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0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阜阳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趋势及宿主动物监测分析
1
作者 李淮彪 孙良 +4 位作者 丰硕 孙乾坤 田亚珍 蒋弢 侯银续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3年第4期289-294,共6页
目的分析2011—2022年阜阳市出血热流行特征趋势和2021年和2022年宿主动物监测结果,为科学精准开展出血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出血热病例数据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宿主监测数据来自现场调查,对资料进行描述... 目的分析2011—2022年阜阳市出血热流行特征趋势和2021年和2022年宿主动物监测结果,为科学精准开展出血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出血热病例数据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宿主监测数据来自现场调查,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1—2022年阜阳市共报告出血热病例21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18/10万,发病时间以11月最高,病例数男女性别比为2.76∶1,职业以农民为主,年龄以50~59岁组发病率最高,地区以颍东区发病率最高。宿主动物监测鼠形动物捕获率为2.37%,以褐家鼠(49.62%)和黑线姬鼠(35.19%)为主,监测生境中农村居民区鼠形动物捕获率最高(3.85%),室内鼠形动物捕获率高于室外,3—9月鼠形动物捕获率相对较高,病原学监测中检出8份汉坦病毒阳性,阳性率为2.67%,阳性标本均为黑线姬鼠。结论阜阳市出血热疫情呈散发状态,应加强疫情监测和鼠类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流行趋势 宿主动物 监测
原文传递
龙游县2003年钩端螺旋体宿主动物带菌调查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卫国 金莞尔 +3 位作者 张建民 王文英 于丽莉 杨瑞军 《浙江预防医学》 2005年第10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宿主动物 龙游县 带菌调查 致病性钩端螺旋体 自然疫源性疾病 宿主动物调查 钩体病 菌群变化 科学依据
下载PDF
中国6省莱姆病螺旋体主要宿主动物鼠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15
3
作者 侯学霞 耿震 +2 位作者 郝琴 张洋 万康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34-1036,共3页
目的了解中国吉林、山西、甘肃、青海、贵州、湖南6省林区莱姆病螺旋体宿主动物鼠的感染情况。方法在每个省各选取两个采样点进行捕鼠,采用病原分离培养和巢式PCR方法对野鼠的脾脏、肾脏和膀胱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并通过基因测序方法确... 目的了解中国吉林、山西、甘肃、青海、贵州、湖南6省林区莱姆病螺旋体宿主动物鼠的感染情况。方法在每个省各选取两个采样点进行捕鼠,采用病原分离培养和巢式PCR方法对野鼠的脾脏、肾脏和膀胱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并通过基因测序方法确定基因型。结果从贵州黑线姬鼠中分离到了2株莱姆病螺旋体;从5省(贵州未检测到)野鼠的脾脏和/或肾脏中检查到了莱姆病螺旋体的特异片段,其中青海黄南(28.85%)和湖南石门(19.6%)两地标本的PCR阳性率较高,各地区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序列同源性分析确定吉林、青海、甘肃和山西的基因型均为Borrelia garinii。湖南的基因型为Borreliavalaisiana。结论本次调查表明各地宿主动物鼠的感染状况不同,各地应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扩大调查以明确当地的主要宿主动物种类及携带病原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姆病螺旋体 宿主动物 病原学检测
下载PDF
