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5篇文章
< 1 2 1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支持研究——基于职业素养提升视角
1
作者 姜庆华 《职教通讯》 2024年第2期78-83,共6页
进入新发展阶段,职业院校要把满足低收入家庭子女接受更好教育的新期待作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性实施职业素养教育,体系化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推进资助育人从保障型向发展型延伸。从需求焦点、政策基点和实践落点... 进入新发展阶段,职业院校要把满足低收入家庭子女接受更好教育的新期待作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性实施职业素养教育,体系化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推进资助育人从保障型向发展型延伸。从需求焦点、政策基点和实践落点等三方面厘清职业素养支撑职业院校帮困助学工作内涵建设的逻辑。我国应做好顶层设计,加强体制机制建设;研制教学内容,筑牢职业素养教育阵地;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突出个人“全生活修炼”,提升困难学生综合竞争力,助力人力资源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素养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成长支持
下载PDF
精准思政理念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问题分析及解决路径探究
2
作者 李定杰 王茜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4年第3期23-26,共4页
精准思政是新时代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认定是开展好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前提和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精准思政要求的应有之义。文章在强调精准思政理念下做好精准资助工作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总... 精准思政是新时代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认定是开展好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前提和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精准思政要求的应有之义。文章在强调精准思政理念下做好精准资助工作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高校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提出通过加强资助政策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认定工作准备、探索认定画像识别方式、健全工作监督机制、加强资助队伍建设等具体措施,旨在多维度推进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思政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精准认定
下载PDF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探析
3
作者 何丹丹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5-117,共3页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认定,是高校资助工作的前提,亦是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保障。本文以嘉应学院为例,分析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机制,发现认定工作存在学生申请过程有失信现象、高校难以掌握学生家庭经济实际情况、认...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认定,是高校资助工作的前提,亦是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保障。本文以嘉应学院为例,分析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机制,发现认定工作存在学生申请过程有失信现象、高校难以掌握学生家庭经济实际情况、认定指标不够全面、认定流程繁琐、较难保护学生隐私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加强资助诚信教育、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加强对学生家庭情况了解、建立更全面的认定指标、利用大数据技术和相关部门数据共享来简化认定流程、保护学生隐私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精准认定
下载PDF
发展型资助视域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帮扶策略研究
4
作者 孙昱 《镇江高专学报》 2024年第2期72-76,共5页
以发展型资助为视角,分析高校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帮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就业精准帮扶策略:建立健全资助育人与就业指导工作融合机制,打造素质过硬的资助育人与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提供全过程精准化就业服务,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 以发展型资助为视角,分析高校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帮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就业精准帮扶策略:建立健全资助育人与就业指导工作融合机制,打造素质过硬的资助育人与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提供全过程精准化就业服务,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心理资本积累,做到精准施策、精细帮扶,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型资助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就业帮扶
下载PDF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构建研究
5
作者 胡彩 《科教文汇》 2024年第3期19-22,共4页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育人理念的变迁,如何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是高校目前面临的重要挑战。该文致力于探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构建的理论和实践路径。首先,从社会、教育和个人视角出发,探讨了高校发...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育人理念的变迁,如何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是高校目前面临的重要挑战。该文致力于探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构建的理论和实践路径。首先,从社会、教育和个人视角出发,探讨了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构建的意义;其次,聚焦于教育体系、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三个层面,搭建了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框架;再次,详细论述了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内容;最后,对高校在实施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要点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期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发展型资助 育人体系构建
下载PDF
开心学习:提高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团体辅导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冬梅 张万秋 +1 位作者 吴煜辉 何文文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35-38,共4页
为帮助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高学习自我效能感设计专项团体辅导方案。方案设计主要针对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自我效能现状,基于班杜拉相关理论及中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整合学习科学、学习心理学等理论和技术,遵循学习策略主动性... 为帮助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高学习自我效能感设计专项团体辅导方案。方案设计主要针对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自我效能现状,基于班杜拉相关理论及中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整合学习科学、学习心理学等理论和技术,遵循学习策略主动性、有效性、过程性特征。其内容体系建构注重学生对学习自我效能的自我反思评判、学习策略技巧训练以及学习技巧应用中所需的资源管理。实施过程注重前期准备、工作过程的不断正强化以及结束阶段的正向引领,努力激活学生的学习内在动机。经实践,验证了该方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为高职院校落实精准“扶智”探索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学习自我效能感 团体辅导 方案设计
