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填塞联合硅油填充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伴视网膜脱离的效果评价
1
作者 卢国静 杜磊 +1 位作者 曾思雨 邢怡桥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38-646,共9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膜填塞联合硅油填充在高度近视黄斑裂孔(HMMH)伴视网膜脱离(RD)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21年9月至2023年4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检查确诊的HMMH伴RD患者52例52眼,采用随机...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膜填塞联合硅油填充在高度近视黄斑裂孔(HMMH)伴视网膜脱离(RD)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21年9月至2023年4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检查确诊的HMMH伴RD患者52例52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个组,均行23G标准三通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其中内界膜(ILM)剥除组18例18眼,术中剥除ILM;ILM填塞组16例16眼,术中将翻转的ILM填塞裂孔;PRF填塞组18例18眼,使用PRF填塞裂孔。于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行眼压、最佳矫正视力(BCVA)测量,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于术前和术后6个月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测量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SVD)和深层视网膜血流密度(DVD);以术后6个月为疗效判定点,对比3个组裂孔闭合率、视网膜复位率。结果术后6个月,ILM剥除组、ILM填塞组、PRF填塞组的裂孔闭合率分别为83.3%(15/18)、87.5%(14/16)和94.4%(17/18),各组间裂孔闭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拟合χ^(2)=1.180,P>0.05);各组视网膜全部复位。ILM剥除组、ILM填塞组、PRF填塞组术后BCVA均较术前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PRF填塞组CMT较ILM剥除组和ILM填塞组厚,各组术后各时间点CMT较术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术后6个月SVD和DVD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和随访期间各组均未见眼内炎、玻璃体积血等严重并发症。ILM填塞组观察到4眼Müller细胞过度增殖,ILM剥除组和ILM填塞组未见Müller细胞过度增殖。结论PRF填塞联合硅油填充可促进HMMH伴RD患者的裂孔愈合和视网膜复位,改善视力和血流密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裂孔 视网脱离 高度近视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 内界 Müller细胞
下载PDF
基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探讨其治疗口腔烧伤疗效及VAS评分影响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李磊 林丽 +2 位作者 吴换好 谢芷茵 路丹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47-0050,共4页
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口腔烧伤疗效及视觉模拟疼痛法(VA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64例就诊于我院的口腔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入院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以科学为原则,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例数为32例的两... 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口腔烧伤疗效及视觉模拟疼痛法(VA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64例就诊于我院的口腔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入院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以科学为原则,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例数为32例的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观察组接受血小板纤维蛋白膜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先统计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再评估其创面愈合情况,最后分析其炎症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前VAS评分(t=0.140)对比(P>0.05);观察组治疗1周后(t=3.157)、2周后(t=2.623)、3周后(t=3.165)、4周后(t=3.330)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此4阶段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t=3.143)、创面溶痂时间(t=2.533)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率(t=3.566)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C反应蛋白(CRP)水平(t=0.369)、白介素-6(IL-6)水平(t=0.53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t=0.165)对比(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CRP水平(t=3.496)、IL-6水平(t=3.139)、TNF-α水平(t=3.300)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治疗4周后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给予口腔烧伤患者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可以减轻炎症水平,缓解疼痛,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 口腔烧伤 表皮生长因子 VAS评分 创面愈合情况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中度牙周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闫磊 杨欣 +2 位作者 赵娟 孙巍 冯雪莲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06-209,共4页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Platelet rich fibrin,PRF)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中度牙周炎的疗效。