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21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癌筛查,你做对了吗
1
作者 胡雪涛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4年第1期68-69,共2页
宫颈癌是我国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不洁性行为、性伴侣多、性生活过早、分娩次数多、免疫缺陷、年龄、吸烟等因素有关。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约13.5万,占全球发病数量的1/3。目前,我国宫颈癌患者中以40... 宫颈癌是我国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不洁性行为、性伴侣多、性生活过早、分娩次数多、免疫缺陷、年龄、吸烟等因素有关。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约13.5万,占全球发病数量的1/3。目前,我国宫颈癌患者中以40~50岁所占比重较高,20岁以下少见,农村女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城市女性。早期宫颈癌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引起阴道出血、阴道排液、尿频尿急等症状。宫颈癌Ⅰ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81.6%,Ⅱ期为61.3%,Ⅲ期为36.7%,Ⅳ期仅为12.1%,随着宫颈癌临床分期的升高,其5年生存率明显下降。由此可见,重视宫颈癌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临床上,常见宫颈癌筛查方法主要包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筛查 早期宫颈癌 分娩次数 阴道排液 不洁性行为 宫颈癌患者 免疫缺陷 阴道出血
下载PDF
2023年度宫颈癌防治现状与问题
2
作者 赵超 李明珠 +1 位作者 邓浩 魏丽惠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63-68,共6页
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其主要致病原因是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持续感染,通过为年轻女性接种HPV疫苗、在适龄女性中开展宫颈癌筛查、及时治疗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等三级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防控并最终实现消除... 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其主要致病原因是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持续感染,通过为年轻女性接种HPV疫苗、在适龄女性中开展宫颈癌筛查、及时治疗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等三级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防控并最终实现消除宫颈癌。但目前宫颈癌防治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包括需要进一步推动适龄女性接种HPV疫苗、扩大筛查宫颈癌的覆盖率、宫颈癌治疗术式选择等。本文旨在总结2023年度宫颈癌防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筛查 宫颈癌治疗
下载PDF
血清Th1/Th2、Hmga1、PKM2表达水平及其联合HPV诊断宫颈癌的价值
3
作者 张艳敏 王海颖 +1 位作者 李登州 夏晴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293-1298,共6页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高迁移率族蛋白A1(Hmga1)、丙酮酸激酶M2型(PKM2)水平及联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河南省中医院就诊的186例宫颈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高迁移率族蛋白A1(Hmga1)、丙酮酸激酶M2型(PKM2)水平及联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河南省中医院就诊的186例宫颈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类型分为宫颈炎组(n=62)、宫颈癌前病变组(n=58)和宫颈癌组(n=66),另选取6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四组及宫颈癌前病变组和宫颈癌组合并、未合并HPV感染患者入院时Th1/Th2因子[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Hmga1、PKM2水平,分析血清Th1/Th2、Hmga1、PKM2水平表达与肿瘤病理特征的关系及联合HPV对宫颈癌合并HPV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四组受检者入院(体检)时的血清IFN-γ、IL-2、IL-4、IL-10、Hmga1、PKM2水平比较,宫颈癌组>宫颈癌前病变组>宫颈炎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合并HPV感染患者比较,宫颈癌前病变组、宫颈癌组合并HPV感染患者入院时的血清IFN-γ、IL-2、IL-4、IL-10、Hmga1、PKM2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宫颈癌合并HPV感染患者入院时的血清IFN-γ、IL-2、IL-4、IL-10、Hmga1、PKM2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感染对宫颈癌诊断灵敏度为84.85%(54/66),特异度为72.41%(16/28),准确度为56.45%(70/124);血清IFN-γ、IL-2、IL-4、IL-10、Hmga1、PKM2、HPV感染对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诊断AUC分别为0.761、0.730、0.745、0.806、0.819、0.707、0.786,HPV感染联合各血清指标诊断AUC为0.908,大于单一指标诊断。结论血清Th1/Th2、Hmga1、PKM2水平检测对宫颈癌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临床可通过其联合HPV感染情况早期辅助诊断宫颈病变,为临床针对性制定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宫颈癌前病变 人乳头状瘤病毒 辅助性T细胞 高迁移率族蛋白A1 丙酮酸激酶M2型
