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底栖软体动物净化富营养化河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卢晓明 金承翔 +1 位作者 黄民生 徐亚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9,共3页
文章研究了底栖软体动物(河蚌、螺蛳)富营养化河水中COD、NH3-N、TP、叶绿素a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⑴底栖软体动物对于富营养化河水中的COD、氮、磷等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且河蚌的净化效果要稍优于螺蛳;⑵曝气各组底栖软体动物对污染物... 文章研究了底栖软体动物(河蚌、螺蛳)富营养化河水中COD、NH3-N、TP、叶绿素a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⑴底栖软体动物对于富营养化河水中的COD、氮、磷等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且河蚌的净化效果要稍优于螺蛳;⑵曝气各组底栖软体动物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要明显优于非曝气各组;⑶非曝气实验组各项理化指标的去除效果同底栖软体动物的放养密度和处理时间相关;⑷停留时间为3d、曝气充氧、螺蛳和河蚌的放养密度分别为35个/m2~70个/m2和3个/m2~7个/m2时,净水效果最好;⑸河水中COD和叶绿素a含量呈现同步降低的规律,表明低等藻类是螺蛳及河蚌的主要摄食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角无齿蚌 铜锈环棱螺 富营养化河水 净化效果
下载PDF
人工湿地净化富营养化河水试验研究(1)——植物对氮磷污染物的净化作用 被引量:23
2
作者 周炜 谢爱军 +1 位作者 年跃刚 黄民生 《净水技术》 CAS 2006年第3期35-39,共5页
在对人工湿地及其在富营养化水质净化中的研究与应用的基础上,通过中试试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所选用的8种植物在湿地系统中均能较好生长,植物对湿地净化氮、磷污染物的贡献率分别为6.63%~23.08%和32.23%~82.85%。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富营养化河水 植物 氮磷去除 中试试验
下载PDF
人工湿地净化富营养化河水试验研究(二)——基质层及流态对氮素污染物净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周炜 黄民生 +1 位作者 谢爱军 年跃刚 《净水技术》 CAS 2006年第4期40-44,共5页
通过中试试验研究了基质层及流态对人工湿地净化富营养化河水中氮素污染物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砾石基质层厚度从80cm增加到120cm对湿地池净化氮素污染物的效果没有明显影响;将上层砾石替换为沸石后,湿地池对NH3-N的净化效果明显提高,... 通过中试试验研究了基质层及流态对人工湿地净化富营养化河水中氮素污染物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砾石基质层厚度从80cm增加到120cm对湿地池净化氮素污染物的效果没有明显影响;将上层砾石替换为沸石后,湿地池对NH3-N的净化效果明显提高,说明不同的基质材料对NH4+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吸附作用,而将上层砾石替换为炉渣后湿地池对氮素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几乎没有变化;在4种湿地流态中,复合流态(垂直流+潜流)湿地池对TN、NH3-N、NO3-N的去除率均为最高,且与潜流-垂直流相前后次序没有显著相关性;潜流、垂直流湿地池对氮素污染物的去除率介于复合流、表面流之间;表面流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基质层 流态 富营养化河水 氮素污染物
下载PDF
低温季节生物栅对富营养化河水净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孔燕 金承翔 黄民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0-41,共2页
文章介绍和分析了低温季节不同工况条件下生物栅净化池对富营养化河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11月中旬到12月底期间,江南地区的气温和河道水温都较低,生物栅池中水生植物(水花生)处于休眠和枯死阶段,生物膜上微生物活性也较低,因此河水... 文章介绍和分析了低温季节不同工况条件下生物栅净化池对富营养化河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11月中旬到12月底期间,江南地区的气温和河道水温都较低,生物栅池中水生植物(水花生)处于休眠和枯死阶段,生物膜上微生物活性也较低,因此河水在池中的净化主要由过滤、沉淀和吸附等物化作用完成的,停留时间为10h时生物栅池对河水中COD、NH4+-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为16.7%~38.8%、30.0%~41.7%、14.1%~35.0%和15.4%~44.4%。随着气温和水温的进一步降低(A阶段到B阶段),河水中污染物的去除率也逐渐下降(下降幅度为2%~10%),低温导致污染物沉淀和吸附速度及生物膜活性降低可能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低温季节富营养化河水的DO含量较高,温度越低,填料类型、曝气与否、植物有无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也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河水 生物栅净化系统 新型填料 净化效果
下载PDF
YX27菌株筛分及去除富营养化河水中氨氮的研究
5
作者 魏丽娜 商平 王伟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7-41,共5页
从活性污泥中经富集培养、分离纯化、效果测定筛选出1株降解氨氮能力较好的菌株YX27,初步鉴定YX27菌株属于亚硝化球菌属(Nitrosococcus).通过驯化将其应用于天津外环河河水中,并确定其去除氨氮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pH值7.2~7.6、振... 从活性污泥中经富集培养、分离纯化、效果测定筛选出1株降解氨氮能力较好的菌株YX27,初步鉴定YX27菌株属于亚硝化球菌属(Nitrosococcus).通过驯化将其应用于天津外环河河水中,并确定其去除氨氮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pH值7.2~7.6、振荡速度180r/min、温度30℃时,YX27对此富营养化河水中氨氮去除效果较好,处理7~8d后,氨氮去除率最高可达86.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化球菌属 富营养化河水 氨氮 亚硝化作用 去除率
