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0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难愈合创面炎症反应的影响
1
作者 杨景哲 肖长栓 +4 位作者 暴海洋 钱儒烙 姜嵩 温海玲 孙奎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580-586,共7页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对难愈合创面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9月至2022年1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确诊的难愈合创面患者,完全随机分为PRF组、对照组,每组各20例,入院后均进行创面清创碘...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对难愈合创面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9月至2022年1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确诊的难愈合创面患者,完全随机分为PRF组、对照组,每组各20例,入院后均进行创面清创碘伏消毒,PRF组创面外敷PRF,隔日换药;对照组无菌敷料包扎换药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留取创面组织,进行HE染色来观察创面病理学变化;抽取静脉血分别检测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变化;创面组织进行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治疗前后创面血管化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第7天患者血液中CD4^(+)T细胞与CD8^(+)T细胞水平变化以及CD4^(+)T/CD8^(+)T比值。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入院前病程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在治疗前,两组患者创面均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可见少量血管;治疗后第7天,PRF组的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血管新生,治疗后第14天,PRF组炎性细胞明显减少,上皮增生,出现新生的皮肤附属器。WBC、CRP、PCT水平,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的第7天和第14天时,炎症指标均下降,并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7、14天,PRF组CD34阳性表达细胞多于对照组,新生血管较多,创面上皮化出现也早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CD4^(+)T细胞、CD8^(+)T细胞和CD4^(+)/CD8^(+)比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7天,两组患者的CD4^(+)T和CD4^(+)/CD8^(+)比值细胞均有上升,CD8^(+)T细胞均有下降,两组患者CD4^(+)T细胞、CD8^(+)T细胞及CD4^(+)/CD8^(+)比值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RF应用于难愈合创面,能减轻创面炎症反应,改善创面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难愈合创面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CD34 免疫
下载PDF
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促进脂肪移植存活的最适混合比例实验研究
2
作者 刘翔宇 彭海涛 +6 位作者 尹海林 田超 文银亭 贺红林 丁娜 袁怡君 李均 《西部医学》 2024年第4期506-511,共6页
目的探索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A-PRF)促进脂肪移植存活的最适混合比例。方法酶消化法分离脂肪干细胞并培养,传代至第三代,抽取健康患者静脉血一次性制备A-PRF,以1:6、1:8、1:10、1:12、1:14五种混合比例分别与脂肪干细胞混合。取6周... 目的探索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A-PRF)促进脂肪移植存活的最适混合比例。方法酶消化法分离脂肪干细胞并培养,传代至第三代,抽取健康患者静脉血一次性制备A-PRF,以1:6、1:8、1:10、1:12、1:14五种混合比例分别与脂肪干细胞混合。取6周龄SPF级雌性裸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将A-PRF以体积比1:6、1:8、1:10、1:12、1:14五种混合比例分别与人脂肪颗粒混合后注射至5组裸鼠背部,分别记为1:6、1:8、1:10、1:12、1:14组。于移植后4、8、12周以断颈法处死裸鼠,比较脂肪标本体积及质量变化;HE染色观察脂肪标本的血管密度及分布;分析囊腔/空泡占比、炎症反应程度、间质化纤维程度;免疫组化测定CD31蛋白含量。结果第24小时,5组迁移变化均不明显,在第48小时及72小时1:12组的细胞迁移程度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4、8及12周,1:12组的脂肪质量组织体积及质量的保留率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1:12组的囊腔/空泡占比、间质化纤维程度均为最低并伴有大量新生毛细血管,5组在第4周时炎性反应程度均较严重,在第8及第12周的炎性反应程度均较轻且差异不明显。CD31染色结果显示,1:12组的CD31蛋白含量较其他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促进脂肪移植存活的最适混合比例是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脂肪移植 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炎症反应 存活率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应用于根尖周炎磨牙即刻种植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3
作者 贾克文 朱悦萌 +4 位作者 陈思宇 李明慧 游佳倩 陈升 周延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6-544,共9页
目的:将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单独应用于根尖周炎磨牙即刻种植,观察其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以拓宽其临床应用并为其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方法:收集1例将PRF单独应用于根尖周炎磨牙即刻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锥形束CT(CBCT)和... 目的:将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单独应用于根尖周炎磨牙即刻种植,观察其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以拓宽其临床应用并为其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方法:收集1例将PRF单独应用于根尖周炎磨牙即刻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锥形束CT(CBCT)和口腔扫描数据三维重建的方法对种植体周围组织改变量进行评估,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PRF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采用微创拔除患者46患牙行即刻种植的治疗方法。术前取患者自体血液30 mL(3管),将血液置于不含抗凝剂的10 mL玻璃涂层塑料管中,采用3000 r·min-1离心10 min的方法制备3枚PRF,并将其作为唯一材料充填跳跃间隙。治疗后采用CBCT和口腔扫描三维重建对比分析,术后6个月时,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增加203.19 mm^(3),颊侧骨高度增加5.83 mm,且颊侧骨组织增加量大于1 mm;术后12个月时,种植体周软硬组织基本保持稳定。结论:将自体PRF单独应用于根尖周炎磨牙即刻种植,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种植体周骨组织再生且种植体周软硬组织基本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即刻种植 根尖周炎 骨再生