下载PDF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护理干预对潮汕地区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吴泽婷 刘叶灵 +2 位作者 吴佩雁 翁惠兰 陈伟洁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83-0187,共5页
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29例宫颈癌行宫颈癌根治术病例资料,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指导,干预组实施基于健康信念模式护理干预,持续干预至术后一年... 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29例宫颈癌行宫颈癌根治术病例资料,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指导,干预组实施基于健康信念模式护理干预,持续干预至术后一年。比较两组的性功能状况[性功能指数量表(FSFI)]及生活质量[宫颈癌患者治疗评估量表(FACT-Cx)]。结果 干预后,患者恢复性生活时间早,在FSFI量表和FACT-Cx量表多个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护理干预可帮助宫颈癌术后患者树立正确性生活观念,缩短术后性生活恢复时间,提高性生活满意度,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宫颈癌根治术 健康信念模式 性生活
原文传递
预防宫颈癌,守护女性健康
5
作者 令狐仰锋 《健康生活》 2024年第4期16-17,共2页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40~50岁的女性是宫颈癌的高发人群。据统计,世界上每一分钟就有一个新的宫颈癌患者出现,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患者约50万人。由于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测技术的广泛应用,大量的早期宫颈癌与癌前病变得以检出并...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40~50岁的女性是宫颈癌的高发人群。据统计,世界上每一分钟就有一个新的宫颈癌患者出现,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患者约50万人。由于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测技术的广泛应用,大量的早期宫颈癌与癌前病变得以检出并受到重视,从而降低了中、晚期宫颈癌的发病率,使宫颈癌患者的存活率和治愈率都得到极大的提升。因此,预防和及早治疗宫颈癌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患者 早期宫颈癌 晚期宫颈癌 女性健康 高发人群 癌前病变 恶性肿瘤 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测
下载PDF
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不同时期支持性照顾需求的现象学研究
6
作者 韩娜娜 焦见芬 高伟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197,共6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不同时期支持性照顾需求,为开展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5月—11月在济南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宫颈癌根治术的16名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后7日(调整期)、术后3...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不同时期支持性照顾需求,为开展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5月—11月在济南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宫颈癌根治术的16名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后7日(调整期)、术后3个月(适应期)和术后6个月(稳定期)进行3次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整理分析资料,应用支持性照顾需求多维模型进行归类。结果:共提炼出5个主题,分别为不适症状及渴望恢复日常生活、消极心理感受、多方面支持与延续医疗服务需求、信息支持不足、性需求。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随病程变化而有不同特点,医护人员需要采用动态连续的观念,科学评估患者的需求,继而实施精准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及应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宫颈癌根治术 支持性照顾需求 现象学研究
原文传递
AccuLearning自动勾画临床靶区和危及器官用于宫颈癌术后放疗的可行性研究
7
作者 陈飞 龚筱钦 +4 位作者 余云鹏 游涛 王旭 戴春华 胡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从几何学和剂量学探讨AccuLearning(AL)建立宫颈癌术后临床靶区(CTV)和危及器官(OARs)自动勾画模型应用于临床的可行性。方法选取75例宫颈癌术后手动勾画CT数据,60例应用AL训练生成自动勾画模型,并对剩余15例进行自动勾画,同时将自... 目的从几何学和剂量学探讨AccuLearning(AL)建立宫颈癌术后临床靶区(CTV)和危及器官(OARs)自动勾画模型应用于临床的可行性。方法选取75例宫颈癌术后手动勾画CT数据,60例应用AL训练生成自动勾画模型,并对剩余15例进行自动勾画,同时将自动勾画图像上的放疗计划导入到手动勾画结构上,比较两种勾画方式的效率、戴斯相似系数(DSC)、豪斯多夫距离(HD)和剂量学差异。结果自动勾画时间明显小于手动勾画(P<0.05);各结构DSC值≥0.87;肠袋和直肠的HD值在10 mm左右,其余结构小于5 mm;剂量学评估CTV(D98、V90%、V95%、Dmean、HI)、肠袋(V50)和膀胱(V5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基于AL形成的宫颈癌术后自动勾画模型提高了放疗效率,OARs具有直接应用于临床的可能性,CTV仍需进一步修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勾画 宫颈癌 临床靶区 危及器官 剂量学
