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2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实验性青花艺术的民族性表达研究
1
作者 张宝青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当代实验性青花艺术来源于传统青花艺术,数十年来,始终坚持民族性表达发展道路。通过对当代实验性青花艺术发展状况的分析,对当代实验性青花艺术民族性表达方式进行深入探究。当代实验性青花艺术民族性表达主要采取中西融合的方式,主要... 当代实验性青花艺术来源于传统青花艺术,数十年来,始终坚持民族性表达发展道路。通过对当代实验性青花艺术发展状况的分析,对当代实验性青花艺术民族性表达方式进行深入探究。当代实验性青花艺术民族性表达主要采取中西融合的方式,主要包括传统意象表达与西方抽象表达的融合、工笔表达与西方写实主义的融合、图案纹样与现代构成的融合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青花 民族性 表达方式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T细胞免疫调节的影响
2
作者 穆秉桃 于婧文 +7 位作者 刘春云 郭敏芳 孟涛 杨鹏伟 魏文悦 宋丽娟 尉杰忠 马存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57-1062,共6页
背景:多发性硬化初始阶段,中枢免疫细胞激活并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引起白质脱髓鞘甚至累及灰质神经元。CD4^(+)T细胞不同亚群之间的分化平衡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的病程进展中发挥... 背景:多发性硬化初始阶段,中枢免疫细胞激活并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引起白质脱髓鞘甚至累及灰质神经元。CD4^(+)T细胞不同亚群之间的分化平衡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的病程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黄芪内有效成分黄芪甲苷能够调节EAE小鼠体内免疫反应,其是否对T细胞亚群分化具有调节作用尚未明确。目的:探究黄芪甲苷对EAE小鼠治疗效果及其对T细胞的免疫调控机制。方法:将C57BL/6雌性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EAE疾病模型组和黄芪甲苷治疗组,每组8只,后2组使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OG35-55)制备EAE模型,免疫后第10-28天,黄芪甲苷治疗组以40 mg/(kg·d)灌胃给药。免疫当天至第28天,记录各组小鼠的体质量及临床评分;免疫后第28天取小鼠脊髓制成冰冻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固蓝染色观察脊髓病理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T细胞亚群百分比,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组织中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6的蛋白表达,ELISA检测脾细胞上清液中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4水平。结果与结论:(1)与EAE疾病模型组相比,黄芪甲苷治疗能够减少EAE小鼠体质量丢失(P<0.05),缓解临床症状(P<0.05),减轻脊髓炎症细胞浸润及髓鞘脱失病理改变(分别为P<0.01和P<0.05);(2)与EAE疾病模型组相比,黄芪甲苷治疗可抑制表达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17的CD4^(+)T细胞亚群比例(分别为P<0.001和P<0.001),上调表达白细胞介素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的CD4^(+)T细胞亚群百分比(分别为P<0.001和P<0.01);(3)黄芪甲苷可下调脊髓和脾脏中γ干扰素(分别为P<0.05和P<0.01)、白细胞介素17(分别为P<0.05和P<0.05)、白细胞介素6(分别为P<0.05和P<0.05)的表达,上调脾脏中抑炎因子白细胞介素4的表达(P<0.01);(4)结果说明,黄芪甲苷可以减轻EAE小鼠的临床症状,其机制与调节脾脏免疫细胞亚群进而抑制炎症细胞向中枢浸润、减少髓鞘脱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多发性硬化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 黄芪甲苷 T细胞 炎症
下载PDF
雷公藤红素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小鼠眼组织中的抗炎作用及其对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
3
作者 庞彬彬 夏沁韵 +1 位作者 陈震 邢怡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4,38,共6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小鼠眼组织中的抗炎作用及其对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取健康6~8周龄B10.RIII小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AU溶剂对照组、雷公藤红素干预组,每组12只。将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小鼠眼组织中的抗炎作用及其对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取健康6~8周龄B10.RIII小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AU溶剂对照组、雷公藤红素干预组,每组12只。将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161-180和完全弗氏佐剂充分乳化混合后,注射于EAU溶剂对照组和雷公藤红素干预组小鼠双侧大腿和尾部皮下,总体积200μL,每只小鼠注射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161-180的量为50μg。免疫后第7-14天,雷公藤红素干预组小鼠每天接受0.5 mg·kg^(-1)雷公藤红素腹腔注射治疗,EAU溶剂对照组小鼠注射同等剂量的无菌PBS缓冲溶液。免疫后第14天,通过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各组小鼠眼前节表现及行组织切片HE染色,并参照Caspi分级标准对各组小鼠进行临床评分及组织病理学评分;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小鼠眼内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视网膜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1(Arg1)蛋白表达水平;qRT-PCR检测小鼠视网膜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Graphpad Prism 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免疫后第14天,通过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发现,EAU溶剂对照组小鼠眼前节可见虹膜血管扩张充血明显、角膜水肿、前房渗出;而雷公藤红素干预组小鼠眼前节炎症明显减轻,可见虹膜血管轻度充血。