下载PDF
即刻种植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固定种植体在前牙缺失治疗中的疗效及对患者龈沟液骨桥蛋白的影响
4
作者 付钰 束明阳 杨波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究即刻种植联合使用患者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固定种植体在前牙缺失治疗中的疗效及对患者龈沟液骨桥蛋白(OP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前牙缺失患者82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即刻种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 目的:探究即刻种植联合使用患者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固定种植体在前牙缺失治疗中的疗效及对患者龈沟液骨桥蛋白(OP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前牙缺失患者82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即刻种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PRF。对比两组总有效、OPN、碱性磷酸酶(ALP)、骨保护素(OPG)、软垢指数、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种植体周围骨密度、唇腭向骨厚度、唇腭向骨高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OPN、ALP、OPG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30d,观察组OPN、ALP水平及软垢、龈沟出血、菌斑指数较对照组降低,而OPG高于对照组(均P<0.05)。在术后6、12周,观察组种植体周围骨密度、唇腭向骨厚度、唇腭向骨高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即刻种植联合使用PRF在前牙缺失即刻种植中具有较为理想疗效,有利于改善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种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前牙缺失 骨桥蛋白 龈沟液 疗效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自体脂肪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陈志伟 姜涵译 +2 位作者 郑碧遥 何静 徐刚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8-322,共5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联合自体脂肪移植(AFG)治疗糖尿病足溃疡(DFU)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DFU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AFG组、AFG联合PRF...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联合自体脂肪移植(AFG)治疗糖尿病足溃疡(DFU)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DFU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AFG组、AFG联合PRF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外科清创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观察组清创后分别给予AFG、AFG联合PRF处理创面,再行负压引流。比较3组7 d肉芽组织评分、14 d愈合率、总有效率、愈合时间、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观察组在7 d肉芽组织评分、14 d溃疡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VAS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总有效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F+AFG组在7 d肉芽组织评分、VAS上与AFG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4 d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AFG组(P<0.05)。结论PRF联合AFG能够提高脂肪细胞的存活率,有效改善促伤口愈合的潜力,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负压封闭引流 自体脂肪移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拔牙窝软硬组织修复的临床分析
6
作者 单清爱 李艳琳 +2 位作者 张弘 冯立晓 吕源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在拔牙窝软硬组织修复过程中的临床效果,为提升该疾病的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收治的22例口内有两颗牙齿需要拔除的患者,共44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在拔牙窝软硬组织修复过程中的临床效果,为提升该疾病的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收治的22例口内有两颗牙齿需要拔除的患者,共44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同一患者不同拔牙窝区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颗。对照组进行常规处理,拔牙窝血凝块充满后自然愈合;观察组将PRF栓置于拔牙窝内以PRF进行位点保存处理。比较两组患牙拔牙后第7、14d的牙龈愈合率,拔牙前及拔牙后6个月的颊侧、舌侧牙槽嵴高度与牙槽嵴宽度以及牙槽嵴灰度值。结果两组拔牙后第7、14天的牙龈愈合率均呈上升趋势,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拔牙前及拔牙6个月后颊侧牙槽嵴高度、舌侧牙槽嵴高度、牙槽嵴宽度及灰度值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拔牙窝软硬组织的修复中采用PRF进行位点保存处理可让患者的软组织更快愈合,为牙槽嵴的愈合尽早建立封闭空间,对其硬组织改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拔牙位点保存 拔牙 牙槽骨 拔牙窝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羟基磷灰石治疗牙周骨内缺损的Meta分析
7
作者 许楚楚 邓辉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7-73,共7页
目的:从临床指标方面系统评价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与羟基磷灰石(HA)联用治疗牙周骨内缺损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检索关于PRF和HA联合治疗与PRF或HA单独... 目的:从临床指标方面系统评价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与羟基磷灰石(HA)联用治疗牙周骨内缺损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检索关于PRF和HA联合治疗与PRF或HA单独治疗牙周骨内缺损的随机对照实验(RCT),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3年6月。结果:最终纳入9个RCT,354个牙周骨内缺损位点。Meta分析显示,PRF与HA联合应用组与PRF组和HA组的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菌斑指数(PI)、牙龈指数(GI)的改变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的研究证据表明,PRP与HA联合应用治疗牙周骨内缺损均优于单用PRF或HA,由于纳入研究数量及质量的限制,还亟待更多高质量文献的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骨内缺损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羟基磷灰石 META分析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王朋 郝改琳 +2 位作者 刘琼花 赵艳 段继红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 PRF)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疗效。