在97例细菌感染患者中金标准检出布鲁氏菌感染66例,常规PCR技术检出布鲁氏菌感染55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出布鲁氏菌感染63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布鲁氏菌感染的诊断准确度为94.85%(92/97)、灵敏度为93.94%(62/66)、阴性预测值为88.24%(30/34),均高于常规PCR技术的准确度78.35%(76/97)、灵敏度75.76%(50/66)、阴性预测值61.90%(2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70、8.486、6.718,P均<0.05),两种检验方式的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细菌布鲁氏菌效果较好,有利于及时发现病情进展,并为及时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细菌检验 布鲁氏菌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效果评价
9
作者 郭金芳 《实验室检测》 2024年第11期164-166,共3页
目的观察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时的检验结果以及实质性影响。方法研究数据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的乙肝患者1500例,均进行血清学标志物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对照标准为临床诊断结果,对比指标为DNA... 目的观察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时的检验结果以及实质性影响。方法研究数据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的乙肝患者1500例,均进行血清学标志物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对照标准为临床诊断结果,对比指标为DNA定量检测结果。结果共确诊的1500例乙型肝炎患者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出的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结果显示,有1380例患者(92.00%)的病毒载量能够被明确量化,而相比之下,血清学标志物法仅能明确量化1260例(84.00%)患者的病毒载量。除技术外,可能影响最终检测结果的还包括实验室、样本和核酸提取等多环节的操作、贮存等因素。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相较于传统的血清血标志物检测法而言,其敏感性和准确度更高,更加适用于现代检验医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乙型肝炎病毒 DNA定量检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水产养殖研究中的应用
10
作者 陈向红 何瑜 +2 位作者 郑姣妹 耿相昌 奉佳 《当代水产》 2024年第10期70-72,共3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qPCR)是指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现PCR进程的实时监测,进而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检测技术。qPCR是在普通PCR定性检测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核酸定量技术。在q...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qPCR)是指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现PCR进程的实时监测,进而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检测技术。qPCR是在普通PCR定性检测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核酸定量技术。在qPCR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两项重要发现起到了关键作用:一是TaqDNA聚合酶的5’端核酸外切酶活性被发现,它能降解特异性荧光标记的探针,使得间接定量检测PCR产物成为可能;二是荧光双标记探针被使用在密闭的反应管中,能实时地监测PCR反应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核酸外切酶 定性检测 水产养殖 荧光基团 TAQDNA聚合酶 荧光信号 荧光标记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实例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洁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9年第1期47-50,共4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原理、类型和特点,并通过实例分析介绍了相对定量分析法的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
关键词 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 相对定量分析法 基因科学技术 生物学医学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转基因大豆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5
12
作者 陈颖 徐宝梁 +3 位作者 苏宁 王媛 王丙武 葛毅强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5-69,共5页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通过使用特异的引物和探针 ,对大豆中的内源基因Lectin和转基因大豆中的外源基因EPSPS进行了定量检测 ,建立了Monsanto公司生产的商业化转基因大豆Roundup Ready○R的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 <...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通过使用特异的引物和探针 ,对大豆中的内源基因Lectin和转基因大豆中的外源基因EPSPS进行了定量检测 ,建立了Monsanto公司生产的商业化转基因大豆Roundup Ready○R的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 <0 0 1% ,是国际上设定的转基因最低限量的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检测 转基因大豆 内源基因Lectin 外源基因NEPSPS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转基因玉米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3
13
作者 陈颖 徐宝梁 +2 位作者 苏宁 葛毅强 王曙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02-607,共6页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通过使用特异的引物和探针 ,对玉米中的内源基因Invertase和转基因玉米Mon810、Event 176中的外源基因进行了定量检测 ,建立了商业化转基因玉米Mon 810 (YieldGard)和Event 176 (Maximizer)的定量PCR检测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通过使用特异的引物和探针 ,对玉米中的内源基因Invertase和转基因玉米Mon810、Event 176中的外源基因进行了定量检测 ,建立了商业化转基因玉米Mon 810 (YieldGard)和Event 176 (Maximizer)的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小于 0 .0 1% ,是国际上设定的转基因最低限量的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转基因玉米 定量检测 食品安全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男性不育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段晋燕 侯迪 +5 位作者 薛丹丹 冯晓倩 刘培培 李兴翠 李绵洋 王成彬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312-316,共5页
目的探索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检测男性不育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2015年3-10月于我院就诊的443例男性不育患者的Y染色体长臂AZFa、AZFb、AZFc和AZFd 4个区域的8个位点进行检测,并用多重PCR... 目的探索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检测男性不育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2015年3-10月于我院就诊的443例男性不育患者的Y染色体长臂AZFa、AZFb、AZFc和AZFd 4个区域的8个位点进行检测,并用多重PCR方法对检测出的存在Y染色体微缺失的标本进行验证。结果共检测出3例男性不育患者发生Y染色体微缺,并通过多重PCR方法得到验证。3例Y染色体微缺病例均发生于非梗阻性无精症患者,其中2例为AZFc+d区缺失,1例为AZFb+c+d区缺失,占非梗阻性无精症的10.3%。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可用于Y染色体微缺失的检测,且对筛查不育症患者具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染色体微缺失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男性不孕不育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类型、特点与应用 被引量:85
15