方法以2021年8月-2022年6月新疆军区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口腔门诊)就诊的91名中度牙周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7人)和对照组...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Platelet rich fibrin,PRF)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中度牙周炎的疗效。方法以2021年8月-2022年6月新疆军区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口腔门诊)就诊的91名中度牙周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7人)和对照组(44人)。对照组采用常规牙周基础治疗结合西帕依固龈液含漱。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PRF治疗,术后1个月复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有效率、牙龈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附着丧失指数(Loss of attachment,AL)、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采用ELISA法检测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IL)-1β、IL-8、IL-10。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升高,牙周SBI、PLI、AL,PD水平均降低,牙龈沟液中IL-1β、IL-8、IL-10水平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F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中度牙周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 西帕依固龈液 牙周炎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牙周组织缺损再生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娜 刘静 范多娇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3年第3期579-584,共6页
目的探究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 fibrin,PRF)膜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牙周组织缺损再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保定市第二医院口腔科收治的血糖控制良好的102例老年糖尿病牙周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 目的探究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 fibrin,PRF)膜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牙周组织缺损再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保定市第二医院口腔科收治的血糖控制良好的102例老年糖尿病牙周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2组均由同一个经验丰富的团队行改良后的冠向复位瓣手术,观察组采取在缝合固定阶段置入制备好的PRF膜后缝合,对照组采取常规缝合,术后均给予2组患者相同的术后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手术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创面分泌物中胶原酶-1水平;评估并比较术后5 d时2组手术创面愈合率、疼痛、肿胀及渗血情况。术前及术后90 d患者来院复查时,记录并比较2组的牙龈退缩深度、牙周探查深度、角化组织宽度、平均牙根覆盖率与完全牙根覆盖率,同时评估并比较2组对治疗的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5 d,观察组手术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分泌物中胶原酶-1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创面疼痛、肿胀及渗血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创面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90 d,2组的牙周损坏情况相较于同组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的牙周探查深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角化组织宽度、平均根面覆盖率及完全根面覆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88%vs 21.57%)(P<0.05)。结论使用PRF膜可明显缩短患者手术创面的愈合时间,改善患者牙周损坏情况,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糖尿病 牙周损伤 并发症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 牙周组织再生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对延迟再植牙牙周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汪俊兰 刘茜 +3 位作者 夏烨鹏 曹灵 梅予锋 杨颜菁 《口腔生物医学》 2017年第2期95-99,共5页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膜对全脱位延迟再植牙牙周愈合的影响。方法:25只6周龄Wistar雄性大鼠,进行同颌左右对照实验。拔除双侧上颌第一磨牙,体外干燥保存30 min后,将自制的PRF膜置于一侧拔牙窝内,干燥保存的牙齿原位再...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膜对全脱位延迟再植牙牙周愈合的影响。方法:25只6周龄Wistar雄性大鼠,进行同颌左右对照实验。拔除双侧上颌第一磨牙,体外干燥保存30 min后,将自制的PRF膜置于一侧拔牙窝内,干燥保存的牙齿原位再植,作为PRF膜组,对侧拔牙窝内不添加PRF膜,脱位牙原位再植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3、7、14、28 d处死大鼠,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对再植牙牙周愈合情况进行组织形态学评价,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再植牙无脱落。再植术后1 d,牙周炎症细胞浸润,PRF膜组牙周炎性改变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3 d,PRF膜组牙周炎性改变发生率仍较对照组高(P<0.01);术后7 d,两组中牙周膜愈合发生率无统计差异(P>0.05),PRF膜组表面吸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炎症性吸收发生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差异(P>0.05);术后14 d,PRF膜组表面吸收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炎症性吸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28 d,两组中各类牙周愈合表现发生率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全脱位牙延迟再植术中,应用PRF膜不影响再植牙就位、愈合,早期能够控制再植牙牙根吸收的发生、发展,但远期效果尚不稳定,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 牙再植 牙周愈合 牙根吸收