方法 选例时间:2022年1月至2022月12月,选取150例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分为对照组(75例,常规处理)和观察组(75例,常规处理...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 PRF)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疗效。方法 选例时间:2022年1月至2022月12月,选取150例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分为对照组(75例,常规处理)和观察组(75例,常规处理+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14 d后创面愈合率更高,创面达修复标准准备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更短,观察组换药次数更少(两组间相比);治疗前及治疗7、14 d后,两组疼痛评分降低,且观察组更低(两组间治疗7、14 d后相比);两组血清VEGF水平、FMD值升高(治疗14 d后相较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处于较高水平(组间进行对比);两组创面量化积分、外周血WBC、ESR、血清CRP水平均降低(治疗14 d后相较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处于较低水平(组间进行对比),P<0.05。结论 PRF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可有助于促进患者创面愈合,减少换药次数,减轻疼痛,下调炎性因子指标含量,升高创面相关生长因子水平,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难愈性创面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调控细胞凋亡修复大鼠膝骨关节炎损伤软骨
9
作者 侯增涛 董志伟 +2 位作者 张金锋 杨晓慧 范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5167-5171,共5页
背景: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作为第2代血小板浓缩物具有操作简单、无抗凝剂、生物活性高等优点,已在创面修复、骨缺损修复、肌腱软组织修复等领域应用,并被证实具有一定的组织修复促进作用。目的:研究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膝骨关节炎大鼠关节... 背景: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作为第2代血小板浓缩物具有操作简单、无抗凝剂、生物活性高等优点,已在创面修复、骨缺损修复、肌腱软组织修复等领域应用,并被证实具有一定的组织修复促进作用。目的:研究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膝骨关节炎大鼠关节软骨组织的修复作用。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组,每组12只;正常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大鼠制备膝骨关节炎模型,术后每周给予生理盐水关节腔注射1次;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组大鼠制备膝骨关节炎模型,术后每周给予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关节腔注射1次;连续治疗5周后取材。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软骨组织形态,采用Tunel染色检测软骨细胞凋亡,采用ELISA检测炎性因子含量,采用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Bcl-2、Bax和Caspase-3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模型组软骨组织受损严重,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组软骨组织形态较模型组有显著改善;②模型组软骨细胞凋亡较多;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组Tunel染色阳性染色平均吸光度值显著降低(P<0.01);③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组的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组的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显著减少(P<0.01);④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组Bax和Caspase-3蛋白和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而Bcl-2蛋白和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组Bax和Caspase-3蛋白和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减少(P<0.01),而Bcl-2蛋白和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⑤结果说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可通过抑制促炎因子表达而抑制软骨细胞凋亡,从而促进膝骨关节炎大鼠软骨组织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炎症 凋亡 血小板浓缩物
下载PDF
《牙周手术临床操作图谱》出版: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促进撕脱性损伤患牙牙周愈合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金弘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02-I0002,共1页
《牙周手术临床操作图谱》一书由潘亚萍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本书将从牙周手术器械认知、缝合操作要领、不同类型牙周手术一步一步示范、关键技术指导等使读者易懂易学,为广大临床患者服务。全书共13章,涵盖了常用的牙周手术术式,... 《牙周手术临床操作图谱》一书由潘亚萍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本书将从牙周手术器械认知、缝合操作要领、不同类型牙周手术一步一步示范、关键技术指导等使读者易懂易学,为广大临床患者服务。全书共13章,涵盖了常用的牙周手术术式,包括牙周手术的术前准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术后可能的并发症等,以图解为主,辅以案例,直观易懂。本书内容包括牙龈切除术、牙冠延长术、翻瓣术、牙周整形手术、辅助正畸的牙周手术及与牙周密切相关的口腔种植手术等。同时,有专门的章节介绍常规牙周手术器械、缝合技术和显微手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手术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牙冠延长术 临床操作 人民卫生出版社 手术术式 翻瓣术 整形手术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Bio-Oss骨粉修复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的疗效
11
作者 宁晔 唐丽宇 +2 位作者 龚飞飞 庄劭玉 夏华宽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87-191,共5页
