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7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中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之间关系的历史渊源与原创性贡献
1
作者 李永杰 郭彩霞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7,170,共8页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正确处理一系列重大关系,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就是其中的一对重大关系。人类现代化在处理这对关系上积累了一系列有益经验,原发现代化倚重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而苏联计划经济推动的现代化则片面地倚...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正确处理一系列重大关系,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就是其中的一对重大关系。人类现代化在处理这对关系上积累了一系列有益经验,原发现代化倚重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而苏联计划经济推动的现代化则片面地倚重政府的顶层设计。中国式现代化汲取了这两种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正确处理了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顶层设计以实践探索为基础,而实践探索又是以顶层设计为指导的实践探索。因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一步正确处理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顶层设计 实践探索 历史渊源 原创性贡献
下载PDF
医院智慧消防实践探索
2
作者 杨卫国 陈国良 +1 位作者 郭亚娇 陈淑华 《现代医院》 2024年第3期428-430,433,共4页
医院消防安全管理不仅是医院安全管理中的重点,更肩负着保障医院内部医患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使命,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消防安全行业也逐步向着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文章结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智慧消防实践情况,积... 医院消防安全管理不仅是医院安全管理中的重点,更肩负着保障医院内部医患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使命,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消防安全行业也逐步向着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文章结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智慧消防实践情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智慧消防建设应用新模式,以期为各大医院筑牢消防安全屏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消防 公立医院 实践探索
下载PDF
列宁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理论思考、实践探索和当代价值——纪念列宁逝世100周年
3
作者 孙应帅 王娜 《观察与思考》 2024年第1期43-52,共10页
在领导俄国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程中,列宁逐渐形成关于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思想。无产阶级需要“新型政党”领导、“领袖集团”领导、“集中统一”领导,是列宁对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理论... 在领导俄国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程中,列宁逐渐形成关于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思想。无产阶级需要“新型政党”领导、“领袖集团”领导、“集中统一”领导,是列宁对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理论思考。改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为集中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创立“民主的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运用“铁的纪律”捍卫无产阶级专政与权威、通过“自我革命”引导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成为真正先锋队,是列宁对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实践探索。这一思想的当代价值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政治站位,自觉在各方面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善制度设计,夯实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机制;加强纪律建设,切实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推进自我革命,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护党中央权威 集中统一领导 理论思考 实践探索 当代价值
下载PDF
城乡融合型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认识思考与对策建议
4
作者 张克俊 刘莉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3,共9页
推进不同类型乡村振兴是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在城郊融合类村庄的基础上延伸出的“城乡融合型乡村”,具有独特的内涵、特征和功能价值。作为城乡融合型乡村的典型案例,成都市新津区在城乡要素互通、... 推进不同类型乡村振兴是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在城郊融合类村庄的基础上延伸出的“城乡融合型乡村”,具有独特的内涵、特征和功能价值。作为城乡融合型乡村的典型案例,成都市新津区在城乡要素互通、产业融合、空间重塑、农博引领、共建共治、数字赋能等方面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引领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在此基础上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城乡融合型乡村振兴的认识并进行理论概括,在实践中应注意政府的参与要适时适度,提高乡村居民的参与度,激发乡村人才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内生动力,激活资源要素和破解金融困境,着力提高人口双向流动程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型乡村 乡村振兴 实践探索 认识思考