携带汉坦病毒宿主动物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马超锋 余鹏博 +5 位作者 吴瑞 陈海龙 蔡正华 卢晓玲 王敬军 李恒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研究西安地区携带汉坦病毒(HV)宿主种类及分布特点。方法夹夜法捕获宿主动物后鉴定种类,利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宿主动物肺脏中HV核酸。结果 2011-2013年在监测地域共捕获动物2 577只,鼠密度为3.28%,在9月... 目的研究西安地区携带汉坦病毒(HV)宿主种类及分布特点。方法夹夜法捕获宿主动物后鉴定种类,利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宿主动物肺脏中HV核酸。结果 2011-2013年在监测地域共捕获动物2 577只,鼠密度为3.28%,在9月份达到5.6%;其中黑线姬鼠(Aa)占63.4%,小家鼠(Mm)和褐家鼠(Rn)分别占18.98%和12.88%;312份动物标本中检出HV核酸,其中Aa占88.78%,Rn占5.12%,Mm占4.49%,在黄胸鼠(Rf)和北小社鼩(Cs)也检出HV核酸,在8月和9月捕获的阳性宿主占到了全部阳性的56.73%,野外的阳性宿主占到了总阳性的87.82%。结论西安地区鼠密度在9月达到高峰,鼠种主要为Aa,Mm和Rn,携带HV的动物有Aa,Rn,Mm,Rf和Cs等,形成了在野外以Aa为主,居民区以Rn和Mm为主,阳性宿主动物主要出现在野外8月9月,这对本地区防控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中宿主控制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 宿主动物 时空分布
下载PDF
河北省鼠疫疫源地宿主动物种群结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闫东 史献明 +7 位作者 王再山 崔耀仁 刘冠纯 郑楠 李玉贵 陈永明 兰晓宇 崇岩岷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6年第4期381-384,共4页
目的通过对河北省鼠疫疫源地内宿主动物种群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研究,为动物间鼠疫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整理1990-2013年河北省鼠疫疫源地宿主动物调查监测数据,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主要宿主动物调查共捕获鼠类10 241只,长爪沙鼠处... 目的通过对河北省鼠疫疫源地内宿主动物种群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研究,为动物间鼠疫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整理1990-2013年河北省鼠疫疫源地宿主动物调查监测数据,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主要宿主动物调查共捕获鼠类10 241只,长爪沙鼠处于优势地位占65.3%,达乌尔黄鼠占25.5%。夜行鼠调查共捕鼠1 392只,其中黑线毛足鼠和黑线仓鼠为优势种群,分别占28.74%和50.43%。结论河北省鼠疫疫源地内长爪沙鼠和达乌尔黄鼠种群在年际间存在演替,夜行鼠优势种群以黑线仓鼠和黑线毛足鼠为主,转化为黑线仓鼠、黑线毛足鼠和小毛足鼠,鼠疫宿主动物种群结构及密度与动物间疫情发生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疫源地 宿主动物 种群
原文传递
中国钩端螺旋体宿主动物及其地理分布调查 被引量:12
6
作者 于恩庶 梁中兴 +4 位作者 屠云人 李庆俊 徐慧栋 杨文映 时曼华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5期368-371,共4页
我国迄今已发现钩端螺旋体宿主动物65种,其中啮齿目29种,两栖蛙类8种,食虫目和家畜各6种,食肉目和实验动物各3种,兔形目、鸟类、偶蹄目和爬行动物各2种,鱼类和节肢动物各1种。除鸟类和昆虫外,其它动物既带菌又能排菌,... 我国迄今已发现钩端螺旋体宿主动物65种,其中啮齿目29种,两栖蛙类8种,食虫目和家畜各6种,食肉目和实验动物各3种,兔形目、鸟类、偶蹄目和爬行动物各2种,鱼类和节肢动物各1种。除鸟类和昆虫外,其它动物既带菌又能排菌,不仅为储存宿主,也是传染源。鼠类是我国稻田型钩体的主要宿主动物,黑线姬鼠、黄胸鼠、黄毛鼠尤为重要;猪和犬是洪水型和雨水型钩体的主要传染源,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鼠类密度大,带菌率高;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猪和犬的带菌率相对高,牛作为七日热型钩体的传染源意义值得进一步调查。由此表明,我国钩体的宿主动物种类多、分布广,且主要宿主动物分布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宿主动物 地理分布
下载PDF
我国恙虫病宿主动物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8
7
作者 吴光华 王长军 +3 位作者 李丙军 姜志宽 丁凌云 王莉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3年第5期370-373,共4页