目的:观察使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联合Bio-Oss骨粉修复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颌骨囊肿术后存在一定大小范围的骨缺损病人共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18例。对照组病人单纯使用Bio-Os... 目的:观察使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联合Bio-Oss骨粉修复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颌骨囊肿术后存在一定大小范围的骨缺损病人共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18例。对照组病人单纯使用Bio-Oss充填修复骨缺损;观察组病人使用PRF联合Bio-Oss充填颌骨囊肿造成的骨缺损空腔。所有病人术后分别于3、6、12个月进行定期随访观察,通过CBCT影像学检查测量骨密度值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颌骨囊肿术后伤口愈合良好,对照组有1例术后7 d创口出现轻度糜烂红肿,未见充填材料排异反应。影像学检查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病人颌骨缺损空腔内的充填材料随着时间推移与新生骨及周围骨组织生长良好,能够达到临床满意的骨组织修复效果。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骨缺损区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PRF联合Bio-Oss骨粉可有效提高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的成骨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囊肿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BIO-OSS骨粉 骨缺损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牙髓血运重建术联合二联抗菌药物糊剂治疗年轻恒牙牙髓坏死的效果
12
作者 李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0期160-162,共3页
目的 观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牙髓血运重建术联合二联抗菌药物糊剂(DAP)治疗年轻恒牙牙髓坏死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3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收治的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患儿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 目的 观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牙髓血运重建术联合二联抗菌药物糊剂(DAP)治疗年轻恒牙牙髓坏死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3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收治的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患儿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研究组采取PRF牙髓血运重建术与DAP联合治疗,对照组根管内未进行PRF放置,其他治疗操作与研究组相同。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牙齿相关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生活质量评价量表(QOL)评分,以及治疗后满意度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9.49%(χ^(2)=4.522,P=0.033)。治疗后,2组根管壁厚度、咀嚼效率、咬牙合力较治疗前增加,闭合时长较治疗前缩短,且研究组增加/缩短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VA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QO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咬合度、色泽及咀嚼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PRF牙髓血运重建术联合DAP治疗年轻恒牙牙髓坏死的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儿的根管壁生长与牙齿功能恢复,缓解疼痛症状,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牙牙髓坏死 儿童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牙髓血运重建术 二联抗菌药物糊剂
原文传递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骨再生的作用研究
13
作者 邰图力格勒 丁国良 +2 位作者 王阿利塔 贺超 刘中阳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29-132,F0002,共5页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在骨再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研究组及材料对照组,每组6只,制作兔腓骨骨缺损模型。正常组不做处理;模型组只造模;研究组将PRF和明胶海绵植入模型中;材料对照组...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在骨再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研究组及材料对照组,每组6只,制作兔腓骨骨缺损模型。正常组不做处理;模型组只造模;研究组将PRF和明胶海绵植入模型中;材料对照组只植入明胶海绵。6周后观察骨缺损处大体形态并进行X线摄片、HE染色及免疫组化,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体观察X线摄片示正常组无异常;模型组有少量骨痂形成;研究组有规整骨痂形成;材料对照组有不规则骨痂形成。HE染色示正常组骨小梁完整;模型组未见明显骨小梁再生;研究组骨小梁再生明显;材料对照组部分骨小梁再生。ELISA结果示研究组、材料对照组较模型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较材料对照组BMP-2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4结果示研究组和材料对照组CD34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和模型组,研究组和材料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F通过升高BMP-2和VEGF的表达,增加骨缺损处的血管及新骨的生成来促进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骨再生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可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创面修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颖(综述) 陈华(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202-205,共4页
近年来,已经开发出不同的自体血小板浓缩物,例如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Injectable platelet-rich fibrin,i-PRF)作为PRF衍生物中唯一以液体形... 近年来,已经开发出不同的自体血小板浓缩物,例如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Injectable platelet-rich fibrin,i-PRF)作为PRF衍生物中唯一以液体形式获得的产物,不仅保留了PRF在创面治疗中的独特优势(如:持续释放生长因子,促进新生血管生成,细胞迁移、增殖和分化),低速离心后更是显著增加了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以及生长因子浓度。同时还可以达到最大化注射,并能够与其他生物材料联用,因此在创面修复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i-PRF在创面修复治疗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创面修复 血小板血浆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中度牙周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闫磊 杨欣 +2 位作者 赵娟 孙巍 冯雪莲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06-209,共4页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Platelet rich fibrin,PRF)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中度牙周炎的疗效。