下载PDF
团体辅导对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认同感和自尊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郭冬梅 何文文 张万秋 《职教通讯》 2023年第9期78-83,共6页
检验团体辅导对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认同感及自尊的影响,是探索后脱贫时代高职院校精准“扶志”的治本之策。整合萨提亚模式、艾利斯情绪ABC及催眠等理论和技术,连续三年分别为研究对象开设为期八周的团体辅导。采用自我认同... 检验团体辅导对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认同感及自尊的影响,是探索后脱贫时代高职院校精准“扶志”的治本之策。整合萨提亚模式、艾利斯情绪ABC及催眠等理论和技术,连续三年分别为研究对象开设为期八周的团体辅导。采用自我认同感以及自尊量表、单组前后测准实验设计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三期研究对象的自我认同感和自尊水平干预前后测结果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差异,说明团体辅导对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认同感和自尊水平的干预成效明显。因此,高职院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扶志”应抓住人格发展最基础、最核心的要素,从心理帮扶入手,采用适合学生认知特点且为他们所喜欢的方式,才能有治本之效,实现精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团体辅导 精准扶志 自我认同感 自尊
下载PDF
团体辅导促进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意识健康发展的实践探索
8
作者 郭冬梅 陆洋 《高教学刊》 2023年第30期78-82,共5页
大学时期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同时,自我意识在大学生成长过程又起着极为重要的调控作用。经济脱贫后,贫困文化、劣势文化中的基本态度和价值观仍然影响着不少学生。经访谈发现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不少人存在自我认知偏差... 大学时期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同时,自我意识在大学生成长过程又起着极为重要的调控作用。经济脱贫后,贫困文化、劣势文化中的基本态度和价值观仍然影响着不少学生。经访谈发现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不少人存在自我认知偏差,自我认同不够,负性情绪体验较多,自我调节能力较弱等现象,心理问题发生率远高过非困难学生。整合萨提亚模式、艾利斯的认知调适、元式催眠等理论和技术,为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兼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开设专项团体辅导,有效帮助其优化自我意识发展,提高自我认同度和心理健康水平,这是对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创新实践,也为高职院校精准“扶志”工作积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自我意识 团体辅导 萨提亚模式 认知调适 催眠
下载PDF
后脱贫时代背景下农业类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帮扶路径研究
9
作者 于晓庆 张冰 +1 位作者 段彩彬 姜宇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50-54,79,共6页
在后脱贫时代背景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状态已然成为资助育人工作的关注重点。高校尤其是农业类高校要适时做出调整,将资助工作重点从基础物质保障向精神层面延展,深入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表征和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探讨... 在后脱贫时代背景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状态已然成为资助育人工作的关注重点。高校尤其是农业类高校要适时做出调整,将资助工作重点从基础物质保障向精神层面延展,深入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表征和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探讨如何将资助育人和心理育人有机结合,开展以物质资助为基础心理、教育为主导的帮扶措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全面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脱贫时代 农业类高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心理育人 资助育人
下载PDF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就业指导体系构建研究
10
作者 李欣欣 米丹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3年第7期82-85,共4页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促进该群体就业是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保障校园安全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文章立足打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面临的原生...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促进该群体就业是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保障校园安全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文章立足打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面临的原生家庭、综合能力、就业质量的现实困境,构建“四段推进、三度评估、五力推升、四维精准”的精准就业指导体系,探索和推进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质量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精准 就业指导 体系构建
下载PDF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弹性支持网络的构建——以罗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1
作者 周煦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63-68,84,共7页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个案访谈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弹性的现状进行调查,以探讨心理弹性支持系统的构建。结果显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弹性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但低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心理弹性水平差异显著,前...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个案访谈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弹性的现状进行调查,以探讨心理弹性支持系统的构建。结果显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弹性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但低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心理弹性水平差异显著,前者的心理弹性水平高于后者;心理弹性水平性别差异不显著;来自城镇和农村不同生源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弹性差异除乐观性外,其余维度不显著,前者的乐观性水平高于后者;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弹性差异均不显著;文科和理科学生心理弹性水平差异不显著;三个年级中,学生心理弹性各维度差异不显著,但从均值上看,随着年龄增加,各维度得分均有增加;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弹性与SSQ中三个维度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因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弹性支持网络的构建要包括促进内部保护性因素形成的个体心理支持系统和促进外部保护性因素形成的“家庭、学校、社会”支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扶贫时代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心理弹性 支持系统
