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泌型酸性富含半胱氨酸样蛋白1型和整合素β1在致痫大鼠中的表达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劳基通 邝希 +5 位作者 刘惠 肖敏 陈永敏 廖小平 马琳 李其富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3-129,共7页
目的研究癫痫大鼠海马和邻近颞叶皮层中分泌型酸性富含半胱氨酸样蛋白1型(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1,SPARCL1)和整合素β1(Integrinβ1)的动态表达,以探讨二者对癫痫发展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对照... 目的研究癫痫大鼠海马和邻近颞叶皮层中分泌型酸性富含半胱氨酸样蛋白1型(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1,SPARCL1)和整合素β1(Integrinβ1)的动态表达,以探讨二者对癫痫发展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21只)和致痫组(35只)。致痫组予氯化锂(LiCl)匹罗卡品(PILO)进行造模,按癫痫发作后3 h、6 h、12 h、1 d、2 d、3 d、7 d时间点分为7个亚组,每亚组5只;对照组按对应时间分为7个亚组,每亚组3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大鼠SPARCL1mRNA和Integrinβ1 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杂交实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SPARCL1和Integrinβ1的蛋白表达水平。比较致痫组和对照组大鼠海马组织和颞叶皮层组织中SPARCL1和Integrinβ1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并分析大鼠癫痫发作后不同时间不同组织中SPARCL1和Integrinβ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7个时间亚组的海马组织和颞叶皮层样本中SPARCL1和Integrinβ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致痫组3 h组、6 h组、12 h组和1 d组海马组织中SPARCL1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致痫组6 h组、12 h组、1 d组和2 d组海马组织中SPARCL1蛋白水平均降低(均P<0.05);致痫组海马组织3 h组和6 h组的Integrinβ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致痫组1 d组和2 d组Integrinβ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致痫组6 h、12 h组的Integrinβ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3 d、7 d组Integrinβ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致痫组3 h组、6 h组和7 d组大鼠颞叶皮层中SPARCL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致痫组12 h组和1 d组则明显下降(P<0.01),致痫组12 h组、1 d组、2 d组、3 d组和7 d组SPARCL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致痫组3 h组、6 h组和7 d组大鼠颞叶皮层Integrinβ1的mRNA显著增加(P<0.01),除致痫组3 h组外,致痫组6 h组、12 h组、1 d组、2 d组、3 d组、7 d组大鼠颞叶皮层Integrinβ1蛋白表达均下调(均P<0.05)。总体上,与对照组相比,癫痫发作后1周内,致痫组海马组织中SPARCL1和Integrinβ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而颞叶皮层SPARCL1和Integrinβ1的mRNA表达呈先升后降趋势,蛋白的表达则呈下降趋势。致痫组大鼠海马组织中SPARCL1和Integrinβ1两者的mRNA表达水平(r=0.684,P<0.01)、蛋白表达水平(r=0.724,P<0.01)分别成正相关,颞叶皮层组织中SPARCL1和Integrinβ1两者的mRNA表达水平(r=0.908,P<0.01)和蛋白表达水平(r=0.852,P<0.01)亦分别成正相关。结论与正常大鼠比较,癫痫大鼠癫痫发作后1周内海马组织中SPARCL1和Integrinβ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颞叶皮层SPARCL1和Integrinβ1的mRNA表达呈先升后降趋势,蛋白的表达则呈下降趋势。大鼠癫痫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海马组织和颞叶皮层组织中SPARCL1和Integrinβ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分泌酸性富含蛋白1 整合素Β1
下载PDF
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糖蛋白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β1转化生长因子和I型胶原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王春 李小静 +2 位作者 刘超华 翁晓娟 郝冬月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1年第5期377-380,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糖蛋白(secreted protein,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β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I型胶原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糖蛋白(secreted protein,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β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I型胶原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重组人SPARC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并以空白组为对照,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TGF-βI、I型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TGF-βI、I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SPARC能显著促进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TGF-β1、I型胶原蛋白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富含酸性分泌糖蛋白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Β1转化生长因子 I胶原蛋白
原文传递
SPARCL1、Snail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
3
作者 刘渊勇 于丽君 刘萍萍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观察富含半光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类蛋白1(SPARCL1)和Snail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唐山市第三医院2018年1月~2023年1月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标本187例及癌旁非瘤组织标本5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 目的观察富含半光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类蛋白1(SPARCL1)和Snail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唐山市第三医院2018年1月~2023年1月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标本187例及癌旁非瘤组织标本5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PARCL1和Snail的表达。分析SPARCL1和Snail表达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行新辅助化疗和未行新辅助化疗患者术后标本中SPARCL1和Snail的表达情况,评估化疗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SPARCL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28.34%,低于癌旁组织的83.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983,P<0.001)。Snail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7.01%,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19.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387,P<0.001)。SPARCL1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分期相关,Snail的表达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分期相关。新辅助化疗组中SPARCL1高表达的比例为36.9%,高于未行新辅助化疗组的21.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05,P=0.019)。两组间Snail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ARCL1和Snail可以作为胃癌浸润转移的生物学标志物。化疗可能会影响胃癌患者SPARCL1的表型,但化疗是否导致表型转变仍需通过大样本和更严谨的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富含酸性分泌蛋白类似蛋白1 锌指转录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SPARC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春 李小静 +4 位作者 刘超华 朱飞 张林 翁晓娟 郝冬月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0期110-111,共2页
