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62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教育促进法》司法适用实证研究——基于对主要法律数据库案例的分析
1
作者 张健 陈琳 《少年儿童研究》 2024年第2期78-83,116,共7页
对《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以来65个援引该法的司法案例进行研究,发现该法在实践中通常由法院援引而当事人援引较少,主要适用于婚姻、家庭等民事案件和轻微刑事案件,发挥出价值宣传、家庭教育行为指引和家庭教育监督等功能,发展出了多部... 对《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以来65个援引该法的司法案例进行研究,发现该法在实践中通常由法院援引而当事人援引较少,主要适用于婚姻、家庭等民事案件和轻微刑事案件,发挥出价值宣传、家庭教育行为指引和家庭教育监督等功能,发展出了多部门联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依托妇联和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等多样化的落实措施,同时也暴露出法律援引形式不规范、援引情形不统一、法律适用实效性不足等问题。未来应当增强法律援引的明确性,重视对法律规范的解释和说理,强化法律适用的统一性,明确法律适用的条件、范围和程序,在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和形式与裁判执行的保障等方面提高法律适用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促进法》 司法适用 家庭教育 法律援引 司法效果
原文传递
改革开放以来家庭教育指导制度的演变、问题与完善——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
2
作者 田汉族 邹昌跃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5,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教育指导制度的演变经历了制度化探索、规范化和法制化三个阶段。制度供给重心从家校共育到家校社合作再到家校社政一体,具有从追求家庭教育的内部收益到追求外部收益和整体收益的动力特征,从学校资源开发到多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教育指导制度的演变经历了制度化探索、规范化和法制化三个阶段。制度供给重心从家校共育到家校社合作再到家校社政一体,具有从追求家庭教育的内部收益到追求外部收益和整体收益的动力特征,从学校资源开发到多方积极参与的过程特征,以及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导,由局部制度变迁带动整体制度变迁的方式特征。当前,家庭教育指导制度面临配套制度供给不足、政策执行乏力和部分制度实效性不强的问题,根源在于权力分配机制不顺、利益调整机制不全以及忽视非正式制度变迁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家庭教育指导制度,需要强化政府责任,鼓励制度协同创新,探索有效激励机制,提高政策宣传与执行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指导 家庭教育政策 制度变迁
下载PDF
公权力介入视域下家庭教育令的适用及完善研究——兼谈《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四十九条之规定
3
作者 周华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6-93,共8页
家庭教育经历了从着重权利到强调责任、从纯属私务到公私兼具的属性转变,为公权力介入家庭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家庭教育令是以公权力引导和规范家庭教育的典型令状,其以《家庭教育促进法》为依托,由司法机关于实践中所创设。当前我国... 家庭教育经历了从着重权利到强调责任、从纯属私务到公私兼具的属性转变,为公权力介入家庭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家庭教育令是以公权力引导和规范家庭教育的典型令状,其以《家庭教育促进法》为依托,由司法机关于实践中所创设。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令的适用在启动上具有明显的附带性和被动性,在文书样式上面临着与家庭教育指导令、督促监护令的混同,同时对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亦存在设定不当。促进家庭教育令制度的完善,可从形式规范化和实质优化双管齐下,前者通过完善制发机制、促进文本的规范统一来实现,对于后者则应理性看待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属性,在既有法律体系内寻求妥善执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权力介入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促进法 形式规范 实质优化
下载PDF
易地扶贫搬迁点家庭教育现状及其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基于G省易地扶贫搬迁点的调查分析
4
作者 魏月寒 陈俊峰 《终身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83-91,共9页
