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客观诉讼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作化 喻怀峰 刘霞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5期104-116,118,共14页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具有维护公共利益及法律秩序等显著客观诉讼特点,明显不同于传统行政诉讼的主观特征,其程序条理主要体现在起诉条件的实体审查、受案范围的扩大、违法性审查范围的扩大、诉前程序的结果导向等方面。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之...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具有维护公共利益及法律秩序等显著客观诉讼特点,明显不同于传统行政诉讼的主观特征,其程序条理主要体现在起诉条件的实体审查、受案范围的扩大、违法性审查范围的扩大、诉前程序的结果导向等方面。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之内在行政法理与其客观属性互为表里,内在行政特性及其制度功能决定了该制度的客观诉讼特征。由于实践中仍存在生态环境责任归因错位、公益诉讼利益获得主体有争议、诉前程序忽略了行政提前介入、司法程序中忽略了行政监管等制度罅隙,因此,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应遵循环境治理的客观规律,建立以行政为主导、多元参与共治的综合治理体系;检察机关应防止司法越位,注重诉前程序检察建议功能的充分发挥;细化秩序维护的裁判类型,在程序完善方面还原与强化该制度的客观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客观诉讼 环境风险 环境治理
下载PDF
基于主客观诉讼划分的行政公益诉讼类型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冉崇潇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2-135,共14页
行政公益诉讼常态化开展以来,司法实践中一直对行政公益诉讼构造定位认识不清,行政公益诉讼目的在维护公共利益与权利救济间摇摆,这与学界普遍认知的行政公益诉讼属于客观诉讼范畴的认知存在内在张力。在司法资源有限的现实环境下,若不... 行政公益诉讼常态化开展以来,司法实践中一直对行政公益诉讼构造定位认识不清,行政公益诉讼目的在维护公共利益与权利救济间摇摆,这与学界普遍认知的行政公益诉讼属于客观诉讼范畴的认知存在内在张力。在司法资源有限的现实环境下,若不能明确行政公益诉讼的目的与构造,则势必对行政公益诉讼核心功能的实现造成排挤,无法形成均衡的诉讼整体。为确保行政公益诉讼核心功能的纯化,应加强行政公益诉讼类型化研究。行政公益诉讼依照救济利益的不同,可以分为主观行政公益诉讼与客观行政公益诉讼。前者以修复受损国家利益为价值导向,后者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诉讼目标。不同类型的行政公益诉讼,需在提起主体、第三人参与诉讼、受案范围、起诉期限等具体制度上匹配与之适应的各项具体诉讼要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公益诉讼 主观诉讼 客观诉讼 类型化构建
下载PDF
论作为客观诉讼之机关诉讼 被引量:8
3
作者 孔繁华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40-46,共7页
机关诉讼是指行政机关或行政机构之间因权限问题产生争议而请求法院予以解决的一种行政诉讼类型。从法国、德国、日本、英国和美国机关诉讼制度的具体内容来看,确立机关诉讼制度需要有历史传统、地方自治、法院权威以及现实需要四个条... 机关诉讼是指行政机关或行政机构之间因权限问题产生争议而请求法院予以解决的一种行政诉讼类型。从法国、德国、日本、英国和美国机关诉讼制度的具体内容来看,确立机关诉讼制度需要有历史传统、地方自治、法院权威以及现实需要四个条件。在我国建立机关诉讼的设想不符合实际,我国没有机关诉讼生长的土壤,机关诉讼与我国行政诉讼性质定位相左,法院缺乏应有的权威,借助诉讼程序推动实体法发展的愿望也难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限争议 客观诉讼 机关诉讼 诉讼类型
下载PDF
论客观诉讼与我国行政审判权的界限 被引量:3
4
作者 马立群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5-198,共4页
主观诉讼与客观诉讼是大陆法系国家对行政诉讼类型进行的学理划分方式,区分主观诉讼与客观诉讼的实益在于立法中应根据其各自的特质及结构功能,设计不同的诉讼程序规则。客观诉讼是一种不具有权利归属性的诉讼形式,其诉讼目的在于维护... 主观诉讼与客观诉讼是大陆法系国家对行政诉讼类型进行的学理划分方式,区分主观诉讼与客观诉讼的实益在于立法中应根据其各自的特质及结构功能,设计不同的诉讼程序规则。客观诉讼是一种不具有权利归属性的诉讼形式,其诉讼目的在于维护公共利益和客观的法律秩序。我国将来在行政诉讼法修改中可以首先以行政公益领域为突破口,有限度地引进客观诉讼制度,以期更好地发挥其监督行政和维护公共利益之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 客观诉讼 主观诉讼 公益诉讼
