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督脉对实验性脊髓损伤大鼠水通道蛋白-4的影响 被引量:30
1
作者 韩清民 谢杰 +2 位作者 柴生颋 方坚 刘庆思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37-639,共3页
目的电针督脉对大鼠脊髓损伤后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和后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150只,分为正常组(50只)、模型组(50只)、电针组(50只),模型组和电针组用改良的Allen法制成脊髓损伤模型,于模型成功后,电针组针刺督脉上大椎和... 目的电针督脉对大鼠脊髓损伤后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和后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150只,分为正常组(50只)、模型组(50只)、电针组(50只),模型组和电针组用改良的Allen法制成脊髓损伤模型,于模型成功后,电针组针刺督脉上大椎和命门穴3min,每天1次,连续7天。于实验第1、3、7、14、21天分别对大鼠后肢功能进行BBB评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脊髓组织AQP4的表达,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脊髓损伤后第1天,模型组和电针组受损脊髓灰质、白质中AQP4的表达明显增加;第3天时均达到高峰,但电针组低于模型组(P<0.05)。第7、14、21天,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AQP4表达也较低(P<0.01)。结论电针督脉使脊髓损伤后AQP4表达减少,这可能有利于抑制脊髓水肿、消除脊髓继发性损伤,保存了残存正常脊髓组织并促进神经组织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督脉 实验性脊髓损伤 水通道蛋白-4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对实验性脊髓损伤大鼠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伟 谢杰 +1 位作者 方坚 冯新送 《中国康复》 2005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脊髓损伤后AQP 4表达和后肢恢复功能的影响。方法:100只SD大鼠 分为损伤组和中药组,均手术致脊髓不完全性损伤。中药组术后即给予补阳还五汤口服液灌胃;损伤组给予等量 蒸馏水灌胃。术后1、3、7、14及21d...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脊髓损伤后AQP 4表达和后肢恢复功能的影响。方法:100只SD大鼠 分为损伤组和中药组,均手术致脊髓不完全性损伤。中药组术后即给予补阳还五汤口服液灌胃;损伤组给予等量 蒸馏水灌胃。术后1、3、7、14及21d分别对大鼠进行BBB评分和斜板实验检查后肢功能,然后处死,应用免疫组 织化学技术检测脊髓组织AQP 4的表达。结果:脊髓损伤后第1天,2组受损伤脊髓灰质、白质中可见到AQP 4 的表达明显增加;第3天时达到高峰,损伤组更明显(P<0.05);第7、14及21天,中药组AQP 4表达的减少几乎 与神经功能的改善平行,与损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抑制脊髓损伤后 AQP 4表达,消除脊髓水肿,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从而使残存脊髓组织保存并促进脊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大鼠 实验性脊髓损伤 水通道蛋白-4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4在实验性脊髓损伤大鼠的表达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伟 谢杰 +1 位作者 方坚 冯新松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9-142,共4页
为了观察大鼠脊髓损伤后水通道蛋白4(AQP 4)的表达和对后肢功能的影响,本实验建立Allen脊髓损伤动物模型,于术后1、3、7、14和21d分别对大鼠进行了BBB评分检查后肢功能,处死动物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脊髓组织内AQP 4的表达,用图... 为了观察大鼠脊髓损伤后水通道蛋白4(AQP 4)的表达和对后肢功能的影响,本实验建立Allen脊髓损伤动物模型,于术后1、3、7、14和21d分别对大鼠进行了BBB评分检查后肢功能,处死动物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脊髓组织内AQP 4的表达,用图像分析仪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组织的AQP 4的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脊髓损伤后第1d,在脊髓损伤组受损伤脊髓灰质和白质中均可见到AQP 4的表达明显增加;第3d时均达到高峰。在第7、14、和21d,AQP 4的表达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 01)。本研究结果提示:脊髓损伤后大鼠脊髓组织中AQP 4的表达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4 实验性脊髓损伤 大鼠 基因表达 血脑屏障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实验性脊髓损伤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为 申勇 +1 位作者 丁文元 董玉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11-313,共3页
