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方法发展述评
1
作者 王夫运 田晓峰 刘汉奇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 2025年第2期118-130,共13页
本文从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方法的仪器装备、观测系统、观测实验、震相识别、数据分析等主要技术环节的出现、改进、发展、完善,回顾了该方法的百年发展历史.按照我们的见解,将其发展过程分为萌芽期、诞生期、成长期和发展期.对于早期的追... 本文从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方法的仪器装备、观测系统、观测实验、震相识别、数据分析等主要技术环节的出现、改进、发展、完善,回顾了该方法的百年发展历史.按照我们的见解,将其发展过程分为萌芽期、诞生期、成长期和发展期.对于早期的追溯,重点放在方法的孕育和诞生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物和事件上,并且尽可能详细;对后期的回顾,聚焦在方法的技术内容的萌发、出现、改进、应用和重点文献等方面,如,何时出现了剖面方法、相遇和追逐观测、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数据的完备性等,成果表述不作为重点,而且叙述简略.述及了天然地震学、地震折射勘探、地震反射勘探、电子技术、通讯技术、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计算数学等相关学科的进步,对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方法发展的促进作用.展望未来,宽角反射/折射方法在我国深部探测与矿产资源勘查领域大有可为.以此文致敬追寻科学真理的地学前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方法 轻便地震仪 观测系统 观测实验 资料分析
下载PDF
宽角反射/折射剖面揭示的祁连造山带莫霍面深度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国炜 熊小松 +4 位作者 高锐 陈宣华 李英康 王冠 任海东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 2023年第2期109-119,共11页
祁连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距南侧的喜马拉雅碰撞带前缘1500 km,以一个宽阔的(东西长约1000 km,南北宽200~400 km)、NW走向的造山带的形式被夹持于北侧的河西走廊盆地与南侧的柴达木盆地之间,西侧被NEE走向的阿尔金左行走滑断裂带... 祁连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距南侧的喜马拉雅碰撞带前缘1500 km,以一个宽阔的(东西长约1000 km,南北宽200~400 km)、NW走向的造山带的形式被夹持于北侧的河西走廊盆地与南侧的柴达木盆地之间,西侧被NEE走向的阿尔金左行走滑断裂带所截切,北缘以青藏高原北缘断裂带,祁连山北缘断裂带和祁连山东缘断裂带与河西走廊盆地相邻,南东方向与西秦岭造山带相接,东缘与鄂尔多斯地块相邻.记录了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和亚洲大陆板块碰撞和青藏高原边缘造山和地壳变形的重要过程.对其地壳深部结构的探测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和向北扩展,理解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的大陆内部构造作用的关键手段.自1980年代以来,前人在研究区实施了多条宽角反射/折射剖面,以揭示祁连造山带及周缘的地壳深部结构.本文通过对这些宽角反射/折射剖面的收集汇总和梳理分析,以探讨祁连造山带不同区段下方莫霍面起伏及深度差异,研究结果显示:祁连造山带莫霍面埋深整体自西向东变浅,最深的莫霍面位于北祁连造山带内的哈拉湖附近;结合其他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本文推测莫霍面深度的起伏及变化状态揭示了祁连造山带由西向东不同的地壳缩短方式,其中西段最深的莫霍面可能由大陆俯冲的“底垫作用”所引起;中段的壳内低速体和低阻体反映了该区上下地壳解耦变形,地壳的持续缩短主要靠变形解耦面以上发育的大型逆冲断裂带调节;而莫霍面深度最浅的东段累积应力则主要靠左行走滑的海原断裂和壳内发育的逆冲断裂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造山带 青藏高原东北缘 莫霍面深度 宽角反射/折射剖面
下载PDF
利用宽角反射/折射和深反射探测剖面揭示三河—平谷大震区深部结构特征 被引量:44
3
作者 赵金仁 张先康 +5 位作者 张成科 张建狮 杨卓欣 刘宝峰 刘保金 赵成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46-653,共8页
利用三河—平谷 8.0级大震区实施的深地震反射剖面与宽角反射剖面探测方法获得的结果进行了综合研究和解释 .结果表明 :两种探测方法给出的地壳基本分层是一致的 ,在三河—平谷大震区上地壳的埋深为 2 1~2 3km ,莫霍界面的深度为 36~ ... 利用三河—平谷 8.0级大震区实施的深地震反射剖面与宽角反射剖面探测方法获得的结果进行了综合研究和解释 .结果表明 :两种探测方法给出的地壳基本分层是一致的 ,在三河—平谷大震区上地壳的埋深为 2 1~2 3km ,莫霍界面的深度为 36~ 37km ;该地区基底结构起伏变化较大 ,浅部断裂发育 ,在确定的数条断裂构造带中夏垫断裂是一条特征明显、深浅共存的断裂构造带 ;震源区周围差异明显的速度异常结构和特殊而复杂的地质构造环境意味着这些部位是发生大地震的有利部位 ;该地区莫霍界面起伏变化和较厚的反射叠层以及局部复杂的楔形反射带的存在等现象表明 ,该地区地壳结构发生过强烈的挤压、变形 ,同时也反映出岩浆活动对下地壳结构进行了物质的和结构的强烈改造 ,从而构成了该地区复杂的地壳深部结构 ,可将其视为三河—平谷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角反射/折射 深地震反射 三河—平谷大震区 深浅构造特征