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AU溶剂对照组与雷公藤红素干预组小鼠临床评分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雷公藤红素干预组小鼠临床评分低于EAU溶剂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免疫后第14天,EAU溶剂对照组小鼠出现严重的视网膜皱褶和脱离,炎症细胞弥漫浸润;而雷公藤红素干预组小鼠视网膜结构破坏轻微,可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AU溶剂对照组与雷公藤红素干预组小鼠组织病理学评分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雷公藤红素干预组小鼠组织病理学评分低于EAU溶剂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EAU溶剂对照组、雷公藤红素干预组小鼠眼内Iba1+细胞密度分别为(1.00±0.12)%、(36.07±4.57)%、(1.83±0.36)%,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AU溶剂对照组及雷公藤红素干预组小鼠眼内Iba1+细胞数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EAU溶剂对照组相比,雷公藤红素干预组小鼠眼内Iba1+细胞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AU溶剂对照组小鼠视网膜中iNOS、Arg1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与EAU溶剂对照组相比,雷公藤红素干预组小鼠视网膜中iNOS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AU溶剂对照组小鼠视网膜中TNF-α、IL-1β、IL-6 mRNA相对表达量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EAU溶剂对照组相比,雷公藤红素干预组小鼠视网膜中TNF-α、IL-1β、IL-6 mRNA相对表达量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雷公藤红素可抑制M1型小胶质细胞活化,减少EAU小鼠视网膜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小胶质细胞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精氨酸酶-1
下载PDF
衣康酸二甲酯对树突状细胞分泌促炎因子以及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小鼠辅助性T细胞17的影响
4
作者 王加利 杨超 +3 位作者 陈思思 张开朗 魏瑞华 粘红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6-349,共4页
目的探究衣康酸二甲酯(DMI)对树突状细胞(DCs)分泌促炎因子的作用,并初步研究其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小鼠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1-20(IRBP_(1-20))特异性辅助性T细胞17(Th17)的影响。方法分离C57BL/6J小鼠双侧股骨和... 目的探究衣康酸二甲酯(DMI)对树突状细胞(DCs)分泌促炎因子的作用,并初步研究其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小鼠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1-20(IRBP_(1-20))特异性辅助性T细胞17(Th17)的影响。方法分离C57BL/6J小鼠双侧股骨和胫骨得到骨髓细胞,利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IL)-4将其定向诱导分化为骨髓来源的DCs。诱导分化6 d,将细胞分为DMI组和PBS组,分别用250μmol·L^(-1)DMI及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PBS)预处理3 h后,每组加入100μg·L^(-1)脂多糖(LPS)刺激24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两组DCs中促炎因子IL-6、IL-1β和IL-23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IRBP_(1-20)、弗氏不完全佐剂及结核分枝杆菌H37RA主动免疫小鼠构建EAU模型,免疫后13 d,将分离的EAU小鼠脾脏及淋巴结T细胞与PBS或DMI处理的DCs在含有IRBP_(1-20)的培养基中共培养,并向Th17方向极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共培养细胞中Th17细胞比例。ELISA检测共培养上清液中IL-17水平。qRT-PCR检测共培养细胞中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IL-17、IL-23R和GM-CSF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qRT-PCR检测结果显示,DMI组DCs中IL-6、IL-1β和IL-23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PB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DMI组共培养细胞中Th17细胞比例明显低于PB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DMI组共培养上清液中IL-17水平明显低于PB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I组共培养细胞中IL-17、RORγt、IL-23R和GM-CSF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PB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DMI能够抑制DCs中促炎因子IL-6、IL-1β和IL-23的表达,进而负向调控IRBP_(1-20)特异性Th17细胞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康酸二甲酯 树突状细胞 辅助性T细胞17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下载PDF
实验性微课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5