依法提升家庭教育质量是易地扶贫搬迁点后续扶持的重要公共服务议题。研究基于田野调查,以G省三个市(州)的六个易地扶贫搬迁点为例,对易地扶贫搬迁点家庭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发现,虽然当前易地扶贫搬迁点家庭教育已得到思想重视、社会... 依法提升家庭教育质量是易地扶贫搬迁点后续扶持的重要公共服务议题。研究基于田野调查,以G省三个市(州)的六个易地扶贫搬迁点为例,对易地扶贫搬迁点家庭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发现,虽然当前易地扶贫搬迁点家庭教育已得到思想重视、社会支持和制度保障,但仍存在家长家庭教育能力不足、社会适应与家庭教育存在实践冲突、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不精准等问题。因此,需要从微观层面培育家长家庭教育内生力、中观层面推动社区家庭教育专业指导服务、宏观层面优化家庭教育国家支持与社会协同网络,全面赋能促进易地扶贫搬迁点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点 家庭教育现状 家庭教育指导 社会支持 社区家庭教育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程序法视野下家庭教育令的生成逻辑与制度完善
5
作者 郑若颖 《少年儿童研究》 2024年第2期52-62,共11页
作为国家干预家庭教育的重要手段,家庭教育令签发的目的在于促进家庭教育、保护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法律规范的实施需要、司法社会化的客观趋势和对法律实施成本的控制共同构成家庭教育令的司法动因。家庭教育令的程序属性包括适用上的... 作为国家干预家庭教育的重要手段,家庭教育令签发的目的在于促进家庭教育、保护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法律规范的实施需要、司法社会化的客观趋势和对法律实施成本的控制共同构成家庭教育令的司法动因。家庭教育令的程序属性包括适用上的依附性、审理上的非讼性和权利保障上的可救济性。在个案层面家庭教育令具有恢复功能与惩戒功能,在社会层面家庭教育令具有指引功能与预防功能。基于此,应当以法院为家庭教育令的唯一签发机关,以概括式立法模式扩大家庭教育令的司法适用场域,以修复家庭教育法律关系为目标重塑家庭教育令的审判机制,规范家庭教育令的执行主体与内容,并构建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促进法》 家庭教育法律关系 未成年人保护
原文传递
建国以来家庭教育类法规政策的影响及对策
6
作者 刘腾 《西藏教育》 2024年第3期9-12,共4页
本研究以建国以来国家政府部门颁布有关家庭教育的法规政策为研究对象,将家庭教育法规政策的演进分为三个阶段:注重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参与、强调多方对家庭教育的参与、明确家庭教育在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和提出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本研究以建国以来国家政府部门颁布有关家庭教育的法规政策为研究对象,将家庭教育法规政策的演进分为三个阶段:注重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参与、强调多方对家庭教育的参与、明确家庭教育在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和提出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继而开设了家庭教育专业学科、颁布了有代表性的家庭教育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的初步形成,成立并完善保障家庭教育落到实处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但其中也存在理论基础薄弱、体系建设不完善以及家庭教育指导师培养质量不够权威的情况,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政策 家庭教育理论 家庭教育指导
下载PDF
网络治理视角的我国家庭教育政策执行困境与对策研究
7
作者 张二凡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3期0128-0131,共4页
随着我国“双减”政策及《家庭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我国家庭教育开始被社会重视起来。然而,当前我国家庭教育政策执行面临着几个方面的困境,正制约着我国家庭教育政策的效果。有鉴于此,可考虑从政策本身、执行机构、目标群... 随着我国“双减”政策及《家庭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我国家庭教育开始被社会重视起来。然而,当前我国家庭教育政策执行面临着几个方面的困境,正制约着我国家庭教育政策的效果。有鉴于此,可考虑从政策本身、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因素等四个维度进一步完善当前的家庭教育政策,以化解执行困境,更好地服务于教育目标,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促进法 家庭教育政策
下载PDF
从“法制”到“法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教育政策的演进逻辑与推进路径
8
作者 姚佳胜 张慧琳 李颖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22,共7页
家庭教育政策是规范与支持家庭教育发展的重要工具,是推进我国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教育政策经历了以边缘性探索为中心的萌芽发展阶段、以系统性规划为抓手的改革发展阶段和以体系化建设为重点的深入发展... 家庭教育政策是规范与支持家庭教育发展的重要工具,是推进我国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教育政策经历了以边缘性探索为中心的萌芽发展阶段、以系统性规划为抓手的改革发展阶段和以体系化建设为重点的深入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其动力机制、价值取向、实施过程保障及话语规则均有其独特的演进逻辑。家庭教育法治化是我国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家庭教育从“法制”走向“法治”,可采取以下推进路径:形成强化基础建设、优质均衡发展的政策动力机制,秉持兼顾个体与社会、协调多元利益的政策价值取向,深化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组织建设的政策实施过程保障,体现深入了解民情、广泛反映民意的政策话语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以来 家庭教育政策 教育法制 教育法治 政策动力机制 政策价值取向 政策实施保障 政策话语规则