下载PDF
自体牙本质颗粒结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治疗93例下颌第一磨牙根分叉病变效果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吴峥嵘 左园林 李朝晖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3-216,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牙本质颗粒结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platelet-rich fibrin membrane,PRF)治疗下颌第一磨牙根分叉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0月花都区妇幼保健院口腔科门诊诊治的93例(93颗牙)下颌第一磨牙根分叉病变患者,随... 目的:探讨自体牙本质颗粒结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platelet-rich fibrin membrane,PRF)治疗下颌第一磨牙根分叉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0月花都区妇幼保健院口腔科门诊诊治的93例(93颗牙)下颌第一磨牙根分叉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46例、46颗牙)采用自体牙本质颗粒结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治疗,对照组(47例、47颗牙)采用Bio-Oss植入骨缺损区,覆盖胶原膜治疗,术后1、3、6、12个月复查,比较2组手术成功率,治疗前、后牙周袋深度(periodontal pocket,PD)、附着丧失(loss of attachment,AL)、根分叉水平探入深度(depth of penetration of the root bifurcation,HPD)、根分叉区骨密度的差异。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手术成功45颗(97.83%),对照组40颗(85.11%),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2组治疗后PD、AL、HPD显著下降(P<0.05),MGVs值逐渐增高。实验组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前MGV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MGVs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各时间点PD、AL、HP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GVs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4.35%∶6.38%,χ~2=0.189,P>0.05)。结论:自体牙本质颗粒结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治疗下颌第一磨牙根分叉病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牙本质颗粒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 下颌第一磨牙 根分叉病变
原文传递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在位点保存应用中对牙龈组织愈合、骨量保存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赵西博 王国庆 +3 位作者 石磊 郝志红 刘会娟 刘焕磊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将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PRF)用于引导骨组织再生位点保存术中,分析其对牙龈组织愈合、骨量保存的影响。方法选取拔牙后行骨组织再生位点保存术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3例,Bio-Oss植骨材料表面覆盖PRF膜,对照组在Bio-Oss植... 目的将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PRF)用于引导骨组织再生位点保存术中,分析其对牙龈组织愈合、骨量保存的影响。方法选取拔牙后行骨组织再生位点保存术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3例,Bio-Oss植骨材料表面覆盖PRF膜,对照组在Bio-Oss植骨材料表面覆盖Bio-Gide膜,比较术后1W、术后2W各时段创面愈合率,通过CBCT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牙槽骨唇腭向高度及厚度。结果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相对更短(P <0.05);试验组术后1W、术后2W各时段创面愈合率与对照组相比,均相对更高(P <0.05);两组拔牙前牙槽骨高度、宽度相比,差异均不明显(P> 0.05),两组术后3个月牙槽骨高度、宽度均有所丢失,但试验组槽骨高度、宽度与对照组相比,均相对更高/宽(P <0.05)。结论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用于骨组织再生位点保存术中效果显著,可促进牙龈组织快速愈合,减少骨量丢失,促进新生骨生成,为种植牙奠定良好基础,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 牙龈组织愈合 GBR术 骨量保存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在急性外伤性鼓膜穿孔愈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曹婧 李艳妮 +5 位作者 许戈 周红宇 万吴汉徽 李婷 谢枪 杜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5-310,共6页