我国恙虫病按季节分布可分为两型:夏季型:流行于南方(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主要宿主动物为啮齿目的黄毛鼠、黄胸鼠、褐家鼠、北社鼠、黑线姬鼠,食虫目的臭鼩鼱;主要媒介为地里纤恙螨;流行于5-10月。秋冬型:流行于江苏... 我国恙虫病按季节分布可分为两型:夏季型:流行于南方(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主要宿主动物为啮齿目的黄毛鼠、黄胸鼠、褐家鼠、北社鼠、黑线姬鼠,食虫目的臭鼩鼱;主要媒介为地里纤恙螨;流行于5-10月。秋冬型:流行于江苏、山东等省;主要宿主动物为啮齿目的黑线姬鼠、褐家鼠、大仓鼠,食虫目的大麝鼩;主要媒介为小盾纤恙螨;流行于10-12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 宿主动物 啮齿目 食虫目
原文传递
2009-2019年湖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及宿主动物监测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孙倩莱 张苏蕾 +6 位作者 曾舸 蔡亮 何方玲 王娟 张恒娇 杨浩 胡世雄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1-355,共5页
目的掌握湖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的流行特征和临床特点,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9-2019年湖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宿主动物监测情况。结果2009-2019年湖南省共报告肾综合... 目的掌握湖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的流行特征和临床特点,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9-2019年湖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宿主动物监测情况。结果2009-2019年湖南省共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700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95/10万。患者以男性青壮年农民为主,各市州病例发病日期距离就诊日期中位数集中在3~5 d,就诊日期距离诊断日期中位数集中在0~2 d。病例症状以轻型、中型为主(82.45%)。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发热(93.49%)、乏力(91.57%)、起病急(85.39%)等多见。相关暴露因素中,主要有鼠或鼠排泄物接触史。2009-2019年各监测点平均鼠密度为3.22%,室内鼠密度3.47%高于野外(1.77%,χ^(2)=648.794,P=0.000)。鼠肺标本HFRS总抗原阳性率1.75%,4个监测点HFRS的抗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445,P=0.000),双峰县鼠病毒携带率最高,邵东县鼠病毒携带率最低。结论近年来湖南省出血热疫情出现上升趋势,汉城型和汉滩型混合分布,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就诊不够及时,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民众自我保护和及时就诊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流行病学 宿主动物
下载PDF
厦门市肾综合征出血热宿主动物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9
9
作者 陈国伟 郭志南 +3 位作者 黄建炜 陈华芳 徐雪荣 陈敏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2年第4期305-307,共3页
目的调查厦门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出血热),出血热宿主动物及其自然感染汉坦病毒状况,明确主要传染源种类,为预防和控制出血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笼夜法捕鼠,计算鼠密度及鼠种构成,对鼠肺检测出血热病毒抗原,血清检测抗体。结果 2... 目的调查厦门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出血热),出血热宿主动物及其自然感染汉坦病毒状况,明确主要传染源种类,为预防和控制出血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笼夜法捕鼠,计算鼠密度及鼠种构成,对鼠肺检测出血热病毒抗原,血清检测抗体。结果 2008-2009年厦门市鼠形动物总捕获率为8.02%,属于2目2科6种,以褐家鼠(45.14%)为优势种。宿主动物血清阳性率为13.45%,褐家鼠血清阳性率为21.52%;宿主动物带毒率为2.52%,带毒指数为0.037 77。宿主动物带毒率调查阳性均为褐家鼠,全市褐家鼠带毒率为2.63%,此次监测结果与厦门市20世纪80年代宿主动物调查结果无差别(P>0.05)。结论厦门市存在以褐家鼠为主要传染源的出血热疫源地,提示应根据褐家鼠的生态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以褐家鼠为主的鼠密度,降低出血热发生和流行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宿主动物 感染