目的观察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糖蛋白(SPARC)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重组人SPARC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实验组),并与空白组作对照。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其Ⅰ型胶原蛋白... 目的观察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糖蛋白(SPARC)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重组人SPARC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实验组),并与空白组作对照。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其Ⅰ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Ⅰ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SPARC能显著促进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蛋白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酸性分泌糖蛋白 增生性瘢痕 胶原蛋白
下载PDF
SPARCL1表达下调对胆囊癌吉西他滨耐药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和华 刘少朋 +1 位作者 刘海潮 白明辉 《中华全科医学》 2022年第10期1666-1671,共6页
目的研究富含半胱氨酸酸性分泌型糖蛋白类似物1(SPARCL1)在胆囊癌中的作用。方法将人胆囊癌吉西他滨耐药细胞株GBC-SD/GEM分为空白对照组和SPARCL1过表达转染组。检测转染后SPARCL1表达、各细胞增殖能力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波... 目的研究富含半胱氨酸酸性分泌型糖蛋白类似物1(SPARCL1)在胆囊癌中的作用。方法将人胆囊癌吉西他滨耐药细胞株GBC-SD/GEM分为空白对照组和SPARCL1过表达转染组。检测转染后SPARCL1表达、各细胞增殖能力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波形蛋白(VIM)、纤维连接蛋白1(FN1)表达;检测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洛阳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的50例胆囊癌(吉西他滨耐药组、敏感组)及癌旁组织中SPARCL1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间的关系。结果转染组SPARCL1基因相对表达量(29.12±1.10)及蛋白相对表达量(23.08±2.15)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3.34±0.98、2.58±0.71,均P<0.05)。转染组细胞增殖数及MMP-9、VIM、FN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3.09±12.11、1.69±0.75、1.78±0.43、1.62±0.31,均低于对照组(327.15±9.28、3.81±0.78、4.12±0.24、4.69±0.63,均P<0.05)。耐药组、敏感组及癌旁组织中SPARCL1表达量分别为5.65±2.01、15.02±1.17、28.46±2.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ARCL1表达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CA19-9、CEA和肿瘤分期无相关性(均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化程度有相关性(均P<0.05)。耐药组患者中位生存期明显低于敏感组(14.77个月vs.27.28个月)。结论SPARCL1在胆囊癌中低表达,且与吉西他滨化疗耐药及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半胱氨酸酸性分泌型糖蛋白类似物1 胆囊癌 吉西他滨 耐药 预后
下载PDF
SPARCL1基因在肿瘤中的表达及作用
6
作者 赵书杰 周栋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673-675,共3页
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类似蛋白1(SPARCL1)基因的异常表达与多种肿瘤的发展、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表明,SPARCL1基因在脑胶质瘤中表达升高,其编码的蛋白可以和胶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肿瘤的转移能力,与肿瘤恶性程... 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类似蛋白1(SPARCL1)基因的异常表达与多种肿瘤的发展、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表明,SPARCL1基因在脑胶质瘤中表达升高,其编码的蛋白可以和胶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肿瘤的转移能力,与肿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SPARCL1基因在胃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及乳腺癌等肿瘤组织中低表达,与肿瘤的侵袭及转移能力呈负相关。目前对于 SPARCL1基因发挥作用的具体分子机制仍存在争议,其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和功能似乎依赖于肿瘤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肿瘤转移 富含酸性分泌蛋白类似蛋白 1 基因
原文传递
金糖宁胶囊联合卡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胡晓艺 范莹 +3 位作者 张方 曾菲 唐榕 汤敏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5期971-974,共4页
目的探讨金糖宁胶囊联合卡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空军医院进行治疗的8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口服卡格列净片,0.1g/次,1次/d,餐... 目的探讨金糖宁胶囊联合卡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空军医院进行治疗的8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口服卡格列净片,0.1g/次,1次/d,餐前服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金糖宁胶囊,4粒/次,3次/d。两组均治疗4周后进行效果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FINS)相关血清学指标、HOMA-β和HOMA-IR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1.82%、97.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FPG、2h PG、HbAlc及FINS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血糖相关指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经治疗,两组同型半胱氨酸(Hcy)、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白细胞介素-1β(IL-1β)、人颗粒蛋白前体(PGRN)、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皮质醇(Cor)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血清学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HOMA-β显著升高,而HOMA-IR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HOMA-β显著高于对照组,而HOMA-IR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糖宁胶囊联合卡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控制血糖,降低机体相关血清因子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机体胰岛素抵抗,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糖宁胶囊 卡格列净片 2糖尿病 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胰岛素 Γ-谷酰转移酶 白细胞介素-1Β 人颗粒蛋白前体 富含酸性分泌蛋白 皮质醇
原文传递
糖维胶囊联合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马媛 张大鹏 王想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4期1189-1192,共4页
目的探讨糖维胶囊联合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32例,根据住院号分为对照组(66例)和治疗组(66例)。对照组口服苯甲酸阿格列汀片,25 mg/次,1次/d;治疗组在... 目的探讨糖维胶囊联合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32例,根据住院号分为对照组(66例)和治疗组(66例)。对照组口服苯甲酸阿格列汀片,25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糖维胶囊,2.5 g/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相关指标、血糖波动情况和炎性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1.82%,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6.9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FIN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富含半胱氨酸酸性分泌蛋白(SPARC)、血糖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24 h血糖波动次数(NGE)和24 h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水平明显降低(P<0.05),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维胶囊联合苯甲酸阿格列汀片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降低机体血糖水平和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维胶囊 苯甲阿格列汀片 2糖尿病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富含酸性分泌蛋白 血糖标准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