下载PDF
中国家庭教育期望的代际偏差与青少年发展
9
作者 杨雪 魏雅鑫 《人口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6,共14页
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的发展与其成年社会经济地位获得密切相关,家庭教育期望既蕴含外部期待,又承担着内部的引导作用,是影响其发展成果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期望涵盖父代教育期望和子代教育期望,二者承载主体不同,其... 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的发展与其成年社会经济地位获得密切相关,家庭教育期望既蕴含外部期待,又承担着内部的引导作用,是影响其发展成果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期望涵盖父代教育期望和子代教育期望,二者承载主体不同,其主要目标和最终结果也会存在一定差异。厘清这种家庭教育期望的代际偏差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对促进青少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从家庭教育期望的视角出发,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在构建青少年发展综合性指标的基础上,根据社会资本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的研究框架探讨家庭教育期望代际偏差和青少年发展的关系,并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各类代际偏差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城镇家庭教育期望水平普遍较高,而农村家庭教育期望水平参差不齐,城乡之间存在教育期望的隐性不平等;受制于家庭教育期望低水平和高偏差的束缚,农村家庭的青少年发展处于明显劣势,父母情感缺位进一步加深了其发展困境;家庭教育期望的代际偏差能够显著影响青少年发展,相较父代偏低型,一致偏高型有助于提升其发展水平,而一致偏低型和父代偏高型则呈现出显著的负向作用,且这种负向效应在农村家庭中影响更为深远;父母情感投入和家庭教育投入在家庭教育期望和青少年发展之间发挥了明显的中介作用,其产生的效应因代际偏差类型而异;当父母和子女都具有较高的教育期望时,会更加注重家庭教育和父母情感的双向投入,家庭内部资本更容易有效传递,激发青少年发展潜力;当父代相较子代的教育期望偏高时则无法发挥中介变量的促进作用。这一结果提示在诸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建设的宏观层面中着力均衡父母和子女的教育期望,构建社区赋能、学校联动和家庭教育的多元育人体系,提升农村弱势家庭的教育回报预期并提供必要的教育资源支持,在家庭教育实践的微观层面中注重激发青少年的内在自驱力,在其成长过程中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地动态调整家庭教育投入和父母情感投入,积极探索多渠道的家庭教育参与方式等将是促进青少年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期望 青少年发展 代际偏差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今日头条家庭教育头条号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于凤银 刘荫明 +1 位作者 褚衍文 李瑞芹 《全媒体探索》 2024年第1期122-123,共2页
今日头条等平台教育类账号的上线,为我国家庭教育指导师的短缺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途径。本文主要采用网络访查的方法,对家庭教育头条号的注册、作品发布形式等进行统计分析,并针对运营中出现的阅读量(播放量)不足等问题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头条号 视频 文章 微头条
原文传递
陶行知家庭教育的目标内涵、践行之法及价值意蕴
11
作者 张珍珍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9-76,共8页
“真人”是陶行知对理想人格的设定,也是他在家庭教育实践中为陶氏四子设立的培养目标。“做真人”从阶级、时代和个体三种属性将其内涵表征为做主人、做国民和做“整个的人”。陶行知将“教学做合一”方法论延伸到家庭教育实践中,他注... “真人”是陶行知对理想人格的设定,也是他在家庭教育实践中为陶氏四子设立的培养目标。“做真人”从阶级、时代和个体三种属性将其内涵表征为做主人、做国民和做“整个的人”。陶行知将“教学做合一”方法论延伸到家庭教育实践中,他注重言传身教,擅长随才造就,讲究治事做事,将陶氏四子培养成优秀的人才。当下,我国家庭教育需要解决一些问题,如:农村留守儿童缺失家庭教育,城镇家庭教育异化,家庭教育缺乏有效指导,家庭教育目标重成才轻成人等。开展家庭教育可以从陶行知家庭教育实践中汲取经验,充分发挥所有家庭成员的作用,设立成人与成才并重的家庭教育目标,运用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做真人” 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 家庭教育 价值意蕴
下载PDF
在交往中生存——家庭教育漫谈系列之六
12
作者 汪政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4年第1期10-13,共4页