原文传递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建立肾综合征出血热、鼠疫宿主动物监测数据库 被引量:15
10
作者 吴海霞 刘起勇 杨维中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鼠疫宿主动物监测数据库,使监测数据可视化,并为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打下基础。方法在Windows XP操作平台下,利用Micro Excel5.0软件建立属性数据库,利用Mapbasic7.0软件对MapInfo Pro... 目的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鼠疫宿主动物监测数据库,使监测数据可视化,并为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打下基础。方法在Windows XP操作平台下,利用Micro Excel5.0软件建立属性数据库,利用Mapbasic7.0软件对MapInfo Professional7.0软件进行二次开发,构建数据库的GIS框架,实现GIS功能。结果建立了HFRS和鼠疫两种疾病宿主动物的密度和感染率数据库,并构建了宿主分布(可依地区、传播病种和宿主动物分别显示)和信息查询(分密度和感染率两类分别查询)等GIS功能项。结论利用GIS系统建立了HFRS、鼠疫宿主动物监测数据库,实现了监测数据的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鼠疫 地理信息系统 数据库 宿主动物
下载PDF
浙江省肾综合征出血热宿主动物调查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龚震宇 夏建华 +1 位作者 赵芝雅 姜理平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32-133,共2页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宿主动物 调查
下载PDF
遵义县1996至200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宿主动物监测及人间疫情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定明 王昭孝 +14 位作者 童亦兵 刘铭 胡丽娟 蔡星和 黄艳萍 张仁俊 唐朝忠 黄仁托 李昭毅 王建民 张安均 罗小波 杨明辉 乐午生 任忠秋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84-385,共2页
关键词 遵义县 肾综合征出血热 宿主动物 监测 疫情
下载PDF
海南省西南部地区流行性乙型脑炎媒介三带喙库蚊季节消长与宿主动物感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11
13
作者 闫秀娟 赵伟 +2 位作者 曾祥洁 曾定豪 陈太英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70-471,共2页
目的了解海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传播媒介的种类、密度、季节消长及动物宿主的乙脑病毒感染状况,为制定乙脑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6年4-10月动态监测蚊虫种类、密度和猪血清乙脑抗体水平;蚊媒监测采用人工小时法,猪血清... 目的了解海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传播媒介的种类、密度、季节消长及动物宿主的乙脑病毒感染状况,为制定乙脑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6年4-10月动态监测蚊虫种类、密度和猪血清乙脑抗体水平;蚊媒监测采用人工小时法,猪血清抗体实验室检测采用ELISA。结果海南省黄昏时的优势蚊种为三带喙库蚊,其次是致倦库蚊和中华按蚊;其中三带喙库蚊占捕蚊总数的50.24%,密度为16.43只/人工小时;蚊密度最高峰出现在4月下半月,6月上半月至10月底基本恒定。猪血清乙脑抗体平均阳性率67.95%,最高村阳性率99.04%,随着时间变化呈上升趋势。结论海南省乙脑传播媒介三带喙库蚊密度高,宿主动物猪感染率随蚊密度增高而上升,存在乙脑传播和流行的自然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带喙库蚊 密度 宿主动物 感染
下载PDF