下载PDF
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剂量学参数分析
8
作者 胡静 王旭 +5 位作者 龚筱钦 凌锐 游涛 戴春华 田野 陈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2-676,共5页
目的 探索宫颈癌放疗患者肠道剂量与急性放射性肠炎(ARE)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19年间158例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TCAE 5.0将ARE≥2级的患者归为ARE≥2级组,否则归为ARE <2级组。从剂量体积直方图中提取... 目的 探索宫颈癌放疗患者肠道剂量与急性放射性肠炎(ARE)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19年间158例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TCAE 5.0将ARE≥2级的患者归为ARE≥2级组,否则归为ARE <2级组。从剂量体积直方图中提取患者肠道剂量参数,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RE≥2级与肠道剂量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26例(16.46%)患者发生≥2级ARE。营养不良、三维适形放疗的患者ARE≥2级的发生率高于营养良好、调强放疗的患者(P <0.05);发生ARE≥2级的患者肠袋V5、V40和直肠V50高于ARE <2级的患者(P <0.05);ROC曲线显示肠袋V5和V40是ARE≥2级的显著预测因子(AUC> 0.7,P <0.05)。结论 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患者应考虑肠袋V5和V40剂量,合理优化放疗计划,以期降低ARE≥2级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同步放化疗 急性放射性肠炎 剂量学
下载PDF
妊娠期宫颈癌21例临床分析
9
作者 刘静 杨丽珺 +2 位作者 李玉宏 王玉东 王建东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3期314-318,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妊娠期宫颈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为妊娠期宫颈癌的筛查、管理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的21例妊娠期宫颈癌患者... 目的通过分析妊娠期宫颈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为妊娠期宫颈癌的筛查、管理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的21例妊娠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及妊娠结局。结果妊娠期宫颈癌患者共21例,有7例患者在妊娠期反复阴道出血,就诊后发现宫颈肿物,或为菜花状,或为质硬肿物,表面毛糙,经阴道镜活检病理检查提示宫颈癌,其余14例均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妊娠结局包括流产7例,早产9例,足月产5例。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宫颈腺癌2例,宫颈腺鳞癌4例,子宫内膜样腺癌1例,宫颈鳞癌14例。8例宫颈癌Ⅰa1期患者中,1例产后手术治疗,1例孕16周手术治疗后妊娠至足月,5例流产后手术治疗,1例剖宫产后手术治疗。1例宫颈癌Ⅰa2期患者产后手术治疗,1例宫颈癌Ⅰb1期患者孕9周手术治疗,1例宫颈癌Ⅰb2期患者孕8周手术治疗,1例宫颈癌Ⅰb3期患者孕34周剖宫产后手术治疗,1例宫颈癌Ⅱa1期患者产后手术联合放化疗治疗。3例宫颈癌Ⅱa2期患者中,1例孕期TC方案(紫杉醇+卡铂)化疗5次,剖宫产后手术治疗联合术后补充放疗;1例延迟孕周期待至剖宫产,剖宫产后手术治疗联合术后补充放疗;1例孕20周开始给予TC方案化疗两次,剖宫产后手术治疗。5例宫颈癌Ⅱb期患者中,均剖宫产后予以放化疗和/或手术治疗。随访至2023年1月,除流产3例及失访2例外,其余母婴状况均良好。结论在妊娠期应及时完善宫颈癌筛查,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及个体化治疗可延长妊娠期宫颈癌患者的孕周,减少母婴并发症,提升母婴存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妊娠期 诊疗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山竹子素通过调控PTEN在宫颈癌中发挥抑癌作用
10
作者 冯思芳 赵娟 +2 位作者 杨婷 李琛 李龙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34-240,共7页
目的:探讨山竹子素是否通过调控PTEN在宫颈癌中发挥抑癌作用。方法:Immunoblotting检测PTEN表达水平。利用CRISPR/Cas9技术建立PTEN敲除的宫颈癌细胞模型。CCK-8和EdU染色方法检测细胞生长和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划痕实... 目的:探讨山竹子素是否通过调控PTEN在宫颈癌中发挥抑癌作用。方法:Immunoblotting检测PTEN表达水平。利用CRISPR/Cas9技术建立PTEN敲除的宫颈癌细胞模型。CCK-8和EdU染色方法检测细胞生长和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利用PTEN敲除宫颈癌细胞来构建荷瘤小鼠模型,检测山竹子素对肿瘤形成和生长的影响。免疫组化检测移植瘤组织中PTEN表达和Ki-67增殖水平。结果:山竹子素可以显著上调宫颈癌细胞中PTEN的蛋白表达水平(P<0.01)。转染Cas9-PTEN质粒至宫颈癌细胞中可以显著下调PTEN表达(P<0.01)。在野生型宫颈癌细胞中,山竹子素可以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同时诱导细胞凋亡(P<0.01)。在PTEN敲除的宫颈癌细胞中,山竹子素则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无明显影响(P>0.05)。PTEN敲除可阻断山竹子素对裸鼠体内异种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论:山竹子素通过调控PTEN在宫颈癌中发挥抑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山竹子素 PTEN CRISPR/Cas9
下载PDF
