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时代因材施教的价值复归与实践超越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琳 《基础教育课程》 2023年第1期73-77,共5页
复归并强化因材施教思想的价值,不仅对当今教学改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可为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实现智能时代因材施教的复归与超越,需关注其在破解人才培养与传统教学的矛盾,缓和规模教育与个性发展的冲突,弥... 复归并强化因材施教思想的价值,不仅对当今教学改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可为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实现智能时代因材施教的复归与超越,需关注其在破解人才培养与传统教学的矛盾,缓和规模教育与个性发展的冲突,弥合技术至上与教育本真的疏离方面的价值;未来,应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推动新技术成果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时代 因材施教 价值复归 实践超越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超越、文化滋养及重大意义
2
作者 张保和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66-74,共9页
长期以来,人们对西方现代化的认识,存在着理论误区,西方现代化尽管曾经起过进步的作用,但实践上存在着根本性的缺陷。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实践超越,是有风格、有气派、有价值、有气度、有情怀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汲取... 长期以来,人们对西方现代化的认识,存在着理论误区,西方现代化尽管曾经起过进步的作用,但实践上存在着根本性的缺陷。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实践超越,是有风格、有气派、有价值、有气度、有情怀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汲取了中华文化的民为邦本、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和而不同等思想丰富的文化滋养。中国式现代化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指明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方向,打破了西方现代化道路的神话,树立了非西方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实践超越 文化滋养 重大意义
下载PDF
自然“内在价值”驳诘与生态实践超越 被引量:1
3
作者 牛庆燕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3-46,共4页
当前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迫使人们开始从生态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深层寻找根源,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针对自然“内在价值”问题展开了论争,提出了彼此迥异的道德理由和伦理依据,然而,论诘的落脚点都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本文尝试站... 当前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迫使人们开始从生态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深层寻找根源,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针对自然“内在价值”问题展开了论争,提出了彼此迥异的道德理由和伦理依据,然而,论诘的落脚点都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本文尝试站在超越此种论争的高度,从人地和谐的伦理实践层面提出确立生态文化价值根基、提供生态恢复的伦理补偿,并对生产生活方式进行生态价值引领,以此作为我们实践理性思维的行动规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内在价值 人类中心论 非人类中心论 实践超越
下载PDF
儒家社会主义:现实性抑或乌托邦?——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超越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洪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5-9,共5页
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儒家社会主义"有其内在积极价值,其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提供了理念根基,同时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善提供了思想理论资源。但"儒家社会主义"根植于中国传统小农经济,其理论根基也缺乏对... 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儒家社会主义"有其内在积极价值,其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提供了理念根基,同时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善提供了思想理论资源。但"儒家社会主义"根植于中国传统小农经济,其理论根基也缺乏对人民主体性的正视,自身也缺乏科学的实践发展路径,这决定了其本质上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于基本经济制度、民主政治制度、依法治国方略和"三步走"发展战略,实现了对"儒家社会主义"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实性 乌托邦 实践超越
下载PDF
制度理性视阈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实践超越与价值呈现
5
作者 邓建华 孙镇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38-41,共4页
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实践维度完成了对西方旧式政党制度的扬弃,并呈现出其自身的内在价值。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实践超越主要体现在政治整合、政治决策和政治执行三个维... 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实践维度完成了对西方旧式政党制度的扬弃,并呈现出其自身的内在价值。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实践超越主要体现在政治整合、政治决策和政治执行三个维度,而其价值呈现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了全过程民主的实现、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的“和合”思想、开创了政党制度的新形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制度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理性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实践超越 价值呈现
下载PDF
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后学困厄”及其实践超越 被引量:11
6
作者 朱荣英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9-73,共5页
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邂逅与牵手,究竟是为马克思主义开辟了诸多自我生成之域并赢得了全面性胜利,还是造成了它的意义放任、思想低迷并陷入合法化危机?面对后现代主义的质疑和拷问,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应执行一种退行性的收敛、紧缩... 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邂逅与牵手,究竟是为马克思主义开辟了诸多自我生成之域并赢得了全面性胜利,还是造成了它的意义放任、思想低迷并陷入合法化危机?面对后现代主义的质疑和拷问,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应执行一种退行性的收敛、紧缩策略抑或是一种积极的扩张、开放计划?时下,关于此类问题的论争,至少有两点已初见分晓:(1)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暂时性合拍,其实对双方而言,都试图实现某种层次上的跃进。(2)"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同义语,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自我彰显和自我生成,压根无须借助任何"后"学的添加和补充,而是在深入生活、参与实践变革中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后学困厄” 实践超越
