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5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糜散促进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LEEP术后宫颈创面愈合情况的临床观察
1
作者 黄健妹 何月萍 +2 位作者 柯晓虹 陈敏 张芸榕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6期989-991,共3页
目的:研究宫糜散对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宫颈创面愈合的促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HSIL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行LEEP治疗)和治疗组(n=30,行LEEP... 目的:研究宫糜散对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宫颈创面愈合的促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HSIL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行LEEP治疗)和治疗组(n=30,行LEEP联合宫糜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创面愈合效果、创面相关指标差异。结果:两组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创面愈合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创面出血量较对照组低,创面出血持续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糜散对促进HSIL患者LEEP术后宫颈创面愈合有积极的促进效果,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创面出血、缩短愈合时间均有良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 环形电切术 宫糜散 重组人干扰素Α-2B 创面愈合
下载PDF
基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访宫颈上皮内病变结局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2
作者 农冬梅 彭青 李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7期1168-1171,共4页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与宫颈上皮内病变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医院诊治的229例PCOS患者进行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随访1年,将发生宫颈上皮内病变的86例作为病例组,按照年龄±3岁,采用倾向性评分进行1...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与宫颈上皮内病变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医院诊治的229例PCOS患者进行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随访1年,将发生宫颈上皮内病变的86例作为病例组,按照年龄±3岁,采用倾向性评分进行1∶1匹配,选取本队列中未发生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86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基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COS患者宫颈上皮内病变风险的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宫颈上皮内病变家族史、避孕方式和LH、FSH、TC、TG水平及HPV感染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宫颈上皮内病变家族史及HPV感染是影响PCOS患者发生宫颈上皮内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相乘和相加交互作用模型结果显示,宫颈上皮内病变家族史和HPV感染对PCOS患者宫颈上皮内病变风险未见相乘和相加交互作用(P>0.05)。结论:宫颈上皮内病变家族史及HPV感染是影响PCOS患者发生宫颈上皮内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增加癌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宫颈上皮内病变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聚焦超声治疗宫颈上皮内病变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洪雅艺 《医药前沿》 2025年第6期28-30,共3页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持续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近年来宫颈病变的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聚焦超声作为一种新型的无创治疗技术,近年来逐渐被应用于宫颈上皮内病变的治疗中。对于要求保留生育力的患者,可以在保证临床疗效...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持续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近年来宫颈病变的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聚焦超声作为一种新型的无创治疗技术,近年来逐渐被应用于宫颈上皮内病变的治疗中。对于要求保留生育力的患者,可以在保证临床疗效的同时,尽可能减少传统锥切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不影响治疗后的妊娠结局。本文围绕聚焦超声治疗宫颈上皮内病变的分子机制、临床疗效、治疗后产科结局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聚焦超声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 癌前病变 微无创治疗 生育力
下载PDF
p16、Ki-67在宫颈上皮内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李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147-0150,共4页
探讨在宫颈上皮内病变病理诊断中观察p16,Ki-67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60例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设为研究组(2022年1月-2023年12月),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60例妇女设为对照组,两组观察对象均使用免疫组织化学对机体的p16,Ki-67的表达水... 探讨在宫颈上皮内病变病理诊断中观察p16,Ki-67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60例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设为研究组(2022年1月-2023年12月),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60例妇女设为对照组,两组观察对象均使用免疫组织化学对机体的p16,Ki-67的表达水平展开检测,检测后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的p16、Ki-67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经回顾性分析后表明,宫颈上皮内病变严重程度和p16,Ki-67表达之间呈正相关(P <0.05)。结论 为了更好的诊断检查宫颈上皮内病变严重程度,临床中通过p16,Ki-67检测能帮助临床中判断病变类型和严重程度,可用于妇科临床中早期宫颈癌的筛查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 KI-67 宫颈上皮内病变 病理诊断 诊断价值