下载PDF
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培养路径与实践探索
5
作者 李华 田俊格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116,共7页
高校教育硕士培养在为我国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输送了许多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同时,也是推动师范院校进行研究生教育改革、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以及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办学方向的重要措施。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是促... 高校教育硕士培养在为我国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输送了许多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同时,也是推动师范院校进行研究生教育改革、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以及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办学方向的重要措施。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是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教学及其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教师的实践能力是衡量卓越教师的重要指标之一,实践能力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研究采用文献分析与调查研究的方法,对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内涵和结构进行了阐释,并对当前教育硕士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为例,从案例教学、技能赛事、优课设计和教育实习四个方面提出对教育硕士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硕士 实践能力 培养路径 实践探索 现代教育技术
下载PDF
走向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光明未来——评《应用型院校专业集群实践探索》
6
作者 顾德仁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形成了涵盖应用型本科、职业本科、高职专科等教育类型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注重实践操作和职业能力培养的丰富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常熟理工学院顾永安教授... 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形成了涵盖应用型本科、职业本科、高职专科等教育类型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注重实践操作和职业能力培养的丰富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常熟理工学院顾永安教授等著的《应用型院校专业集群实践探索》一书,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参考和实际操作指南。一、直面区域行业产业的人才需求该书为我们揭示了应用型院校如何围绕地方产业链与创新链形成特色专业集群,从而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集群 产教融合 应用型本科 校企合作 实践探索 应用型院校 核心竞争力 操作指南
下载PDF
文旅康养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关于山西省陵川县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调研报告
7
作者 常瑞 郝美玉 《经济师》 2024年第2期158-159,共2页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文旅康养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当前,围绕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制定支持政策,陵川县依托文旅康养资源比较优势加强实践探索,积累了有益经验,但也面临旅游产业如何与文化产业、中药材康养产业进一步深度融合的问题,...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文旅康养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当前,围绕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制定支持政策,陵川县依托文旅康养资源比较优势加强实践探索,积累了有益经验,但也面临旅游产业如何与文化产业、中药材康养产业进一步深度融合的问题,迫切需要采取有力举措加以破解,从而以更深融合释放文旅康养产业的发展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康养 深度融合 比较优势 实践探索
下载PDF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现状与实践探索
8
作者 刘媛 《经济师》 2024年第1期189-190,共2页
深化产教融合对于促进高职院校育人模式的转变、解决企业高素质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来看校企合作之间仍存在诸多困难,文章提出高职院校应加强劳动教育、完善校企治理体系、建立反映企业需求的课程体系、组建高... 深化产教融合对于促进高职院校育人模式的转变、解决企业高素质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来看校企合作之间仍存在诸多困难,文章提出高职院校应加强劳动教育、完善校企治理体系、建立反映企业需求的课程体系、组建高水平科研团队,以促进校企融合、培养各方认同的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实践探索
下载PDF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探索
9
作者 陈迟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40-42,共3页
