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及模型预测
1
作者 刘卫莉 郝黎婷 +1 位作者 王慧慧 封全灵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832-837,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EP)宫腔镜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及模型预测。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受宫腔镜切除术治疗的150例EP患者,并以术后1 a作为观察终点,将出现复发的30例患者作为复发组,余120例患者纳...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EP)宫腔镜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及模型预测。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受宫腔镜切除术治疗的150例EP患者,并以术后1 a作为观察终点,将出现复发的30例患者作为复发组,余120例患者纳入未复发组。收集两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EP宫腔镜切除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复发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及临床获益(DCA)曲线,评价该模型区分度、一致性及临床获益。结果复发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流产次数、息肉数目、子宫内膜炎占比、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占比、宫腔镜电切术占比及子宫内膜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MMP-9/TIMP-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mRNA表达均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流产次数、息肉数目、子宫内膜炎、PCOS、宫腔镜电切术及子宫内膜组织MMP-9/TIMP-1、HIF-1α、PDGF均为EP患者宫腔镜切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列线图模型预测EP患者宫腔镜切除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8(95%CI:0.846~0.990),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7.682,P=0.315,预测术后复发的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且DCA曲线显示该模型具有明显的正向净收益。结论BMI、流产次数、息肉数目、子宫内膜炎、PCOS、宫腔镜电切术、MMP-9/TIMP-1、HIF-1α、PDGF均为EP患者宫腔镜切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列线预测模型,其预测EP宫腔镜切除术后复发风险的效果较好,具有良好的临床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切除术 复发 风险因素 列线图模型 预测
下载PDF
宫腔镜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发生宫腔粘连的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张丹 李铭 +2 位作者 吴晓娜 刘茹茹 刘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65-0168,共4页
通过实验探究明确宫腔镜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发生宫腔粘连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在本次实验探究过程中选择了2019年7月份到2021年7月份期间,在我院内进行宫腔镜切除术的40名患者作为实验探究对象,40名患者均为子宫内膜息肉,其中8名... 通过实验探究明确宫腔镜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发生宫腔粘连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在本次实验探究过程中选择了2019年7月份到2021年7月份期间,在我院内进行宫腔镜切除术的40名患者作为实验探究对象,40名患者均为子宫内膜息肉,其中8名出现了宫腔粘连现象,另外32名没有出现宫腔粘连现象,将出现宫腔粘连现象的8名作为宫腔粘连组,未出现宫腔粘连现象的作为非宫腔粘连组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明确其相关危险影响因素。结果 在本次所选择的40名患者中,所有患者均进行宫腔镜切除手术,发现其中8名出现了宫腔粘连现象,占有20%,另外32名没有出现宫腔粘连现象,占有80%,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发现盆腔炎、剖宫产史以及怀孕次数和有无节育器、刮宫史等均可能对宫腔粘连现象造成影响。结论 因为宫腔镜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发生宫腔粘连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多,所以相关医护人员必须要事先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而避免出现宫腔粘连问题。同时一旦发现了宫腔粘连,则应该及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避免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切除术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粘连
下载PDF
宫腔镜切除术联合孕激素对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
3
作者 翟芳义 《西藏医药》 2023年第6期51-53,共3页
目的 探讨宫腔镜切除术联合孕激素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8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于月经干净后第3~7d行宫腔镜切除术,观察组在此... 目的 探讨宫腔镜切除术联合孕激素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8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于月经干净后第3~7d行宫腔镜切除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第5d口服孕激素治疗(地屈孕酮10mg Bid),需服用6个月。对比两组的月经期变化、经血量、血红蛋白(Hb)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及息肉复发率。结果 治疗6个月后随访,观察组月经期(3.16±0.82)d,对照组(5.56±1.03)d,经血量(75.02±15.12)mL,对照组(120.04±70.06)ml,Hb水平(106.23±8.45)g/L,对照组(98.51±7.93) g/L,子宫内膜厚度(7.44±1.65) mm,对照组(9.87±1.82) mm,观察组息肉复发率(5.00%),对照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宫腔镜切除术联合孕激素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月经期,减少子宫内膜厚度,降低息肉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切除术 息肉复发率
下载PDF
复方醋酸环丙孕酮片辅助宫腔镜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胡丽丽 杨丽萍 《中国处方药》 2017年第10期69-70,共2页
目的研究复方醋酸环丙孕酮片辅助宫腔镜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方法 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6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醋酸环... 目的研究复方醋酸环丙孕酮片辅助宫腔镜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方法 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6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醋酸环丙孕酮片口服3个月。对比两组月经经期正常率、治疗前后月经量的变化、子宫内膜厚度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月经经期正常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月经量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减少(P<0.05),研究组减少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无显著不良反应。结论复方醋酸环丙孕酮片辅助宫腔镜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可有效改善月经周期,减少月经量,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切除术 复方醋酸环丙孕酮片
下载PDF