下载PDF
人工浮床加挂填料对富营养化河水的净化效果 被引量:14
6
作者 虞中杰 王东启 +3 位作者 陈振楼 祁莹莹 聂智凌 许世远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31-35,共5页
人工浮床技术是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一种经济且高效的手段。应用3种填料、2种浮床、2种水力负荷对人工浮床中试系统进行组合构建,考察不同类型的浮床对太湖周边污染河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采用人工浮床加挂人工填料的方法对富营养化... 人工浮床技术是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一种经济且高效的手段。应用3种填料、2种浮床、2种水力负荷对人工浮床中试系统进行组合构建,考察不同类型的浮床对太湖周边污染河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采用人工浮床加挂人工填料的方法对富营养化河水进行外源污染控制是行之有效的,经过3种填料组合浮床净化后,出水水质都达到了生活生产用水水质标准。3种不同填料的组合浮床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是球形填料与框架结构组合,在低水力负荷率条件下,该系统对TP、NH4+-N、NO3--N和CODM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4.3%、76.6%、63.6%和6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河水 生物修复 人工浮床 填料
原文传递
复合流人工湿地对富营养化河水的脱氮效能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薛龙 李建华 +1 位作者 邹丽敏 蔡雯娟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1-75,共5页
采用组合基质复合流人工湿地处理富营养化河水,重点分析了其脱氮效能。结果表明:人工湿地系统对富营养化河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出水水质基本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Ⅲ类标准,对TN、NH4+-N、NO3--N、COD、TP的... 采用组合基质复合流人工湿地处理富营养化河水,重点分析了其脱氮效能。结果表明:人工湿地系统对富营养化河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出水水质基本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Ⅲ类标准,对TN、NH4+-N、NO3--N、COD、TP的去除率分别为50.00%、63.07%、55.30%、53.83%、77.27%。人工湿地系统的脱氮量主要来源于对无机氮的削减;影响脱氮效果的因素主要有HRT、温度、TN面积负荷以及进水硝态氮比例,通过对以上影响因子拟合形成的TN去除率预测模型,预测准确度较高,可用于指导实际工程的设计与调试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流人工湿地 组合基质 富营养化河水 脱氮
原文传递
改性沸石结合组合菌去除河水中的氨氮 被引量:2
8
作者 魏丽娜 商平 +1 位作者 刘涛利 孔祥军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65,共4页
定量研究了改性沸石与组合菌结合去除天津外环河河水中氨氮效果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改性沸石与组合菌按[(1.5g)∶(0.3g∶0.2g)]/100mL的配比结合,在pH值7.6、振荡速度160r/min、温度30℃条件下处理,氨氮去除率达93.997%,亚硝酸氮累... 定量研究了改性沸石与组合菌结合去除天津外环河河水中氨氮效果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改性沸石与组合菌按[(1.5g)∶(0.3g∶0.2g)]/100mL的配比结合,在pH值7.6、振荡速度160r/min、温度30℃条件下处理,氨氮去除率达93.997%,亚硝酸氮累积量0.038mg/L,硝酸氮累积量0.047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沸石 组合菌 富营养化河水 氨氮 去除率
下载PDF
连续流湿地中DO、ORP状况及与植物根系分布的关系 被引量:30
9
作者 付融冰 朱宜平 +1 位作者 杨海真 顾国维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36-2041,共6页
构建了水平潜流芦苇人工湿地以处理富营养化河水.在连续运行的近2a时间中,对湿地芦苇根系分布、湿地水体溶解氧(DO)、氧化还原电位(ORP)的时空变化及水力负荷(HLR)对DO、ORP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年生芦苇95%的根系生物量分布... 构建了水平潜流芦苇人工湿地以处理富营养化河水.在连续运行的近2a时间中,对湿地芦苇根系分布、湿地水体溶解氧(DO)、氧化还原电位(ORP)的时空变化及水力负荷(HLR)对DO、ORP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年生芦苇95%的根系生物量分布在0~20cm的基质层中,第2个生长年中97%的根系生物量分布在0~35cm的基质层中,第2年植物根系在深度方向上有了更大的扩展.湿地中上层水体DO和ORP在沿程方向上是逐渐升高的,底层的变化很小,在水深方向上上层大于中底层.受芦苇根系主要分布在基质上层的影响,距地表20cm的范围内基本属于中等还原环境,中底层水体为强还原环境,水平潜流湿地内部总体上是厌氧状态的.受植物光合作用及大气复氧作用的影响,湿地水体DO在1d之内先升高后降低.水体DO及ORP随着HLR的增大而降低.考察了植物根区ORP状况及根系分布对水体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根系表面的ORP高达(260.6±54.3)mV,远高于水体的ORP(-220.3±21.5)mV.植物根系的释氧作用提高了根区的氧化能力.根区的好氧微环境不足以改变湿地内部的整体厌氧状态;但湿地上层大量根系分布仍然起到了改善湿地上层环境氧化状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河水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连续流 DO ORP 根系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