下载PDF
HR-HPV载量与宫颈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晓琳 杨贞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6期932-935,共4页
宫颈癌为全球第四大恶性肿瘤,且发病率正在不断上升。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持续感染被认为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自2019年开始,很多权威机构都建议采用HPV DNA检测作为宫颈癌初筛手段。但是,... 宫颈癌为全球第四大恶性肿瘤,且发病率正在不断上升。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持续感染被认为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自2019年开始,很多权威机构都建议采用HPV DNA检测作为宫颈癌初筛手段。但是,这种方法会筛查出大量HPV阳性的女性,因此,准确识别宫颈癌高风险人群,并实施有效的管理很有必要。近来有研究表明,HR-HPV可能是宫颈病变病情进展的一个参考指标,但它们之间的关系仍不明确。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HR-HPV载量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以期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病毒载量 宫颈上皮内病变 宫颈 进展
下载PDF
常见外阴阴道炎与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陈秋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021-0024,共4页
分析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常见外因阴道炎之间的关联。方法 选取妇幼保健院的60例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为研究组,日期为2022年1月-2024年1月;并选同期的60例非宫颈病变者为对照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不同病变发病情况、阴道分泌... 分析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常见外因阴道炎之间的关联。方法 选取妇幼保健院的60例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为研究组,日期为2022年1月-2024年1月;并选同期的60例非宫颈病变者为对照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不同病变发病情况、阴道分泌物清洁度以及PH值进行观察。结果 和对照组比,研究组清洁度处于III和IV度的占比以及PH值均更高(P<0.05);且发生BV、VVC的机率更高(P<0.05);细菌性阴道病和宫颈上皮内病变之间无相关性(P>0.05),而阴道PH值、清洁度和宫颈上皮内病变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外阴阴道炎患者存在阴道微环境改变情况,而这种情况会促进宫颈上皮内病变的发展,因此针对外阴阴道炎患者需要提高治疗重视度维护阴道微环境,以此达到预防宫颈上皮病变发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阴道炎 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 滴虫性阴道炎 细菌性阴道病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清洁度
原文传递
早期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病变诊断中TCT与活检病理检查的作用
7
作者 陈海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24-0027,共4页
分析早期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病变诊街中TCT与活检病理检查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疑似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患者均接受TCT与术前病理活检,将二者实际诊断结果与“金标准”检... 分析早期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病变诊街中TCT与活检病理检查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疑似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患者均接受TCT与术前病理活检,将二者实际诊断结果与“金标准”检查(术后病理活检)进行对照,对其诊断结果及阳性征象检出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在86例疑似患者中,经过术后病理检查,共有14例被确诊为宫颈癌,35例为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17例为宫颈内上皮病变低级,14例为宫颈内上皮病变高级,另有6例未确诊。相比之下,TCT检查的确诊情况为:宫颈癌3例,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59例,宫颈内上皮病变低级15例,宫颈内上皮病变高级7例,未确诊2例。而术前病理活检的结果是:宫颈癌14例,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34例,宫颈内上皮病变低级17例,宫颈内上皮病变高级14例,确诊7例。对比术前病理活检与“金标准”的符合率,发现其明显高于TCT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在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中,术前病理活检与“金标准”存在1例不符。TCT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86%、98.75%、50.00%。相比之下,术前病理活检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84%、98.75%、100.00%。这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度和特异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病理活检在诊断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病变时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 术前病理活检 宫颈 宫颈上皮内病变
下载PDF
宫颈癌及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中人乳头状瘤病毒负荷量的检测 被引量:11
8
作者 梅平 刘艳辉 +2 位作者 庄恒国 曾仁海 陈国艳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5期383-384,共2页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负荷量 宫颈 宫颈上皮内病变