下载PDF
滇西北地区云县—宁蒗宽角反射/折射剖面结果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思文 王宝善 +3 位作者 田晓峰 王夫运 刘宝峰 李璐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106,共16页
位于滇西地区的红河断裂是中国最长的走滑断裂之一,具有很高的地震潜势。为了调查红河断裂的复杂结构,在滇西地区穿过红河深大断裂带完成了1条由云县至宁蒗近SN向长300km的宽角地震反射/折射剖面。结合初至波走时成像及正演建模方法,对... 位于滇西地区的红河断裂是中国最长的走滑断裂之一,具有很高的地震潜势。为了调查红河断裂的复杂结构,在滇西地区穿过红河深大断裂带完成了1条由云县至宁蒗近SN向长300km的宽角地震反射/折射剖面。结合初至波走时成像及正演建模方法,对该测线观测数据进行了一维、二维分析拟合,获得了该地区沿测线的二维地壳速度结构模型。结果显示:地壳P波平均速度为6.2~6.3km/s,基本呈现为1个均匀的正速度梯度结构,但在中地壳和下地壳不同区域有部分低速异常;沿测线Moho界面埋深存在较大的横向变化,自南向北明显变深,南侧Moho埋深约为45km,北侧Moho埋深可达54km,较之典型的大陆地壳,存在明显的增厚现象;而沿测线中上地壳厚度变化不大,地壳增厚主要缘于下地壳厚度的增加;以红河断裂为界,地壳结构存在明显的横向差异,暗示了红河断裂作为扬子准地台和三江地槽系构造边界的作用;测线穿过区域红河断裂两侧没有明显的Moho埋深变化,结合临近区域的其他研究结果,表明红河断裂在不同区段存在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地壳速度结构 宽角反射/折射 红河断裂 滇西地区
下载PDF
福州盆地及邻区地壳精细结构的深地震反射与高分辨率折射及宽角反射/折射联合探测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朱金芳 徐锡伟 +5 位作者 张先康 黄宗林 陈祥熊 方盛明 刘保金 郑荣章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38-749,共12页
福州盆地及其邻区地处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地震带北端.通过在该地区开展了中国第一条高分辨率地震折射、宽角反射/折射和深地震反射联合剖面探测,获得了该地区近地表至Moho面的精细速度结构和几何结构及其深浅构造关系图像.结果表明,该地... 福州盆地及其邻区地处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地震带北端.通过在该地区开展了中国第一条高分辨率地震折射、宽角反射/折射和深地震反射联合剖面探测,获得了该地区近地表至Moho面的精细速度结构和几何结构及其深浅构造关系图像.结果表明,该地区地壳厚约32km,具有明显的分层结构特征,可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2个组成部分.上地壳介质速度为5.9~6.2km/s,在埋深10~15km之间存在厚3~4km的弱低速层(体);下地壳介质速度介于6.3~7.27km/s之间,Moho面上部厚约3km范围内为一个强速度梯度层,速度从6.5km/s增加到Moho面上界面的7.27km/s;福州盆地及其邻区近地表至浅部高角度正断层发育,但规模较小,延深浅,是缓倾正断层上盘发育的次级反向正断层,发震能力有限;而长乐—诏安断裂带至滨海断裂带下部存在着切割上、下地壳分界面和Moho面的高倾角深断裂,具有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深部构造环境,是未来产生对福州市有影响地震的震源区.这一成果大大提高了中国东南沿海地震带深部构造的探测精度,在东南沿海地区首次发现上地壳的张性构造及铲式正断层组合特征,并在深浅部构造组合方面首次取得了统一的解释结果,深化了东南沿海地震带的深部动力学过程的认识,同时在深部地震探测方法综合应用方面对其他地区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地震反射 高分辨率地震折射 宽角反射/折射 壳幔结构 福州盆地 联合探测 高分辨率 精细结构 地震折射 上地壳
原文传递
帕米尔东北侧地壳结构研究 被引量:90
6
作者 张先康 赵金仁 +5 位作者 张成科 任青芳 聂文英 成双喜 潘素珍 唐周琼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65-671,共7页
1998年在帕米尔东北侧伽师及其周边地区完成了两条深地震宽角反射 折射剖面 .结果表明 ,西昆仑、塔里木和天山在地壳速度结构、构造特征上显示出较大差异 .塔里木块体具有稳定地块的地壳结构特征 ,地壳平均速度较高 (6 .5km s) .向南进... 1998年在帕米尔东北侧伽师及其周边地区完成了两条深地震宽角反射 折射剖面 .结果表明 ,西昆仑、塔里木和天山在地壳速度结构、构造特征上显示出较大差异 .塔里木块体具有稳定地块的地壳结构特征 ,地壳平均速度较高 (6 .5km s) .向南进入西昆仑 ,地壳明显增厚 ,厚度可达 70km左右 ,且地壳平均速度偏低 (6 .0— 6.2km s) ,偏低的地壳平均速度主要来源于相对低速度的下地壳结构 ,反映了西昆仑褶皱系下地壳介质的特征 .向北进入天山后 ,地壳同样明显增厚 ,但增厚的程度低于西昆仑下 ,约为 50— 55km .天山地壳同样具有明显低的平均速度 (6.2km s) ,显示了天山地壳相对“软”的特征 ,但天山地壳偏低的平均速度来源于广泛分布于中地壳的低速度层和速度偏低的下地壳 .在印度块体向北强烈推挤的作用下 ,该区地壳遭受强烈的不均匀变形 ,塔里木块体向南插入西昆仑下 ,向北插入天山下 ,形成了该区强烈地震频繁发生的深部构造环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米尔 伽师地区 宽角反射/折射 地壳结构 不均匀变形 天山 地震活动
