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宫颈冷刀锥切术在宫颈高级别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分析
1
作者 宋婷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70-0073,共4页
分析为宫颈高级别病变患者提供改良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宫颈高级别病变患者(n=50)分为各组内均含有25例宫颈病变患者的研究组、对照组(时间: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方式:电脑抽号法);对前组提供改良宫颈冷刀锥切术治... 分析为宫颈高级别病变患者提供改良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宫颈高级别病变患者(n=50)分为各组内均含有25例宫颈病变患者的研究组、对照组(时间: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方式:电脑抽号法);对前组提供改良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对后组提供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不同。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控制情况、生活质量、炎性因子抑制情况、治疗效果等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为宫颈高级别病变患者提供改良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的效果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宫颈冷刀锥切术 宫颈高级别病变 应用效果 并发症发生率
原文传递
LEEP与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育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彩霞 郭宝芝 +3 位作者 周新华 刘爱珍 方明珠 蔡海瑜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6期1000-1002,共3页
目的分析LEEP与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育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8例CIN患者,随机分为LEEP组(n=52)与宫颈冷刀锥切术(CKC,n=56)组,比较两组转阴率、复发率、妊娠率、妊娠结局、宫颈机能不全发生率... 目的分析LEEP与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育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8例CIN患者,随机分为LEEP组(n=52)与宫颈冷刀锥切术(CKC,n=56)组,比较两组转阴率、复发率、妊娠率、妊娠结局、宫颈机能不全发生率。结果LEEP组、CKC组高危型HPV转阴率、CIN转阴率、复发率、术后24个月内妊娠率经统计学分析,呈相近趋势,P>0.05。LEEP组、CKC组妊娠例数分别是42例、47例,所有妊娠妇女均接受随访,比较两组妊娠妇女的妊娠结局显示:LEEP组早产率高于CKC组(P<0.05);LEEP组宫颈机能不全率(3.85%)、CKC组宫颈机能不全率(5.36%);LEEP组、CKC组流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经统计学分析,呈相近趋势,P>0.05。结论将LEEP和CKC应用于CIN的治疗中,临床效果相近;但与LEEP比较,CKC术后宫颈机能不全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EP 宫颈冷刀锥切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生育功能
下载PDF
宫颈冷刀锥切术中氩气刀应用研究
3
作者 张海报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4期70-72,共3页
目的:分析宫颈冷刀锥切术中应用氩气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6月邳州市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60例高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使用宫颈冷刀锥切加缝合止血治疗)和观察组(30例,... 目的:分析宫颈冷刀锥切术中应用氩气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6月邳州市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60例高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使用宫颈冷刀锥切加缝合止血治疗)和观察组(30例,使用宫颈冷刀锥切加氩气刀止血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96 h出血量、术后阴道分泌物线索细胞阳性率、再出血率、宫颈管狭窄率、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96 h出血量分别为(25.42±5.31)min、(31.55±7.62)mL、(23.56±4.61)mL,均短/少于对照组的(28.35±4.12)min、(39.56±9.12)mL、(29.45±6.5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阴道分泌物线索细胞阳性率、再出血率、宫颈管狭窄率及术后6个月HPV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INⅢ患者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中,采取氩气刀进行止血治疗效果确切,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量,降低术后HPV病毒阳性率,促进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冷刀锥切术 氩气刀 高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人乳头瘤病毒
下载PDF
改良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高级别病变的临床疗效研究
4
作者 况勋红 陈亚宁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2期294-296,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高级别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宫颈高级别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以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研究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宫颈冷刀锥切... 目的探讨改良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高级别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宫颈高级别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以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研究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改良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锥切病变组织面积、切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锥切病变组织面积、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高级别病变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能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高级别病变 改良宫颈冷刀锥切术 宫颈冷刀锥切术 并发症 疗效
下载PDF
静脉麻醉下行宫颈冷刀锥切术的日间手术效果观察
5
作者 夏颖 陈绍正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年第7期1713-1715,1721,共4页