下载PDF
基于主观诉讼及客观诉讼的行政诉讼功能定位探析
5
作者 林怡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11期129-130,共2页
本文立足主观诉讼及客观诉讼行政诉讼功能定位,在概述行政诉讼目的和制度基础之上,思考了行政诉讼的主要问题,分析行政诉讼主要特点,指出法律规定要落实审判的独立以及扩展案件的受理范围。重点分析了行政诉讼功能定位,总结提出需要在... 本文立足主观诉讼及客观诉讼行政诉讼功能定位,在概述行政诉讼目的和制度基础之上,思考了行政诉讼的主要问题,分析行政诉讼主要特点,指出法律规定要落实审判的独立以及扩展案件的受理范围。重点分析了行政诉讼功能定位,总结提出需要在监督性证权基础之上,达到完善权力救济的基础上,对秩序保障的功能实行扩展这一目标,建立主管诉讼为主,客观诉讼为辅的诉讼模式,并且在诉讼的构造改革完善中进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诉讼 客观诉讼 行政诉讼 功能定位
下载PDF
从行政诉讼功能定位看类型化发展——以主观诉讼、客观诉讼为分析视角 被引量:4
6
作者 伍昉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3年第12期145-149,共5页
修改《行政诉讼法》之际,我们应当检视行政诉讼的功能定位问题。当前,我国以主观诉讼为中心的功能定位的局限性在实践中越来越明显,实践中又呈现出"主观诉讼、客观裁判"的现象。以"民告官"为形式仅对具体行政行为... 修改《行政诉讼法》之际,我们应当检视行政诉讼的功能定位问题。当前,我国以主观诉讼为中心的功能定位的局限性在实践中越来越明显,实践中又呈现出"主观诉讼、客观裁判"的现象。以"民告官"为形式仅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的一元诉讼模式,不仅缺失了行政诉讼在维护公法秩序方面的制度价值,而且落后于行政诉讼类型化、标准化的发展趋势。在分析上述缺陷成因的基础上,主张区分主观诉讼与客观诉讼的不同功能诉求,进而建立相应的行政诉讼类型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功能 主观诉讼 客观诉讼 行政诉讼类型
下载PDF
论客观诉讼之行政公益诉讼 被引量:4
7
作者 陈丽芳 郑璐 《西部学刊》 2019年第13期62-64,共3页
通过厘清主观诉讼与客观诉讼的功能,分析客观诉讼与公益保护的关系,准确把握客观诉讼理论对行政公益诉讼的释义,建议在行政公益诉讼中引入客观诉讼理论,以期为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将检察机关作为唯一原告、判决效力辐射社会全体提供务实的... 通过厘清主观诉讼与客观诉讼的功能,分析客观诉讼与公益保护的关系,准确把握客观诉讼理论对行政公益诉讼的释义,建议在行政公益诉讼中引入客观诉讼理论,以期为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将检察机关作为唯一原告、判决效力辐射社会全体提供务实的理论依据,同时客观诉讼也与行政公益诉讼的“监督”目的相契合,有利于切实有效地发挥行政公益诉讼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公益诉讼 主观诉讼 客观诉讼
下载PDF
德、日、法行政诉讼性质浅析——以主观诉讼和客观诉讼的二分为视角 被引量:3
8
作者 姚腾越 《研究生法学》 2014年第3期110-120,共11页
德国、日本和法国都坚持司法权严守于解决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纠纷、救济当事人权利的界限内。在坚持司法权界限的前提下,德国和日本将行政诉讼纳入其司法权范围之内并统一于诉讼的本质上,以救济权利为其根本任务,行政诉讼主要呈现出主... 德国、日本和法国都坚持司法权严守于解决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纠纷、救济当事人权利的界限内。在坚持司法权界限的前提下,德国和日本将行政诉讼纳入其司法权范围之内并统一于诉讼的本质上,以救济权利为其根本任务,行政诉讼主要呈现出主观诉讼性质;法国在司法权范围之外建立对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审查的专门机关,行政诉讼主要呈现出客观诉讼性质。三个国家的行政诉讼都是以一种性质为主导,再通过立法政策以类型化的方式增加特定诉讼种类,以达到主客观兼顾的双重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诉讼 客观诉讼 司法权的界限
下载PDF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思考——以客观诉讼与主观诉讼为视角
9
作者 陈春燕 《法学(汉斯)》 2022年第6期1025-1029,共5页