关键词 实验性脊髓损伤 促红细胞生成素 治疗作用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 INJURY 病理损伤机制 神经保护作用 世界范围内 治疗方法 功能恢复 神经功能 治疗效果 冲击疗法 动物实验 副作用 SCI 临床
原文传递
大网膜脊髓移植治疗实验性脊髓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邹雄伟 胡恒英 +3 位作者 吴晓林 祁建 周聪潘 刘露霞 《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1997年第3期191-193,共3页
目的:为验证大网膜是否对脊髓损伤有修复作用。方法:本实验采用SD雌性大白鼠20只,分实验、对照两组。在同等条件及体感诱发电位监测下造成截瘫。实验组施行带蒂大网膜脊髓移植,对照组截瘫后不作任何处理。动物饲养存活3~8周后进行辣根... 目的:为验证大网膜是否对脊髓损伤有修复作用。方法:本实验采用SD雌性大白鼠20只,分实验、对照两组。在同等条件及体感诱发电位监测下造成截瘫。实验组施行带蒂大网膜脊髓移植,对照组截瘫后不作任何处理。动物饲养存活3~8周后进行辣根过氧化酶逆行追踪法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红核内标记细胞总数为1846个,对照组为556个。P值<0.05,提示差别显著。结论:结果表明脊髓损伤后,大网膜脊髓移植对红核脊髓束神经纤维轴浆运输的恢复有促进作用,从形态学的角度进一步肯定了大网膜脊髓移植治疗外伤性截瘫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网膜脊髓移植 治疗 实验性脊髓损伤 修复作用
原文传递
实验性脊髓损伤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忠球 胡松林 《咸宁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123-126,共4页
关键词 实验性脊髓损伤 病人死亡 药物治疗 出血性 四肢瘫痪 髓内 部分性 少数 损害 专家
下载PDF
夹脊穴电针对实验性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模型大鼠自发痛行为学和痛超敏现象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左薇 穆敬平 许明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7期17-20,共4页
目的观察夹脊穴电针对实验性脊髓损伤(SCI)后中枢性疼痛模型大鼠自发痛行为学和痛超敏现象的影响。方法将30只SPF级雄性SD大鼠(56日龄,体重230~24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SCI组和夹脊穴组,每组10只。其中SCI组和夹脊穴组采... 目的观察夹脊穴电针对实验性脊髓损伤(SCI)后中枢性疼痛模型大鼠自发痛行为学和痛超敏现象的影响。方法将30只SPF级雄性SD大鼠(56日龄,体重230~24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SCI组和夹脊穴组,每组10只。其中SCI组和夹脊穴组采用Allen’s打击法建立脊髓L1节段实验性SCI后中枢性疼痛模型,空白对照组不予手术造模。夹脊穴组取T8~T12夹脊穴直刺后接电30 min,1次/d,共14 d,空白对照组和SCI组仅固定(30 min)。治疗期间观察大鼠自发痛行为学;于治疗14 d后采用单极经皮层电刺激记录脊髓运动诱发电位(scMEP);采用刺激记录L1段体感诱发电位(SEP);von Frey hair法测定机械痛阈;热板法测定热痛敏;以Basso Beattie Bresnahan(BBB)评分和斜板实验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夹脊穴组自发嘶叫、搔抓、舔咬、自噬发生次数低于S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CI组比较,夹脊穴组scMEP早成份N1和N2波峰值升高、SEP和P波、N波潜伏期均缩短,夹脊穴组损伤平面下端躯干对非伤害性机械性轻压和轻触及引起50%前爪抬足的疼痛反应阈值和热痛阈提高,热缩足潜伏期延长,痛超敏发生率降低,BBB评分提高,斜板倾斜度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脊穴电针可提高痛阈、疏通“督脉损伤”之经络进而改善自发痛和痛超敏现象,这有利于促进神经传导及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脊穴 电针 实验性脊髓损伤 中枢性疼痛 自发痛行为学 痛超敏现象 督脉损伤
下载PDF
龙马自来胶囊对实验性脊髓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章明 王维佳 +1 位作者 许林薇 俞杭平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年第4期211-212,共2页
目的 :观察龙马自来胶囊对实验性脊髓损伤的影响。方法 :用龙马自来胶囊治疗脊髓损伤 ,观察脊髓神经功能及组织学变化。结果 :神经功能评分及脊髓传导功能未见明显改变。组织学观察 ,中药组较空白组水肿液化减少 ,但脊髓出血增多 ,并在... 目的 :观察龙马自来胶囊对实验性脊髓损伤的影响。方法 :用龙马自来胶囊治疗脊髓损伤 ,观察脊髓神经功能及组织学变化。结果 :神经功能评分及脊髓传导功能未见明显改变。组织学观察 ,中药组较空白组水肿液化减少 ,但脊髓出血增多 ,并在脊髓灰质中间观察到新生的毛细血管 ;激素组脊髓水肿轻 ,但明显萎缩 ;激素加中药组脊髓水肿不明显 ,无脊髓萎缩现象。结论 :龙马自来胶囊虽然未能显示有效的改善脊髓功能 ,但可减轻激素在脊髓损伤治疗中的副作用 ,改善脊髓局部的血流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脊髓损伤 龙马自来胶囊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甲基强的松龙对实验性脊髓损伤大鼠水通道蛋白-4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曹顺海 林晓生 +1 位作者 王健 李东胜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7-8,共2页