节约体能法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
11
作者 芦沁蕊 焦培娟 +2 位作者 周楠 智诗涵 顾炜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8-266,共9页
目的:探讨节约体能法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CRF)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4月—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病区住院治疗的108例宫颈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4例... 目的:探讨节约体能法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CRF)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4月—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病区住院治疗的108例宫颈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放疗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放疗科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节约体能法的干预。于治疗开始前、放疗5次结束、放疗10次结束、放疗15次结束、放疗20次结束及放疗25次结束后采用中文版Piper疲乏修订量表(RPFS)对病人CRF严重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干预期间对照组流失3例病人,干预组流失4例病人,最终对照组51例病人完成研究,干预组50例病人完成研究。中文版RPFS总分及行为疲乏、情感疲乏、感知疲乏、认知疲乏维度得分的干预主效应、时间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开始前和放疗5次结束2个时间点,对照组与干预组的中文版RPF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放疗10次结束、放疗15次结束、放疗20次结束及放疗25次结束4个时间点,对照组与干预组的中文版RPF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病人CRF水平在治疗期间升高,节约体能法可有效降低各时间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病人的CR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癌因性疲乏(CRF) 节约体能法 放疗 化疗 护理
下载PDF
呼伦贝尔地区女性对宫颈癌及宫颈癌筛查相关知识认知度及影响因素
12
作者 郭慧敏 孙梅 +1 位作者 丛闯 赵辉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 了解呼伦贝尔地区妇女对宫颈癌及宫颈癌筛查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和内蒙古呼伦贝尔根河市中蒙医院体检者及妇科门诊就诊患者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对结果采用描述性分... 目的 了解呼伦贝尔地区妇女对宫颈癌及宫颈癌筛查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和内蒙古呼伦贝尔根河市中蒙医院体检者及妇科门诊就诊患者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对结果采用描述性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宫颈癌及宫颈癌筛查认知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最终共计纳入229例问卷,宫颈癌及宫颈癌筛查认知情况调查平均得分为5.27分(满分为7分),认知程度为较差者占27.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最高学历、职业、居住地、家庭人均年收入、是否接受过宫颈癌筛查对宫颈癌及宫颈癌认知水平有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历和是否接受过宫颈癌筛查是相关认知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低学历、未接受过宫颈癌筛查者对宫颈癌及宫颈癌筛查认知程度相对较差。结论 呼伦贝尔地区女性对宫颈癌及宫颈癌筛查认知程度仍需提高,尤其着重加大对学历较低、从未接受过宫颈癌筛查妇女的相关知识普及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地区 宫颈癌 宫颈癌筛查 认知
下载PDF
2021年重庆市宫颈癌发病率、死亡率与生存率分析
13
作者 丁贤彬 吕晓燕 +3 位作者 焦艳 高旸 熊娟 许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726-731,共6页
目的:了解2021年重庆市宫颈癌发病率、死亡率与五年生存率,为开展恶性肿瘤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21年重庆市新发宫颈癌发病死亡数据,分析2021年重庆市宫颈癌发病率、标化发病率、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龄别发病率与死亡率。中... 目的:了解2021年重庆市宫颈癌发病率、死亡率与五年生存率,为开展恶性肿瘤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21年重庆市新发宫颈癌发病死亡数据,分析2021年重庆市宫颈癌发病率、标化发病率、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龄别发病率与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率采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标准人口构成进行标化,世界人口标化率采用2000年世界人口构成进行标化。不同性别和地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对2016年新报告的宫颈癌病例进行主动和被动生存随访,采用生存分析寿命表法计算观察生存率,采用乘积极限法(Kaplan-Meier)计算平均生存时间,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 Rank of Mantel-Cox进行统计检验。结果:2021年重庆市宫颈癌发病率、中国标化发病率、世界标化发病率分别为21.60/10万、14.64/10万与14.71/10万,宫颈癌发病率农村(23.32/10万)高于城市(17.67/10万)(χ^(2)=6.96,P<0.01)。宫颈癌死亡率、中国标化死亡率、世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5.00/10万、2.79/10万与3.02/10万,宫颈癌死亡率农村(5.65/10万)高于城市(3.53/10万)(χ^(2)=5.42,P=0.02)。2021年重庆市宫颈癌五年生存率为64.32%,城市地区宫颈癌五年生存率(76.35%)高于农村地区(59.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5,P<0.01)。结论:重庆市宫颈癌发病率与死亡率高,五年生存率较低,应重视宫颈癌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发病率 死亡率 生存率