行政公益诉讼在经过两年的试点之后在2017年被纳入到了行政诉讼法之中。行政公益诉讼的建立是我国顺应时代变化需求的必然之举,然而其设立在行政诉讼法之中的不协调性却给实践造成了困难。其根本问题在于性质上的不同,即行政公益诉讼的... 行政公益诉讼在经过两年的试点之后在2017年被纳入到了行政诉讼法之中。行政公益诉讼的建立是我国顺应时代变化需求的必然之举,然而其设立在行政诉讼法之中的不协调性却给实践造成了困难。其根本问题在于性质上的不同,即行政公益诉讼的客观诉讼性质与行政诉讼法主观诉讼性质的矛盾。只有认清基本矛盾所在,才能化解矛盾,推进行政公益诉讼的制度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公益诉讼 行政诉讼 客观诉讼 主观诉讼
下载PDF
双向诉讼抑或单向诉讼?——行政协议诉讼的模式选择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奇 《交大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128,共14页
我国行政协议诉讼制度确立后,面临着解决行政协议内在的“双向”结构冲突与融合的问题。部分学者主张借鉴德式经验,构建整体双向诉讼制度,但这种诉讼结构与我国目前的行政诉讼结构存在冲突。从行政协议制度创设的路径模式上看,德国倾向... 我国行政协议诉讼制度确立后,面临着解决行政协议内在的“双向”结构冲突与融合的问题。部分学者主张借鉴德式经验,构建整体双向诉讼制度,但这种诉讼结构与我国目前的行政诉讼结构存在冲突。从行政协议制度创设的路径模式上看,德国倾向于主观模式,法国则倾向于客观模式,主张借鉴德式经验实际也会与我国大量借鉴法国行政协议进行制度创设的事实相冲突。同时双向诉讼制度还会与我国行政诉讼的客观诉讼定位有所抵牾,以及存在“外源制约”等四个方面的困境。基于此,暂不宜将双向诉讼制度直接移植入法。可取的路径是,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单向行政协议诉讼制度。我国已有的制度具有兼容性,能够对行政协议的合约审查和强制执行机制进行吸收与调试,利用行政协议判例的累积构建公法合同规则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协议诉讼 创制 路径模式 双向诉讼 客观诉讼
下载PDF
检察公益诉讼专门立法问题研究
11
作者 王宇琪 郭宇燕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18-124,共7页
作为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公益保护领域的原创性成果,检察公益诉讼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彰显出独特的制度效能。实践表明,检察公益诉讼无法完全与传统诉讼兼容,当前的立法模式和立法实践相对于该制度的健康发展亦存在不足之处,开展检察公益诉... 作为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公益保护领域的原创性成果,检察公益诉讼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彰显出独特的制度效能。实践表明,检察公益诉讼无法完全与传统诉讼兼容,当前的立法模式和立法实践相对于该制度的健康发展亦存在不足之处,开展检察公益诉讼专门立法正当其时。推动检察公益诉讼专门立法工作不仅是落实党中央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部署、回应人民群众期待、破解实践难题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建立在良好基础上的有益尝试。检察公益诉讼专门立法应在把握检察公益诉讼规律以及吸收司法案例经验的基础上,对现行制度加以完善;应根据检察公益诉讼的实际需要来整合现有规范,设计出科学的法律框架,明确制度重点内容,为检察公益诉讼的有序进行提供法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公益诉讼 专门立法 客观诉讼 法律监督
下载PDF
作为客观诉讼的行政公益诉讼 被引量:101
12
作者 林莉红 马立群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5,144,共14页
我国目前实际发生的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几乎都是属于自益形式的公益诉讼,他益形式的公益诉讼在我国囿于起诉资格的限制尚难以展开。借鉴域外主观诉讼与客观诉讼区分理论,可以建构我国的行政公益诉讼,并丰富我国行政诉讼类型。未来我国行... 我国目前实际发生的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几乎都是属于自益形式的公益诉讼,他益形式的公益诉讼在我国囿于起诉资格的限制尚难以展开。借鉴域外主观诉讼与客观诉讼区分理论,可以建构我国的行政公益诉讼,并丰富我国行政诉讼类型。未来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的设置应遵循客观诉讼的法理和精神,建立一套符合客观诉讼法理的诉讼程序,诉权设计上可以采取多元的启动模式,诉讼类型应限制为非财产给付诉讼,起诉资格应以法律有特别规定为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 客观诉讼 公益诉讼 主观诉讼
原文传递
论我国行政诉讼构造:“主观诉讼”抑或“客观诉讼”? 被引量:98
13
