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2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慧蕾 卫家芬 +2 位作者 徐雪明 赵强 马瑾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9期149-154,共6页
目的:分析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上海市嘉定区外冈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上海市嘉定区外冈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研究组接受家庭医生团队模式的健康管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心房颤动相关知识知晓评分、抗凝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尿酸水平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血清肌酐水平低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研究组心电图稳定人数多于对照组,快房颤患者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患者知识知晓度及依从性,改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肾功能及血糖、血脂指标,且患者心电图情况较优,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模式 心房颤动 老年
下载PDF
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模式在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管理中的实践及思考
2
作者 刘慧蕾 徐雪明 +1 位作者 卫家芬 马瑾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6期51-55,共5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呈现显著升高趋势。房颤可导致血栓形成、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极大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并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近年来,房颤的全...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呈现显著升高趋势。房颤可导致血栓形成、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极大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并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近年来,房颤的全程综合管理成为研究热点,但其规范化管理路径尚未形成,家庭医生团队模式作为一种全程闭环管理服务模式,可为老年房颤患者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服务新路径,本文对老年房颤的综合管理发展进行简介,并结合外冈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老年房颤患者实施家庭医生团队管理路径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对怎样开展同质化、规范化房颤管理路径进行探讨及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模式 老年房颤 综合管理
下载PDF
强调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的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效果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舒芮 李桂琼 《临床医学进展》 2022年第3期2341-2347,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通过强调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采用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进行评价,进而为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模式是否需要强化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提供切实证据。方法:本研究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入选重...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通过强调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采用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进行评价,进而为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模式是否需要强化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提供切实证据。方法:本研究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入选重庆市渝北区大湾中心卫生院2020-06~2020-12参加老年人免费体检,且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共481例,其中4人因外出等原因被剔除,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女性142例,男性96例,n = 238):只接受常规家庭医生团队管理,在对患者进行糖尿病随访时只监测空腹血糖。干预组(女性147例,男性92例,n = 239):对患者进行糖尿病随访时不仅监测空腹血糖,还须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同一时间段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干预12个月后,再次检测并比较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血脂、舒张压(DBP)、收缩压(SBP)、体质指数(BMI)等指标,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t检验,P 0.05);干预组FBG、2h-PBG、HbAlc及TG、LDL-C、舒张压、收缩压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强调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的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脂水平,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团队管理 2型糖尿病 餐后2小时血糖 空腹血糖
下载PDF
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模式对农村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赵英 缪云妹 +2 位作者 金秀龙 李慈红 高宗尚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2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团队管理对农村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7月于上海市奉贤区西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的24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9月上海市奉贤区西渡街...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团队管理对农村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7月于上海市奉贤区西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的24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9月上海市奉贤区西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收治的200例农村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社区治疗与随访,观察组实施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模式。结果:干预前,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模式可改善农村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值得应用并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团队 脑卒中 血脂
下载PDF
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模式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血压的影响
5
作者 穆怡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1-4,共4页