[目的]观察甲基强的松龙对大鼠脊髓损伤后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150只,分为正常组(50只)、模型组(50只)、甲基强的松龙组(50只),于1、3、7、14、21天分别对大鼠后肢功能进行BBB评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脊髓组织AQP-4的... [目的]观察甲基强的松龙对大鼠脊髓损伤后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150只,分为正常组(50只)、模型组(50只)、甲基强的松龙组(50只),于1、3、7、14、21天分别对大鼠后肢功能进行BBB评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脊髓组织AQP-4的表达,用图象分析仪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脊髓损伤后第1天,在模型组和甲基组受损脊髓灰质、白质中AQP-4的表达明显增加;第3天时均达到高峰,但甲基组与模型组AQP-4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7、14、21天,甲基强的松龙组与模型组相比,AQP-4表达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甲基强的松龙使脊髓损伤后AQP-4表达减少,抑制脊髓水肿来消除脊髓继发性损伤,保存残存正常脊髓组织并促进神经组织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脊髓损伤 水通道蛋白-4 甲基强的松龙 大鼠
下载PDF
实验性脊髓损伤再生修复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黄春吉 《右江医学》 2003年第1期67-69,共3页
关键词 实验性脊髓损伤 再生修复 研究进展 周围神经移植 胚胎脊髓移植
下载PDF
褪黑素对急性实验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锦波 唐天驷 +2 位作者 肖德生 陆任元 沈铁成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 观测褪黑素对急性实验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 3组 ,一组椎板切除不损伤脊髓 ,另两组Allen s法中度量 (5 0g/cm)损伤脊髓 ,分别予褪黑素 10 0mg/kg体重腹腔注射和含 5 %乙醇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 ,4h后取伤段脊... 目的 观测褪黑素对急性实验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 3组 ,一组椎板切除不损伤脊髓 ,另两组Allen s法中度量 (5 0g/cm)损伤脊髓 ,分别予褪黑素 10 0mg/kg体重腹腔注射和含 5 %乙醇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 ,4h后取伤段脊髓 ,测量组织的MDA ,游离铁和谷胱甘酞过氧化物酶活性(GSH PX)。结果 损伤后 4h ,伤段脊髓组织的游离铁有明显的升高 ,导致丙二醛 (MDA)大量生成 ,组织GSH PX活性升高 ;褪黑素能降低脊髓损伤后游离铁的释放 (P <0 0 5 ) ,减少MDA的生成(P <0 0 5 ) ,抑制组织谷胱甘酞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 (P <0 0 5 )。结论 褪黑素能减轻脊髓损伤后游离铁浓度升高触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实验性脊髓损伤 褪黑素 脂质过氧化 保护作用 SCI
原文传递
PTEN和mTOR信号转导通路在实验性脊髓损伤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2
作者 危国军 董大明 +1 位作者 姚猛 王岩松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9年第10期1849-1851,共3页
目的:研究mTOR和PTEN蛋白在实验性脊髓损伤中的表达及其在脊髓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RT-PCR法,检测脊髓组织内mTOR和PTEN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免疫组化法和RT-PCR两种方法结果均显示,脊髓损伤后mTO... 目的:研究mTOR和PTEN蛋白在实验性脊髓损伤中的表达及其在脊髓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RT-PCR法,检测脊髓组织内mTOR和PTEN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免疫组化法和RT-PCR两种方法结果均显示,脊髓损伤后mTOR表达明显下降,而PTEN的表达明显增加;两者呈负相关(r=-0.862,P<0.01)。结论:PI3K/PTEN/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中重要的调节位点和节点PTEN在实验性脊髓损伤中的表达明显增高,而mTOR的表达明显降低。提示该信号转导通路在介导实验性脊髓损伤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脊髓损伤 信号传导 mTRO PTEN
原文传递