作者 王楠 孙瑜 刘金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期0089-0092,共4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各类线上教学模式的飞速发展,给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从而能适用于新时代的复杂教学场景。针对实验性微课的实验实作特性,为了互联网+时代微课等在线课程的建设要求,在对微课实践项目分析和开发的... 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各类线上教学模式的飞速发展,给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从而能适用于新时代的复杂教学场景。针对实验性微课的实验实作特性,为了互联网+时代微课等在线课程的建设要求,在对微课实践项目分析和开发的基础上,本文以大学物理实验微课为例,研究实验性微课中的设计流程、基本组成元素及注意事项等,从而为开展实验性微课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微课 教学资源 设计与应用
下载PDF
hUMSCs外分泌蛋白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模型大鼠的机制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珏 谢希婷 +4 位作者 沈树浩 王颖薇 穆亚君 陈剑 周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53-2059,共7页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分泌蛋白(hUMSCs-S)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模型大鼠的可能性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6~8周龄Lewis大鼠72只,用随机数字表分方法均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对照(CTRL)组、EAU模型组及hUMSC...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分泌蛋白(hUMSCs-S)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模型大鼠的可能性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6~8周龄Lewis大鼠72只,用随机数字表分方法均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对照(CTRL)组、EAU模型组及hUMSCs-S治疗组,每组24只。EAU组与hUMSCs-S组大鼠采用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结合蛋白(IRBP)联合弗氏完全佐剂建立EAU模型,hUMSCs-S组大鼠在建模的同时予以腹腔注射hUMSCs-S,EAU组及CTRL组大鼠均腹腔注射等量PBS。裂隙灯显微镜拍摄记录各组大鼠眼前段情况,根据Caspi评分标准评价眼前段炎症程度;于免疫后第7天(初发期)、14天(高峰期)、21天(恢复期)取眼球组织制成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染色,分别用于眼球组织病理学评分、前房浸润细胞情况评估,观察眼球组织中CD3^(+)T细胞及紧密连接蛋白ZO-1的表达。无菌操作下采腹主动脉血,制备血清,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和IL-17的浓度。结果:(1)通过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和比较,EAU组大鼠出现明显眼前段炎症反应,在建模后第11~17天,hUMSCs-S治疗有降低眼前段Caspi评分的作用(P<0.05);(2)眼球组织切片HE染色结果显示,建模后第14天,hUMSCs-S组大鼠虹膜睫状体和视网膜结构破坏及前房炎细胞浸润数量均低于EAU组(P<0.05);(3)眼球组织切片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hUMSCs-S组大鼠虹膜睫状体、前房和视网膜中CD3^(+)T细胞浸润较EAU组减少,视网膜及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ZO-1表达量较EAU组增加;(4)ELISA法检测大鼠外周血血清IL-17及IL-10浓度结果显示,与EAU组相比,hUMSCs-S组大鼠外周血IL-17表达下降、IL-10表达增加(P<0.05)。结论:hUMSCs外分泌蛋白对EAU模型大鼠治疗有效;腹腔注射hUMSCs外分泌蛋白可影响EAU大鼠外周血中炎症因子表达,减少眼内炎症细胞浸润,减轻RPE层紧密连接蛋白的破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分泌蛋白 血-视网膜屏障
下载PDF
口服烟酰胺核糖抑制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初步研究
7
作者 宋国斌 席国萍 +7 位作者 王青 章培军 孟涛 刘春云 尉杰忠 肖保国 李艳花 马存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08-615,共8页
目的:探讨口服烟酰胺核糖(nicotinamide riboside,NR)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 目的:探讨口服烟酰胺核糖(nicotinamide riboside,NR)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35-55,MOG_(35-55))免疫C57BL/6雌性小鼠制备EAE模型,随机分为EAE组和NR组。从免疫后第3天开始,EAE组小鼠灌胃给予生理盐水,NR组小鼠灌胃给予NR,每天1次至免疫后第27天。免疫当天至免疫后第28天,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临床评分和体重。免疫后第28天处死小鼠,制备脾细胞悬液和脊髓组织冰冻切片。HE染色和髓鞘染色分别检测脊髓炎性细胞浸润和髓鞘脱失,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分别检测脊髓组织中ROCK-II、TLR4、p-NF-κB、iNOS表达及相应的阳性细胞数量,ELISA检测脾细胞培养液中TNF-α、IL1β和IL-6的含量。结果:口服NR可推迟EAE发病时间,减轻EAE临床症状,缓解小鼠体重丢失,减少外周炎性细胞浸润脊髓,减轻髓鞘脱失,降低脊髓组织中ROCK-II、TLR4、p-NF-κB及iNOS炎性相关蛋白表达,抑制脾脏炎性因子分泌。结论:口服NR对EAE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其治疗机制可能与NR抑制EAE的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核糖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RHO/ROCK信号通路 TLR4/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烟酰胺核糖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8
作者 席国萍 宋国斌 +3 位作者 李艳花 孟涛 王青 马存根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60-568,共9页
