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现行审稿模式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42
1
作者 宋双明 刘阳娥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59-360,共2页
针对我国现行的封闭式审稿模式的缺陷与不足 ,借鉴国外期刊的审稿模式 ,提出改进、完善审稿制度的方法。用连续审稿方式取代平行审稿方式 ,审稿内容首先在审稿人之间公开 ,在征得审稿人同意的情况下 ,审稿人姓名与审稿内容向作者公开。
关键词 科技期刊 审稿制度 审稿模式 公开化 网络化
下载PDF
“以问题为中心”的审稿模式 被引量:5
2
作者 朱大明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26-428,共3页
科学研究的实质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科技论文是对创新性科研成果的表述,因此,对科技论文稿件的鉴审应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的审稿模式,就是按照科学论文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 科学研究的实质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科技论文是对创新性科研成果的表述,因此,对科技论文稿件的鉴审应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的审稿模式,就是按照科学论文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逻辑结构,对其创新性、科学性和价值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的一种基本的审稿方式,"问题"在此成为审稿人或编辑关注的"中心";评审要点包括:论文提出了什么问题、如何分析问题、是否解决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论文 科学研究 以问题为中心 审稿模式
下载PDF
科技期刊同行评议审稿模式的发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冯广清 《学会》 2016年第5期61-64,共4页
同行评议是国际上绝大部分科技期刊惯用的一种审稿机制,现已成为保证文章发表水平、保障科技期刊质量的关键环节,有学者将同行评议称作学术的"守门人"程序。我国科技期刊审稿中同行评议的应用,可以追溯到清代。随着时间的推移... 同行评议是国际上绝大部分科技期刊惯用的一种审稿机制,现已成为保证文章发表水平、保障科技期刊质量的关键环节,有学者将同行评议称作学术的"守门人"程序。我国科技期刊审稿中同行评议的应用,可以追溯到清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同行评议审稿方式逐步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同行评议的理论体系逐步形成,其在学术型科技期刊审稿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同行评议已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认可和倡导,逐步成为对学术期刊审稿的一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行评议 科技期刊 审稿模式 发展历史
下载PDF
关于“网名制”审稿模式的构想
4
作者 谢雅琴 《学报编辑论丛》 2011年第1期261-264,共4页
基于学报网络采编平台的'网名制'专家审稿模式,既能促进审、著、编等多方的学术交流,又能避免因审稿双方个人信息公开而可能导致的审稿失范等不利因素。但'网名制'审稿模式可能存在审稿人参与度不够、出现负面交流信息... 基于学报网络采编平台的'网名制'专家审稿模式,既能促进审、著、编等多方的学术交流,又能避免因审稿双方个人信息公开而可能导致的审稿失范等不利因素。但'网名制'审稿模式可能存在审稿人参与度不够、出现负面交流信息、编辑人手不足等问题,对此编辑部除了要优化网络采编平台的审稿页面设计外,也要大胆吸收学科青年骨干作为兼职编辑,围绕稿件为审著双方做好服务和管理,以尽可能提高专家审稿的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稿模式 “网名制”审稿 学报网络采编平台
下载PDF
“背对背”与“面对面”:两种审稿模式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喻世华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9-61,共3页
"背对背"与"面对面"两种审稿模式各有利弊,二者有存在机制和操作方式上的差异。寻找两种模式的平衡点,是值得期刊从业者认真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审稿模式 “面对面” “背对背” 比较
下载PDF
群审稿——一种专家主动审稿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20
6
作者 郭伟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2-226,共5页
针对当前同行评议效率低的情况,将微信群或QQ群引入审稿中,提出一种专家主动审稿的模式——群审稿,并阐述了该模式的审稿过程。结合工作实践,指出了构建审稿群要考虑的要素:期刊建群数量、每个编辑能管好群的数量、审稿群的人数,以及群... 针对当前同行评议效率低的情况,将微信群或QQ群引入审稿中,提出一种专家主动审稿的模式——群审稿,并阐述了该模式的审稿过程。结合工作实践,指出了构建审稿群要考虑的要素:期刊建群数量、每个编辑能管好群的数量、审稿群的人数,以及群审稿专家遴选原则。详细介绍了编辑和审稿专家在群审稿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分析了群审稿模式的优势:能做到精准送审、及时审回;审稿信息的传达安全、快捷;对于防止学术不端行为有一定的效果;专家之间、专家与编辑之间能即时互动;容易附加增值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稿模式 同行评议 审稿效率 审稿 微信群 QQ群
原文传递
论学术期刊的审稿模式与程序公正 被引量:2
7
作者 徐雨衡 《科技与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5-108,共4页
