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士在实验前标本质量控制知识中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周西 李领侠 +3 位作者 王妮 张莹 李荣 马淑霞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1年第7期1901-1902,共2页
实验室质量管理分为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3个过程。分析前过程是指从医师选择项目开出检测申请单,直至将检测标本送到实验室的过程,主要包括标本的采集、保存和转运。分析前过程涉及面广,参与人员多,归纳起来有:医护人员、病人、运... 实验室质量管理分为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3个过程。分析前过程是指从医师选择项目开出检测申请单,直至将检测标本送到实验室的过程,主要包括标本的采集、保存和转运。分析前过程涉及面广,参与人员多,归纳起来有:医护人员、病人、运送工人,有人为因素也有环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标本 质量控制 实验室质量管理 实验前 调查 护士 参与人员 医护人员
下载PDF
影响PT、aPTT测定结果的实验前样本因素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永玲 袁琳 王昌富 《血栓与止血学》 2006年第1期37-38,共2页
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手术前和出血性疾病的重要检测指标。通过对PT、aPTT的检测,可了解血液内外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的大致变化。但研究发现,PT、aPTT检测前的影响因素很多,在此将有关方面的问题... 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手术前和出血性疾病的重要检测指标。通过对PT、aPTT的检测,可了解血液内外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的大致变化。但研究发现,PT、aPTT检测前的影响因素很多,在此将有关方面的问题作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 APTT 样本因素 实验前样本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下载PDF
护理技术与实验前质量控制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8
3
作者 郭小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 2006年第3期47-47,共1页
临床护理质量与临床检验质量是现代医院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质量的内涵在不断外延与扩展,除提高内涵质量如护理技术、优质服务、个人素质及患者满意率以外。还应关注与护理工作紧密联系的医技科室,对护理管理者... 临床护理质量与临床检验质量是现代医院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质量的内涵在不断外延与扩展,除提高内涵质量如护理技术、优质服务、个人素质及患者满意率以外。还应关注与护理工作紧密联系的医技科室,对护理管理者来说。深入做好护理质量与检验标本质量持续改进工作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技术 实验前质量控制 临床护理质量 检验质量 患者满意率 护理管理者 医院质量 内涵质量 优质服务 个人素质
下载PDF
实验前准备在检验质量保证中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叶扬 张新华 +1 位作者 张咏梅 张新华 《新疆医学》 2009年第11期125-126,共2页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检验方法学也的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一些新技术、新仪器、新项目相继投入临床应用,给我们检验人员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检验医学在临床医疗、科研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实验室人员认为: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检验方法学也的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一些新技术、新仪器、新项目相继投入临床应用,给我们检验人员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检验医学在临床医疗、科研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实验室人员认为: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就是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人员 质量保证 实验前 实验室人员 现代医学 临床应用 临床医疗 检验医学
下载PDF
实验前因素对血常规检验结果可靠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倪宁 刘耀华 《辽宁医学杂志》 2002年第1期38-38,共1页
现将实验前因素对血常规检验结果可靠性的影响探讨如下. 1采血前期 1.1药物影响我们曾经观察我院儿科门诊8例患者,发现服用了新药"百服宁",血小板均减少至(60~80)×109/L.而停药1周后复查血小板均达到100×109/L以上... 现将实验前因素对血常规检验结果可靠性的影响探讨如下. 1采血前期 1.1药物影响我们曾经观察我院儿科门诊8例患者,发现服用了新药"百服宁",血小板均减少至(60~80)×109/L.而停药1周后复查血小板均达到100×109/L以上.这可能与少数人服用阿司匹林、安替比林、氨基比林、磺胺类药物、氯霉素等可出现特异性反应性溶血性贫血或粒细胞减少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检验 实验前因素 可靠性
下载PDF
实验前的质量管理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萍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6期550-550,共1页
关键词 质量管理 实验前 试剂配制
下载PDF
血栓与止血检测的实验前质量控制
7
作者 陈渝宁 秦海明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 2003年第2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血栓 止血 检测 实验前质量控制
下载PDF
实验前质量控制在确保急诊血液标本质量中的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周宏 刘九菊 李宝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3期3493-3495,共3页
目的分析急诊血液检测标本质量,探讨实验前质量控制的意义。方法收集华亭县人民医院2014年1~12月1 825例急诊患者的血液标本,测定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计数、红细胞(RBC)计数、血小板(PLT)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 目的分析急诊血液检测标本质量,探讨实验前质量控制的意义。方法收集华亭县人民医院2014年1~12月1 825例急诊患者的血液标本,测定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计数、红细胞(RBC)计数、血小板(PLT)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糖(Glu)、尿素(Ur)、尿酸(Cr)等项目,并分析标本质量。结果 1 825例急诊患者血液标本中,140份标本不合格,其中姓名不符有13份,占9.28%;抗凝标本出现凝块51份,占36.43%;输液管采血标本38份,占27.14%;输入有影响的药物或进餐后采血13份,占9.28%;标本量过少标本14份,占10.00%;凝固标本11份,占7.86%。结论实验前标本的正确采集和准备,是实验质量控制的首要环节,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应加强标本检测前的质量控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标本 实验前 质量保证