目的探讨烟酰胺核糖(NR)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效果以及对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C57BL/6雌性小鼠通过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OG_(35-55))诱导,制备EAE小鼠模型,随机分为EAE组和NR组。从免疫后第3天到免疫后第2... 目的探讨烟酰胺核糖(NR)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效果以及对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C57BL/6雌性小鼠通过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OG_(35-55))诱导,制备EAE小鼠模型,随机分为EAE组和NR组。从免疫后第3天到免疫后第27天,EAE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NR组灌胃给予NR,连续给药25 d。从免疫当天到免疫后第28天,记录各组小鼠临床评分和体质量。免疫后第28天处死小鼠,制备脾细胞悬液和脊髓组织冰冻切片。HE染色、髓鞘染色分别检测脊髓炎性细胞浸润和髓鞘脱失,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脊髓CD4^(+)T细胞数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CD4^(+)T细胞亚群比例,ELISA检测脾细胞培养液中IFN-γ、IL-4、IL-10和IL-17含量。结果与EAE组相比,NR能有效推迟EAE发病时间,缓解EAE临床症状(P<0.05),减少小鼠体质量丢失,抑制外周炎性细胞浸润脊髓(P<0.01),减轻髓鞘脱失(P<0.05),减少脊髓CD4^(+)T细胞数量(P<0.05),下调脾脏CD4^(+)IFN-γ^(+)T细胞、CD4^(+)IL-17^(+)T细胞比例,上调CD4^(+)IL-10^(+)T细胞、CD4^(+)FOXP3^(+)T细胞比例(P<0.05),减少EAE小鼠脾细胞培养液中炎性因子IFN-γ、IL-17分泌,增加抗炎因子IL-4、IL-10分泌(P<0.05)。结论NR可能通过上调EAE小鼠脾脏抗炎型T细胞亚群比例,下调促炎型T细胞亚群比例;促进EAE小鼠脾脏抗炎因子分泌,抑制促炎因子分泌;调节机体免疫平衡,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EAE小鼠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核糖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T细胞 免疫调节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人参皂苷Rg1调节miR-144-3p/FPR2/p38信号通路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血脑屏障损伤和神经炎症的影响
9
作者 白雅林 方占海 +5 位作者 丁晨哲 兰彦平 刘带林 齐高洋 陈磊 王军成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534-2539,共6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调节miR-144-3p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神经炎症和血脑屏障损伤的影响,以及对甲酰基肽受体2(FPR2)/p38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脑出血组、人参皂苷Rg1低剂量组(10 mg/kg)、人参皂苷Rg1高剂量组...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调节miR-144-3p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神经炎症和血脑屏障损伤的影响,以及对甲酰基肽受体2(FPR2)/p38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脑出血组、人参皂苷Rg1低剂量组(10 mg/kg)、人参皂苷Rg1高剂量组(40 mg/kg)、人参皂苷Rg1高剂量+ago-miR-144-3p组(40 mg/kg人参皂苷Rg1+ago-miR-144-3p),每组18只,除对照组外均通过右侧尾状核注射胶原酶Ⅱ法构建实验性脑出血大鼠模型,按照各组要求腹腔注射给药以及脑内注射给药。对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进行评分;干湿比重法测定大鼠脑含水量;ELISA检测大鼠脑组织匀浆TNF-α、IL-6、IL-1β水平;电镜观察脑水肿周围超微结构;伊文思蓝(EB)法测定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qRT-PCR与Western blot测定miR-144-3p/FPR2/p38通路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出血组大鼠血脑屏障损伤加重,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脑含水量、脑组织匀浆miR-144-3p、TNF-α、IL-6、IL-1β、p38 mRNA、p-p38/p38表达增加(P<0.05),FPR2 mRNA与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脑出血组相比,人参皂苷Rg1低剂量组、人参皂苷Rg1高剂量组大鼠血脑屏障损伤减轻,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脑含水量、脑组织匀浆miR-144-3p、TNF-α、IL-6、IL-1β、p38 mRNA、p-p38/p38表达降低(P<0.05),FPR2 mRNA与蛋白表达升高(P<0.05);ago-miR-144-3p可逆转人参皂苷Rg1对大鼠血脑屏障、神经炎症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人参皂苷Rg1可能通过调控miR-144-3p/FPR2/p38轴抑制大鼠血脑屏障损伤及神经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miR-144-3p 甲酰基肽受体2/p38通路 实验性脑出血 神经炎症 血脑屏障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介导的T细胞应答在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中的致病作用
10
作者 周翔鱼 李娜 +5 位作者 王佳 储晨晨 祁莉凤 杨世胜 华冰 曹羿堃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772-775,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维持中枢神经系统(CNS)炎症的小胶质细胞、T细胞亚群之间的相互效应关系,以期部分解释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中中枢神经系统(CNS)持续存在病理损伤的原因。方法用鼠源性髓鞘碱性蛋白MBP68-86抗原肽制备Lewis大鼠EA... 目的探讨大鼠维持中枢神经系统(CNS)炎症的小胶质细胞、T细胞亚群之间的相互效应关系,以期部分解释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中中枢神经系统(CNS)持续存在病理损伤的原因。方法用鼠源性髓鞘碱性蛋白MBP68-86抗原肽制备Lewis大鼠EAE模型,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和RT-qPCR检测外周血、脾脏、脑组织中相关分子的表达。结果MBP68-86抗原肽成功制备出EAE模型。流式细胞及免疫荧光分析发现EAE模型组外周血CD4^(+)T(28.01%)、CD8^(+)T(12.81%)细胞的数量及脾脏中MHCⅡ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同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小胶质细胞的CD86^(+)CD206^(-)M1样巨噬细胞的数量明显多于CD86^(-)CD206^(+)M2样巨噬细胞。Western blot和RT-qPCR结果显示EAE模型组小胶质细胞及脑组织中MHCI、IL-10、TGF-β、CD32b,Granzyme B、Perforin、FASL分子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大鼠EAE免疫应答过程中,CNS存在一个由CTL和Th2细胞共同参与的免疫应答环路,这可能是维持MS/EAE时间-空间多发性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TH细胞 CTL细胞 MHCI