下载PDF
国家荣誉制度建设的时代诉求、逻辑遵循与实践超越 被引量:3
7
作者 郭根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0-165,共6页
建立国家荣誉制度是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认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诉求,在理论上体现了尊重劳动创造、践行创新发展新理念的价值逻辑。推进制度供给侧改革,... 建立国家荣誉制度是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认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诉求,在理论上体现了尊重劳动创造、践行创新发展新理念的价值逻辑。推进制度供给侧改革,服务治国理政新实践的制度逻辑以及遵循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确证社会主义价值评判命题的学理逻辑,在治国理政实践中,集中表现为对礼治社会道德教化和资本社会虚幻法治的扬弃和超越,并最终实现了从传统德治走向现代法治、从法律之治回归德法共治的总体目标,彰显了党和国家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和尊重创造的时代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荣誉制度 时代诉求 逻辑遵循 实践超越 政治制度
下载PDF
实践唯物论、实践本体论和实践超越论─—哲学改革三阶段简议
8
作者 朱宝信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3期27-32,共6页
实践唯物论、实践本体论和实践超越论─—哲学改革三阶段简议朱宝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倡导的思想解放运动,开启了哲学百家争鸣的新局面。十余年的哲学改革历程,以1986年为界可划分为两个很不相同的时期,前一时期是由“实践标准... 实践唯物论、实践本体论和实践超越论─—哲学改革三阶段简议朱宝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倡导的思想解放运动,开启了哲学百家争鸣的新局面。十余年的哲学改革历程,以1986年为界可划分为两个很不相同的时期,前一时期是由“实践标准”的讨论所引发的对极左思潮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唯物主义 实践本体论 旧唯物主义 物质本体论 实践超越 反对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哲学 实践唯物论 精神本体论
下载PDF
实践超越论质疑
9
作者 曹润生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57-60,共4页
由于对唯物论与唯心论对立的实质和科学实践观理论意义的非马克思主义的因而也是错误的理解,实践超越论误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唯心论和唯物论等理论上的对立在理论的范围内是无法解决和超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超越唯物唯心... 由于对唯物论与唯心论对立的实质和科学实践观理论意义的非马克思主义的因而也是错误的理解,实践超越论误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唯心论和唯物论等理论上的对立在理论的范围内是无法解决和超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超越唯物唯心之上的实践哲学,而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不是科学的实践观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而是相反,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超越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实践
下载PDF
“柏拉图困境”与中国古典诗教的实践性超越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文炳 刘徐湘 刘坚 《学术探索》 2023年第3期149-156,共8页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诗人和诗歌审判,触及到自由与规训、教化与感通等教育微妙尺度把握的“诗教悖论”问题,是对人类诗歌与教育关系处理实质的首次深刻揭示,在诗教实践中可命名为“柏拉图困境”。而由于读诗、写诗、用诗之道的全面普...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诗人和诗歌审判,触及到自由与规训、教化与感通等教育微妙尺度把握的“诗教悖论”问题,是对人类诗歌与教育关系处理实质的首次深刻揭示,在诗教实践中可命名为“柏拉图困境”。而由于读诗、写诗、用诗之道的全面普及,以《诗经》教化为典范的中国古典诗教则以自身的成功经验,在逻辑意义上实现了对“柏拉图困境”的实践性超越。具体表现为教科书级别的课程及其经典操作范例《诗经》的出现定型,感化式、竞争性创造阐释等规训方式的独创,诗性敏感与教化实用之间有效的工夫调适,以及儒家文化共同体中“诗教家”的稳定出现等方面。中国古典诗教善于把握时机与微妙分寸尺度的教育智慧,不仅可为中国当下教育课程改革提供镜鉴,也为西方传统诗教悖论的“柏拉图困境”的进一步解决,提供了诸多现实超越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教悖论 《诗经》典范 实践超越
下载PDF
颠覆性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境遇及实践超越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志勇 李霞 《思想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2-147,共6页
颠覆性技术以“重塑未来格局”的变革性力量潜移默化地重塑着人们的思想认知、行为特征和思维方式,深刻改变着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并衍生出了智能、精准、虚拟样态。同时也面临着技术依赖弱化教育主体人文关怀、信息茧房虚化教育客体... 颠覆性技术以“重塑未来格局”的变革性力量潜移默化地重塑着人们的思想认知、行为特征和思维方式,深刻改变着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并衍生出了智能、精准、虚拟样态。同时也面临着技术依赖弱化教育主体人文关怀、信息茧房虚化教育客体价值判断、智能传播软化教育过程伦理责任、流量至上淡化教育内容的思想引领等现实境遇。对此,必须理顺颠覆性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末关系,推动颠覆性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从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性、从技术本位转向育人本位、从外部驱动转向内生驱动,并通过以道御术、双向赋能、技术规约、动能供给的实践超越,推动颠覆性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场域有效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技术 思想政治教育 新样态 价值转向 实践超越
原文传递
论马克思哲学对绝对超越论的实践超越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国富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14,共3页
绝对超越理论把精神夸大为绝对超越的存在,导致精神变成脱离感性存在的独立实体,致使超越理论无法超出纯粹思维领域,陷入抽象化和绝对化的困境。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在实践基础上批判绝对超越理论的绝对性和抽象性,指出超越从来都... 绝对超越理论把精神夸大为绝对超越的存在,导致精神变成脱离感性存在的独立实体,致使超越理论无法超出纯粹思维领域,陷入抽象化和绝对化的困境。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在实践基础上批判绝对超越理论的绝对性和抽象性,指出超越从来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超越,论述了超越的历史性和有限性,完成对绝对超越存在的终极追求向改善人的生存状态的实践转向,实现哲学向感性生活世界的复归,开创了把握超越问题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绝对超越 实践超越
原文传递
评“实践超越论”
13
作者 徐崇温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1989年第2期91-93,共3页