下载PDF
青年宫颈癌患者快感缺失的影响因素及与性生活质量和婚姻质量的相关性
14
作者 马艳红 赵玲赤 +2 位作者 朱晔 朱红艳 何艳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3期44-48,共5页
目的分析青年宫颈癌患者快感缺失的影响因素及与性生活质量和婚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就诊的352例青年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躯体快感缺失量表、中文版社会快感缺... 目的分析青年宫颈癌患者快感缺失的影响因素及与性生活质量和婚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就诊的352例青年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躯体快感缺失量表、中文版社会快感缺失量表、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和Olson婚姻质量问卷评估患者的躯体快感缺失、社会快感缺失情况及性生活质量、婚姻质量。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快感缺失与性生活质量和婚姻质量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快感缺失的影响因素。结果青年宫颈癌患者躯体和社会快感缺失评分分别为(46.15±3.59)分和(30.48±3.62)分。相关性分析显示躯体和社会快感缺失评分与FSFI各维度评分、Olson婚姻质量问卷中婚姻满意度、夫妻交流、角色平等性维度评分呈负相关(P<0.05)。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地、生育情况、经济状况、治疗后时间、病耻感和领悟社会支持是青年宫颈癌患者躯体和社会快感缺失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青年宫颈癌患者快感缺失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与性生活质量和婚姻质量呈负相关,居住地、生育情况、经济状况、治疗后时间、病耻感和领悟社会支持是快感缺失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宫颈癌 快感缺失 性生活质量 婚姻质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早期宫颈癌术后HP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15
作者 孟丽燕 王超群 +3 位作者 陈星慧 何军晶 牛雅茹 马丽莎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52-156,共5页
目的分析早期宫颈癌根治术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之间,在昆明市妇幼保健院行开腹或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159例早期宫颈癌患者,根据术后1a返院复查HR-HPV持续感染情况分... 目的分析早期宫颈癌根治术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之间,在昆明市妇幼保健院行开腹或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159例早期宫颈癌患者,根据术后1a返院复查HR-HPV持续感染情况分为2组:HR-HPV阳性组(n=41)和HR-HPV转阴组(n=118)。对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阴道微生态情况、手术入路途径、术后病检结果等分析,研究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HR-HPV持续阳性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组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绝经、手术期别晚、阴道微生态失调/亚失调是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HR-HPV持续阳性的危险因素(P<0.05),而腹腔镜微创手术不是其危险因素。其中阴道微生态异常OR为12.574,绝经OR为3.510。结论绝经、阴道微生态失调为影响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HR-HPV清除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微创手术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中KLF12、STAT3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
16
作者 何永亮 章培 +4 位作者 吴宁 蒋炳林 成永莲 欧阳海英 涂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305-1310,共6页