下载PDF
体液免疫水平与宫颈上皮内病变及早期宫颈癌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9
作者 曾月 陈梦捷 +1 位作者 覃露 王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57-1860,共4页
目的:研究探讨宫颈上皮内病变(CIN)及早期宫颈癌与患者全身及局部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宫颈上皮内病变103例(包括LSIL组20例及HSIL组83例),Ⅰ期宫颈癌60例及HPV阴性且宫颈活检正常者25例(阴性对照组)的外周血免疫球... 目的:研究探讨宫颈上皮内病变(CIN)及早期宫颈癌与患者全身及局部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宫颈上皮内病变103例(包括LSIL组20例及HSIL组83例),Ⅰ期宫颈癌60例及HPV阴性且宫颈活检正常者25例(阴性对照组)的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C4,以及阴道灌洗液中的免疫细胞因子IL-2和IL-10。结果:(1)外周血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C4在阴性对照组、LSIL组、HSIL组和早期宫颈癌组四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IgA似有随着宫颈病变进展而升高的趋势。(2)阴道灌洗液中免疫细胞因子检测结果:IL-2在阴性对照组、LSIL组、HSIL组和早期宫颈癌组中的表达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而IL-10的表达逐渐升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CIN及早期宫颈癌作为宫颈局部病变,除对与黏膜免疫相关的IgA可能有一定影响外,对其他的全身体液免疫指标影响不大。但宫颈病变可导致阴道的局部免疫降低,促进病变发展。因此,阴道灌洗液中IL-2及IL-10的变化可为宫颈病变进展的预警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病变 宫颈 人类乳头状病毒 体液免疫 细胞因子
下载PDF
P16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魏璇 张一兵 +2 位作者 杜雪 马雪梅 杜秀英 《实用癌症杂志》 2014年第3期276-277,共2页
目的探讨P16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病变(CIN)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65例宫颈癌,90例CIN(其中CINⅠ30例,CINⅡ30例,CINⅢ30例),30例正常宫颈组织的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宫颈... 目的探讨P16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病变(CIN)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65例宫颈癌,90例CIN(其中CINⅠ30例,CINⅡ30例,CINⅢ30例),30例正常宫颈组织的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宫颈组织组为6.7%(2/30)、CIN组为70.0%(63/90),宫颈癌组为100.0%(65/65)。P16蛋白在CIN和宫颈癌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16蛋白表达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早期筛查和诊断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蛋白 宫颈上皮内病变 宫颈
下载PDF
P16、Ki-67在宫颈上皮内病变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子龙 杨勇 任玉峰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6期1374-1375,共2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正常宫颈、癌前病变及恶性变患者子宫颈组织P16、Ki-67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P16在癌前病变及恶性变中高于正常宫颈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Ki-67在癌前病变及恶性变中表达高于正常宫颈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正常宫颈、癌前病变及恶性变患者子宫颈组织P16、Ki-67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P16在癌前病变及恶性变中高于正常宫颈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Ki-67在癌前病变及恶性变中表达高于正常宫颈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Ki-67在恶性变组别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余各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16可以用作诊断宫颈癌前病变及恶性变的诊断指标,Ki-67可能成为恶性变与癌前病变鉴别诊断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Ki-67 宫颈上皮内病变 免疫组化
下载PDF
P16 和Ki-67 检测及阴道镜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丽丽 徐曙光 +1 位作者 章洁琳 林苏瑜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5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P16和Ki-67检测及阴道镜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50例经组织活检病理学诊断为慢性宫颈炎或宫颈上皮内病变的患者,其中将60例确诊为慢性宫颈炎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190例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病变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 目的探讨P16和Ki-67检测及阴道镜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50例经组织活检病理学诊断为慢性宫颈炎或宫颈上皮内病变的患者,其中将60例确诊为慢性宫颈炎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190例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病变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均进行P16和Ki67检测及阴道镜检查,比较两组P16、Ki-67的表达情况及阴道镜检查情况。结果观察组的P16总阳性率8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患者的P16阳性率78.79%明显低于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的96.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Ki-67总阳性率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SIL患者的Ki-67阳性率77.19%(44/57)明显低于HSIL患者的98.50%(131/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阴道镜检查总阳性率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SIL患者阴道镜检查阳性率77.19%(44/57)明显低于HSIL患者的98.50%(131/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16和Ki-67检测有助于宫颈上皮内病变的判断,同时在高级别上皮内病变中表现更加显著。P16和Ki67联合检测可以作为诊断宫颈上皮内病变的有效指标,阴道镜检查对发现宫颈上皮内病变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 KI67 阴道镜 宫颈上皮内病变