下载PDF
上海地区地壳精细结构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研究 被引量:39
7
作者 姚保华 章振铨 +7 位作者 王家林 火恩杰 张先康 刘保金 吴健生 王夫运 于鹏 毛雅萍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82-491,共10页
通过在上海地区开展深、浅地震反射、地震宽角反射/折射、高分辨地震折射和大地电磁测深等联合剖面探测,获得了该地区近地表至Moho面的精细速度结构、电性结构和深浅构造关系.结果表明,该地区地壳可划分为上、中、下三个组成部分.... 通过在上海地区开展深、浅地震反射、地震宽角反射/折射、高分辨地震折射和大地电磁测深等联合剖面探测,获得了该地区近地表至Moho面的精细速度结构、电性结构和深浅构造关系.结果表明,该地区地壳可划分为上、中、下三个组成部分.其中,上地壳厚为12~14km,波速为5.7~5.9k/s;中地壳厚度约为10km,波速为5.9~6.2km/s;下地壳厚为10~11km,波速为6.2~6.3km/s,Moho面深度约为32km.剖面浅部地质构造复杂,共解释出12条特征明显的断裂.其中,除3条断裂错断结晶基底(G界面)并向下延伸至上地壳底界面外,其他断裂均在深度3~5km以上终止或收敛于G界面之上.此外,仅在剖面西侧基底下部约13~15km埋深处发现一厚度在2km左右的壳内高导层.所以,在综合各方面资料后分析认为,在剖面经过地区不存在发生大地震的深部构造条件,近地表所存在的活动断层是未来产生对该区有影响地震的震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地震反射 高分辨折射 宽角反射/折射 大地电磁测深 地壳细结构
下载PDF
三江地区地壳结构及动力学意义:云南遮放-宾川地震反射/折射剖面的启示 被引量:69
8
作者 张中杰 白志明 +5 位作者 王椿镛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滕吉文 吕庆田 李继亮 刘一峰 刘振宽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4-319,共6页
位于中国云南省的三江地区的断裂主要包括金沙江-红河断裂、澜沧江断裂和怒江断裂(三江断裂带). 通过解释跨过滇西构造域中腾冲与保山地块的遮放-宾川宽角反射/折射地震剖面, 文中以地震波旅行时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地壳纵波速度结构, ... 位于中国云南省的三江地区的断裂主要包括金沙江-红河断裂、澜沧江断裂和怒江断裂(三江断裂带). 通过解释跨过滇西构造域中腾冲与保山地块的遮放-宾川宽角反射/折射地震剖面, 文中以地震波旅行时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地壳纵波速度结构, 以地震散射成像方法获得地壳反射结构, 从而重建了研究地区的地壳、上地幔反射结构. 给出的研究区地震P波速度和反射结构图像表明:该剖面的地壳结构可以划分为3个块体, 各块体间地壳速度与反射图像具有明显差异, 保山段地壳速度较东西两段为低, 莫霍界面反射强. 该地区地壳厚度为40 km左右, 并具有从西向东增厚的趋势. 腾冲南, 即剖面上80~115 km地段, 在8~10 km深处存在一组亮点形式的强反射带, 莫霍界面反射波场在横向变化明显. 对三江断裂地带地壳增厚的方式, 地震孕育的构造环境及腾冲、保山地块、潞西海槽之间的接触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结构 三江地区 动力学意义 地震反射 宽角反射/折射 地震波旅行时 保山地块 成像方法 地壳速度 界面反射 红河断裂 地震剖面 速度结构 P波速度 地壳厚度 横向变化 地壳增厚 构造环境 地震孕育 接触关系 金沙江 云南省
原文传递
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壳与地幔盖层结构——长观测距深地震测深剖面结果 被引量:20
9
作者 刘志 王夫运 +3 位作者 张先康 段永红 杨卓欣 林吉焱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45-1157,共13页
利用文登—阿拉善左旗长观测距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东段资料,辩识出4组地壳震相和3组地幔盖层震相.采用二维射线追踪走时反演和正演拟合交替计算方法,得到了包括鲁东隆起和华北裂陷盆地在内的地壳和地幔盖层二维速度结构.研究结果表... 利用文登—阿拉善左旗长观测距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东段资料,辩识出4组地壳震相和3组地幔盖层震相.采用二维射线追踪走时反演和正演拟合交替计算方法,得到了包括鲁东隆起和华北裂陷盆地在内的地壳和地幔盖层二维速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华北裂陷盆地基底深达6km以上,研究区壳内界面C1埋深约15km,C2界面深约25km,Moho面平均埋深约35km.上地壳速度6.0~6.1km·s^-1,且横向变化较大;中地壳速度相对均匀约为6.2~6.4km·s^-1;下地壳速度为6.5~7.0km·s^-1,速度梯度较大.地壳平均速度与隆起和坳陷构造相关.研究区岩石圈底界面一般为75~80km,西端接近太行隆起构造时深至90km左右,向西呈明显加深趋势,地壳厚度呈现相同的增厚特征.地幔盖层上部速度8.0~8.2km·s^-1,具明显正梯度特征.岩石圈平均速度在郯庐断裂带附近显著偏低.PmP和PLP震相存在不同程度的复杂性,意味着在本地区Moho界面和岩石圈界面有较为复杂的结构,可能具有一定厚度或过渡带性质.结合其他研究结果认为,地幔盖层和下地壳速度梯度、界面性质差异与华北克拉通破坏相关,意味着破坏是一个渐变、缓慢和不均匀的过程.郯庐断裂带附近的低速应是其为软弱带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观测距宽角反射/折射剖面 华北裂陷盆地 岩石圈结构 华北克拉通破坏