目的:探讨在静脉麻醉下对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患者行宫颈冷刀锥切术(CKC)的日间手术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以189例HSIL行CKC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90例)与对照组(99例),观察组采用静脉麻醉行日间手术管理,对照组住院... 目的:探讨在静脉麻醉下对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患者行宫颈冷刀锥切术(CKC)的日间手术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以189例HSIL行CKC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90例)与对照组(99例),观察组采用静脉麻醉行日间手术管理,对照组住院手术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宫颈创面开放处理,不塑形加固,比较两组手术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估、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标本锥切高度、术后疼痛评估、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的(5.6±1.2)d(P=0.000)。观察组术中宫颈创面开放处理并不增加术后感染、术后出血的发生率。结论:HSIL患者在静脉麻醉下行CKC日间手术,术中宫颈创面开放处理,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冷刀锥切术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 静脉麻醉 日间手
下载PDF
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冷刀锥切术对早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6
作者 乔婷 张一帆 孟晓楠 《癌症进展》 2023年第21期2419-2422,共4页
目的 探讨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冷刀锥切术对早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12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阴式广泛宫颈切除术,观察组患者给予宫颈冷刀锥切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 目的 探讨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冷刀锥切术对早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12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阴式广泛宫颈切除术,观察组患者给予宫颈冷刀锥切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血清学指标[C反应蛋白(CRP)、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妊娠结局、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宫旁切除长度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后,两组患者CEA、AFP、CRP水平均低于本组手术前,观察组患者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CEA、AF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1次、2次成功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流产和早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7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00%(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3.33%,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冷刀锥切术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较小,能减少早期宫颈癌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减轻炎性浸润和复发风险,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宫颈冷刀锥切术 阴式广泛宫颈 C反应蛋白 癌胚抗原 甲胎蛋白
下载PDF
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病变的临床残留率和复发率探讨
7
作者 杨立格 张新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14期173-175,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应用宫颈冷刀锥切术与环形电切术展开治疗后临床残留率和复发率的对比情况。方法:选取80例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均为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采用随机数字表抽取法予以分组,就应用宫颈冷刀锥切术方案(...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应用宫颈冷刀锥切术与环形电切术展开治疗后临床残留率和复发率的对比情况。方法:选取80例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均为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采用随机数字表抽取法予以分组,就应用宫颈冷刀锥切术方案(观察组,n=40)与环形电切术方案(对照组,n=40)展开治疗治愈率、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宫颈长度、HPV转阴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临床残留率和复发率的对比。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操作用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操作过程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宫颈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高危HPV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开展治疗工作前,对生活质量各维度即社会功能、物质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进行评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开展治疗后6个月,两组各项分值均有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随访6个月,观察组临床残留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病变的患者,运用宫颈冷刀锥切术展开治疗,其临床治愈率高于环形电切术,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多于环形电切术,在宫颈长度、HPV转阴率方面无显著差异,但患者的生活质量更高,临床残留率和复发率更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病变 宫颈冷刀锥切术 环形电 残留率 复发率
下载PDF
宫颈冷刀锥切术后尿管留置及纱布填塞情况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佘春燕 代玲 +2 位作者 周琳琳 苏雪 苏承英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556-558,563,共4页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CINⅡ~Ⅲ级)患者行宫颈冷刀锥切(CKC)术后不留置尿管及填塞阴道纱布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1月因CINⅡ~Ⅲ级在该院行CKC的13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观察组术后...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CINⅡ~Ⅲ级)患者行宫颈冷刀锥切(CKC)术后不留置尿管及填塞阴道纱布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1月因CINⅡ~Ⅲ级在该院行CKC的13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观察组术后不填塞阴道纱布,同时术毕即刻拔除尿管;对照组术后常规填塞阴道纱布及留置尿管。对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热及感染发生率、患者相关不适症状、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阴道大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NⅡ~Ⅲ级患者CKC术后可不常规留置尿管及填塞阴道纱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冷刀锥切术 阴道纱布填塞 留置尿管
下载PDF
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观察及术后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分析
9
作者 张小霞 《智慧健康》 2023年第21期271-274,共4页