下载PDF
DNA倍体定量分析在宫颈上皮内病变的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庞国莲 王海兵 +1 位作者 李生强 苗琼 《中外医疗》 2019年第4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DNA倍体定量分析在宫颈上皮内病变的初步筛查中的准确性。方法方便收集该院2017年1—12月期间同时进行DNA倍体定量分析且发现异倍体细胞的和阴道镜活检并有明确病理诊断的宫颈上皮内病变的病例800例,分析DNA倍体定量分析的准确... 目的探讨DNA倍体定量分析在宫颈上皮内病变的初步筛查中的准确性。方法方便收集该院2017年1—12月期间同时进行DNA倍体定量分析且发现异倍体细胞的和阴道镜活检并有明确病理诊断的宫颈上皮内病变的病例800例,分析DNA倍体定量分析的准确性,与阴道镜活检的组织病理诊断相比,评价DNA倍体定量检测作为宫颈上皮内病变的初步筛查手段的准确性。结果异倍体细胞为1~2个有564例,其DNA倍体定量分析病例与活检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4.22%(475/564);异倍体细胞≥3个的有236例,其DNA倍体定量分析病例与活检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0.25%(213/236)。结论 DNA倍体定量分析有较高的准确性,是宫颈上皮内病变的初步筛查的一个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病变 DNA倍体定量分析 宫颈
下载PDF
TCT与活检病理对早期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莉 刘仲勤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5期58-60,共3页
目的探析对早期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病变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与活检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2750例接受宫颈癌筛查女性,随机分成Ⅰ组(2500例)和Ⅱ组(250例)。Ⅰ组在术前接受TCT检查,Ⅱ组在术前接受宫颈活检病理检查。对两组检查... 目的探析对早期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病变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与活检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2750例接受宫颈癌筛查女性,随机分成Ⅰ组(2500例)和Ⅱ组(250例)。Ⅰ组在术前接受TCT检查,Ⅱ组在术前接受宫颈活检病理检查。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以组织学诊断、细胞学诊断可相差一级的原则为依据,Ⅰ组中低度磷状上皮内病变(LSIL)与最终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符合率为57.58%(190/330),宫颈癌前病变(HSIL)与最终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符合率为80.00%(40/50),鳞状细胞癌(SCC)与最终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符合率为100.00%(20/20)。TCT诊断符合率随着分级升高而升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1级与最终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符合率为44.23%(23/52), CIN2级与最终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符合率为60.77%(79/130), CIN3级与最终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符合率为69.23%(36/52), SCC与最终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符合率为100.00%(3/3),活检病理诊断符合率随着分级升高而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诊断符合率79.2%明显高于活检病理诊断的6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病变诊断中,采用TCT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活检病理,可以提高诊断效果,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基薄层细胞检测 活检病理 早期宫颈 宫颈上皮内病变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生长抑制因子-4与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宫颈上皮内病变及子宫颈鳞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玉娣 黄艳玲 +1 位作者 李小媚 李国霞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35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生长抑制因子-4(ING-4)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宫颈上皮内病变及子宫颈鳞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作为病变组,其中低度病变(LSIL)15例,高... 目的探讨生长抑制因子-4(ING-4)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宫颈上皮内病变及子宫颈鳞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作为病变组,其中低度病变(LSIL)15例,高度病变(HSIL)15例;另选取同期26例宫颈鳞癌患者作为鳞癌组,其中Ⅰ期11例,Ⅱ期15例,再选取同期20名正常宫颈组织者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LDP法检测比较三组患者组织标本中ING-4及HIF-1α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病变组、鳞癌组中ING-4阳性表达评分结果显示,对照组ING-4阳性表达评分高于病变组和鳞癌组,病变组ING-4阳性表达评分高于鳞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IL患者ING-4水平低于LSIL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宫颈鳞癌患者ING-4水平低于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变组、鳞癌组中HIF-1α阳性表达评分结果显示,鳞癌组HIF-1α阳性率高于病变组和对照组,病变组HIF-1α阳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IL患者HIF-1α高于LSIL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宫颈鳞癌患者HIF-1α水平高于I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癌患者肿瘤分期与ING-4呈负相关,与HIF-1α呈正相关(P<0.05)。