下载PDF
漳州盆地及其邻区地壳深部结构的探测与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朱金芳 方盛明 +4 位作者 张先康 曲国胜 黄宗林 张成科 赵金仁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5-417,共13页
漳州盆地及其邻区地处我国大陆东南沿海地震带中段。通过该地区高分辨率折射及宽角反射,折射地震探测剖面,获得了该区地壳几何结构与速度结构、地壳深浅部断裂的几何形态和构造关系等。结果表明,该区地壳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上地壳... 漳州盆地及其邻区地处我国大陆东南沿海地震带中段。通过该地区高分辨率折射及宽角反射,折射地震探测剖面,获得了该区地壳几何结构与速度结构、地壳深浅部断裂的几何形态和构造关系等。结果表明,该区地壳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上地壳的厚度为16.5~18.8km,下地壳厚度为12.0~13.0km。上地壳分为上下两部分。在上地壳下部有一个低速层,速度约为6.00km/s,低速层顶面深度为12.0km左右,厚度约为5.0km。下地壳也分为上下两部分。Moho界面的深度为29.0~31.8km。该区6条地壳浅部正断层大部分向地下延伸深度不超过4km,最大延伸深度达5km左右。据推测,浅部正断层下方有一条高倾角地壳深断裂带,该断裂带向下断至Moho面,向上断至上地壳下部低速层中。深浅部断裂构造不相连接。漳州盆地深浅部构造组合特征表明,九龙江断裂带是该区内一条特征明显、具有复杂深浅构造背景的深断裂带。这一深地震探测成果的获得,使得该地区深部资料解释的可靠性和探测精度比以往显著提高;对深浅部构造的组合可作统一解释,地壳的分层和结构特征更为确切和精细;首次发现上地壳的拉张性构造及铲式正断层组合特征,不仅有助于对漳州及其邻区地震危险性的综合判定,而且对深化东南沿海地震带深部动力学过程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折射 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 壳幔结构 深部构造
下载PDF
新丰江库区二维P波速度结构——英德一河源一陆河深地震测深剖面探测结果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杨卓欣 刘宝峰 +2 位作者 王勤彩 王洪体 原世豪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968-1975,共8页
以新丰江水库为中心完成了一条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采用动力学射线追踪方法获得了沿剖面的壳幔二维速度结构图像.结果表明:在新丰江水库东南的大坝峡谷区至河源一带,上地壳基底界面至C_1界面(上地壳上部的底面)之间速度结构存在较... 以新丰江水库为中心完成了一条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采用动力学射线追踪方法获得了沿剖面的壳幔二维速度结构图像.结果表明:在新丰江水库东南的大坝峡谷区至河源一带,上地壳基底界面至C_1界面(上地壳上部的底面)之间速度结构存在较明显的纵横向非均匀性,速度以高、低速相间分布为特征.结合近期新丰江库区地方震精确定位结果分析发现,地震分布与这一结构异常区有较好的相关性.推测剖面120 km桩号附近可能存在至少切至上地壳上部的深部断裂.该断裂主要以水平错动为主,且在近地表并不明显,这与新丰江大坝峡谷区分布的北东东向断裂特征具有一致性.研究区基底埋深约1.2~2.5 km,新丰江水库下方基底相对两侧呈现上隆.上地壳下部层速度较为均匀,层厚度无明显变化,上、下地壳分界面埋深20.5~21.5 km.下地壳存在一弱低速层体,莫霍界面由南东向北西呈缓慢加深的趋势,起伏变化不大.埋深约31.0~32.5 km.沿剖面地壳平均速度6.21~6.25 k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丰江库区 宽角反射/折射剖面 地壳结构 深部断裂
下载PDF
琼东北及雷州半岛深地震测深剖面Pg波资料处理结果--用地震波前成像和射线数分布分析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朝繁 沈繁銮 +3 位作者 牟光迅 嘉世旭 李春军 李红勇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94-704,共11页
本文用地震波前成像和射线数分布分析法对上世纪80年代在琼东北及雷州半岛地区完成的三条宽角反射/折射地震剖面的Pg波资料进行了处理,得到了三条测线下方的上地壳顶部P波速度结构及基底的空间展布形态特征.结果显示研究区域表现出较复... 本文用地震波前成像和射线数分布分析法对上世纪80年代在琼东北及雷州半岛地区完成的三条宽角反射/折射地震剖面的Pg波资料进行了处理,得到了三条测线下方的上地壳顶部P波速度结构及基底的空间展布形态特征.结果显示研究区域表现出较复杂的上部地壳结构特征,浅部P波速度结构的高、低速区域分别与地质构造上的一些凸起和凹陷相对应,用射线数分布分析法所显示的基底结构及形态特征与地震剖面穿过区域的地质构造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测线穿过的一些断裂下方P波速度结构表现为强烈的横向非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北及雷州半岛 宽角反射/折射 地震波前成像 射线数分布分析法 基底结构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地壳结构研究——长观测距地震测深剖面的结果