基于服药依从性和血压的控制情况分析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模式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本人管辖的滨江路、松柏林社区2023年1月-2023年7月管理的90名老年高血压患者纳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均实施常规社区管理模式并进行... 基于服药依从性和血压的控制情况分析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模式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本人管辖的滨江路、松柏林社区2023年1月-2023年7月管理的90名老年高血压患者纳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均实施常规社区管理模式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n=45,联合家庭医生管理模式)和对照组(n=45),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和服药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模式的应用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显著提高,血压以及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并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医团队管理模式 社区老年高血压 服药依从性 血压
下载PDF
家庭医生双签约管理模式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6
作者 刘闻莺 黄苏敏 +1 位作者 瞿怡倩 杨楠 《医药前沿》 2025年第12期140-143,共4页
目的观察家庭医生双签约管理模式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服药依从性情况与自测健康评定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8月—2022年7月上海市普陀区真如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00例,根据是否接受家庭医生双签约管... 目的观察家庭医生双签约管理模式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服药依从性情况与自测健康评定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8月—2022年7月上海市普陀区真如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00例,根据是否接受家庭医生双签约管理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健康宣教,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患者每季度随访1次;观察组采用家庭医生双签约管理模式,患者由家庭医生团队督促患者每周监测血压1次,每2个月随访1次,签约专家每季度开展健康咨询活动。观察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血压水平、自测健康评定与血压控制情况。结果两组入组时及入组6、12个月收缩压、舒张压水平、自测健康评定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组时及入组6个月Morisk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12个月,观察组Morisky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入组12个月,观察组血压控制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双签约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提升血压控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双签约管理模式 老年人 高血压 服药依从性 血压控制率
下载PDF
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管理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
7
作者 丛雅婷 戴遥 +1 位作者 鲍欣雨 陶红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2,共7页
背景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效能不高,团队管理现状尚不明确,不同特征成员的团队管理感知情况亦不明晰。目的了解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管理现状,为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22年10—12月,采用课题组自行设计... 背景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效能不高,团队管理现状尚不明确,不同特征成员的团队管理感知情况亦不明晰。目的了解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管理现状,为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22年10—12月,采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湖北省内县域医共体下429个家庭医生团队的1724名主要成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团队配置管理、团队互动管理及团队管理结果等。采用χ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特征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团队管理感知差异进行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团队互动管理因素与团队管理结果因素的相关性。结果1724名调查对象中,62.9%(1084/1724)的成员感知团队考核激励措施为有效,88.7%(1530/1724)的成员感知拥有合理的家庭医生团队人员配置;对团队互动管理的感知方面,团队内部互动强度得分为(22.3±5.3)分,团队外部互动强度得分为(22.0±5.3)分;对团队管理结果的感知方面,团队目标实现(即团队任务绩效)得分为(33.1±7.4)分(总分为0~36分),团队满意度得分为(22.3±4.9)分(总分为0~24分),团队发展潜力得分为(27.9±6.3)分(总分为0~30分)。不同岗位、不同职称、不同年龄段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团队配置管理、团队互动管理、团队管理结果感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团队互动管理因素与团队管理结果因素之间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家庭医生团队成员感知团队配置管理情况相对良好,团队考核激励措施仍有改善空间;家庭医生团队互动管理较佳,团队互动对团队管理结果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对团队管理结果感知较好,感知任务绩效低于满意度和发展能力;不同岗位、职称、年龄段的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对团队管理感知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医共体 家庭医生团队 团队管理
下载PDF
医联体下家庭医生护理团队护理管理模式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傅黎黎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9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医联体下家庭医生护理团队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录62例厦门市思明区梧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观察组(31例)。对照组予以... 目的探讨医联体下家庭医生护理团队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录62例厦门市思明区梧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观察组(3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管理,观察组予以医联体下家庭医生护理团队护理管理模式,分组探究血糖指标、健康管理、疾病知晓情况、生活质量、卫生服务满意度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血糖指标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干预后两组血糖检测、遵医用药、规律运动、饮食控制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健康行为养成、血糖监测技能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评分更高(P<0.05);观察组卫生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运用医联体模式下家庭医生护理团队服务管理,帮助患者改善血糖的控制水平,提升疾病的健康管理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老年 糖尿病 医联体下家庭医生护理团队护理管理模式 健康管理
下载PDF
信息化家庭医生团队管理在社区H型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9
作者 邵士海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5期144-146,共3页