目的:分析宫颈癌中Krüpple样转录因子12(KLF1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07月至2020年07月收治于本院的82例宫颈癌患者活检及手术宫颈癌标本。采用免疫组化... 目的:分析宫颈癌中Krüpple样转录因子12(KLF1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07月至2020年07月收治于本院的82例宫颈癌患者活检及手术宫颈癌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宫颈癌组织及宫颈癌KLF12、STAT3表达情况。通过χ^(2)检验分析KLF12、STAT3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绘制Kaplan-Meier曲线分析KLF12、STAT3表达与宫颈癌患者3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织KLF12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STAT3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不同年龄、产次、月经状态、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类、浸润深度患者宫颈癌组织中KLF12、STAT3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IGO分期Ⅱ期、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组织中KLF12、STAT3阳性表达率较高(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FIGO分期Ⅱ期、KLF12、STAT3阳性表达均是宫颈癌患者3年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Kaplan-Meier曲线结果显示,KLF12阳性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66.66%(28/42)低于KLF12阴性表达患者90.00%(36/40)(P<0.05),STAT3阳性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70.49%(43/61)低于STAT3阴性表达患者100%(21/21)(P<0.05)。结论:宫颈癌组织中KLF12、STAT3阳性表达升高,两者异常表达与FIGO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可作为用于评估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KLF12基因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类器官在子宫颈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李晓峰 刘菲 杨兴升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4年第4期311-313,316,共4页
子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研究发现,针对宫颈癌的肿瘤细胞系培养和肿瘤异种移植建模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子宫颈癌类器官是由患者来源肿瘤细胞培养形成的临床前研究模型,更准确有效地保留了肿瘤异质性,同时也具备兼顾... 子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研究发现,针对宫颈癌的肿瘤细胞系培养和肿瘤异种移植建模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子宫颈癌类器官是由患者来源肿瘤细胞培养形成的临床前研究模型,更准确有效地保留了肿瘤异质性,同时也具备兼顾肿瘤细胞与胞外基质间相互作用的潜力。本文将近年来宫颈癌类器官模型在发病机制、药物筛选及精准医疗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进而分析类器官技术在妇科肿瘤研究的发展前景及挑战,以期为宫颈癌个体化治疗探索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器官 宫颈癌 精准医疗 药物筛选实验 临床前模型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MRI定量分析诊断宫颈癌宫旁浸润的研究
18
作者 牛俊巧 王佳 +3 位作者 刘焱 曲源 张建亮 李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5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MRI定量分析诊断宫颈癌宫旁浸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宫旁浸润组31例与非宫旁浸润组5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常规平扫及... 目的探讨多模态MRI定量分析诊断宫颈癌宫旁浸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宫旁浸润组31例与非宫旁浸润组5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常规平扫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扫描,获得感兴趣区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对比剂容积转换常量(K^(trans))、速率常数(K_(ep))、血管外细胞间隙容积分数(V_(e))值等多模态MRI定量参数。比较宫旁浸润组和非宫旁浸润组临床特征、ADC值和DCE-MRI定量参数;Pearson相关性分析宫颈癌宫旁浸润患者ADC值和K^(trans)、K_(ep)、V_(e)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ADC值和K^(trans)、K_(ep)、V_(e)对宫颈癌宫旁浸润的诊断效能。结果宫旁浸润组与非宫旁浸润组肿瘤直径和病理分级的分布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旁浸润组K^(trans)、K_(ep)和V_(e)均明显高于非宫旁浸润组(P<0.05);Pearson相关性显示,宫颈癌宫旁浸润患者ADC值与V_(e)值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ROC显示,K^(trans)、K_(ep)、V_(e)值诊断宫颈癌宫旁浸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6、0.821和0.864(P<0.05)。结论多模态MRI定量参数对宫颈癌宫旁浸润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为宫颈癌宫旁浸润的影像诊断提供量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MRI 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宫颈癌 宫旁浸润
下载PDF
PRMT5和CDKN2B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9
作者 胡晓菡 周强 +3 位作者 孙武 陈静 沈瀚 李强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12-417,共6页