目的 评估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膜在急性外伤性鼓膜穿孔愈合中的作用。方法在64只成年雄性SD大鼠的双侧鼓膜做直径3 mm的穿孔。次日,抽取大鼠静脉血并离心,以膜的形式得到PRF,将PRF膜置于所有大鼠左侧穿孔鼓膜,... 目的 评估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膜在急性外伤性鼓膜穿孔愈合中的作用。方法在64只成年雄性SD大鼠的双侧鼓膜做直径3 mm的穿孔。次日,抽取大鼠静脉血并离心,以膜的形式得到PRF,将PRF膜置于所有大鼠左侧穿孔鼓膜,为研究组;所有大鼠右侧鼓膜自然愈合,为对照组。64只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分别在第3、5、7、10、14、18、22和26天肌注大剂量二甲胺和盐酸氯胺酮混合物处死。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比较各组鼓膜穿孔最大直径、固有层水肿、新生血管的形成、成纤维细胞的生成和炎性细胞浸润等。结果研究组鼓膜穿孔最大直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固有层水肿、新生物血管形成、纤维化程度和炎性细胞浸润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 PRF膜可加速急性外伤性鼓膜穿孔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 急性外伤性鼓穿孔 穿孔最大直径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PRF)治疗牙龈退缩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刘锐 《黑龙江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在牙龈退缩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牙龈退缩患者36例,共48颗患牙,所有患牙根据患者的个人的意愿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颗牙。对照组患者采取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在牙龈退缩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牙龈退缩患者36例,共48颗患牙,所有患牙根据患者的个人的意愿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颗牙。对照组患者采取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PRF进行治疗。分别在术前以及术后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对两组患者的龈退缩深度、根面覆盖率、牙龈厚度以及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前、术后6、12、18个月各时间点上,两组龈退缩深度、根面覆盖率、牙龈厚度各项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12、18个月时,两组中的龈退缩深度、牙龈厚度与其基线水平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F治疗牙龈退缩患者,可以能在一定时期内保持较为理想的根面覆盖和牙龈厚度,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 牙龈退缩 根面覆盖 牙龈厚度 满意度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在骨组织再生位点保存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海 黎孔芬 覃有智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4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PRF)应用于骨组织再生(GBR)位点保存术时,PRF对牙龈组织愈合、骨量保存以及新生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湖北省某医院收治的拔牙后行GBR位点保存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PRF)应用于骨组织再生(GBR)位点保存术时,PRF对牙龈组织愈合、骨量保存以及新生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湖北省某医院收治的拔牙后行GBR位点保存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2组患者均行微创拔牙术和GBR位点保存术。观察组患者Bio-Oss骨替代材料表面用PRF膜覆盖,对照组患者Bio-Oss骨替代材料表面用海奥胶原膜覆盖。比较2组患者创面愈合所需时间、创面愈合率;比较2组患者拔牙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牙槽骨高度和宽度。比较2组患者的新生骨百分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和2周时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牙术前,2组患者牙槽骨宽度及牙槽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2组患者牙槽骨宽度、牙槽骨高度均小于拔牙术前,而观察组患者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例的新生牙龈病理组织学较对照组病例更接近自然愈合2年的病例。对照组病例的新生骨病理组织学较观察组病例更接近自然愈合2年的病例。观察组患者新生骨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F应用于GBR位点保存术中,可有效促进牙龈软组织创面的恢复,抑制牙槽骨吸收,避免牙槽骨骨量进一步减少,并促进新生骨形成,为术后种植牙提供良好条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 骨组织再生位点保存术 牙槽骨 骨量
下载PDF
可吸收性胶原膜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用于牙周炎拔牙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梁 程倩 翟翰 《大医生》 2022年第23期71-73,共3页
目的研究可吸收性胶原膜(Bio-Gide)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膜在牙周炎拔牙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无锡口腔医院收治的72例牙周炎拔牙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拔牙后不同覆盖膜的... 目的研究可吸收性胶原膜(Bio-Gide)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膜在牙周炎拔牙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无锡口腔医院收治的72例牙周炎拔牙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拔牙后不同覆盖膜的应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行Bio-Gide联合PRF膜)和对照组(34例,采用Bio-Gide膜)。比较两组患者拔牙后恢复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邻牙牙槽嵴顶至参考线的垂直距离(ABH)和邻牙牙槽嵴顶至拔牙窝垂直骨缺损的距离(SD)均低于术前,颊侧角化龈宽度(KTW)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ABH和SD均低于对照组,KTW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邻牙菌斑指数(PLI)和龈沟出血指数(SBI)均低于术前(均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美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咀嚼功能及整体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o-Gide联合PRF膜用于牙周炎拔牙患者有助于保护患牙邻面牙槽骨高度,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性胶原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 牙周炎
下载PDF