下载PDF
如何防止实验前误差 确保检验质量
9
作者 郭献荣 《实用医技杂志》 2013年第8期896-897,共2页
随着医学检验分析水平不断提高,医学检验分析已经成为医生进行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有报道指出,医院的诊疗活动中实验室提供的检验信息占患者全部诊断、疗效等信息的60%以上。而检验结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医生对疾病的正确诊断和及时... 随着医学检验分析水平不断提高,医学检验分析已经成为医生进行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有报道指出,医院的诊疗活动中实验室提供的检验信息占患者全部诊断、疗效等信息的60%以上。而检验结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医生对疾病的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全程的质量控制应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管理。由于实验室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使得分析中的质量差错率逐渐减少,相比之下分析前、后差错率较高。Plebanit2V)]-析指出医学实验室出现误差的原因:46.0%~68.2%的误差出现在分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前误差 检验质量 医学实验 防止 临床诊断 医学检验 检验信息 诊疗活动
下载PDF
实验前质控是实验诊断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10
作者 孙国民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7年第1期101-101,共1页
关键词 实验前质量控制 室内质控 诊断工作 质量管理理念 临床医生 检验科 临检中心 重视程度
下载PDF
实验室实验前的质量控制
11
作者 孙淑玲 汤华淑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第10期127-127,共1页
随着检验医学的飞速发展及检验自动化的广泛应用,检验结果越来越成为临床医生在疾病的诊断、治疗、评估预后的重要依据。为了能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诊断依据,实验室必须坚持全面质量控制和全过程质量控制。全过程质量控制... 随着检验医学的飞速发展及检验自动化的广泛应用,检验结果越来越成为临床医生在疾病的诊断、治疗、评估预后的重要依据。为了能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诊断依据,实验室必须坚持全面质量控制和全过程质量控制。全过程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前质量控制、实验中质量控制、实验后质量控制三个阶段。其中实验前质量控制尤为重要,据统计实验前误差占到实验误差的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前质量控制 全过程质量控制 实验 全面质量控制 检验医学 临床医生 诊断依据 实验前误差
下载PDF
实验前的质量控制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健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S2期189-189,共1页
目的探讨实验前的质量控制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抽取2015年9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生化检测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两组患者严格控制生活质量后进行初次生化检测,3天后观察组患者再次严格... 目的探讨实验前的质量控制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抽取2015年9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生化检测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两组患者严格控制生活质量后进行初次生化检测,3天后观察组患者再次严格控制生活质量后进行第二次生化检测.对照组患者第二次生化检测则不再严格控制生活质量,将观察组患者第二次送检的血液样本分成两份,一份在规范送检时间内进行检测.另一份在低温储存7小时后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初次检测结果和观察组第二次检测的两份标本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初次生化检测结果没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第二次生化检测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第二次两份生化检测的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化检测的准确性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实验前严控质量控制可以有效提高生化检测结果准确性.为临床医师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对临床生化检验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前质量控制 生化检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长期放置的乙醛实验前需预处理
13
作者 曹秀萍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29-29,共1页
长期放置的乙醛实验前需预处理曹秀萍(天津宝坻第一中学301800)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经常做乙醛性质实验。乙醛在常温下会自动聚合成三聚乙醛。若用这种乙醛做银镜反应实验,将得不到正确的实验结果。做乙醛性质实验,应首先... 长期放置的乙醛实验前需预处理曹秀萍(天津宝坻第一中学301800)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经常做乙醛性质实验。乙醛在常温下会自动聚合成三聚乙醛。若用这种乙醛做银镜反应实验,将得不到正确的实验结果。做乙醛性质实验,应首先把购来的原瓶“乙醛”加稀硫酸蒸馏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乙醛 实验前 性质实验 实验教学 预处理 硫酸蒸馏 高中化学 反应实验 解聚 实验结果
下载PDF
实验前因素对检验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慧平 张亚仙 《中原医刊》 2003年第6期55-56,共2页
目的 :了解实验前各种因素对检验质量造成的影响 ;方法 :对常见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常见的影响因素为人员因素、标本的采集因素、标本的及时送检因素 ;结论 :应加强检验科与临床各科的联系以及加强业务学习。
关键词 实验前因素 检验质量 影响 人员因素 标本采集
下载PDF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前指导常见问题及有效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赖其军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19年第3期49-51,共3页