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切除术后发生宫腔黏连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2
5
作者 苏莉 游兰 黄洪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2-816,共5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切除术后发生宫腔黏连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行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切除术治疗患者359例,将宫腔黏连组和未发生宫腔黏连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单因素检验结果存在差异的因素,...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切除术后发生宫腔黏连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行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切除术治疗患者359例,将宫腔黏连组和未发生宫腔黏连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单因素检验结果存在差异的因素,将此类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得出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切除术患者发生宫腔黏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359例行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切除术的患者,其中术后发生宫腔黏连的患者为56例(15.60%)。单因素分析显示,宫腔黏连组患者合并基础疾病(χ~2=7.381,P=0.004)、多发息肉患者(χ~2=3.376,P=0.040)、子宫合并子宫肌瘤或内膜增生(χ~2=6.495,P=0.009)、有刮宫史(χ~2=31.576,P=0.000)、有盆腔炎(χ~2=8.582,P=0.001)、宫内有节育器(χ~2=7.161,P=0.006)、有剖腹产史(χ~2=5.493,P=0.014)和孕次≥2(χ~2=16.886,P=0.000)的患者比例均高于未发生宫腔黏连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子宫合并其他疾病(χ~2=19.542,P=0.026)、刮宫史(χ~2=29.614,P=0.000)、盆腔炎(χ~2=5.627,P=0.002)、宫内有节育器(χ~2=11.342,P=0.08)、剖腹产史(χ~2=8.549,P=0.035)和孕次(χ~2=15.493,P=0.000)为影响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切除术患者发生宫腔黏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子宫合并其他疾病、有刮宫史、合并盆腔炎、宫内有节育器、剖腹产和多孕次均可能与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切除术患者发生宫腔黏连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切除术 宫腔黏连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宫腔镜切除术联合曼月乐应用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对其雌孕激素代谢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20
6
作者 李娜 惠宁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24期3424-3427,共4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切除术联合曼月乐应用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对其雌孕激素代谢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于该院就诊的7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两组患者均在月... 目的探讨宫腔镜切除术联合曼月乐应用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对其雌孕激素代谢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于该院就诊的7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两组患者均在月经干净后4~7 d内进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放置曼月乐。两组患者均于术后进行随访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的外周血血红蛋白(Hb)、子宫内膜厚度;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6个月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期间的不良反应与复发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6个月的外周血Hb水平逐渐升高,且观察组Hb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术后2、4、6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均逐渐变薄,且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比对照组薄(P<0.05)。与术中比较,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腺体、间质中ER、PR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腺体、间质中ER、PR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期间总复发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2.86%(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切除术联合曼月乐可以有效提高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机体Hb水平,缩减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机体雌孕激素代谢,降低术后复发率,整体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曼月乐 宫腔镜切除术 血红蛋白 孕激素受体 雌激素受体
下载PDF
3型子宫肌瘤宫腔镜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患者生殖预后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张金磊 彭玉华 《临床研究》 2019年第11期16-18,共3页
目的对3型子宫肌瘤宫腔镜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对患者生殖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3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切除术治疗,对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子宫肌瘤大小、肌瘤距子宫浆膜层的距离... 目的对3型子宫肌瘤宫腔镜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对患者生殖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3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切除术治疗,对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子宫肌瘤大小、肌瘤距子宫浆膜层的距离、术后肌层恢复厚度变化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观察,并观察患者手术指标;术后分别对有生育要求及无生育要求的患者行宫腔检查复查、门诊复查,分别于术后1、3个月进行;电话随访于术后12个月进行,以对其术后肌瘤复发及妊娠情况进行了解。结果患者一期手术完成率为90.32%,平均手术时间(49.53±16.04)min,术后瘤窝与子宫肌层距离平均为(8.34±1.15)mm;患者手术全过程均无子宫穿孔、大出血、TURP综合征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有生育需求患者均无子宫粘连发生,术后1年内共93.88%者成功妊娠,距离手术结束平均(6.02±3.31)个月。结论B超引导下给予3型子宫肌瘤宫腔镜切除术治疗具有较高可行性,安全、有效且患者术后恢复快,对患者生殖预后有利,但应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来完成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型子宫肌瘤 宫腔镜切除术 可行性 生殖预后
下载PDF