下载PDF
黏附分子CD44介导的雌激素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保护作用的研究
11
作者 徐晓娅 郭晓聪 +3 位作者 邱涛 蒲荣梅 王明金 李作孝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与黏附分子CD44的关系。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个组:正常对照组、EAE组、大小剂量雌激素治疗组,每组10只。观察大鼠发病情况及脑组织病理变化,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与黏附分子CD44的关系。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个组:正常对照组、EAE组、大小剂量雌激素治疗组,每组10只。观察大鼠发病情况及脑组织病理变化,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CD44的含量。结果EAE组及大小剂量雌激素治疗组大鼠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病,但大小剂量雌激素治疗组EAE临床症状均较EAE组轻。免疫组织化学显示,EAE组及大小剂量雌激素治疗组大鼠中枢神经系统(CNS)白质及灰白质交界处可见不同程度的CD44阳性细胞表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与EAE组比较,大小剂量雌激素治疗组CNS白质CD44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小剂量雌激素治疗组比较,大剂量雌激素治疗组CNS白质的CD44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多发性硬化动物模型EAE大鼠中存在黏附分子CD44的高表达,雌激素可能通过抑制黏附分子CD44的表达而发挥对EAE大鼠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CD44 雌激素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 大鼠
下载PDF
我国实验性医疗的刑法规制研究
12
作者 董邦俊 燕永辉 《犯罪研究》 2023年第3期27-38,共12页
实验性医疗是指使用危险和疗效均属未知的新药品、新器械或新技术尝试治愈疾病的行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探求科学新知,次要目的是治愈疾病。非法实验性医疗行为对刑法保护的法益产生了现实或紧迫的威胁,为了发挥刑法一般预防的作用震慑... 实验性医疗是指使用危险和疗效均属未知的新药品、新器械或新技术尝试治愈疾病的行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探求科学新知,次要目的是治愈疾病。非法实验性医疗行为对刑法保护的法益产生了现实或紧迫的威胁,为了发挥刑法一般预防的作用震慑非法实验性医疗行为,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受试者,有必要通过刑法规制非法实验性医疗行为。在实验性医疗行为中,应当对于刑事违法性进行准确识别,对于合理风险和危害风险进行实质判断,从而精准划分实验性医疗刑法介入的限度。我国既有的刑法规范难以有效打击非法实验性医疗行为,前置法规范与刑法规范衔接不畅。应当制定《人体实验法》完善前置法规范,在《刑法》中增设非法人体试验罪,并坚持刑法谦抑性认定非法实验性医疗犯罪行为,妥善处理医学伦理与刑事法律的关系,从而完善我国实验性医疗刑法规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医疗 刑法规制 医疗过失 医事刑法 《人体实验法》
下载PDF
异甘草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大鼠模型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13
作者 何谷芬 符婉 肖子建 《华夏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16-23,共8页
目的:观察异甘草素(ISL)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的影响并探讨机制。方法:足底注射P257-81多肽建立EAN大鼠模型,免疫后1 h,每天腹腔注射ISL(60 mg/kg)溶液,共14 d。观测大鼠发病情况,运用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坐骨神经结构,EL... 目的:观察异甘草素(ISL)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的影响并探讨机制。方法:足底注射P257-81多肽建立EAN大鼠模型,免疫后1 h,每天腹腔注射ISL(60 mg/kg)溶液,共14 d。观测大鼠发病情况,运用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坐骨神经结构,ELISA法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脾脏单核巨噬细胞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精氨酸酶1(Arg1)、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包括t⁃STAT3和p⁃STAT3的蛋白表达。结果:与EAN组比较,EAN+ISL组大鼠行为评分显著降低,体重明显增加,坐骨神经中炎症细胞浸润数明显减少,坐骨神经的脱髓鞘现象明显减少,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明显降低,脾脏单核巨噬细胞中iNOS蛋白表达显著下调,Arg1表达显著上调,p⁃STAT3蛋白表达及p⁃STAT3/t⁃STAT3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ISL对EAN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STAT3⁃巨噬细胞极化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甘草素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 大鼠 巨噬细胞极化 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
下载PDF