目的:分析信息化家庭医生团队管理在社区H型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4月与上海市松江区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的267名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134)和干预组(n=133)。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 目的:分析信息化家庭医生团队管理在社区H型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4月与上海市松江区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的267名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134)和干预组(n=133)。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干预组实施信息化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比较两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血压、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情况。结果:管理前,两组Hcy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管理后,两组Hcy水平低于管理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血压控制率、血糖控制率、LDL-C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信息化家庭医生团队管理在社区H型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Hcy水平,提高血压、血糖、血脂控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信息化 家庭医生团队管理 社区
下载PDF
医联体专科医生和家庭医生团队共同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效果
10
作者 沈文娟 时玉召 +2 位作者 王雅茹 陈晨露 吴晓燕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5年第2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医联体专科医生和家庭医生团队共同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防治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9月在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签约就诊的24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120)和观察... 目的:探讨医联体专科医生和家庭医生团队共同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防治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9月在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签约就诊的24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120)和观察组(n=120)。对照组患者由家庭医生团队管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由医联体单位专科(眼科)医生参与共同管理,评价两组患者对糖尿病及视网膜病变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达标率,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和进展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糖尿病及视网膜病变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84.17%,对照组为5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64,P<0.01);观察组患者在自我血压监测、自我血糖监测、近1年眼底检查、遵医嘱复查眼底等方面具备自我管理能力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9.360、24.375、54.878、21.123,P<0.01);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达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6.148、22.097、10.154、10.756、14.520,P<0.01);观察组患者视网膜病变进展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0,P<0.05)。结论:医联体专科医生和家庭医生团队共同管理能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及视网膜病变知识的掌握度,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在控制视网膜病变病情的危险因素和延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方面也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联体专科医生 家庭医生团队 共同管理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家庭医生制度下医护团队模式干预在社区高血压疾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1
作者 毕芸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制度下医护团队模式干预对社区高血压疾病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三板桥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实施常...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制度下医护团队模式干预对社区高血压疾病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三板桥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家庭医生制度下医护团队模式干预。比较两组血压、依从性及高血压知识知晓率。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依从性、护理依从性、自我管理依从性、预防行为依从性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预防知识、危害、危险因素、高血压诊断知晓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制度下医护团队干预模式在社区高血压疾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提升患者依从性及高血压知识知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家庭医生制度 医护团队模式 社区卫生服务 慢性病管理
下载PDF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联合多元化随访护理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卢玉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5期92-95,共4页
目的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联合多元化随访护理管理模式,分析护理机制,探讨护理管理模式在血压水平及治疗依从性方面的作用。方法 该研究对象为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入医院,医院诊治后病情稳定转... 目的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联合多元化随访护理管理模式,分析护理机制,探讨护理管理模式在血压水平及治疗依从性方面的作用。方法 该研究对象为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入医院,医院诊治后病情稳定转回社区的74例老年高血压居民患者,将74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常规随访护理管理,n=37)与研究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多元化随访护理管理模式,n=37)。对比两组的血压水平、血脂指标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在舒张压水平、收缩压水平、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治疗依从率方面,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多元化随访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良好,有利于维持血压水平的稳定,社区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多元化随访护理管理模式 血压水平
下载PDF
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知识共享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13
作者 丛雅婷 戴遥 +1 位作者 鲍欣雨 陶红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5,共7页