目的 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观察及术后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本院接收诊治的8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 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观察及术后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本院接收诊治的8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手术切除治疗干预措施,观察组采用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措施。比对试验患者之间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指标水平、生活质量测量值、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结束治疗之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结束治疗之后,观察组出血量、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结束治疗之后,观察组心理功能评分、物质生活状态评分、社会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结束治疗之后,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投入临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治疗中,所得干预的评估结果更好,患者的症状得到了较好的缓解,随之提升的还有患者自身的生活水平,减少患者的出血量、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恢复,在术后患者发生复发的概率相对更小,其优越性更佳,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冷刀锥切术 治疗 宫颈上皮内瘤变 疗效观察 缘阳性
下载PDF
宫颈冷刀锥切术在CINⅢ患者中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分析
10
作者 郭立珍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年第9期11-13,共3页
目的分析宫颈冷刀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患者中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抽取15例行宫颈冷刀锥切术的CINⅢ患者,对比宫颈冷刀锥切术病理检查结果与阴道镜活检结果、病理级别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级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 目的分析宫颈冷刀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患者中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抽取15例行宫颈冷刀锥切术的CINⅢ患者,对比宫颈冷刀锥切术病理检查结果与阴道镜活检结果、病理级别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级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结果。结果宫颈冷刀锥切术病理检查结果为CINⅠ为2例,CINⅡ为1例,CINⅢ为0例,原位癌、浸润癌均为0例。其中13例宫颈冷刀锥切术病理检查结果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结果一致,相符率为86.67%。宫颈冷刀锥切术病理级别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38.56±3.96)ml,平均手术时间(40.01±3.96)min,住院时间(8.25±2.41)d。其中1例患者出现下腹部疼痛情况,1例出现少量阴道出血情况,1例创面活动性出血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占比为20.00%(3/15)。对全部出现并发症情况的患者,对症处理后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术后对患者随访6个月,除宫颈浸润癌患者以外,其余患者宫颈外形恢复正常形态。结论在CINⅢ患者中的诊断和治疗中,宫颈冷刀锥切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无法取代,术后应当进行病理观察,还需要进行更密切的随诊,有助于达到良好的预后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冷刀锥切术 CINⅢ患者 诊断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宫颈冷刀锥切术与全子宫切除术对CINⅢ合并高危型HPV阳性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
11
作者 严莉莉 应海燕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年第6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阳性患者分别采用宫颈冷刀锥切术与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47例CINⅢ合并高危型HPV阳性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3例)与研究组(24例)。对照组予以全... 目的探讨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阳性患者分别采用宫颈冷刀锥切术与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47例CINⅢ合并高危型HPV阳性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3例)与研究组(24例)。对照组予以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研究组予以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手术治疗指标以及术后高危型HPV转阴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治愈率为91.67%,对照组手术治愈率为95.6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高危型HPV转阴率为83.33%,对照组术后高危型HPV转阴率为78.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INⅢ合并高危型HPV阳性患者采取宫颈冷刀锥切术与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效果相当,术后高危型HPV转阴率亦无显著差异,但是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康复较快,故临床治疗中需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Ⅲ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 宫颈冷刀锥切术 全子宫
下载PDF
改良宫颈冷刀锥切术在治疗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分析
12
作者 关晓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058-0061,共4页
分析改良宫颈冷刀锥切术在治疗宫颈病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宫颈病变患者6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治疗,观察组进行改良宫颈冷刀锥切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颈冷... 分析改良宫颈冷刀锥切术在治疗宫颈病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宫颈病变患者6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治疗,观察组进行改良宫颈冷刀锥切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颈冷刀锥切术是一种先进的宫颈病变治疗方法,通过使用一种被称为“冷刀”的利器来去除宫颈组织的狭窄和炎症,然后使用锥切器将宫颈组织精细地去除,以完成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具有许多优点,可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宫颈冷刀锥切术 宫颈病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合并高危HPV感染行宫颈冷刀锥切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叶蒙 陈云燕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5期893-896,共4页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合并高危HPV感染行宫颈冷刀锥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90例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合并高危HPV感染的患者数据,按照患者接受的手术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合并高危HPV感染行宫颈冷刀锥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90例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合并高危HPV感染的患者数据,按照患者接受的手术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线圈电切(LEEP)行宫颈椎切术,观察组采取冷刀下锥切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残留和复发情况、观察并对比患者术前和术后半年的HPV病毒载量。