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的效果及对脑氧代谢指标的影响
1
作者 胡方进 周小菊 +3 位作者 周建军 张明亮 郭东斌 邱平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的效果及对脑氧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患者。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目的: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的效果及对脑氧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患者。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观察组给予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比较两组手术疗效、神经功能、脑氧代谢指标、炎症因子及并发症。结果:术后2周,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3 d,两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降低,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水平升高,观察组NSE水平低于对照组,SvO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3 d,两组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IL-2水平降低,IL-4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患者的效果更好,可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改善患者脑氧代谢情况,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 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 神经功能 脑氧代谢 并发症
下载PDF
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扩大翼点入路标准大骨瓣硬膜减张缝合术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杨凡 姜勇 吴声连 《甘肃医药》 2023年第8期701-703,共3页
目的:探讨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扩大翼点入路标准大骨瓣硬膜减张缝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诊治的106例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需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扩大翼点组(n=53)与常规组(n=53),... 目的:探讨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扩大翼点入路标准大骨瓣硬膜减张缝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诊治的106例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需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扩大翼点组(n=53)与常规组(n=53),予常规组患者行翼点入路常规骨瓣硬膜减张缝合术治疗,扩大翼点组患者采取扩大翼点入路标准大骨瓣硬膜减张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于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神经损伤情况[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于术后3d内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扩大翼点组患者的住院时长小于常规组(P<0.05)。术后6个月,扩大翼点组患者预后死亡人数、植物生存人数均少于常规组,扩大翼点组重度或轻度残疾和恢复良好人数均多于常规组(P<0.05)。术后3d内,扩大翼点组脑梗死、脑水肿和硬膜下积液均与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扩大翼点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扩大翼点入路标准大骨瓣硬膜减张缝合术,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长,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良好,且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 扩大翼点入路 标准大骨瓣硬膜减张缝合术
下载PDF
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
3
作者 杨燕煌 陈文彬 游清龙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9期17-20,共4页
目的:观察比较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与传统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STBI)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月漳州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5例STBI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实施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两组,其中对照组(... 目的:观察比较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与传统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STBI)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月漳州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5例STBI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实施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两组,其中对照组(n=41)接受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改良组(n=44)接受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相关指标(术后中线移位、血肿厚度及不同时间内的颅内压水平)、临床治疗效果、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术后中线移位、血肿厚度及术后1 d、3 d、5 d的颅内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围手术期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BI患者选择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可以更好地降低术后中线移位、血肿厚度及不同时间内的颅内压水平,提升治疗总有效率,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手术 传统标准手术方案 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 颅内压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单侧开颅手术中采取控制减压技术对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脑灌注压的影响
4