洪灾区钩端螺旋体宿主动物及健康人群感染情况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周价 黄昕 +6 位作者 何华先 张潇 刘爱忠 杨土保 李硕颀 汤学民 谭红专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了解洪灾区钩端螺旋体宿主动物的带菌情况及人群的免疫水平。方法:应用柯素夫培养法作牛尿和鼠肾钩体培养。显微凝集试验(microscopic agglutination test,MAT)作钩体及人群钩体感染的血清学分群(型)。结果:灾区、临灾区及新建移... 目的:了解洪灾区钩端螺旋体宿主动物的带菌情况及人群的免疫水平。方法:应用柯素夫培养法作牛尿和鼠肾钩体培养。显微凝集试验(microscopic agglutination test,MAT)作钩体及人群钩体感染的血清学分群(型)。结果:灾区、临灾区及新建移民点的鼠密度分别为6.95%,6.28%及8.67%;鼠肾钩体培养阳性率分别为4.63%,1.35%和3.13%;牛尿培养阳性率分别为5.88%,5.98%和1.75%;分离的菌株主要为黄疸出血型及犬型;人群钩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5.91%,62.30%和58.67%,明显高于全省及全国的平均感染率;其主要血清学分型依次为黄疸出血、秋季热、犬型、泼摩那型、巴达维亚型;人群抗体阳性率无年龄差异。结论:3个不同区域的宿主动物鼠和牛中均有钩体带菌,人群钩体隐性感染率水平较高,宿主动物和人群感染的主要血清群相吻合,主要为黄疸出血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灾 钩端螺旋体 血清型 人群感染 宿主动物
下载PDF
四川省钩端螺旋体宿主动物调查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伦光 郭宗琪 +7 位作者 蔺鸿 魏敏 欧阳兵 祝小平 张林 刘骊生 黄自英 杜娟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0-321,共2页
目的 了解野鼠、耕牛和猪的钩端螺旋体带菌情况 ,探讨减少钩端螺旋体病发病影响因素。方法 对野鼠鼠肾、耕牛牛尿和生猪猪肾进行钩端螺旋体菌株的分离培养。结果 在野鼠鼠肾和水牛牛尿中分离出钩端螺旋体菌株。结论 野鼠仍是我省钩... 目的 了解野鼠、耕牛和猪的钩端螺旋体带菌情况 ,探讨减少钩端螺旋体病发病影响因素。方法 对野鼠鼠肾、耕牛牛尿和生猪猪肾进行钩端螺旋体菌株的分离培养。结果 在野鼠鼠肾和水牛牛尿中分离出钩端螺旋体菌株。结论 野鼠仍是我省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传染源 ,水牛为七日热群钩端螺旋体病的传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钩端螺旋体宿主动物 调查 钩端螺旋体病 传染源
下载PDF
广东省莱姆病宿主动物和媒介生物调查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戊申 罗会明 +3 位作者 何剑峰 郑夔 黎薇 陈冉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90-193,共4页
目的 :了解广东省鼠和蜱携带莱姆病病原体情况。方法 :BSK培养基从鼠脏器和蜱悬液分离伯氏疏螺旋体 ,单克隆抗体鉴定。结果 :检验 316只鼠的脏器和 4 90匹蜱的悬液 ,从白腹巨鼠的胚胎和针毛鼠的膀胱各分离到 1株伯氏疏螺旋体 (LPR30、HJ... 目的 :了解广东省鼠和蜱携带莱姆病病原体情况。方法 :BSK培养基从鼠脏器和蜱悬液分离伯氏疏螺旋体 ,单克隆抗体鉴定。结果 :检验 316只鼠的脏器和 4 90匹蜱的悬液 ,从白腹巨鼠的胚胎和针毛鼠的膀胱各分离到 1株伯氏疏螺旋体 (LPR30、HJR56 ) ,它们都对单克隆抗体H5332 、H972 4 呈阳性反应 ,而对H6 831呈阴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姆病 宿主动物 媒介生物 白腹巨鼠 粒形硬蜱
下载PDF
1990-2010年青海高原终宿主动物棘球绦虫感染与儿童棘球蚴病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蔡辉霞 王虎 +1 位作者 韩秀敏 马霄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0-502,共3页
目的分析1990-2010年青海高原不同地形区终宿主动物棘球绦虫感染情况和2000-2010年儿童棘球蚴病患病和感染情况,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终宿主动物感染调查按寄生虫形态学方法鉴定虫种;以影像学和免疫学方法对儿童棘球蚴病病例进行评价。... 目的分析1990-2010年青海高原不同地形区终宿主动物棘球绦虫感染情况和2000-2010年儿童棘球蚴病患病和感染情况,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终宿主动物感染调查按寄生虫形态学方法鉴定虫种;以影像学和免疫学方法对儿童棘球蚴病病例进行评价。结果青海高原的青南高原区、祁连山地-河湟谷地区、柴达木盆地区3种不同地形区均存在犬细粒棘球绦虫的感染,其感染率分别为38.7%(300/775)、49.6%(124/250)、9.8%(4/41),仅在青南高原发现犬中多房棘球绦虫的感染,其感染率达16.0%(98/611);青南高原和祁连山地-河湟谷地两地形区狐狸多房棘球绦虫感染率分别为22.9%(38/166)和30.8%(12/39);青南高原和祁连山地-河湟谷地捕获的狼有细粒棘球绦虫的感染,但未发现多房棘球绦虫的感染。3种不同地形区6~15岁儿童棘球蚴病患病率分别为2.3%(269/11 618)、0.6%(50/8 275)、0.1%(1/837),其血清阳性率分别为9.5%(707/7 453)、3.8%(289/7 544)、3.7%(28/765);青南高原的儿童棘球蚴病患病率和血清阳性率明显高于祁连山地-河湟谷地和柴达木盆地。结论青海高原各地形区的犬普遍存在棘球绦虫感染,儿童患细粒和多房棘球蚴病的感染压力主要来源于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高原 宿主动物 棘球绦虫 儿童 棘球蚴病