结果 观察组椎体高度较对照组有显著优势,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切缘阳性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手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的残留和复发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的HPV病毒载量的比较,和术后半年的HPV病毒载量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 线圈电切(LEEP)行宫颈椎切术和普通冷刀宫颈锥切术对患者创伤程度相当,但后者具有较好的效果,疗效更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 高危HPV感染 冷刀宫颈
下载PDF
宫颈冷刀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的评价 被引量:63
14
作者 张洵 李凌 +1 位作者 章文华 李淑敏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94-996,共3页
背景与目的:宫颈冷刀锥切术(coldknifeconization,CKC)是一种经典的诊治方法,本研究取62例宫颈锥切标本,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的组织学特点,探讨CKC在CIN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比分析62例... 背景与目的:宫颈冷刀锥切术(coldknifeconization,CKC)是一种经典的诊治方法,本研究取62例宫颈锥切标本,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的组织学特点,探讨CKC在CIN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比分析62例行CKC的CIN患者病理标本与术前多点活检的病理所见。结果:CKC与术前多点活检结果完全符合者有44例(71%);有差异者18例(29%),其中4例术前多点活检为CIN2和CIN3,而锥切为CIN3和微小早期浸润癌。62例均为鳞状上皮病变,其中34例为CIN3或以上,病变主要位于移行区,常累及宫颈管,30例(88.2%)同时累及≥2个象限,37例(59.7%)有HPV感染,31例(50%)鳞状上皮化生,8例伴不同程度的非典型增生。切缘病变残留率分别是3.2%(≥CIN2)和8.1%(CIN1),低于文献报道的宫颈环形电切(loopelectrosurgicalexcisionprocedure)的残留率。56例患者随访4个月~14年,均无复发,3例术后妊娠分娩。结论:宫颈锥切在宫颈CIN的诊治中仍有其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冷刀锥切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评价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宫颈冷刀锥切术和全子宫切除术对CINⅢ合并高危型HPV阳性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7
15
作者 王雁 孔为民 +1 位作者 吴玉梅 张为远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和全子宫切除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阴道镜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为CINⅢ并伴有HR-HPV感染患者,其中有生育要求因而... 目的: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和全子宫切除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阴道镜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为CINⅢ并伴有HR-HPV感染患者,其中有生育要求因而进行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的患者370例(锥切组),无生育要求及宫颈萎缩锥切困难要求行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32例(全切组)。对两组患者治疗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锥切组CINⅢ行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后6个月治愈223例,治愈率为93.7%;全切组行全子宫切除术后6个月治愈125例,治愈率为94.7%。锥切组和全切组治疗后6个月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锥切组治疗6个月后,HR-HPV总的病毒阴转率为68.1%(162/238);全切组治疗6个月后,HR-HPV总的病毒阴转率为71.2%(94/132),两组术后对HR-HPV的病毒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锥切组和全切组术前及术后的病理检查符合率(锥切组67.2%,全切组6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冷刀锥切术和全子宫切除术是治疗CINⅢ合并高危型HPV感染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且对高危型HPV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 宫颈冷刀锥切术 全子宫 HPV阴转率
下载PDF
宫颈冷刀锥切术和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7
16
作者 刘宇 王颖 王沂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34-437,共4页
目的:比较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和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TCRC)对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1日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手术、病理及随访资料完整的CINⅡ、Ⅲ患者共176例,其中CKC组62例... 目的:比较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和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TCRC)对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1日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手术、病理及随访资料完整的CINⅡ、Ⅲ患者共176例,其中CKC组62例,TCRC组114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孕产次数及术前病理分级并评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及病理切缘阳性和术后宫颈狭窄、复发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孕产次数及术前CIN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KC组术中平均出血量(14.16±14.10 ml)、平均住院时间(5.73±1.43天)与TCRC组(29.80±20.55 ml,4.75±1.2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C组平均手术时间(33.15±11.42分钟)、术后阴道流血率(33.9%)、病理切缘阳性率(3.2%)、宫颈狭窄率(4.8%)、复发率(4.8%)与TCRC组(分别为33.18±14.61分钟、21.1%、5.3%、4.4%、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C组术前宫颈活检病理和术后病理结果一致率为74.2%(46/62),TCRC组为72.8%(83/114),kappa值<0.75。结论:两种方法用于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均安全有效。与CKC相比,TCRC可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但可能增加术中出血量,需在手术中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冷刀锥切术 宫腔镜下宫颈 宫颈上皮内瘤变