13
作者 田晓峰 王夫运 +1 位作者 嘉世旭 Colin Zelt 《国际地震动态》 2015年第9期1-1,共1页
华北克拉通是当今世界最古老的克拉通之一,其自18亿年前克拉通化之后至早中生代,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并保存有巨厚的太古宙岩石圈根。自中生代以来,华北克拉通东部经历了一系列的构造隆升和伸展运动,东部的岩石圈已经被强烈改造和破... 华北克拉通是当今世界最古老的克拉通之一,其自18亿年前克拉通化之后至早中生代,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并保存有巨厚的太古宙岩石圈根。自中生代以来,华北克拉通东部经历了一系列的构造隆升和伸展运动,东部的岩石圈已经被强烈改造和破坏。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华北克拉通东部岩石圈地幔不仅减薄了100多千米,而且其物理化学性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同时,华北克拉通本身具有的稳定性也遭到了破坏。其中,天然地震台阵探测、重力和地球化学等研究在华北克拉通破坏的研究中获得了丰富的成果。华北地区也开展了丰富的人工地震探测。然而,受观测技术的限制,剖面长度通常均小于400 km,有效观测距离一般小于200 km。2009年,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在国家自然科学重大计划的资助下完成了一条总长1530 km的宽角反射/折射剖面,该剖面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条东西向贯穿华北克拉通的超长距人工源宽角反射/折射地震剖面,最大有效观测距离超过600 km,为华北克拉通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支持。本研究利用该超长剖面获得的11炮记录,通过带通2~10 Hz带通滤波、走时拾取、互相关到时拾取误差分析等技术,共提取2215个初至波到时和757个PmP反射波走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测深剖面 华北克拉通 地壳结构 宽角反射/折射 人工地震探测 观测技术 测距 物理化学性质
下载PDF
浙江省台州-昌化深部构造特征探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福平 余刚群 +1 位作者 侯林锋 孙海青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2-147,共6页
采用高分辨折射和宽角反射/折射综合地震探测方法,在浙江省中部沿黄岩、临海、东阳、桐庐、昌化进行深部构造探测,获得一条长约350km的速度结构剖面。探测结果表明,地壳结构具有明显的多层性,存在3个速度间断面;基底速度结构图像揭示了... 采用高分辨折射和宽角反射/折射综合地震探测方法,在浙江省中部沿黄岩、临海、东阳、桐庐、昌化进行深部构造探测,获得一条长约350km的速度结构剖面。探测结果表明,地壳结构具有明显的多层性,存在3个速度间断面;基底速度结构图像揭示了速度结构的横向非均匀性,这种不均匀性既对应于地质构造单元的分界线或断裂构造带,也反映出东西部构造特征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角反射/折射 深部构造探测 速度结构 断裂构造带 构造特征
下载PDF
地震学探查华北克拉通破坏空间分布
15
作者 柳建乔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36-1136,共1页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等团队在华北地区开展了大规模天然和人工地震探测研究。他们在华北克拉通及周缘共布设688个宽频带流动地震台站,组成8条线性观测台阵(总长6 500 km)和2个二维观测台阵,并完成3条长距离人工地震宽角反射/折...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等团队在华北地区开展了大规模天然和人工地震探测研究。他们在华北克拉通及周缘共布设688个宽频带流动地震台站,组成8条线性观测台阵(总长6 500 km)和2个二维观测台阵,并完成3条长距离人工地震宽角反射/折射观测剖面(3 650 km)和2条气枪源OBS深地震海陆联合观测剖面(860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克拉通破坏 空间分布 地震学 人工地震探测 宽角反射/折射 地球物理勘探 中国地震局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北缘的深部结构 被引量:14
16
作者 赵俊猛 程宏岗 +3 位作者 裴顺平 刘宏兵 张健狮 刘宝锋 《科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46-955,共10页