背景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知识共享是县乡村三级机构之间互动的重要方式,对于提升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改善居民健康水平等起重要作用。目的了解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的知识共享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家庭医生团队内部... 背景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知识共享是县乡村三级机构之间互动的重要方式,对于提升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改善居民健康水平等起重要作用。目的了解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的知识共享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家庭医生团队内部知识管理和能力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2年10—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在湖北省抽取2个县域医共体,经多阶段抽样选取医共体下的381个家庭医生团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团队知识共享调查问卷调查团队的知识共享水平,包括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两个维度。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家庭医生团队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结果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知识共享总得分为(27.84±3.84)分,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维度的平均条目水平得分分别为(5.51±0.79)、(5.61±0.77)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异质性指数、团队长作用、团队沟通强度、平台载体使用水平、团队活动强度、成员学习积极性是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知识共享总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内部知识共享处于良好水平,但仍有提升空间。建议通过增加家庭医生团队活动频次,提高团队沟通能力,采取相关激励措施,拓展知识共享渠道等促进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知识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医共体 家庭医生团队 团队知识共享 团队管理
下载PDF
家庭医生团队领导效能与任务互动的关系研究:团队凝聚力的中介作用和团队支持感的调节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卿华 陶思羽 +3 位作者 李慧欣 杨恩 魏艺琳 唐尚锋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63-868,共6页
背景家庭医生团队负责人在实现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影响团队内部成员任务互动的关键角色。目的了解家庭医生团队中领导效能与任务互动的关系,明确其作用机制,考察团队凝聚力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和团队支持感... 背景家庭医生团队负责人在实现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影响团队内部成员任务互动的关键角色。目的了解家庭医生团队中领导效能与任务互动的关系,明确其作用机制,考察团队凝聚力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和团队支持感的调节作用。方法于2021年10—12月,采用随机抽样法和整群抽样法在湖北省潜江市和湖南省长沙市抽取12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团队成员593名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涉及成员的基本情况以及领导效能、任务互动、团队凝聚力、团队支持感4个量表。采用PROCESS宏程序检验团队凝聚力在领导效能与任务互动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团队支持感在其中的调节效应,并绘制简单斜率图。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58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8%。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领导效能得分为(4.28±0.73)分,团队凝聚力得分为(4.21±0.64)分,任务互动得分为(4.37±0.65)分,团队支持感得分为(4.09±0.83)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4个量表得分两两间呈线性正相关(P<0.05)。团队凝聚力在领导效能与任务互动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间接效应值为0.08,占总效应值的12%),团队支持感在领导效能对团队凝聚力影响中发挥调节作用(β=-0.12,P<0.01)。简单斜率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团队支持水平较低的家庭医生团队,领导效能对团队凝聚力的影响更大。结论领导效能对任务互动具有正向作用,团队凝聚力在领导效能与任务互动关系中起中介作用,领导效能对团队凝聚力的正向作用受到团队支持感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团队 领导效能 任务互动 团队凝聚力 团队支持感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模式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5
作者 李迪 陈威 +1 位作者 胡佳雯 王峥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4期21-23,共3页
目的:研究基于互联网的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模式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在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诊疗的100例慢性病患者作为试验样本,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 目的:研究基于互联网的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模式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在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诊疗的100例慢性病患者作为试验样本,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模式,试验组应用基于互联网的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管理前后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管理前,两组空腹血糖、舒张压、收缩压、体质指数(BMI)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后,两组空腹血糖、舒张压、收缩压、BMI都有所下降,其中试验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管理后,试验组对高血压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标准和是否需终身服药的了解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治疗依从性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后,两组用药、饮食、运动依从性评分都有所提升,其中试验组提升幅度更大(P<0.05)。结论:对于慢性病患者而言,基于互联网的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模式比传统的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模式应用效果更佳,更能让患者受益,临床需要根据慢性病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基于互联网的家庭医生健康管理,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模式 慢性病管理
下载PDF
个性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模式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16