人是社会动物,人的成长也在社会环境中进行。所以,顺应儿童的成长规律,让孩子生活在集体中,生活在有陪伴与同伴的亲密关系中非常重要。这不但有利于孩子的学习,更为他长大后接纳他人和被他人接纳,从交往中获得资源、获得能量,享受交往... 人是社会动物,人的成长也在社会环境中进行。所以,顺应儿童的成长规律,让孩子生活在集体中,生活在有陪伴与同伴的亲密关系中非常重要。这不但有利于孩子的学习,更为他长大后接纳他人和被他人接纳,从交往中获得资源、获得能量,享受交往的快乐,在交往中高质量地生存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人际关系 社会认知
下载PDF
中等收入群体家庭教育的变化及影响:教育市场化、家校合作与学校组织
13
作者 刘录护 《少年儿童研究》 2024年第3期119-127,共9页
中等收入群体的不断壮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其家庭教育功能被不断强化以实现群体地位的再生产。中等收入群体家庭教育研究的范畴包括父母教育、学校参与和课外辅导活动3个方面,具有现代社会的理性化、组织化与专业化特征。中等收入... 中等收入群体的不断壮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其家庭教育功能被不断强化以实现群体地位的再生产。中等收入群体家庭教育研究的范畴包括父母教育、学校参与和课外辅导活动3个方面,具有现代社会的理性化、组织化与专业化特征。中等收入群体在家庭教育中的选择与组合,推动了教育市场化改革与家校合作,进而推动了学校组织合法性的变化、边界的开放与耦合的构架。同时,中等收入群体家庭教育的变化带来了过度理性化与教育不平等的负面影响,突出了学校组织系统与专业系统之间的现代性冲突。这启示我国当前要重视中等收入群体家庭教育的变化趋势及其引发的学校教育变革,关注这种教育变革对于社会发展与少年儿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收入群体 家庭教育 教育市场化 学校参与 教育变革
原文传递
试论“家庭教育遵义模式”
14
作者 罗永忠 彭红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3-96,106,共5页
家庭教育模式就是在一定区域内实施家庭教育的标准样式。家庭教育“遵义模式”是党政引领、部门联动、家庭教育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发展的普适、普惠模式。家庭教育遵义模式具有一般性、区域性、简单性、稳定性、可操作性等特征。
关键词 遵义市 家庭教育 模式
下载PDF
乡村小学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15
作者 吴华静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12,25,共4页
家庭教育事关社会、民族和国家的未来,班主任在家庭教育指导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通过分析乡村小学班主任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的现实困境,进一步指出乡村小学班主任实施家庭教育指导的价值和主要内容,为促进乡村... 家庭教育事关社会、民族和国家的未来,班主任在家庭教育指导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通过分析乡村小学班主任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的现实困境,进一步指出乡村小学班主任实施家庭教育指导的价值和主要内容,为促进乡村小学班主任有效实施家庭教育指导,提升乡村小学教育质量和家庭教育质量,提出深化乡村小学班主任对家庭教育指导的理解、加强乡村小学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的培训、提升乡村小学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等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小学 班主任 家庭教育指导 家长 家庭教育促进法
下载PDF
家庭教育支出与身心健康——对“双减”政策的效果评估
16
作者 孟涓涓 王辉 +1 位作者 杨宇 张明山 《经济管理学刊》 2024年第1期27-54,共28页
本文研究2021年实施的教育“双减”政策对中小学校内外负担、家庭教育支出以及身心健康等的影响。基于在全国范围内针对“双减”政策开展的家庭微观调查数据,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负担在“双减”政策实施后显著减少了四分之一,家庭教育支... 本文研究2021年实施的教育“双减”政策对中小学校内外负担、家庭教育支出以及身心健康等的影响。基于在全国范围内针对“双减”政策开展的家庭微观调查数据,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负担在“双减”政策实施后显著减少了四分之一,家庭教育支出及家长的时间投入降低了约15%,学生和家长的多项身心健康指标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异质性分析发现,家长具有本科及以下学历的家庭在教育投入上的降幅相对更大,而这些学生和家长在身心健康方面的获益也更多。进一步的机制探索发现,家长在认知和信念上的差异影响了其实际的教育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家庭教育投入 身心健康
下载PDF
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困境及其突破
17
作者 杨莉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20,共5页