苦参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新雨 楚尧娟 +3 位作者 豆萌萌 马睿 黎思露 朱琳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77-1181,共5页
目的探讨苦参素能否通过调控铁死亡途径发挥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的改善作用。方法将3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苦参素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苦参素组小鼠以含灭活结核分枝杆菌和MOG35-55的抗原乳剂... 目的探讨苦参素能否通过调控铁死亡途径发挥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的改善作用。方法将3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苦参素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苦参素组小鼠以含灭活结核分枝杆菌和MOG35-55的抗原乳剂诱导复制EAE模型。苦参素组小鼠自免疫后第7天开始腹腔注射苦参素注射液(50 mg/kg),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至免疫后第18天。记录各组小鼠的神经功能学评分,以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和勒克斯光蓝染色法分别观察脊髓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和髓鞘脱失情况,以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其转铁蛋白受体1(TFR1)、核受体共激活因子4(NCOA4)、膜铁转运辅助蛋白(Heph)m RNA和胱氨酸-谷氨酸反向转运体(xC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累计神经功能学评分显著升高(P<0.01),脊髓组织内炎症细胞浸润和髓鞘脱失现象明显,相关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髓鞘组织中TFR1、NCOA4 mRNA的表达均显著上调,Heph mRNA和xCT、GPx4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苦参素组小鼠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结论苦参素对EAE小鼠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且这种作用可能与调节铁死亡中的铁代谢途径和xCT/GPx4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素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铁代谢 胱氨酸-谷氨酸反向转运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通路 小鼠
下载PDF
基于CD40/CD40L探讨重楼总皂苷对TNBS诱导的大鼠急性实验性结肠炎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可心 王卯 +4 位作者 吴星星 吴琪 王耀辉 刘丽波 吴静 《山西中医》 2023年第4期51-56,共6页
目的:探讨重楼总皂苷(rhizomaparidis total saponins,RPTS)对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诱导的急性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炎症与凝血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7只,模型... 目的:探讨重楼总皂苷(rhizomaparidis total saponins,RPTS)对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诱导的急性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炎症与凝血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7只,模型组13只,以及美沙拉嗪组、RPTS低剂量组及RPTS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通过TNBS建立大鼠急性实验性结肠炎模型,共14天。实验评估终点生存率、DAI评分、CMDI评分、TDI评分等指标,探究RPTS对大鼠急性实验性结肠炎的量效关系。检测全血细胞及凝血等相关指标;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及肝脏组织中CD40/CD40L指标,采用RT-PCR方法检测结肠组织中IL-1β及TNF-α的m RNA水平。结果:模型组终点生存率76.9%,RPTS低剂量组生存率为100%;RPTS低剂量组DAI、CMDI及TDI评分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在肝脏组织中的CD40/CD40L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美沙拉嗪组及RPTS低剂量组均显著增加(P﹤0.0001);同时,在结肠组织的IL-1βm RNA检测中,与模型组比较,RPTS低剂量组IL-1β mRNA降低(P﹤0.05)。结论:RPTS改善了TNBS诱导急性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的症状,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提高了模型鼠的终点生存率;RPTS低剂量组治疗效果更佳,可能通过激活CD40/CD40L共刺激因子,调控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的免疫机制,以缓解疾病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结肠炎 重楼总皂苷 2 4 6-三硝基苯磺酸 CD40/CD40L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小鼠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
16