大鼠实验性急性脊髓损伤时NF-κB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扈玉华 史学芳 +1 位作者 卢圣奎 解慧玲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急性脊髓损伤时NF κB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电泳迁移率变化分析 (electrophoreticmobilityshiftassays,EMSA)、Westernblotanalysis(WBA)等方法 ,对脊髓胞核与胞浆内NF κB在各个时点表达的变化进行了...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急性脊髓损伤时NF κB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电泳迁移率变化分析 (electrophoreticmobilityshiftassays,EMSA)、Westernblotanalysis(WBA)等方法 ,对脊髓胞核与胞浆内NF κB在各个时点表达的变化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急性脊髓创伤性损伤中可使脊髓胞浆和胞核内NF κB的表达明显升高。结论NF κB被激活是急性脊髓损伤继发性损伤的重要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急性脊髓损伤 NF-ΚB 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电永迁移率 SCI
下载PDF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李保林 何洪阳 +3 位作者 郑重 周逸新 许利平 胡晓梅 《中医正骨》 2001年第6期3-4,1,共2页
为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对实验性脊髓损伤的作用和机理 ,取健康SD大白鼠 6 0只 ,随机分为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尼莫地平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 ,每组 12只 ,采用改良Allen氏装置 ,以 2 88g·cm 1能量造成T9~T11节段脊髓不完... 为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对实验性脊髓损伤的作用和机理 ,取健康SD大白鼠 6 0只 ,随机分为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尼莫地平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 ,每组 12只 ,采用改良Allen氏装置 ,以 2 88g·cm 1能量造成T9~T11节段脊髓不完全损伤的动物模型。以脊髓神经功能 (CBS计分 )、运动诱发电位、辣根过氧化酶 (HRP)示踪、组织形态学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实验观察。结果显示中药组脊髓神经功能CBS值明显下降 ,运动诱发电位的波幅明显提高 ,脊髓轴浆运输能力改善 ,髓鞘、神经元细胞结构恢复理想。提示加味补阳还五汤可以阻止脊髓的继发性损伤 ,促进神经元及损伤神经纤维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脊髓损伤 中医药疗法 截瘫 加味补阳还五汤 脊髓神经功能
下载PDF
丹参对脊髓损伤早期自由基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郭岱琦 杨雷 +3 位作者 王大平 陈信 关弘 肖建德 《中国微循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大白兔脊髓损伤模型 ,早期及使用丹参后的变化 ,探讨丹参在脊髓损伤早期对自由基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改良的Allen`s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 ,分别在不同时段测定血液标本和脊髓标本的丙二醛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通... 目的通过观察大白兔脊髓损伤模型 ,早期及使用丹参后的变化 ,探讨丹参在脊髓损伤早期对自由基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改良的Allen`s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 ,分别在不同时段测定血液标本和脊髓标本的丙二醛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通过应用丹参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 ,并在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的变化。结果损伤组血液标本和脊髓标本中MDA升高、SOD降低 ,丹参组血液标本和脊髓标本中MDA有所减低 ,SOD有所升高 ,丹参组血液标本和脊髓标本所测定的各个指标与损伤组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别。组织学形态上 ,丹参组治疗组脊髓损伤程度小 ,神经元细胞破坏少。结论脊髓损伤后血液和脊髓组织中氧自由基含量升高 ,丹参能有效清除自由基 ,从而保护脊髓 ,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继发损伤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脊髓损伤 氧自由基 丹参
下载PDF
实验性家兔脊髓损伤治疗后的超微结构观察
16
作者 冠用礼 张瑞祥 +1 位作者 张松林 顾跃臣 《承德医学院学报》 1985年第1期10-15,共6页
本实验继上文报告[1]设置治疗组,对实验性脊髓损伤的家兔,于伤后给予治疗。用JEM—100CXK电镜观察治疗前、后脊髓的超微结构变化,评论本疗法的效果。
关键词 实验性家兔脊髓损伤的治疗 儿茶酚胺 利血平
下载PDF
静脉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抑制大鼠损伤脊髓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 被引量:8
17