作者 薛刚凌 杨欣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37,78,共10页
主观诉讼或客观诉讼的定位决定了一国行政诉讼的基本构造,要素考察发现,我国行政诉讼在结构上呈现出"内错裂"状态,这种"内错裂"使得我国行政诉讼既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主观诉讼,也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客观诉讼。诉讼构造... 主观诉讼或客观诉讼的定位决定了一国行政诉讼的基本构造,要素考察发现,我国行政诉讼在结构上呈现出"内错裂"状态,这种"内错裂"使得我国行政诉讼既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主观诉讼,也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客观诉讼。诉讼构造上的这种扭曲导致我国行政诉讼既不能有效回地应相对人的诉讼请求,也不能充分地保障客观公法秩序。修改《行政诉讼法》,应从理顺行政诉讼构造入手,依据主观诉讼与客观诉讼的不同特质,构建与之相匹配的诉讼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诉讼 客观诉讼 主观请求 客观审判
原文传递
行政诉讼的公益诉讼和客观诉讼问题 被引量:111
14
作者 于安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6-17,37,共3页
本文从行政法的角度对公益诉讼和客观诉讼的基本理念以及有代表性国家的相关经验做了简介,呼吁重视公益诉讼和客观诉讼,倡导在我国建立行政公诉制度。
关键词 行政诉讼 公益诉讼 客观诉讼 行政公诉 中国
原文传递
构建行政公益诉讼的客观诉讼机制 被引量:175
15
作者 刘艺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50,共12页
我国行政诉讼鲜明的主观诉讼特征,致使行政公益诉讼很难自然生长出来。2017年行政诉讼法修正,正式确立了由检察机关提起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构建和发展具有客观诉讼特征的行政公益诉讼机制势在必行。2015年7月起开展的两年行政公益诉讼... 我国行政诉讼鲜明的主观诉讼特征,致使行政公益诉讼很难自然生长出来。2017年行政诉讼法修正,正式确立了由检察机关提起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构建和发展具有客观诉讼特征的行政公益诉讼机制势在必行。2015年7月起开展的两年行政公益诉讼试点实践,已经呈现出诸多客观诉讼的特征:以违法造成实际损害为起诉条件并以实质合法性为审查标准,诉讼前置程序发挥督促执法功效,受案范围从行政行为扩展到行政活动,主要提起责令履职之诉,确认之诉次之。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客观诉讼机制,仍需在受案范围、审理规则、立案程序、审理程序、期限、判决类型等方面突出其客观诉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 行政公益诉讼 客观诉讼
原文传递
行政诉讼法修改的若干理论前提(从客观诉讼和主观诉讼的角度) 被引量:36
16
作者 梁凤云 《法律适用》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2-75,共4页
从总体上讲.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确立的是一种客观诉讼制度。客观诉讼和主观诉讼是大陆法系的划分方法。客观诉讼是指以监督行政公权力行为为主要意旨的诉讼类型,在具体制度中表现为法院仅仅就行政公权力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例如,... 从总体上讲.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确立的是一种客观诉讼制度。客观诉讼和主观诉讼是大陆法系的划分方法。客观诉讼是指以监督行政公权力行为为主要意旨的诉讼类型,在具体制度中表现为法院仅仅就行政公权力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例如,德国的规范性审查诉讼、日本的民众诉讼、机关诉讼等。主观诉讼是指以回应原告诉讼请求为主要意旨的诉讼类型.存具体制度中体现为法院主要就原告的诉讼请求进行审查,附带被诉行政公权力行为的合法性。例如,确认诉讼、课以义务诉讼等。客观诉讼和主观诉讼的划分在诉讼宗旨和确定原告资格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两者并不能截然区分。在多数情况下,两种诉讼交织在一起。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法院仅就被诉行政公权力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不能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作出判决。因此,研究客观诉讼和主观诉讼的不同表现形式和法律效果,实际上构成了修改行政诉讼法的理论前提,对于完善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制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 客观诉讼 主观 修改 权力行为 原告资格 诉讼请求 诉讼类型 具体制度 合法性