我国学术期刊整体上存在4种审稿模式,这些模式各有其利弊,将任何一种模式神圣化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文章以学术期刊审稿程序正义的重要意义为出发点,通过论述学术期刊审稿模式的利弊,提出保证学术期刊审稿程序正义的原则及保障,点明审... 我国学术期刊整体上存在4种审稿模式,这些模式各有其利弊,将任何一种模式神圣化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文章以学术期刊审稿程序正义的重要意义为出发点,通过论述学术期刊审稿模式的利弊,提出保证学术期刊审稿程序正义的原则及保障,点明审稿程序的落实与学术期刊内部的议事规则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稿模式 程序公正 中立原则 分立与制衡 议事规则
原文传递
高校优秀学术期刊审稿流程的优化 被引量:8
8
作者 徐雅雯 邓菁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0-156,共7页
审稿是高校学术期刊出版中的重要一环,审稿人的学术水平和专业素养更是直接影响期刊稿件质量的关键因素。国内高校学术期刊受固有行政管理制度的约束,激励机制极度欠缺,因而在审稿模式上存在诸多弊端。文章在总结国内高校学术期刊审稿... 审稿是高校学术期刊出版中的重要一环,审稿人的学术水平和专业素养更是直接影响期刊稿件质量的关键因素。国内高校学术期刊受固有行政管理制度的约束,激励机制极度欠缺,因而在审稿模式上存在诸多弊端。文章在总结国内高校学术期刊审稿流程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析传统高校学术期刊审稿模式的不足,借鉴国外学术期刊审稿模式中的可取之处,旨在为我国高校学术期刊审稿流程的调整提供行之有效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术期刊 审稿模式 审稿流程 制度约束
下载PDF
科技期刊网上审稿过程中责任编辑的职责 被引量:12
9
作者 马宇红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6-57,共2页
网上审稿是我国科技期刊专家审稿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专家网上审稿前责任编辑的职责主要是初审稿件,协助作者对稿件的电子文本做规范化处理和选择恰当的审稿人;专家审稿后责任编辑的职责主要是拟定具体的修改意见并回复作者,确保原稿... 网上审稿是我国科技期刊专家审稿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专家网上审稿前责任编辑的职责主要是初审稿件,协助作者对稿件的电子文本做规范化处理和选择恰当的审稿人;专家审稿后责任编辑的职责主要是拟定具体的修改意见并回复作者,确保原稿以及审稿人和审稿单信息入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期刊 责任编辑 审稿模式 编辑职责
下载PDF
高校科技期刊审稿方式的优化选择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惠民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3期239-240,FOO2,共3页
高校科技学术期刊审稿是保证刊物学术质量的必要措施 ,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提高稿件的评审质量 ,缩短审稿时滞 ,需要寻求合理的审稿方式 ,可灵活地采用校内外审相结合 ,双盲、单盲、公开 3种方法共用的多种模式 ,关键是要找... 高校科技学术期刊审稿是保证刊物学术质量的必要措施 ,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提高稿件的评审质量 ,缩短审稿时滞 ,需要寻求合理的审稿方式 ,可灵活地采用校内外审相结合 ,双盲、单盲、公开 3种方法共用的多种模式 ,关键是要找准德才兼备的审稿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学术期刊 学术质量 审稿方式 高校 审稿模式 三审制 审稿专家
下载PDF
医学科技期刊几种同行评议模式的利弊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鹏 魏杰 闫娟 《出版与印刷》 2012年第4期9-12,共4页
三级审稿责任制度是我国出版行业规定实行的出版单位内部审稿制度。中国的科技期刊一般实行三级审稿责任制度,即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复审、总编辑终审的审稿制。但科技期刊不同于一般的社科类期刊,专业性较强,医学科技期刊更是如此。... 三级审稿责任制度是我国出版行业规定实行的出版单位内部审稿制度。中国的科技期刊一般实行三级审稿责任制度,即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复审、总编辑终审的审稿制。但科技期刊不同于一般的社科类期刊,专业性较强,医学科技期刊更是如此。对于编辑而言,要想从专业角度对文章的新颖性、科学性和内容质量上进行把握难度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期刊 医学期刊 审稿模式
下载PDF
科技期刊保证专家审稿质量的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邓中书 《学报编辑论丛》 2009年第1期171-172,共2页
从审稿专家队伍的建立和管理,到审稿方式、审稿人的选择,以及审稿行为的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编辑应当认真把握审稿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确保审稿工作的实效。
关键词 科技期刊 审稿 审稿模式 审稿质量
下载PDF
谈高校学报审稿规范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朴基炳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107-108,共2页
健全和完善高校学报的审稿规范化是保证当今学报学术质量的中心环节
关键词 高校 学报 审稿 规范化 审稿模式 审稿
下载PDF
学术期刊审稿专家的职责 被引量:19
14
作者 曹小春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审稿专家数据库 科技学术期刊 职责 社科学术期刊 同行专家 责任编辑 专家意见 审稿模式
下载PDF
不平凡的一年,感谢您们的相伴——致谢本刊2020年度审稿专家
15