拜城-大柴旦人工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穿过了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库车坳陷和塔北隆起两个构造单元.利用该剖面上的拜城、库车、轮台和库尔勒4个爆炸点的地震资料,通过二维横向非均匀介质条件下的射线追踪与理论地震图计算,获得了塔里木盆... 拜城-大柴旦人工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穿过了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库车坳陷和塔北隆起两个构造单元.利用该剖面上的拜城、库车、轮台和库尔勒4个爆炸点的地震资料,通过二维横向非均匀介质条件下的射线追踪与理论地震图计算,获得了塔里木盆地北缘地壳与上地幔顶部的二维速度结构与构造.结果表明,库车坳陷与塔北隆起的地壳分层具有统一性,但界面深度、地壳厚度以及速度分布沿剖面变化明显,其中地壳厚度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中地壳与下地壳.在库车坳陷的拜城以及塔北隆起的轮台爆炸点附近莫霍面抬升,使地壳分别减薄为42和47km.地壳最厚处是库车坳陷与塔北隆起的转换部位,地壳厚度达52km.此处的上、下地壳内分别发育壳内速度异常体,其中上地壳表现为高速异常,下地壳发育低速异常体,它们几乎分布在同一垂线上,相应位置的盖层较厚.根据地壳的速度结构与构造,可将剖面划分为库车坳陷、塔北隆起和两者之间的过渡带3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独特的速度变化特点、基底结构形式和深浅部构造关系.塔里木盆地北缘地壳与上地幔顶部速度结构与构造在东西向的差异可能意味着塔里木盆地向天山造山带俯冲消减的速度和强度的不同,引起天山造山带的构造分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北缘 地震宽角反射/折射 速度结构 地球动力学 天山造山带
原文传递
爆破地震揭示的华北西部高分辨基底速度结构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金仁 范振宇 +7 位作者 刘保金 马策军 邓晓果 宋向辉 刘宝峰 王帅军 海燕 李怡青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6期4294-4306,共13页
利用在华北克拉通西部完成的两条高分辨折射探测剖面获得的21炮Pg波资料,在对不同构造区Pg波的运动学与动力学特征分析对比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差分反演方法构建了两剖面的基底结构模型.研究结果不仅清晰地标定了主要断裂的位置及形态,... 利用在华北克拉通西部完成的两条高分辨折射探测剖面获得的21炮Pg波资料,在对不同构造区Pg波的运动学与动力学特征分析对比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差分反演方法构建了两剖面的基底结构模型.研究结果不仅清晰地标定了主要断裂的位置及形态,还反映出不同构造区基底埋深和速度结构的差异.鄂尔多斯地块的基底埋深在4.5~5.5 km间、起伏变化不大,且速度梯度横向变化不甚明显,结合Pg波走时平稳、追踪远等地震学现象,揭示出鄂尔多斯地块浅表沉积和基底结构比较稳定;贺兰山和银川盆地两者不仅在地形地貌上差异显著,其基底埋深从2.0~4.0 km的较大变化以及速度结构显著的横向非均匀性足以表明两者之间垂直差异运动及变形的强烈程度.银川盆地Pg波走时趋势与速度结构图像基本反映了基底局部坳陷的形态特征和新生代沉积厚、速度低的客观现象;弧形构造区地处祁连、阿拉善、鄂尔多斯三者相互作用的复杂构造环境之中,基底埋深6.0 km的巨厚坳陷与相邻仅2.0 km厚的基底隆起形成较大反差,这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强烈的碰撞推挤致使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多个构造块体交汇复合部位呈现变形强烈、极度不稳定的基底结构密切相关.鄂尔多斯块体基底呈现西深东浅特征及周缘基底强烈的横向不均匀性、挤压褶皱变形及断裂带的发育,均反映了青藏高原NE向的持续挤压运动遭到了鄂尔多斯块体的阻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西部 基底结构 鄂尔多斯块体 银川盆地 宽角反射/折射剖面 Pg波震相 速度结构
原文传递
天然地震形成的一种机制:地壳结构不稳定性
18
作者 王腾飞 黄少英 +5 位作者 王兆国 程日辉 王典 肖中尧 能源 杨宝俊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8期2765-2773,共9页
对于天然地震的成因研究多关注于板块相互作用以及流体、断裂等因素.震区地壳结构本身的不稳定性是发生地震的重要因素.伽师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西端,为塔里木地块、天山造山带、西昆仑造山带、帕米尔构造结的交接部位,具有典型的地壳结... 对于天然地震的成因研究多关注于板块相互作用以及流体、断裂等因素.震区地壳结构本身的不稳定性是发生地震的重要因素.伽师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西端,为塔里木地块、天山造山带、西昆仑造山带、帕米尔构造结的交接部位,具有典型的地壳结构不稳定性,地震频发.地震宽角反射/折射、近垂直反射等地震资料显示伽师地区地壳结构具有特殊的不稳定性.地震宽角反射/折射资料提供了盆地约75 km以上的二维速度结构剖面,地壳速度结构较为复杂,可以识别出高速块体和低速块体相间与堆叠的形态.近垂直地震反射剖面展示了20 s双程到时深度以上更为精细的结构特征,盆地盖层为成层性较好的反射,反射事件C,D构成了地壳之下的稳定带,而反射事件A,B,E则为地壳不稳定结构.建立了伽师地区地壳结构不稳定性的模型,地壳高速块、低速块(即刚性强、弱)相间并堆叠构成的不稳定带置于反射事件C,D构成的稳定带之上,挤压作用与近垂直的隐伏断裂加剧了这种不稳定性.地壳结构不稳定是导致天然地震的重要因素,同样表现存在于日本列岛以及鄂尔多斯盆地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地震形成 地壳结构不稳定性 伽师强震带 地震宽角反射/折射 近垂直地震反射