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需要家校之间的高质量配合,学校要发挥协同育人的引导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的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也出现缺位、越位和错位的困境。把握学校指导家庭教育服务的边界,... 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需要家校之间的高质量配合,学校要发挥协同育人的引导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的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也出现缺位、越位和错位的困境。把握学校指导家庭教育服务的边界,构建家校合作共生的教育生态和明确共同价值理念,是探索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实践路径的基础和前提。找准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着力点和发力点在于指导机制的系统化建设、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指导内容的多样化建设和指导方式的技术化建设,如此才能有效地督促和引导家长履行家庭教育责任,提升家庭教育能力,共建一个更具包容性的教育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家校共育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家庭教育政策工具的使用及优化研究——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政策文本内容的分析
18
作者 吴佳莉 孙雨萌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4年第5期78-89,共1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进入家庭教育有法可依的新时代。政策是制定法律法规的依据,法律法规是政策的具体化。文章关注政策工具的选择和优化,基于政策工具与政策内容的二维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进入家庭教育有法可依的新时代。政策是制定法律法规的依据,法律法规是政策的具体化。文章关注政策工具的选择和优化,基于政策工具与政策内容的二维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政策文本进行编码、统计与分析,洞悉新时代家庭教育政策特征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政策工具的使用存在结构性失衡,政策内容的分布凸显决策偏好,政策工具与政策内容的适配度有待调整。建议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优化:理性分析,提升政策工具选择的科学性;均衡配置,促进家庭教育共同体的协同性;精准匹配,提升政策工具与内容的适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促进法 新时代家庭教育 政策工具
下载PDF
浅析“双减”政策下家庭教育类图书出版的升级路径
19
作者 傅韬旭 《今传媒》 2024年第3期71-74,共4页
家庭教育类图书出版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提供科学的指导。“双减”政策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顶层规划,为家庭教育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给家庭教育类图书出版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对家庭教育类图书出版... 家庭教育类图书出版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提供科学的指导。“双减”政策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顶层规划,为家庭教育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给家庭教育类图书出版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对家庭教育类图书出版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双减”政策下家庭教育类图书出版的新机遇进行了剖析、研判,并在解读困境与机遇的基础上,从推动出版专业化、打开增值思路、打通营销、技术加持四个方向探讨了“双减”政策下家庭教育类图书出版的升级路径,旨在推动家庭教育类图书出版长足发展,助力“双减”政策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家庭教育 出版专业化 家庭教育类图书出版
下载PDF
觉醒家庭——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解读
20
作者 史智才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2-128,共7页
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之基,对个人、家庭、社会影响深远。觉醒家庭是要家庭教育回归家庭,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要突破责任主体对家庭教育的认知、理解及行动困境,觉醒家庭尊重家庭教育内环境、构建学习型家庭... 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之基,对个人、家庭、社会影响深远。觉醒家庭是要家庭教育回归家庭,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要突破责任主体对家庭教育的认知、理解及行动困境,觉醒家庭尊重家庭教育内环境、构建学习型家庭、坚持协同育人原则;打破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实践瓶颈,觉醒家庭实现责任边界与行动边界一致、家庭教育组织协同与育人机制一致;实现家庭教育提质增效,觉醒家庭改变教育认知、转变教育观念、改善教养方式,促进全社会形成教育合力,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优化我国的家庭教育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觉醒家庭 家庭教育促进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