方法以2021年8月-2022年6月新疆军区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口腔门诊)就诊的91名中度牙周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7人)和对照组...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Platelet rich fibrin,PRF)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中度牙周炎的疗效。方法以2021年8月-2022年6月新疆军区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口腔门诊)就诊的91名中度牙周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7人)和对照组(44人)。对照组采用常规牙周基础治疗结合西帕依固龈液含漱。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PRF治疗,术后1个月复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有效率、牙龈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附着丧失指数(Loss of attachment,AL)、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采用ELISA法检测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IL)-1β、IL-8、IL-10。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升高,牙周SBI、PLI、AL,PD水平均降低,牙龈沟液中IL-1β、IL-8、IL-10水平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F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中度牙周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西帕依固龈液 牙周炎
下载PDF
数字化技术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新型牙周再生技术治疗后牙舌侧根分叉病变6年随访1例
16
作者 俞媛媛 钟帅祺 +1 位作者 孙伟莲 雷利红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2-591,共10页
常规牙周再生术对牙周炎非包含性骨缺损患牙的治疗效果有限,本文报道1例采用数字化技术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的新型牙周再生手术治疗下颌第一磨牙远中舌侧根分叉病变病例。术后患者牙周临床指数获得明显改善,牙槽骨得到良好修复再生。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牙周骨缺损 根分叉病变 改良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引导牙周组织再生
下载PDF
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与β⁃磷酸三钙复合物诱导成骨作用与机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付冬梅 周婧 +5 位作者 王浪 杨昕 兰红 李素兰 王劲 方婕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4期237-244,共8页
目的探讨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advanced platelet⁃rich fibrin,A⁃PRF)与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构成比例对兔股骨缺损模型骨形成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治疗骨缺损提供新思路。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构建骨缺损模... 目的探讨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advanced platelet⁃rich fibrin,A⁃PRF)与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构成比例对兔股骨缺损模型骨形成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治疗骨缺损提供新思路。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构建骨缺损模型并分为模型组、1∶1复合物组(A⁃PRF∶β⁃TCP=1∶1)、2∶1复合物组(A⁃PRF∶β⁃TCP=2∶1)与4∶1复合物组(A⁃PRF∶β⁃TCP=4∶1),每组6只。复合物组在骨缺损处填充复合材料,模型组不充填材料,8周后安乐法处死动物采标本。采用micro⁃CT测定股骨缺损区新生骨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体积分数(bone volume fraction,BV/TV)、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eparation/spacing,Tb.Sp)。HE染色观察新骨及新生血管形成情况;扫描电镜观察新生骨组织的形态变化;酶联免疫法检测新生股骨组织中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hospho⁃p38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p38MAPK)、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 homologous pro⁃tein,CHOP)、磷酸化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phospho⁃cysteine aspartic protease⁃3,p⁃Caspase3)含量;实时定量PCR检测新生骨组织中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核因子κ⁃B配体受体致活剂(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B ligand,RANKL)、p38MAPK的mRNA表达量;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新生骨组织中OPG、BMP⁃2、RANKL、p⁃p38MAPK、p⁃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荧光Tunel染色观察新生股骨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模型组股骨缺损区域骨形成缓慢,成骨质量差。与模型组相比,复合物组动物股骨缺损区域成骨情况良好,BMD、BV.TV、Tb.Th、Tb.N升高,Tb.Sp下降,新生股骨组织中见新生毛细血管形成;p⁃p38MAPK、CHOP、p⁃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OPG、BMP⁃2的mRNA与蛋白表达升高,RANKL与p38MAPK的mRNA表达降低(P<0.05);各组新生骨组织中的凋亡检测表明2:1复合物组样本中细胞凋亡率最低(P<0.05);A⁃PRF∶β⁃TCP=2∶1的配比成骨效果最佳。结论由A⁃PRF与β⁃TCP组成复合物能促进OPG表达,抑制RANKL表达和p38MAPK磷酸化,减少新生骨组织细胞凋亡,促进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β⁃磷酸三钙 骨缺损 成骨分化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 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 骨保护素 骨形态发生蛋白⁃2 核因子κ⁃B配体受体致活剂
下载PDF