目的研究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PRMT5)、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2B(CDKN2B)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3月—2020年3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妇产科诊治宫颈癌患者88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宫颈癌和癌旁组... 目的研究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PRMT5)、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2B(CDKN2B)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3月—2020年3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妇产科诊治宫颈癌患者88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宫颈癌和癌旁组织中PRMT5、CDKN2B表达;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RMT5与CDKN2B表达的相关性;比较不同临床特征宫颈癌癌组织中PRMT5、CDKN2B表达的差异;Kaplan-Meier曲线评估PRMT5、CDKN2B表达对宫颈癌患者无进展生存预后的影响;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宫颈癌患者无进展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癌组织中PRMT5蛋白阳性率70.45%(62/88),高于癌旁组织6.82%(6/88)(χ^(2)=75.155,P<0.001)。宫颈癌组织中CDKN2B阳性率22.73%(20/88),低于癌旁组织79.55%(71/88)(χ^(2)=75.336,P<0.001)。宫颈癌中PRMT5与CDKN2B呈负相关(r=-0.734,P<0.001)。FIGOⅠB2~ⅡA期、有淋巴结转移宫颈癌组织中PRMT5阳性率高于FIGOⅠA~ⅠB1期、无淋巴结转移者,而CDKN2B阳性率则降低(χ^(2)/P=6.359/0.012、4.606/0.032、5.205/0.023、3.893/0.048)。PRMT5阳性组3年累积无进展生存率74.19%(46/62),低于PRMT5阴性组92.31%(24/26)(Log-Rankχ^(2)=4.386,P=0.017)。CDKN2B阴性组3年累积无进展生存率75.00%(51/68),低于CDKN2B阳性组95.00%(19/20)(Log-Rankχ^(2)=4.423,P=0.012)。FIGO分期ⅠB2~ⅡA期、合并淋巴结转移、PRMT5阳性、CDKN2B阴性是影响宫颈癌患者无进展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407(1.159~1.696),1.464(1.201~1.784),1.614(1.189~2.192),1.595(1.191~2.136)]。结论宫颈癌组织中PRMT5表达升高,CDKN2B表达降低,两者与宫颈癌患者的不良临床病理特征有关,是评估宫颈癌预后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2B 预后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circNRIP1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葛琴 蔡平 +1 位作者 张玲玲 曹晓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847-852,共6页
目的探讨环状RNA核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circNRIP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初步考察其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circNRIP1在宫颈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通过细胞增殖实验(MTS法)... 目的探讨环状RNA核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circNRIP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初步考察其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circNRIP1在宫颈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通过细胞增殖实验(MTS法)、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 Matrigel实验分别考察circNRIP1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circNRIP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升高(P<0.001);circNRIP1在HeLa细胞系中表达水平最低,在SiHa细胞系中表达水平最高,与其他细胞系circNRIP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SiHa细胞系中,与NC组比较,shRNA1、shRNA2、shRNA3慢病毒均可显著降低circNRIP1的表达水平,其中shRNA2的敲低能力最高,在HeLa细胞系中,与OV-NC组比较,circNRIP1在OV-cNRIP1组的表达水平更高(P<0.01)。MTS实验结果显示,在HeLa细胞系中,与OV-NC组比较,OV-cNRIP1组的HeLa细胞增殖能力更高(P<0.001);在SiHa细胞系中,与sh-NC组比较,sh-cNRIP1组的SiHa细胞增殖能力更低(P<0.001)。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在SiHa细胞系中,与sh-NC组比较,sh-cNRIP1组的SiHa细胞迁移能力更低(P<0.001);在HeLa细胞系中,与OV-NC组比较,OV-cNRIP1组的HeLa细胞迁移能力显著增强(P<0.001);Transwell Matrigel实验结果显示,在SiHa细胞系中,与sh-NC组比较,sh-cNRIP1组的SiHa细胞穿膜数显著减少(P<0.001);在HeLa细胞系中,与OV-NC组比较,OV-cNRIP1组的HeLa细胞穿膜数显著增多(P<0.001)。结论circNRIP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上调,circNRIP1能显著促进宫颈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circNRIP1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