作者 陈邱明 吴贤群 +2 位作者 林立 陈志凌 袁邦清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15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开颅手术中采取控制减压技术对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脑灌注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2年4月于医院接受单侧开颅手术治疗的100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术中采用常... 目的:探讨单侧开颅手术中采取控制减压技术对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脑灌注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2年4月于医院接受单侧开颅手术治疗的100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术中采用常规减压技术,研究组术中采用控制减压技术。比较两组术中脑膨出发生情况、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颅内压、脑灌注压、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脑膨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两组NIHSS评分、颅内压均显著降低,脑灌注压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NIHSS评分、颅内压更低,脑灌注压更高(P<0.05);术后3个月两组WHOQOL-BREF各项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更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预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侧开颅手术中采取控制减压技术可有效促进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减少术中脑膨出的发生,调节颅内压和脑灌注压,减少并发症,有助于术后恢复,促进生活质量提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冲性颅脑损伤 单侧开颅手术 控制减压技术 脑灌注压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对冲性额颞部及侧裂区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附90例报告) 被引量:2
5
作者 孙为民 孟建华 +1 位作者 王鹏飞 姜涛 《河北医药》 CAS 2002年第10期789-790,共2页
目的 探讨对冲性额颞部及侧裂区患者损伤后临床特征及救治经验。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自 1996年 1月~ 2 0 0 2年 6月救治的 90例额颞部及外侧裂区脑损伤。结果 手术治疗 72例 ,其中恢复良好者 54例 ,留有中度及重度神经功能障碍者 16... 目的 探讨对冲性额颞部及侧裂区患者损伤后临床特征及救治经验。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自 1996年 1月~ 2 0 0 2年 6月救治的 90例额颞部及外侧裂区脑损伤。结果 手术治疗 72例 ,其中恢复良好者 54例 ,留有中度及重度神经功能障碍者 16例 ,植物生存 2例 ,死亡 16例 (2 2 .2 % )。保守治疗18例 ,其中恢复良好 16例 ,死亡 2例 (1.1% )。全组病死率 (2 3 .3 % )。结论 强调及早手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经扩大翼点开颅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可有效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特征 治疗 对冲 手术治疗 对冲性额颞部损伤 对冲性侧裂区损伤
下载PDF
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对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的疗效 被引量:41
6
作者 陈仕明 金涛 +2 位作者 李东波 罗显华 宋锦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254-256,260,共4页
目的:研究观察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清除术联合双侧或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对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5年6月在安康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93例重型CCBI患者进行研究.根据血肿清除手术方案的不同分成A、B、C三组,其... 目的:研究观察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清除术联合双侧或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对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5年6月在安康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93例重型CCBI患者进行研究.根据血肿清除手术方案的不同分成A、B、C三组,其中A组首先清除患者对侧的硬膜外血肿,而后立刻实施单侧的大骨瓣减压术式;B组实施双侧额颞部的开颅血肿清除,以及双侧去骨瓣的减压术式,并立刻清除患者对侧的硬膜外血肿;C组首先清除患者着力部位的硬膜外血肿,而后立刻实施单侧或者双侧额颞部的开颅血肿清除术式以及去骨瓣减压术式.随访1个月,对比各组经手术治疗后的疗效,治疗后的颅内压水平,治疗前后的Glasgow评分,以及术后对侧血肿厚度和中线移位情况.结果:C组的总有效率为77.42%,显著高于A组的50.00%及B组的43.75%(均P<0.05).A、C两组术后1~10d的颅内压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B组(均P<0.05).A、C两组术后1~10d的Glasgow评分显著高于B组(均P<0.05).C组术后对侧血肿厚度以及中线移位均分别显著少于A组与B组(均P<0.05).结论:对重型CCBI患者实施着力部位的硬膜外血肿清除手术联合双侧或单侧的去骨瓣减压术疗效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颅内压、Glasgow评分,降低对侧血肿厚度以及中线移位,效果明显,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 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去骨瓣减压术
下载PDF
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5
7
作者 江建东 黄民权 +4 位作者 姚一 杨大金 吴家阳 张小斌 何雪阳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64-265,共2页
关键词 对冲性 双额叶 脑挫裂伤 治疗
下载PDF
对冲性眶壁骨折的法医学鉴定 被引量:8
8
作者 姜绍娥 杜新增 +2 位作者 王鸿勋 孙乃祥 白洁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19-20,共2页
目的 探讨对冲性眶壁骨折在眼眶骨折中的分类及其发生机制以及法医学鉴定要点。方法 对42例对冲性眶壁骨折的法医学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全部资料有明确的致伤原因,均进行临床常规检查及双眼影像学检查。结果 对冲性眶壁骨折在眶壁... 目的 探讨对冲性眶壁骨折在眼眶骨折中的分类及其发生机制以及法医学鉴定要点。方法 对42例对冲性眶壁骨折的法医学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全部资料有明确的致伤原因,均进行临床常规检查及双眼影像学检查。结果 对冲性眶壁骨折在眶壁骨折中占6.2%,致伤同侧42眼均表现为眼球钝挫伤,其中视网膜震荡18眼,重影症15眼,CT扫描显示眶壁无骨折。对侧42眼均无眼球钝挫伤及视网膜震荡表现,其中重影症10眼,CT扫描显示均为眶内壁骨折。双侧84眼全部出现视物模糊及视力下降。结论 致伤同侧眼表现为眼球钝挫伤以及对侧眼CT扫描显示眶内壁骨折为诊断对冲性眶壁骨折的主要指标,损伤程度评定为轻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冲性眶壁骨折 法医学鉴定 分类 发生机制
下载PDF
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严重对冲性颅脑损伤 被引量:32
9
作者 李云辉 林中平 +4 位作者 黄建龙 赖海标 肖格林 赖伟业 钟亮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6年第2期117-118,共2页