改良型与可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一月 曹春花 常尧仁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 探究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advanced platelet-rich fibrin, A-PRF)和可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injectable platelet-rich fibrin, i-PRF)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为两种血小板纤维蛋白制品促进软组织愈合的表观差... 目的 探究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advanced platelet-rich fibrin, A-PRF)和可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injectable platelet-rich fibrin, i-PRF)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为两种血小板纤维蛋白制品促进软组织愈合的表观差异及临床效能评估提供实验数据参考。方法 观察A-PRF及iPRF显微及超微结构,测定血小板浓缩物生长因子(PDGF-BB,TGF-β1,EGF)的释放情况,将A-PRF及i-PRF作用于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uman gingival fibroblasts, HGFs),观察两者对HGFs的增殖影响及HGFs I型胶原蛋白(COL1)的表达情况,通过qRT-PCR进一步检测I型胶原蛋白α2(COL1α2)、纤连蛋白I (FN1)、转移生长因子β(TGF-β)、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基因的表达。结果 i-PRF中白细胞层较A-PRF更宽,且白细胞数量更多,而A-PRF的纤维网状结构更为致密。A-PRF、i-PRF中的细胞因子随着时间的延长,在各时间点释放量逐渐降低,A-PRF中TGF-β1在第1天及EGF在第7天释放量低于i-PRF,其余各个时间点A-PRF生长因子的释放量均高于i-PRF (P<0.05), A-PRF及i-PRF均对HGFs的增殖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RF对TGF-β、PDGF基因的上调作用更加明显,而i-PRF对HGFs I型胶原蛋白及COL1a2、FN1基因的上调作用更为明显。结论 A-PRF、i-PRF均对HGFs的增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二者对HGFs 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起到了显著促进作用,在同一时间段A-PRF可分泌更多的软组织愈合相关生长因子,提示A-PRF在促进软组织修复愈合方面表现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可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牙龈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牙周组织缺损再生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9
作者 李娜 刘静 范多娇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3年第3期579-584,共6页
目的探究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 fibrin,PRF)膜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牙周组织缺损再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保定市第二医院口腔科收治的血糖控制良好的102例老年糖尿病牙周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 目的探究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 fibrin,PRF)膜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牙周组织缺损再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保定市第二医院口腔科收治的血糖控制良好的102例老年糖尿病牙周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2组均由同一个经验丰富的团队行改良后的冠向复位瓣手术,观察组采取在缝合固定阶段置入制备好的PRF膜后缝合,对照组采取常规缝合,术后均给予2组患者相同的术后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手术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创面分泌物中胶原酶-1水平;评估并比较术后5 d时2组手术创面愈合率、疼痛、肿胀及渗血情况。术前及术后90 d患者来院复查时,记录并比较2组的牙龈退缩深度、牙周探查深度、角化组织宽度、平均牙根覆盖率与完全牙根覆盖率,同时评估并比较2组对治疗的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5 d,观察组手术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分泌物中胶原酶-1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创面疼痛、肿胀及渗血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创面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90 d,2组的牙周损坏情况相较于同组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的牙周探查深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角化组织宽度、平均根面覆盖率及完全根面覆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88%vs 21.57%)(P<0.05)。结论使用PRF膜可明显缩短患者手术创面的愈合时间,改善患者牙周损坏情况,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糖尿病 牙周损伤 并发症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牙周组织再生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牙髓血运重建术与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年轻恒牙牙髓坏死的效果比较
20
作者 杨芳 欧阳梅南 熊筱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0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牙髓血运重建术与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年轻恒牙牙髓坏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80例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诱导组(n=40,...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牙髓血运重建术与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年轻恒牙牙髓坏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80例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诱导组(n=40,患牙40颗)和重建组(n=40,患牙40颗)。诱导组患儿行根尖诱导成形术,重建组患儿行PRF牙髓血运重建术。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6、12个月牙根长度、牙根面积及根管壁厚度,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及疗效。结果重建组及诱导组患儿治疗6、12个月牙根长度均长于两组治疗前,牙根面积大于两组治疗前,根管壁厚度高于两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组治疗6、12个月牙根长度长于诱导组,牙根面积大于诱导组,根管壁厚度高于诱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组患儿家属对咬合度、咀嚼功能、色泽、整体美观满意度评分均高于诱导组家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组总有效率高于诱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F牙髓血运重建术与根尖诱导成形术相比,对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治疗效果更佳,有助于促进牙体发育,患儿家属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牙髓血运重建术 根尖诱导成形术 年轻恒牙 牙髓坏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