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的运用
1
作者 王国生 《会计之友》 1998年第2期14-14,共1页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的运用□文/王国生所谓“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就是指当某一事项或交易的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不一致时,会计强调按经济实质和财务事实进行处理,而不应拘泥于其法律形式。财政部1997年...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的运用□文/王国生所谓“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就是指当某一事项或交易的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不一致时,会计强调按经济实质和财务事实进行处理,而不应拘泥于其法律形式。财政部1997年5月颁布并规定从1998年1月1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所有权 固定资产借款利息 借款费用 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融资租赁 经营租赁 固定资产价值
下载PDF
浅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的运用
2
作者 王国生 《财会月刊》 1998年第5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融资租赁固定资产 资产所有权 借款费用 经营租赁 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租赁资产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出租方
下载PDF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银行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3
作者 杨现菊 《金融会计》 2002年第5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银行会计核算 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衍生金融工具 会计信息质量 固定资产 关联方关系 法律形式 经济实质
下载PDF
小议会计实质重于形式
4
作者 杨军华 《山西财税》 2004年第7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会计核算 企业会计制度 固定资产减值 会计信息质量 经济实质 被投资企业 所有权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下载PDF
实质重于形式在会计中的运用
5
作者 毕桂娥 《齐鲁珠坛》 2004年第4期18-19,共2页
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要素确认中的应用 一个经济事项或交易的发生要进入会计系统,首先要经过会计确认。会计确认就是把一个经济事项或交易正式作为会计要素予以认可的一种会计行为。
关键词 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所有权 关联方关系 资产负债表日 会计人员 借款费用 会计确认 土地使用权 企业会计制度
原文传递
关联方交易审计研究
6
作者 康德彬 何亮 段勤勇 《财会月刊》 1998年第6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关联方交易审计 注册会计师 关联交易 实质性测试 所得税申报表 关联方关系 会计准则 会计报表附注 被审计单位 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下载PDF
对合并报表合并范围规定的浅见
7
作者 武晓玲 王媛 《财会月刊》 1999年第1期20-21,共2页
合并报表的编制和披露目前已成为会计行业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真实客观的合并报表需要正确的合并理论、准确的合并范围、以及科学的合并方法作保证。其中合并范围的确定是影响合并报表准确性和有用性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我国现行的《合并... 合并报表的编制和披露目前已成为会计行业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真实客观的合并报表需要正确的合并理论、准确的合并范围、以及科学的合并方法作保证。其中合并范围的确定是影响合并报表准确性和有用性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我国现行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简称“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并范围 持股比例 合并报表 持股关系 权益性资本 被投资企业 子公司 加法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条件约束
下载PDF
破产会计基本假定
8
作者 安丰福 《会计之友》 1998年第5期17-17,共1页
一、破产会计概念的界定根据《破产法》规定:企业破产是指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依照本法规定宣告破产。一般破产概念指的是企业法人破产。从世界各国的破产实践与立法来看,破产既包括自然人的破产,... 一、破产会计概念的界定根据《破产法》规定:企业破产是指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依照本法规定宣告破产。一般破产概念指的是企业法人破产。从世界各国的破产实践与立法来看,破产既包括自然人的破产,也包含企业法人的破产。由于自然人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产会计 破产企业 会计核算 会计主体 清算组 破产清算 企业法定代表人 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宣告破产 生产经营活动
下载PDF
从虚拟公司的兴起谈会计主体假设 被引量:1
9
作者 戴军 金海清 《财会月刊》 1999年第8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虚拟公司 会计主体假设 知识经济时代 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会计报告 智力资源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会计计量 传统会计 公司总部
下载PDF
租赁:投资和理财的好方式
10
作者 吴良勇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1999年第10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承租人 出租人 融资租赁 美国租赁公司 经营租赁 航空公司 现代租赁 机器设备 租赁资产 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下载PDF
谈关联交易及其信息披露
11
作者 龙筱刚 《财会月刊》 1998年第9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关联交易 关联方交易 信息披露 会计报表附注 上市公司 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企业财务状况 非法交易 相互担保 关联企业
下载PDF
浅谈应收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
12
作者 马承金 《商业会计》 2005年第12期27-28,共2页
企业以其拥有的商业汇票在未到期前到银行办理贴现,是否应以其账面价值冲减“应收票据”?笔者个人观点如下。一、商业汇票贴现时不能直接冲减“应收票据”(一)贴现时冲减“应收票据”,不符合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企业会计制度》第十... 企业以其拥有的商业汇票在未到期前到银行办理贴现,是否应以其账面价值冲减“应收票据”?笔者个人观点如下。一、商业汇票贴现时不能直接冲减“应收票据”(一)贴现时冲减“应收票据”,不符合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企业会计制度》第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企业在销售商品后,以其取得的应收票据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贴现,若在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签定的协议中规定,在贴现的应收票据到期,债务人未按期偿还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收票据贴现 会计处理 会计核算 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金融机构 《企业会计制度》 账面价值 汇票贴现 经济实质 商业汇票
下载PDF
浅议对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后发生退货的帐务处理
13
作者 李春喜 《河南税务》 1998年第2期54-55,共2页
1994年1月1日实行的增值税改革,其特点是把过去一贯使用的价内税改为价外税,并对一般纳税人采取认定制度。由于对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范围、申报时间以及申报方式的规定,在购货企业因某种原因发生退货退票时,销货企业往往已进行了帐务处... 1994年1月1日实行的增值税改革,其特点是把过去一贯使用的价内税改为价外税,并对一般纳税人采取认定制度。由于对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范围、申报时间以及申报方式的规定,在购货企业因某种原因发生退货退票时,销货企业往往已进行了帐务处理或是已申报纳税。因此,销货企业就要采用适当方法对未实现的销项税额退出,除按税法规定的帐务处理方法外,笔者提出以下看法以供同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值税专用发票 帐务处理方法 购货方 发票联 增值税改革 销项税额 应收帐款 应交税金 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退出问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