目的评价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严重对冲性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对严重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56例,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32例,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24例,并分析比较其疗效。结果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组32例中,恢复良好21... 目的评价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严重对冲性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对严重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56例,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32例,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24例,并分析比较其疗效。结果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组32例中,恢复良好21例,不良6例,死亡5例;常规骨瓣开颅手术组24例中,恢复良好9例,不良5例,死亡10例。两组恢复良好率和死亡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标准外伤性大骨瓣减压术能明显改善严重对冲性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并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对冲性颅脑损伤 标准外伤大骨瓣 预后
下载PDF
单侧额颞部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对冲性脑损伤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周汉光 张建党 +1 位作者 张元峰 孙瑞讯 《中国医刊》 CAS 2016年第7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单侧额颞部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对冲性脑损伤的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83例重型对冲性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均行单侧额颞部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术后均... 目的探讨单侧额颞部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对冲性脑损伤的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83例重型对冲性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均行单侧额颞部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术后均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估预后,以≥3分(恢复良好、轻度残疾、重度残疾)作为预后良好组,以<3分(植物生存、死亡)作为预后不良组,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受伤部位、脑疝、术前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等与预后的关系,并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模型进行独立危险因素分析。结果预后良好组术前GCS评分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CT血肿量<40ml、入院至手术时间<6小时、脑中线移位程度<0.5cm、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肿量、脑中线移位程度、手术时机与患者手术预后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血肿量、脑中线移位程度、手术时机是影响单侧额颞部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冲性颅脑损伤 开颅血肿清除 去骨瓣减压术 预后
下载PDF
去骨瓣减压术对对冲性颅脑外伤颅内压和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建军 徐文中 +1 位作者 丁健 郭志波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国内应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冲性颅脑外伤的病例,分析此手术方式对患者颅内压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关键词检索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由两位工作人员...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国内应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冲性颅脑外伤的病例,分析此手术方式对患者颅内压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关键词检索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由两位工作人员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提取本研究所需的数据,用Stata 14.0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双侧去骨瓣减压术的有效率差值比(RD)为0.22,其95%置信区间(CI)为0.16~0.28,病死率的相对风险比(RR)为0.48,其95%CI为0.35~0.67。结论双侧去骨瓣减压术能够显著性增加治疗有效率和降低术后病死率,有效改善手术治疗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骨瓣减压术 对冲性颅脑外伤 颅内压 META分析
下载PDF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高龄对冲性额叶挫裂伤伴迟发性脑内血肿中的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陶英群 李智勇 +3 位作者 许峰 闻亮 张佑迁 蒋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32期158-160,共3页
目的 探讨持续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在高龄对冲性额叶挫裂伤伴迟发性脑内血肿的意义,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2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治疗的对冲性额叶挫裂伤伴迟发性脑内血肿的患者27例.所有患... 目的 探讨持续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在高龄对冲性额叶挫裂伤伴迟发性脑内血肿的意义,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2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治疗的对冲性额叶挫裂伤伴迟发性脑内血肿的患者27例.所有患者均为年龄大于70岁的高龄患者.15例患者于受伤24~72 h后进行ICP监测,作为A组,平均时间(5.4±1.5)d.12例患者未进行ICP监测,作为B组.A组患者ICP监测持续升高>20 mm Hg(1 mm Hg=0.133 kPa),甚至>25 mm Hg,应用脱水药物控制不理想,且患者意识进行性下降、连续头部CT平扫提示脑内血肿增加或脑水肿进行性加重的患者建议手术治疗.B组未应用ICP监测的患者出现以上症状也建议手术治疗.比较AB两组的预后:治疗后3个月随访,预后情况采用GCS评分分级进行比较.结果 A组预后良好8例,中残4例,病死3例.B组预后良好3例,中残2例,重残2例,病死5例.A组较B组预后良好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ICP检测可判断和预测病情变化、提高早期手术的机会,值得在颅脑损伤颅内出血的治疗过程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颅内压检测 高龄 对冲性额叶挫裂伤 脑内血肿