马克思创立的新世界观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这一点正在越来越广泛的范围内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不同的人们对于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涵义所作解释又是各不相同的,过度膨胀它的实践方面的人,往往忽视或者贬低它的唯物主义的基础。继“实践本... 马克思创立的新世界观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这一点正在越来越广泛的范围内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不同的人们对于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涵义所作解释又是各不相同的,过度膨胀它的实践方面的人,往往忽视或者贬低它的唯物主义的基础。继“实践本体论”、“实践一元论”之后,有人在最近提出的“实践超越论”,就是这个方面的又一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超越 新唯物主义 马克思的实践 唯心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 旧唯物主义 唯物论 实践的唯物主义 唯心论 黑格尔
原文传递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线性思维及实践超越
14
作者 辛治洋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2022年第3期50-54,共5页
2017年10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对中学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五类本专科专业全面开展三级认证工作。2018年1月,该项工作正式启动。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师范类专业 线性思维 特殊教育 普通高等学校 实践超越 《办法》 认证工作
原文传递
论毛泽东科学诠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超越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浩斌 王飞南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1-15,共5页
毛泽东围绕着"进行什么性质的革命?如何进行革命"这一实践主题,在中国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科学诠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性实践超越和实质性实践超越,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促进了马克思主... 毛泽东围绕着"进行什么性质的革命?如何进行革命"这一实践主题,在中国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科学诠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性实践超越和实质性实践超越,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科学诠释 马克思主义 实践超越
下载PDF
试论邓小平科学诠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超越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浩斌 王飞南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34-38,共5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党的领导集体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邓小平同志紧紧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主题,在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科学诠释...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党的领导集体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邓小平同志紧紧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主题,在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科学诠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性实践超越和实质性实践超越,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科学诠释 马克思主义 实践超越
下载PDF
试论邓小平科学诠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超越
17
作者 王浩斌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28-32,共5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党的领导集体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邓小平同志紧紧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主题,在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科学诠释马...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党的领导集体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邓小平同志紧紧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主题,在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科学诠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性实践超越和实质性实践超越,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科学诠释马克思主义 实践超越
下载PDF
试论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超越
18
作者 王浩斌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76-80,共5页
胡锦涛同志紧紧围绕着"什么样的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社会?"这一实践主题,在不断推进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性实践超越和实质... 胡锦涛同志紧紧围绕着"什么样的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社会?"这一实践主题,在不断推进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性实践超越和实质性实践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锦涛 马克思主义 实践超越
下载PDF
试论江泽民科学诠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超越
19
作者 王浩斌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5,共5页
江泽民同志紧紧围绕着“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实践主题,在哲学发展观、社会发展观以及人的发展问题上,成功地实现了科学诠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性实践超越;同时,... 江泽民同志紧紧围绕着“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实践主题,在哲学发展观、社会发展观以及人的发展问题上,成功地实现了科学诠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性实践超越;同时,江泽民同志实现了科学诠释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治国理念以及共同富裕思想的实质性实践超越,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泽民 科学诠释马克思主义 实践超越
下载PDF
本体在实践中澄明——读丁为祥的《实践与超越》
20
作者 宁新昌 《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51-52,共2页
宋明理学家批评先懦“知人而不知天”,决意开创儒学新局面,这一开创主要体现在对本体的探索上。
关键词 本体 丁为祥 实践超越》书评 陕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