实验探究前的指导是实验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且其成效将直接影响探究实验的顺利开展。但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存在指导繁杂过度、操作指导低效、忽视记录单指导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后续探究实验活动的开展,从而导致实验探究活动事倍而... 实验探究前的指导是实验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且其成效将直接影响探究实验的顺利开展。但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存在指导繁杂过度、操作指导低效、忽视记录单指导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后续探究实验活动的开展,从而导致实验探究活动事倍而功半,达不到预期目的。文中尝试以删繁就简、巧用微视频、必要记录指导等策略解决以上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前指导 常见问题 有效策略
下载PDF
检验科要重视实验前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苏燕 胡琼 《新疆医学》 2013年第8期152-154,共3页
伴随着基础医学的飞速发展,先进科学技术和试验仪器的广泛使用,检验医学在临床诊治疾病的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检验科通过加大质量管理的力度,强化和落实实验室管理的相关规定以及先进的实验条件的改善,分析中的误差大大降低了,... 伴随着基础医学的飞速发展,先进科学技术和试验仪器的广泛使用,检验医学在临床诊治疾病的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检验科通过加大质量管理的力度,强化和落实实验室管理的相关规定以及先进的实验条件的改善,分析中的误差大大降低了,分析前的误差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科 质量控制 实验前 实验室管理 基础医学 科学技术 临床诊治 检验医学
下载PDF
乙型肝炎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实验前温度与时间对其结果的影响
17
作者 王仁浩 韩金虎 +1 位作者 管仲斌 谢松业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S01期24-27,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乙型肝炎病毒五项,分析乙型肝炎检测实验前的温度与时间对其结果的影响,标本经过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处理,观察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安图发光仪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在正常模式下(HBsAg、HBcAb同时阳性),乙型肝炎五项... 目的通过检测乙型肝炎病毒五项,分析乙型肝炎检测实验前的温度与时间对其结果的影响,标本经过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处理,观察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安图发光仪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在正常模式下(HBsAg、HBcAb同时阳性),乙型肝炎五项指标测定在18 h,温度在45℃内测定的结果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异,偏差<22.5%。但在异常模式下(HBsAg、HBsAb、HBcAb阳性),会对结果产生不良影响,偏差>22.5%。当储存时间≤4 h(储存温度≤25℃),对乙型肝炎五项异常模式结果无影响,偏差<22.5%。结论在储存时间≤4 h,储存温度≤25℃时,对检测结果无影响,所以一般情况下,标本运输不需要冷藏,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成本费。运输时间在18 h,温度在45℃内运送时,对检测乙型肝炎五项正常模式结果无影响,但对异常模式有影响。如果检测出异常模式的标本时(HBsAg、HbsAb、HBcAb阳性),建议重新采集标本,严格按照要求的温度和时间运输,以确保实验前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磁微粒发光法 温度 时间 实验前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实验前质量保证是临床安全输血的第一要素
18
作者 宋鸿泰 《当代医学》 2008年第20期-,共2页
目的为了输血安全和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公信力,必须坚持全过程质量控制,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制品。方法对实验工作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全过程质量控制包括试验前、试验中和试验后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结... 目的为了输血安全和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公信力,必须坚持全过程质量控制,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制品。方法对实验工作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全过程质量控制包括试验前、试验中和试验后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结论试验前质量控制是安全输血的第一要素。正确地规范化采集和处理血液标本,是试验前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试验结果可信性的有力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前质量保证 临床安全输血
下载PDF
设计“实验前问题” 培养学生物理科学思维
19
作者 高传连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年第30期56-57,共2页
随着新一轮课程教育改革的推进,高中物理课堂更加注重对于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其中培养学生物理科学思维成为必备要素.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贯穿在点滴教学中,从而不断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达到提升学生核心... 随着新一轮课程教育改革的推进,高中物理课堂更加注重对于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其中培养学生物理科学思维成为必备要素.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贯穿在点滴教学中,从而不断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本文结合物理学科教学中的实验教学,就"实验前问题"的设计,谈粗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科学思维 实验前问题 设计策略
下载PDF
谈学生实验前的辅导
20
作者 李哲 《新职教》 2000年第6期38-38,共1页
实验,是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自然科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学生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好物理知识的重要方式,而且是使他们获得基本实验技能的主要手段。同时又是培养他们严谨踏实科学态度的一... 实验,是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自然科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学生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好物理知识的重要方式,而且是使他们获得基本实验技能的主要手段。同时又是培养他们严谨踏实科学态度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 实验教学 实验前辅导 教学质量 实验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