下载PDF
宫颈冷刀锥切术后病理有无宫颈上皮内瘤变对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倩 赵丽雅 +2 位作者 张颐 郭科军 庞晓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681-2683,共3页
目的:研究宫颈冷刀锥切术后病理中有无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对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间共95例因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证实为CIN 3,行宫颈冷刀锥切术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将其分成2组,组1(锥切病理无CIN)和组2(锥切病理... 目的:研究宫颈冷刀锥切术后病理中有无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对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间共95例因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证实为CIN 3,行宫颈冷刀锥切术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将其分成2组,组1(锥切病理无CIN)和组2(锥切病理有CIN),研究2组患者的年龄、中位妊娠次数、中位经产次数、绝经患者比率、锥切前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率及组织学复发率之间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上述研究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冷刀锥切术后病理中无CIN的患者与有CIN的患者预后无显著差异,术后随访同等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冷刀锥切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复发
下载PDF
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18
作者 郝增平 陈瑛 靳家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7期620-622,共3页
目的评价宫颈冷刀锥切术(cold knife conization,CKC)对阴道镜活检结果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Ⅲ级患者的诊治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月我院采用CKC治疗30例CINⅢ级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评价宫颈冷刀锥切术(cold knife conization,CKC)对阴道镜活检结果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Ⅲ级患者的诊治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月我院采用CKC治疗30例CINⅢ级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1年内每3个月随访一次,包括细胞学检查[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或超薄细胞学检查(CCT)]、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杂交捕获)和妇科检查。若正常,以后每6~12个月随访一次。结果 CKC术后病理结果 29例与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一致,符合率为96.7%,CINⅡ级1例,切缘干净无残留。术后3个月复诊,30例宫颈外形均恢复正常形态。术后3个月常规阴道镜检查,无一例复发。4例随访时间<1年,细胞学检查2例为炎症,2例为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1例为炎症,1例为CINⅠ级,3个月后复查细胞学为炎症,阴道镜活检亦为炎症;随访1~3年20例,3~5年6例,细胞学均为正常或炎症。其中2例已妊娠并剖宫产分娩。并发症主要为出血5例(16.7%),包括术中出血1例、术后出血4例。结论 CKC是治疗CINⅢ的有效方法 ,并能提高宫颈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冷刀锥切术 治疗
下载PDF
宫腔镜电凝辅助宫颈冷刀锥切术在CINⅢ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晶华 冯力民 +6 位作者 吴玉梅 杨保军 赵群 王伟娟 高婉丽 赵卫红 邢凤玲 《癌症进展》 2011年第4期428-432,共5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凝辅助宫颈冷刀锥切术(cold knife conization,CKC)在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Ⅲ)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CINⅢ患者,通过宫腔镜电凝辅助CKC和传统CKC的方法,了解患...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凝辅助宫颈冷刀锥切术(cold knife conization,CKC)在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Ⅲ)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CINⅢ患者,通过宫腔镜电凝辅助CKC和传统CKC的方法,了解患者术前组织活检与术后病理情况,术中术后临床观察及术前术后HPV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134例患者中,78例行宫腔镜电凝辅助CKC,56例行传统CKC。宫腔镜电凝辅助CKC和传统CKC术后组织病理结果与术前多点活检完全符合率分别为78.21%(61/78)和75%(42/56);两组切缘病变残留率分别为6.41%(5/78)和7.14%(4/56)。术中出血分别为:19.25±10.59ml和33.63±14.56ml;手术时间分别为:14.02±4.079分钟和25.09±7.034分钟;术后并发症:出血分别为2例(均为术后2周左右)和3例(2例术后当日,1例术后2周);两组均无感染。随访6个月至4年,HPV在宫腔镜电凝辅助CKC术后3个月64例(术前72例阳性)转为阴性,转阴率为89%(64/72),传统CKC术后3个月43例(术前50例阳性)转为阴性,转阴率为86%(43/56)。两组随访至今HPV均为阴性。结论与传统的CKC相比,宫腔镜电凝辅助CKC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的优点,是目前治疗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冷刀锥切术 宫腔镜 HPV
下载PDF
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及妊娠结局对比分析 被引量:44
20
作者 张金荣 赵远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6年第7期472-475,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1月~2015年11月在本院就诊的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138例,其中66例行LEEP,72例行CKC,对比...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1月~2015年11月在本院就诊的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138例,其中66例行LEEP,72例行CKC,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随访妊娠结局。结果:LEEP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低于CKC组(P〈0.05);两组术后出血、切缘阳性及宫颈狭窄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LEEP组的术后感染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CKC组(均P〈0.05);两组术后宫颈缩短长度和复发率均无差异(P〉0.05),妊娠、异位妊娠、流产、早产、足月产及低体重出生儿的发生率和分娩方式也未见差异(P〉0.05)。结论:LEEP和CKC的疗效及术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相当,但LEEP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及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环形电 宫颈冷刀锥切术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疗效 妊娠结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