原文传递
The crustal structures of the central Longmenshan along and its margins as related to the seismotectonics of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被引量:27
19
作者 JIA ShiXu LIU BaoJin +7 位作者 XU ZhaoFan LIU Zhi FENG ShaoYing ZHANG JianShi LIN JieYan TIAN XiaoFeng LIU QiaoXia GUO WenBi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4年第4期777-790,共14页
In 2010,a 500-km-long wide-angle reflection/refraction seismic profile was completed,running northwest from the central Sichuan Basin.This profile orthogonally crosses the meizoseismal area of great Wenchuan earthquak... In 2010,a 500-km-long wide-angle reflection/refraction seismic profile was completed,running northwest from the central Sichuan Basin.This profile orthogonally crosses the meizoseismal area of great Wenchuan earthquake of 12 May 2008,which occurred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Longmenshan.The profile also passes through the northwestern Sichuan Plateau,along which a new deep seismic sounding observation system was set up that was much improved over previous datasets and enabled abundant observations to be recorded.Seismic wave phase records that reflect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ectonic blocks,especially the complicated phase features associated with the Wenchuan earthquake,wer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in detail.A 2D crustal P-wave velocity model for the orogenic belt in the central Longmenshan and its margins was determined,and crustal struc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table Sichuan Basin and the thickened northwestern Sichuan Plateau were characterized.Lithological variations within the upper and lower crust in the interior of the plateau,especially a great velocity decrease and plastic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ssociated with strong lithologic weakening in lower crust,were detected.From west to east in the lower crust beneath the orogenic belt lying between the Sichuan Basin and the northwestern Sichuan Plateau,a giant shovel-like upwelling is observed that dips gently in the lower part and at higher angles in the upper part;this is inferred to be related to the fault systems in the central Longmenshan.An upwelling in the upper-middle crust along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orogenic belt is associated with steeply dipping thrusts that strongly uplift the upper crust and crystalline basement beneath a central fault system in the Longmenshan.The data,combined with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regional tectonic stress field and previous geological results,enable a discussion of basin-and-range coupling,orogenic tectonics,the crustal fault system,and the seismogenic tectonic environment of the central Longmenshan along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seismic sounding crustal structure central Longmenshan crustal uplift brittle-ductile transition Wenchuanearthquake