文化为乡村发展注入灵魂和血脉,为加快实现农村振兴的终极目标,促进农村文化的振兴作出了贡献。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服务乡村文化振兴乡,不仅可以从乡村环境优化、人才培养、非遗文化传承和产业推广等方面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创新活力,还可... 文化为乡村发展注入灵魂和血脉,为加快实现农村振兴的终极目标,促进农村文化的振兴作出了贡献。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服务乡村文化振兴乡,不仅可以从乡村环境优化、人才培养、非遗文化传承和产业推广等方面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创新活力,还可以提升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进而促进乡村振兴的内涵发展,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共赢,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服务农村文化振兴的实践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以黑龙江外国语学院艺术系为例,在调查分析艺术设计专业服务乡村文化振兴实施现状的基础上,探索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介入乡村振兴的路径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化振兴 艺术设计专业 乡村振兴 实践探索
下载PDF
金融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探索、时代特征与推进路径
10
作者 胡宏兵 赵春旭 王秀景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中国金融创新发展的理论依据和基本遵循。实践探索上,中国金融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服务和支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过程;时代特征上,新时代的中国金融呈现出数字化、科技化、绿色化和国际化的时代特色;推进路径上,中国...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中国金融创新发展的理论依据和基本遵循。实践探索上,中国金融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服务和支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过程;时代特征上,新时代的中国金融呈现出数字化、科技化、绿色化和国际化的时代特色;推进路径上,中国金融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不动摇、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稳步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金融之力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实践探索 时代特征 推进路径
下载PDF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11
作者 庞艳苹 李昊轩 +2 位作者 马晓宇 赵志磊 李红莲 《食品界》 2024年第4期96-99,共4页
为充分适应新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积极推进实施高等院校新工科建设政策。新工科建设是服务于国家战略,适应教育发展所趋,是应对新形势下的新挑战而作出的新要求与新标准。教育本质核心目标是立德树人,而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关键... 为充分适应新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积极推进实施高等院校新工科建设政策。新工科建设是服务于国家战略,适应教育发展所趋,是应对新形势下的新挑战而作出的新要求与新标准。教育本质核心目标是立德树人,而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于塑造价值观的教育。新工科建设的内涵要求以立德树人为引领,而课程思政则是实现其内涵的重要举措,加强新工科建设与课程思政相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 高等院校 新工科建设 实践探索 食品工艺学 产业变革 本质核心
下载PDF
新时代农林高校劳动教育价值内涵与实践探索
12
作者 张倩 周思聪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4年第4期31-33,共3页
新时代的人才培养与发展战略对高校劳动教育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农林高校在大学生的劳动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历史传统与学科优势,主要体现在特色农史、实践活动、知行合一等层面,这些传统与学科实践也蕴含着丰富的价值内涵。对此,农林高校... 新时代的人才培养与发展战略对高校劳动教育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农林高校在大学生的劳动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历史传统与学科优势,主要体现在特色农史、实践活动、知行合一等层面,这些传统与学科实践也蕴含着丰富的价值内涵。对此,农林高校应充分挖掘劳动教育的独特性,以价值引领、课程设置、实践体验、学生主体与校园文化等多维度为抓手,探索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多样化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农林高校 劳动教育 价值内涵 实践探索
下载PDF
美育视角下高职院校传统手工艺课程实践探索--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3
作者 卢菊 赵春宇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第8期234-236,共3页
美育是审美教学与美感教学的结合,通过教育提升人们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创作美的能力,是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着力点,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手工艺品具有... 美育是审美教学与美感教学的结合,通过教育提升人们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创作美的能力,是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着力点,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手工艺品具有天然的亲和力,更能感染人、鼓舞人,激发大学生强烈的爱乡情怀和文化自信,将传统手工艺品制作作为重要的美育资源,融入高校美育教学,对于丰富美育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促进美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传统手工艺 实践探索
下载PDF
普通高中研究型教师校本培养创新实践探索
14