下载PDF
对冲性额叶挫裂伤的临床诊治特点 被引量:10
13
作者 段志新 马延斌 +4 位作者 吴芳芳 王洪财 张红 邱建华 朱志安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0年第10期622-624,共3页
目的探讨对冲性额叶挫裂伤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对71例对冲性额叶挫裂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分析临床过程、影像学特点、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的选择。结果非手术治疗的患者27例,GOS评分Ⅴ级20例,Ⅳ级3例,Ⅰ级4例;手术治疗的患者44例,... 目的探讨对冲性额叶挫裂伤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对71例对冲性额叶挫裂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分析临床过程、影像学特点、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的选择。结果非手术治疗的患者27例,GOS评分Ⅴ级20例,Ⅳ级3例,Ⅰ级4例;手术治疗的患者44例,GOS评分Ⅴ级17例,Ⅳ级8例,Ⅲ级5例,Ⅱ级5例,Ⅰ级9例。结论对冲性额叶挫裂伤的病理生理过程较为特殊,对于该类患者应密切观察其意识、瞳孔和生命体征的改变,动态观察颅脑CT变化,CT显示进行性脑水肿扩大和出现第三脑室、基底池受压消失的患者应积极手术,防止中央型脑疝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冲性额叶挫裂伤 手术指征 中央型脑疝 颅内压
下载PDF
对冲性前额叶底部脑挫裂伤致迁延性脑疝18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银清 管定国 +1 位作者 陈汉民 廖圣芳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552-553,共2页
关键词 对冲性 额叶 脑挫裂伤 脑疝
下载PDF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瑞太 潘福茂 +2 位作者 王建国 李师臣 王金磊 《中国医药导刊》 2014年第9期1210-1211,共2页
目的:探讨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2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依所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60例、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60例... 目的:探讨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2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依所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60例、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60例、采用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比较疗效。结果:经临床观察,观察者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颅内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是临床治疗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式,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 对冲性颅脑损伤 病死率 并发症
下载PDF
13例对冲性颅脑损伤的法医学检验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杜宏 王庆红 吴松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568-570,共3页
目的:探讨对冲性颅脑损伤的法医学检验鉴定及特点。方法:对13起案例死亡13人的相关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3起案例中饮酒8例、吸毒2例;涉及交通事故3例、斗殴7例;对冲性眶骨骨折2例。死因均为重型颅脑损伤死亡;死亡方式均排除... 目的:探讨对冲性颅脑损伤的法医学检验鉴定及特点。方法:对13起案例死亡13人的相关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3起案例中饮酒8例、吸毒2例;涉及交通事故3例、斗殴7例;对冲性眶骨骨折2例。死因均为重型颅脑损伤死亡;死亡方式均排除他人加害致死。结论:根据颅脑损伤部位和严重程度,结合现场勘查及调查走访综合分析得出准确的死因原因和死亡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对冲性颅脑损伤 死亡方式
下载PDF
额颞顶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度对冲性脑挫裂伤及急性硬膜下血肿所致脑疝 被引量:4
17
作者 何世发 胡以发 +1 位作者 孙明权 张云峰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66-167,共2页
关键词 额颞顶大骨瓣开颅手术 治疗 对冲性脑挫裂伤 硬膜下血肿 脑疝
下载PDF
枕部着力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临床救治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焕雄 史克珊 高宁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54-1055,共2页
枕部着力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颅脑损伤,由于早期意识障碍较轻,往往给予保守治疗,临床上多未引起足够重视,部分患者常因伤情突然恶化,抢救不及时而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本院2000~03~2007—03共收治84例枕... 枕部着力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颅脑损伤,由于早期意识障碍较轻,往往给予保守治疗,临床上多未引起足够重视,部分患者常因伤情突然恶化,抢救不及时而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本院2000~03~2007—03共收治84例枕部着力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现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冲性 双侧额叶 脑挫裂伤 治疗
下载PDF
对冲性额叶脑挫裂伤合并枕骨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附198例报告) 被引量:7
19
作者 郭洪刚 张法学 孟英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4年第9期527-529,共3页
目的探讨对冲性额叶脑挫裂伤合并枕骨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对冲性额叶脑挫裂伤合并枕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诊手术治疗28例,保守治疗170例(因病情变化,在保守治疗过程中改行手术治疗34例)。结果出院... 目的探讨对冲性额叶脑挫裂伤合并枕骨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对冲性额叶脑挫裂伤合并枕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诊手术治疗28例,保守治疗170例(因病情变化,在保守治疗过程中改行手术治疗34例)。结果出院后随访6月~12年,按GOS评分评定预后,恢复良好156例,中残13例,重残17例,死亡12例。结论对冲性额叶脑挫裂伤合并枕骨骨折的患者入院后如果病情危重,危及生命,应急诊手术治疗;如意识障碍较轻,可保守治疗,尽可能延期手术,减少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冲性脑挫裂伤 额叶 枕骨骨折 临床特点 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