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切除术后口服地屈孕酮或黄体酮预防复发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婵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第19期37-39,49,共4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切除术后口服地屈孕酮与黄体酮预防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修水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切除术后口服地屈孕酮与黄体酮预防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修水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黄体酮胶囊治疗,研究组口服地屈孕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3、6、12个月复发情况,术前及术后12个月两组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及血红蛋白水平,治疗前后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_(2))]水平、炎症介质[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研究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PBAC评分、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SH、LH及E_(2)水平比治疗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RP、TNF-α及IL-6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与黄体酮相比,在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切除术后口服地屈孕酮可明显降低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率,促进月经周期稳定,控制月经量及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性激素水平,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切除术 地屈孕酮 黄体酮 复发 炎症介质
下载PDF
基于多因素线性回归探究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切除术后影响宫腔粘连的因素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婷 陈海东 徐州栋 《中国处方药》 2022年第4期171-172,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切除术后影响宫腔粘连的因素。方法将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86例行宫腔镜切除术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宫腔镜检查结果分为宫腔粘连组30例,非宫腔粘连组56例。将宫腔粘连组和非宫腔粘...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切除术后影响宫腔粘连的因素。方法将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86例行宫腔镜切除术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宫腔镜检查结果分为宫腔粘连组30例,非宫腔粘连组56例。将宫腔粘连组和非宫腔粘连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单因素检验结果存在差异的因素,将此类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得出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切除术患者发生宫腔黏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宫腔粘连组多发息肉、内膜增生、孕次大于3次、刮宫史、剖宫产史、复发性自然流产、宫内存在节育器占比均高于非宫腔粘连组(P<0.05),两组患者合并基础疾病、产次、绝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内膜增生、刮宫史、剖宫产史、复发性自然流产、宫内存在节育器为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切除术后出现宫腔粘连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内膜增生、刮宫史、剖宫产史、复发性自然流产、宫内存在节育器为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切除术后出现宫腔粘连的危险因素,临床可针对性预防以上因素,降低宫腔粘连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切除术 单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 宫腔粘连
下载PDF
3型子宫肌瘤宫腔镜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患者生殖预后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丽敏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25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3型子宫肌瘤宫腔镜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对患者生殖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妇科2018年5月-2019年1月收治的3型子宫肌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研究组行宫腔镜切除术,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 目的:探讨3型子宫肌瘤宫腔镜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对患者生殖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妇科2018年5月-2019年1月收治的3型子宫肌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研究组行宫腔镜切除术,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术后肌层厚度恢复情况、术后卵巢储备功能、术后1年妊娠率及妊娠距手术结束时间。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子宫肌层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子宫肌层厚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FSG、LH、E2、AF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年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妊娠距手术结束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型子宫肌瘤患者行宫腔镜切除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术后子宫肌层厚度恢复效果,改善卵巢储备功能恢复情况,提高术后妊娠率,说明行宫腔镜切除术的可行性较高,生殖预后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型子宫肌瘤 宫腔镜切除术 生殖预后
下载PDF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联合宫腔镜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晶 岑瑾 刘启宏 《中国乡村医药》 2022年第4期9-10,共2页
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联合宫腔镜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方法2017年8月至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观察组联... 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联合宫腔镜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方法2017年8月至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观察组联合曼月乐治疗,对照组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口服。观察两组术前术后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E_(2)、FSH、LH)、月经恢复情况(包括月经量、月经天数)、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对照组,月经量、月经天数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复发率(3.3%)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21.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E_(2)、FSH、LH水平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切除术联合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效果优于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前者能减少月经量、缩短月经天数以及降低子宫内膜厚度、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切除术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屈螺酮炔雌醇片