作者 刘晓瑞 杨淑芳 +3 位作者 曾峥 丁然然 赵宇 由彩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34-438,共5页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RTX)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小鼠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SPF级6~8周龄健康雌性C57BL/6J小鼠27只,使用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1\|20(IRBP 1-20)建立EAU小鼠模型,将EAU小鼠随机分为PBS对照组、50 mg...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RTX)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小鼠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SPF级6~8周龄健康雌性C57BL/6J小鼠27只,使用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1\|20(IRBP 1-20)建立EAU小鼠模型,将EAU小鼠随机分为PBS对照组、50 mg·kg^(-1) RTX实验组和100 mg·kg^(-1) RTX实验组,每组各9只小鼠,PBS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PBS,50 mg·kg^(-1) RTX实验组和100 mg·kg^(-1) RTX实验组小鼠每千克体重分别腹腔注射50 mg RTX和100 mg RTX。造模后第21天,对各组小鼠进行眼底图像的采集与视网膜组织HE切片的制作,通过小动物视网膜成像仪采集各组小鼠眼底图像并参照Caspi临床评分标准进行炎症评分,将HE染色切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并进行拍照,参照Caspi组织病理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4和IL-10的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眼底图像显示:PBS对照组EAU小鼠眼底出现多发性血管炎,血管扩张,视网膜脉络膜出现多发病灶及少量线样病变;50 mg·kg^(-1) RTX实验组EAU小鼠眼底发生轻度血管炎,视网膜出现个别局部病灶,无线样病变;100 mg·kg^(-1) RTX实验组EAU小鼠视网膜局部出现个别病灶,无线样病变。PBS对照组、50 mg·kg^(-1) RTX实验组和100 mg·kg^(-1) RTX实验组EAU小鼠眼底图像Caspi临床评分分别为(1.944±0.808)分、(1.667±0.791)分、(1.667±0.829)分,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S对照组、50 mg·kg^(-1) RTX实验组和100 mg·kg^(-1) RTX实验组EAU小鼠视网膜组织病理学评分分别为(1.563±1.116)分、(1.063±0.623)分、(1.250±0.655)分,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50 mg·kg^(-1) RTX实验组和100 mg·kg^(-1) RTX实验组小鼠视网膜组织IL-6、IL-10 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IL-10/IL-6比值均高于PBS对照组(均为P<0.05);100 mg·kg^(-1) RTX实验组小鼠视网膜组织IL-6、IL-10 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IL-10/IL-6比值均高于50 mg·kg^(-1) RTX实验组(均为P<0.05)。结论腹腔注射RTX可一定程度缓解EAU小鼠视网膜组织的炎性病变,其机制可能与RTX提高小鼠视网膜组织IL-10/IL-6比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利妥昔单抗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甲氨蝶呤对小鼠实验性干燥综合征的影响
17
作者 杨雅琪 靳伟 +1 位作者 罗琼 徐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76-2081,共6页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对小鼠实验性干燥综合征(experimental Sjogren’s syndrome,ESS)炎症性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利用背部皮下多次注射颌下腺蛋白诱导小鼠ESS模型,免疫当天起给予5 mg·kg^(-1)MTX,灌胃治疗56 d。...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对小鼠实验性干燥综合征(experimental Sjogren’s syndrome,ESS)炎症性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利用背部皮下多次注射颌下腺蛋白诱导小鼠ESS模型,免疫当天起给予5 mg·kg^(-1)MTX,灌胃治疗56 d。通过小鼠体质量检测药物毒性,收集唾液检测小鼠唾液流速,ELISA检测特异性抗体的分泌水平,HE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颌下腺组织中淋巴细胞的浸润比例,qPCR检测颌下腺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颌下腺蛋白可以诱导小鼠表现出较为严重的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症状。而MTX治疗后,与造模组相比,小鼠唾液流速明显增多,抗M3R抗体和抗SSA抗体水平显著降低,颌下腺组织中灶性淋巴细胞浸润数量减少,Ccl21、Cxcr5、Cxcl13等细胞因子水平下降。结论5 mg·kg^(-1)MTX通过抑制颌下腺组织中的免疫炎症反应改善小鼠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实验性干燥综合征 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抗体 淋巴细胞 炎性细胞因子
下载PDF
红细胞膜相关蛋白通过IL-6/STAT3/ROR-γt信号通路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中Th17细胞分化
18
作者 何可可 李远迪 +5 位作者 文廷浩 朱婕 高杰 胡蓉 韩锋 苏敏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8-545,共8页
目的探讨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中,外源性和内源性红细胞膜相关蛋白(ERMAP)通过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录及转录激活因子3(IL-6/STAT3)/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信号通路对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 目的探讨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中,外源性和内源性红细胞膜相关蛋白(ERMAP)通过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录及转录激活因子3(IL-6/STAT3)/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信号通路对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验证不同浓度ERMAP-Ig融合蛋白功能;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ERMAP基因敲除小鼠。流式细胞术检测ERMAP-Ig融合蛋白在体外对Th17细胞分化影响。40只6周龄普通C57BL/6小鼠随机分为2组建立EAE模型:对照(control)-Ig和ERMAP-Ig组,每组20只;记录临床评分;流式细胞术检测EAE小鼠体内Th17细胞分化情况。40只6周龄已鉴定的野生型和ERMAP基因敲除小鼠分为2组建立EAE模型:ERMAP^(+/+)和ERMAP^(-/-)组,每组20只。记录临床评分;脊髓HE和固蓝(LFB)染色并进行组织学半定量评分。