下载PDF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建设探讨
12
作者 李霞 卢子华 《快乐阅读》 2023年第5期111-113,共3页
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我国扶贫工作提出的一项实施策略,也是实施扶贫计划的一种有效手段。实施精准扶贫、开展资助育人是我国促进现代教育公平的一项有效举措,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一种巨大帮扶,也是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 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我国扶贫工作提出的一项实施策略,也是实施扶贫计划的一种有效手段。实施精准扶贫、开展资助育人是我国促进现代教育公平的一项有效举措,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一种巨大帮扶,也是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个重要关卡。通过构建完善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不仅可以保障高职院校贫困生得以顺利入学、完成学业,还能推进高职院校更好地培育人才,提升教育的公平、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资助育人 资助体系 教育公平 精准扶贫 实施策略 扶贫工作 培育人才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机制
13
作者 田慧芬 《中国新通信》 2023年第15期27-29,共3页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已经从单纯解决经济问题发展为物质帮扶、道德浸润、能力拓展和精神激励等多方面的资助。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对资助对象识别、资助需求确认以及资助过程的精确实施,以确保需要帮助的学生“一个不能...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已经从单纯解决经济问题发展为物质帮扶、道德浸润、能力拓展和精神激励等多方面的资助。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对资助对象识别、资助需求确认以及资助过程的精确实施,以确保需要帮助的学生“一个不能少”和不应助学生“一个不能有”,成为资助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高职院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精准资助机制
下载PDF
基于ERG理论的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需求探究
14
作者 程兰 李凌锐 《卫生职业教育》 2023年第19期17-19,共3页
基于ERG理论分析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需求满足现状,从需求并存、需求差异、需求提升、需求加强4方面探讨医学院校如何为其提供需要的环境或条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如何对发展需求进行自我激励,以实现个人价值。
关键词 ERG理论 医学院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下载PDF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对策建议——以天津一所高职院校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博祥 尚欣 +1 位作者 刘宁 刘蕾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3年第10期19-24,共6页
我国大学生资助体系有效缓解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和生活经济压力。本文以天津一所高职院校2022级学生为样本,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开展调查与研究。显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农村生源地区和多子女家庭... 我国大学生资助体系有效缓解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和生活经济压力。本文以天津一所高职院校2022级学生为样本,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开展调查与研究。显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农村生源地区和多子女家庭占比显著较高,在抑郁、自卑、强迫等一般心理问题检出率方面也较为凸显,并从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学生 心理健康调查 对策建议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工作路径优化研究——基于江苏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调查
16
作者 肖杰 《新西部》 2023年第7期178-182,共5页
精准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宣传落实是开展精准资助的前提,本文通过对江苏8所高校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线上问卷调查,比较不同的资助政策宣传方式对不同阶段的不同群体的认知差异性影响,找出对资助政策认知产生偏差的原因,进一步优化高校... 精准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宣传落实是开展精准资助的前提,本文通过对江苏8所高校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线上问卷调查,比较不同的资助政策宣传方式对不同阶段的不同群体的认知差异性影响,找出对资助政策认知产生偏差的原因,进一步优化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宣传队伍、宣传途径、宣传内容、宣传效果,提升政策宣传的覆盖面与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精准资助 宣传队伍 资助政策 宣传途径 认知差异性 政策认知 宣传效果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研究——以福建高职院校为例
17
作者 黄爱月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76-79,共4页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国的大学资助体系正在变得越来越完善,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资助渠道与经费的日益增多,受益学生的覆盖面日益广泛,基本达到了不让贫困学生因贫困而辍学退学,取得了高度的社会认同。但依然存在着尚未解...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国的大学资助体系正在变得越来越完善,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资助渠道与经费的日益增多,受益学生的覆盖面日益广泛,基本达到了不让贫困学生因贫困而辍学退学,取得了高度的社会认同。但依然存在着尚未解决的实际问题,如学生资助不够精准,资助资源缺乏合理配置,资助效果不明显等,这些问题和困难是我们学生资助工作者需要去面对和解决。文章以实地调研、访谈调研的形式对福建省高职院校的资助工作展开调查,应用扎根理论剖析资助工作现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探讨有效资助对策方法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有效资助
下载PDF
大学生创业心理压力来源的质性研究——以南京高校12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例
18
作者 张乐涵 巨传友 《科学咨询》 2023年第6期1-6,共6页
深入探究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提升其创业的积极性和创业质量。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选取南京高校创业的12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以NVivo 12 Plus作为辅助分析工具,对访谈文本进行编码分析... 深入探究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提升其创业的积极性和创业质量。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选取南京高校创业的12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以NVivo 12 Plus作为辅助分析工具,对访谈文本进行编码分析。研究发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创业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主体能力建设、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社会资源开发、组织内部管理四个方面。可以通过宣传落实创业扶持政策、着力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努力畅通创业资源获取渠道等途径来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缓解创业心理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创业 心理压力 质性研究 扎根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