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腔微生态与胚胎停育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栾宗桧 刘如月 +2 位作者 韩长利 罗孟军(综述) 刘伟信(审校)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3-46,共4页
宫腔微生态对维持子宫内环境和保护子宫内膜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认为宫腔微生态菌群间相互关联并相互制约,维持着宫腔微生态的平衡。宫腔中正常的微生态菌群如乳杆菌等对妊娠有保护作用,但宫腔微生态的菌群失调也可能导致胚胎植入失... 宫腔微生态对维持子宫内环境和保护子宫内膜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认为宫腔微生态菌群间相互关联并相互制约,维持着宫腔微生态的平衡。宫腔中正常的微生态菌群如乳杆菌等对妊娠有保护作用,但宫腔微生态的菌群失调也可能导致胚胎植入失败、胚胎停育和复发性流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由于胚胎停育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女性身体和心理健康,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目前宫腔微生态的菌群种类以及菌群失调与胚胎停育相关性的报道尚存在争议。本文综述了宫腔微生态菌群的多样性、宫腔微生态与子宫等生殖系统疾病的关联、宫腔微生态菌群失调对胚胎停育的影响,以期为探究胚胎停育相关的宫腔微生态失调机制及其干预措施提供借鉴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微生态 胚胎停育 菌群失调 流产
下载PDF
基于“宫腔微生态稳态”探讨针刺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6
2
作者 郑小艳 杨洁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351-5355,共5页
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PER)作为不孕症中胚胎反复种植失败的重要因素,是目前健康生殖的研究热点。针刺疗法对不孕症的诊疗延续千年,其对PER的诊疗优势逐渐获得学术界认可,但其作用机制仍在积极探索中。近年来,学者逐渐发现宫腔非“无菌”... 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PER)作为不孕症中胚胎反复种植失败的重要因素,是目前健康生殖的研究热点。针刺疗法对不孕症的诊疗延续千年,其对PER的诊疗优势逐渐获得学术界认可,但其作用机制仍在积极探索中。近年来,学者逐渐发现宫腔非“无菌”环境,并且逐渐重视宫腔微生态平衡对胚胎着床的影响。文章拟从宫腔微生态的特点切入,基于宫腔微生态失衡与PER之间相互影响的作用机制,结合针刺疗法改善PER的临床诊治优势,从针刺疗法对宫腔微生态的“整体观”“动态观”“平衡观”的调控探讨其改善PER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宫腔微生态 内膜容受性 整体观 动态观 平衡观
原文传递
慢性子宫内膜炎宫腔菌群与不同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谢毅 陈晴 +1 位作者 胡启彩 魏蔚霞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3年第10期65-68,I0004,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子宫内膜炎(chronic endometritis,CE)患者的宫腔细菌分布特点,探讨其与不同妊娠结局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IVF-ET失败、不孕症及复发性流产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生殖外科行宫腔镜手术,术后病理诊断为C... 目的分析慢性子宫内膜炎(chronic endometritis,CE)患者的宫腔细菌分布特点,探讨其与不同妊娠结局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IVF-ET失败、不孕症及复发性流产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生殖外科行宫腔镜手术,术后病理诊断为CE的患者29例,通过16S rRNA测序法分析CE患者的宫腔菌群分布情况,术后规范治疗并随访1年,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妊娠组(gestation,G)和未妊娠组(non gestation,NG),回顾性分析两组未治疗前的宫腔菌群分布差异及其与CE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CE患者宫腔内存在一个由乳杆菌、假单胞菌、甲基杆菌-原单胞菌、棒状杆菌及其它细菌组成的复杂微生物群,乳杆菌是其宫内主要定植菌。G组宫腔内细菌的定植模式与NG组不同,G组不动杆菌中位定植丰度低于NG组(16.50 vs 14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纳入研究的29例CE患者,经规范抗炎治疗后,其中20例有妊娠结局(18例足月分娩,2例胚胎停育),9例尚未妊娠,临床妊娠率为68.97%(20/29),活产率为62.07%(18/29)。结论CE患者宫腔存在多样性细菌定植,乳杆菌是其宫内主要定植菌,宫腔不动杆菌高丰度定植可能与CE不良妊娠结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子内膜炎 16S rRNA 宫腔微生态 菌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