作者 谢永红 黄月初 《年轻人(C版)(学校天地)》 2024年第2期4-8,共5页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自2000年以来,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师大附中”)弘扬“慎选良师、精育名师”的传统,针对教师专业发展方向不明、动力缺乏和校本培训体系不完善、难以考评等问题,全面开展研究型教师的培养,最终形...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自2000年以来,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师大附中”)弘扬“慎选良师、精育名师”的传统,针对教师专业发展方向不明、动力缺乏和校本培训体系不完善、难以考评等问题,全面开展研究型教师的培养,最终形成了成果“普通高中研究型教师校本培养创新实践探索”,该成果荣获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教师 国家级教学 校本培养 教师专业发展 基础教育 普通高中 创新实践探索 校本培训体系
下载PDF
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与共融发展——江苏省委党校图书馆与江苏省方志馆合作共建实践探索
15
作者 常璐 《江苏地方志》 2024年第1期88-89,92,共3页
近年来,图书馆融合发展受到广泛推崇,成为图书馆谋求发展的新方向。图书馆与其他公共机构或部门在目标一致的基础上,整合各自资源优势,进行深度合作,以便在更大范围内提供更高质量的文化服务。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新时代江苏省委党校(... 近年来,图书馆融合发展受到广泛推崇,成为图书馆谋求发展的新方向。图书馆与其他公共机构或部门在目标一致的基础上,整合各自资源优势,进行深度合作,以便在更大范围内提供更高质量的文化服务。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新时代江苏省委党校(江苏行政学院)图书馆立足实际,谋求自身发展,与江苏省方志馆达成合作共建的意向,并设立江苏省方志馆省委党校分馆,在全国党校系统开创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合作 合作共建 实践探索 更高质量 方志馆 江苏省委党校 全国党校系统 资源共享
下载PDF
立足入学适应,打造幼小衔接新样态 重庆大学城第一小学校新生入学课程实践探索
16
作者 张艳 熊飞跃 《今日教育》 2024年第2期27-29,共3页
幼小衔接,核心是适应性教育。重庆市沙坪坝区作为重庆市首批幼小衔接实验区,曾面向3622名一年级新生家长、479名小学教师进行幼小衔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需要适应的,不只是学生,还有家长和教师。学生的担忧,主要是与人、环境和自我的关... 幼小衔接,核心是适应性教育。重庆市沙坪坝区作为重庆市首批幼小衔接实验区,曾面向3622名一年级新生家长、479名小学教师进行幼小衔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需要适应的,不只是学生,还有家长和教师。学生的担忧,主要是与人、环境和自我的关系,即身心适应和社会适应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小衔接 重庆市沙坪坝区 适应性教育 小学教师 一年级新生 实践探索 重庆大学城 入学适应
下载PDF
大型公立医院干部人事管理的实践探索和思考
17
作者 李萍 《职业》 2024年第8期43-45,共3页
人才是第一资源。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阐述了“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新时代人才观。医院作为知识密集型单位,干部人事管理是医院生产力、竞争力、影响力和生命力的基础与... 人才是第一资源。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阐述了“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新时代人才观。医院作为知识密集型单位,干部人事管理是医院生产力、竞争力、影响力和生命力的基础与保障。本文以大型公立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为例,从党管干部严管人才、公开招聘吸纳人才、竞聘上岗“高配”人才、自主评审优选人才、分层分类雕琢人才、编制备案创新管理6个方面,介绍了该院在干部人事管理方面改革创新的具体做法、取得的成效,并提出了有待研究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公立医院 干部人事管理 实践探索 问题与思考
下载PDF
社会心理学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探索
18
作者 黄艳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4期0051-0053,共3页
为了更快更好的提升当代高校学生的专业能以及满足他们自身对于专业研究的诉求和时代发展的需求,高校教育事业的大型改革与发展成为了必然。研究性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重教轻学的陈旧理念,在学习好课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加重视... 为了更快更好的提升当代高校学生的专业能以及满足他们自身对于专业研究的诉求和时代发展的需求,高校教育事业的大型改革与发展成为了必然。研究性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重教轻学的陈旧理念,在学习好课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加重视让学生们在相对独立的研究探索过程中加深对所学课程知识的理解与实践创新,在教和学的环节中都突出“研究性”的特点。探讨高校社会心理学课程在研究性教学方面的实践经验,对该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并基于此思考如何将研究学教学广泛用于大学生的人才培养中,促进科教融汇、以研促教的新型教学形式不断向前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理学 研究学教学 实践探索 实施效果
下载PDF
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推广基地建设实践探索
19
作者 王影 马利 +1 位作者 刘亚军 李社潮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年第2期25-27,共3页
为落实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齐力推进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国家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联盟通过坚持办好基地微信群科技大讲堂、建立遴选保护性耕作农民专家制度等,与基地农民“土专家”交流研讨,破解黑土地保护性耕作中遇到的技... 为落实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齐力推进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国家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联盟通过坚持办好基地微信群科技大讲堂、建立遴选保护性耕作农民专家制度等,与基地农民“土专家”交流研讨,破解黑土地保护性耕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探索推广“梨树模式”等保护性耕作经验。实践证明,搞好基地建设是保护利用好黑土地、提高黑土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招法,值得深入总结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地保护性耕作 “梨树模式” 实践探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