下载PDF
宫腔镜切除术治疗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连晓宁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年第35期9-9,17,共2页
目的研究宫腔镜切除术治疗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腹腔镜... 目的研究宫腔镜切除术治疗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腹腔镜切除术,研究组患者采取宫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等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术后月经恢复正常时间,研究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术后月经恢复正常时间,研究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在治疗的过程当中采取宫腔镜手术治疗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等各项指标,并且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以将宫腔镜切除术治疗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应用到临床治疗的过程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切除术 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 腹腔镜 安全性
下载PDF
子宫内膜息肉应用醋酸环丙孕酮辅助宫腔镜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霜丽 《浙江创伤外科》 2016年第6期1071-1072,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应用醋酸环丙孕酮辅助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2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照组给予宫腔镜子宫...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应用醋酸环丙孕酮辅助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2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照组给予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醋酸环丙孕酮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月经恢复情况比较、6月后复查情况比较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本次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月经周期正常率以及月经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月后复查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应用醋酸环丙孕酮辅助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月经周期,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临床推广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 醋酸环丙孕酮
下载PDF
宫腔镜切除术和宫腔镜摘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钱慧霞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2期176-178,共3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切除术和宫腔镜摘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纳入靖江市中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间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者为A组,行宫腔镜引导下内膜息肉摘除+刮宫... 目的:探讨宫腔镜切除术和宫腔镜摘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纳入靖江市中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间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者为A组,行宫腔镜引导下内膜息肉摘除+刮宫术者为B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平均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较术前平均月经量减少、子宫内膜厚度变薄(P<0.05),A组改善优于B组(P<0.05)。A组与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均较B组患者低(P<0.05)。结论:宫腔镜切除术与宫腔镜摘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相比,具有疗效好、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 并发症 复发
下载PDF
不同状态中隔子宫宫腔镜切除术后妊娠结局比较
15
作者 袁光慧 林春华 陈劲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23期3-5,共3页
目的:探究不同状态中隔子宫宫腔镜切除术后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5年2月在阳江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30例中隔子宫患者,进行中隔子宫状态和妊娠结局的研究,观察不同状态中隔子宫术后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在手... 目的:探究不同状态中隔子宫宫腔镜切除术后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5年2月在阳江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30例中隔子宫患者,进行中隔子宫状态和妊娠结局的研究,观察不同状态中隔子宫术后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在手术指标方面,子宫中隔长度占宫腔深度>2/3组术程最短,术中出血量最少,但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妊娠结局方面,30例患者术后妊娠共30次,其中6次自然流产,24次活产。子宫中隔长度占宫腔深度<1/3组活产率显著高于1/3~2/3组和>2/3组,自然流产率小于1/3~2/3组和>2/3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隔基底宽度方面,≥1 cm组活产率显著低于中隔基底宽度<1 c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中隔基底宽度小于1cm及长度占宫腔深度在1/3以下时,中隔子宫宫腔镜手术效果更佳。中隔子宫中隔大小是影响妊娠结局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隔子宫 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放置对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16
作者 向阳 赵一和 +1 位作者 李蕾 王成莲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1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放置对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患者性激素、子宫内膜厚度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酒泉市人民医院接受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信封随机法分为...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放置对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患者性激素、子宫内膜厚度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酒泉市人民医院接受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信封随机法分为试验组(n=80)与对照组(n=80)。对照组施行黄体酮胶囊治疗,试验组施行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放置治疗,比较两组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指标和炎症因子等。结果:两组术后月经量减少,子宫内膜厚度降低,且试验组术后4个月、8个月月经量少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个月,两组性激素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降低,且试验组孕酮、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与基质金属酶-3(MMP-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放置用于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后的疗效显著,有助于减少患者经期出血量,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性激素指标,并促进子宫内膜厚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厚度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 性激素 宫腔镜下息肉切除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地屈孕酮辅助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