下载PDF
汉坦病毒的进化及与宿主动物的关系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明霞 李琦 +2 位作者 韩占英 张艳波 许永刚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15-1117,共3页
关键词 汉坦病毒 宿主动物 共进化 宿主转移
下载PDF
深圳市鼠疫宿主动物及媒介调查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小岚 马汉武 +3 位作者 谢旭 王昕 梁焯南 王冰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91-193,共3页
目的通过对我市所辖四个区开展鼠疫宿主动物及媒介调查,了解我市是否存在鼠间鼠疫疫情。方法鼠疫宿主动物调查采用笼日法;采集全部活鼠鼠体表蚤鉴定后分类;采用鼠疫间接血球凝集试验(IHA)查鼠血清F1抗体,脏器压印法分离鼠疫耶尔森氏菌... 目的通过对我市所辖四个区开展鼠疫宿主动物及媒介调查,了解我市是否存在鼠间鼠疫疫情。方法鼠疫宿主动物调查采用笼日法;采集全部活鼠鼠体表蚤鉴定后分类;采用鼠疫间接血球凝集试验(IHA)查鼠血清F1抗体,脏器压印法分离鼠疫耶尔森氏菌。结果4区25个调查点共捕获鼠形动物472只,捕获率为8.25%,隶属于2目2科3属4种,褐家鼠占87.50%,为本市优势鼠种,黄胸鼠占8.03%,臭鼩鼱占4.42%,板齿鼠占0.21%。雌雄性别比为1∶0.82。繁殖指数褐家鼠为0.41,黄胸鼠为0.55,臭鼩鼱为0.14,以黄胸鼠最高,预示将来该鼠种的种群数量将会增长较快。472只鼠形动物中有129只鼠形动物寄生565匹蚤,经鉴定均为印鼠客蚤,染蚤率为27.33%,总蚤指数为1.20。黄胸鼠染蚤率、蚤指数最高,分别为63.16%、3.80;褐家鼠为25.70%、1.01;臭鼩鼱为15.0%、0.20。5种不同生境的捕鼠率为2.61%~15.42%,鼠体印鼠客蚤指数为0.68~2.59。25个调查点有10个点鼠带印鼠客蚤指数大于1。间接血凝法检测鼠疫F1抗体458份,未检出阳性血清,鼠脏器压印培养407份,未分离出鼠疫杆菌。结论目前我市尚未发现鼠间鼠疫疫情,但鼠疫宿主动物和媒介生物密度较高,存在鼠间鼠疫流行的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宿主动物 媒介
下载PDF
湖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宿主动物调查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瑞 刘力 +4 位作者 陈琦 邢学森 刘漫 李锦成 吴杨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9年第5期455-458,共4页
目的了解湖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高发地区宿主动物种类、构成、密度及其带毒情况,为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开展宿主动物监测,采用RT-PCR方法对鼠肺组织检测HV病毒核酸并分型;采用SPSS16.0和Excel200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 目的了解湖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高发地区宿主动物种类、构成、密度及其带毒情况,为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开展宿主动物监测,采用RT-PCR方法对鼠肺组织检测HV病毒核酸并分型;采用SPSS16.0和Excel200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湖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高发地区平均鼠密度为15.03%,其中室内平均鼠密度为11.16%,野外平均鼠密度为15.75%;室内优势鼠种为小家鼠,占室内总数的59.26%,野外环境的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占室外总数的92.75%;汉坦病毒(HV)核酸检测总体阳性率为15.15%,且I型和II型均有检出,主要带毒鼠为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二者带毒率分别为20%、12.5%;不同生境的鼠密度高低和鼠带毒率水平基本保持一致,主要分布在纯小麦田、油菜地及虾池-小麦田混合作业区等生境。结论湖北省是肾综合征出血热混合型疫区,高发地区的平均鼠密度和鼠带毒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建议加强联防联控,开展以防鼠、灭鼠为主的综合措施,重点以HV带毒较高的户外生境老鼠为主,以减少鼠类传染源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宿主动物 密度 汉坦病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