不同浓度的A-PRF膜萃取液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增殖及OPG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嘉彤 王雪松 金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9期192-196,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的富血小板纤维蛋白(A-PRF)膜萃取液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增殖能力及骨保护素(OPG)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成人的牙龈依照组织块培养法进行传代,对其来源进行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取浓度0、10%、50%、100%的A-PRF提取液...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的富血小板纤维蛋白(A-PRF)膜萃取液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增殖能力及骨保护素(OPG)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成人的牙龈依照组织块培养法进行传代,对其来源进行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取浓度0、10%、50%、100%的A-PRF提取液100μl分别加入到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培养基内,标记为A组、B组、C组、D组,观察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密度与形态;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检测OPG表达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利用组织块贴壁的培养方法培养HGF。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可见HGF呈现梭形或者星形,细胞排列十分规则,呈束状或旋涡状。用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别HGF组织的来源,抗角蛋白抗体染色结果无染色呈阴性,抗波形丝蛋白抗体染色呈现阳性,胞浆呈现荧光绿色,HGF的细胞有明显细长的伪足呈长梭形,胞核多呈椭圆形位于细胞的中央,照相记录HGF的细胞形态,证实本实验所培养的细胞为来源于中胚层的纤维母细胞,具有HGF的形态特点。随着A-PRF膜萃取液浓度的增高牙龈成纤维生长密度增加,细胞数量明显增多。HGF在低浓度的生长因子萃取液刺激的条件下,OPG表达水平随着萃取液浓度的增高而不断增加。经不同浓度A-PRF膜萃取液刺激后,A组、B组、C组、D组的OPG表达分别为(2490.69±255.94)、(3336.86±245.41)、(5434.33±256.56)、(6931.46±132.72)pg/ml,四组的OPG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RF膜萃取液能够很好的促进牙龈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并且OPG的含量也相应有所增加,更加证实了A-PRF膜在促进牙龈组织愈合及骨组织愈合具有很好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 骨保护素
下载PDF
牙周微创手术联合不同再生生物材料治疗牙周骨缺损的临床效果分析
13
作者 袁靖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52-0055,共4页
观察牙周骨缺损患者采取牙周微创手术联合不同再生生物材料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9月到2023年9月收治的61例牙周骨缺损患者资料。患者均采取牙周微创手术治疗,以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海奥胶原膜)、观察组(31例,富血... 观察牙周骨缺损患者采取牙周微创手术联合不同再生生物材料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9月到2023年9月收治的61例牙周骨缺损患者资料。患者均采取牙周微创手术治疗,以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海奥胶原膜)、观察组(31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结果 观察组PD(2.73±0.14)mm,GI(0.63±0.14),AL(2.41±0.12)mm,咬合力(136.85±22.10)lbs,咀嚼效能(95.74±3.69)%,牙缺损高度(1.03±0.19)mm,骨密度(726.34±72.89)HU,疼痛与不适(4.16±1.06)分,独立能力(8.06±1.12)分,心理不适(6.05±0.74)分,身体机能(5.06±1.03)分,各项指标更优(P<0.05)。结论 在牙周骨缺损患者中,在给予牙周微创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应用,能够有效优化患者治疗效果,可强化患者咀嚼功能,提升口腔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骨缺损 牙周微创手术 海奥胶原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
下载PDF
牙周微创手术联合不同再生生物材料治疗牙周骨缺损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雪晴 周文伟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567-570,共4页
目的:研究牙周微创手术联合不同再生生物材料治疗牙周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九江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88例牙周骨缺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均行牙周微创手术,观察组使用富血小... 目的:研究牙周微创手术联合不同再生生物材料治疗牙周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九江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88例牙周骨缺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均行牙周微创手术,观察组使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PRF),对照组使用海奥胶原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牙周指数、缺损牙缺损高度及骨密度、美学效果、口腔健康。结果:治疗6个月,两组牙周指数牙周袋深度(PD)、附着丧失(AL)、根分叉水平探入深度(HPD)、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缺损牙缺损高度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缺损牙骨密度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粉色美学指数评分(PES)、白色美学指数评分(WES)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中口腔疼痛与不适、独立能力、心理不适、身体机能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微创手术联合PRF治疗牙周骨缺损患者能改善牙周指数和口腔健康,降低缺损牙缺损高度,增加缺损牙骨密度,提升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骨缺损 牙周微创手术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 牙周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