17
作者 黄小玲 张青霞 +1 位作者 江素娟 张少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6期40-43,共4页
目的观察地屈孕酮辅助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P)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福鼎市医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EP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TCRP组(n=60)和联合治疗组(n=60)。TCRP组患者接受宫腔镜下TCRP... 目的观察地屈孕酮辅助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P)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福鼎市医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EP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TCRP组(n=60)和联合治疗组(n=60)。TCRP组患者接受宫腔镜下TCRP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在TCRP组基础上加用地屈孕酮片治疗,药物治疗6个月经周期。2组患者均随访12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治疗后12个月血红蛋白(Hb)、血清雌二醇(E2)、子宫内膜厚度、异常子宫出血发生率,随访12个月疾病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TCRP组(95.00%vs.83.33%,χ^(2)=4.227,P=0.040)。治疗6个月后及治疗后12个月,2组Hb水平高于治疗前,血清E2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TCRP组(P<0.05或P<0.01);2组子宫内膜厚度、异常子宫出血发生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低于TCRP组(P<0.05或P<0.01)。2组随访12个月疾病复发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屈孕酮辅助TCRP治疗EP的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异常子宫出血发生率,改善患者贫血症状,还可有效调节雌激素水平,进而抑制子宫内膜增生,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地屈孕酮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 复发
原文传递
曼月乐对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李霞 姜玲 胡晓灵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5期35-37,107,共4页
目的探讨宫腔内放置曼月乐对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宫腔灌洗液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收治的68例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依据术后治疗方式不同分为避孕药组(采用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31例)和曼... 目的探讨宫腔内放置曼月乐对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宫腔灌洗液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收治的68例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依据术后治疗方式不同分为避孕药组(采用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31例)和曼月乐组(采用宫腔内放置曼月乐治疗,37例),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月经量[月经失血图(PBAC)]、性激素水平[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宫腔灌洗液中炎症指标[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白细胞介素-1β(IL-1β)]、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以及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PBAC评分、性激素中E2、FSH、LH水平及宫腔灌洗液中炎症指标IFN-γ、IL-6、TGF-β_(1)、IL-1β水平均降低,且曼月乐组低于避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12.90%vs 18.92%)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期间,曼月乐组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为2.70%(1/37),低于避孕药组的19.35%(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放置曼月乐,可抑制子宫内膜异常增生与出血,降低宫腔内性激素与炎症因子的表达,且复发风险低,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 曼月乐 宫腔灌洗液 细胞因子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对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19
作者 谢晓红 侯梦倩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对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比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在住院...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对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比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在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疼痛情况及住院时间,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加快术后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中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的作用分析
20
作者 杨洋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1期157-160,共4页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确诊患者84例,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统一接受手术治疗,按照患者入院次序平均分组。对照组42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例数均等,加用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确诊患者84例,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统一接受手术治疗,按照患者入院次序平均分组。对照组42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例数均等,加用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心理状态、希望水平、应对方式和并发症,另对比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围术期指标对比有差异(P<0.05),观察组负面情绪得分、消极应对得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希望水平、积极应对和生活质量评分更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对患者术后恢复更为有利,对负面情绪有缓解作用,可提高希望水平,促使患者积极应对,可防范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作用明显,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 室护理配合路径 心理状态 希望水平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