作者 吴碧莲 贾小力 陈少强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1-693,708,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大鼠损伤脊髓AQP-4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纯化MSCs,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SCs表面细胞标志CD34、CD45、CD29、CD90。根据改良Allen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大鼠损伤脊髓AQP-4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纯化MSCs,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SCs表面细胞标志CD34、CD45、CD29、CD90。根据改良Allen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假手术组和实验组经尾静脉注射MSCs,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射PBS。损伤注射MSCs后1、3、7 d,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脊髓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大鼠脊髓的AQP-4表达于损伤后1 d开始增加,损伤后3 d达到峰值,损伤后7 d开始减少。实验组大鼠脊髓的AQP-4表达比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MSCs移植可抑制脊髓损伤后AQP-4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实验性脊髓损伤 水通道蛋白-4 大鼠
下载PDF
中药加减补阳还五汤保护脊髓神经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马潞 郑重 张跃康 《四川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341-344,共4页
目的探讨加减补阳还五汤对实验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健康SD大白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荆量组和尼莫地平组,采用Allen氏法,以288g/em能量造成T9-T11脊髓不完全损伤。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于手... 目的探讨加减补阳还五汤对实验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健康SD大白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荆量组和尼莫地平组,采用Allen氏法,以288g/em能量造成T9-T11脊髓不完全损伤。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于手术前1周和术后1h胃肠灌注生理盐水,各治疗组同时胃肠灌注中药或尼莫地平。各组取12只动物于术后24h测定损伤段脊髓组织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和血液流变学;各治疗组另12只动物治疗4周作为损伤后期观察,于第6用处死测定损伤段脊髓神经细胞数、神经元尼氏体平均灰度。结果①假手术组和各药物组SOD和MDA分别显著高于和低于模型组(P〈0.05-0.01);假手术组和各药物组血液粘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0.01),中药组血液粘度较西药组显著降低(P〈0.05-0.01)。②中药高剂量组、尼莫地平组和假手术组尼氏体平均灰度高于模型组(P〈0.05),中药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加减补阳还五汤可有效清除损伤脊髓组织自由基、降低血液粘度,从而一定程度阻止脊髓神经细胞尼氏体溶解,保护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脊髓损伤(ESI) 加减补阳还五汤 丙二醛 过氧化物歧化酶 神经元
下载PDF
脊髓康治疗继发性脊髓损伤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勇 闵文 +2 位作者 吴健 王建伟 吴毛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脊髓康”对实验性脊髓损伤的作用和机理。方法:采用热板法、扭体法两种方法观测脊髓康对小鼠镇痛作用;通过对血管通透性、棉球肉芽肿的影响观测脊髓康的抗炎作用。结果:脊髓康能提高小鼠的热板刺激所致的痛阈值,延长醋... 目的:探讨中药“脊髓康”对实验性脊髓损伤的作用和机理。方法:采用热板法、扭体法两种方法观测脊髓康对小鼠镇痛作用;通过对血管通透性、棉球肉芽肿的影响观测脊髓康的抗炎作用。结果:脊髓康能提高小鼠的热板刺激所致的痛阈值,延长醋酸引起扭体反应出现的潜伏期,能明显减少肉芽组织重量,可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通透性增加,结论:显示脊髓康对化学性、物理性刺激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并有一定的抗急慢性炎症的作用,能防止脊髓损伤的继发性改变,促进脊髓组织的恢复和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脊髓损伤 脊髓 镇痛抗炎 机理研究
下载PDF
细胞移植在脊髓损伤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雷德强 张方成 赵洪洋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1期71-73,共3页
关键词 实验性脊髓损伤 细胞移植治疗 治疗方法 INJURY 病理生理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