作者 赵勇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7-57,共1页
2020年,是本刊实施主动审稿模式的第一年。一年来,147位审稿专家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利用业余时间为本刊审稿1155篇1601次,在保证论文质量、提高作者写作水平、培养和发现人才,以及扩大期刊影响力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有效的... 2020年,是本刊实施主动审稿模式的第一年。一年来,147位审稿专家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利用业余时间为本刊审稿1155篇1601次,在保证论文质量、提高作者写作水平、培养和发现人才,以及扩大期刊影响力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有效的贡献。在此,向您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稿专家 论文质量 期刊影响力 学术态度 第一年 审稿模式 业余时间 认真负责
下载PDF
从“一稿多投”话信息时代学术期刊的采编 被引量:21
16
作者 李东辉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2-213,共2页
探寻学术论文“一稿多投”的根源。认为学术期刊编辑部应从采编着手,实现学术期刊采编的数字化与网络化,进行编辑队伍的优化、管理体制的创新,建立新型组稿模式,从而为消除“一稿多投”现象从编辑部方面做出努力。
关键词 信息时代 学术期刊 审稿模式 编辑工作 管理体制 “一稿多投”
下载PDF
多举措缩短论文发表周期——以《中国机械工程》为例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勇 郭伟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3期120-124,共5页
介绍了目前科技期刊界关于缩短论文发表周期的最新研究现状。针对目前大多数科技期刊普遍存在的论文发表周期过长的问题,以《中国机械工程》为例,提出了优化稿件处理流程的几项具体措施。然后分析了论文网络首发对缩短发表周期的必要性... 介绍了目前科技期刊界关于缩短论文发表周期的最新研究现状。针对目前大多数科技期刊普遍存在的论文发表周期过长的问题,以《中国机械工程》为例,提出了优化稿件处理流程的几项具体措施。然后分析了论文网络首发对缩短发表周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可为其他编辑部缩短发表周期、优化稿件处理流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表周期 审稿模式 微信支付 网络首发
下载PDF
基于“预印本+开放评议”的我国学术出版模式探析
18
作者 方卿 李子星 丁靖佳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57-1065,共9页
【目的】为满足科学共同体对科学研究公开、透明的需要,尝试探索预印本与开放评议深度融合的学术出版模式。【方法】以学术出版现存问题为逻辑基点,探讨预印本、开放评议与学术出版的关系,并论述预印本与开放评议结合的理论可行性和实... 【目的】为满足科学共同体对科学研究公开、透明的需要,尝试探索预印本与开放评议深度融合的学术出版模式。【方法】以学术出版现存问题为逻辑基点,探讨预印本、开放评议与学术出版的关系,并论述预印本与开放评议结合的理论可行性和实践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并概述“预印本+开放评议”模式,围绕出版流程、参与主体、核心特质、功能价值等4个方面阐释该模式的主要内涵与运行机理机制。【结果】结合我国国情提出“预印本+开放评议”模式的实践策略:推动参与主体转变思想观念、循序渐进地公开各项内容、搭建学术期刊与已有预印本平台合作的桥梁、修订完善配套制度规范等。【结论】研究成果能够为我国学术出版模式变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出版模式 审稿模式 同行评议 “预印本+开放评议”模式
原文传递
医学论文常见审稿偏倚及避免建议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菲 孙琴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5-169,共5页
审稿是期刊筛选论文、确保刊发论文质量的重要手段,审稿过程可能会受到审稿人、编辑和作者有意或无意的偏倚的影响而导致审稿结果失实。本文总结了医学论文常见审稿偏倚,如内容偏倚、保守偏倚、利益冲突、作者身份或地域偏倚等问题,对... 审稿是期刊筛选论文、确保刊发论文质量的重要手段,审稿过程可能会受到审稿人、编辑和作者有意或无意的偏倚的影响而导致审稿结果失实。本文总结了医学论文常见审稿偏倚,如内容偏倚、保守偏倚、利益冲突、作者身份或地域偏倚等问题,对目前国内外期刊现有的审稿模式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各期刊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取一种或多种审稿模式;谨慎选择审稿人,既要“对口”送审,又要避免利益冲突;避免审稿一票否决,严格落实三审制度;尊重作者的科研成果,建立作者申诉机制。基于此,确保论文的优势得到承认,弱点得到剖析,为作者提供具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帮助作者提高科学研究及论文撰写的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审稿过程中出现偏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期刊 审稿偏倚 审稿模式 建议
原文传递
科技期刊专家审稿质量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1
20
作者 李春梅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7-118,共2页
从审稿方式及审稿人的选择、审稿专家队伍的建立和管理、审稿行为的管理等方面对影响科技期刊审稿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认为编辑应当认真把握审稿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确保审稿工作的实效。
关键词 科技期刊 审稿 审稿模式 审稿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