原文传递
主观诉讼与客观诉讼辨析——以法国、日本行政诉讼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8
17
作者 马立群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2010年第2期249-264,共16页
主观诉讼与客观诉讼是大陆法系行政诉讼法学者对行政诉讼类型的学理划分方式,但是由于不同国家行政诉讼制度体制有别,致使主观诉讼与客观诉讼的范围和含义有所差异。对具有代表性的法国和日本行政诉讼制度及其理论进行对比分析,有益于... 主观诉讼与客观诉讼是大陆法系行政诉讼法学者对行政诉讼类型的学理划分方式,但是由于不同国家行政诉讼制度体制有别,致使主观诉讼与客观诉讼的范围和含义有所差异。对具有代表性的法国和日本行政诉讼制度及其理论进行对比分析,有益于厘清主观诉讼与客观诉讼的具体内涵。我国目前的行政诉讼制度从性质上讲属于权利救济制度,《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和完善应以强化主观诉讼功能为核心目标,同时谨慎而有限度地吸收客观诉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 主观诉讼 客观诉讼 公益诉讼
原文传递
论行政公益诉讼中“不履行法定职责”判定标准的构建 被引量:11
18
作者 伍华军 荣锦坤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3年第3期87-100,共14页
我国行政诉讼的体例以普通行政诉讼为主,行政公益诉讼为辅。相较于传统的行政诉讼,行政公益诉讼具有保护公共利益和客观法秩序之目的、检察机关为起诉主体、诉讼程序呈“双阶构造”、判决具有对世效力等新特征。因其特殊性,不履行法定... 我国行政诉讼的体例以普通行政诉讼为主,行政公益诉讼为辅。相较于传统的行政诉讼,行政公益诉讼具有保护公共利益和客观法秩序之目的、检察机关为起诉主体、诉讼程序呈“双阶构造”、判决具有对世效力等新特征。因其特殊性,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内核也发生了变化。应将“不履行”类型化分为未履职、未有效履职、履职但有瑕疵、未及时履职和不回复检察建议等类型。法定职责的范围除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外,还包含了“三定方案”和权力清单等。对行政机关是否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定,应当首先从行为要件判断行政机关是否履行了法定职责,如果行政机关在行为要件已尽其所能,则要根据行政机关的抗辩事由与公益受损状态的因果关系再确定其是否履行职责,而不是仅通过结果标准直接给予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诉讼 不履行法定职责 行为标准 结果标准 抗辩事由
下载PDF
行政诉讼客观化浅析
19
作者 蒋新 刘丽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B05期138-139,共2页
关键词 行政诉讼 个人权利 主观诉讼 客观诉讼 公共利益
下载PDF
行政公益诉讼类型化发展研究——以主观诉讼和客观诉讼划分为视角 被引量:30
20
作者 薛刚凌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1-99,共19页
类型化发展是诉讼制度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行政公益诉讼同样如此。自试点至今五年多来,行政公益诉讼发展迅速,成绩斐然,然而,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设计和实践对主观诉讼和客观诉讼这一基础分类缺乏足够重视,在维护秩序公益或保护特定领域公... 类型化发展是诉讼制度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行政公益诉讼同样如此。自试点至今五年多来,行政公益诉讼发展迅速,成绩斐然,然而,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设计和实践对主观诉讼和客观诉讼这一基础分类缺乏足够重视,在维护秩序公益或保护特定领域公共利益之间摇摆,导致部分案件对秩序公益的忽视,影响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履行,也给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审理、裁判和执行带来困惑。因此,有必要对主观诉讼和客观诉讼这一基础分类进行反思与检讨,也需要拓展客观行政公益诉讼和完善主观行政公益诉讼,以推动行政公益诉讼的高品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公益诉讼 类型化 主观诉讼 客观诉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