流式细胞术检测IL-17A+CD4+T细胞百分比;Western blotting检测IL-6、白细胞介素17(IL-17)、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ROR-γt蛋白水平表达;Real-time PCR检测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STAT3和ROR-γt的mRNA表达;ELISA检测细胞水平IL-17和TNF-α的表达。结果1.外源性ERMAP-Ig融合蛋白抑制体内外Th17细胞分化且减轻小鼠EAE症状。2.与对照组相比,ERMAP^(-/-)组EAE小鼠炎性浸润和脱髓鞘症状加重,Th17分泌IL-17A增加。3.内源性ERMAP基因敲除后,IL-17、TNF-α、IL-6、STAT3及ROR-γt表达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MAP可能通过IL-6/STAT3/ROR-γt信号通路调控Th17细胞分化,参与小鼠EAE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膜相关蛋白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辅助性T细胞17 白细胞介素-6 信号转录及转录激活因子3 维甲酸受体相关孤核受体γt 流式细胞术 小鼠
原文传递
羟基法舒地尔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氧化应激的影响
19
作者 褚果果 王婧 +8 位作者 鞠文媛 陈阳阳 李晓慧 张海飞 宋丽娟 黄建军 王青 肖保国(指导) 马存根(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241-2245,2250,共6页
目的:探究羟基法舒地尔(HF)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BV2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S组和LPS+HF组。HF预处理2 h后给予LPS刺激24 h,收取细胞上清液。将16只C57BL/6小鼠随机平均分为EAE组... 目的:探究羟基法舒地尔(HF)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BV2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S组和LPS+HF组。HF预处理2 h后给予LPS刺激24 h,收取细胞上清液。将16只C57BL/6小鼠随机平均分为EAE组和HF组。HF组小鼠于免疫后第3天起以HF腹腔注射干预,剂量40 mg/(kg·d)。EAE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从免疫当天开始,每隔1 d记录小鼠的临床评分。DPPH法和ABTS法检测不同浓度HF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MTT法检测BV2细胞在不同浓度HF的干预下细胞活力的改变。HE和LFB染色检测脊髓炎症和髓鞘脱失。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和小鼠脊髓中RNS、ROS、MDA、SOD、CAT和GSH-Px含量。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脊髓中Nrf2、HO-1表达。结果:HF在3.75~60μg/ml浓度范围内对DPPH和ABTS自由基几乎没有清除作用,在0~15μg/ml浓度范围内对BV2细胞活力没有影响,HF可抑制EAE小鼠的临床症状,改善脊髓炎症和髓鞘脱失,减少氧化产物ROS、RNS和MDA产生,增加抗氧化酶SOD、CAT和GSH-Px表达,同时促进小鼠脊髓Nrf2和HO-1表达。结论:HF抑制EAE小鼠的临床症状,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内炎症浸润和髓鞘脱失,其机制可能与HF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抑制EAE小鼠的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法舒地尔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氧化应激 Nrf2/HO-1信号通路
下载PDF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模型的构建
20
作者 谢文娟 赵雅妮 +3 位作者 龙雪麟 李淑蓉 苏炳银 谭泓琳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73-277,共5页
目的 通过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_(35-55))多肽两次免疫C57BL/6J小鼠,构建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方法 将8周龄C57BL/6J雌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AE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EAE组采用MOG_(35-55)多肽与完全弗式佐剂... 目的 通过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_(35-55))多肽两次免疫C57BL/6J小鼠,构建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方法 将8周龄C57BL/6J雌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AE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EAE组采用MOG_(35-55)多肽与完全弗式佐剂混合后的抗原乳剂,于小鼠双侧腹股沟和后肢分4点皮下注射,首次免疫后6 d注射相同剂量的抗原乳剂加强免疫,并且于首次免疫后0、48 h腹腔注射百日咳毒素;对照组采用不含MOG_(35-55)多肽的CFA,其余方法同EAE组。观察两组小鼠的行为学表现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免疫后第19天,取两组小鼠的脑和脊髓组织进行Black Gold髓鞘染色和髓鞘碱性蛋白(MBP)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其脱髓鞘情况;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Iba-1)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两组脑和脊髓组织中小胶质细胞的增殖活化情况。结果 EAE组小鼠在首次免疫后第12天左右开始发病,第19天症状达到高峰,随后开始缓解,发病率为100%,而对照组小鼠只在首次免疫后第14天出现短暂的尾巴无力症状。Black Gold髓鞘染色和MBP免疫荧光染色显示,EAE组小鼠脑和脊髓均出现脱髓鞘;Iba-1免疫荧光染色显示,EAE组小鼠脑和脊髓均出现小胶质细胞增殖活化;而对照组小鼠脑和脊髓并未出现脱髓鞘和小胶质细胞的增殖活化。结论 MOG_(35-55)两次免疫C57BL/6J小鼠,成功构建发病率高的EAE模型,为多发性硬化症的致病机制研究和药物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症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 脱髓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