作者 袁亚男 刘文忠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8年第3期27-30,共4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一种利用不同的荧光检测方法来定量核酸的技术,具有高度的灵敏性、特异性和精确性。该技术根据荧光作用方式分为:SYBR荧光染料法、TaqMan技术、分子信标和复合探针等类型,依据其各自优缺点可将各技术方法分别应用...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一种利用不同的荧光检测方法来定量核酸的技术,具有高度的灵敏性、特异性和精确性。该技术根据荧光作用方式分为:SYBR荧光染料法、TaqMan技术、分子信标和复合探针等类型,依据其各自优缺点可将各技术方法分别应用于畜牧兽医领域不同方面的科研工作中,以期得到最优的定量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荧光探针 淬灭探针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崔颖 王秀娟 +1 位作者 高山 王国泽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3期3073-3077,共5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染料或荧光探针,利用荧光信号积累来实现实时监测整个PCR反应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该技术实现了PCR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介绍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原理、分...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染料或荧光探针,利用荧光信号积累来实现实时监测整个PCR反应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该技术实现了PCR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介绍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原理、分类及优缺点,综述了近年来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概况及其研究进展,旨在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原理 内参基因 植物抗逆性 转基因产品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理论研究及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兰静 李秋根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10期97-100,共4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FQ-PCR)是在传统PCR定性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核定量技术。它是一种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FQ-PCR)是在传统PCR定性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核定量技术。它是一种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该技术与传统PCR技术相比,不仅实现了对DNA模板的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医学 原理 应用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18
18
作者 徐楠楠 胡桂学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4-27,共4页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自1985年问世以来,以其灵敏性高、特异性强和速度快在分子生物学等科研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由于传统的PCR技术不能准确定量,在操作过程中易受污染而使假阳性率偏高;因此,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实时荧光定量PC...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自1985年问世以来,以其灵敏性高、特异性强和速度快在分子生物学等科研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由于传统的PCR技术不能准确定量,在操作过程中易受污染而使假阳性率偏高;因此,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拥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定量准确、速度快、全封闭反应等优点,已成为了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文章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原理、检测方法、定量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应用 分子生物学 聚合酶链反应 假阳性率 操作过程 封闭反应 定量方法
原文传递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晓薇 李明 +2 位作者 李庆伦 张慧婷 罗彩琴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5119-5121,共3页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RTFQ-PCR)技术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IFI高危患者102份血清,收集其相关临床资料。以"重症患者IFI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7年)"作为金标准,计算RTFQ-PCR和G试验的敏感度、特...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RTFQ-PCR)技术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IFI高危患者102份血清,收集其相关临床资料。以"重症患者IFI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7年)"作为金标准,计算RTFQ-PCR和G试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血培养为金标准,计算RTFQ-PCR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根据"2007年指南"的诊断标准,确诊病例2例,临床诊断病例20例,拟诊病例31例,非IFI病例49例。以确诊和临床诊断病例作为感染组,非IFI病例作为非感染组。两组年龄、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预后差患者的比例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IFI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感染10例(50.0%)、泌尿感染8例(40.0%)、血液感染2例(10.0%)。在24例IFI患者中共分离出17株真菌,分别为9株白色念珠菌(52.9%),1株热带念珠菌(5.9%),3株光滑念珠菌(17.6%),2株念珠菌属(11.8%),2株烟曲霉(11.8%)。以"2007年指南"作为金标准,RTFQ-PCR灵敏度为50.0%,特异度为95.9%,阳性预测值为81.8%,阴性预测值为83.9%;G试验的敏感度为61.1%,特异度为91.8%,阳性预测值为73.3%,阴性预测值为86.5%。以血培养为金标准,RTFQ-PCR的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88.2%,阳性预测值为15.4%,阴性预测值为100.0%。结论 RTFQ-PCR检测技术可以作为重症患者IFI早期诊断的一种有效手段,在临床上对IFI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感染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诊断
下载PDF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母体血浆中胎儿游离mRNA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欣荣 程蔚蔚 +2 位作者 刘特 陈焱 张华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68-670,共3页
目的:探讨孕妇血浆中胎儿游离mRNA含量变化作为产前筛查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选择39例早中孕期(8~14周)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15例行人工流产(A组),11例为稽留流产或胚胎发育异常(B组),13例为正常早孕期单胎孕妇(C组),提取其外周血血浆游... 目的:探讨孕妇血浆中胎儿游离mRNA含量变化作为产前筛查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选择39例早中孕期(8~14周)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15例行人工流产(A组),11例为稽留流产或胚胎发育异常(B组),13例为正常早孕期单胎孕妇(C组),提取其外周血血浆游离m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F-PCR)检测胎盘来源的hPL,β-HCG,TFPI2基因,以此确定母体血浆中的胎儿游离mRNA含量,同时检测代表母体与胎儿总游离mRNA的18s rRNA基因作为内参。结果:3组孕妇血浆标本中均检测到hPL,β-HCG,TFPI2基因及18s rRNA基因,且不依赖于胎儿性别,3组样本表达量有差异,B组TFPI2基因显著高于A、C组(P<0.01)。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作为非创性产前基因诊断的一种方法可应用于临床。胎儿游离mRNA可能成为产前筛查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游离mRNA 母体血浆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