原文传递
Three-dimensional crustal velocity structure model of the middle-eastern north China Craton (HBCrust1.0) 被引量:31
20
作者 DUAN YongHong WANG FuYun +6 位作者 ZHANG XianKang LIN JiYan LIU Zhi LIU BaoFeng YANG ZhuoXin GUO WenBin WEI YunHao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7期1477-1488,共12页
Lithosphere thinning and destruction in the middle-eastern North China Craton(NCC), a region susceptible to strong earthquakes, is one of the research hotspots in solid earth science. All 42 seismic wide-angle reflect... Lithosphere thinning and destruction in the middle-eastern North China Craton(NCC), a region susceptible to strong earthquakes, is one of the research hotspots in solid earth science. All 42 seismic wide-angle reflection/refraction profiles have been completed in the middle-eastern NCC. We collect all the 2-D profiling results and perform gridding of the velocity and interface depth data, building a 3-D crustal velocity structure model for the middle-eastern NCC, named HBCrust1.0, by using the Kriging interpolation method. Our result shows that the first-arrival times calculated by HBCust1.0 fit well with the observations. The result demonstrates that the upper crust is the main seismogenic layer, and the brittle-ductile transition occurs at depths near interface C(the interface between upper and lower crust). The depth of interface Moho varies beneath the source area of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and a low-velocity structure is found to extend from the source area to the lower crust. Based on these observations,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stress accumulation responsible for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may have been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igration and deformation of the mantle materials. Comparisons of the average velocities of the whole crust, the upper and the lower crust show that the average velocity of the lower crust under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North China Basin(NCB) in the east of the craton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e regional average. This high-velocity probably results from long-term underplating of the mantle mag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ddle-easter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DSS profile 3-D P-wave velocity structure Earthquake Craton destruc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