结论ING-4表达下调及HIF-1α表达上调与宫颈上皮内病变及宫颈鳞癌的发生相关。ING-4与HIF-1α的表达异常相互协同促进宫颈鳞癌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病变 宫颈鳞癌 生长抑制因子-4 缺氧诱导因子-1Α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病变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艳秋 李红 《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 2009年第7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病变 液基细胞学检查 宫颈癌前病变 组织病理学检查 女性生殖道 宫颈涂片 妇科查体 阳性病例
下载PDF
HPV16及18型宫颈上皮内病变联合检测CK7,p16及p53蛋白表达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慧 王金花 呼斯冷 《智慧健康》 2021年第36期22-24,27,共4页
目的探讨HPV16及18型宫颈上皮内病变联合检测CK7、p16及p53蛋白表达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由于HPV或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为阳性而接受宫颈活检的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81例,同时选取宫颈炎症患者30例,均接受CK7,p16及p53蛋白水平检查,比较各... 目的探讨HPV16及18型宫颈上皮内病变联合检测CK7、p16及p53蛋白表达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由于HPV或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为阳性而接受宫颈活检的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81例,同时选取宫颈炎症患者30例,均接受CK7,p16及p53蛋白水平检查,比较各组CK7、p16及p53蛋白阳性率。结果随着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病理类型提高,CK7、p16及p53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CK7、p16及p53蛋白表达诊断HPV16及18型宫颈上皮内病变的准确率、灵敏度与特异度均高于单一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16及18型宫颈上皮内病变联合检测CK7、p16及p53蛋白表达,可使疾病得到有效诊断,同时可对疾病病理程度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病变 幽门螺旋杆菌 P16蛋白 P53蛋白 CK7
下载PDF
早期诊断宫颈上皮内病变及宫颈鳞癌的标记物——Ki-67
18
作者 张亚静 陈蓉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4期34-35,45,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病变及宫颈鳞癌的标记物——Ki-67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4例宫颈鳞癌、77例宫颈上皮内病变、23例正常宫颈组织中Ki-67的表达水平,并加以分析。结果:①Ki-67阳性表达率在宫颈鳞癌中最高(100%),...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病变及宫颈鳞癌的标记物——Ki-67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4例宫颈鳞癌、77例宫颈上皮内病变、23例正常宫颈组织中Ki-67的表达水平,并加以分析。结果:①Ki-67阳性表达率在宫颈鳞癌中最高(100%),宫颈上皮内病变次之(93.33%~100%),正常宫颈组最低(39.13%)。宫颈上皮内病变及宫颈鳞癌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从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病变到宫颈鳞癌,Ki-67的表达强度逐渐增强,两者呈正相关(r=0.7708)。结论:Ki-67参与宫颈上皮内病变、宫颈鳞癌的发生。作为早期诊断宫颈上皮内病变及宫颈鳞癌的标记物,Ki-67的检测可提高宫颈鳞癌的早期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67 早期诊断 宫颈上皮内病变 宫颈鳞癌
下载PDF
CLDN1与P16、Ki67在宫颈上皮内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及意义
19
作者 王琳 陈九伟 吕秀萍 《系统医学》 2022年第13期45-50,共6页
目的比较CLDN1、P16、Ki673种生物标记物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1~3级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经病理诊断为CIN的宫颈组织石蜡包埋标本62... 目的比较CLDN1、P16、Ki673种生物标记物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1~3级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经病理诊断为CIN的宫颈组织石蜡包埋标本62例,其中CIN1级22例,CIN2级18例,CIN3级22例,采用SP法分别进行P16、Ki67和CLDN1的免疫组化染色并检测其阳性表达。结果P16在CIN1~3级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5%、61.1%、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09,P<0.001),Ki67在CIN1~3级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55.6%、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11,P<0.001),P16、Ki67在CIN1~3级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是逐渐增加的,二者的阳性率均与CIN级别呈正相关关系(r1=0.658,r2=0.604);CLDN1的阳性表达率并不随病变级别的增加而增加(68.2%、11.1%、36.4%),与CIN病变级别的增加无明显相关关系(r=-0.340)。P16与Ki67的阳性表达具有相关性,CLDN1与P16、Ki67的阳性表达均没有相关性。结论P16、Ki67可以作为CIN分级诊断的辅助指标,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为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有效信息;CLDN1在CIN进展中的作用及病理诊断意义尚不明确,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DN1 P16 KI67 宫颈上皮内病变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