作者 杨丽丽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7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模式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社区管理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管理,观察组使用个性... 目的探讨个性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模式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社区管理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管理,观察组使用个性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糖相关指标、低血糖发生率、血糖变异性及健康行为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糖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更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糖变异性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行为实施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个性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模式效果确切,有助于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帮助患者形成健康行为习惯,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2型糖尿病 家庭医生 签约服务管理模式
下载PDF
家庭医生签约管理模式对社区房颤患者抗凝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
17
作者 殷秀芬 钱燕 郝志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28-0031,共4页
对社区房颤患者,提供家庭医生签约管理模式,探讨效果。方法 社区房颤患者160例,按1:1交替分组法分为2组,提供常规社区管理、家庭医生签约管理模式,比较效果。结果 相比常规组,签约组抗凝达标率高、患者心率和血压水平低、抗凝不良事件... 对社区房颤患者,提供家庭医生签约管理模式,探讨效果。方法 社区房颤患者160例,按1:1交替分组法分为2组,提供常规社区管理、家庭医生签约管理模式,比较效果。结果 相比常规组,签约组抗凝达标率高、患者心率和血压水平低、抗凝不良事件发生率低、生活质量评分高(P<0.05)。结论 家庭医生签约管理模式可提高社区房颤患者抗凝效果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房颤患者 家庭医生签约管理模式 抗凝效果 安全性
原文传递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骨质疏松症家庭医生管理模式探索
18
作者 高杨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38-0141,共4页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给予骨质疏松症患者提供家庭提供管理服务,并探讨这一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骨质疏松症患者管理服务相关的研究,选择120例患者参与研究,抽签分组,对照组中60例患者使用常规管理服务措施,...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给予骨质疏松症患者提供家庭提供管理服务,并探讨这一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骨质疏松症患者管理服务相关的研究,选择120例患者参与研究,抽签分组,对照组中60例患者使用常规管理服务措施,实验组中60例患者使用家庭医生管理模式,之后对两组的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对比,主要对比指标包括患者的骨转换标志物水平、生存质量等。结果 管理服务之后,全部研究对象的临床症状得到好转,同时COQOL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但是明显实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更大,并且组间对比呈现出P<0.05的结果。结论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对骨质疏松症患者提供家庭医生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见该方式的应用效果良好,其中蕴含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骨质疏松症 家庭医生管理模式
原文传递
华中地区家庭医生团队内部互动网络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19
作者 陈怡翔 唐尚锋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961-1965,1972,共6页
背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分级诊疗的关键和突破口。如何加强家庭医生团队建设,进而提高工作满意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从团队层面探究家庭医生团队内部互动网络结构特征与工作满意度的... 背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分级诊疗的关键和突破口。如何加强家庭医生团队建设,进而提高工作满意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从团队层面探究家庭医生团队内部互动网络结构特征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为加强家庭医生团队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于2021年10月—2023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和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湖北省潜江市、湖南省长沙县和河南省南阳市的家庭医生团队开展实地调研,使用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基本情况调查表、家庭医生团队内部互动网络调查表和家庭医生团队工作满意度量表收集数据,并采用层次线性回归分析验证家庭医生团队内部互动网络密度和网络中心势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家庭医生团队转化过程呈现出明显的低密度(0.29±0.11)、高中心势(0.88±0.19)的网络结构特征;家庭医生团队工作满意度平均得分为(20.30±2.42)分,呈中等偏上水平;层次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转化过程网络中心势正向影响工作满意度(β=0.576,t=7.091,P<0.001);转化过程网络密度正向影响工作满意度(β=0.228,t=2.478,P<0.05);执行过程网络密度正向影响工作满意度(β=0.324,t=2.624,P<0.03);人际过程网络密度正向影响工作满意度(β=0.368,t=3.549,P<0.001)。结论华中地区家庭医生团队内部互动存在优化空间,家庭医生团队内部互动网络密度和网络中心势对工作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建议完善家庭医生团队内部协作机制、优化集权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家庭医生 团队过程 社会网络 工作满意度
下载PDF
乡村医生对家庭医生团队组织认同感及影响因素研究
20
作者 于云聪 邵佳娴 +4 位作者 高敏 李晓娜 马东平 尹文强 陈钟鸣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75-879,887,共6页
背景 乡村医生对家庭医生团队的组织认同感会对乡村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和家庭医生团队的工作质量产生影响,关系到农村居民所享受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目的 探究乡村医生对家庭医生团队组织认同感的影响因素,为农村地区家庭医生团队更... 背景 乡村医生对家庭医生团队的组织认同感会对乡村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和家庭医生团队的工作质量产生影响,关系到农村居民所享受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目的 探究乡村医生对家庭医生团队组织认同感的影响因素,为农村地区家庭医生团队更好地运行,提升农村地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提供可行措施。方法 2021年11—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山东省内3个地市加入家庭医生团队的乡村医生共1 004名,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乡村医生人口学特征、工作状况以及对家庭医生团队的组织认同感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乡村医生的组织认同感与工作—家庭冲突、工作稳定性、业务培训、组织隔离的相关性,采用多元分层回归分析探究乡村医生组织认同感的影响因素。结果 乡村医生对家庭医生团队的组织认同感较高,得分为(3.757±0.713)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业务培训与组织认同感呈正相关(r=0.156,P<0.01),组织隔离与组织认同感呈负相关(r=-0.287,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从业方式、业务培训(β=0.154,P<0.001)、组织隔离(β=-0.262,P<0.001)是乡村医生对家庭医生团队组织认同感的影响因素。结论 乡村医生对家庭医生团队的认同感较强,做好乡村医生的业务培训,降低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组织隔离程度,有助于进一步强化乡村医生对家庭医生团队的组织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医生 家庭医生团队 组织认同感 农村卫生 卫生人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